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中国汽车价格未来趋势

中国汽车价格未来趋势

发布时间:2020-10-24 00:40:20

1、中国未来车位的价格会如何发展,会比车还贵吗

随着私家车的不断普及,车位会越来越稀缺,未来的车位价格只会水涨船高;

就目前我所在的三线城市车位价格来看,已经比普通家用紧凑型车贵了,本市车位价格在8万至25万之间。

2、中国的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这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当前国际汽车行业的主要特征

1. 追求规模经济。 目前对国际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普遍标准是小轿车年产量 100万辆以上,汽车总产量150万辆以上。对于发展中国家,这一标准则是年产小轿车40万辆以上(含40万辆)。今年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大众与宝马争购维克斯集团旗下的劳斯莱斯, 均表明了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以及对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方向。

2.全能型生产,以轿车为主导产品。对规模经济追求的结果是一家汽车公司要生产包括客车、货车、轿车、牵引车、越野车在内的重中轻微各种型号的汽车,但以轿车为其主导产品。轿车产品本身因其制造工艺水平较高,下游企业庞大,其质量可以代表一国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作为个人基本交通工具,下个世纪轿车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与其它汽车产品相比,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轿车市场的扩展速度最快。因此对于处在成熟期的国际汽车行业来说,以轿车为主导产品是一种必然选择。在汽车行业发达的国家,轿车保有量占整个社会汽车保有量的比重均在60%以上。

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在汽车行业处于成长期时,生产厂商为降低成本、追求规模经济而进行日趋激烈的竞争,最终经过破产、倒闭、联合、兼并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行业发展步入成熟期。在这一阶段,生存者寥寥无几,但都已实现规模经济。例如20年代,美国汽车生产厂商有80家,法国有150多家,英国有40家,意大利有30多家;到70年代,美国只剩下4家即通用、福特、克莱斯勒、 美国汽车(后美国汽车被克莱斯勒兼并),整个西欧也只剩下12家汽车公司。

4.政府参与。作为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政府的扶助。一国产业政策也对汽车行业具有深远影响。 1979年,克莱斯勒公司濒临倒闭,美国政府立即于当年12月通过了《克莱斯勒贷款担保法案》,由政府出面为公司提供财政担保。克莱斯勒公司接受贷款援助后逐步走出困境,于1982年盈利24亿美元,汽车销售超过200万辆。 这一事例成为政府扶持汽车行业的成功典范。

5.跨国性生产。由于行业内部广泛的分工与协作,一般来说,整车厂30%以上的成本是由外部购进的投入,包括钢铁、铝、其它金属、轮胎、制动线管、电池装置、化油器、火花塞、油泵、雨刮、锁、门把手等各种零部件。汽车行业逐渐形成少数汽车总成厂由多家零部件企业支撑,再以大量下游企业为基础的金字塔结构,生产厂商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进行跨国生产。跨国性生产在我国的表现,就是我国汽车产品几乎都已打上了国际汽车集团的烙印。比如德国大众与美国通用投资上汽生产桑塔纳和别克;德国在一汽生产捷达与奥迪;通用与一 汽合作生产雪弗兰厢式车和卡车;法国雪铁龙投资东风生产富康;法国在广州生产广州标致;福特与江铃汽车合作生产全顺轻型车;美国汽车投资北京生产北京切诺基;铃木投资长安奥拓及其它摩托车厂等等。

二、我国汽车行业面临的问题

1.市场狭小与生产厂商众多的矛盾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实现。1995年我国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的厂商仅有4家,最多的一汽生产了18.2万辆, 还不到规模经济标准的一半。截至1998年上半年,我国还没有一家汽车企业达到发展中国家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生产标准(以轿车生产为标准)。根据汽车行业发展“九五规划”,九五期间可以形成规模生产(轿车40万辆)的厂商只有上海大众一家,其余包括一汽、东风、天津、重庆长安等大集团在内的厂商仍无法达到规模经济。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汽车行业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较低,长期在高关税的保护下没有形成足够的开拓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国汽车市场狭小与生产厂商众多的矛盾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实现。40多年来,为追求汽车行业在高关税保护下的超额垄断利润,各地纷纷建厂生产汽车,从而形成今天100多家生产厂商群雄纷争的局面。这在汽车行业成长阶段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厂商均需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由于长期处在高关税的荫庇之下。各厂商的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能力,目标市场只能定为国内市场。问题是,我国汽车市场是小市场,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将保持小市场的状态。我国近年的汽车需求仅由西方一家大汽车公司来生产即可满足,国内厂商若达到规模经济(发展中国家标准),那么只需要3—4家厂商就能满足全国的汽车需求,而我国现有汽车整车厂116家,即使排除进口, 国内汽车市场完全由国内厂商占有,那么平摊到每家厂商的可实现年产量也不足1.5 万辆。

随着汽车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车专业也成为了社会上十分走俏的专业。汽车类专业人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汽车行业中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竞争焦点,比如精通外语的汽车设计人才、具备汽车技术背景的营销人才、具备汽车销售背景的IT类专业人才,以及汽车信贷、保险等金融人才将继续走俏。此外,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将持续看涨。

3、未来三五年,中国车企只剩五六家?看完3月销量,这事要发生?

随着3月份各行各业开启复工复产模式,久违的烟火气开始复苏,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之前车企积累的订单开始快马加鞭地释放,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点,在3月份的销量数据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以4月9日乘联会公布的3月份乘用车产销数据来看,狭义乘用车3月零售量达到了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环比增长317.5%;批发销量为100万台,同比下滑48.1%,环比增351.1%。

由此来看,虽然同比依然下滑,但是环比剧增已是不争的事实。接下来,我们就上述榜单的TOP10车企所展现出来的三个核心信息点给大家详细阐述一下,看看当下的车市处于怎样的状态?

自主车企两极分化明显

在去年广州车展期间,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再度抛出了自己的重磅预测,即未来三五年内关停并转的车企还会更多,最终中国品牌车企将“只剩五六家”。

在当时,或许仍有一部分人持否定态度,认为海纳百川的中国车市包容性很强,即便是处于二三阵营的中国车企度日艰难,但只要不放弃,还是有机会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就当下形势来看,保不齐还真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这一点在上述销量TOP10上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直观来看,吉利3月卖了7.3万台,市占率为7.3%;长安3月卖了7.1万台,市占率7.1%;长城3月则卖了4.2万台,市占率为4.2%。这三家自主车企加一起的市占率为18.6%,如果再加上TOP10中其他7家车企的40.8%市占率,相当于TOP10俱乐部拿走了60%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相当大一块蛋糕被TOP10分走了,其他车企只能饿肚子了。

毋庸置疑,这是个可怕的数字,因为意味着剩下的六十多家车企只占有40%的市场份额,如果再加上乌央乌央的造车新势力,竞争会更加的惨烈。也就是说,当下金字塔结构已经显现出来,不排除TOP10俱乐部会继续蚕食剩下的60%市场,这样一来尾部的小车企日子会更不好过。

合资车企马太效应加剧

整体来看,合资品牌中执牛耳的依然是那几家车企,可见在合资品牌中的金字塔也已十分牢固,且马太效应程度不亚于自主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日系品牌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由于特殊原因本田暂时掉了队,但是随着复工复产再加上本田的口碑,有望在后续月份迎头赶上。而东风日产和广汽丰田的表现也十分稳定,不出意外的话,2020年日系车的日子依然好过。

和德系车、日系车稳定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系车的落寞,其中以上汽通用的退步最为明显,突出表现在终端市场的反馈不乐观。

以别克为例,除了GL8很坚挺外,剩下的车型都拿出了大幅终端优惠,比如说英朗,眼下近乎对半卖,1.5T君威的价格跌至15万多,而君威则跌到近20万,更不用说品牌价值更低的雪佛兰了,迈锐宝XL这款B级车,目前市场终端优惠完11万多,十足A级车的价格,但即便如此自降身价,收效也不是十分明显。

豪华车企形势虽好但仍有痛点

都在说整体车市低迷,但是表现在豪华车市场,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儿,貌似从终端市场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无论是一线的BBA,还是二线的凯迪拉克和沃尔沃,其2019年销量都不错,并且从上面的榜单来看,BBA的合资车企再次进入了TOP10,可见势头依然很猛。

在一些汽车行业评论员看来,豪华品牌的销量之所以乐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价换量”。比如说2019款奥迪A4L,原本终端优惠力度就很大,这新款上市后2019款直接七五折开卖;二线豪华品牌的沃尔沃,S90直接10万元优惠,价格和S60来到一个段位;还有业界流传的“七折虎八折豹,价格跌得人心跳”,都反映了这一个无奈的现实。所以说,别看豪华品牌这两年卖得风光,其实各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当然,和上面提到的马太效应一样,在豪华车市场,这种情况也在持续发酵,突出表现在捷豹路虎、英菲尼迪、讴歌、Jeep、林肯等品牌,在BBA降价的压力之下,日子将越来越难过。尤其是相比于自主品牌以及合资品牌的运营成本,这些豪华品牌受到的压力无疑更大,总而言之,接下来的挑战十分的严峻。

结语: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透过上述车企在3月份的表现,算是给2020年定下了一个基调。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马太效应持续加剧,还是转化为百家争鸣的状况,我们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中国进口车价格未来会下降吗?

应该会下降,现在都在研究自动驾驶的车,以后上市了,进口车的价格一定会下降的,但是时间都不一定了,谢谢楼主分享,希望采取我的回答,谢谢。

5、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综观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风险与机遇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23.82亿元,同比增长29.44%:产品销售收入3598.88亿元,同比增长31.05%:利润总额221.90亿元,同比增长51.1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比较大,实现了增产增收。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去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跃升至40个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取代电子信息通信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潜力也非常之大。据有关部门分析,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载货汽车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次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对中重型货车、多种专用汽车、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村汽车市场对轻、微型客货车需求也会有较大增长。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人购车政策的出台,预计个人购车比例将逐年快速增长。特别是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会有较大增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为此,国家将积极发展售价八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以满足中国家庭的需要。此外,国家还将大力推进发展汽车工业的相关环境:至2005年,中国公路里程将增加至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万公里。各地还将加大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地等交通配套设施。所有这些,都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入世”以后,国门完全打开,我国的轿车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处于同一个大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的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相对薄弱,汽车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仍十分落后,企业规模还难以与国外大公司抗衡。所有这些问题必须认真面对。 打通国际大市场,也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可以有机会在与强手的合作与竞争中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也逼迫我们把自己做大做强。为了应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家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出两到三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

6、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未来汽车的发展一定是行业多元化,模块专业化,即是跨界又是聚焦,像新能源汽车,之前做得好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里不一定能做得好。原来的4S店模式百花齐放,现在维有6S店才能更适合发展但不仅仅只多了2S,正好相反,每个领域模块反而要更加专注和更好的服务。

7、中国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汽车专业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福利待遇什么的都挺好,但是,这是有前提的,那专就是你就读的是比较属好的学校,如果是很一般的那你找工作就比较难了,说不定要改行。我有个朋友华南理工的,现在广汽工作,毕业一两年就买房买车了。好的车企是有学历要求的。

8、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怎么样?

一、未来五到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关键时期。单纯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导出对行业发展前景和利润水平的预期则显著低估了发展潜力;
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加入WTO和国内经济增速高位运行,汽车需求一直维持相当的热度。随着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商用车稳健成长且市场竞争结构趋向合理;乘用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综合作用,导致需求快速增长。
三、由于劳动力、资金、技术之间的比例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和价值链环节不断扩大。对于汽车制造这样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并且兼具劳动密集的高端制造业,中国已经初步具备承接产业转移并有可能实现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9、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是什么?

现阶段,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新的趋势为电动化、智能化。瑞典、挪威等国在2016年宣布从2030年开始停止销售燃油汽车,日本、美国、印度等国家也先后宣布了智能化、电动化的路线图,跨国汽车企业也相继推出了智能化、电动化的行动计划。2017年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提出了“EV30 30目标倡议”,即“到2030年有30%的汽车应该是新能源汽车”。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进入新时代,我国汽车产业更要加强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业态创新、政策支持、产业升级,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把握好汽车智能化发展新机遇,要超前部署、精心规划和系统研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倡导稳步推进和大胆创新,争取自动驾驶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10、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是正在飞速发展,并开始步入商品规范,实行三包、质量和服务是决定汽车行业生命的三要素。发展趋势由大而快转向小而精,由汽车产品数量转向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效益求发展的阶段。


与中国汽车价格未来趋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