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价格国内外对比

汽车价格国内外对比

发布时间:2020-10-27 17:34:27

1、国内外汽车市场售价为什么会巨大差异?

以进口的方式引进中国的车辆,不仅要交关税,还有消费税、增值税等等税叠加,最后国内经销商还要从中抽取利润。对于这些车辆来说,不仅仅只是纳过一次税这么简单就可以决定其在国内的售价。而对于合资品牌来说,也许这些车辆的确是在国内进行最终的生产组装。

但是无论是车身配件还是在上市初阶的发动机或者变速器总成,很多还是从海外引进。因此,在这些部分其最终售价还是相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更高。

事实上,在一些入门车型上,我们并没有与它们的裸车价格相差过大。就拿基本上在北美新车市场售价最为便宜的日产Versa(参数|图片)来说,其新车售价实际上与国内在售的同平台车型东风日产阳光(参数|图片)相当。而还有一些紧凑级车型在国内的售价实际上还要更低。

更不用说海外还有后期车辆维护保养高昂的人工费以及随处可见的支付罚单带来的高额费用。对于向美国这样极为成熟的汽车市场来说,我们所能看到的大部分是那些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或者大排量车型与我们的售价差距。

2、国内外汽车维修/保养的费用对比?

相对于进口车,国外配件肯定要比国内便宜的,因为整车零配件价格基本正比,当然考虑人工的话就比国内贵多了。

3、为什么国内外汽车价格差那么大?

主要是受各种关税的影响,很多高档车的差距非常大,例如奔驰和宝马这些豪华车,国内外的差价都在十几万元甚至更多,但也有一些品牌车型的差距并不大,例如起亚这个品牌,韩国起亚的每款产品在发往全球不同市场时都保持相近的价格,这样即使考虑到关税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最后购买的价格都不会相差太多。

4、国内国外汽车市场差别到底有多大

这个就要分车型了,我有个同学在美国买了辆道奇酷威,顶配的全下来花了不到二十万人民币。在中国的话得将近三十万吧。

5、同样的车,国内外很不同,是谁作了怪?

帕萨特中保研一撞,把A柱撞断,把假人撞烂,把自己撞下了神坛,也把大家的注意力撞了过去

很多人惊呼,原来德系车安全这么差的?

诶...此言差矣

不是德国车安全性车,是中国制造的德国车差而已

美国iihs测的帕萨特和途观,碰撞评分都有G(好)

那问题来了

国内外的车,有什么差异巨大的地方呢?

安全标准的差异

很多东西没对比就没伤害。我们那中保研和同样标准的美国IIHS来对比一下。中保研里成绩差,不代表真的差,同一辆车,成绩可以差很远。

帕萨特、途观L、迈腾,全部在中保研的25%偏置碰撞里出问题,A柱,驾驶舱都不能保持完整,成绩都是差。但是同样的车型,同样的测试项目,在美国的IIHS里,A柱、驾驶舱都完好,还有G(好)的成绩。

思域在中保研里被撞断B柱,但是在IIHS里,一样是G。

伊兰特(领动)的侧碰在中保研是P(差),去到IIHS是G。

日产西玛中保研碰撞成绩是M(一般),去到IIHS又是全G。

这是中保研和IIHS测试标准的差异吗?没有,标准都一样的。是IIHS被充值了吗?开玩笑,保险公司财雄势大,汽车厂商都不一定比它有钱。

所以原因只有一个,同一款车型,在中国和外国安全标准都可以不同。

市场表现反差巨大

一边是海洋一边是火焰,很多车在国内外的表现都差异巨大的。

比如标致雪铁龙,在欧洲非常受欢迎,随处可以见到,标致还经常拿欧洲年度车大奖。但到国内,标致雪铁龙4S店都见不到啦,市场份额,我看统计说法系车只剩0.7%。

比如斯柯达,在欧洲也很受欢迎,英国很出名的WhatCar杂志,每年十佳车,总有几台斯柯达。斯柯达在欧洲定位不低的,就不知为啥在国内,斯柯达会沦为爸妈都不爱的孩子,还时不时被人误认是自主品牌。

比如韩系车,在美国,在印度,在英国都卖得很不错,长期占据销量前十。可是,看看国内韩系车的表现,样子和机械都不错的韩国车,怎么到国内就不行呢?很简单,都怪我们自主品牌太争气,太懂中国人心了。

比如,中国买疯的朗逸,轩逸;美国卖疯的F150大皮卡;英国卖疯的福特嘉年华。

说到底,没有对与错,只是大家需求不同,中国要的是舒适实用,美国是各种大,英国是驾驶乐趣。

调教差异巨大

有一句话叫,我们爱的欧洲车,不是真正的欧洲车。

我们喜欢的欧洲车是A6L,5系加长,3系加长,C级加长,E级加长,这种又舒服又大的车。

其实在欧洲根本没多少大车,A6不会加长,Fiat 500,嘉年华,高尔夫这类车最多。有两厢不会卖三厢,有柴油不会卖汽油。

而且原汁原味的欧洲车,估计我们也受不了。悬挂硬,后排窄,坐垫硬,NVH不讲究。

最典型看各种旅行版本的车,V60,A6旅行后排空间都明显比国产后的S60和A6L小很多。

调节的不同,没别的,是我们中国市场大了,人家都要为我们去改而已。

市场定位不同

国内外定位不同的车型。

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丰田埃尔法。这车在日本本土就25-45万元人民币,香港买埃尔法也就40万左右,是很多人跑运输,接待用的车。

但在内地市场埃尔法,完全就变成富人玩具,不加价都不想买,80万还要加20万才能订车,加50万才能立即提车,疯不疯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同样的汽车为什么国内外差价很大?

1、众多税费推高进口车价。税费高是拉升进口车价的重要推手。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税费,主要由五部分构成,即:到岸价格(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经销商费用(包括车辆运输费用、报商检的费用、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利润等)。按照我国的税率,排量超过4.0升的进口车,按税额最高一档征收,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左右。
进口关税约占车价的25%; 在计算最为复杂的消费税部分,各个国家对于大排量车均施以重税,我国对进口车也按排量不同分几个档次征收:1.5L~2.0L税率为3%,2.0L~2.5L税率为9%,2.5%L~3.0L税率为12%,3.0L~4.0L税率为25%,4.0L以上为40%。增值税按到岸价+关税+消费税后的价格乘以17%。仅以上这些税费,按最低一档排量计算,也要占到终端车价的40%,如果以3.0L以上排量计算,车价则要翻倍。
2、进口车高价的主要原因除税费外,还有厂家对市场的垄断。
进口豪华轿车在国内外价格差距较大,就在于外国汽车厂商的垄断。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为了规范国内汽车市场产销,2005年我国相继出台《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服务领域,普遍实施以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
根据现行的品牌管理办法,进口车厂家也就是总代理商有着太多权利,比如网络数量制定、制定价格和商务政策等等。这并不是说总代理制一定有问题,在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进口车也往往采用总代理制,但是在规定总代理商诸多权利的同时,有很多法规限制总代理商“滥权”,而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进口车厂家们可以说是“一手遮天”。由于各种权益向国外车厂高度集中,对其制约极其有限,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

7、国内外无人驾驶汽车发展水平对比如何?

科学是幻想的终结者。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不再仅仅是科幻片中的道具,它正与我们渐行渐近,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角。面对这这块诱人的蛋糕,不仅沃尔沃、奔驰、宝马、通用、大众、丰田等传统汽车厂商在厉兵秣马,谷歌、苹果等IT企业也分外眼红,意欲执汽车互联之牛耳。它们各有所长,只有充分合作,以更开放和积极的姿态,迎接汽车诞生以来最宏伟的革命,才能在未来卓立潮头。



那些行动缓慢和拒绝变革的,终将沦为智能汽车市场的看客。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存在着对无人驾驶的担忧,它还处于概念阶段,其市场化面临多只拦路虎,无论是技术成熟度、配套设施的完善还是政治法规等,都有很多工作要做,而能否被普罗大众接受,答案还需苦苦找寻。



2 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
2.1 国外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状况
从上世纪开始国外就开始进行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美国谷歌公司作为最先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公司,其研制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实现自动起动行驶与停车。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重组为一家名为Waymo的独立公司。Waymo于2017年11月7日对外宣布,将对不配备安全驾驶员的无人驾驶汽车进行测试。预计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活动将在2018年加速,2018年Waymo可能将会在公路上部署更多完全无人驾驶汽车。除了传统汽车业强国与谷歌等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果之外,苹果、Uber等也已经将业务范围向无人驾驶汽车倾斜。



2.2 国内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状况
我国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国内的百度、长安等企业以及国防科技大学、军事交通学院等军事院校的无人驾驶汽车走在国内研发的前列。例如长安汽车实现了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一路北上到达北京的国内无人驾驶汽车长途驾驶记录。百度汽车同样在北京进行了初次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道路的实验并且取得了成功。而到2020年,无人驾驶车辆有望在北京到崇礼的延崇高速路上实现道路测试。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疑为无人驾驶的未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无人驾驶汽车未来遇到的问题
研发人员目前面临的最棘手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汽车的视觉能力,如何将人类的视觉能力复制于电脑系统。人脑有几乎 1/5 用于图像处理,对人类的视觉能力我们还有很多没有弄明白的地方,目前所研发的电脑视觉系统还非常的低端和原始。一般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激光扫描仪无法穿越固体障碍物,如果有行人突然出现在车道上,扫描仪是无法及时检测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需要留意周边的其他车辆,还必须能够检测到周围的路人、车道、停止线、交通标识、交通灯等等一系列因素;也需要有预测诸如目前行驶的车道是否会在几百米之外终止、前方道路上是否有停泊车辆等问题的能力。此外,当路面上有积雪时,无人驾驶汽车经常会面临无法“看清”道路标志及其他线索的难题,而电脑必须利用这些信息才能进行正确的定位。


与汽车价格国内外对比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