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赶中美,西欧多国电动车市场大爆发
燃油车文化深厚的西欧市场在2019年迎来了电动车的“进击之年”,其中尤以英国、德国等国市场电动车销量表现最为激进——在过去一年,英国纯电动车销量增幅高达144%,德国纯电动车销量增长75.5%。
此外,彭博社旗下研究公司BloomberNEF预测,2020年前三季度,欧洲电动车销量整体增幅有望达到35%,远高于中国和北美,成为电动车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中,西欧和北欧市场是推动电动车销量增长的重要地区。
英国:纯电动车逆流而上
近两年,英国一直被“脱欧”困扰,国内汽车销量更是连续三年处于下降状态,2019年新车销量更是达到了6年来的最低点,全年销量为2,311,140辆,同比下降2.4%。
相比之下,电动车市场的发展非常强劲,2019年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增至37,850辆,同比增长144%,市场份额从去年的0.7%上升到今年的1.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同比下滑18%,但是仍有34,734辆,因此,整个新能源市场的销量达到72,584辆,相较2018年增长25.7%;全年市场份额也由去年的2.5%上升到3.1%。
2013-2019英国电动车销量与市场份额
尽管英国尚未公布2019年电动车市场完整的销量排名,但是外媒判断特斯拉Model 3将会是英国市场最畅销的电动车,也是12月份唯一能挤进市场销量前十名的电动车。
注:英国SMMT将特斯拉归类于Other
当前,英国政府对整个汽车市场非常担忧,“政治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已经对消费者信心造成影响,新车需求量降至6年最低点。”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 内部人士评论,“停滞不前的市场,将阻碍英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目标。”
此前,欧盟提出的新排放标准要求新车每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应超过95克,该标准从2020年开始实施。但是,目前电动车的市场份额远不足以支撑该标准实现。按照欧盟的规定,如果车企不能达到每公里95克的目标,车企将会面临每辆车每克95欧元的罚款。
巨额罚款面前,各国政府和车企都在加速推动汽车电动化,欧洲有望在2020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头羊。
德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作为欧洲体量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新车销量在2019年达到3,607,258辆,同比增长5%;其中电动车销量达到63,281辆,同比增长75.5%;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为45348辆,同比增长44.2%。
尽管德国本土诞生了诸多汽车“巨头”,如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加之德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忠诚度非常高,少有国外汽车品牌能够在德国市场取得突出优势;但是,在电动车市场,他国品牌却轻易击败了德国本土制造商,2019年雷诺Zoe销量为9431辆,位列细分市场第一;特斯拉Model 3同期销量为9013辆,排名第三。
2019德国电动车销量排名
Model 3未能拿下全年销量冠军,但是特斯拉三大车型(3/S/X)的总销量达到10,711辆,就品牌整体销量而言,特斯拉仍然是德国电动车市场最畅销的品牌。
“德国制造商的电动车攻势正在全面展开,到2023年,德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的数量将达到150款;2024年将投资500亿欧元发展电动汽车。”德国汽车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荷兰:“补贴退坡”激发购车欲
荷兰在2019年创下了新能源销量增长记录,新能源汽车销量相比2018年增加了146%,全年注册量达到66,630辆,新能源车型市场占比从去年的6%上升到今年的15%。
2013-2019年荷兰电动车销量历月对比
值得留意的是,荷兰电动车市场在年底出现了爆发式增长,12月有22,983辆电动车注册,是去年同期销量的三倍,这使得电动车在12月的新车销量占比达到54%,即12月已售汽车中超过一半是电动车。
同时,12月电动车销量也占到了全年电动车销量的三分之一。
2013-2019年荷兰电动车历月同比对比
电动车销量年底激增的一大原因是荷兰也出现了类似“补贴退坡”的情况。按照荷兰的相关政策,从2020年1月开始,针对电动车的税收将逐步增加,2019年年底是以最优惠的方式入手电动车的最后时机。
2019荷兰电动车销量排名
就畅销车型来看,特斯拉Model 3在荷兰市场取得了碾压性优势,全年销量达到29,922辆,在电动车市场的占比达到45%。紧随其后的是现代Kona EV,全年销量为5,526辆。奥迪e-tron以4116辆的销量拿下了电动车市场第三名,奥迪e-tron的主要竞争对手宝马i3、捷豹i-Pace的销量分别只有2860辆和769辆。
挪威:纯电动车占比达42.4%
2019年,挪威新能源汽车注册数量达到79,611辆,比2018年上涨1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60,316辆,较去年增长31%,占市场份额42.4%;插电混动汽车销量为19,295辆,较去年下跌27%,市场占比为13.6%。
2013-2019挪威电动车销量与市场份额
特斯拉Model 3是挪威市场的销量冠军,15,683辆的销售成绩使其在挪威新车市场占比达到了惊人的11%;紧随其后的是大众高尔夫,凭借10,025辆的销量拿下了7%的市场份额;日产聆风和奥迪etron紧随其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中美车市2019年全年汽车品牌销量对比,丰田美国排第二
2019年的汽车销量已经相继出炉,在这一年里,汽车行业有不少大事发生,总的来看寒流依旧笼罩在车市上空,至少从车企厂商销量数据来看,跌的要比涨的多。国内车市遇冷,国外车市表现又如何?日前美国全年销量发布,我们今天就来对比一下,两个车市销量TOP10,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图注:美国2019年汽车品牌销量前十
先来看看美国汽车市场品牌全年销量前十,从上图可以看出,第一到第十分别为福特、丰田、雪佛兰、本田、日产、Jeep、RAM、斯巴鲁、现代、起亚。其中美系品牌占据4席,日系品牌占据4成名额,其余两席被韩系品牌包揽。而且榜单中福特、丰田、雪佛兰、日产、吉普共5个品牌和2018年销量对比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跌幅最为明显的就是日产,同比下滑8.7%。
日系车在美国车市的表现并非那么一帆风顺,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美系品牌占比高达34.43%,日系品牌占比32%,美系车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还是比日系车更高一些,当然不排除是本土品牌更懂消费者喜好的因素影响。
再来看看国内车企厂商排名,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19年1-12月车企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来看,和美国车市销量前十的品牌对比还是有明显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德系车占比,在国内车市,大众品牌一家独大,市场占比高达19.5%,而在美国市场品牌销量前十榜单中,大众甚至还未上榜。从具体销量来看,大众全年在美国累销只有363322辆,而在中国车市仅12月单月品牌销量就超44万大关,受欢迎程度差距一目了然,大众果然是“中国的大众”。
另一个不同还体现在韩系品牌,在国内车市北京现代位列榜单第十二位,并未跻身前十,并且市场份额占比只有3.4%,而在美国车市,现代占比4.03%,起亚占比也高达3.6%,韩系车在中国车市目前的销量处境和地位每况愈下,领动作为最畅销的韩系车,2019年甚至未能跻身轿车榜单前十五名。
另一个区别还体现在美系品牌,在美国本土车市,得益于皮卡等更适合当地用车环境的产品销量贡献,福特品牌常年稳占销量冠军宝座,但是在国内车市,福特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销量寒冬,主力车型相继折戟,换代福克斯也并未迎来预料中的水花,近日登场的锐际到是有一定的话题度,但是实车尚未到店,而且面对大众等合资品牌强有力对手的攻势,锐际能走到什么程度还尚未得知。
不过两个车市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日系品牌都比较畅销,在国内车市本田和丰田都是榜单中为数不多的销量正增长的代表,日产只有0.5%的轻微下滑,远低于车市整体跌幅。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小小的不同,就是斯巴鲁这个日系品牌,在中国车市属于小众品牌,月销量并不出彩,斯巴鲁在美国全年累销超70万大关,这个数据在国内车市相当于北京现代的全年销量,只能说比起丰田和本田等品牌适应范围更广的车型来看,斯巴鲁的产品还是不太符合中国车市消费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中美汽车价格相差多大?豪华品牌较接近,普通品牌却差距大
大家都知道,每个国家的国情都是不一样的,税收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同一个商品在不同的国家都是不同的价格,而在汽车领域也是如此。国内因为对于进口的税收比较大,所以进口车的价格都是比较贵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价格差价到底有多大。所以,今天车行哥就挑了几款在国内和在美国都有销售的同款车型来做个对比。
途昂
国内售价:30.09万-50.59万元
美国售价:3.05万-4.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33万元)
在国内,途昂作为目前大众旗下比较高规格的七座SUV车型,其上市到现在的表现还是很可观的,在2019年途昂的销量超过了8万辆,对于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成绩的。不过,相比之下,途昂在国内的售价相比在美国,起售价还是高出不少的,最低配车型的相差的价格接近10万,而顶配的价格则是相差了有17万。这价格的差距还是非常的明显的,顶配车型的差价都差不多可以买多一辆途昂了。
宝马X3
国内售价:38.98万-47.98万元
美国售价:4.1万-6.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万-45万元)
在国内的市场,宝马品牌的SUV车型中,宝马X3的算是宝马整体销量的支柱之一,非常受到国内消费的欢迎,根据统计在2019年,宝马X3在国内的销量超过了12万辆,对于一辆价格40万左右的豪华品牌车型来说,这个销量数据确实可以吹嘘一波了。而从两国的差价来看,宝马X3在国内和在美国的售价低配车型的差距比较明显的,但是顶配车型的差价则是没有那么明显,仅仅只是相差的接近3万的价格。
Jeep牧马人
国内售价:42.99万-53.99万元
美国售价:2.39万-4.2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30万元)
Jeep牧马人在国内算是比较小众的车型,因此其在国内,Jeep牧马人并不是销量的担当车型。但是在美国,Jeep牧马人可不是小众车型,是非常受到欢迎的。当然,这也是因为的环境的因素造成。而从两国的之间的差价来看,国内Jeep牧马人的售价相比美国还是高出不少的,低配车型的售价是美国的2倍之多,而顶配车型的售价差价也超过了20万。因此,这可能也是国内消费者不愿意选择Jeep牧马人的原因之一,毕竟这个价格买个城市SUV显得更加实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谁更厚道?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中型SUV篇
自中国车市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以来。各大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在此背景下,有些厂商开始加大营销力度,大量推出“配置优秀价格公道”的产品,也有一些厂商,仍然躺在自己以往的功劳簿上,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低配高价”的歧视性营销策略。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哪些品牌的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哪些品牌的产品存在低配高价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云生将开始名为《谁更厚道?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系列,用详实的数据向消费者揭示中国市场上各个厂商对待中国消费者的真实态度。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看看自己中意的目标车型,到底是否真正值得购买。
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二篇,豪华品牌中型SUV横向对比。本文对比的车型包括:
本文价格对比的方法是,将美版指导价加上中国的税费之后形成折算价格,将折算价格与国内版指导价进行对比。如果折算价格高于国内版指导价,则说明国内版车型定价实惠;如果折算价格低于国内版价格,则说明国内商家利在中国市场赚取了额外利润。
由于选择的车型较多,为限制篇幅,动力系统仅对比动力总成的差异和输出功率。
为方便读者理解相关产品的中美区别,价格对比和动力对比的差异,将统一用百分比表示。
A.?奥迪、宝马、奔驰
车型方面,奥迪、宝马和奔驰都推出了中型SUV,而且中美车型高度一致。
动力方面,德系的三款豪华中型SUV在美国市场的动力配置都是2.0T发动机,输出功率250hp左右。国内市场,动力系统则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主要是采用了“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在动力缩水的车型中,奥迪Q5L和宝马X3输出功率仅190hp,比美版主流动力水平缩水25%左右。国内版高功率车型动力水平与美版基本相同。
价格方面,三款中型SUV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区间在33万元左右,其中奥迪Q5的价格最高,达到了38万元。但是到了国内市场,能用38万元买到的只有发动机缩水后的Q5L,其余车型的指导价均大幅度高于美版对标车型。其中动力与美版持平的X3溢价率更是达到了45%,动力与美版持平的GLC溢价达到了36%。
B.?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分析
车型方面,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讴歌在中美两个市场投放了相同的产品。
动力方面,雷克萨斯NX200型与上文的德系ABB相同,属于动力缩水的“信仰型”产品;但是NX300h则采用了与美版相同的2.5L+CVT轻混系统。英菲尼迪QX502.0T低功率车型输出功率比美版有小幅度减少。讴歌RDX则厚道的多,其动力系统与美版做到了完全一致。总的来说,日系豪华中型SUV的动力缩水较少。
价格方面,美版雷克萨斯UX的定价相当合理,UX300h型指导价与美版折算后价格基本相同。英菲尼迪和讴歌的溢价率约为20%左右,存在对中国消费者的定价歧视。
C.?凯迪拉克、林肯
车型方面,凯迪拉克、林肯在中美两个市场都推出了对应的产品。
动力方面,凯迪拉克和林肯在中国市场全面更换了动力系统。具体来说,XT5在美国市场大规模采用3.6L发动机,到了中国市场则全面改为2.0T发动机。林肯的策略与凯迪拉克相同,在美国市场投放的是3.7L发动机,在中国市场则更换为2.0T和2.7T发动机,其中,2.7T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竟然高于美版3.7L发动机。笔者认为,由于中美两个市场的能源形势不同、对于汽车的税收政策不同,在中国市场投放中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可以看做针对性的优化(像林肯的2.7T发动机也可以称作优化)。但是XT5和MKX的价格有没有随着性能的改变同步调整呢?
很遗憾,价格方面凯迪拉克和林肯的定价并没有做到中美一致。其中,XT5的定价与美版基本持平,可以说是“简配同价”;MKX的定价则比美版高17%左右。只有2.7T的MKX,其价格与性能做到了“同配同价”。
D.?沃尔沃、捷豹、路虎
车型方面,沃尔沃、捷豹和路虎在中美两个市场都推出了对标产品。
动力方面,XC60 T4的存在,就是“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最好写照,而在国内市场简配T6车型,则让中国消费者无法感受到沃尔沃在2.0T发动机领域的真正实力,只有T5和T8车型做到了中美动力系统一致。捷豹的表现则非常公道,E-Pace在动力系统上做到了中美一致,这种在性能上公平对待中美消费者的政策是值得表扬的。路虎发现神行的表现则和沃尔沃XC60一样,一方面在中国市场推出“同排量低功率”的200PS型,另一方面则简配了高功率的P290型,难道认为我们中国消费者不配用你高大上的技术吗?
价格方面,三款欧系SUV的定价更能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在他们眼中“人X、钱多”的情况。沃尔沃作为一家有中资持股的企业,XC60旗下动力简配的T4和T5(对应T6)型,定价比美版高14%,T5和T8车型定价竟然比美版高26%。捷豹在定价方面的策略则完全抹杀掉了其在动力系统上的厚道,E-Pace的溢价率竟然达到了63%,这个溢价率让以一向在定价方面“脸皮堪比城墙”的奔驰和宝马都不由得脸红。路虎发现神行的平均溢价率则在20%左右,和沃尔沃处在一个级别,看来一向被人认为“土豪”的路虎,其土豪程度反而低于捷豹、奔驰和宝马。
E.?全文总结:
E1. 部分车型在中国市场动力系统简配,主要表现为采用“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存在此类问题的车型有:
由上表可见,多达12款豪华中型SUV在中国市场简配动力系统,其范围覆盖了德系、日系、美系和欧系。
动力简配最为严重的雷克萨斯NX200型,发动机从美版的2.0T一下子变成了国内版的2.0L,动力缩水达36%。宝马X3、沃尔沃XC60、奥迪Q5L、路虎发现神行则存在同排量低功率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在选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品牌”而忽视“性能”,给了商家在动力系统上动手脚的机会。于是商家就开始采用“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方法,一方面清理上一代产品的库存,另一方面抬高新产品的价格,从消费者身上赚取更高的利润。
笔者建议消费者,在选车时,除了看一看品牌,问一问排量之外,还要看一看目标产品的功率输出到底是多少马力(千瓦)?品牌可以简配,排量相同可以动力缩水,但是输出功率是不容易造假的,基本上数字越大越有劲儿。
E2. 国内市场价格虚高,利用中国消费者的“盲目热爱”疯狂提高“指导价”,具体车型如下:
豪华中型SUV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定价虚高”。从上表可以看到,除了凯迪拉克、奥迪和雷克萨斯以外,其他所有豪华品牌都存在溢价率虚高的问题。其中,捷豹E-Pace的定价最为夸张,溢价率竟然达到了60%。其次是宝马X3 30i,溢价率达到了45%。奔驰GLC 300型也不是省油的灯,36%的溢价率除了考验消费者的钱包之外,也在考验着消费者的“信仰”。
其余的包括讴歌RDC、沃尔沃XC60、路虎发现神行、英菲你的QX50、林肯MKX等车型,溢价率也在20%以上。
从豪华中型SUV的定价来看,合资和外资企业,正在利用中国消费者对于外国品牌的盲目崇拜和对SUV车型的盲目追捧,通过提高指导价的方法毫不留情的收割着消费者钱包里的三军将士。笔者建议,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不那么热门的车型,这样可以把自己钱包里的真金白银换成实实在在的配置,而不是变成商家的年终奖。
E3. 除了动力简配、价格虚高的车型外,还有一些认认真真做产品的企业,比如下面这些:
由上可见,雷克萨斯NC300h、林肯MKX这两款“不是很热门”的豪华中型SUV,实实在在的做到了中美“同配同价”。谁说进口车一定贵的?谁说外资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一定高于美版的?以上几款产品用铁的事实告诉中国消费者,即使是“全进口豪华中型SUV”,只要商家愿意,也完全可以做到中美同配同价。
这些良心产品的存在,也反衬出上文“动力简配产品”和“价格虚高产品”的配置价格策略的可耻。笔者奉劝中国消费者,不论您平时关注的车型被媒体吹捧的多么天花乱坠,在您购买之前,还是要先考虑考虑商家是否真正做到了“货真价实”。对于在配置上和价格上歧视中国消费者的产品,还是尽量远离的好。
什么?你问怎么才能知道一款车是否货真价实?当然是关注笔者的后续文章啦。
附录,本文所选车型优惠后价格中美差异分析,供有需要的消费者参考:
云生说车,坚持用硬核数据为您揭示车市真相。
想了解更多文章的话,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云生说车”,或者百度《货比货得扔?中美XX车型综合对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请分析为什么同质同款的日本制造汽车在中美售价不同?
假设一辆日本汽车售价20万日元,日元兑美元汇率:100:1,美国消费者花2000美元可买到;
此时日元升值,日元兑美元汇率变为:80:1,美国消费者要花2500美元方可买到。
所以日元升值导致日本汽车实际价格上升。反过来,是相反的情况,美国汽车的实际价格下降了。
6、中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困境比较,中国纯电动车困境解决之道在哪里?
电动汽车是 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详细可分为三类:即仅以车载蓄电池(或电容)为动力源的纯电动 汽车,以多个车载动力源提供动力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截至**主要是指以内燃机及蓄电池)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
经过**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产 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世界瞩目,但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差距却没有 那么大。特别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企业在关键的电池技术上获得了突破,具备了率先启动产业化的条件,有实现跨越的机会。电动汽车为我国汽车产业缩短差距、实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
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开始于**年,经过两个**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以及奥运、世博、“十城千辆”示范平台的应用拉动,中国电动汽车从无到有,技术处于持续进步状态,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年我国共生产了 83900辆新能源汽车,相比于**年的17533辆,增长近4倍。截至**已经建成了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年**月开始免征新能 源汽车的购置税,截至**月份,一共有将近4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了这个政策。中国的电动乘用车市场**年全年共销售54473辆,较**年同比增 长208.8%。如果增速不断上升,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可能会超过美国。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9版)显示,经过**年一剑的历程,我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从研究开发的阶段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冉冉升起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7、通用:2025年在中美实现每年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目标
在经过一系列退出市场与关闭工厂的铺垫过后,通用的最终主角终于闪亮登场。
美国时间3月4日(北京时间3月5日凌晨),在新型冠状肺炎全球蔓延的阴影之下,通用汽车的“EV Day”依然如约而至。
这或许也可以看作是当下通用的一种急迫。无论是否愿意承认,以2019年累计销售774万辆车辆的成绩,通用汽车已经不能与德系、日系巨头同日而语了。因此,占据下一个风口,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便成为了通用孤注一掷的砝码。
而今天举办的“EV Day”,更可以看作是通用向世界,尤其是怀疑者的一次宣誓与示威,不仅前所未有地向世界展示了11款全新电动车型,涵盖雪佛兰、凯迪拉克、通用汽车和别克品牌,同时还宣告,计划到2025年,通用将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投资200亿美元,并最终实现在美国和中国每年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
这的确是令人震惊的举动,尤其对于通用来说。要知道,自提出至少要推出20款全新电动车的计划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通用在中国推出的电动车型屈指可数,而其在美国的唯一一款全电动车型雪佛兰Bolt EV的销量更是连续两年下降。
因此,“这对通用汽车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正如通用汽车集团CEO玛丽博拉所言,“我深信我们将成为电气化领域的领导者,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要继续努力。他们要么相信,要么我们给他们看,让他们相信。”
通用汽车集团CEO玛丽博拉
产品时间表
整场活动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通用未来几年将发布的电动汽车时间表。其中,雪佛兰Bolt EV新版作为最早的一款电动车型,将于2020年底推出,续航里程为259英里(约420公里),且配备自适应巡航系统,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版本的雪佛兰Bolt使用的是公司现有EV和电池构架。通用预计,2020年雪佛兰Bolt在全球的销量将翻倍,最终实现5万辆的成绩。其中,在美国的销量将达到3万辆,同比增长80%。
而届时,公司也将转向第三代电动汽车构架和新的电池系统。据悉,1月在旧金山展出的自动驾驶电动共享汽车Cruise Origin,便是第三代平台和全新电池系统下的第一款产品。
到2021年中,通用将会连续推出两款电动产品,其中2022款雪佛兰Bolt EUV仍是重头戏。据悉,2022款雪佛兰Bolt EUV将于今年夏季揭晓,2021年开始在通用的奥赖恩镇工厂生产,且于2021年夏季开始上市交付。而2022款雪佛兰Bolt与目前的产品相比,轴距将会加长5英寸。
不过,比雪佛兰更早一些的是凯迪拉克,近日凯迪拉克方面证实,其将于4月在洛杉矶推出第一款纯电动SUV车型,而这款车也是基于全新电动平台所打造。而一直备受期待的电动悍马,按照计划将在5月20日面世,预计2021年将在底特律哈姆特拉克工厂进行生产。活动现场,通用展示的悍马电动车型具有35英寸车轮,但据介绍,这只是标准配置,它还可以配有可拆卸的车顶等其他装置。
除了上述提到的车型外,现场还展示了两款别克SUV,及一款名为“Celistiq”的手工制造的凯迪拉克轿车,通用表示,这些车型在2025年之前将实现全部在北美生产和销售。其中大多数车辆将搭载400伏电池组,最高达到200kW的快速充电能力。而悍马电动车型及未来的电动皮卡,都将使用800伏电池组,且具备350kW的快充能力,百公里加速仅3秒。
对此,通用还补充道,无论是400伏还是800伏的电池组,快充10分钟,都可达到100英里(约160公里)的续航里程。
全新电池系统
而除车型外,通用在发布会现场的另一个重头戏,便是上述提到的全新电池系统——Ultium,这个将从明年开始正式搭载到通用旗下车辆的系统,也可以看作是通用电气化转型之路上的制胜武器。
据介绍,Ultium的重点是模块化结构,可以提供19种不同的电池和驱动单元配置,能量储存量可达50-200kWh,以及前、后和全轮的驱动配置,从而实现400英里(约650公里)甚至更长的续航里程。
同时,通用方面表示,通过与LG的合作,其电池内钴的含量将减少70%,再加之复杂程度的降低,电池成本将大幅缩减。
“Ultium将帮助我们的电池突破每千瓦时100美元的成本曲线。”通用电池首席工程师安迪?欧里表示,与目前的雪佛兰Bolt相比,Ultium的规模将消除80%的封装布线,因此电池组的成本最终可能将在120美元/kWh左右,接近电池驱动汽车的价格临界点。
安迪?欧里介绍,电池内的每个模块都将有一个专用的电池管理系统,这可以实现将单个模块替换为新的模块,甚至支持一个组件内混合和匹配不同的化学成分。同时,一个模块的BMS将存储一组完整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在其生命周期结束时被获取,便于回收和再利用。
同时,通用汽车还强调,其模块化的单元包装系统,允许在车内垂直或水平堆叠,组建可以使用数量为6、8、10、12的模块。例如搭载在悍马之上,两组12个模块可以叠加在一起使用,最终24个模块可以达到200kWh。
据悉,今年春天,通用与LG耗资23亿美元的合资工厂便将开工,工厂年产能将实现30千兆瓦时。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大型轿车篇
自中国车市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以来,各大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在此背景下,有些厂商开始加大营销力度,大量推出“配置优秀、价格公道”的产品,也有一些厂商仍然躺在自己以往的功劳簿上,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低配高价”的歧视性营销策略。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哪些品牌的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哪些品牌的产品存在低配高价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云生将开始名为《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系列,用详实的数据向消费者揭示中国市场上各个厂商对待中国消费者的真实态度。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看看自己中意的目标车型是否货真价实。
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七篇,豪华品牌大型轿车横向对比。本次对比的车型包括(阴影部分为本期对比车型):
本文价格对比的方法见下图:
举例,一辆轿车A(排量2.0L)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同步上市,美国市场指导价3万美元,在中国市场售价30万RMB。那么轿车A在中国市场的指导价是否合适呢?
我们假设这辆车是原装进口车型(关税15%),考虑关税后这辆车的价格为3.45万美元。考虑消费税(2.0L排量对应的税率为5%,并不高),车辆的价格变为3.63万美元。考虑销售环节的增值税(税率13%),车辆的价格变为4.1万美元。最后考虑汇率(按照7考虑),这辆车包括税负成本后实际的价格为26.67万RMB。而国内市场这款车的指导价为30万RMB,说明商家利用“提高指导价”的方法获取了额外的3万元利润。
由于选择的车型较多,为限制篇幅,动力系统仅对比输出功率,价格采用同类动力系统的平均价表示。
A.?奥迪
车型方面,奥迪在中美两个市场投入的都是A8L型,但是中国市场的车型数量要多于美版。中美四驱车型的普及率相同,都是全系标配。
动力方面,美版A8L采用3.0T+8AT动力总成。到了国内市场,出现了“同排量低功率”的50TFSI型。国内55TFSI型与美版采用了同样的动力系统。
价格方面,美版A8L折算价为86.6万元。国内版50TFSI型指导价8 3.8~97.2万元,55TFSI型指导价104.2~114.8万元。国内版A8L的指导价远高于美版对标车型。看过笔者《货比货得扔?奥迪A8L中美对比》的读者应该清楚,在内部配置方面,美版55TFSI型与国内版55TFSI豪华型是相近的。
总的来说,A8L 50TFSI型虽然动力低于美版,但是价格也低于美版;A8L 55TFSI型动力与美版相同,价格略高于美版但相差仍然不大。A8L的定价明显虚高,但是优惠后基本做到了中美“同配同价”。
B.?宝马
车型方面,国内版宝马7系多于美版。美版7系主打四驱的xDrive车型,两驱(后驱)车型仅提供了740i一款。国内版两驱车型占总车型数量的一半左右,低配的730Li和740Li更是以两驱车型为主,只有740Li高配、750Li和M760Li型配备了四驱系统。
动力系统方面,美版7系提供了3.0T+8AT(740i)、3.0T+8AT混动(745e)、4.4T+8AT(750i)、6.6T+8AT(M760i)四款动力总成。国内版7系提供了2.0T+8AT(730Li)、3.0T+8AT(740Li)、2.0T+8AT混动(740Le)、4.4T+8AT(750Li)、6.6T+8AT(M760Li)五款动力总成。从输出功率看,国内版730Li型和740Le型属于动力降低的车型。一般来说,能消费7系的客户,大多对于价格不是很敏感,不会在意2.0T发动机和3.0T发动机之间7%的消费税差异。宝马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这两款降低动力的特色车型,更多的是利用“中国消费者不在意动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型(针对动力总成)降低配置获取利润的手段。
价格方面,美版7系价格区间为89.4万元~239万元,国内版7系价格区间为82.8万元~243万元。具体到车型上,国内730Li型比美版740i型低6万元;740L型,国内因为增加了一个L,就比美版贵了4~27万元,属于典型的“同配高价”行为;国内采用2.0T混动系统的740Le型,价格竟然比美版采用3.0T混动系统的745e型贵8万元,也是典型的“低配高价”行为;最夸张的是750i型,国内版与美版采用了同样的4.4T发动机,但是价格竟然高了43万元,属于不折不扣的“暴利”产品;最高配的M760i型,由于定价已经很高,国内版仅仅比美版提高了3万元,比750i型性价比高得多。
C.?奔驰
车型方面,美版S级提供了450型和550型两款基本车型,四驱车型占总车型数量的一半;国内版S级提供了320L、350L、450L、500L四款基本型,但是动力系统只有450L与美版一致,其余均为动力简配车型。四驱车型仅提供了450L 4Matic型和500L 4Matic型两款,四驱车型配置率明显低于美版产品。
动力系统方面,美版提供了3.0T+9AT(450型)和4.0T+9AT(550型)两款动力总成。国内版S级提供了2.0T+9AT(320L)、3.0T+9AT(350L)、3.0T+9AT(450L)、3.0T+9AT(500L)四款动力总成。其中,320L型属于降低排量车型,2.0T发动机不仅可以让消费税从12%降低到5%,而且有助于减轻厂商的碳积分压力;而350L型则属于“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简配行为,由于3.0T发动机的消费税都是12%,因此S350L型和S450L型的消费税是相同的,奔驰在中国市场增加低功率的350L型,其目的在于把“同配车型卖更高的价”。至于国内S500L型,由于3.0T发动机消费税率比4.0T发动机税率低13%,因此奔驰在中国市场采用高功率3.0T发动机可以视为针对税负成本的合理调整,但在中国市场取消S550型,对“土豪类”消费者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价格方面,美版S级的价格区间为94.3万元~126.5万元;国内版S级的价格区间为75.5万元~160.7万元。具体到车型上,S320L型由于采用了2.0T发动机,其税负成本较低,75.7万元的定价还算靠谱;采用“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350L型,定价为84.1~92.1万元,低于美版S450型;与美版采用相同3.0T发动机的S450L型,其价格区间为103~111.6万元,竟然比美版对标的S450高了9~14万元;S500L型的定价最夸张,160万元的价格比美版更高配的S550型还高24万元。从溢价来看,S级低配车型的定价较为靠谱,但是配置与美版相同的车型价格就开始“起飞”,最高配的S500L型的定价已经高到夸张,这一点和宝马750Li的情况类似。
D.?雷克萨斯
车型方面,美版LS的四驱车型占总车型数量的一半。但是国内版的LS完全减配了四驱车型,仅提供了两驱车型。
动力系统方面,美版LS提供了500和500h两款车型,配套3.5T+10AT动力总成和3.5L+CVT轻混动力总成。国内版LS则提供了3.5L+10AT和3.5L+CVT轻混动力总成。从功率输出来看,国内版350型比美版500型低了100hp,500h型与美版500h型采用相同的混动系统。笔者看来,由于3.5L发动机的消费税率相同,因此雷克萨斯在国内市场取消3.5T发动机,属于不折不扣的动力简配行为。而3.5L混动系统则完全做到了中美一致。
价格方面,美版LS价格区间为91~100万元,国内版LS的价格区间为81~117万元。具体到车型上,动力简配的LS350型价格区间比美版LS500型低1~10万元。尤其是国内版LS350豪华型,定价已经和美版LS500 AWD型相差不大。简配的发动机,阉割的四驱系统,定价却基本相同,属于典型的“低配同价”行为。国内版LS500h型,低配的卓越版比美版500h型低10万元,但是高配的行政版比美版500h AWD型还贵17万元。虽然行政版的舒适配置高于美版LS500h型,但是四驱系统的简配,还是让钟情于高端车型的消费者觉得有些遗憾。
E.?全文总结:
E1. 动力简配车型
通过本次对比,我们按到豪华大型轿车的动力简配分为:低配量低功率发动机和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两种情况。
低排量低功率发动机。排量的降低,可以降低汽车的消费税率和碳排放积分,属于适应中国市场的合理行为。宝马730Li、奔驰S320L、S500L属于此类产品。将发动机从3.0T降低到2.0T后,消费税率可以从12%降低到5%。而且,排量降低后,730Li的输出功率仍然达到了265hp,虽然没有任何激情,但是已经可以满足国内各种路况的使用。
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消费税以排量为计税依据,同排量发动机不论输出功率高低消费税都是相同的。同排量发动机,技术水平越高,输出功率越高。A8L 50TFSI、S350L、LS350都属于此类产品。商家推出这些产品的思路,不外乎“适当降低低功率车型价格打开销路”、“抬高同功率车型价格获取利润”。
E2. 价格虚高车型
经过十几年的连续洗脑,国内消费者一定到所谓国外豪车的牌子就觉得“高大上”,觉得在买豪车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味和面子。实际上,豪车属于奢侈品,商家获取合理的利润无可厚非,但是过高的利润就伤害到了消费者的利益。本次对比的车型中,A8L 55TFSI型、750Li型、S500L、LS500h型都属于通过提高指导价获超额利润的产品。这些产品实际的产品力远远达不到他们定价的水平,却利用消费者的厚爱,定了一个高价,从而获取更加丰厚的利润。能够买得起大型豪华车的消费者,多数属于身家丰厚,头脑精明的精英人群,很清楚一个供应商将同类产品提价30%卖给自己意味着什么。笔者建议,高端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不妨把厂家的宣传放一放,选择溢价相对合理的产品。
E3. 货真价实车型
所谓货真价实,就是配置和价格都与美版车型相同的产品。本次对比的车型中,A8L 55TFSI(优惠后)、740 sDrive、M760Li型都属于这类产品。云生建议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优先选择这种“货真价实”的产品。
云生说车,坚持用硬核数据为您揭示车市真相。
想了解更多文章的话,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云生说车”,或者百度《货比货得扔?中美XX车型综合对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同一款车,中美之间的价格差距会有多大?
对于一些全球性车型,由于受关税、汇率变动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间的售价也是有所不同的,甚至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在中国市场一些“天价”的豪车在美国市场却能卖出“白菜价”,这难免让国内消费者心里不平衡。以下三款SUV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均超过了30万,而在美国市场的售价甚至仅十几万,差距相当明显。
大众途昂
据悉,大众途昂在美国市场售价区间为3.05万-4.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33万元),在中国市场售价区间为30.09万-50.59万元。其中在美国途昂3.6L V6版本车型起售价为3.1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而在中国市场途昂2.5T V6版本车型起售价为42.79万元。同为途昂V6车型,两者间的售价相差超20万元。
在国内七座SUV市场,大众途昂2019年的市场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根据乘联会公布数据,途昂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达8.21万辆,而12月份单月途昂销量达到1.06万辆,超越汉兰达,夺得当月七座SUV销量冠军。
途昂如此优秀的销量成绩,与其大幅降价有很大的关系。据悉,目前在一些地区终端市场途昂售价降幅已超过4万元。除此之外,途昂产品力在同级产品中也是很有竞争力的,超过5米的车长,加上接近3米的轴距使得途昂的内部空间表现很优秀,甚至第三排空间都很宽敞。
宝马X3
宝马X3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区间为4.1万-6.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万-45万元),而宝马X3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区间为38.98万-47.98万元。宝马X3在两个国家的起售价相差近10万元。
作为豪华中型SUV,宝马X3在国内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2019年全年宝马X3累计销量达12.21万辆,位居豪华SUV销量排行榜第三位,仅次于奥迪Q5L及奔驰GLC。由于宝马X3国产后并没有加长轴距,保持了良好的操控,但是这对于很多喜欢“大车”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明显不足。
Jeep牧马人
Jeep牧马人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区间为2.39万-4.2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30万元),而在中国市场售价区间为42.99万-53.99万元。牧马人在中美两国的起售价竟有着近26万元的差距,这也令很多国内消费者大跌眼镜。
单从产品本身来看,牧马人的确是款很不错的越野SUV。但由于其油耗很高、配置低、隔音效果很差,而且由于市场保有量低,后期维修成本高,因此在国内市场销量比较差。但Jeep牧马人在美国市场的销量相比中国市场而言,相对要好很多。不过,根据美国《消费者报告》却显示,JEEP牧马人是2019年十大最差车型之一。
如此来看,是不是所有美国汽车都很便宜?其实并不全是这样的,很多车型在中国市场与在美国市场基本持平,甚至有些车型在中国市场要更便宜一些。比如,丰田亚洲龙在中国市场售价区间为19.98万-28.98万元,而在美国市场售价区间为3.58万-4.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30万元),相差也并不算大。同时由于一些车型的配置和动力系统存在差距,因此价格上存在差距也就可以理解了。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夏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中美汽车2019全年销量前10对比,仅有一款相同的车型
日前美国汽车销量正式出炉,因为用车环境和消费喜好以及车型售价和种类的不同,美国车市和中国车市的差异性一直都很大,但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汽车市场,美国车市的销量数据也一直备受国内网友关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美国全年销量最高的十款车,再来看中国车市的销量TOP10对比一下,看看差距有多大。
图注:美国销量最高的十款车
从第一到第十分别为:福特F系列、RAM皮卡、雪佛兰索罗德、丰田RAV4、本田CR-V、日产Rogue、雪佛兰探界者、丰田凯美瑞、本田思域、丰田卡罗拉。
从上图可以看出,上榜十款车型,其中3款是皮卡,4款是SUV,三款为轿车。虽然SUV占比更多,但从销量数据和排名来看,美国车市消费者的确更青睐皮卡车型,榜单前三都是皮卡,并且销量数据来看完全碾压其他车型,福特F系列皮卡是丰田RAV4的两倍还多,皮卡才是美国车市的主流产品。
除了皮卡排名更为靠前的就是SUV车型,日系品牌SUV产品分别占据榜单第4-6位,销量数据也完胜轿车产品。其次才是凯美瑞、思域和卡罗拉等轿车产品,按照美国车市车型受欢迎程度,皮卡>SUV>轿车,这和当地的用车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
从车系占比来看,美国车市销量TOP10中,美系车占4席,日系占6席,其他车系产品均未上榜,大体判断来看,对多数美国消费者来说,皮卡首选美系,SUV和轿车更青睐于日系。
和中国车市销量前十的车型相比,差异性还是很明显的,中国车市中销量最高的十款车,大众就占了5个名额,其中国产2席,美系1席,日系车只有2个名额,占比和消费类型对比美国市场显得更多样化。
而且从车型占比来看,中国车市中轿车是主导地位,共有7款车型上榜,MPV一款,SUV两款,皮卡是小众产品。而轿车从车型来看,受众更多是家庭用户,多数都是紧凑型A级车,A+级别的思域和B级车凯美瑞并未上榜,当然和两国车型售价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车市销量前十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大众,这也是两国车市最大的不同点,在国内市场销量最高的是款车中,大众一个品牌就占据了5个名额,而在美国市场,大众并未上榜,甚至一款德系车都未跻身榜单,占据绝对性优势的是福特的F系列皮卡车型,离不开两国不同的用车环境以及消费需求的差异影响。
当然两个车市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日系车,丰田卡罗拉不管是在美国车市还是中国车市,都有着出色的销量数据,销量均破30万大关,这也为卡罗拉拿下全球最畅销单一车型贡献了不少的销量数据,也再次证明了卡罗拉车型适用性高,受众广泛的特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