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经销商捆绑销售

汽车经销商捆绑销售

发布时间:2020-09-18 00:25:44

1、一些汽车销售行业称买车就得买保险,为什么捆绑销售屡禁不止?

汽车4S店种种不规范的销售行为备受关注,除了已经被曝光的分期付款购车要收取金融服务费外,大量4S店还会巧立名目,收取上牌费、检测费等等。除此之外,购买新车还捆绑销售保险,也是很多4S店通用的做法。

汽车销售也是有严格的KPI考核制度的,而汽车销售如果出售的新车保险未能一起捆绑销售,那么汽车销售的当月销售提成就会大8-9折。而且,4S店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中,也会用保险公司每年送修的事故车数量和4S店每年的保费总数来相互制衡。有了这条协议,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的获客渠道会大大提升。而4S店在拿保险公司提成的同时,还会有更多事故车维修订单,这对于两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且,很多消费者为了能享受厂家的优惠,不得已只能默认这种捆绑式销售。

国家对强制保险的整治从未松懈,所以消费者在遇到强制性消费时,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毕竟消费者从哪家保险公司购买车险,购买哪些险种,多大保额,都需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的。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是有自主选择消费,还有自主选择商品服务的权利,当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可以向消协进行投诉,如果购车优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会影响你购车的优惠价格或者提车时间,这种行为会涉嫌变相捆绑式销售,消费者可以拒绝这种(销售)行为。”

2、关于汽车销售捆绑精品的增值税纳税问题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

税法规定,对于捆绑销售的,捆绑品视同销售处理,也是要征收增值税的。

而不管你是否开具了发票上注明。

你在发票上注明的,你直接就纳税了。

你不在发票上注明的,就要自行计算纳税。

3、买车时,签订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情啊?

 注意事项
车辆信息详细标明
签订买车合同时,要明确约定汽车的品牌、汽车标识号码、发动机号码、汽车代码(车架号)等汽车本身应有的要素,尤其是汽车代码与汽车标识号码同时写明,防止汽车经销商掉包;车辆主要配置、颜色(具体到座椅颜色)、手排还是自排以及随车交付的文件等;价款应列明车辆交易的总价款(裸车价或是包牌价),付款方式和期限。
细节要多多注意
消费者签约时要特别注意体现经销商合同责任的细节,如交车方式、地点、时间;保养、维修等售后服务(经销商担何种义务);免费保养以时间计,还是以里程计;交车时间违约后,双方责任是否对等。
违约责任要明确
购车合同中要特别注意明确违约责任,要约定解决的方式,合同的管辖地。如明确经销商延期交付车辆,应该赔付多少违约金还是退车等。
票据上名称必须保持一致
确认销售方的盖章名称与购车合同、发票上的名称三者必须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即使诉讼由于诉讼主体不明,对消费者而言非常不利。如买进口车,由于存在多级代理的形式,在没有弄清合同主体的情况下,购车人的权益很难保护。
售后服务注明
售后服务条款,应重点列明经销商应承担何种义务(详细内容可参照《产品质量法》和《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条款)。

4、汽车强行搭售配件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个相关法律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于2008年8月1日起实施的 《反垄断法》是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反垄断法律,其中关于对“搭售”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17条中: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
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5、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有什么好

1、经销商不得加价售车
提车必须交付合格证

7月1日起,由商务部发布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新《办法》将取代2005年发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对汽车销售服务行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其中,对于汽车销售加价、提供三包凭证、明示配件来源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

2、经销商不得强制搭售保险

据介绍,新《办法》明确规定,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经销商向消费者交付新车时,包括国产汽车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使用国产底盘改装汽车的机动车底盘出厂合格证、进口汽车的货物进口证明和进口机动车检验证明等材料、车辆一致性证书,或者进口汽车产品特殊认证模式检验报告、家用汽车产品“三包”凭证等都必须同时交付。

此外,经销商销售汽车时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或者强制为其提供代办车辆注册登记等服务。经销商对消费者提供的配件必须标明原厂配件、质量相当配件、再制造件、回用件等,明示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生产日期、适配车型等信息,向消费者销售或者提供原厂配件以外的其他配件时,应当予以提醒和说明。今后,当消费者在汽车进行修理、保养中遇到配件来源不明确的现象时,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3、经销商可同时经营多个品牌

据了解,新《办法》还对供应商(如汽车主机厂、进口汽车销售公司)等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供应商,今后将不得限制经销商经营其他供应商商品;为其他供应商的汽车提供配件及其他售后服务。也就是说,今后经销商可经营多个品牌授权的汽车产品,而不会被强制仅销售某一个品牌的车型。
新《办法》还规定,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其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此外,今后,在没有实际订单的情况下,供应商强制想经销商搭售、捆绑热销与滞销车型行为将属于违规。除双方合同另有约定外,供应商在经销商获得授权销售区域内不得向消费者直接销售汽车。

新《办法》打破了品牌授权销售单一体制,销售汽车不再以获得品牌授权为前提,实行授权销售与非授权销售并行。突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把供应商、经销商作为承担售后服务责任的双主体,要求经销商明示服务内容和价格,善尽重要事项提醒义务,并要求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制度。新《办法》禁止供应商实施单方确定销售目标、搭售商品、限制多品牌经营及转售等行为,也禁止经销商冒用供应商授权开展经营活动。

6、汽车租赁公司卖车搭售保险合理合法吗?

 汽车租赁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介绍,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商品、服务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消费者完全有自主选择保险公司的权利,强行搭售实际侵害了消费者的消费自主选择权。你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
现在汽车销售市场内确实存在部分汽车销售公司卖车搭售车险的现象,若购车者拒绝购买车险,销售人员则人为延长其提车时间,如果碰上是紧俏车型,销售人员干脆拒绝卖车。
据汽车销售公司内部人员透露,汽车与保险搭伙销售已是公开的秘密。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车价一降再降,销售收益随之直线下降,卖一辆车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卖车险的佣金。于是“堤内失水堤外补”,销售人员把宝押在车险上面。消费者通常觉得买车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更多钱都花了,相比之下,几千元的保险费不算什么。销售人员正是抓住消费者的这一心态强卖保险,还美其名曰“特色服务”。

7、影响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十大关键词

2019年即将过去,对于大部分车企来说,2019年都是痛苦、焦虑、折腾并存的一年,是一个不算太美好的一年,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一年发生的许多事情却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并推动车企更加尊重消费者,促进汽车消费文化更加健康。

今天,天涯君就和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2019年车市十大关键词:

淘汰

2019年的车市,可以说是寒风刺骨。乘联会数据显示,前11个月汽车累计销量1856.3万辆,同比下降7.9%。排名前15的车企有一半迎来了同比大幅下滑。即使是大众、本田、丰田、日产、吉利这些头部车企,也难以逃离销量带来的焦虑。如何化解焦虑,有的车企选择了打价格战,有的车企选择了产品向上,加快推出新车的节奏;有的车企则彻底被焦虑笼罩,无法走出,无力走出。

那些无力走出焦虑的车企,最终迈向了被淘汰的边缘,譬如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悦达起亚、华晨、华泰、众泰、力帆们。

实际上,无论对消费者来说,还是对汽车市场而言,有进有出才是健康的状态。而这些边缘化的车企要么是无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我行我素,跟市场脱节,典型的如法系;要么是把造车当一门生意,根本没有用心造好车,譬如华泰、华晨们。

这些车企的淘汰,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好事。

维权

315前夕,一篇《他们都买了奥迪车!他们都得了白血病!》的文章被刷屏。

4月份,西安奔驰女车主薛某因发动机漏油多次协商退换车未果后,坐汽车引擎盖哭诉维权。

两个引发极大关注的事件结果却不尽相同,奥迪白血病事件最终不了了之,而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最后却获得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奔驰女车主个人得到了相应的赔偿,奔驰也出台了《服务公约》,取消了存在多年的金融服务费,并承诺绝不捆绑销售,强制消费。

虽然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不少4S店在变着法化解这一公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无论如何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喜大普奔的好事,至少,奔驰主动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如何监督4S店,真正做到客户至上了。

无论是奥迪白血病事件还是奔驰维权事件,都给消费者提了一个醒:权益是自己争取来的,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遇到侵害自己权益的事件,一定要合理合法维权。

ETC

ETC可能是今年朋友圈被刷屏最多的词之一。

本来,装 ETC是个好事,能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也有利于机动车的管理。但政策一旦走了样,变成强制性的,就是给车主添堵了。好在政府已经意识到装ETC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求严禁强制安装ETC,天津2名干部就因乱推动高速公路收费站只保留少量人工车道,造成大量没安装ETC的车辆拥堵而被免职。

希望国家相关部门也吸取在ETC事件上的教训,充分尊重民意。

不过天涯君不解的是,既然停车场都能够实现自动识别车牌交费,相关部门为什么不发挥大数据的优势,直接通过车牌识别来实现车辆高速交费,岂不更加便捷,更能节约物力人力?

前仆后继

很多专家预言,2019年会倒下去一大批造车新势力,事实也果然如此,那些曾经牛皮吹上天的新能源车企在2019年大都选择了沉默,有些则选择了悄悄倒下;实现交车的也活得非常艰难,蔚来、威马、小鹏,各种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至今没有一家造车新势力敢说自己已经活下来了。

但这依然阻挡不了后来者的脚步,恒大猛砸3000亿,青岛五道口入股奇瑞,都是看中新能源。

弯道超车已经被现实证明是个笑话,恒大们选择了换道超车,换道超车能成功吗?祝福这些胸怀梦想的伟大企业们,不要骗地方政府的钱就好。不过不是车企太牛,而是地方政府钱太多?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一年最值得庆祝的就是那些老年代步车们、那些油改电的骗取补贴的新能源车逐渐退出市场,续航更高、性能更强、更有设计感、更值得买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

抱团

天太冷了,换团才能取暖。

车企同样如此。

2019年1月份,大众和福特结成战略联盟。10月31日,标致雪铁龙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正式宣布合并,12月23日,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而吉利和戴姆勒的合资,长城和宝马的合资,丰田和比亚迪的合资,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抱团,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取长补短,用抱团取暖的方式应对这凛冽的寒冬。

不过对手变伙伴,如何确保双方都拿出最大的诚意,不把协议变成一纸空文,还将考验双方的智慧和诚意。

出海

6月份,可能是长城汽车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之一,其俄罗斯图拉工厂建成投产,首款全球车——哈弗F7也随之正式下线,同一天,中俄两国元首在哈弗F7上签名留念。在耕耘全球市场20年并小有成就之后,长城汽车将2019年定于“全球化战略元年”。

实际上,出海是所有自主品牌的梦想,长城、奇瑞、吉利甚至力帆、众泰们都已经征战海外市场多年。

希望越来越多的车企能“出海”,走得更稳健,走得更远。

中保研

如果要评一个2019年最受汽车圈关注 的机构,非中保研莫属。先是神车思域在侧面撞击时竟然被撞断了B柱,后是帕萨特在正面25%偏置碰撞当中帕萨特的A柱直接发生了接近90度的断裂,安全气囊弹开之后还因为方向盘向右偏移严重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一时间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有人说中保研成了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哪些车企在中国市场弄虚作假,忽悠消费者。有人说中保研背后有人操纵,别有用心。

无论真相如何,天涯君都希望中保研这种敢于揭露真相的机构再多来一些,提升车企的安全意识,让消费者开上安全性能更强的车。

打折

一则17万买凯迪拉克ATSL的消息让凯迪拉克成了群嘲的对象,不过,凯迪拉克好歹活了下来,而且销量稳居豪华品牌第二梯队的榜首。英菲尼迪、讴歌、DS、捷豹们则打成骨折也依然挽救不了销量。

在车市寒冬的大背景下,打折成了大部分车企求生的通用法宝,即使是宣称价格体系坚挺的奔驰在终端也有两万以上的优惠幅度。一些品牌甚至新车上市一个月终端 优惠就经有两万以上了。

天涯君不明白的是,这些车企为什么不直接 给出一个更有诚意的价格,而要忽悠第一批车主呢?

加价

12月份,雷克萨斯因存在价格垄断违法行为,被市场监管总局罚了8761万元。

有的网友认为罚的好,因为雷克萨斯不仅没有像其他品牌一样打折,而且还要加价,提车还要等两个月以上;还有认为网友认为政府管的过宽,雷克萨斯能加价是一种市场行为,这充分说明雷克萨斯在定价时给出了足够的诚意,而且产品力足够强大,才能加价也有人买单。

实际上,市场监管总局的判罚说得很清楚,雷克萨斯被罚不是因为加价,而是因为其向经销商明确规定了车型的售价和折扣幅度。

所以,经销商是有定价权的。这也提醒消费者,买车之前,不妨多问几家经销商。

向上

蔚来李斌说:只有走主流高端市场,蔚来才有机会。

其实这句话适用于所有自主品牌车企,如果一直走价格战路线,走低端路线,自主品牌终将失去大部分市场份额。

欣慰的是,越来越多自主品牌在向中高端市场突破 ,领克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属性,WEY也已经突破了30万辆,奇瑞则向中高端市场发起了第三轮攻击。更让人惊喜的是红旗,2019年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辆。

只有向上,自主品牌才能走得稳健,才能走得更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汽车的捆绑销售真的算是违法行为吗?

在买新车的时候,可能很多的车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你看中了一款新车,新车的售价也在自己的预算区间内,但是去4S店买车的时候,却不是按照指导价销售的,往往会被要求强制购买几千甚至几万块钱的装潢才可以购买,如果不够买这些装潢,那么就买不到这款车。其实现在很多比较热门的车型都会被4S店捆绑销售其他的项目,例如要求强制购买保险、强制购买装潢,其实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说,这种强制捆绑销售是违法的,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捆绑销售往往无法做到有效禁止。为什么热门的车型4S店都要捆绑卖车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同一个汽车品牌下不可能所有的车型都很畅销,一般都会有几款冷门车型,而汽车厂家不会允许4S店只定热门车型,冷门车型也会搭配着配送给4S店。这些冷门车型自然是不好卖的,所以4S店基本都是亏本销售,

然后亏的钱就要想办法从热门车型上赚回来。其实网上有很多人说如果4S店捆绑销售汽车,我们可以去消费者维权协会进行维权,但实际上维权是很难的,如果你真的告到了消费者协会那里,那么4S店顶多不把车卖给你了,

毕竟卖不卖车给你是4S店的自由,如果4S店不愿把车卖给你,那么消费者维权协会也没有办法。所以,如果你真的不愿被4S店捆绑销售,那么就不要去一味的选择非常热门的车型和颜色,选择那些上市时间比较长,优惠幅度比较大的车型或许会更加划算。

9、零利率汽车贷款的常见陷阱

零利率车贷,顾名思义就是把所贷款项的利率部分设置为零,只需还银行本金部分即可,然而利率正是这些放款金融机构的赢利点所在。
零利率汽车贷款的陷阱:
1、一些汽车经销商为了赚取最大利益,常在汽车贷款业务办理后,强制消费者办理一些额外的“捆绑销售”业务。
2、贷款手续办完后,经销商找各种借口压住车,要求消费者在交纳各种名目的一定数额现金后才可以提车,并漫天要价。
3、经常有各种车商打着“零利率”贷款买车的旗号吸引购车者的眼球。在贷款购车款中却多出了一项手续费,按车款的百分之几算,当然这部分费用是不会写在促销广告里的。
4、现在有很多经销商在汽车贷款当中巧立名目,利用购车的消费者对于贷款知识不了解的漏洞,乱收费狠宰消费者,所售款项很多都是莫须有的。这一陷阱比捆绑销售更恶劣。


与汽车经销商捆绑销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