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中国2016年5月汽车销售量

中国2016年5月汽车销售量

发布时间:2020-09-07 10:25:41

1、中国汽车品牌五年来发展如何?

十八大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在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思路下转型升级。近几年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汽车产业和汽车企业共同努力,从全产业链角度推动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打造优质产品,创建优秀的中国品牌;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下,国有企业不断探索改革新模式,目前已从摸索阶段进入了落地之年;在节能减排环保大环境下,汽车企业更是不忘企业公民身份,不仅在产品本身的研发上注重节能减排的升级,还投身环保、公益活动,为社会共同进步贡献力量。迎接党的十九大,弘扬产业正能量,深化改革促发展。《中国汽车报》现推出“砥砺奋进的5年——汽车产业十九大献礼”系列报道,集中展示汽车产业和汽车企业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各方面成就。

今年秋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九大)将在北京召开。在这个历史时刻,我们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汽车产业取得的成绩,认清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态势,展望未来五年汽车产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汽车产业不辱使命、进步迅速,抓住居民消费升级的机遇,支撑工业发展并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在乘用车领域,中国品牌汽车实现量质齐飞。依靠不断努力,中国品牌乘用车进一步缩小与外资品牌之间的差距,5年间将市场份额提升两个百分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建立先发优势,攻坚克难、积累经验,着力推进市场化。在智能互联领域,中国品牌大步向前,赋予产品更智能、便捷的特性,形成一定的产业竞争力。

以奋勇向前的姿态,中国汽车产业喜迎党的十九大。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加快提升供给能力以适应需求变化,以人为本、服务于人,中国汽车产业在十九大召开之际,带着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向十九大献礼。

紧抓SUV和三四级市场份额提升两个百分点

近5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销量从2012年的1930.64万辆增长到2016年的2802.82万辆。其中,乘用车市场增速高于汽车产业总体水平,2016年的销量已经达到2437.69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为行业带来惊喜。201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为41.85%;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升至43.9%。近5年的时间里,中国品牌乘用车将市场份额提升了两个百分点。这两个百分点,是中国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实力强大且经验丰富的外资品牌中取得的。

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崛起,牢牢抓住了两大机遇。一是SUV市场的爆发。近5年来,SUV市场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4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看到SUV市场的机遇,中国品牌全力出击并大获成功。在反应速度上,中国品牌明显强于外资品牌,众多SUV投放市场,形成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SUV相对完整的产品矩阵;在产品力的塑造上,中国品牌SUV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贴近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个机遇来自三四级市场。近几年,国内一二线城市汽车消费趋势逐渐放缓,汽车消费的主要力量转移至三四级市场。数据显示,2016年三四级汽车市场销量占比已超过50%,今年三四级市场汽车销量占比将接近70%。在三四级市场中,10万元以下车型的销量比例约为36%,10万~20万元车型的销量比例约为25%。不难看出,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发展离不开这一“战略根据地”。在发掘三四级市场中,中国品牌涌现出很多明星车型,如有“神车”美誉的哈弗H6和五菱宏光。其中,哈弗H6年销量最高时达到58.07万辆,五菱宏光则达到75万辆。

持续锻造体系能力实现高端化突围

从销量规模上看,中国汽车市场早已是世界第一。但从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因此,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型,成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回望这五年,中国品牌并非一帆风顺,2013年和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下滑,最低时市场份额仅占38.44%。但即使在逆境中,中国品牌乘用车也没有失去信心,也未曾动摇过由大到强的转型决心。

建设汽车强国必须要依靠自主创新,其中锻造体系能力是关键。近几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在体系能力上投入大量心血。“过去的产品开发流程是从车到车,现在则是从人到人。”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告诉记者,“早期奇瑞的产品开发实行项目制,从买样车——拆车——变型——画图——试验——上市;现在奇瑞则是在做‘V字型’开发,‘V’的两端是人,经历产品定义、设计目标、平台、系统、零部件开发到实验验证,再到工程集成、生产,最终再面向消费者。虽然正向开发的工作量大、周期长,给企业带来一定负担,但只有将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基础工作做到位,后面的工作会越做越快。”

奇瑞汽车总经理陈安宁说:“奇瑞汽车持续推进体系能力建设,目标是让企业实现由‘速度型’向‘品质型’的发展模式转变。如今,奇瑞已经建立起研发、生产、质量、营销、财务等九大运营管理新体系,其中以国际先进标准建立的产品开发体系和流程,在产品研发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5年,长安品牌乘用车年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成为中国汽车历史上首个跨过百万辆门槛的中国品牌;2016年,长安品牌乘用车年销量再破百万辆,创造新纪录。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庞剑在谈到这些成绩时,总是提到正向研发和体系能力。据了解,长安汽车每年都会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中,这种投入比例在中国品牌中名列前茅。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建成涵盖振动噪声、碰撞安全、制动性能、底盘试验、驱动系统等16个领域的国际先进实验室,形成一套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

体系能力建设带动产品向上和品牌提升。传祺GS8、吉利博瑞等车型冲击合资传统优势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姓氏命名的WEY品牌,在迈向高端的过程中已经成功打响第一枪,首款车型上市第一个月销量突破6000辆。注入吉利和沃尔沃基因的高端品牌领克也蓄势待发。

在强势产品和品牌的带动下,中国品牌乘用车在汽车产业中的角色越发重要。目前,广汽乘用车已经成为了广汽集团旗下盈利能力最强的板块,将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等合资企业甩在身后。吉利品牌、长城汽车旗下的哈弗品牌,也跻身全球最有价值100个汽车品牌之中。

明确发展路线新能源汽车确立先发优势

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发现,这是亮点纷呈的5年,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同一颗闪耀的新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变革照亮一条全新的道路。5年前,蹒跚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着技术路线不清、方向不明等困惑,车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脚步踌躇不前,迷茫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党的十八大后,我国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政策开始逐渐“放开手脚”。2012年7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划定了明晰的路线图,彻底打消了企业对是否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疑虑。更重要的是,该《规划》指出,以纯电驱动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这意味着,持续数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争论终于尘埃落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备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

自此,我国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春天”正式来临。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万辆,同比增长56.77%;2014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迎来了重大转折点,这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7.47万辆,实现了3.24倍的增长。事实上,这也是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大爆发的一年。从年初的补贴退坡力度减缓,到年尾国家决定给予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财政补贴,以及电动汽车生产资质。

国家的鼓励政策,不仅提振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信心,同时助力比亚迪、江淮、北汽新能源等自主车企的崛起。其中,比亚迪的转型最具代表性。转型前,比亚迪主营产品主要是燃油汽车及汽车模具和零部件等,但早在2012年前,比亚迪就颇具战略眼光地看准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并率先与戴姆勒达成合作。如今,凭借着秦、唐、宋、元等性能车型,比亚迪从2015年起就连续两年荣登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首。

在比亚迪、江淮、北汽新能源等一系列中国品牌的带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全球独占鳌头。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50.7万辆,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事实上,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早已凸显。2014年,当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迷茫、重装上阵之时,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才刚开始拉开帷幕,丰田、大众等车企纷纷主攻燃料电池车,印度、土耳其、泰国等新兴市场则计划出台扶持环保车的相关政策。

智能互联快速发展形成独特优势

“看到中国品牌的一款车型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车门车窗的关闭,一名外国工程师颇为震惊,没想到这款车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拥有如此强大的互联网基因。”近日,记者在一家合资企业走访时听到了这样一段话。的确,虽然我国在智能互联方面的发展并没有如新能源汽车一般抢占了先机,却更具备后发制人之势。

2014年,当世界十大汽车企业中的九家都齐聚于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时,人们感受到汽车行业不但无法逃脱互联网包围,而且要主动、全方位地迎接、拥抱互联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车联网技术对于汽车产业有强大的颠覆性,汽车业正面临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带来的革命。”虽然当时“车联网”的概念已经在全球炒得火热,但国内尚未形成相关的技术链条和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

就在此后不到一年时间里,国内互联网巨头与主流车企跃跃欲试,纷纷主动打破行业边界,开启跨界合作。2014年,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正式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打造互联网汽车;腾讯正式发布路宝盒子,切入汽车后市场领域,并与四维图新展开合作,抢占地图资源。

如今,智能互联系统几乎成为中国品牌产品的标配,比如吉利博瑞的G-link车载互联系统,能够令驾乘者足不出户即可通过手机掌控车辆信息;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打造的互联网SUV荣威RX5更是成为了热销“网红”。反观合资品牌,除了上汽通用一直主推的安吉星系统以外,其他品牌似乎对车联网系统仍然处于“矜持”状态。今年3月,上汽通用发布车联网2025战略,表明要致力于全面打通“人·车·生活”的车联生态。

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2017年中国汽车消费关注度报告》显示,目前在车联网的应用方面,合资品牌的推广的确稍显缓慢,但自主品牌却在积极探索,而且与其他跨行业企业的合作收获颇丰。当前新技术的层出迭起,令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车企认识到,单凭一己之力是很难迅速取得“质”的突破。因此,善于跨界、强强联合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车联网”技术发展的独特领先优势。在这样的趋势下,企业之间的合力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中国的汽车工业在未来的互联网竞争时代占据主动地位。

不负时代所托一路奋勇向前

迎接党的十九大,汽车产业目标明确,信心十足。外部环境稳定,内部需求旺盛,中国品牌乘用车没有理由停下,以建设汽车强国为目标,奋勇向前。

在前行的过程中,汽车产业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当前,我国面临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依然严峻,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将引领产业发展。2013年3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五部委共同制定颁发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办法》规定,从2015年到2020年,车企每年要实现平均油耗的目标分别为百公里6.9L、6.7L、6.4L、6L、5.5L和5L。去年9月,工信部发布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双积分管理办法);今年6月,双积分管理办法第二轮征求意见稿发布。有消息称,双积分管理办法将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明年起正式实施。从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对于汽车产业节能减排上的要求日趋严格,达不到这条及格线,汽车企业将被惩罚。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曾经中国的自主品牌既得不到认可,也不被市场接受,如今中国品牌的产品即便登上国际舞台,也依然能够得到赞赏;曾经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市场上出现连续下滑的态势,有人惊呼中国品牌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如今中国品牌车企不仅咬紧牙关、扭转颓势,还在SUV等细分市场赢得主动权。几度风雨、几经坎坷,一路走来,中国品牌乘用车成绩斐然。

中国品牌车企应该敏锐地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的发展开辟了繁荣、稳定、和平的大环境,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战略地位的国家之一,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这样的格局下,全球汽车的增长引擎也逐渐由欧美市场转移至中国。不仅如此,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当前正是中国品牌汽车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自主品牌应把握良机,坚定信念、坚持探索、坚持创新。

国家对不断升级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力争经过十年努力,迈入汽车强国行列。这不仅是国家对汽车行业赋予的期待,更是汽车行业应该承担的使命。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汽车行业有义务担起强国急先锋的重任。

2、中国汽车销量已连续9年全球第一了吗?

据报道,1月20日商务部负责人表示,2017年汽车市场运行态势良好,呈现“新稳旧快”态势。汽车市场加速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汽车市场的发展更加协调、平衡。

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达2887.9万辆,同比增长3%,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九年居全球第一,在2016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预计2017年二手车交易量将超过1200万辆,同比增速达到20%左右,活跃二手车政策效果正在加速显现。

同时,汽车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前11个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接近3.8万亿元,同比增长6%,占同期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26%,汽车在稳增长、扩消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8年相关部门将打破汽车销售品牌授权单一体制,实行多样化销售模式,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汽车流通体系,平衡零供关系,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3、2016世界汽车销量排行榜

布加迪、世爵、劳斯莱斯、迈巴赫、兰博基尼、宾利、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其实这些名车在国内还是挺活跃的,你去车轮社区这个APP搜一下对应的群组,还可以认识一下土豪发烧友们哈哈哈

4、中国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是真的吗?

据9月20日报道,“2017(第十六届)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组委会20日在南京举行发布会。江苏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乐夫在介绍中国及江苏汽车工业发展情况时表示,中国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江苏整车产量占全国7.8%。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较上年增长14.5%和13.7%,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2800万辆,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中国汽车工业呈现乘用车产销高速增长、货车拉动商用车增长、新能源汽车增速快等特点。

张乐夫介绍说,2016年,江苏重点整车生产企业产销整车220.5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增长12%和13%,整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8%。

江苏汽车工业企业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据介绍,2016年,江苏汽车产业共完成总产值9179.2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年共实现销售产值9025.2亿元,同比增长13.8%。至去年底,全省汽车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960个,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26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利润总额695亿元,同比增长9.8%。

随着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出台,2016年,江苏重点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11万辆,同比增长20%,销售新能源汽车3.75万辆,同比增长10%,实现整车销售超过150亿元。

张乐夫表示,近年来,江苏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程度逐年提升,已形成常熟、丹阳、泰州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19家,与大众、宝马、丰田、通用、福特等知名公司建立了配套合作关系。至2016年底,全省认定汽车产业基地30家,形成了南京、盐城、扬州三大乘用车生产基地。

5、宝马2016年在中国一年销售额多少

2016年还没有到是没办法统计的,下面这个是《消费者报告》2015年的排行榜,也有一些汽车品牌因缺少数据而未能参与排序,比如捷豹、路虎、玛莎拉蒂、三菱、悍马、Smart以及特斯拉。 第1名:雷克萨斯 总分:78。路测得分:76。推荐车型比例:78% ...

6、2016年中国房车的销量和2015年的对比

这个抄可以么?下面附有链接...


http://www.chyxx.com/instry/201605/417388.html

7、中国2016年汽车销量排行

2016年还没有到是没办法统计的,下面这个是《消费者报告》2015年的排行榜,也有一些汽车品牌因缺少数据而未能参与排序,比如捷豹、路虎、玛莎拉蒂、三菱、悍马、Smart以及特斯拉。
第1名:雷克萨斯
总分:78。路测得分:76。推荐车型比例:78%

第2名:马自达
总分:75。路测得分:76。推荐车型比例:67%

第3名:丰田
总分:74。路测得分:72。推荐车型比例:68%

第4名:奥迪
总分:73。路测得分:81。推荐车型比例:56%

第5名:斯巴鲁
总分:73。路测得分:80。推荐车型比例:80%

第6名:保时捷
总分:70。路测得分:84。推荐车型比例:60%

第7名:别克
总分:69。路测得分:76。推荐车型比例:83%

第8名:本田
总分:69。路测得分:71。推荐车型比例:58%

第9名:起亚
总分:68。路测得分:73。推荐车型比例:78%

第10名:宝马
总分:66。路测得分:82。推荐车型比例:50%

8、中国2016年汽车总销量估计多少

2016年在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下,车市明显回暖,销量超出年初预期。1-8月汽车产销1684.59万辆和1675.50万辆,同比增长10.82%和11.43%,增速双双超过10%,产销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2016年整个车市面临着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同时又有购置税减半以及新能源推广政策的刺激需求,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2016年汽车市场的增速为11.17%,实现全年销量2734.5万辆。


与中国2016年5月汽车销售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