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江铃汽车销售业绩

江铃汽车销售业绩

发布时间:2020-10-31 16:01:41

1、前三季报:广汽集团净利43.64亿,北汽蓝谷巨亏28亿

近日,汽车企业陆续发布三季度报,随着经济回暖态势稳定,汽车行业复苏情况明显,不少品牌呈现触底反弹迹象。东风汽车、比亚迪汽车、江铃汽车等都出现不同程度增长态势。

东风汽车:前三季净利4.90亿元

10月29日,东风汽车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101.07亿元,同比增长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4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9亿元,同比增长67.53%;基本每股收益0.2451元。10月27日,东风汽车收到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款18,573.7万元,

广汽集团:前三季净利润约43.64亿元

10月29日,广汽集团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广汽集团合并口径共实现营业收入约428.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3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约43.64亿元,同比微增0.08%。按季度来看,广汽集团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与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达174.07亿元和23.40亿元,同比增长19.55%和113.87%。

比亚迪:前三季净利达34.14亿

10月29日,比亚迪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今年1~9月,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比亚迪方面预计,该公司2020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46亿元,同比增长160.15%~184.93%。

北汽蓝谷:前三季巨亏28亿

北汽蓝谷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22亿元,同比下降7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亏损28.8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13亿元,同比明显扩大;基本每股收益-0.8255元。北汽蓝谷在三季报中称,营业收入下滑78.16%主要系公司销量同比下滑所致。

长城汽车:前三季净利润25.87亿元

长城汽车第三季度报告:今年1-9月份,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收入621.43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减少11.32%。其中,第三季度,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62.1亿元,同比增长23.6%,环比增长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9%。

江铃汽车:前三季度净利润3.59亿元

江铃汽车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当季营收为80.05亿元,同比增长19.73%;前三季度营收为220.79亿元,同比增长8.19%。江铃汽车当季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52.63%;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59亿元,同比增长127.42%。基本每股收益0.42元,同比增长127.42%。江铃汽车前三季度获得1.7亿元政府补助,扣非净利润为1.76亿元,同比增长471%。

江淮汽车:前三季利润亏损1.47亿

10月20日,江淮汽车发布2020年三季度业绩预减公告。江淮汽车公司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和-6.53亿元,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91亿元和-2.54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江铃汽车有哪几款?

截止2019年,江铃有5款车型,具体如下:

1、江铃宝威 

江铃宝威是在对 SUV 和皮卡车的优缺点进行深入研究以后推出来的一款全新车型,集二者的优势于一身,形成了江铃宝威 的全新特点。 

江铃宝威将“自由行,必有为”作为自己的产品主张,既表达了对自身的标榜和自信,也表达了对用户的良好祝愿——驾乘江铃宝威 ,事业必有大作为。

江铃宝威整车采用五十铃技术和工艺制造,发动机是引进五十铃2.8升4JB柴油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具有动力强劲,且使用和维修成本低的特点(百公里油耗7升)等优点。整车采用轿车式前脸设计,车身线条流畅自然、简洁、大气,外形充满现代感。

2、江铃宝典

江铃宝典是江铃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推出的经典力作,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并连续七年全国柴油皮卡销量第一。江铃·宝典秉承了五十铃家族一脉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工艺精湛,舒适耐用,线条流畅,其自信俊朗的车身和齐全配置,成为其他皮卡车型竞相模仿的对象。

江铃宝典柴油版匹配JX493Q1(4JB1)柴油发动机,汽油版匹配三菱电喷发动机,节能环保,动力强劲。

3、江铃凯运

江铃凯运是江铃公司继江铃ISUZU和JMC轻卡之后推出的全新轻卡产品。这款车延续和发展了五十铃先进成熟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它的推出是江铃五十铃公司面对中国市场发展精心打造的倾力之作。

江铃凯运的推出,代表了江铃轻卡产品发展的实质性突破,是五十铃核心技术的进一步巩固和延伸,如承载系统、制动系统、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的实用化科学化改良,使江铃轻卡的纯正五十铃品质达到一个崭新境界。

4、江铃运霸

江铃运霸以日本五十铃轻型卡车底盘为平台,搭载五十铃4jb1柴油发动机,确保了作为现代城市物流用车的承载能力以及卓越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前伸式车头兼顾了轻客的美观和安全性,视野开阔的驾驶室和全新的液晶仪表盘保证了操作的平稳轻便,更难能可贵的是其装货空间超出同车型50%以上。

5、江铃驭胜

驭胜是福特与江铃的合资公司-江铃股份打造的中国乘用车品牌,其产品也是中国汽车市场难得的严格意义上的合资自主产品。驭胜品牌专注于SUV、MPV等乘用车跨界领域,致力于为各族群打造高质、活力的跨界车产品,驭胜品牌将承担起江铃汽车进军乘用车市场重任。

3、江铃长安爱驰“三合一”,史上最复杂车企混改有前景吗?

随着汽车“新四化”浪潮的到来,传统车企的市场环境迎来拐点。融合协作、开放共赢将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2019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实施《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鼓励国有车企与其他类别企业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然而,对于结构复杂、体系庞大的国企来说,真正落实混改并非易事。此前也并非没有尝试者,但最后却也无疾而终。在此背景下,由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合资成立的新江铃控股,成为了国内首个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混改的案例。

实际上,本次爱驰汽车增资入股的江铃控股并非原始意义上的“江铃控股”。原江铃控股是2004年10月由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按50:50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企业。原江铃控股旗下有两家整车制造商,一个是陆风汽车,由前者持有100%股权,一个是江铃汽车,由前者持有41.03%的股权。今年4月,原江铃控股以存续分立的方式进行分立,将原有公司独立为两家新公司,江铃投资和江铃控股。江铃汽车归属于江铃投资,陆风汽车等则归属于江铃控股。而本次爱驰增资江铃控股,相当于主要控股了陆风汽车。理清这个关系后,再结合陆风汽车当前的状况,我们就不难判断,爱驰本次增资对于江铃集团有着怎样的意义。资料显示,爱驰汽车本次增资总额达到17.47亿元。其中, 10 亿元将被计入注册资本,剩下的7.47亿元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完成后,江铃控股的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 10 亿元增至人民币 20 亿元,爱驰汽车将持有江铃控股50%的股份,长安汽车和江铃集团持有江铃控股的股权比例均由50%稀释到25%。

那么也就是说,本次爱驰增资完成后,爱驰汽车、江铃集团、长安汽车在新江铃控股中的股比分别为50%、25%和25%,爱驰汽车成为新江铃控股的最大股东。最新数据显示,江铃控股的资产总额为48.1亿元,而负债总额达到了30.59亿元,负债率达到63.6%。最近一年,其营业收入仅为6890万元,净利润却是负1.17亿元。尽管整个江铃集团拥有年销40万辆左右的体量,但陆风汽车的情况却不容乐观。2018年,陆风汽车总销量仅18800辆,同比下降近6成。而且由于SUV市场竞争加剧,陆风汽车的品牌力在一、二线自主品牌面前显得十分薄弱,继续按照现有模式发展,未来前景堪忧。

低迷的市场表现导致了财政状况出现了问题,这时的江铃控股急需有新的资本介入,而爱驰汽车就成了江铃控股的“及时雨”。爱驰汽车带来的资金,一方面可以增厚江铃控股的股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则可缓解债务压力。而从长远来看,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为江铃控股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当爱驰汽车这样的新兴车企加盟后,可以加快其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的步伐。据悉,混改后的新江铃控股将形成爱驰与陆风双品牌、双制造基地驱动的格局。其中陆风品牌产品覆盖传统车和新能源车型,爱驰品牌专注新能源车型,在研、产、供、销等方面优势互补。

4、江铃汽车前三季度净利3.59亿 预计全年同比增长超170%

财经网汽车讯 江铃汽车前三季度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27.42%。

10月26日晚,江铃汽车发布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当季营收为80.05亿元,同比增长19.73%;前三季度营收为220.79亿元,同比增长8.19%。

江铃汽车当季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52.63%;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59亿元,同比增长127.42%。基本每股收益0.42元,同比增长127.42%。

江铃汽车前三季度获得1.7亿元政府补助,扣非净利润为1.76亿元,同比增长471%。

江铃汽车表示,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2.01亿元,主要是由于销量增加及持续推动降本增效、严控费用支出影响。

江铃汽车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33.05%,为85.93亿元,对此江铃汽车解释称,主要是由于购买商品支付货款增加。

江铃汽车业绩增长主要得益商用车板块拉动。

前三季度,江铃汽车累计销售22.08万辆,同比增长 9.21%。其中,商用车板块合计销量为19.04万辆,占比达八成。

因销量的增长,江铃汽车前三季度销售收入为220.78 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8.19%。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目前商用车市场随整体经济周期及物流需求表现不错。中汽协表示,商用车受政策、投资拉动增幅处于高位。

江铃汽车还透露了四季度业绩预告。

江铃汽车表示,鉴于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净利润实现正增长,预计第四季度将延续目前的经营状况,稳固提升公司利润。其预计2020年净利润可达3.99亿元-4.73亿元,同比增长170%-220%。

另外,江铃汽车欲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补强重卡业务。10月12日晚,江铃汽车发布公告,表示其拟以不低于约35997.51万元的价格,出售全资子公司太原江铃动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铃动力”)60%的股权。

江铃汽车表示,将通过交易股权的方式,为江铃动力引入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拓展重型发动机业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怎么样?

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2013-10-11在江西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迎宾北大道509号。

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60000083906982P,企业法人金文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江铃品牌汽车销售、批发、租赁;汽车零配件销售;汽车保养;汽车用品及配件批发、汽车美容、装饰服务;汽车文化的传播;提供汽车代驾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4085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36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6、江铃销量利润大幅下滑,心比天高的邱天高为何会命比纸薄?

3月26日,江铃易至EV正式上市,易至EV3是继E200N与E400之后,江铃新能源易至系列的第三款车型。

江铃汽车在新能源方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据江铃集团新能源官方发布消息显示,2018年新能源车销量实现近5万辆,同比增长约65%,连续4年同比大幅度增长。

然而与新能源的大幅增长相比,江铃在商用车以及乘用车方面表现就有点惨不忍睹。

6.91亿元变9183万元

数据显示,2018年江铃汽车不管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都在下滑。2018年,福特品牌商用车累计销量4.35万辆,同比下滑17.86%。

福特品牌SUV累计销量5699辆,同比下滑42.83%;JMC品牌卡车累计销量10.57万辆,同比下滑2.43%;驭胜品牌SUV累计销量6892辆,同比下滑76.36%。

江铃汽车的利润这一块更是下滑明显。日前,江铃汽车发布了2018年业绩预告。

预告中,江铃汽车这样预判自己在2018年的成绩,“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183万元,与2017年净利润约6.91亿元相比,同比下滑87%。”

6.91亿元变9183万元!

事实上,近三年来,江铃汽车的业绩在逐年下降。根据江铃汽车近年业绩报告来看,2015—2017年,江铃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约为22.22亿元、13.18亿元和6.91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江铃汽车给出的解释是,销量下降及销售结构变坏,以及在新产品和技术方面的支出上涨所致。

产品匮乏 错失机遇

业绩严重下滑情况,江铃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欲通过“商乘并举”的战略转型寻求突破。

事实上,以商用车起家的江铃汽车,早在2006年便开始谋求“商乘并举”转型。

经过几年的研发,江铃汽车在2012年推出了旗下首款乘用车驭胜SUV,这款产品比“神车”哈弗H6面市时间还早。

这款车的出厂时间刚好赶上了国内SUV的红利期,但是此后驭胜品牌的发展十分缓慢。

在之后的几年里,只有S350和S550两款SUV车型上市,产品线严重匮乏。

事实上,由于江铃汽车在多年中仅有驭胜SUV一款汽车,过于势单力薄,所谓的“商乘并举”也就一直没有实质的进展。

“产品研发速度慢、缺乏竞争力;品牌知名度没打开;渠道战力没打开是主要原因。最要命的可能是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在一个渠道销售,商用车的团队和渠道来卖乘用车”。江铃汽车一位高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越做越垮”邱天高

别人做企业都是越做越大、越来越强,而他像是“越做越垮”…这是很多江铃人一直不敢说出来的心里话。

这里的他,说的就是江铃集团的现任董事长邱天高。事实情况是,江铃在邱天高手里是一天不如一天。

邱天高是2016年4月接任董事长职务,上任第一年净利润就少了8个亿,净利润同比-40.68%、17年同比-47.58%,去年更是下滑近90%之多,预估利润更是未破亿。

2016年,江铃汽车董事长邱天高正式提出“商乘并举”战略,表示希望把过去在商用车上积累的研发技术和制造实力,复制到乘用车领域。

但是,想要在完成汽车市场的跨界是不能依靠复制粘贴来完成的,尽管江铃是中国商用车领域最大的企业之一,但是乘用车与商用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在人才储备、市场观念或是网络渠道等方面,江铃在SUV市场积累的经验并不充分。从目前销量下滑的状态来看,江铃汽车“商乘并举”转型并未成功。

战略提出的当年,驭胜品牌SUV销量为37346辆,同比增长90.05%,然而在此之后,驭胜销量一直走低。

2017年驭胜品牌SUV销量29151辆,同比下降21.94%,2018年继续同比下降76.36%。与此同时,江铃汽车与福特合作的福特品牌SUV撼路者也始终不温不火。

加速布局新能源

新能源市场是各个车企关注的重点,也是车企布局的一个重点。在"商乘并举"策略遇阻后,江铃开始将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领域。

江铃汽车总裁表示,“未来五年,江铃汽车计划投入超过100亿元的研发费用,加速推出更多高性能、定制化的产品。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产品,计划将推出超过40款新产品,包括15款插电式混和动力和纯电动产品。”

加速布局新能源,江铃汽车能否借此走出业绩困局?

新能源是发展趋势,但实际上,新能源是个赔钱的买卖,任何一家车企打算健康、长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都明白,依照目前的现状,新能源汽车少了补贴短期都很难盈利。

再说几句

近几年江铃的业绩呈断崖式下降,在车市遇冷的情况下对江铃无疑是致命的考验。

邱天高多年高举的“商乘并举”策略效果不明显,转而指望新能源翻身恐怕不一定能靠得住,江铃汽车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2019年,汽车市场仍然不乐观,乘用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仍然可能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江铃汽车所面临的问题更严峻,目前来看江铃汽车2019年的前景并不乐观。

7、江铃汽车2019年净利1.48亿元 政府补助4.7亿元

中国网汽车3月26日讯 记者从江铃汽车获悉,昨日晚间,江铃汽车发布2019年年报,根据数据显示,江铃汽车2019年实现整车销售290,058辆,同比上升1.75%;营收291.74亿元,同比增长3.27%;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60.96%。
江铃汽车对此表示:“系销量上升及公司采取了积极的降本增效措施。”但根据报告损益表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共录的非经常性损益资金4.56亿元,其中包括了政府补助为江铃汽车带来4.7亿元,以及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为108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表现为亏损3.08亿元,较2018年表现亏损扩大10.93%。
具体到2019年江铃汽车的销量方面,JMC系列卡车销量9.7万辆;JMC系列皮卡5.9万辆;SUV为5.2万辆;福特全顺系列商用车4.6万辆,JMC品牌轻型客车3.6万辆。汽车总产量为28.8万辆,同比上升0.44%。在车市整体下滑8.2%的背景下,江铃汽车产销均实现小幅上升。
目前受到疫情影响,江铃汽车前2月销售各类汽车约2万辆,同比下降29.6%。江铃汽车计划2020年将实现销售整车33.1万辆,营业收入约320亿元,分别较2019年上涨14%和1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2020年1月销量快报:江铃福特大涨超四成,日产下跌明显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及春节假期影响,2020年1月份的汽车销量出来的比较慢。截止至截稿时,仅有三家车企/品牌发布了1月份在华销量快报。从这三家的情况看,车市寒冬并没有像2019年那样离我们而去。

江铃汽车

2月5日江铃汽车发布2020年1月产、销情况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1月该公司生产新车14,767辆,同比增11.40%,销售车辆数量为15,050辆,同比增5.1%。

其中涨幅最大表现最亮眼的当属江铃福特品牌SUV,1月份销量达到了2567辆,同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1.28%之多。这其中主要还是得归功于江铃福特首款紧凑型SUV领界的推出。

日产汽车

2月7日,日产中国区宣布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春节假期提前和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其包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内的1月销量为118,143 台,同比下降11.8%。其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事业板块,也就是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1月销量为101300辆,同比下跌了10.9%。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1月份销量为13740辆,同比下跌了20.4%。

尽管整体表现不好,但东风日产天籁、蓝鸟、劲客均保持一定程度的涨幅,其中天籁系列更是同比大涨44%。而东风日产头号爆款车型轩逸1月份也售出了39926辆,表现依旧强劲。

沃尔沃

2月4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其1月份全球新车销量。其在中国地区1月份销量为10015辆,同比下跌了16.2%。与此同时,受瑞典从2020年1月起实行的新税收制度影响,沃尔沃汽车在瑞典的月度销量下滑31.9%,进而导致沃尔沃汽车在欧洲的整体销量下滑12.9%。

可以说,2020年对于沃尔沃来说是真的开年不利。不过,受疫情影响,沃尔沃汽车宣布放宽业绩考核,也不设定2月销售目标,成为第一家为经销商提供补贴的企业。此外,沃尔沃汽车还将直接为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超千万人民币的人员补贴,最小化疫情对经销商人员收入的影响。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还为车主提供上门保养、维修等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车主延长享受延长保修权益至2020年4月30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疫情横扫大小车企 江铃救护车销售一枝独秀

遭遇疫情袭击,汽车行业集体受重创。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整体销量下滑超过40%,出现历史上最大跌幅,已公布业绩的24家A股上市整车企业无一幸免,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板块,营业收入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与此同时,24家整车企业中,19家净利润缩水,其中14家陷入净亏损,而赚钱最多的上汽集团,净利润也下滑86.42%至11.21亿元。经历过一场劫难之后,上市车企谁将最先康复?
大型集团相对抗跌
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和长安等六大汽车集团受疫情影响程度不一,虽然疫情对龙头车企上汽集团的冲击较为凸显,但由于根深蒂固,上汽集团第一季的销量、营收及净利润依然稳居上市车企榜首,并且是唯一一家营收超过千亿的车企。
上汽集团销量下跌幅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上汽集团规模大而波及的车型较多;另一方面上汽去年就出现下滑的态势,去年被称为“神车”的上汽通用五菱失速,通用因为换装三缸机也失去部分市场,而随着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也有更多的选择。因此,上汽集团第一季的营收及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不过,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以有效控制以及中央、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刺激汽车消费,上汽集团终端销量在4月率先转正,积极引领汽车行业整体复苏。上汽集团4月终端零售销量为43.3万辆,同比增长0.5%。面对车市回暖以及政策利好,在上海“五五购物节”期间,上汽集团旗下九大品牌的超40款新车展开促销,正采取多重措施加快复苏的步伐。
一汽集团由于自主板块发力,销量逼近上汽集团,不过,一汽集团未整体上市,旗下上市子公司一汽轿车在今年第一季正处于资产重组当中,虽然营收相对稳定,但股价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一汽轿车已于2020年3月31日完成资产交割手续,完成重组,一汽轿车将变更为一汽解放。
同属六大汽车集团的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营收跌幅皆小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还能保持盈利。长安汽车今年第一季净利润为6.31亿元,仅次于上汽集团,其净利润增幅高达130.10%,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因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预计增加当期非经常性损益22亿元左右。目前,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正密集推出新车,这两家大型汽车集团的销量都在逐步复苏中。
东风集团处于湖北疫区受到最直接的影响,第一季销量排在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之后。东风集团在A股未整体上市,在A股上市的子公司是以商用车为主,各项下跌指标在汽车行业居中。
北汽集团没有出现大幅下滑,主要是有北京奔驰做支撑,不过,北汽集团也没有整体在A股上市,在A股上市的是子公司北汽蓝谷,受新能源汽车市场低迷影响,北汽蓝谷第一季营收、净利润以及股价都出现较大跌幅,一方面是疫情影响销量大幅下滑以及受补贴大幅退坡的影响,另一方面研发费用上涨,支出1.32亿元,同比增长88.69%,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业绩,净利润跌幅高达2142.76%。
明星民营车企迎难而变
作为明星民营车企,比亚迪与长城汽车的营收和净利润并没有逃脱下滑的命运。长城汽车是自主品牌三强之一,年销量已连续四年破百万,但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3.8亿元,同比下降43.9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5亿元,同比下降184.08%。长城汽车在营业收入变动主要系报告期销量减少所致,今年1~3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15万辆,同比下降47.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集团产销量同比减少,以及受卢布汇率下跌影响,海外子公司尚未偿付的外币负债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损失所致。
而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因疫情及宏观经济下行对汽车行业整体市场需求冲击较大,该公司今年第一季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1~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192辆,同比下滑70%。受此影响,比亚迪今年第一季营业收入为196.79亿元,同比下降3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84.98%。
面对疫情,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以及“不务正业”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制造商,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延长两年,疫情期间比亚迪股价不跌反涨。比亚迪预计二季度走出低谷、上半年净利增长超10%。
长城汽车也在灵活应对,加快新能源汽车以及海外市场的布局,其间股价也呈现上涨走势。随着复工复产以及国内汽车消费逐步恢复,长城汽车业绩有望逐季度复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江铃汽车销售业绩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