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线上销售汽车零配件风险

线上销售汽车零配件风险

发布时间:2020-09-20 18:27:10

1、汽车零配件销售

1、全国比较大的有:丰益桥汽配基地 城环城国际汽配城 西郊汽配城 五方天雅汽配城 小武基汽配城 盛华汽配城、汇丰汽配城等这些是北京最大甚至中国最大汽配城还有一些小的我就不写了像燕丹汽配城、京南汽配城燕郊汽配城了......
2、要是跟整个车厂就行配套不难你必须有雄厚的资金来购买你想要做的车型的整车配件,这样人家要什么你都得有。
3、打开市场需要很大的功夫比如广告宣传、网上业务、最主要的你们要有好的业务员给你跑业务还要有懂配件的人给你盯店。
4、这个是千万不容许的。但配件上从在原厂和副厂之分,副厂就是所说的假货但现在所有东西都有合格证所以一般没事。不符合标准的可不要进啊做生意得讲究诚信为本。

2、汽车配件是否适合线上销售?

第一:标准件适合(三滤、机油、雨刮、刹车片、电瓶、轮胎等)。第二:非标准件维修件不太适合(目前)。标准件可以通过一把一把捞智能交易平台来进行销售。

3、从事汽车零配件销售需要承担哪些风险

风险主要有几个方面,仅作参考吧:
1,库存的积压
零配件这个行业,品种比较多,所以需要种类全,如果种类不全,那么就没办法和别人竞争,所以就面临的就是库存积压问题.如果库存过多,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卖出去,在面临配件价格下调时就容易亏损,相对上调就盈利了.有很多因素影响,配件的价格也是有浮动的,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一般浮动不大.
2.整车销售的行情
如果这个汽车品牌销售不好,整体的售后服务行情肯定也不好,配件销售就会有影响.
3.退换货
如果配件销售的好,那么卖出去的货,一般客户会要求有个保用的期限.
所以要求换货的能换则换之,不能换也换的话,就是损失了,一个,两个价格低的无所谓,换的多了,就亏大了.换与不换的也容易发生吵架什么的.
当然无论什么行业的销售都有风险,祝你好运

4、主营汽车销售企业兼并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哪些风险

让我来告诉你: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2005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383,800,9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75,265,8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21,462,002千元,比上年同期降低909%。2006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39,704,99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527,234,93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32,605,6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79%;截止到2006年1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6,142家。2007年1-11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83,525,50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3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663,529,26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4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48,487,36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61%;截至2007年11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7,171家。从2010年1-10月份的行业运行情况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总额仍在增长,但增速放缓;进出口额也双双增长,但进口产品以变速箱及发动机零件等高利润、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品为主,出口产品以轮胎、电子仪器仪表等进入壁垒低、利润薄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为主。下游整车行业在一定时期产能过剩,虽然2010年在国家的各项刺激政策下出现了非常规的高速增长,但2011年产销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压力加大,受其影响,零部件行业下半年可能会承受较大利润的压力。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上下游两头受挤,行业面临双重压力零部件行业是两头受挤的行业,对上下游缺乏议价能力。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钢材、橡胶、塑料、织物等,其价格最终由钢铁、石油、天然橡胶等大宗商品价格决定,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通过对上游商品价格走势的判断规避风险。同时,下游整车制造商多为大企业大,在与零部件厂商的利益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谈判能力强,能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汽车零部件行业,因此,零部件实际上处于两头受挤的“三明治”夹心地位。201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幅。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配行业规模产值可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2002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汽车工业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300万辆,跃居全球第一,到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900万辆,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汽车零部件品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翘楚,详见《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国产零部件主要用于自主品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在一定时期,虽然全球经济整体下滑,但根据近四到五年的实际采购实践,中国采购的成果并不像大量预测的那样乐观,几乎80%以上的没有达到他们采购量和采购降成本的目标

5、消费者无法自由移动,汽车行业将面临怎样的风险?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给汽车行业按下了暂停键,中国年收入超80000亿的汽车行业面临停摆。汽车行业面临汽车生产效率的降低,汽车零部件进口困难加大,汽车零件汽车生产线缩水,汽车营业额下降,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脚步受阻,裁员的风险。

生产与消费是一对辩证关系。汽车生产给汽车消费提供动力,汽车生产决定汽车的消费。首先,新冠疫情的传染性要求汽车工厂的防疫准备要到位 ,势必会影响开工时间和工作效率。全球的疫情风险 ,也会对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尤其部分对于进口零件具有强依赖性的车厂更是如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国制造已经是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影响到了全球汽车零部件的供给市场。疫情之下,汽车行业发展受阻。

由于部分零部件对于国外进口的强依赖性,以及人们汽车消费欲望的下降,在供需平衡原则的作用下,汽车制造业面临关停部分生产线,裁员的困境,大量汽车制造业的工作人员面临失业的危险,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汽车消费可以刺激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扩大汽车生产线,提高更多的就业岗位。疫情原因,消费者不能够随意出行,移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出行的欲望,那么汽车购买欲望也会下降,搁置,同时出行不便,也难以去汽车门店进行购买,汽车的消费量会减少。汽车销售数量的下降不利于企业的创收和盈利,没有充足的资本研发新的技术,促进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面临困境。 

 一场新冠肺炎,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不止是汽车制造业,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

6、请问做汽车零部件销售前景如何?

在一定时期内国内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额较低,与销售额高达百亿美元的跨国巨头相比,中国汽配企业规模明显偏小。而且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向来以廉价而闻名,跨国大型企业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开拓新兴市场不但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范围逐渐延伸到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伴随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将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但是中国规模巨大的制造业和质优价廉的特点短时期内不可能一下转变,因此汽车零部件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以出口和国际化为主旋律。汽车零部件新技术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趋势:开发深度不断加深;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提高;零部件电子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整车及零部件轻量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清洁环保技术成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在一定时期内中国汽配产业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诸如产业基础差、结构不合理以及研发不足和缺乏名牌等等

7、汽车零部件行业一年工作经验的我,现在很迷茫了

楼主,你好!

我看见你的帖子有几天了,一直没有想好如何回答,所以回复的晚了。

之所以我会这么说,是因为我深刻理解到你的无奈,因为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这样的困惑,我也曾经有过,而且很多很多朋友现在正在困惑着。

首先,从你的自我描述中,我感觉到你应该是很努力的人。而且如果你确实把你说的那些东西都好好去接触过,那么我觉得你的硬件技能已经基本到位了,应该是可以挑战高薪的时候了。

你目前应该立刻开始找新的工作,脱离目前的环境,正如你说的,你目前的环境非常差,私企最大的弊端在你这里显露无遗。而且二次开发对于大公司来说可能还是不错的,对于小公司企图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开新品研发过程中大量的初始验证工作,那是很可怕的。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质量低下,稳定性极差,即使不考虑成本问题,这样的公司也不会有很好的利润的。

而我真正无奈的事,是你提到的收入问题。希望你明白全中国大多数人的收入正是像你所知道的那样,中国在短时间里也不可能改变那么多工程技术人员的收入问题,你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从茫茫人海里跳出来,成为少数的高薪技术人员。

对于你的硬件技能我不想多说什么,再强化下流程方面的知识,把英语捡起来,别的基本可以了。

我只想给你后面的路提一点建议,但是真的只是建议,因为做起来有风险,也不一定会成功,希望你自己好好考虑慎重:

1. 离开你现在的城市
重庆并不是什么差的城市,但是如果要说收入,那么恐怕和沿海城市依然有巨大的差异。你继续留在这里,是很难给自己找到突破口的。但是一旦出来,那就意味着你要开始背井离乡的生活了。你必须要考虑清楚。
另外,建议你不一定要到上海广州深圳青岛之类的一线城市,因为这里实在是不缺人。你的专科学历,对于某些不学无术的HR来说,可能会成为一些障碍。你可以到汕头,珠海,厦门等大城市寻找些机会,当然你有自己在上海站住脚,也可以尝试一下。

2. 做好充足的准备
除了上面提到的英语和流程方面的准备,你还需要做一些其他的准备
心理准备:重庆的竞争压力和沿海城市根本无法同日而语,所以必然你会遇到巨大的阻力,你必须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给自己一条后路,不至于出现万一的时候,手足无措。
客观准备:你要给自己的面试做好功课,包括如何向对方解释你的学历不是问题,如何向对方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你的长处,如何让对方知道你可以为公司做些什么。同时你要在出来之前,就做好一个名单,排好一个顺序。从难到易,确定每一个你要去的公司,并通过网络或者其他聚到去了解一下,做好充足的面试准备

3. 明确自己的目标
你目前在动摇你的目标,你不知道是否在坚持技术,还是管理,还是销售,这是绝对错误的。人生固然很难回头,但是一旦你走向某个枝头,那么在没有走到头的时候,就不要回头,要坚定的走下去。你还年轻,为了长期的稳定,我还是建议你在技术行业再尝试一段时间,因为我个人觉得你虽然技术已经基本到位,但是并没有把经验累积到位,也就是说你还没有脱离吃萝卜干饭的时候。我建议你还是到沿海城市的汽车行业寻找一下机会。

4. 职业定位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的职业定位已经位于工艺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和制造工程师这几个领域。如果你看准的是汽车行业,那么可以从制造工程师入手,从产线相关的工作做起,然后朝产品工程师方面努力(产品工程师的职责我以前的回复提过)。因为产品工程师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一些,而且对你的所学也可以起到整理的作用,当然这对生产流程的管控会有相当的要求。目前我给你的沿海指导工资在6K左右,建议你上51job看一下薪资调查,然后再给自己定一下位。

5.关于其他职业定位
目前你不适合作管理,因为你不具体这方面基本的技能,你还需要在公司内进行长期的磨练,所以希望你放弃这个念头。
关于销售,我很怀疑一楼说的3W这个数字,我知道个别销售,是极个别销售在个别月份是可以做到这个业绩的,但是绝对不是长期的稳定的,更不是随便找个人就可以做到的。我也不认为楼主你去做,就能做到这个业绩。三楼朋友的回复相对比较中肯,数字也比较真实一些。
我前面说过,希望你能有一条后路可以准备,所以建议你把销售作为最后的后路。正如我之前提到过的,尽管我对国内的销售很看不惯,但是无奈,这毕竟是国内门槛最低,短期内收入最高的职业。确实一楼这点说的对,销售也算是吃青春饭的,能吃多久不知道,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建议不要选择。

我的这个建议,只是给你参考,因为如果你真这么做,你也应该可以预计到你的困难和风险。

对于你说的情况我很无奈,但是真的无能为力,非吾辈可为,抱歉。


与线上销售汽车零配件风险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