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销售属于什么行业类别
属于销售行业。
销售:是指以出售、租赁或其他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行为,包括为促进该行为进行的有关辅助活动,例如广告、促销、展览、服务等活动。或者说:销售是指实现企业生产成果的活动,是服务于客户的一场活动。
汽车销售( Auto Sales )是消费者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能很好地反映出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通常,汽车销售情况是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循环强弱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早于其他个人消费数据的公布。因此,汽车销售为随后公布的零售额和个人消费支出提供了很好的预示作用,汽车销售额占零售额的 25% 和整个消费总额的 8% 。另外,汽车销售还可以作为预示经济衰退和复苏的早期信号。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与车市需求的持续低迷,2012年4S店发展告别了快速增长时期。2012年全年中国共新增4S店2000多家,总量达到2万家左右。
由于市场销售难见起色,各经销商库存压力逐渐增大,加之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限购、限行”,一级汽车市场的增速逐渐趋缓等因素,造成多家经销商企业盈利能力在2012年出现下降。与此同时,毛利率水平的下降反映出新车销售业务已经开始逐渐进入微利时代。
2、汽车销售属于什么行业
属于销售行业。
3、要成为一名汽车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哪些方面呢??
汽车销售,给人的一个直观理念就是不怕苦,不嫌弃,记得有个电视里面说的是一个老人来买车,其他的销售都爱答不理,连小领导都不想搭理,但是主角接纳了这个老人,带他吃饭,老人一下子买了三辆车,这就说明,销售,起码不能带有色眼镜去看别人,更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
第一、学会讲话,如何讲话更为关键,因为买汽车就是一个沟通说话的过程,会说话会讲话,不但能拉近消费者的心,也能为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
第二、就像开头说的,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客户,消费者看车本身就是潜在的一种消费,就是为了买车而看车,不能说人家穿的不好或是老人,就冷落消费者,这样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在他们心里就有一杆秤,大不了去其他家看,不见得你们的汽车比别人的好多少。
第三、尤其是新手,建议就是跟着老手学一段时间,很多说话的方式或和工作技巧,跟着老手学的话,要少走很多弯路的,有时候别人的经验对于自己来讲在前段时间的工作中足够用了。
第四、还有就是着装和自己心态的问题,总不能穿个运动服跟消费者沟通吧,还有一个就是不管人家买不买,也至少做到笑脸相迎,别一副全世界都欠你的一样,天天板着个脸,现在是服务的年代,更是做好服务的市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销售人员一定要了解汽车的性能和产品性能,就像是你卖东西,但是别人问你,你怼你卖的东西一无所知,更不要说汽车遮阳一个大件,不管是消费者还是销售者,都是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你只有知道他所有的优点,并且把优点介绍给别人,别人才能心仪,这样自己的业务也就不断了。
(3)汽车销售行业行为识别扩展资料:
不止是汽车销售人有一些需要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地方,其实往往所有的销售都是有几共同的特征和特点。
1、不要怕见客户,很多人都说自己腼腆,说不敢跟别人交流,其实这个往往是销售,不管是汽车销售还是其他的销售,都是比较忌讳的一点,因为你从开始就束手束脚,怎么可能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别人,所以见客户,谈事情,是所有销售开头必须要做好的。
2、不要老是觉得客户或消费者整人,天天让你提供一些这个材料哪个材料的。往往汽车销售更应该要学会这种“无理取闹”,毕竟在中国人眼中,除了房子,车子也算是一个大件,人家在购买之前,肯定也要做足功夫,这样才能不后悔,所以多做多干,并不见得是件坏事。
3、不要怕别人呛你,也不要怕自己没有什么业绩。很多刚开始做销售的业务员,都是从0开始做起来的,不是谁都有那么好的运气,说第一天就有接单,第一天就能卖出去骑车,如果有,这个就是运气,往往很多时候要把心静下来,不离不弃的做同一件事,才是更难为可贵。
参考资料:顶级销售员的七大性格特征--财经--人民网
4、汽车美容店如何实现营销的最终目标
要想实现顾客满意和客户忠诚的汽车后市场服务营销最终目标,必须不断提高汽车后市场的服务质量。
一、汽车后市场服务质量的含义
汽车后市场服务质量是指车主的预期服务质量同其感知服务质量的差距。预期服务质量是指车主对汽车后市场企业所提供服务预期的满意度。感知服务质量是指车主对汽车后市场企业提供的服务实际感知的水平。
如果车主对服务的感知水平符合或高于其预期水平,则车主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从而认为企业具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反之,则会认为企业的服务质量较低。
预期服务质量是影响车主对整体服务质量的感知的重要前提。如果预期质量过高,不切实际,则即使从客观上说他们所接受的服务水平是很高的,他们仍然会认为企业的服务质量较低。
(一)预期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预期质量受四个因素的影响:即车主需求、市场沟通、企业形象与车主口碑。
1.车主需求。车主的需求是汽车后市场企业的不可控因素。车主需求的千变万化及消费习惯、消费偏好的不同,决定了这一因素对预期服务质量的巨大影响。
2.市场沟通。市场沟通直接为汽车后市场企业所控制,包括广告、直接邮寄、宣传以及促销活动等。这些方面对预期服务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广告活动中,一些4S店过分夸大自己的产品及所提供的服务,导致车主心存很高的预期质量,然而,当车主一旦接触该4S店则发现其服务质量并不像宣传的那样,这样会使车主对其感知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3.企业形象和车主口碑。企业形象和车主口碑只能间接地被汽车后市场企业控制,这些因素虽受许多外部条件的影响,但与企业过去的服务质量有密切关系。
(二)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感知服务质量受四个因素的影响:即技术质量、职能质量、形象质量和真实瞬间。
1.技术质量。技术质量是指服务过程的产出,即车主从服务过程中所得到的东西。例如,汽车清洗为车主提供了干净的汽车。对于技术质量,车主容易感知,也便于评价。
2.职能质量。职能质量是指服务推广的过程中车主所感受到的服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的行为、态度、穿着、仪表等给车主带来的利益和享受,即车主是如何得到这些东西的。职能质量完全取决于车主的主观感受,难以进行客观的评价。技术质量与职能质量构成了感知服务质量的基本内容。
3.形象质量。形象质量是指汽车后市场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它包括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企业所在地区的形象两个层次。企业形象通过视觉识别、理念识别、行为识别等系统多层次地体现。车主可从企业的资源、组织结构、市场运作、企业行为方式等多个侧面认识企业形象。企业形象质量是车主感知服务质量的过滤器。如果企业拥有良好的形象质量,少量的失误会赢得车主的谅解;如果失误频繁发生,则必然会破坏企业形象;倘若企业形象不佳,则企业任何细微的失误都会给车主造成很坏的印象。
4.真实瞬间。真实瞬间则是服务过程中车主与汽车后市场企业进行服务接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这是企业向车主展示自己服务质量的好时机。真实瞬间是服务质量展示的有限时机。一旦时机过去,服务交易结束,企业也就无法改变车主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如果在这一瞬间服务质量出了问题也无法补救。真实瞬间是服务质量构成的特殊因素,这是有形产品质量所不包含的因素。
服务生产和传送过程应计划周密,执行有序,防止不好"真实瞬间"的出现。如果出现失控状况并任其发展,出现质量问题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一旦真实瞬间失控,服务质量就会退回到一种原始状态。服务过程的职能质量更是深受其害,进一步恶化质量。
(三)汽车后市场服务质量同有形产品质量的区别
汽车后市场服务质量同有形产品质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汽车后市场服务质量较有形产品的质量更难被车主所评价。第二,车主对服务质量的认识取决于他们预期同实际所感受到的服务水平的对比。第三,车主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不仅要考虑服务的结果,而且涉及服务的过程。
5、我国十年来汽车产业市场行为
2005-2010年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通过与跨国汽车公司合资合作,引进了资金、技术、管理和车型,促进了汽车产业发展,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对国外依赖性很强。在增长最快的轿车领域,目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足三成,大多是中低档车。国产轿车的核心部件和平台技术,大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许多关键零部件还需要大量进口。
汽车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高昂的研发费用需要通过全球市场来分摊。跨国汽车巨头在全球范围内纷纷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而我国汽车企业包括合资企业,其产品基本是在国内销售。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产生一家本土跨国汽车公司。
我国汽车产业在品牌知名度、国际竞争力、产业集中度、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与欧美、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目前汽车销量的增长是一种结构性增长,主要表现为受政策刺激的微型客车和经济型轿车增长较快,中高排量乘用车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则下降较大,商用车销量也在下降。一些汽车厂家虽然销量小幅增长,但销售收入和利润并未同步增长,甚至出现下降。
2009年我国新车销量在数量上有可能超过美国,但在销售金额上与美国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销售的乘用车平均单价不到10万元人民币,而美国接近2.5万美元,占美国汽车销量18%的商用车平均单价更是高达10万美元。若我国车市增长继续表现为价格低廉的微型客车和经济型轿车上,汽车单价水平将进一步拉低,继续影响行业利润率。由此可见,即使今年我国新车销量超过美国,也仅仅是数量的超越而不是质量的超越。
本报告从汽车产业政策角度研究了2005年以来对我国汽车市场影响较大的各种政策、规定、标准、意见、规划等,为汽车企业把握我国汽车产业相关政策走向从而洞悉市场先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章 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相关政策解读
第一节 汽车产业主要政策
1.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
1.1 政策背景
1.2 政策解读
1.3 受益地区与企业
1.4 受益车型
1.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2. 新能源汽车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补贴政策等)
2.1 政策背景
2.2 政策解读
2.3 受益地区与企业
2.4 受益车型
2.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3. 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
3.1 政策背景
3.2 政策解读
3.3 受益地区与企业
3.4 受益车型
3.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4. 汽车下乡相关政策(《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以旧换新变为直补政策等)
4.1 汽车下乡销售渠道的搭建
4.2 汽车下乡营销方式的选择
4.3 汽车下乡物流配送系统的建设
4.4 汽车下乡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
4.5 汽车下乡为我国民族汽车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4.6 汽车下乡主要的受益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分析
5. 汽车零部件行业政策(再制造、回收利用等)
5.1 政策背景
5.2 政策解读
5.3 受益地区与企业
5.4 受益车型
5.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汽车进出口贸易政策
1. 国务院“三管齐下”促进汽车进出口
1.1 政策背景
1.2 政策解读
1.3 受益地区与企业
1.4 受益车型
1.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2. 商务部出台八项促进汽车出口措施
2.1 政策背景
2.2 政策解读
2.3 受益地区与企业
2.4 受益车型
2.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3. 汽车关税政策
1.1 政策背景
1.2 政策解读
1.3 受益地区与企业
1.4 受益车型
1.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汽车消费相关政策分析
1. 购置税改革
1.1 政策背景
1.2 政策解读
1.3 受益地区与企业
1.4 受益车型
1.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2. 燃油税改革政策
2.1 政策背景
2.2 政策解读
2.3 受益地区与企业
2.4 受益车型
2.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3. 取消不合理收费及地方保护措施
3.1 政策背景
3.2 政策解读
3.3 受益地区与企业
3.4 受益车型
3.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4. 涡轮增压
4.1 政策背景
4.2 政策解读
4.3 受益地区与企业
4.4 受益车型
4.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二章 2009年汽车行业区域政策发展研究
第一节 京津地区
1. 北京机动车“排污费风波”分析
1.1 政策背景
1.2 政策解读
1.3 受益地区与企业
1.4 受益车型
1.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2. 北京五环路内全面禁行“黄标车”
2.1 政策背景
2.2 政策解读
2.3 受益地区与企业
2.4 受益车型
2.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3. 北京改革交强险出单机制堵塞车船税缴纳漏洞
3.1 政策背景
3.2 政策解读
3.3 受益地区与企业
3.4 受益车型
3.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4. 天津出租汽车准入标准实施排量最小1.3升
4.1 政策背景
4.2 政策解读
4.3 受益地区与企业
4.4 受益车型
4.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沪宁杭地区
1. 上海新车提前在2009年实施“国四”标准
1.1 政策背景
1.2 政策解读
1.3 受益地区与企业
1.4 受益车型
1.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2. 南京2010年限行黄标车环保标志宁沪杭已互认
2.1 政策背景
2.2 政策解读
2.3 受益地区与企业
2.4 受益车型
2.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3. 南京轻型汽车排污低于国Ⅲ排放标准将禁止上牌
3.1 政策背景
3.2 政策解读
3.3 受益地区与企业
3.4 受益车型
3.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4. 杭州推广汽车环保标志限制高污染车辆
4.1 政策背景
4.2 政策解读
4.3 受益地区与企业
4.4 受益车型
4.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其他地区
1. 安徽出台积极措施将重点扶持汽车工业
1.1 政策背景
1.2 政策解读
1.3 受益地区与企业
1.4 受益车型
1.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2. 成都5月起新车不达国Ⅲ标准不能上牌
2.1 政策背景
2.2 政策解读
2.3 受益地区与企业
2.4 受益车型
2.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3. 广东7月起全省新车将执行国Ⅲ标准
3.1 政策背景
3.2 政策解读
3.3 受益地区与企业
3.4 受益车型
3.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4. 重庆改装使用“氙气灯”车辆将不予年审
4.1 政策背景
4.2 政策解读
4.3 受益地区与企业
4.4 受益车型
4.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2009年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其他宏观政策
第一节 《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1.1 政策背景
1.2 政策解读
1.3 受益地区与企业
1.4 受益车型
1.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4万亿投资政策
2.1 政策背景
2.2 政策解读
2.3 受益地区与企业
2.4 受益车型
2.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3.1 政策背景
3.2 政策解读
3.3 受益地区与企业
3.4 受益车型
3.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2009—2010年汽车产业政策走向分析
第一节 产业政策
1. 保需求增长政策
2.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3. 整车企业急需建立退出机制
第二节 流通、消费及使用政策
1. 二手车统一评估标准即将推出
1.1 政策背景
1.2 政策解读
1.3 受益地区与企业
1.4 受益车型
1.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2. 公交车标准09年上半年出台
2.1 政策背景
2.2 政策解读
2.3 受益地区与企业
2.4 受益车型
2.5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2009—2010年汽车产业其他政策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08年汽车产业重点政策未来影响力分析
第一节 国Ⅲ标准系列政策(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清洁汽车行动”、“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业的成本。)
1.1 政策文件
1.2 政策解读
1.3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 《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紧急通知》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四节 《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
第五节 大排量汽车消费税调整出台
第六节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
第七节 北京执行国4排放标准
第八节 新版交强险方案开始施行
第九节《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第十节 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
第六章 2007年汽车产业重点政策未来影响力分析
第一节《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
1.1 政策文件
1.2 政策解读
1.3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 《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
第三节 国家发改委批准八项汽车行业标准
第四节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贯彻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意见,进一步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的通知
第五节 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公布,一批民族品牌企业进入
第六节 2007年汽车出口企业目录调整
第七节 《关于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
第七章 2006年汽车产业重点政策未来影响力分析
第一节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第二节 北京汽车安装车载诊断系统(OBD)
第三节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
第四节 《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
第五节 《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
第六节 《二手车交易规范》
第七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八节 《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
第九节 《汽油车双怠速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
第十节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
第十一节 《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法排气烟度测量设备技术要求》
第十二节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第十三节 新增9种零部件认证实施
第七章 2005年汽车产业重点政策未来影响力分析
第一节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
1.1 政策文件
1.2 政策解读
1.3 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 《自动进口许可证签发管理》
第三节 《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
第四节 《汽车贸易政策》
第五节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
第八章 汽车上下游产业相关政策分析
第一节 钢铁冶金产业
1.1 钢铁产业落后产能淘汰政策
1.2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
1.3 钢铁出口税收政策
1.4 铁矿石价格谈判
第二节 装备制造产业
1.1 装备制造产业振兴规划
1.2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相关政策
第三节 石油石化产业
1.1 油气储备政策
1.2 燃油国内定价政策
1.3 油气进口政策
第四节 其他产业政策分析
1.1 橡胶国家储备政策
1.2 橡胶进出口政策
第四节 交通运输政策分析
1.1 高速公路建设政策
1.2 城市道路建设相关政策
1.3 运输业补贴政策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cir.com.cn/report/200986150153.shtml
6、汽车销售界中的飞单是否是违法行为
这个法律上还没有相关规定,属于灰色地带。
飞单简单来说就是销售业务员拿到订单后,不将订单交由自己公司做,却将订单放在别的公司做。
1.飞单简单来说就是销售业务员拿到订单后,不将订单交由自己公司做,却将订单放在别的公司做。
一般都是因为利益的驱使,不管是什么行业的飞单,基本上都是因为公司销售业务员在公司的分配制度上未达成共识;这其中不能说全是因为业务员的贪婪,但是不管怎么说飞单还是不能放到台面上的业务,属于灰色收入。
飞单在很多行业都普遍存在,比如印刷行业等。
2.飞单还有另一种解释,指员工将售卖产品的营业款据为已有,并不记入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