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下滑严重,形势不容乐观,点评一月汽车市场销量
2020年1月份的汽车销量已经公布,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3日最新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来看,整体车市同比去年下滑非常严重,高达18%。而新能源汽车更是下跌了近55%。一月份市场的下跌,个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受过年影响,一月份的销售时间略短,同时由于疫情的发生,本来应该在过年放假完毕就开始活跃的市场,一下就变成了几乎无人问津的境地。下面,我们就来从车企的销量出发,盘点一下一月份车市的表现。
一、一汽大众?销量187414辆?同比-2.1%
一汽大众一月份的销量虽然同比下降了2.1%,但是其整体销量在整个中国车市中,仍是一骑绝尘的状态,领先第二名的上汽大众4万多台。旗下多款主力车型如宝来、速腾、探岳等均有比较明显的增长。相比车市大幅度下滑,一汽大众的表现可以说已经非常好了。
二、上汽大众?销量145500辆?同比-19.5%
上汽大众的销量大幅下滑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由于帕萨特中保研成绩不佳,导致了旗下多款车型销量大幅下滑,朗逸下跌了20.5%、途观下跌了41.6%,帕萨特更是跌出了轿车销量前15的位置。我认为不光是上汽大众,整个上汽集团要进行策略调整了,至于为什么,我们下面再说。
三、上汽通用?销量124200辆?同比-30.5%
上汽通用的销量绝对让人大跌眼镜,虽然仍能够排在第三的位置,但是超过30%的销量下滑却实实在在的说明,通用车型在国内市场不再吃香。由于通用旗下的各品牌车型都进行了大幅度的降价,面对日系车咄咄逼人的态势,可以说已经没有多少武器可以用了。
四、吉利汽车?销量109573辆?同比-27.6%
国产品牌一哥的吉利,在新年的销量也遭遇到了麻烦,不到11万台的销量与19年同期的表现相去甚远。而吉利我想也是国产品牌的缩影,毕竟其他品牌的技术实力和车型分布还不如它。只能希望我们的国产品牌能够顺利过冬吧。
五、东风日产?销量101300辆?同比-10.9%
东风日产可以说是日系三杰中最为失意的一个了,虽然10万台的销量仍然能排日系第一,但是双田却是两条腿走路,郑州日产这个兄弟......好像也帮不上什么忙。目前日产车型销量下滑我认为不光有市场因素,自身技术更迭过慢也是重要原因。
六、上汽通用五菱?销量?80088??同比-42.4%
前面我建议上汽集团要进行策略调整,就是因为上汽的三驾马车大众、通用、五菱都出现了大面积的销量下滑,如果情况不及时遏制的话,未来上汽的地位会否动摇还真不好说。
七、广汽本田?销量76650辆?同比1.3%
终于看到了一个正增长的品牌,这两年日系双田的表现绝对亮眼。不仅用技术征服了消费者,更是在设计方面下足了功夫。旗下的雅阁重夺中级车第一,全新的皓影也开始为品牌输出稳定的销量。
八、长安汽车?销量75209辆?同比2.9%
长安汽车目前排名国产品牌第二,虽然与第一名吉利有较大差距,但是长安增长的态势让其有了超越的信心。而长安汽车能够维持这样的势头,各款PLUS版车型功不可没,可以说是设计、用料、技术均衡发展的代表。
九、东风本田?销量73597辆?同比21.3%
东风本田一月份的销量增长超过20%,可见其目前的市场号召力有多强。旗下CR-V、思域都能稳定的提供销量,并且在解决了发动机问题后,目前的本田车型可以说很少有短板,消费者选择起来也非常放心。
十、广汽丰田?销量67980辆 同比1.6%
要说汽车品牌里,让人感觉最稳定的就是丰田了。每个月就是销售这么多车,就是这么点增长率,不管外面怎么样的风浪,我自岿然不动。
从排行榜前十名可以看出,虽然涨跌比例是4:6,但是实际销量下滑是非常严重的,而二月份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家的管控力度加大,全国的车市更是降到冰点。相信二月份的数据会更加难看。所以,各大车企要做好过冬的准备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汽车行业的销量为什么会下滑?
1、居民负债率增加,消费意愿降低
比起车市,我国还有一个市场也是处于长牛市中的,没错,就是楼市,长达几十年,房价就一直节节攀升,但是居民的工资收入永远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在弱化通货膨胀的因素下,同样的价钱,10年前能买一套房,在10年后的现在,连首付都不够,再加上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有房才能称之为有家,所以,即使首付要掏空6个钱包,人们也愿意,这就使得居民的负债率越来越高,有了楼市这个巨大的吸金池之后,居民对于汽车的消费购买意愿当然会随之下降。
2、汽车带来的方便感越来越弱
现在在很多大城市,一到早高峰,晚高峰的时候,大批量的汽车可以在高架桥上堵到司机师傅们怀疑人生,尤其是看到旁边的公交车,在公交车专用通道上畅通无比的时候,更加怀疑自己为什么脑袋进水要买车了。
现在的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甚至有些二线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都很完善了,公交有公交专用车道,还有绝不堵车的,按时按点到站的地铁,如果想长途旅行的,出门有飞机,有火车,自驾游反而变得不划算,不方便了。怪不得有司机朋友说:以前买车是为了方便出行,现在感觉还没很不方便。
3、买车容易养车难
以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来看,买辆车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现在有各种平台都能让人们轻轻松松地买到便宜的代步车,但是买了车之后,接踵而来的一切问题,比如汽车的保养费啊,油费啊,保险费啊,过路费啊,税费等等,大城市还有限号的政策,还要去排队摇车牌号才能让爱车上路,去个大型商场停个车,找个车位能找半个小时,对于现在购车主力——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听起来就觉得很麻烦,消费意愿当然就下滑了。
4、出行观念在发生变化
以前汽车市场占有率低的时候,买得起汽车的人家都是非富即贵的,那个时候的汽车就象征着人们的身份地位,经过了这几十年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之后,寻常老百姓之家也能有自己的一辆小车了,再加上国家现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环保出行的理念,年轻一代的出行观念就在发生变化,不再把汽车看得很重,认为汽车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工具而已。
3、国产汽车销量大幅度下降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1、在国际货币环境紧缩背景下,国际主要经济体汽车销量均大幅下滑;2、中国处在经济发展动能切换以及房地产20年繁荣末端的关键期,居民负债率增加,消费意愿下降致使汽车需求下滑;
3、高负债区域的汽车销量降幅更大4、金融及实体企业去杠杆背景下,汽车行业涌现出三大机会;5、中国汽车市场不会出台强刺激政策,减税降幅促消费政策可期,企业应抓住结构性机会。
据最新的车媒爆料,从2018年开始,国产许多品牌的汽车销量不断在走下坡路,而这些车企惨淡业绩也在表明现在的汽车行业遇到的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也让各国内销量大佬出了一身冷汗,其中最为“突出的”长安福特更是下跌了60%,位于下降榜首位。
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其实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似乎就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首先,汽车质量整体下滑,这就是最直观可以发现的一点,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各大厂商只在新品上用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在质量上多加点功夫。
其次就是目前汽车的饱和度不断提高,低门槛的汽车让家家有车开,而随着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堵车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让更少的消费者去买车。理性购车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才是正确的选择,经过这些年的筛选,只有留下来的才是精品,才是值得入手的好车。
4、看来已经“饱”了,为何19年汽车行业会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一、整体销量走势:销量整体呈下降态势
从整体市场销量情况来看,受经济低速的增长、国五与国六标准的切换和消费信心不足的叠加因素影响,4月整体乘用车市场销量处于下降趋势。4月乘用车共销售了157.3万辆,与上个月相比,环比下降22.0%,每个季度的销量压力会落在最后一个月份上,季度交替之间会出现销量下滑。与上年同期对比来看,同比下降17.8%,为近12个月以来下降比例最高。
2018-2019年中国汽车整体销量及同比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乘用车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从累计销量数据来看,2019年1-4月,乘用车累计销量683.1万辆,同比累计下降14.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相比,降幅明显,降幅比1-3月累计又扩大了1.0个百分点。目前整体下滑走势没有缓解,车企将面临更大的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车市整体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另外,随着国家刺激汽车县乡市场发展,未来中小城市车市会逐渐恢复,有望恢复到正常发展轨道。
2019年1月份车市零售量开始呈现同比正增长状态,这意味着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正在回暖。
而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外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1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0,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19%,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下;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则显示,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9%,环比下降7.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至此,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也呈现明显回落趋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国内车市的乘用车零售量2018年10月同比下降13%,11月同比下降18%,12月同比下降19%。而今年1月份,同比下降4%,尽管还是负增长,但负增长幅度在收窄,说明市场在出现回暖迹象。
5、中国汽车销量下滑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你,或者像你一样的人没有购买,或者,只购买了一辆就没有再买,或者,只购买了两辆后,就再没有购买,总之,没有像双十一那样,买一大堆放在家里。
一个理智的人,或者,一个理智的社会,会按照市场规律行事。
6、疫情期间,为什么汽车销量急速下滑?
疫情期间,所有人都宅在家里,在家里封闭,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外面闲逛,更别说开车出门了。甚至有的人车放在了小区里,一个月都不带动弹的。这也省了很多的邮费。在疫情期间,所有的产业都有明显的下滑。除了电商行业比较火热之外,其他的行业都是濒临着破产。所以说,人们宅在家里也不敢胡乱消费,毕竟汽车的价格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前半年,疫情期间的时候买了车,就算买了车也不会往出开因为基本上所有的中高风险地区都在封锁着。有很大的可能,你连你们小区的门都出不去。所以说在疫情期间完全没有必要买车。为了疫情结束后后半年考虑,还是把钱握在自己的手里比较合适。
汽车销量急速下滑,其中肯定是因为人们手里没有钱,或者是因为有钱不敢花。毕竟如果上半年疫情期间把钱花掉买一辆汽车,如果下半年面临失业,失业了之后就业问题怎么办?这可能是很多人心里所顾虑的一些问题。因为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所以说有存款的只能先花存款,没存款的只能花贷款。但是如果疫情过去之后,我觉得汽车销量应该会慢慢上升。
不光只是汽车销量极速下滑,任何产业除了电商在慢慢的崛起,都是在呈现下滑的趋势。这是疫情所导致的大局面。因为全国人民都在家中休息,没有收入来源。所以说一般人也不敢大手大脚乱花钱。人们只能期待疫情早点过去,疫情过去之后能不被公司裁员或者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都希望赶紧上班。不然的话,收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基本上都会入不敷出。
7、中国的汽车销量严重下滑真的是因为产能过剩吗?
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几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然而繁荣背后,中国的汽车制造产业酝酿着产能过剩的危机。
2015年3月,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预测,2011-2018年期间,2012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比重会达到最高点,占28.5%。此后逐年下降,2018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比重为15%,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成为威胁行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
其实,早在2010年9月的天津泰达国际汽车论坛上,时任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警告说,在地方政府推动以及汽车厂家对市场前景过分乐观的背景下,国内汽车企业的快速扩张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
“从目前来看,虽然汽车市场整体回稳的迹象愈发明显,但产能存在过剩也毫无疑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经过了连续几年的高增长后,我国汽车产业虽已进入平稳期,但产能增速并未放缓。在前期产能释放过快的影响下,市场对产品的消化已不像以往那样迅速,出现产能过剩也是必然。
中国汽车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能力参差不齐。目前中国国内拥有汽车整车企业逾130多家,是世界汽车大国中最多的,但87%的销售额来自排名前十的汽车厂商,另有超过100家地方小型汽车生产商抢夺其余13%的市场销售份额,这部分小型厂家的生产和盈利能力低下,落后的技术使其产品多数集中在低端市场,市场销售量极低。
相比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车企消化产能的最优选择是提升品牌力和销量。而提升产能利用率需要相关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结合市场整体销量预测和自身竞争力份额预测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产能,其是重要的一点。
8、为什么全国汽车产总销量会出现负增长?
2019年1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8年度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政策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下降4.16%和2.76%。
我国汽车销量在2001年至2010年间快速增长,年均增速24%。2010年至2018年有所回落,年均增速5.7%。2018年,汽车销售2808万台,比上年下降了80万台,是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销量负增长。
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下滑与宏观因素和市场因素有关等。
1、宏观经济因素方面,GDP缓降、经济结构延续分化趋势、投资和消费双下降、中美贸易摩擦、房地产去库存。
2、市场因素方面,2017年购置税优惠提前释放购车需求、二手车销售波动、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实施,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汽车销售受到了一定压力。
3、二三线及中西部市场,尤其是北方市场严重低迷,消费信心不足。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去年汽车市场之所以下滑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乘用车市场严重低迷,尤其是SUV市场的低迷,反倒是货车、轻卡、微卡、重卡等市场并没有出现剧烈的下滑。
具体来看,去年1-12月,乘用车共销售2370.98万辆,同比下降4.08%。其中,轿车销售1152.78万辆,同比下降2.70%,SUV销售999.47万辆,同比下降2.52%,MPV销售173.46万辆,同比下降16.22%,交叉型乘用车销售45.26万辆,同比下降17.26%。
而去年商用车产销同比继续呈现增长,增速明显回落。数据显示,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28万辆和4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和5.1%,增速分别回落12.1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
同时,去年车市较为明显的特征是消费升级,豪车市场表现依旧强于其他细分市场,如奥迪、奔驰、宝马全年销量增幅分别为11%、11%、7.7%。而占据市场将近一半份额的自主品牌销量的剧烈下滑,影响了去年车市走向。
9、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暴跌!今年真卖不出去车了吗?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20年1月份汽车产销数据,作为多事之春,今年国内汽车产业在开局便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因此,今年1月份的销量也出现比较大的浮动,不少车企比去年同期销量下滑明显,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今年买车会不会更便宜呢?
根据中汽协所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而商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34.1万辆和32.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8%和5.7%。
不过,受创最严重的还是新能源车,今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相比2019年1月时的9.6万销量,今年头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惨遭腰斩。
总体的下滑,势必会影响到其中的各品牌,而当下不少车企也公布了1月的销量数据。从所公布的消息来看,确实有不少品牌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比亚迪-同比下滑42.1%
根据比亚迪官方所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比亚迪销量为2.5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4.6万辆,同比下滑了42.1%。不过,在燃油车领域比亚迪销量为18040辆,同比增长18.28%。
其中,轿车月销量4,484辆,同比微增3.56%,suv车型的销量达到12,254辆,同比激增108.1%。在比亚迪秦、秦pro、宋pro、唐等燃油车型的热销下,稳住了部分销量。
但前面提到新能源车销量惨遭腰斩,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龙头企业,自然受到了不小的牵连。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144辆,同比下滑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1,876辆,同比下滑84.1%。
北汽新能源-同比下滑55.54%
在去年12月,北汽新能源凭着36613辆的销售成绩大放异彩,其中EU系列就卖出了21963辆,排在当月轿车榜单的第九位,甚至比老牌劲敌帝豪销量还高。不过,1月新能源车销量的下滑,也波及了北汽新能源。
根据北汽蓝谷发布最新产销快报称,今年1月,子公司北汽新能源销售新车2006辆,逐渐下降55.54%,而去年同期销量为4512辆。而如果是环比去年12月销量,则是大跌了94.52%。
吉利-同比下滑29%
如今自主品牌的销量王吉利,同样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根据吉利汽车所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吉利汽车销量为11.1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约29%。其中轿车销量为4.19万辆,SUV销量为6.88万辆,MPV销量为1172辆。
不过,由于总体销量都处于下滑态势,因此吉利的市场份额并未收到太大的影响。其在所有车企中排名第四,并且距离第三名的上汽大众仅有2000多辆的差距。只不过,高端领克品牌和去年上市的嘉际,目前并未展现出该有的表现。
春节假期
与国庆、五一这样的购车黄金周不同,春节假期很多人的时间都放在拜访亲朋好友、陪伴家人上。加上春节假期4S歇业休息,因此有购车需求的人大多是在年前年后买车,这也是每年春节月份销量偏低的原因。
而去年春节是在2月,1月份时恰恰处在春节前的购车旺季。而今年春节假期在1月,有效工作日17天,比去年减少5天。与去年1月的旺季相比,销量自然显得下滑明显,这也是1月份销量同比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疫情因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1月销量下滑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新冠肺炎病毒才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年疫情爆发时间点是在20号左右,刚好与春节放假期间重叠。因此,即使没有疫情的影响,今年1月的销量同样会出现下滑。
不过,这并不代表疫情对汽车销量不会产生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对销量的影响会在二月体现出来。由于是疫情时期,因此很多4S店同样延期复工,加上大多数人都居家隔离,避免人多密集场所,因此4S店的客流量也会大减。
此外,很多车企延迟复工,而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等车企将一部分生产线改为生产口罩。加上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年度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8%-9%,比较严重的广东、浙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因此2月份的汽车产能必然会受到影响。
1月销量的大跌,其实受到的春节假期因素影响较大,而2月份则更多受到疫情的影响。因此,在这波销量下滑之后,国内汽车销量会一直走低还是强势反弹,自然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其实想要知道答案也并不难,只需要把非典时期的数据拿来对比就知道了。在非典时期,打击最大的是旅游、零售、公共卫生等行业,而汽车工业虽然遭受不小的挫折,但总体来看并没有服务业的影响巨大。
而在当时疫情最严重的第一季度,销量的增长确实有着一定的放缓,但进入第二季度后,疫情的影响却开始慢慢消退,而销量则随之水涨船高。显然,在当时汽车高速发展之际,即使是非典病毒,同样无法阻挡买车的热情。
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消费紧缩之时,往往在疫情消散后会产生“报复性”消费狂潮,其中也必定涉及到汽车。但想重演2003年时销量暴涨的情景不太可能,2018、2019年的销量已经表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国内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了天花板。
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表态: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影响主要为: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企业生产进度受阻,企业出口困难增加,中小企业资金量断裂隐患加大,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
根据目前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
此外,在疫情状态下,私家车很多时候比公共交通更加安全,其实也促进了很多人买车的欲望。并且4S店即使延迟开业也并未闲下来,很多消费者通过网络或电话的方式与4S店有过交流,把购车的前期工作铺垫好。
因此,疫情过后销量确实会回涨,无论是到店数量还是成交率都要比往期有明显上涨。但这也只是回到原本该有的一个状态,比如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持平,想要像2003年一样暴涨50%+是不可能的了。
今年1月汽车销量的下滑并不应该过于悲观,相对服务业而言,汽车作为一种工具属性的商品,本身发展就比较稳定。因此,汽车销量只是一个数字,更重要的我们能不能买到更便宜的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汽车行业面对销量下滑的情况都有什么应对之策?
目前看来,汽车界的“寒冬”貌似已经来到,解决措施可以参考福特的方法。
在销售方面制定了政策,包括年度和季度的经营目标;同时继续和合作伙伴一起采取有效措施,包括确立以零售为导向的销售策略,帮助经销商降低库存,稳定终端市场的成交价格。这一系列措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经销商士气有所回升。
另一方面,福特中国330计划中,2019年福特将推出超过十款来自福特和林肯品牌的新车型,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产品选择。从2019年底,福特将推出全新国产车型,包括林肯和福特探险者,以进一步提高2020年的业绩。同时,至2019年底,福特中国销售的所有新车,包括福特和林肯品牌,将实现100%的车辆互联。未来三年内推出超过三十款福特和林肯品牌的全新车型。
电动车方面,2019年,福特将在中国市场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福特领界纯电动车型,以及大型豪华SUV全新林肯飞行家Aviator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21年,推出基于福特Mustang为设计灵感的全球纯电动SUV车型。至2025年底,福特汽车会在中国推出超过50款新车型。
从一系列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福特中国更加高效、智慧地在改善自身的运营,优化成本结构,更加脚踏实地地以创新的出行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于中国的广大消费者。
同时福特中国结合福特汽车百年汽车设计、研发、测试及制造等领域的全球优势,与合作伙伴长安汽车、江铃汽车和广大经销商共同努力,快速响应来满足当今客户的动态需求和偏好。
这些方法目前都是很有效果的,可以结合每种车的特点改动以度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