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混动车却迟迟不做插电式混动
混动车推出市场超过二十年,尽管世人一致认为混动不过是过渡产物,但二十年过去了,汽车业界未来汽车该是纯电池电动BEV还是氢燃料FCEV,仍然莫衷一是,反而混动汽车加上一个小小充电装置,一下子让它节能减排能力大大加强,这种走短途能达到零排放,走长途又不担心充电问题的PHEV在美国销量很好,加上美国法例要求车厂出售车辆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车,令连本来对混动不感兴趣的欧洲车厂都加入PHEV的行列。
*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的充电电池可以使用外部电源充电,电池容量比电动车小、但大于普通油电混合动力车(HEV)。所以满电状态下纯电续航里程也要好于HEV。
要设计一辆PHEV,首先要考虑的,是电池该要多大、纯电动模式该设计到能走多远,这是一个很复杂又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不同车厂如何理解混动。
普锐斯 Plug-in
欧洲人对驾驶感觉很执着,欧洲人造PHEV很不情愿, 像粤语长片被逼婚的女主角,新婚之夜持着匕首势保贞操。 因此他们的混动电池和马达一般都很强劲,并坚持要保留一套甩掉马达都能独当一面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且看在Prius上,无论是否带plug in功能,丰田都不会用大电池, 丰田认为混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发动机的油耗,很多是浪费在停车怠速、加减速甚至刹车等时间,只要将这些没效率的工况排除,发动机的效率可以很高,想要零排放用纯电动车好了,让混动车背着一个大电池 到处跑反而是浪费。同时,有了电动马达的帮忙,发动机的驾驶能力甚至不惜进一步被和谐,以达到更佳效率,跟欧洲车厂的取态大相径庭,这个文化差异背后原因说来话长。
话说战后的日本一遍颓垣败瓦,工业水平跟美国和欧洲根本无法比拟,五十年代美国参与韩战,需要从日本采购补给品,因而扶持日本工业,但当年日本产品质量实在太差,于是美国派统计学专家戴明博士到日本,协助企业改善 质量。戴明博士后来被工业界尊称为质量之父,他不仅是一位统计学专家,还对企业管理,产品质量有独特的看法。 可惜生不逢时,当年美国的工业雄霸全球,物资充裕的环境之下,美国产品擅长over design,用料十足,只要是美国制造的,大家都会争着买,致力推广质量和效率的戴明博士在 美国没有太多人捧场,在日本,他却受到各行业的企业家顶礼膜拜,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工业界设立了“戴明奖”颁 给质量最佳的企业,是业界最高殊荣,奖项一直延续至今。
丰田的老板受他影响很大,受他启示后发展出一套自家的管理法则,将不必要的库存、人手、工序、等待时间等 等一一剔除,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而大大提高。二三十年 间,日本产品飞跃进步,西方工业界派人来参观,将在日本工厂所见所闻带回去用英文著书立说,归纳了丰田汽车的 生产管理为Toyota Proction System (TPS) ,又称为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 ,这套学问里面很多名称沿用日文读音翻译为英文,因此八十年代以后写成的工业工程教科书出现了一大堆日文拼音的古怪英文词语,而TPS 的精粹就是在于如何消除浪费,这种管理哲学不仅适用于造车,是任何企业都能藉以得益的,摩托罗拉、通用电气等 美国工业界有不服者,将戴明博士学说里的主张有关统计学管理那部份深化,搞出叫六西格玛(6 sigma) 的工艺流程改善技术,与日式精益生产抗衡,不过这套西域少林外家功夫艰涩奇崛,在工业界逐渐失去吸引,近几年西方管理书籍又发明了一个新名称叫“6 sigma – lean”,将两者二合为一,明显是拉别人的裙盖自己的脚,反观真正执行精益生产的企业和工厂,里面找不到太多口号、标语和各种古怪称号。
美国政府划下零排放的死线,EV还是Fuel Cell由车厂自己想办法,过渡时期PHEV是主流,富裕的美国人几十年 来习惯了拖着庞大的身躯到处跑,比较容易接受车上有个大 电池。聪明睿智的欧洲人擅长钻研科技来解决问题,他们的 发动机已经非常省油,要不是美国条例所迫,他们对混动不 会有兴趣的,即使造混动,在操控性方面依然不会妥协。日 本汽车技术起步比欧洲晚,到了今天仍然有部份核心技术受制于欧洲,他们的工业发展起步于他们最困迫的时期,捱过穷的人才会懂得节俭,看看他们如何在车厢内挖尽空间你就明白了,混动不是他们的发明,但日本人遇上这技术,好像寻回了宿世姻缘,注定这辈子离不开对方,丰田Prius是最早批量生产贩卖的混动,却是最迟、非到迫不得已才推出Plug in混动,而且电池量容很小,不过大家不要抱怨丰田的电池小,什么叫精益,世上没有人比他们更懂。
2、中国车进军日本?增程混动版伦敦出租车TX日本预计售价千万日元
由于中日两国汽车工业的差距,一直以来都是日本车在中国大卖特卖,很少有中国车卖去日本市场的案例(比亚迪的电动大巴有过销售记录)。不过随着中国汽车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通过收购网络至旗下的汽车品牌越来越多,属于中国的汽车也开始逐渐走进日本市场了。
被吉利收购的伦敦出租车就将在1月10日正式登陆日本市场,作为高端出租车的备选车型在日本销售。
由于英国和日本皆为车辆靠左行驶,方向盘在右舵的国家,因此伦敦出租车登陆日本市场基本无需做任何改动。
即将登陆日本的伦敦出租车TX使用了32kwh的电池组,并装备了一台3缸1.5L发动机专门用于给电池组供电,属于增程式的混合动力车型。
这辆伦敦出租车TX车身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打造,车门打开后的能够有方便使用轮椅等设备的坡道。车内也有固定轮椅的位置,对于特殊人群的出行也有非常好的照顾。
伦敦出租车TX的内部空间非常宽大,一些座椅也可以进行折叠,对于出租车所会面对的使用场景都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不过这一代车型的方向盘明显跟沃尔沃品牌的车型非常类似,由此也可以看出这辆车其实是由被吉利收购的沃尔沃所打造的。
新款伦敦出租车TX登陆日本市场预计售价在1000万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5万左右),这个价格对于日本市场来说是不折不扣的高级豪华车了。丰田为日本市场专门打造的JPN-TAXI售价仅为伦敦出租车TX的1/3左右。新车虽好,但是这么高的价格对于出租车公司的运营来说收回成本的速度令人担心,这款出租车什么时候能出现在日本街头,还挺令人期待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日本最成熟的混合动力车是什么车
丰田 普锐斯:
动力强,有品位,安全性好,舒适
普锐斯最好,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混合动力
但是你不喜欢日本车,那就是别克的吧,不过没有普锐斯好
4、日本的混合动力是世界最先进的吗?
是的混合动力目前最先进就是日本的!在欧美把重点放在比较远的氢动力、或者很现实地提高传统发动机技术之时,日本车企在混合动力上的成就让它们目前成为新能源的领跑者。这一点你可以放心!如今,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400万辆。业内,普遍认为采用氢动力是汽车发展的理想目标,而混合动力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过渡产品,丰田、本田在这个领域大有所获,不仅得到了商业利益,也收获了环保节能的美誉。
日本很多工业项目是世界上最新先进的!日本也是世界上机器人最多国家,而且这项成就从30年代就开始了!丰田汽车各种系列在欧美都受亲睐!
5、丰田卡罗拉混动在日本普及了吗
混合动力车成本比较高,价格也会更高,象卡罗拉这样的实用车一般不会考虑混动。2014款的卡罗拉以后也会和许多其它车型一样,随着上市时间的延续,不断加大优惠力度,但应该清楚:让利较大的车,外观和配置更好,但里面的东西会有所改变。
6、日本车的混动技术到底比德系车好多少,什么原理
您好,在混动技术上,日系车还是比较先进的,保有量也比较大,主要是发展方向的问题了。
7、混动汽车国内接受度一般,为什么却在日本大受欢迎?
答:主要是环保,还有现在的堵车情况,燃油经济性要好一些。混动在国外很受欢迎,国内认知度现在不高。
8、日媒称中国电动汽车竞争力全球第一?
日媒称,在纯电动汽车(EV)的国际竞争力调查中,日本从第一位宝座跌落,而中国跃居首位。这是德国日前的一项调查结果。中国正在推动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销量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属于最多。
中国计划最快自2018年起出台要求企业销售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车的规定,但日本企业具有优势的混合动力车并未包含在新能源汽车之中。中国似乎打算以纯电动汽车政策为“武器”,颠覆日本企业在汽车产业的优势地位。
据日媒7月12日报道,德国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和汽车研究机构fka共同实施的各国电动汽车(不仅是纯电动汽车,还包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发布的结果中,日本排在第一位,但第二季度中国跃居第一位。第二位是美国,第三位是德国,日本则并未进入前三。
报道称,排名根据技术、产业和市场等三个因素进行判断,日本在技术和产业方面居第三位,但中国在产业方面居第一位,在市场方面也居第二位。对于这项调查,以往日本的媒体也进行过报道,但从第一位跌落的此次似乎没有进行积极报道。观察统计数据发现,面对中国,日本在规模上被逆转的局面显而易见。日本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乘用车销量自2012年以来徘徊在3万辆左右,但中国从2012年的约1.2万辆增加至2016年的约33万辆。
报道称,针对中国的这种势头,日本有意见认为日本在电池等纯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技术方面实力雄厚,无需担心。在电池领域,美国特斯拉与松下加深了关系,日产汽车与NEC携手合作。如果没有日本的技术和企业,全球的纯电动汽车产业可能就无法形成。尽管如此,日本想法太过乐观可能也很危险。因为有过日本企业在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领域失败的前车之鉴。
9、日本混合动力汽车一箱油能跑1600公里是真的吗
曾经有真实的测试,雷克萨斯CT200H,混动车,一箱油从杭州开到北京,全程将近1300公里,在各大汽车网站上应该都有介绍的,比较早了,估计有5年了。
10、为什么世界上只有日本才有成熟的油电混动技术?
“油价又涨了”,随后是一阵叹息,看看价格,也只能是无奈的摇摇头,今年以来油价的多次调整让车主表示很无奈,基本上是涨价,而且每次幅度不小,偶有几次是降价,数额可以忽略不计。
油价的上涨,背后凸显的应该是国际石油环境的恶劣性和紧张性,不管是不是石油资源的短缺,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迟早是有耗竭的一天。同时,加上环境的恶化,减排的迫切性,国家已然在政策上倾向于新能源了。自从双积分政策实施之后,这就从根子上规定了,车企必须生产新能源汽车。
并不是如此,就拿新能源之一,纯电动汽车来说,电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使用其他能源转化而来,这个过程也会产生污染,另外,纯电动汽车在长久使用之后,电池组报废,处理不当也会产生环境污染,而且污染危险性还不小。
石油的特殊性,使得人类对它有重度依赖,一下子断绝根本是不可能的。而目前在国内,有一种车型,是采用混动形式,但是却不能算作是新能源。这就是日本的油电混动技术,代表车型有以下几款。
丰田 凯美瑞混动
凯美瑞相信车友们都很熟悉了,国内中级车市场的热销车,经久不衰,大家看中的,或许就是它质量的稳定性,外观时尚中庸,新款虽然比老款激进,但也是紧跟潮流,不显得那么陈旧落伍。
主要是凯美瑞三大件值得放心,后期保养便宜,油耗也低。
这里就要说一说凯美瑞混动了,它搭载了一款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一款永磁同步电机,其中,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78马力,峰值扭矩为221牛·米,综合油耗可以达到4.1L每百公里,而汽油版的则是6.0L每百公里,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
作为代步车,卡罗拉可以说真的十分合适,主要是省油,然后是不容易发生大故障,质量相对来说稳定,后期保养还便宜。
而在此基础上,卡罗拉也推出了混动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擎。双擎版卡罗拉搭载的是一台1.8L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53kw的永磁同步电机,使得最终油耗低至4.2L每百公里,与汽油版比起来,也是低了两个点,相当给力。
不过,十分可惜的是,目前国内在混动这一块,并不承认油电混动为新能源。我国认定的新能源,目前大概有这么几种,一是纯电动,这个跑不了,而且根据续航里程的长短,有着不同的补贴;二是插电混动,就是电机+燃油机组合,电池可充电,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必须达到50公里以上。
而油电混动,因为纯电动模式,几乎运行不了几公里,远远达不到50公里,所以不能算定为新能源。
其实油电混动已经达到了这些方面的要求,而且,技术上,还更加成熟,要知道,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很紧张,所以,日本汽车企业在发动机油耗系统方面钻研得很深。
即便在国内无法上牌新能源,有不少媒体还是把卡罗拉双擎算作是新能源,2018年9月份销量还卖得最多,排在新能源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