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国内外汽车价格对比

国内外汽车价格对比

发布时间:2020-08-06 02:34:52

1、国内外车价对比 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
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
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2、同样的汽车为什么国内外差价很大?

1、众多税费推高进口车价。税费高是拉升进口车价的重要推手。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税费,主要由五部分构成,即:到岸价格(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经销商费用(包括车辆运输费用、报商检的费用、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利润等)。按照我国的税率,排量超过4.0升的进口车,按税额最高一档征收,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左右。
进口关税约占车价的25%; 在计算最为复杂的消费税部分,各个国家对于大排量车均施以重税,我国对进口车也按排量不同分几个档次征收:1.5L~2.0L税率为3%,2.0L~2.5L税率为9%,2.5%L~3.0L税率为12%,3.0L~4.0L税率为25%,4.0L以上为40%。增值税按到岸价+关税+消费税后的价格乘以17%。仅以上这些税费,按最低一档排量计算,也要占到终端车价的40%,如果以3.0L以上排量计算,车价则要翻倍。
2、进口车高价的主要原因除税费外,还有厂家对市场的垄断。
进口豪华轿车在国内外价格差距较大,就在于外国汽车厂商的垄断。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为了规范国内汽车市场产销,2005年我国相继出台《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服务领域,普遍实施以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
根据现行的品牌管理办法,进口车厂家也就是总代理商有着太多权利,比如网络数量制定、制定价格和商务政策等等。这并不是说总代理制一定有问题,在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进口车也往往采用总代理制,但是在规定总代理商诸多权利的同时,有很多法规限制总代理商“滥权”,而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进口车厂家们可以说是“一手遮天”。由于各种权益向国外车厂高度集中,对其制约极其有限,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

3、为什么国内外汽车价格差那么大?

主要是受各种关税的影响,很多高档车的差距非常大,例如奔驰和宝马这些豪华车,国内外的差价都在十几万元甚至更多,但也有一些品牌车型的差距并不大,例如起亚这个品牌,韩国起亚的每款产品在发往全球不同市场时都保持相近的价格,这样即使考虑到关税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最后购买的价格都不会相差太多。

4、国内外车价对比: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5、同一款车美国和中国的售价差有多大?

现在很多车型都是属于全球车型,所谓的全球车型就是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销售,其车型都是没有差别的。不过,即使是这样,同一款车在每个国家的售价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中国和美国,很多车型都是相同的,但是其售价差别就很大。特别是一些豪车,其价差非常的明显的,而这也是为什么走私车那么便宜的原因。

这些车型在国内都上百万的豪车,但是在美国的售价,折算成人民币的话,都不超过百万,当然,除了布加迪威航。因此,可以看到,除了布加迪威航之外,其他车型中国,差价最高的是路虎揽胜顶配车型,其差价高达240万。

等于说,用在国内购买路虎揽胜顶配车型的钱,在美国可以购买到3辆。同样的,即使除开路虎揽胜顶配车型,其他车型也是如此,用国内的售价,最少都能在美国买到两辆同款车型。

国内售价那么高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关税的问题,差价那么高,关税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可以看从上表中看到,排量越高,其综合税率就越高,其中大于4.0L车型的综合税率达到143%,也就是说交的这个税都可以多买一辆车了。

而相对,在上面提到的这些豪车,基本上都是在3.0L以上的排量,那么其中综合税率最低都要95%,也是差不多一辆车的钱。

不过,这样高的关税也就增加了一辆车的成本,但是从开始的差价来看,是达到了3倍的价格。其中这多出的1倍价格,也就是市场定价的问题了。因为本身关税高,厂家需要多赚钱,所以只能再提高一倍的价格进行销售,才能赚到同等的利润。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中国人对于品牌的执着追求,因此,在国内这些豪华品牌的品牌溢价相对来说,比美国都要高出一些。

6、国内外汽车市场售价为什么会巨大差异?

以进口的方式引进中国的车辆,不仅要交关税,还有消费税、增值税等等税叠加,最后国内经销商还要从中抽取利润。对于这些车辆来说,不仅仅只是纳过一次税这么简单就可以决定其在国内的售价。而对于合资品牌来说,也许这些车辆的确是在国内进行最终的生产组装。

但是无论是车身配件还是在上市初阶的发动机或者变速器总成,很多还是从海外引进。因此,在这些部分其最终售价还是相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更高。

事实上,在一些入门车型上,我们并没有与它们的裸车价格相差过大。就拿基本上在北美新车市场售价最为便宜的日产Versa(参数|图片)来说,其新车售价实际上与国内在售的同平台车型东风日产阳光(参数|图片)相当。而还有一些紧凑级车型在国内的售价实际上还要更低。

更不用说海外还有后期车辆维护保养高昂的人工费以及随处可见的支付罚单带来的高额费用。对于向美国这样极为成熟的汽车市场来说,我们所能看到的大部分是那些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或者大排量车型与我们的售价差距。

7、国内外车价对比: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奔驰S600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8、为啥国外汽车和国内汽车价格差距这么大

主要是受各种关税的影响,很多高档车的差距非常大,例如奔驰和宝马这些豪华车,国内外的差价都在十几万元甚至更多,但也有一些品牌车型的差距并不大,例如起亚这个品牌,韩国起亚的每款产品在发往全球不同市场时都保持相近的价格,这样即使考虑到关税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最后购买的价格都不会相差太多

9、国外和国内的汽车价格差异有多大

这个就要分车型了,我有个同学在美国买了辆道奇酷威,顶配的全下来花了不到二十万人民币。在中国的话得将近三十万吧。


与国内外汽车价格对比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