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将打破电动车设计原型的禁锢?还真不一定是特斯拉
近日读到原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李楠在知乎上写的一个关于手机对称设计的回答,里面提到了几个观点很有意思:
1、设计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寻找原型和完善原型;
2、完善原型是比寻找原型更艰难的过程,时间长度也更久;
3、对原型的持续追求是有复利的,先发优势决定了很难有竞争者。
李楠对上述三点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苹果Mac电脑的进化。从1998年史蒂夫·乔布斯回归苹果开始,苹果推出了一体式的iMac G3,个人电脑从传统思维的主机+显示屏的形态开始整合成一个设备。到了2002年,iMac G4出现,这个有着一个半球形底座加可调节的显示屏的个人电脑其实又回到了分离式设计,但是很快两年后的iMac G5再次确定了主机和显示屏一体化的设计。
“经过了2002年的摇摆,在2004年,他们就非常确信:显示器应该和主机二合一,桌面的支架越简洁越好。最终,必须存在的,只应该是不得不存在的屏幕,其他东西,越低调越好。”经过大概6年的发展,新一代个人电脑的原型设计才正式确定下来。
从2004年第一台一体式iMac到今天的最新款iMac Pro,整个原型设计的改善持续了超过16年。
大体形态上iMac依然是一个支架带屏幕的样式,但是整个细节变化却是天翻地覆。首先可见的是屏幕越来越薄、越来越大、5K分辨率;其次是在iMac的体型上实现了之前Mac Pro的专业性能;再次是内部进行了颠覆性的设计,把18核CPU、4T硬盘、256G内存、大功率显卡融合在一起,还要解决散热、供电功率等等问题;最后还实现了整机只需一条线缆的连接。
实际上,iPhone同样是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从初代iPhone到iPhone 4s,一开始用了五代机型才确定设计原型,明确了一个全触控的智能手机应该是怎么样的形态。而后从iPhone 5到iPhone 11优化了7年时间,才实现了迈向“全面屏”的第一阶段,甚至于这个“完善原型”的阶段都依然没走完。
换句话说,智能手机最开始的大屏幕触控只是寻找到了一个新的设计原型,其发展的目标一直是实现无按键的“全面屏”。
当然,李楠这个回答其实也和汽车有关,在文中他提到一句:“黑川雅之和我说,电动车的原型还没有发现。”黑川雅之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
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
之前汽车行业讨论电动车发展的局限,大多集中在“油改电”的平台底盘层面,认为传统的引擎驱动和底盘布置局限了电动车的发展,而没有真正考虑到电动车的形态是否还要和燃油车一致。
从电动车原型的角度来看,似乎现在大部分的电动车缺乏未来感,从造型出发点来看依然没有摆脱内燃机的影子,大量的设计元素还是依照内燃机的需求而存在,而没有真切地体现电动车所应具有的开创性。就好像尽管诺基亚有塞班系统,但还是放在一个拥有键盘的外形里面,本质上并没有摆脱功能机的需求。
最典型的是现在的电动车大多数还是延续了三厢车造型,保留了前引擎舱。即便类似于特斯拉这种纯电动车平台的车企,在设计电动车时也只是将前舱换成了一个储物空间,没有完全改变内燃机汽车的形态。
因此,本质上是电动车的原型还没有得到确认,现在不过是在内燃机车型上换了一套驱动系统而已,这才有了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种种吐槽和不屑。
事实上,在汽车发展百年的历史上,汽车形态的改变往往是伴随着发动机(动力)的技术升级和驱动形式的变化。
最早时代的汽车都采用了马车车厢的形态,显然是因为制造者对交通工具造型的认知还被局限在马车上。而这种厢式造型的设计原型一直延续了超过30年,期间不断对这个原型进行完善,到了1930年代还是以修长的引擎舱和同样比例的乘坐舱为主流,最多是增加空气动力学的些许考虑。
到了1940年开始,随着机械制造加工能力的提升,以及内燃机技术的突破,汽车开始了第二次造型革命——由coupe造型衍生出的三厢造型开始出现,并且在前驱车和横置发动机技术相继出现后,现代三厢轿车的形态正式确立。而对三厢轿车的完善设计同样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特别是汽车的换代往往至少是以五六年计,从后排座椅布置于后轮前,到B柱设计的出现,还有行李箱的优化等等,一直到50、60年代才开始有明确的三厢轿车形态。
三厢轿车风行了四十年之后,在解决了发动机效率之后,市场开始出现了多功能休旅车的需求。最早“RV”的设计原型只是越野车,但是车企通过嫁接轿车的承载式车身设计,以及更高效率的发动机,出现了SUV车型,但差不多千禧年前后才正式确认了SUV的设计原型,又经过了两代车型的迭代,将SUV的设计完善,让其拥有更具流线型、时尚感的外观,以及更实用的车内空间。
可以看到,汽车的形态并非一成不变的,每个阶段流行汽车形态都是逐渐的合乎其当时的技术水平,随着技术一再突破又会衍生出新的设计原型。
简单来说,设计完善和技术突破是一个相互交叠的过程,有了某种技术的突破,才有原型的出现,进而为了完善原型又开始寻找更新的技术……如此重复下去,直到原型完善到一个瓶颈,另一个技术突破再打破原有设计,创造新的流行。
这样看来,这一轮电动车技术虽然已经发展了十年,可是电动车的原型设计还没有得到明确。或许特斯拉在Model 3上面塑造了很多电动车的特征,包括低风阻的设计、车内不再以驾驶为中心的设计、整合了全车的电子电器架构等等,但是在设计上还是局限于现有汽车的造型,导致了空间和实用性上的不足。
那么电动车原型设计会是什么样呢?这个问题业界并非没有思考,单厢式的MPV造型和滑板式底盘被很多车企认为是电动车的发展方向,也能够适应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的需求。只是这种设计过于偏向于共享化,缺乏汽车产品在过去百年所形成的私有化属性。
某种程度上看,真正具备电动车原型的首款产品应该是法拉第未来的FF91。
这款车基本颠覆了传统内燃机车的概念,呈现出一个SUV+MPV+溜背的融合样式,具有短的前后悬,短前舱,平板式的地板也能布置足够宽敞的后排空间。
FF91让业界形成的另一个共识是,电动车时代的内部空间设计需要更加广宽的布局。在没有传动轴和变速箱的前提下,电动车的内部空间不会再被分割为独立的小块空间,而是会有更多的横向设计,以达到更大横向空间的扩展。
尽管FF91一直没有能够量产,但是这款原型车的确启发了不少造车新势力,最典型就是拜腾的M-Byte这款车型,形态上看特别接近,要知道后者的设计师是Benoit Jacob,他曾负责了宝马i系列。
当然,和内燃机车型不一样,外形设计只是电动车原型的一部分,电动车所代表的智能化也必须体现在内饰上。如何打造一个真正能够反映电动车、智能汽车的内饰设计原型,将是电动车时代和内燃机时代真正的分水岭。
特斯拉是最早在车内使用超大屏幕以实现其内饰智能化的车企,发展到Model 3之后特斯拉甚至只保留了15英寸中控,把仪表盘都取消掉了。这种大屏设计很快风靡全球,对习惯了触控屏幕的千禧一代而言,大屏幕触控操作才算是智能化。
然而特斯拉尽管打通了电子电器架构,让一块大屏幕几乎可以控制车辆的所有电动化部件,可这也并非就是电动车的内饰原型设计。显然,T型的前仪表台和传统的中央控制区域还是沿袭了传统汽车的设计,只是在功能控制上更进一步。
作为拜腾汽车设计副总裁的Benoit Jacob就说,要设计出一个大屏幕并不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可是要让大屏幕真正的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更难。他们最大的难点其实是要让用户界面和车辆进行真正的整合,例如也要把安全性同时进行整合,量产车也需满足全球所有市场的法规和安全性要求。
所以,拜腾在电动车内饰上做了大跨步的前进,将一个42英寸的大屏幕放进了车内,为了解决整个屏幕的操作性还专门设计了一套操作逻辑,并且还配合方向盘和中央操作台上的另外两块平板来协同。问题在于,现在依然没有人知道这样革命性的设计是否合乎未来电动车的智能体验,能否真正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同——就好像当年初代iPhone之前所有人都在怀疑触控键盘的实用性。
整体而言,FF91的外形设计、特斯拉的触控系统理念和拜腾的内饰创新,综合起来确实可以算是“寻找电动车原型设计”的探索。如果进展顺利,或许这些车型的综合体就会是电动车的设计原型,接下去几代车型要去做的就是“完善原型”了。
值得一提的是,完善原型的这个过程,难度并不在于怎么“设计”,而是要去理解和寻找技术突破的方向。
以iPhone为例,最初“Home键+触控屏幕”是一个大致的设计原型,随着指纹技术的发展,Home键变成“Touch ID”,再后来整个设计就是完善屏幕尺寸、完善续航等等。现在确认了全面屏是新的趋势,开始采用“Face ID”,取消掉了Home键,接下去必然是将“刘海”去掉。
只是在这个寻找技术突破的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弯路”。同样以手机为例,在实现“全面屏设计”的过程中,大量的手机企业不断寻找改善方法,比如iPhone的刘海设计、OV的升降摄像头、华为的水滴屏幕、小米MIX系列的高屏占比等等,还有包括屏下指纹技术、面部识别、瞳孔识别不一而足。这里面有一些是为了迈向全面屏的妥协设计,而有一些则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倒退”。
换到电动车涉及的领域,是否类似拜腾的大屏幕也是一种“歧路”,又或者追求电动车CROSS化的设计也是一种“倒退”。另外,过于追求续航里程是不是并不符合电动车完善原型的目标……这些都是在完善原型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实践的内容。
还有一点是,现在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设计并没有考虑过支持L4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所以在外形和内饰层面的设计都没有考虑到如何布置相关的设备和功能。实际上,现有的激光传感器的设备体积也无法让设计师去考虑优美的设计。这就好像iPhone在实现合适尺寸的人脸识别传感器之前,也无法解决刘海问题,这需要等待技术的突破之后才能考虑。而一旦技术突破了,那么是否又会出现新的设计原型,又是另一回事情了。
总体而言,虽然看上去2020年已经进入了电动车快速发展的时代,可是我们却连新时代出行工具的原型还没有找到,大概也就相当于处在1920年代将内燃机装在马车车厢上的阶段。电动车的黄金时代会比我们想象来得更晚一些,但是我们也有望见证一个将延续四五十年的新设计原型冉冉升起。
文|JackieLXX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拜腾SUV是纯电动汽车吗?续航怎么样?
是纯电动SUV,其实拜腾就是一个专门打造豪华智能电动汽车的品牌,它家旗下的首款智能纯电动SUV,将在年底正式量产上市。前段时间,它的上海设计中心正式启用,并且公布了量产车的细节图,例如环抱式中控台、7英寸驾驶员触控屏和方向盘实体按键、8英寸中央触控屏、驾驶员监控系统等等,可以说是纯电动车的标杆之作了,在电池续航方面,它的电池供应商是宁德时代,这是中国新能源电池界的巨头,和大众、宝马等都有合作,所以说,拜腾的电池续航是非常厉害的,可以高达520公里,完全能够满足我们日常的驾驶需求了,墙裂为它打电话~~
3、目前纯电动车有哪些黑科技?
回顾2018年车市什么最火爆,毫无疑问最受关注的是新能源市场。在2018年多不胜数的新能源产品扎堆涌现出来,由于新品牌才成立不久,市面上车型又少,所以几乎很少有人能能认全。而在众多新能源品牌的背后,更多的是抢占市场也是资本的博弈,那么在目前市场上有哪些产品给人印象深刻,又有哪些可以走到最后?
特斯拉
特色亮点:电池管理技术、自动驾驶系统
在新能源市场,特斯拉是站在塔尖上的产品,尽管价格贵,但不缺乏消费者的喜爱。除了电池管理技术的优势外,谈到特斯拉很多人会想到它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现在虽然很多纯电动汽车甚至燃油车都具有L2自动驾驶级别,但相比特斯拉的L3自动驾驶系统还是有所差距。毕竟特斯拉在行业多年来在无人驾驶领域的研发积累,有着成熟可靠的产品技术保证,所以目前国内很少有与之对等的新能源车型。
蔚来ES8
特色亮点:车载人工智能NOMI
蔚来汽车很多人比较熟悉,最早应该就是首款超跑ES9,主攻高端纯电动领域。蔚来对标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目前有ES8和ES6两款SUV产品。其中第一款最受关注的SUV就是ES8,产品留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搭载人工智能NOMI系统。
据称,车载人工智能NOMI系统基于强大的车载计算能力和云计算平台,集成了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情感引擎,打造出一种全液晶仪表+10.4 寸竖向中控屏+HUD的交互组合。另外,蔚来还做了一个表情丰富、可实现多种操作的小机器人,十分受消费者欢心。
小鹏G3
特色亮点:车顶相机
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一员,与很多互联网公司合作。首款产品小鹏G3在前不久上市,新车补贴后售价分别为 13.58 万元、14.98 万元和 16.58 万元。
除了时尚的造型外,与一般车型不同的是。车顶上的小“鼓包”是小鹏汽车全球首创的车顶相机系统,1080P高清摄像头可旋转,实时对车外环境进行拍照录像,除了记录出游沿途的美景,也兼具安全监控的作用。
另外该车顶相机可以用手机远程控制,解锁自拍和全家福的新拍法。而摄像头更是可以通过手势识别功能跟随用户移动,更方便取景构图。拍完照片也只需要一个手势,就能让摄像头收纳起来。
爱驰U5
特色亮点:掌脉识别开门
爱驰创立于2017年,总部在上海,制造场地在上饶。爱驰U5是其首款产品,定位一款A+级纯电动SUV。与其它很多新新能源品牌一样,初创企业在设计和科技上也有自身的一些亮点。
U5 ION搭载了一系列智能AI技术研发成果,在门锁的设计上增加了掌纹生物识别技术,通过录入识别车主的掌纹信息,可以不用钥匙开门。这项技术在智能门上已经有实现,而在汽车上运用比较新颖,虽然谈不上很多实用性,但也增强了一些卖点。
拜腾是一家新兴的新能源造车企业,总部设立在南京。拜腾在CES上展示了其首款概念SUV车型,定位纯电动SUV。它的一大黑科技是,能使用面部识别功能来解锁车门,另外在仪表板上配有一个49英寸的屏幕。据了解,该车型将于2019年正式上市,起价为4.5万美元(约合29万元)。
内饰配备了一块标志性的中控液晶共享体验屏十分抢眼,长度为1.25米。显示屏可集成车内所有信息,配合方向盘中部的仪表盘,驾驶员可实现手势识别、语音识别、触摸控制、生物识别等互动方式。一般纯电动车上大屏幕运用并不稀奇,但像拜腾这样的大面积设计比较少见,不知道量产后开起来会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4、拜腾电动汽车怎样?
?
5、索尼电动汽车VISION-S,外观像小鹏内饰像拜腾
1月7日,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开幕。出人意料的是,影像数码巨头索尼公司竟然带来了一辆电动汽车VISION-S概念车。
VISION-S,看外观很像小鹏P7,看内饰很像拜腾M-byte,也算是集大成了。在对该车的介绍中,索尼重点介绍了它的安全性、娱乐性和适应性。
在安全性上,VISION-S原型车配备了33个传感器,用于监视汽车的内部及外部情况。索尼希望通过传感器的使用来证明传感功能的可行性。同时,索尼还展示了为汽车行业准备的相关解决方案。
在娱乐性上,除了360度环绕音响等娱乐设备,据说还自带360度4k高清行车记录仪,还可以根据驾驶员眼控对焦,看到哪儿录到哪儿,不错过一个漂亮妹子以及碰瓷的大妈!最牛逼的是将集成自家的影音hifi和降噪科技,后排则直接预装PS5!
在适应性上,支持手机app访问汽车,支持OTA更新,支持每个驾驶员对汽车UI的个性化设置。
至于性能,双电机全驱版百公里加速4.8秒,最高速度240公里/小时。
有没有人发现,对于续航里程这个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参数,索尼竟然没提。不知道他们想是太厉害了,还是太菜了,必是这两者之一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拜腾电动汽车续航怎么样?
拜腾汽车的电池包,是由宁德时代提供电芯及模组,可谓是强强联合。而且拜腾的电池包要经过100%的下线检测,确保每个电池包的性能和安全都满足要求,所以电池及续航的问题应该是无需担心的。拜腾未来的量产车也将提供两个版本的电池和续航选择;后驱版本采用 71kwh 的电池组,续航为 400 公里;四驱版本采用 95kwh 的电池组,续航最高可达 520 公里,续航上完全能满足生活日常驾驶需求。
7、广州车展上的拜腾电动汽车的那块大屏怎么样?
有幸也抄去了一趟广州车展袭,也参观了拜腾展台。先说一下,广州车展上来参展的豪华汽车品牌有很多,像是宝马、奥迪、奔驰不用多说,拜腾于中并不逊色。一体式48英寸BTYON Stage全面屏是BYTON M-Byte的起源和核心,所有的概念、设计、交互等等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车内的每一个用户,无论驾驶员还是乘客,都可以与这个屏幕交互,这一点是非常有趣的。它的安全性也不用担心,符合业界的最高车规要求,与主流德国豪华汽车生产商对于车载屏幕的使用温度要求一致,都为-30至85°C,并且经过了 “车规级+”的更为严苛的测试要求。BYTON Stage全面屏附着有三层不同功能的保护层,保证车辆在遇到严重撞击的情况下,屏幕不会有裂片伤害驾乘安全。同时,前挡风玻璃的角度做了调整,与仪表台的角度增加约1度,使BYTON Stage全面屏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反光降低很多。 另外要说的是,这块屏并不是触屏,而是和前排乘客保持着一个舒服的观看距离,同时五种交互方式可以来进行控制,这一点上还是十分期待量产车的实际体验表现的。
8、30万元电动车补贴门槛专制特斯拉?你买Model3在乎那2万补贴?
昨天电动车市场又变天了,因为大家苦等四个多月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终于出台了。按照2015年推出的规划,原本到今年新能源补贴已经退为0的,但是呢,疫情爆发了,谁都没想到车市会这么惨。本来去年补贴退坡一半,电动车销量就锐减,如果今年再退为0,那就彻底凉了。
于是乎前段时间利好政策出台稳定民心,2022年底前新能源车依然可以免购置税,大家的心算是踏实了一点。紧接着补贴政策也出台了:补贴延长至2022年,这三年内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技术门槛有些微调整,第一档的续航里程从250km增加到300km,第二档还是400km;但是增加了新的售价门槛: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 30 万元以下(含 30 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政策一出,大家就吵起来了。有人认为这个政策就是针对特斯拉出的,明显是保护蔚来踩踏特斯拉。因为蔚来虽然车贵,可是属于换电受保护,但是特斯拉的价格就在30万多一点,这样做就是为了不再给这种独资企业补贴。
还有人认为这个政策是助攻特斯拉,因为之前特斯拉降价被车主吐槽为割韭菜,但是现在有了官方理由了啊,我降价是为了让大家拿补贴啊,你们还能骂我么?而且特斯拉利润率那么高,降到30万以下不是什么难事,顶多就是马斯克每辆车少赚几万,但是总量上去了还是不亏的。
看到这里我觉得,其他品牌真是悲哀啊,投入这么多钱造电动车,一个政策出台竟然一点存在感也没有,其实受影响的品牌还有很多啊,腾势X,天际ME7,拜腾M-byte,还有高配的比亚迪汉、小鹏P7什么的,也都超过30万了啊。
这还不算奥迪e-tron和奔驰EQC这些豪华品牌的纯电动车,怎么大家不为他们感到惋惜呢?我觉得这就说明,大家真的不care他们,购物车里根本没考虑过。我觉得这才是特斯拉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让其他品牌毫无存在感。
作为进口Model 3车主,我觉得其实大家没必要为特斯拉和这个新政策担忧,我觉得马斯克也根本没在怕,因为对他来说,现在可以随心所欲了。如果想收割多一些车主,那就索性降价了好了,长续航起售价降到29.99万,自动驾驶单独购买,对他来说没啥损失的。
如果他不想损失这点利润,保持特斯拉的高逼格,那就不降价,会损失很多用户吗?我觉得也未必。首先,补贴原本就是要取消的,只是因为疫情才延期,即便全部达标,今年买电动车的补贴也就2.5万,明年后年更少了。
你会因为差这2万多就放弃特斯拉或者其他电动车吗?可能你说我当然在乎啊,我一个月工资也没有2万多啊,那你把2万换成贷款想一下呢,3年期的话每个月多还多少钱?几百块而已啊,会伤筋动吗?少吃一顿海底捞的问题吧。
还有人犹豫纠结,那我要不要继续当“等等族”呢?等着特斯拉再降价呢,降到20多万。我觉得,你要是真差这点钱啊,你就别考虑特斯拉了,买个北汽新能源好了。我去年买进口版的时候,就得到消息说等一年的话,购置税能免,差4万多呢,但是我没有等。因为这一年我的生活品质不一样了,充电比加油省下的钱啊,保养省的钱啊,也都不少,我觉得我不在乎这点钱,反而时间成本更重要。
所以说,咱们为了2万多的补贴搞出这么多阴谋阳谋的,真没必要,大趋势就是以后都是公平竞争,谁都没补贴,我觉得企业应该考虑2022年之后怎么玩,而不是纠结眼前这点补贴。
本文为车林外传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抄袭必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拜腾电动车EPS总成是哪家公司供货的呢?
你好,拜腾电动车汽车EPS总成由博士公司提供。
希望能帮到你!
10、拜腾电动汽车的电池怎样?充电快吗?
拜腾汽车的电池包,是由宁德时代提供电芯及模组,可谓是强强联合。而且拜腾的电池包要经过100%的下线检测,确保每个电池包的性能和安全都满足要求,所以电池及续航的问题应该是无需担心的。拜腾未来的量产车也将提供两个版本的电池和续航选择;后驱版本采用 71kwh 的电池组,续航为 400 公里;四驱版本采用 95kwh 的电池组,续航最高可达 520 公里,续航上完全能满足生活日常驾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