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什么是无级变速器
采用传来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源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
常见的无级变速器有液力机械式无级变速器和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VDT-CVT),目前国内市场上采用CVT的车型就是无级变速器。
自动挡变速器是一种有记忆功能的机械装置——会按照给油的多少决定变速的比例。而无级变速器不但有上述功能而且分挡
更细,同时,其智能化的程度更高,计算机不但会国家给油的多少,还会根据车速,道路等情况综合给出最佳的传动比例。这种无级变速器通常都使用在奥迪、奔驰
等高级车上面。
2、汽车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维修
AT:自动档(Automatic Transmission)
AMT:手自一体(手自一体其实也属于自动变速器,这里所说的“手动”只是在自动换档的基础上增加了手动换档模式)
MT:手动档(Machine Transmission)
CVT:无极变速(Continuouslv Variable Transmission)
1、MT:
手动变速器(MT:Manual Transmission)采用齿轮组,由于每挡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挡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比如,一挡变速比是3.455,二挡是2.056,再到五挡的0.8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即有5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是最常见的变速器,它的基本构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轴一中轴,即指输入轴、轴出轴和中间轴,它们构成了变速器的主体,当然还有一根倒档轴。手动变速器又称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含有可以在轴向滑动的齿轮,通过不同齿轮的啮合达到变速变扭目的。
2、AT:
自动变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是利用车速和负荷(油门踏板的行程)进行双参数控制,挡位根据上面的两个参数来自动升降。AT与MT的相同点,就是二者都是有级式变速器,只不过AT能根据车速的快慢来自动实现挡位的增减,可以消除手挡车“顿挫”的变挡感觉。
(1)AT的结构:
与手动波相比,液力自动波(AT)在结构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动波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和离合作用。
(2)AT的优缺点 :
AT不用离合器换档,档位少变化大,连接平稳,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
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波灵敏,因此许多玩车人士喜欢开手动波车;二是费油不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机构复杂,修理困难。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另外,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不能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启动。如果拖运故障车,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以保护自动波齿轮不受损害。
(3)AMT
AMT在机械变速器(手动波)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改变手动换档操纵部分。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挡的自动化。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档的两个动作。由于AMT能在现生产的手动波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继承性好,投入的责用也较低,容易被生产厂接受。AMT的核心技术是微机控制,电子技术及质量将直接决定AMT的性能与运行质量。
3、CVT:
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与有级式的区别在于,它的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值,譬如可以从3.455一直变化到0.85。CVT结构比传统变速器简单,体积更小,它既没有手动变速器的众多齿轮副,也没有自动变速器复杂的行星齿轮组,它主要靠主、从动轮和金属带来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
其原理是与普通的变速箱一样大小不一的几组齿轮在操控下有分有合,形成不同的速比,像自行车的踏板经大小轮盘与链条带动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由于不同的力度对各组齿轮产生的推力大小不一,致使变速箱输出的转速也随之变化,从而实现不分档次的徐缓转动。
CVT采用传动带和可变槽宽的棘轮进行动力传递,即当棘轮变化槽宽肘,相应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上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CVT是真正无级化了,它的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零件少,与AT比较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油耗较低。但CVT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只能限用于在1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车,因此在自动变速器占有率约4%以下。近年来经过各大汽车公司的大力研究,情况有所改善。CVT将是自动变速箱的发展方向。
3、汽车的无级变速箱的原理
CVT的工作原理 CV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即无级变速器,是能在保持发动机的低油耗和低转速的同时连续无级改变速比的变速器。
CVT技术目前只能用在小排量汽车上的,而各个汽车厂商针对CVT都有了不同的叫法,当然也会根据他们自己情况作出改动啦,比如本田就叫eCVT,而日产日产则称为Hyper CVT。
人们平时乖车时所关心的是油耗、动力以及车的驾驶性能。但是对发动机来说,油耗、动力、驾驶性能有其各自最佳转数范围。发动机的最佳运转试范围是扭矩曲线的峰值部分,通常也是指发动机的高速领域。但另一方面,油耗也是有其最佳 围的。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合理油耗驾驶"一词。当车在高速路上以时速 80km 行驶时并且发动机转速保持在 2500 转左右,半油门状态时,即维持了最小限度的马力又不浪费汽油的高效率发挥,此时发动机处於最佳运转状态。如果以此状态在一般路面上行驶的油耗也能令人满意,但是,对於装配了只有4、5档变速器的汽车来说,这是相当困难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使用CVT (无级变速器) 。CVT可以在维持最佳油耗下的发动机转速的同时实现无变档的连续变速。而且,CVT在提高发动机的转数达到发挥最佳功率的 围时,可以选择全功率状态下的行驶。普通车在倾斜路面上行驶,会发生3档时发动机转数过高,4档时马力不足的尴尬局面。而自动变速的车辆,变速箱会在3档4档之间往返,车子的变速处於不稳定的状态。安装了CVT的话,在保持发动机的最佳动力领域的同时可实现无级变速,使驾驶者能够真正享受轻松驾驶的感受。
只有在提高发动机动力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全动力的驾驶。例如在盘山路上,就会出现用3档发动机转数过高,用4档动力不足的现象。这就是使用自动变速器 (AT) 的车辆自动改变档位而处於不稳定的状态。CVT可以在保持发动机输出动力的整个范围内实现动力的无级传递,从而实现顺畅驾驶。
通常的自动变速器是有档变速,通过几个齿轮来决定变速比。CVT是通过改变2个滑轮的槽的宽度而实现变速比的无级次改变,从而可以按驾驶的状况得到最佳驱动力。通常这2个滑轮受到的力量非常大,
通过改变2个滑轮的槽的宽度,使加在滑轮上的钢带的输入轴/输出轴的各直径间实现无级连续变化,按各种状况选择最佳的变速比行驶,就像带有变速器的自行车的齿轮变成无级变速齿轮一样。由於是无级变速,在换档时完全没有变速的冲击,行驶非常平稳。通常的4档AT轿车是将4个档的齿轮按行驶状态进行变速。而CVT是无级变速,所以不会出现上坡时档位在3档、4档之间来回变化的情况。这种无齿的变速器,实现了扭矩的零损失传递,可实现平稳有力的行驶,对於汽车工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全电子控制提高了驾驶性能并同时降低了油耗。一般CVT的变速控制、油压控制、固定控制全部由电子控制,从而实现了按驾驶情况选择速比的最佳选择。
由於传统的CVT采用的是没有增大扭矩作用的电磁离合器,在起步时缺乏强有力的扭矩,所以起步加速性较差。CVT采用了液压变矩器,其增加扭矩的作用使起步加速性能有很大的提高。液压变矩器的超低扭力使传统CVT所不擅长的斜坡起步、倒车入库等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4、无级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没有明确具体的档位,操作上类似自动变速箱,但是速比的变化却不同于自动变速箱的跳挡过程,而是连续的,因此动力传输持续而顺畅。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技术即无级变速技术,它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常见的无级变速器有液力机械式无级变速器和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VDT-CVT)。
有V型橡胶带式、金属带式、多盘式、钢球式、滚轮转盘式等多种构造,大都利用金属带和可变半径的滚轮传输动力。透过主动滚轮与被动滚轮半径的变化,达到齿轮比的变化。理论上这种传动方式的效率很高,不过必须建立在能负荷所传递的动力的情况下。由于是利用钢带与滚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所以钢带及滚轮的工作情况十分苛刻。为了有效传递动力,钢带与滚轮之间不允许打滑,而且原本产生的热能已经很多,如果再打滑恐怕将会造内部机件的烧毁或严重耗损。而为了增加静摩擦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钢带与滚轮之间的压力。但摩擦力增加了,动力传输的耗损也会增加,无形中还是增加了油耗。并且钢带的强度也是一大重点。所以CVT变速箱纵然有舒适、效率高及节能等等优点。缺点就是目前一般的CVT变速箱不能承受较大的扭力。不然就是要用较高的油耗作补偿。
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Transmission)与有级式的区别在于,它的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值,譬如可以从3.455一直变化到0.85。CVT结构比传统变速器简单,体积更小,它既没有手动变速器的众多齿轮副,也没有自动变速器复杂的行星齿轮组,它主要靠主、从动轮和金属带来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
其原理是与普通的变速箱一样大小不一的几组齿轮在操控下有分有合,形成不同的速比,像自行车的踏板经大小轮盘与链条带动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由于不同的力度对各组齿轮产生的推力大小不一,致使变速箱输出的转速也随之变化,从而实现不分档次的徐缓转动。
CVT采用传动带和可变槽宽的棘轮进行动力传递,即当棘轮变化槽宽肘,相应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上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CVT是真正无级化了,它的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零件少,与AT比较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油耗较低。但CVT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只能限用于在1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车,因此在自动变速器占有率约4%以下。近年来经过各大汽车公司的大力研究,情况有所改善。CVT将是自动变速箱的发展方向。
CVT传动系统里,传统的齿轮被一对滑轮和一只钢制皮带所取代,每个滑轮其实是由两个椎形盘组成的V形结构,引擎轴连接小滑轮,透过钢制皮带带动大滑轮。玄机就出在这特殊的滑轮上:CVT的传动滑轮构造比较奇怪,分成活动的左右两半,可以相对接近或分离。锥型盘可在液压的推力作用下收紧或张开,挤压钢片链条以此来调节V型槽的宽度。当锥型盘向内侧移动收紧时,钢片链条在锥盘的挤压下向圆心以外的方向(离心方向)运动,相反会向圆心·电力传动。
更详细见网络:http://ke.baidu.com/view/115909.htm
5、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变速箱总成与发动机直列布置,变速箱内有平行轴,输入轴、主动带轮轴、从动带轮轴以及主传动轴。输入轴和主动带轮轴与发动机曲轴呈直线布置,由恒星齿轮、行星齿轮及行星架构成。
主动带轮轴和从动带轮轴均由带活动和固定两种轮面的带轮构成,两个带轮通过钢带联接。主动带轮轴包括主动带轮、倒挡制动器及前进离合器,从动带轮轴包括从动带轮、起步离合器以及与驻车齿轮一体的中间从动齿轮。主传动轴由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和中间从动齿轮组成。
工作原理;将传动带两端绕在一个锥形带轮上,带轮的外径大小靠油压大小进行无级的变化。起步时,主动带轮直径变为最小直径,而被动带轮变为最大,实现较高的传动比。
随着车速的增加和各个传感器信号的变化,电脑控制系统来断定控制两个带轮的控制油压,最终改变带轮直径的连续变化,从而在整个变速过程中达到无级变速。而锥形带轮之间的传动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由于材质的原因,所受的拉力有限,所能承受的扭矩有限,只能用在摩托车式小排量车上。

(5)汽车无级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扩展资料;
第二代无级变速器采用液力变矩器、电子控制,CVT传递扭矩提高到250Nm,金属钢带宽度可为3Omm。大多数CVT都采用液力变矩器,在起动时,其传递扭矩放大能力和传递平顺性可提供最佳的性能。为了改善其传动效率,当车速达到一定值后锁止离合器使液力变矩器锁止,锁止离合器接合来降低损耗。
目前最新型的无级变速器将传递扭矩提高到350Nm。改进金属钢带,增加其功率密度、优化了起动策略、增加扭矩过载保护装皿、优化了液压系统、速比范围增加、提高变速机械和液压系统效率、降低钢带和带轮夹紧力,从而提高了整个CVT的效率,减少了体积和成本。
脉动式无级变速器包括三相并列连杆式(GUSA型)与四相并开连杆式(Zero-Max型)。其中行星锥盘式无级变速器通用性较强,结构和工艺较简单,工作可靠,综合性能优良,尤其是能适应各种生产流水线需要,大部分无级变速器产品的输入功率为0.18~7.5kW,少数类型可以达到22~30 kW。
6、无级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其主要是由液力变矩器和自动变速器两大部分组成,它能根据节气门的开度和车速的变化,自动进行换档与CVT相比,液力自动变速器最大的不同是在结构上,即它是由液压控制的齿轮变速系统构成的因此,液力自动变速器并不是真正的无级变速器,而是有档位的,仅是在两档之间的无级变速。
CVT则是由两组变速轮盘和一条传动带组成的。
CVT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传递动力。
CVT可以自动改变传动速比,实现传动速比的全程无级连续改变。没有传统变速器换档时那种“停顿”的感觉,从而得到传动系统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改善驾驶者的操纵方便性及乘坐舒适性,因此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汽车动力传动装置。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在1886年就将V形橡胶带式CVT安装到该公司生产的汽油机汽车上。
1958年,荷兰的DAF公司研制出Variomatic 双V形橡胶带式CVT,并装备于其制造的Daffodil轿车上 。 1.功率有限
2.离合器工作不稳定
3.液压泵、传动带和夹紧机构的能量损失较大
后来,汽车研究人员将液力变矩器集成到CVT系统中主、从动轮的夹紧力由电子装置进行控制,在CVT中采用节能泵传动带使用金属带代替传统的橡胶带。 汽车新技术的进步克服了CVT原有的技术缺陷 , 传递转矩容量更大、性能更优良的第二代CVT面世 ,进入20世纪90年代,汽车界对CVT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重视,再加上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新的电子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不断被采用到CVT中。 · 动 力 性
· 燃油经济性
· 驾驶舒适性

7、无级变速汽车的原理是什么?
你有看过那些可变速的自行车吧,原理和自行车变速器差不多,区别就是,自行车变速靠专的是将链条从一属个盘放到另一个盘,而无级变速就直接做成了一个圆锥台(可以看成是有无数绞盘从大到小并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形成了无数的变速可能性,所以叫做无级变速
8、汽车无级变速器的原理是怎样的?
现在只有奥迪跟本田飞度在用无级变速,不过踏板摩托车都是无级变速的,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
它的工作原理:先说什么是有级,什么是无级吧,有级自动变速通常会说4AT,5AT,6AT,7AT,这些数字代表里面的挡位,证明变速是分级的。
无级变速是不分级的,没有固定的挡位,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皮带轮大小来实现变速,主动轮连接发动机,从动轮连接主减速器(差速器),中间是利用皮带连接,它的主动轮跟从动轮的直径根据发动机的负荷,油门踏板,水温,机油压力,车速,可以变大变小,低速时主动轮直径小,从动轮直径大,这样汽车的车速也比较慢,当慢慢加大油门时,主动轮跟从动轮的直径也慢慢的在改变,车速也在提高,这样发动机的输出轴跟主减速器输入轴的速差是无级的在改变,速比从大到小,没有一个固定的速比。那它的这个皮带轮是怎么变大变小的了,因为这个皮带轮是两瓣的,中间分大一点,这时皮带就会卡在最里面,这时候直径是小的,当两瓣皮带轮向里靠时,皮带就会慢慢的被挤向外圈,直径就慢慢变大了,反过来就变小。这个大小都是ECU根据发动机负荷,油门踏板,水温,机油压力,车速,在由变速箱里的油推动皮带轮变大变小。
想看怎么变,把踏板摩托车的皮带罩拆下,加减油门,就会看到皮带轮一会大一会小,呵呵,很有趣的,它是机械控制,没有ECU的
它的优点:加速快,平稳,没有像有级变速的冲击感,油耗低。
它的缺点:因为是皮带连接,汽车自身重,解决皮带不打滑是一个难题,(不像摩托车本身就轻巧)所以造价高,技术问题不成熟,所以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9、无级变速器的原理是什么?电动车和汽车有什么不同?
自动档无极复变速是设制计好每一档位齿轮的转速范围,当测速装置检测到实际车速与哪一档位的设计转速相匹配时就自动半离合到全离合进入该档位。当需要停车时使用N档。发动机齿轮自动与传动装置脱离进入怠速,就是我们说的空档。当需要长时间停车时我们使用P档这时发动机齿轮自动与传动装置脱离进入怠速,并自动切断气(压),刹车抱死轮盘。
按键自动档无极变速已用在国产的大金龙客车上,它无排档杆、无档位限制,就靠前进/后退/停车按键实现。车座在40-50座,售价听说在80-90万。
10、汽车的无极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优点,缺点
无级变速箱就是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变速箱,直接翻译就是连续可变传动变速箱。
1、原理:CVT无级变速箱省去了复杂而又笨重的齿轮组合变速传动,只用了两组带轮进行变速传动。通过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由于CVT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改善驾驶员的操纵方便性和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所以它是理想的汽车传动装置。它的内部并没有传统变速箱的齿轮传动结构,而是以两个可改变直径的传动轮,中间套上传动带来传动。基本原理是将传动带两端绕在一个锥形带轮上,带轮的外径大小靠油压大小进行无级的变化。起步时,主动带轮直径变为最小直径,而被动带轮变为最大,实现较高的传动比。随着车速的增加和各个传感器信号的变化,电脑控制系统来断定控制两个带轮的控制油压,最终改变带轮直径的连续变化,从而在整个变速过程中达到无级变速。
2、优点:CVT变速箱的动力输出是线性的,在实际驾驶中非常平顺;CVT传动的机械效率、省油性优于普通的自动挡变速箱。
3、缺点:CVT变速箱本身的缺点就是传动的钢带能够承受的力量有限,目前还无法在大排量高扭矩发动机上使用,另外,CVT变速箱的制造成本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