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企业职工工资占总产值的比例是多少?
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会不一样,现在大多企业在10%以下。现在有两种趋势,一方面人工不断上升,所占比例上升;另一方面促成企业自动化加快或产品技术含量加大,促成用工减少,人工所占比例下降。
劳动法只有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每个企业的经营盈利模式不同,(这里还有企业设法避税的问题,不多说了),所以无法也没有法律规定员工的工资必须占企业盈利的多少比例。
一般工业企业料、工、费的成本比例是各占1/3,但机械化程度越高,人工比重应该越低,不能简单用人工工资占收入的比重考量。
一般商业企业,职工工资占总收入的比例会很低的,一般在4%-8%。

(1)汽车维修行业工资占产值的比例扩展资料:
工资支付的项目,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但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
(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3) 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它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2、如何计算工资占收入的比例
用工资除以营业收入,然后把单位换算成万元即可。期间工资总额÷当期营业收入*100%÷10000,即为该时期工资占营业收入万元比率。该指标是判断人力成本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如何,以此来判断人力成本投入的产出如何,尤其是同行业不同公司间进行比较。
如果该指标中的工资取生产部门的直接人工的工资,可以计算出用人单位直接人工成本占比的高低,该指标是成本分析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并进一步用来判断企业在行业中是否有成本优势及改进方向。一般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人工成本占比相对敏感一点,该方法比较常用。

(2)汽车维修行业工资占产值的比例扩展资料:
随着单位分配自主权下放,分配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名目繁多的各种补贴和津贴,工资发放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如一部分发放现金,一部分注入信用卡,也有的发放两张信用卡;有的单位称发放的职工工资中还包含福利费,无法与工资区分等等。
不论是由工资科目开支的,还是工资科目以外的其他经费开支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不论是国家承认的,还是国家不承认的;不论是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免征奖金税项目的;其支付形式,不论是以货币支付,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都应计入工资总额。
3、汽车维修企业材料和工时费按多少比例核算
1.整车大修 ———对整车大修,目前各企业经常使用的计核方法主要有3种,可视具体情况选用。
a.定额制。即完全按企业所在地颁布的《定额标准》中该车型的整车大修定额计核,所涉及的配件、材料费用另行加计。
b.合同制。即采用各工种、工序的工时与配件、材料包干,限额计费,其具体内容由企业和送修方协商确认后,在维修合同中写明。
c.混合制。即一些工种(如发动机、底盘各总成与电器系统的维修)采用按地方颁布的工时定额计核,另一些工种和作业项目(如车身的钣金修复、车身涂装、蓬垫、内外装饰修复等)按合同制包干计核。混合制计核方法适应了不同修复难度和不同涂装用料、工艺要求的具体情况,故应用较为普遍。
2.总成大修———总成大修一般均按定额制计核工时费,但有两点须予以注意。
a.因目前不解体检测、诊断技术尚不够完善,还无法在修前检测中精确判定总成内部零件的磨损或损坏程度,故在客户报修确定维修作业项目,签定合同时,应留有余地。即应说明总成解体,进行零件检验、分类后,方能最后确定零件(特别是曲轴、气缸体等重要部件)的更换方案;到时应请车主到企业现场予以确认后,共同认定零件更换方案,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这不但是对客户的尊重,同时也避免了今后结算时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b.属正常大修中的一些加工(如发动机总成大修时的镗磨气缸、磨修曲轴等),有的企业缺乏加工设备而采用外协加工,这笔加工费已包含在总成大修工时费中了,虽然企业支付了这笔加工费,但不应向客户另外加计收取。
3.汽车维护———汽车维护一般均按定额计核工时费,但在维护过程中应注意划清维护与附加小修(含故障排除)作业项目的界限,在维护中发现了故障、隐患,须作小修处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客户,共同确认小修作业项目。
4.汽车小修———汽车小修的工时计核,比较前面的维修项目更为复杂,故应首先进行分类。按照专业特点,我们把小修工时计核方法分为以下3类。
a.直接计核法。此类方法直接、简单,客户所报的小修项目单纯、直接,可从《定额标准》栏目中直接查找到其定额工时,比如:换火花塞;换制动片;换某灯灯泡;换传动带等。
b.综合作业法。用户报修更换某一总成、零部件或解决某一明显故障,但要完成此项作业,必须涉及周边一个或多个零部件的拆装与调试。此项任务看似简单,实则施工复杂,且因车型档次、结构不一,虽工序相差不大,但计费差异却大,处理不好,极易引起客户与基层班组、技工个人的不满。这类实例比较多,如解决曲轴后油封漏油、更换变速器或主减速器某轴承、更换离合器片或分离轴承等等。最有趣的实例是奥拓轿车与丰田凌志L400轿车更换水泵,其工序数、工作量相差无几,但如按《定额标准》综合计费收费较高,对奥拓车客户感到难以承受,但对凌志车客户则少有怨言。
操作这类小修工时计核最易发生争议的是,客户只计报修处的工时所耗,而忽略周边零部件的拆装与调整所涉及的材料费,如前例换曲轴后油封,需吊、装发动机,拆装空调管路,装配后需重加制冷剂等。对制冷剂的材料费,用户则因难以理解而常执异议。而从作业班组或技工来说,他们却认为此项作业费工费时,而工时计核不足,致使承担这类管理工作的员工“两头受气”,颇感为难。
实施这类小修工时核计的基本方法是:将更换零件或排除故障所相关的周边其他零部件拆装、调校工序排出(其工艺程序依各企业自身工艺条件确定最佳方案),查出对应每道工序(或工步)所规定的工时数,然后累加,得出所需总工时数。当上述工时一一对应明确列出后,应及时与客户见面,征得其认同,使双方都能“心中有数”,避免修后的计价疑虑,同时也可使企业在客户中树立“坦诚相待、明码实价”的形象。另外,此统计资料亦可作为该小修项目内部核算的基本原始依据。
4、汽车维修人工工资占产值多少为合理
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人事成本率大约在18-22%(其中大部分属于隐性的酬劳) 在国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人事成本率大约在12-15%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汽车产业一直没办法跟那些"一个工人就年薪几十万"的外国车厂竞争的原因。 至于中国为什么会有这...
5、4S店售后保养业务、机修业务、钣喷业务产值各占售后总产值的比例?各业务利润占总利润比例?
1、论利润值,复保养+机修业制务的贡献大,事故车对于刷产值贡献大,利润也有,主要在钣喷的工时上。
2、机修员工多事因为日常保养和小维修比较多,机修人员要跟上,钣喷主要针对事故车,事故车的量和产值偶然性比较多。
6、工人工资和工厂产值比例正常值是多少?
劳动法现在只有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每个企业的经营盈利模式不同,(这里还有企业设法避税的问题,不多说了),所以无法也没有法律规定员工的工资必须占企业盈利的多少比例。
给你些建议:
你需要和老板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办不到(你说是零时工),也必须要有关于如何计算工资的书面协议。内容包括工作时间、基本工资是多少、计件工资如何计算、加班工资如何计算(你必须明白计件也是有时限的,加班必须要有加班工资,或者也要有个说法)。然后要有你老板的签字盖章。
有了劳动合同或者工资工时协议,就据此执行。有违反的可以告他。
如有必要告,到时再来问我。
你记住一点:
白纸黑字,空口无凭
有时候连写过的老板都会赖,何况你什么都没有
当是教训
7、机械加工类企业职工工资占年产值多少合理?
1.现在同一地区,各个工种、岗位的薪金都是透明的,相差不会很大。工资低了,留不住人。
2.机械加工件的加工费,同一地区基本上也都差不多的。
3.所以实际上是要看企业的经营者如何有效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8、汽车修理店的利润比例是多少
汽车修理厂的利润不必以前利润高。主要是看你的经营管理情况,一般的维修企业的利润在35%-120左右。事故车辆维修利润稍高,4S店厂家售后三包稍低。
9、2014全国汽车维修行业产值统计
行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私人汽车消费,在未来20年将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将直接带动国内汽车维修保养市场的发展,按照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的汽车市场的利润测算,中国汽车维修保养市场的利润总额约为2153.55亿元。除了汽车电子领域1000亿人民币的市场,汽保行业仍有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中国的汽保行业在未来的5-10年中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至2007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69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68万辆),比2006年末增长1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534万辆,增长20.8%。民用轿车保有量1958万辆,增长26.7%,其中私人轿车1522万辆,增长32.5%。而 \r\n中国的汽车维修产业经过多年扩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006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维修企业实现产值14,685,667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8.6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693,17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77%;截止到2006年1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834家,从业人员达到70,520人。2007年1-8月,中国全部汽车修理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1,340,523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0.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568,6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22%;累计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141,347千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0.96%。 所以汽车维修与应用这个专业很有发展前景
10、薪资占产值的比例?
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人事成本率大约在18-22%(其中大部分属于隐性的酬劳)
在国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人事成本率大约在12-15%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汽车产业一直没办法跟那些"一个工人就年薪几十万"的外国车厂竞争的原因。
至于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成本率,我想,在这个行业里干得够久的人,心里都很清楚原因,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