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过后,汽车行业会受到哪些影响?我们这样预测
此时此刻,有车君与大家一起心系武汉。
共战疫情,万众一心。
今年的春节本该是如往年一样喜庆热闹,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着我们的生命健康,也带走了本该属于我们的新年气氛。
在这里呼吁大家为了你我的生命健康,请支持拒食野味,禁绝野味交易。
01
援助武汉,车企在行动
在经历了车市寒冬后车企们也是走在抗疫一线,为支援疫情出钱出力。多家车企向武汉捐赠了物资或提供了帮助,市面上的主流车企,分别都捐了多少呢?以下图表来源网络。
那么疫情的突然来袭,又会对车市有什么大体上的影响呢?我们来细品下。
02
上半年销量上升下半年下滑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的SARS事件,当时疫情过后市民对于公共出行方式产生了排斥与恐惧,减少了对公共出行的依赖,更多会选择私家车方式出行。没购车的少数家庭会选择立即购车,毕竟担心被传染的心理肯定存在。
另外参考乘联会给出的销量数据,尤其在2003年,销量同比增幅达到了70%。但是这个“影响”因素要长期来看,凑巧那时候中国内地车市刚刚兴起,增长潜伏大,在产量输出有限的情况下,终端销售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可见“非典”时期成就了一个“非典型”的汽车市场,或许在2020年,疫情突袭的当下,今年2月份会释放一些家庭新购或增购私家车的用户出来,让2月车市销量得到提升。
03
对汽车配置的影响
相信大家在春节期间都一罩难求,短时间内一个平日在药房随手可及的过滤医用品(口罩)成为了炽手可热的抢手货。
受疫情的影响,消费者或对车辆的消毒及过滤等方面的需求性更高,而PM2.5过滤功能设备相信也会成为一个热门配置。因为在相对密封的车内,你不知道所呼吸的空气是否干净,车内的乘客就是“人肉”净化器。面对这种情况,车辆的PM2.5过滤功能是唯一可以净化空气的一道屏障。
而适当投入研发汽车相关的消毒和过滤设备,或许也能成为车企新的卖点。
04
对汽车消费者的影响
由于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这可能会导致生产厂商人力不足,造成无法正常生产,势必造成产量不足,对于库存量少的热销车型来说,短期内或许会出现加价的情况,如果你是对买车还心存犹豫的刚需消费者,建议继续坐观。
写在最后
虽然2003与2020年迥然不同,也不能同日而语。但如果上半年如上述一样提前释放销量,下半年车市可能会加速下滑。从新购再到换购时代,汽车消费不断在升级,随着总体经济的回暖,未来几年很可能是中高档汽车的销量高峰。最后想说的是风雨同行,共克时艰,武汉加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疫情过后汽车市场会不会回暖?此种类型的车,也许会逆势增长
序言:众所周知,2019年属于车市的寒冬期,除了那几个龙头车企依旧坚挺之外,其它的一些二线车企,都出现了摇摇欲坠的情况。很多厂商以及经销商,都盼望着2020年的到来,能让市场行情有些回暖,结果随着疫情的出现,这一想法又得往后拖延,至少要等到“抗疫”胜利之后,才能见分晓,毕竟全国人民目前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在家里默默付出。那么 疫情过后汽车市场会不会回暖呢?
回首2003年非典那会,汽车市场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及,可随着疫情的消失,很快车市就迎来了回暖,并且是大幅度的呈现递增性上涨。毕竟那个时候的车市饱和程度,没有当下这么高,而且正是年轻群体刺激消费,开始买车的黄金阶段,大数据显示,2003年的第一季度,汽车销量比照比之前,整整提升了103%,表现非常优异。
但是到了2018年,随着汽车购买力的下降,纵然汽车样式开始多样化,家轿、城市SUV、越野SUV、MPV、跨界车等等,都随着消费者的热情问世;然而,整体汽车销量比,照往年却下降了3.4%,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还在持续走低。直至跨境2019年,车市彻底迎来了寒冬期,很多车企为了“抵御严寒”,一度压低了自家产品的价格,不过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本以为到了2020年,大家会好过一点,不料却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所以企业也延长了开工的时间。随着车企的上班时间往后拖,汽车的产能也随之缩水,虽然从眼下看,并不比2019年好上多少,可从长远的角度分析,等到疫情过后,车市有可能面临大幅度的回暖!而且是短暂的购车潮。那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什么样的车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呢?
带有空气净化以及PM2.5过滤功能的车型
等到疫情过去之后,很显然带有空气净化,以及PM2.5过滤功能的车型,会首当其冲地被消费者买单,比如吉利支援武汉的嘉际MPV,很多人也许会说,市面上大部分10万元以上的车型,基本上不都带此功能吗?但如果从整体汽车价格分类,60%以上的人群,所开的车,其实都在十万元以下,用来日常代步而已。
不过随着人们对于病毒的防范意识增强,以前对于汽车“能开就行”的观念,也会随之改变。空气净化功能,可以有效地保证,车内空气质量的新鲜程度,在行车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而防PM2.5过滤功能,则可以更好地去除,循环进入车内的空气中,不在含有不利于健康的粉尘颗粒,保证司机与乘客呼吸道干净的空气。
结语:经过上述的一些分析,不难看出拥有空气净化,以及PM2.5过滤功能的车型,或许将出现逆势增长,各位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销量不足政策补,车市回暖已埋下伏笔
作者:宋雨婷
当前,面对汽车行业“寒冬期”,政府、企业都积极开展了各项刺激消费的政策实施,而汽油价格也随着世界石油价格动荡,重返5元时代,无疑给接下来国内汽车市场回暖带来了新希望。
销量不足,政策来补
2月份中央和商务部提出,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汽车消费。
其中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表示,“目前汽车销售网点开门营业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恢复较为缓慢,短期内汽车销售还将受到一定影响。
但要坚信,中国汽车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汽车消费需求依然旺盛。”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23个部门联合提出,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此前我们多篇文章分析认为,本次疫情结束后,车市销量不会像非典时期极速上升,原因是2003年时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400万辆。而到了201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6亿辆。
但是由于疫情让人们认识到了,私家车出行的安全性比公共交通高,所以在各地区逐渐复工的同时,车辆销售势必会逐步回升。
并且最近为了刺激汽车消费,各地政府和各大车企推出的相关优惠政策,部分实施限制甚至拉长到了年底,这对于疫情全面结束后的汽车销量回升打下了良好基础。
疫情好转,用车需求增长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第一周(1-8日)日均零售16325辆,虽然不可避免3月份乘用车销量继续走低,同比仍下降51%,但相比2月份而言车市状况已是有所好转。
所以有业内人士预测,对于有着“只要能减少与人流密集接触就好”想法的人群来说,复工后购车欲望增长,但相对于林肯等中高端车型降价推出二三十万元的车型,自主品牌售价区间在十万以下,乃至五六万左右的车型可能会备受青睐。
因为这一类“复工需求”消费者大多把重点放在私密空间上,车辆能满足当下的个人防护需求即可,汽车的品牌、调性、车型在其次。
另外,因为疫情暂缓了购车计划的消费者在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之时,部分人会恢复计划。
同时,为了应对1、2月份的损失,大多数品牌开展线上买车,不仅优惠多多,还持续精进自身的后市场建设,无论对于新增需求消费者还是暂缓购车计划消费者而言,都是利好现象,甚至对于后者而言是“惊喜”般的存在。
各地政府现金补贴汇总
不仅如此,各地区除指标外最吸引消费者的是针对车型、品牌等不同产品的各类现金补贴如下:
佛山市:佛山号牌车主凭旧车售卖发票或汽车报废注销证明购买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对同一消费者一次性购买5台及以上的大、中、重型客运、载货汽车(车辆单价不少于50万元),每辆车给予5000元补助;消费者购买新车,每辆给予2000元补助。
广州市:2020年3月至12月底,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并且新车为"国六"新车时,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长沙市:2020年3月11日-6月30日,消费者在指定经销商处购买上汽大众长沙工厂、长沙比亚迪、广汽三菱、广汽菲克、湖南猎豹等车企生产的车辆,并在长沙上牌的,可一次性获得裸车价款3%的补贴,每台车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元。
湘潭市:3月1日起,购买吉利汽车,具体车型为吉利缤越、全新远景,补贴购置税3000元/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针对广东地区汽车普及相对较高,私车购买力相对较强,换购产品有利于拉动车市的新车高端化升级,补贴对消费者购车有很好的吸引。
他建议,如果未来汽车消费的税收能够中央与地方共享,地方用汽车消费获得的税收来支持汽车消费,资源来源充足,鼓励消费的态度也更加鲜明,这对提升消费水平,改善居民出行都有很好的促进。
所以说,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待春暖花开之时,中国车市也会迎来“解冻”。【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疫情影响后,车价是涨还是跌?购车合适吗?
2020年的春节,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开始。
但我们依然坚信,全国人民众志成诚,团结一心,我们不仅能获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也能构建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将来。对于美好的2020,我们依然充满期待,依然满怀展望。
譬如,我们会计划,在疫情结束之后,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可以给家人更好的安全防护,特殊时期出行不再难。
对于没有车的人来说,私家车有什么好处这次疫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吧?
私人的移动空间,高机动性想去哪去哪,即使面对公交地铁停运依然能来去自如,避免火车飞机高密集出行开车回家等等。你看得见的好处别人也看得见,因此疫情过后私家车会迎来一波销量上的小浮动,特别是10万以下的车型。
从现在的大环境上看,要说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餐饮、酒店、旅游、汽车、商场等零售等行业首当其冲,而汽车行业有遭遇了一定的滑铁卢。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前不久表示:“在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太难了的背景下,这次肺炎疫情的冲击对车市属于雪上加霜,导致刚刚回暖的车市又有一定影响。”国内汽车行业在2018年经历了销量下滑的危机,2019年国六又提前实施,这让各大品牌大幅降价清库存。众多车企都在盼2020年国内车市能迎来转机。
但不曾想,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得国内车市更是如履薄冰。那么疫情结束的后的汽车价格,是涨还是跌呢?什么时候买车最合适?对此,作为兰州五一车展和八月国际车展的主办方特地来为大家解析一番。
这段时间,对于车市,大家无非就是对之后车市的发展有乐观,和不乐观的两种预测。
第一种:很对业内人士都预判,为了出行的安全很可能和17年前的非典一样,会迎来一波汽车销售的高潮,加之疫情影响工厂恢复生产的周期变长,所以很多原本就比较热销的车型可能会迎来“涨价”潮。甚至是重现当年的辉煌。
第二种:如此严重的疫情,再加上本来就如遇“寒冬”的车市将会一蹶不振,很多车企和经销商将不堪重负,很快将迎来汽车圈的倒闭潮和深度调整。
不论结果如何,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生活还要继续。兰州车展主办方的观点则是:车市绝不会和2003年的非典一样,从此再现辉煌。
原因很简单,03的中国经济还处在一个高速增长时期,绝大多数的家庭在考虑买第一台车,老百姓手中的可支配收入相对较多,加之整体经济上行态势一片良好,消费者有信心或者愿意分期购车,所以在一片前提条件大好的情况下,车市必然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然而,17年过去了,集中在城市的家庭用户,拥有汽车的比例已经今非昔比。很多家庭甚至不止一台车。所以对于这样的用户来说,出行本来就不是问题,更不会因为疫情再去买台车。
解禁之后,车市一定会迎来一波购车高潮,而这一波高潮应该具备几个特点。
第一,家庭用户第一次购车。他们需要一台在特殊时期可以和病毒隔离的出行工具。
第二,疫情激发了之前有购车想法的群体,加入这次购车高潮。
第三,释放了春节和疫情期间的销量。
第四,既然是家庭用户,出发点仅仅是安全,他们的预算就一定不会太多,主要购车意向会是经济型家庭用车为主。因为在这之前,该买的人早就买过了。这一波用户数量很大,但由于整体经济不景气,购买力下降,不可能因为他们的购买重现车市辉煌。
看到这里,之所以用 “疫情结束后,车价会涨还是会跌” 这个标题,是因为短暂的供需关系,车市在5月回暖以后,必将迎来一波购车小高潮,所以具有经济、实惠、家用这样特点的车型,应该会在一段时间内热销。
价位方面,由于疫情期间,不会有人去买车,大部分汽车4S店都有存货,车展也会如期举行,厂商必定会实施一些优惠措施,不会涨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疫情过后,对车市将造成什么影响,销量能否迎来“反弹”?
国内汽车行业在2018年经历了20多年来销量首次下滑的危机,又在2019年经历了国六提前实施,而倒逼各大品牌大幅降价清库存,及销量再次下滑的尴尬,本寄希望于在2020年国内车市能迎来转机。却不曾想到,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得国内车市更是雪上加霜。
纵然各大汽车厂商现在的处境已很“难”,但面对疫情,却表现的非常积极,除捐款、捐物之外,一些厂商从农历的大年初二就开始加班加点生产救援物资。同时很多出行公司也成立了专项车队为疫情地区社区居民免费服务。除此之外,全国人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战胜疫情而贡献着力量,以至于钟南山院士也说道:“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
此次肺炎疫情对全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太难了的背景下,这次肺炎疫情的冲击对车市属于雪上加霜,导致刚刚回暖的车市又有一定影响。”
首先,受疫情影响,全国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3日。假期的延长意味着各大厂商无法正常生产,势必造成产量不足。同时由于销量的严重下滑,自2018年以来大部分厂家都在降库存。2018年厂家库存降低15万,19年降低22万。2020年2月份本是需要补充库存的,但目前来看,各大厂商短期内很难按计划恢复生产。2月之后,很多经销商可能面临着热销车型的短缺。
其次,此次疫情的爆发地为湖北武汉市,而武汉市则是中国四大乘用车基地之一,汇集了美、日、法、英、国产五大车系,成为全国汽车产业布局车系最齐全的城市。同时2019年湖北汽车生产达到224万台,占全国的8.8%。而武汉作为“重灾区”,对湖北汽车的生产势必造成很大的影响。
虽然疫情对汽车产量短期内的增长造成了一定的抑制影响,但疫情之后,汽车销量或将迎来“大爆发”。在疫情期,由于公交出行和网约车出行都有被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很多地区公交都暂时停运,这时候私家车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当然私家车还可以创造相对安全可控的出行环境,这样势必刺激无车一族的购车热情,而且这部分消费人群还是占了不少的比例的。
而且受疫情的影响,这段时间大部分消费者都选择在家隔离。等疫情之后,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或将集中释放,这也将导致汽车销量或在疫情后出现短暂的“大爆发”。
此外,受疫情的影响,消费者或许对车辆的消毒及过滤等方面的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这或将成为未来车辆上的新卖点。就如雾霾催生了很多汽车上都配备了PM2.5过滤功能一样,此次疫情或将再度提升车企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视。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夏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2月乘用车销量不忍直视,乘联会秘书长预言:疫情后不会增长明显
整个2月份因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大家都无法出门,国内的汽车销量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3月份已经将近过半,大多数企业已经陆续复工。最近,乘联会公布了2020年2月份整个国内乘用车的产销数据。
数据显示,整个2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销量为252308万辆,同比下滑78.5%,环比下滑85.3%,双双跌出历史之最。
涉及到具体的细分市场,2月份轿车总销量124649辆,同比下滑78.4%,环比下滑84.8%,SUV总销量109938辆,同比下滑78.4%,环比下滑86.3%,MPV总销量17721辆,同比下滑80.2%,环比下滑82.1%。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整个二月份国内的车市销量可以说是惨淡异常。因为春节放假以后全国所有的企业都被要求延后复工,汽车经销商们也随之停止了所有的店面销售和服务工作。
虽然各家车企纷纷开始全面自救,开通了诸如线上看车、线上订车、直播卖车、送车上门等线上业务,但总体来说收效甚微,一来延后复工期间用户的用车需求大大减弱,二来对于汽车这样的高消费大件商品用户们还是更习惯于在4S店内看到商品实物后再下订,还有就是,疫情期间无法返工的意向用户们收入骤减,消费能力也变弱了。
把整个2月份的国内乘用车销量再细化到每一周来看,2月第一周销量同比下滑96%,第二周销量同比下滑89%,第三周销量同比下滑83%,第四周销量同比下滑63%,所以疫情在慢慢退去,大家陆续复工的同时,国内乘用车的销量也在慢慢恢复。所以可以预见的是,疫情退去的同时,全国的企业陆续复工以后,整个国内的乘用车销量也会随之渐渐恢复……
"新冠"肺炎病毒到来之前,国内的新能源补贴退坡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已经连跌数月,疫情发生之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下滑更是加剧。
乘联会数据显示,整个2020年2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1万辆,同比下滑77.7%,环比下滑70%。其中插电混动销量0.2万辆,同比下滑84%,纯电动销量为0.9万辆,同比下滑76%,混动销量为0.2万辆,同比下滑80%。
部分车企销量数据公布:
数据显示,2月份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分别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吉利汽车、上汽通用、长安汽车、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北京奔驰、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相较于1月份,排名第一、第二的依然是南北大众,吉利汽车的销量排名上升了一个名次。
北京奔驰由于提前申请复工,销量上也有了较好的排名表现,较于以往首次排到了前十榜单的第七位。奇瑞汽车排到了榜单的第九位,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纷纷跌落到销量排名前十的榜单之外。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言:
根据2月份的销量数据表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言,接下来的3-4月份整个乘用车市场回暖的速度依然不甚乐观,至少要到5月份才会恢复正常。而"新冠"疫情之后极大可能不会像"非典"过后那样对整个乘用车市场的销量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因为目前来看,国内的乘用车市场已经相对饱和,主要销量需求在于换购,所以疫情退去整个国内的乘用车市场销量也不会出现特别大幅度的增长。总体来看,如果接下来国家层面不出台特别有力的促销补贴政策,整个2020年的乘用车销量可能会同比下滑8%左右。另外,换购为主要的市场需求还会导致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也就是豪华车销量持续走高,合资品牌分化明显,自主品牌将面临严峻的淘汰战。未来的日子,将出现强者更强,弱者被市场优胜劣汰给洗刷掉的残酷考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现实往往比想象更残酷!疫情下难见客户,车企如何卖车?
现实往往比想象更残酷!
在疫情下,多数车企虽然克服重重困难,开始复工生产,但发现摆在面前最大的问题,还是需求销售“出口”。因此目前疫情带来最大影响,是到店人流急剧减少。这对于全国院线已造成“毁灭”性打击。
一方面受各地开工政策要求限制,以及销售人员短缺,全国汽车经销商综合复工率仅12.67%,另一方面,顾客对于去公共场所购车,也是心有忌惮,因此即便经销商开业,顾客也是寥寥。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月份前两周车辆零售同比下滑达到92%。对于有车企预测2月份全国车市销量下滑80%,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汽扯扒谈”表示:目前看2月销量下滑不会这么大。如果政策实施力度强,有针对性传统车的全面支持政策,则至少是疫情稳定后的4-12月的销量会实现1%微增长,甚至会拉回全年销量实现正增长。
虽然可以明确,销量数据会随着疫情结束而逐步回暖。但是恢复速度目前仍很难确定。目前多数车企已经取消2月份考核,这意味着经销商的库存暂时不会有明显提升,但是面对如此大幅下滑的销售趋势,车企不能只是等待。
完善线上选购车系统
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为之,目前多数车企都开通了线上选购车的服务,用于弥补线下到店顾客少的不足,但是从多家车企反馈来看,目前成交量并不高。
这背后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消费者对于这种线上购买方式还需要引导和适应;二是许多车企临时搭建的系统,在功能和设计方面,还不是很完备。相信在疫情结束后,许多类似系统会被车企“束之高阁”。
实际上线上选购车用户体验不好,以及效果不佳,暴露多数车企在线上运营能力的短板。对于线上选购车确实会是未来的趋势,亲自上线直播的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表示,对于网上卖车的下一步,未来一定会是销售重要的一支,上汽乘用车的销售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向线上转移,线上的流程要再造,具体怎么做,还要进一步探索。
因此虽然暂时线上效果并不显著,但是车企还是应该坚定的做下去,尽快弥补这一块“短板”。
实际上已经有车企看到潜力和优势,提早布局线上营销。奇瑞控股集团捷途营销中心总经理李学用向“汽扯扒谈”表示,捷途网上4S店已正式上线,不论是新车、二手车询价选购,还是试驾、预约保养、续保、购买衍生品,都可完成操作,同时还有拼团、描述、砍价等购买途径。
显然相比目前多家车企投入较大精力在直播平台推荐售车,多数用户只是看看热闹,而捷途这样的打造完善线上流程系统,能够有效留存真正意向购买客户,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起点。
推动顾客“临门一脚”
对于线上购车,从某种程度上跟线上订餐很相似。多数线上订餐的场景还是有一定目的性的,比如今天就想吃红烧肉,或者昨天同事吃的评价不错,今天也要去试试。
而这对于购车来说也是一样。对于一个漫无目的的消费者,或者目标还不是很明确的消费者,通过线上购车可能性比较低。而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选购意向消费者,如果通过线上沟通让他足够放心和信赖,实现预定或者购买成功率会高很多。因此车企真正要做的是找到并汇集这样消费群体。
而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首先是单一车企线上平台影响力比较弱,二是线下各经销商价格存在差异。因此真正推动线上购车,首先就要对传统车企存在多年的线下议价模式进行改革。而一些新能源车企,能够很顺畅的实现线上预定也正基于价格的统一标准制定。
还有就是评价体系的引入,饭店订餐用户评价很重要,用户在购车时,同样对这方面需求强烈。不仅是车型评价,还有对于店面评价以及销售人员评价等,都能一目了然。这些数据需要积累,但是这也将成为线上购车优势。
另外在实际销售过程中,老车主的介绍和推荐,往往是购买成功率最高的。而线上更容易实现车主推荐操作,一定的激励机制也可以促进老车主对于潜在用户的答疑,这让整个推介过程更有效果。
比如疫情期间,长城汽车携旗下哈弗、WEY、欧拉、长城皮卡四大品牌将打通线上/线下购车通道。同时开启的"全民经纪人"模式,提升线上成交量。
“占坑”率决定先机
最近很多人被“恒大卖房”的宣传刷屏,主要就是通过多种促销优惠方式,让顾客先支付5千元“占坑”,这笔钱可抵扣、可升值也可退还,结合吸睛的大幅折扣,赚足的全国消费者的眼球。对于车企而言,这样的“玩法”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目前与4S店电话或者线上沟通,支付订金的模式比较单一,功能和意义更多只是排队,无法有效调动消费者的热情。
在一些车企和经销商还在等待复工批复时,尽可能的多的吸引消费者支付订金“占坑”,对于后续生产意义重大。
因此车企首先可以提升订金的抵扣能力,比如交的订金越多,可以抵扣乘以相关系数的金额也就越多,这部分也是在正式交车时实际售价之外的额外优惠。
由于受疫情影响,许多车辆预定时间不确定。因此在支付订金后,如果超过一定约定期限,每增加一天多给一天现金补助。
这些对于顾客貌似稳赚不赔的做法,虽然会让车企增加新车出售成本,但是相比于疫情解除后,大家一起降价促销抢客户,这种提前让目标用户“占坑”的方式,有望起到抢先一步的效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疫情会影响汽车价格吗?
多少会有点影响,毕竟今年各行业都不景气
生产的车如果一直压库还是不合适的,不如稍微便宜点处理
9、人们收入受到疫情影响很大,为何豪华车销量还会增长?
有钱人被疫情在家逼疯了,疫情后,出来消费肯定会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
10、疫情过后汽车行业有前途吗?
疫情过后汽车行业,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带来的影响不会很大。长期来看,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也不会动摇,安全、效率、资源、成本依然是最根本的产业发展诉求。同时在技术层面,以“新兴出行模式、自动驾驶、数字化与电气化”为代表的 MADE 将成为重要技术发展方向,引领诸多新商业模式出现,并带来三电、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技术革新,推动汽车行业颠覆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