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标准化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普及
关于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环节的“充换电”之争由来已久。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使用习惯来看,“充电”都是目前市场的主流,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领域。
今年以来,政策层面不断释放关于发展“换电”模式的积极信号。4月下旬,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下发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并同时将其纳入新的补贴政策之内。尤其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经过代表和委员讨论审议后有所修改,在关于新基建的表述中,“建设充电桩”被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
尽管如此,“换电”模式的大规模普及,尤其是在私人消费领域的普及依然任重道远。
除了技术和投资领域的课题外,主要阻力之一来自标准的缺失。目前国内外主流汽车企业几乎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而各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即便是作为主流的纯电动汽车,各家产品的设计差异依然巨大,所用电池规格、安放位置、接口、通讯协议等无法形成统一。
电池成分的差异就更为明显。以主流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而言,所用材料和发展路径截然不同,技术特点和使用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电池寿命和循环处理等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的环节,基本无法形成统一化管理,如果强行划定限制范围还有可能造成对电池技术发展的制约。
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连庆锋认为,“标准”是一个统一各个企业共识的概念。比如北汽新能源的换电站建成后不仅是为本企业服务,更是为整个新能源的行业未来提供服务,所以应该在行业里先做内部标准,未来尽可能与各家企业达成共识,建立行业标准。
连庆锋提到的“内部标准”,主要依托于企业深厚的“功底”。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换电模式推广的整车企业,北汽新能源已经形成了从技术、产品、平台到产业链、资本链、生态圈的完整闭环。
比如在技术方面,北汽新能源已掌控车辆定位系统、快换连接系统、底盘换电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快换电池箱、换电网络运营管理等多项关键技术。尤其是拥有强大“识别能力”的动力电池评估技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池追溯、监控、评估及运营的一体化网络平台,可通过车辆充电数据与快速检测数据实现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快速评估,评估时间90%。
另一方面,北汽新能源换电服务在公共领域的普及也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标准”。据北京汽车蓝谷营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春风介绍,以北京为例,北汽新能源的换电站布局已可满足市区2.53公里的服务半径,郊区服务半径达5.6公里,对于用户来说,便捷性近似于加油站。在经济性方面,北京出租车采用换电模式后,日均订单数量增长了25%,运营里程提升了38%,司机收入增加了30%;在换电站运营方面,单个换电站的投入大概为300万元左右,北汽新能源已可实现两年半收回整个成本。“公共服务先行,做好经济、平衡的细分市场,把换电站运营的通路铺开,达到一定密度与规模后,对私业务就能进来实现更大面积的覆盖。”连庆锋说。
据悉,为解决标准化问题,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北汽蓝谷还与宁德时代、SK、奔驰能源、奥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格林美、豪鹏等产业链伙伴深入合作,建立“卫蓝生态联盟”,推动整个换电行业的标准化进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能源汽车电池推出的换电模式到底有什么用?
区别于充电,新能源车换电是指采用更换整个电池的方式,恢复新能源汽车能量的运行模式,就理想状态而言,电池在换电站进行大规模的统一充电,在新能源车主需要能源补给时,只需要前往换电站进行电池更换,耗时几分钟就可让爱车重焕活力,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发展思路,但我国是否具备全面推广换电模式的条件与环境,确实也值得我们思考与讨论,毕竟任何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与壮大除了需要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发展环境同样至关重要,那么新能源车换电到底靠不靠谱,且听老王来分析!
换电服务,究竟靠不靠谱?
1、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
在电池储能以及充能技术未能实现颠覆性突破前,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毕竟很多消费者对于购买新能源车的顾虑都集中于充电条件不够便捷,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固定车尾的消费者,每次都去充电站充电,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就北方冬天这个气温,就算坐在车内,怕也要冻得鼻涕直流。而通过换电模式,可以将漫长的充电过程和电动车运行相分离,充电过程由换电站负责,换电过程仅需要数分钟,使得新能源的充能速度可以与传统燃油车相媲美,大大提高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电池的集中管理,可以更加便于管理和调度,有效降低电池的充电成本。
换电模式始于tesl
新能源出租车已经开始应用换电模式
2、换电模式的缺点有哪些?
尽管在理想情况下,换电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仍然会发现很多问题与缺点,例如,换电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换电站储备大量的电池,并要时刻保持电池的满电状态,这大大增加了换电站的投资建设以及运行成本。电池更换中的拔插也会造成额外的机械磨损,有可能对电池的性能造成损伤。
额外电池储备增加投资成本
3、换电模式的前景如何?
总体上来讲,老王对于换电模式的近期发展,是不看好的,一方面是因为电池缺乏统一标准,单靠主机厂投资建设的仅针对本品牌车型的换电站,在覆盖度上,根本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电池技术作为新能源主机厂以及电池供应商的核心技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资源共享,换电站的兼容性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则是换电模式下电池的归属问题,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来看,不排除有一些消费者会拿老旧的电池去换电站更换较新的电池,而这也是新车或者准新车车主们的顾虑,谁为电池的损耗买单,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的问题,对于首次提出换电构想并付诸于实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头羊特斯拉,通过缴纳押金的方式,要求换电服务接受者未来更换回自己的电池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但相较于50美元的押金,一块崭新的电池往往更具有吸引力,美国社会的强自律性下,这种方式或许可行,但在初尝共享经济的我国,换电站最后只能剩下一把无处安放的押金以及诸多状态不够好的电池。也正是因为如上两个原因,老王是不看好换电模式的近期发展的。
3、新能源汽车有哪几种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主要分为:电动汽车快充、电动汽车慢充、电动汽车换电三种模式。慢充模式:采用较低的电流为车用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间一般在3小时以上。优点是充电电流和功率都较低,对电动汽车电池寿命影响和对电网冲击都较小;缺点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较长,有紧急电能补充需求时难以满足。
快充模式:是在电动汽车停车的20分钟~2小时内,以较大电流为其提供短时快速充电服务。优点是提高电动汽车充电效率,节约时间;缺点是对动力电池组产生巨大电流冲击,会降低动力电池组的循环寿命,电池组成本相对较高。
换电模式:直接用充满电的电池组更换能量已耗尽的电池组,更换所需时间约10分钟,电能补充耗时最短。优点是能够快速补充能源,克服电池续航里程短等问题,不需要在城市进行大规模、高密度的充电设施建设;缺点是主要在于其技术并不成熟,存在安全性和可靠。
4、亚滴新能源租车模式有哪些?可以买车吗?
可以买车,我一个堂弟就在亚滴新能源上签约的先租后买的合同,到时候可以买下租的车。他们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出租的,交押金领车,每月交付定额租金就可以,一般租期为3、6、12个月不等,租期满后不想续约,押金就直接退了。还有一种就是先租后买,租满36个月后就可以按当时车的价值购买。
5、现在的汽车有油电混合和纯电动两种新能源模式,那么要维修新能源汽车需要什么资格证书?
你好,建议你去汽车网上搜下相关资料或找汽车相关专业人士咨询下,谢谢,望采纳!
6、新能源汽车专业学什么
主要学习:新能源汽车构造、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
7、西瓜新能源汽车入盟的模式是什么呢?
现在电动汽车充电一般有以下几种充电模式:1、交流充电模式,交流又分为交流充电桩和家用充电盒模式;2、直流充电模式(一般是大型充电站采用)。请采纳,谢谢!
8、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车电分离销售模式?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挺好的销售模式,不过也需要他们的技术水平很高才行。对于纯电动汽车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我觉得是很合理的。众所周知,一辆纯电动汽车上成本最贵的就是电池组,大概占整车成本的40%左右。在电动汽车使用3~5年后随着电池损耗,其使用的价值空间为20%~30%,即便是最后卖掉车辆,这块电池的回购价值约仅为10%。也就是用户实际使用电池的价值大约只有30-40%,60%左右的电池成本被浪费了。所以如果能够把电池浪费的成本转嫁到车企身上,对于车主来说自然是最好的,这就是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能够实现的契机。
对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来说,销量受限的很大一个因素就在于汽车电池。与燃油车型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无法避免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一般来说电池在使用3-5年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容量衰减,这也导致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比较低的原因。
首先,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来说,这样的销售模式可以降低购车成本和买车的压力。在购车时减去电池的成本,花费就比较少了。这样的销售模式还可以间接的促进新能源汽车二手市场的发展,形成市场化和规模化。
而后,这种销售模式还可以大大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打消用户的安全顾虑。之前出现的一些汽车电池自燃事件让很多消费者失去了信心,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用户自己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无法对电池进行有效的保养和维护。
综上来看,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无论是对于车企还是对于车主,都是非常好的一个措施,但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车企布局换电服务站的成本太高,而且想要做到高覆盖率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社会企业加入才能尽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