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价格国际接轨

汽车价格国际接轨

发布时间:2020-09-12 11:08:54

1、进口车价格什么时候才能和国际接轨

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政府需要支撑庞大的开支,所以,暂时税收是无法降低的。相信楼主已经感觉到了,中国的税收在国际上可以说是首位,那么也就是说,进口关税也是一笔比较重要的税收收入,所以,汽车的关税在5年内难以降低到国际标准(0),慢慢等待吧。

2、谁能预测下中国汽车市场啥时候能和国际接轨

兄弟,有两种方法:
一。自己拼命努力赚钱,最起码也要赚个几千万以上,那样国内没有在售的车,还是可以买到的,这些个事,有钱还办不成吗?
二。等着改朝换代吧,这个就没个底了。

那我也补充一下:
既然不是钱的问题,那就把我的一去掉,只留下二吧.

3、汽车关税何时能与世界接轨?

根据WTO的规定,2006年1月1日起,整车关税已从之前的30%减为28%,到今年7月1日则最终减至25%。两次关税降低之后,进口关税将不再有悬念,给国内车市和消费者造成的价格影响逐步明确,进口车价的降低将对国产车价格形成压力。与此同时,变速箱、减震器、散热器、离合器、转向器等车用零部件的关税将由13.5%-12.9%降至10%,因此有专家预测,今年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之间的竞争又将开始。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入世以来,中国汽车的产销量以每年一百万辆的平均速度增加,其中在2002年和2003年出现了“井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轿车产量增长了281.2%;销售量增长了278.7%。这是加入WTO后,老百姓得到的一个大礼包。
汽车价格的显著下降是中国人得以圆汽车梦的主要因素。而导致国内汽车市场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整车进口关税的逐步下调,作为一项入世承诺,中国在2005年里全面取消进口汽车许可证,到2006年7月1日,整车进口关税更将降至25%,零部件降至10%,但在10年之前,中国整车进口关税为120%至150%。进口车关税下调直接导致了国内产汽车原有价格体系的坍塌。
更重要的是,面对关税保护伞的逐渐消失,中国汽车工业积极与国际企业合资合作,生产、开发等能力急剧爆发,层出不穷的车型走下生产线,产能的增长和竞争的驱动下,国内整车价格才走下高位。
关税降低利润渐薄
中国加入WTO之前,由于整车进口关税高昂,其进口车的价格比国际市场贵3至4倍,国产车也紧跟着进口车定高价,从中狠狠赚了一把。但好景不长,随着中国加入WTO,汽车关税大幅下调,进口车的价格也随之降低。此外,国外的汽车巨头也带着大量的车型纷纷涌入中国。由于价格下降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我国汽车产业从“暴利”时代快速进入了“微利”时代;汽车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表现为价格的竞争;受以上因素影响,国内汽车其利润也越来越薄,有些企业甚至开始出现亏损。一批产品竞争力弱的企业将会从“微利”变为亏损。
此前的四年,我国虽然年年降低关税,并以每年15%的幅度增加配额,但汽车进口依然受到根本性的限制,进口车价格也没有根本性的降低。进口车价中所包含的为了获得高度希缺的进口许可证而引发的寻租成本,比30%的关税还要高得多。这也正是人们没有感觉到巨大变化的重要原因。
取消配额后,这块灰色成本没有了,再加上供给能力充足,进口车价格可能出现明显的变化,由此带来的连锁反映必然波及国产车价格。目前,市场上的进口车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价。西玛作为日产的顶级旗舰车型,在2003年11月进入中国时,当时它的价格高达95万元。但随着进口车型的大幅度降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西玛的价格一路下滑,到目前为止北京地区西玛的最低经销商售价仅为57万元;沃尔沃XC90年前的降价也达到了15万元;而法拉利F360 Spiderj价格也从2003年的338万元降到目前的230万元,降幅高达108万元。
国家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WTO过渡期结束,实质上的影响不太大。所谓实质就是价格问题,2005年关税是30%,2006年1月1日开始就是28%,降了2个点,到7月1日再降3个点到25%,就降到位了。5个百分点意味着进口车价格最多下降2%,也就是现在30万元钱的车降6000块钱,关税的作用也就这么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关税方面的影响,在WTO中取消国产化限制、不得限制进口部件总成装车、不得规定散件装车的同时,必须引进先进技术等,将使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和国产化政策受到冲击,也为跨国汽车公司迅速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快速引进车型,加强对整车生产的技术控制提供了条件;再有,取消发动机的股比限制,使跨国汽车公司不仅可以封锁发动机的技术,还可控股甚至独资生产;最后,取消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的国内销售、进出口和汽车分销服务、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等,跨国汽车公司可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成熟的经验,加强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掌控。
合理保护价格稳定
世贸组织的许多协议中都规定了例外条款和实施保障措施的内容,我国汽车行业完全可以运用这些条款来保护自己。反进口严重冲击规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类。根据这一规则,如果中国在履行与开放汽车市场的承诺时,国外进口汽车激增,对中国的汽车产业造成严重损害,致使产品产量、价格明显下降,世贸组织将允许中国对国内生产的汽车产品提供临时性保护。另外,如果能在适当的情况下实施反倾销规则,既可以减轻国内汽车工业的压力,更有利于国内汽车工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同时,随着国产宝马、国产奔驰、国产佳美的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这些车也会大量的生产,从而出现一种薄利多销的现象,进口关税的下降也不会影响到国内的汽车厂商。
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自加入WTO以来,中国汽车产业被预见为受国际市场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几乎所有的圈内人士都惊呼“狼来了”。然而四年之后盘点,中国车业并未遭遇洪水猛兽。或许,在2006年7月,关税降到最低点之后,新一轮的起跑和竞争又将开始。(记者 蓝朝晖)

4、国内外车价对比 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
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
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5、国际车展上的汽车可以当场买下吗?价格是和国际接轨吗?

可以现场下单,具体情况看每个车企,因为有些车是概念车或者未引进入国内的车,不可能销售。
至于价格,肯定是和国内同步的,而且有可能只是厂商指导价……

6、在中国,汽车什么时候与国际接轨?

很难说,现在我们只是模仿,山寨,A货等等。真正的拥有技术的核心不是不可能。我们要“师以长计以自强”不是认为“造一个logo就以为拥有自主品牌,借一个模具造一个冲压件就认为会了技术核心”所以,路很长,很难说,只用我们从将汽车产业作为一个事业来做,用责任去做,才会有与国际接轨的一天。

7、国内车价什么时候能降到和国外持平

专家认为:未来车价还会降 三年后与世界接轨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预计,未来几年国产轿车价格将不断下降,2~3年后大部分轿车价格将与国际接轨。 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国伟指出,随着2005年轿车关税下降到30%,进口配额许可证取消,进口汽车价格也将降低,将对国产汽车尤其是中高档轿车形成冲击。国内轿车生产能力增长高于市场需求增长,竞争将十分剧烈,将迫使国产轿车价格下降。再加上国内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影响消费者采用信贷购车,这些都将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他预计未来几年国产轿车价格将呈不断下降趋势,再经过2~3年大部分轿车价格将与国际接轨。现有轿车生产厂将面临结构调整、重组和整合,以提高集中度,有的可能淘汰出局。(

手机看片咋么办?搜-酷影模式-几万部岛国电影等着你

8、国内外车价对比: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奔驰S600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有关未来的预测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

9、汽油涨价的时候跟国际接轨,落价的时候为什么不跟国际接轨?

目前,国际油价每桶早已跌破70美元,但国内成品油价却稳起“十点半不偷。” 记得在国内燃油涨价的时候,相关部门口口声声说这是根据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所作出的必要选择,在当时背景情况下,这一说法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人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国际油价一跌再跌,国内却迟迟不见下调动静。每次加油时问起此事,工作人员都会说:“要降价又不是石油公司说了算......” 那么,燃油价格涨与跌是哪个部门说了算呢?是物价部门?还是发改委? 听一位中石油工作人员说,“目前我国的成品油价低于世界各国50%,大家都还在喊贵?”如果这位中石油工作人员不了解我国与他国的实际情况,我不怪他无知。 我国的情况与国外情况不同,国外没有养路费、过路过桥费、车船使用费、高速公路使用等费用,而我国是把这几项费用分开收的,国外却是加在燃油里面,人称:“燃油税”。如果我国也同国外一样把所有的费用加在燃油里面,恐怕要高出国外6至7倍(据说有网友已经算过这笔账了,本人就不再赘述)。 我国在燃油税方面已经筹备了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要改为燃油税,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涉及的事情、部门之多,之复杂,并不像有些人说的说改就能改,油改税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 既然我们天天都在说要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现在国际油价早已跌破70美元/桶,此事为什么不与国际接轨?相关部门就没有研究过成品油降价?当然,掌握成品油涨与降的人是不用自己掏钱加油的,所以在降价问题上显得尤其迟钝......


与汽车价格国际接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