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销售低谷

汽车销售低谷

发布时间:2020-08-05 07:12:17

1、做了十三年汽车销售,有低谷,有高潮,前几年和朋友一起合伙做了个品牌,做了三年后来因为其他原因卖掉了

不建议转行,首先你有孩子了,转行初期肯定待遇不怎样,再有年龄应该也不小了吧

2、2020 车市销量乞讨时代的终结

2020年,突发的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成为中国车市最大的变数,车企应对非常时期的抗风险能力,已经成为关乎品牌生死的先决条件。

一些原本衣着光鲜的汽车品牌,或将在2020年,终止他们的华服乞讨,无奈的为品牌画上句号。

这些品牌,曾在汽车销量的井喷时代,依靠行业优势崛起,也赚得过盆满钵满,然而2018年、2019年的车市逆风,吹断桅杆,一向顺风顺水的企业,因此停滞或向后倒退。不同于那些强大的对手,他们赢弱的自救能力无法与逆境抗衡,只能依靠乞讨对手的“销量残渣”度日。

销量乞讨 由此诞生

以众泰汽车为例,2017年的财报显示,众泰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03,671,471.4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达到9.30%,超过11亿的净利润,虽然在车企中并非出类拔萃,但对于众泰汽车来说,也是份不错的成绩单。

然而,白驹过隙,2018年转瞬即逝,车市下行的力量裹挟着众泰滚滚而去,2018年, 众泰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240,604,026.91 元,请注意,一长串数字的前缀,是一个颇为醒目的负号标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比2017年下降了5.61%,超过12亿元的亏损,吃掉了众泰汽车2017年来之不易的全部盈利。

而更为凄惨的2019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9年众泰汽车销量约15.1万辆,同比下降40.1%,亏损超过60亿元。

相对于众泰汽车的惨淡度日,海马汽车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去。

我们所能看到的海马汽车最后一次盈利,出现在2016年,这一年,海马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49,584,019.23,盈利虽然不多,但起码相对于2015年,还保持了增长的势头。

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2017年,大多数车企都过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海马汽车却提前进入颓势, -1,068,404,476.63,这串数字,是海马汽车2017年的净利润,连续数年的盈利,补不上一年的亏损。

2018年,海马汽车销量继续下滑,雪上加霜的相比2017年下降51.88%,亏损也相比2017年增加了近10亿元。

2019年,ST海马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告表示公司预计同比扭亏为盈,净利润变动范围在9000万元至1.3亿元间。这意味着连续亏损两年的海马汽车扭亏为盈,公司或将躲过退市风险。

然而,这一切,并非因为汽车销量重新上扬,而是依靠房地产销售等副业。

2019年,海马汽车29456辆,同比下滑56.41%。跌入了历史最低谷,海马汽车也被推上了崖头。

业内媒体人戏称,海马汽车做房产的能力要强于做汽车的能力,到不妨和恒大集团对调一下,让恒大来造车,海马去卖房。

虽然这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话,却也反映出海马汽车在这个领域中的尴尬境地,再无改变,退市、倒闭也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目前,众泰汽车与海马汽车仍在车市中挣扎,海马汽车的8S,仍然做着最努力的冲刺,然而即便代表了海马汽车最高造车工艺的8S,依然没有帮助海马汽车摆脱困境,市场表现平平。

无论是众泰汽车还是海马汽车,都无法像从前一样,在车市中呼风唤雨,如同车市中的乞讨者,看人脸色,凭人施舍,依靠捡拾竞品车型的销量残余艰难度日。在广州车展期间的一次访谈中,海马汽车的一高层,面对海马汽车今天的窘境,也是唏嘘不已。

有悲有喜,话分两头。我们再看看车市“大户人家”的生存状态。

强势品牌 逆风疾行

也有诸多的自主品牌,同样在车市逆境中依旧保持着向上发展的趋势,并且以优秀的战略布局以及良好的销售策略,表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2019年长城汽车销量再过百万,连续四年的销量破百,更加稳固了长城汽车一线自主品牌的位置。

回顾2018年,在车市进入冷淡期后,长城汽车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净利润53.95亿元,实现了逆势中的利润增长。

2019年,长城汽车旗下品牌哈弗连续10年蝉联中国SUV市场销量冠军,WEY成为首个达成30万辆的中国豪华品牌,长城皮卡连续22年保持销量第一。

其实,所有成绩的背后,都能凸显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市场较量向来都是实力抗争,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长城汽车的“行驶轨迹”。

首先,长城汽车的成功,定位细分市场的成功。众所周知,长城汽车在乘用车领域,主攻SUV市场,虽然曾经也有腾翼汽车在市场表现不俗,但仍然被叫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SUV市场中,并在SUV市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起初的这种做法,为很多业内人士所不齿,毕竟原来的轿车市场,才是中国车市的主流产品,而长城汽车的发展战略,有些舍本逐末的味道。

可魏建军率领着长城汽车,在做强最精细分领域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最后迎来了哈弗的辉煌时刻。

此外,长城汽车对于国内车市的发展先知先觉,提前做好了应对国内车市增速放缓的策略,据悉,俄罗斯图拉工厂的生产计划,被近乎翻倍的提高指标,由原来的8万辆,增加至15万辆,这是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的最佳表现。

拓展全球市场,是汽车品牌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站稳脚跟后,再将目标瞄向了全球的第四代汽车市场——印度。

在印度的德里车展中,长城汽车高调亮相,吹响进军印度汽车市场的号角,同时,有消息称,长城汽车收购印度塔里冈工厂的后续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就意味着,继俄罗斯图拉工厂之后,印度将是长城汽车第二个海外生产基地。按照长城汽车现有“9+5”全球化生产布局来看,印度塔里冈工厂的收购以及印度班加罗尔研发中心的建立,共同组建长城汽车在印度洋上的一个产品支点。

虽然长城汽车官方网站,未对因何选择印度作为全球化发展战略第二步的理由作出详解,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其中的原有,印度市场目前已经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并有望在2021年后,超越日本,跻身前三。

如果长城汽车在印度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位置,那长城汽车的抗风险能力一定会大大的增强,同时也为进军其他国家的汽车市场,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

吉利汽车,对于2019年的销量136.16万辆的数据,我们不必再去回看之前的销量与利润情况,没有连续数年的积累,定是无法完成如此的销量。

吉利汽车也在走全球化的策略,但吸引公众目光的,却是吉利汽车在传统汽车新领域的发展态势,吉利icon的横空出世,一改传统汽车的造车理念,把汽车行业发展引领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真正代表吉利汽车在传统汽车新领域开发的事件,要数近期吉利汽车斥资3.7亿元,开发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检车计划。

据吉利汽车的市场负责人介绍,该款新车,不仅具备吉利汽车产品已有的隔绝外部空气中有害物质,快速高校净化车内空气等功能,还将重点突破车内病毒防范功能和技术,有效抑制并降低病毒对人体的侵害,车内所有材料不仅拥有高环保性、低散发性,还将通过添加抑菌、抗菌物质的方式,实现打造“全方位健康”汽车的目的。

如果此类汽车量产上市,势必将汽车行业发展引向一个全新的领域。

无论是长城汽车,还是吉利汽车,都是在 制定好自己的发展战略后,坚持不移,将市场的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增强自身素质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销量乞讨 从此终结

我们再回到开头时候的话题,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中国车市最大的变数,对于车企而言,将面临全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2020年2月,所有汽车品牌的销量数据,都将写着满满的尴尬,而疫情过后,汽车市场或许会经历报复性增长的过程,但2019年的存量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完全的消化,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将进入异常激烈的时期。

首先,强势品牌的资金存量要远远高于正在式微的车企,用俗话说,就是要比那些困境中的车企有钱。因为即便是市场复苏,也需要一段时间,而厂家是否要将压力转嫁给经销商,完全看厂家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恢复生产。

长城汽车、大众汽车、沃尔沃汽车等等品牌,已经发布了为经销商减压的各项政策,这对财大气粗的强势品牌来说,自然无可否非。而对于那些资金压力大的车企,就如同是雪上加霜。

并且,由于武汉地区是汽车零配件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但这些企业的复工日期,仍尚未可知,即便复工,有限的生产力,同样会率先选择满足大客户的需求,而那些订单数额较少的车企,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拿到充足的汽车配件。

然而,事情还远远不止于此,停止生产的车企,每天仍要面临不小的支出,在资金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就将这种压力转嫁给经销商,而厂家的库存压力也就成为压垮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经销商为求自保,放弃品牌代理权。最终导致品牌的没落。

另外,为了能够消化库存,一线品牌的车企,也会使出全身解数,抓住每一个增长销量的机会,因此,原来能留给那些崖头品牌的销量残渣,会被这些一线品牌抢回重新咀嚼。

在寒冷车市中,等待消费者或是竞争对手施舍的日子,一去不返。

文说: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自然界铁打的定律,汽车市场,同样也是依靠竞争才能生存的地方,强势品牌崛起,劣势品牌没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是2020年的这一次变故,加剧了优胜劣汰的速度。

对于车市而言,去旧迎新,正期待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汽车交易的旺季和淡季分别在什么时候?

每到秋冬季节,汽车销售最为火爆,被业内人士称之为"黄金季节",而春夏季相对来说就清淡了许多,也就是淡季。如果没有特别需要或急需购车,在选择确定购车时机上,应有所斟酌。

因为在汽车销售淡旺季交割期以及年末、年初或汽车销售政策的调整公布阶段,汽车的价位及销售、付款方式等一般来讲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在旺季到来时,厂商会抓住时机大加宣传,备足库存,加强营销,而有时为了竞争,价位也会有所调整。

(3)汽车销售低谷扩展资料:

汽车作用分类

乘用车

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

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

商用车

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

参考资料:网络-汽车

4、据说现在国内的汽车行业销售量达到最低谷的地步,业绩猛速下降,那么问题就来了,是不是买一台标价十五万

微车销量确实在下滑 乘用车还是很火的 一般4s店降不了那么多要看厂家的优惠力度了

5、汽车销售到低谷时如何提升

朋友:我和您一样也是从事销售工作的,就是产品不一样,我觉得做销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打开客户的心,只要他说话了,那我们就还有机会。但关于汽车,我不太懂,不过现在汽车企业好像都在转型,向新能源方面以及电动汽车方面发展。未来前景应该还不错

6、汽车销售做了3个月,没业绩,迷茫想辞职,但又不知道做什么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是处在低谷,老资格的销售都没什么业绩,所以你这属于正常的,销售在刚入职期间主要是学习销售技巧,如何掌握客户心里,积累经验,要不了多久就会峰回路转的,现在很多行业都是贵在坚持,守得云开见月明。

7、专家预测明年汽车销量还会下降10%,国人消费意愿为什么会下降了?

小排量车的购置税减半,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市场遭到重创,经济陷入低谷。2009年,采取了相关措施拯救汽车市场,这直接导致了随后两年的快速增长。这项政策结束后,应该买车的人已经买了车,形成了提前消费,购买意愿不再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人已经有了理性的思考,在选择汽车时,他们更注重驾驶经验和车型。

生活水平分析表明,汽车维护成本是日常成本的两倍。一个年轻人养一辆车要花多少钱?例如,一辆净价10万元的汽车一年要花多少钱?我们给出了各种费用的大致范围。保险费用从每年五千到六千不等,维护费用从大约一千八不等。每年行驶15000公里,油费约为8000元,停车费约为6000元,加上平时的一些洗车费,每年收费约为2000元,合计为每年20000元,不会下降。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这真是一座压力巨大的山。

房价的趋势总是不可预测的。今年的榜单已经从原来的北偏上、深广的榜单变成了传统的北偏上、深广的榜单。新二线城市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不断上涨的房价使得许多苦苦挣扎的人优先考虑填补这个相对较大的坑。他们所有的收入都被用来买房子,他们买车的意愿也相应减弱了。

今年的汽车市场不令人满意。即使在明年,专家也给出了10%同比下降的高概率。在寒冷的冬天,这对汽车公司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肉的价格还没有下降。谈论买车只是暂时的幻想。

8、汽车总体销量下降,燃油车为什么开始走下坡路?

汽车销量持续走下坡路主要是这几点原因,第一点就是汽车市场已经达到了饱和,现国内汽车总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4亿多台,占据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按一家四口来算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汽车,一辆车最少也要开个四到五年左右,所以现在购买汽车的消费者大多数都是因为车辆老旧而换新车的,初次购买汽车的消费者变少了,这也就根本的减少了汽车的销量。



第二点就是二手车,现在二手车很受大家欢迎,因为大家对汽车都比较爱护,所以现在市场中的二手车很少有出现隐患的,再加上懂车的人比较多,车辆有没有问题仔细看一看就知道。很明显二手车的性价比要比新车高很多(当然这指的是不存在隐患的二手车),所以更多的人在购车时会去现在二手车,这也就导致了选择购买新车的人变少了,从而车辆的销量变下滑了很多。



第三点就是因为车辆增多导致的,汽车的数量一旦持续上升,堵车是在所难免的。有时在上下班高峰期时,遇到堵车可能会耽搁上个把小时,从而影响到了我们正常的上班时间。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车主都放弃了买车,有些车主更是将车卖掉,上下班出行选择乘坐公交、地铁和骑非机动车。




在5月13号乘联会发布的最新市场销量统计数据显示,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达150.8万台,同比增长-16.9%,并呈现出近期历年4月份最大环比下滑幅度(环比下滑13.8%),销量下滑趋势进一步扩大。销量一直处于前排的上汽通用集团,总体汽车销量更是大跌四成。

9、2019年12月汽车销量快报,乘用车零售销量下跌4%,批发增长1%

1月8日傍晚,乘联会公布了最新一期汽车销量数据:2019年12月,乘用车厂家零售销量同比下跌4%左右,乘用车厂家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左右。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第一周(1-8日),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30328辆,同比下跌20%,跌幅小于去年同期的-37%。第二周(12月9-15日),乘用车日均销量49484辆,同比下跌8%,跌幅收窄,市场销量稳步增加。

第三周(16-22日),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继续增长至55974辆,同比下跌12%,表现好于去年同期(-30%)。最后一周(23-31日),由于月底厂商冲量,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几乎翻番,达到111421辆,同比增长5%。

从整个12月来看,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63987辆,同比下跌4%左右,跌幅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7%,日均销量仅少2000辆左右。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车市销量一路下跌,到2019年的四季度,国内车市几乎已经跌到谷底,在上年同期下跌的基础上,月均销量跌幅在4%左右,几乎是跌无可跌了,现在的销量可以说是维持了车市的“基本盘”。

从厂家批发销量来看,2019年12月日均出货量为62399辆,同比微增1%左右。由于2020年的春节比较早,各厂商也提早备货备战春节前的市场。

2020年国内车市预计还会是比较困难的一年,从已经公布2020销量目标的车企来看,厂商对2020年还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制订的增长目标也不是很高。不过由于2019年全年销量一直都在走低,预计2020年车市销量的跌幅不会太难看,毕竟同期对比的数据不高。但车市消费增长的动力仍然不足,2020年车市销量或将继续在低谷中徘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汽车销售低谷是在几月?

我是北京的!我估计北京会在九月底至11月初,四季度属于主机厂对经销商压货的时期,主机厂要完成全年任务,如果前三个季度销售不是太好的话,会在四季度拼一把,这个时候经销商会被迫增加新车进货,但是由于快到年底了,需要有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这就造成经销商资金紧张,所以会出现甩车现象。不过今年车市非常火爆,主要是由于去年年底金融危机,主机厂不能预测今年的市场行情和国家政策,所以今年上半年的排产计划制定的都比较偏低,但是谁也没料到今年车市这么火爆,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每年的现象。呵呵


与汽车销售低谷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