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孚、壳牌、嘉实多2018年在中国车用油的销售销量额分别是多少?
美孚、壳牌、嘉实多是世界滑润油三大品牌,其车用机油都是很优秀的机油。它们三个相比,美孚的耐用性、高转速润滑性最好;壳牌的清洁性、平顺降噪性最突出;嘉实多介于美孚和壳牌性能中间,哪方面也不算较高,哪方面也不算较低。
2、1天内连发14条公告,曾连续18年销量第一的车企黯然离场
12月22日,一汽夏利连续发布14条公告,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议案,其中一汽夏利拟向铁物股份等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中铁物晟科技的98.11%股权。公告显示,本次交易的整体方案由上市公司股份无偿划转、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四部分组成。其中,一汽股份拟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6.97亿股股份,占一汽夏利本次交易前总股本的43.73%,将无偿划转至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一汽夏利同时称,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6年亏82亿,连续18年经济型轿车销量第一落幕
作为我国最早的轿车品牌之一,夏利曾有过高光时刻。上世纪九十年代,夏利被称为"国民轿车", 凭借其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以及低维修成本和相对便宜的价格,成为中国北方各地出租车市场的主力军。同时,夏利曾连续18年卫冕国民经济型轿车销量第一,2002年夏利轿车出口美国,首开中国轿车出口先河;2004年夏利成为第一个产量过百万的民族轿车品牌。
然而,超20年辉煌历史的夏利,最终还是在时代大潮下黯然离场。在2015年和2016年,一汽夏利分别通过出售动力总成资产、研发资产以及转让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股权等方式才保壳成功。
2015年,一汽夏利以29亿元出售内燃机制造分公司、产品研发中心。2016年,一汽夏利以25.6亿元出售一汽丰田15%股份。2018年,一汽夏利再次出售天津一汽丰田15%股权,至此完全退出一汽丰田。去年9月,一汽夏利以1元的价格将全资子公司天津一汽华利汽车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至此摆脱了8.5462亿元债务及5462万元职工薪酬。
据一汽夏利历年财报显示,自2013年巨额亏损以来,6年间,一汽夏利扣非净利累亏82.33亿元。
蜕变?重生?高管集体转投天津博郡
连续亏损的一汽夏利在2019年与博郡汽车签署《股东协议》,拟以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及负债出资,博郡汽车以现金出资,在天津设立合资公司天津博郡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博郡汽车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5.4亿元,一汽夏利以经评估备案的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及负债作价5.05亿元出资,持股比例19.9%;博郡汽车以现金出资20.34亿元,持股比例80.1%。合资公司经营范围为乘用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发动机、电驱动系统、电池包系统、储能系统等研发制造销售。在未来的计划中,双方将在天津一汽工厂生产博郡汽车首款车型iV6。
12月12日,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包括总经理田聪明、副总经理兼生产制造总监于世庆、财务控制总监韩庭武、人事行政总监王建生在内的4位高管已经递交辞职报告,在辞职后不再担任天津一汽夏利任何职务。未来,他们将在天津一汽夏利与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天津博郡汽车有限公司任职。
此前博郡汽车董事长、CEO黄希鸣在接受电动汽车时代网专访时就曾表示,选择与一汽夏利合作是看中了他们管理团队。"我第一次去天津和他们沟通时,看到的是虽然夏利这些年经济效益不好,但核心团队都在,这是我愿意和一汽夏利合作的最主要原因。相比厂房、设备、资质,生产管理团队更重要,这些人是最宝贵的财富。"黄希鸣表示。
目前来看,一汽夏利可以说已经彻底被"腾挪"出来。有消息称,为了提前给天津博郡的量产工作做准备,一汽夏利在今年6月陆陆续续停掉了骏派品牌车型的生产线,并且只保留了小部分员工维护生产线。
总结
业内认为,与博郡的合作,可以看做是一汽夏利实现蜕变的一次机会。目前博郡汽车分别在底特律、南京、上海和北京拥有四个研发中心,产品开发、生产和管理团队约有1000多人。重新上路的一汽夏利未来能不能再现高光时刻,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厉害了!这家自主车企成立16个月销量近18万 明年目标挑战20万辆
在经历了前些年高速增长之后,2018~2019这两年,对于整个中国车市来说,真的不算好。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很多车企销量骤降。然而有这样一家自主汽车品牌,成立至今只有短短的16个月,全系车型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78039辆。这个汽车品牌,就是捷途。
近日,捷途汽车官方公布了销量数据。2019年12月份全系车型总销量达到了20007辆,相比去年同期的13464辆,同比增长46.6%。2019年1~12月份,捷途汽车全年的总销量是138032辆。虽然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15万辆销量目标,但是差距也不算大。
查了一下销量数据,从2019年8月份开始,已经连续5个月,捷途汽车的销量突破万辆,而且是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为何一个刚刚成立一年多的汽车品牌,在车市并不景气的当下,没有如此亮眼的表现?
2018年8月18日,捷途汽车品牌首款车型捷途X70上市。作为一款中型SUV,起售价只有6.99万元,再加上这款车在外观设计以及整车的配置上,表现也不错。凭借超高的性价比,2018年9月份,捷途X70就卖了7777辆。紧接着10月份,销量便达到了9077辆。11月份9509辆、12月份13646辆。上市4个月,销量便突破4万台,成功跻身万辆俱乐部。此后,这款车便成为捷途的主销车型,一直很畅销。
不只是车具有市场竞争力,在产品服务和经销商渠道建立上,捷途汽车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首先在服务方面,捷途汽车最大程度的为潜在客户解决选车、购车和用车过程中的困扰。为客户提供专属的咨询、销售、维修等各方面的专职人员提供服务,及时解决客户所提出的问题。
在一次捷途品牌新车发布会现场,捷途营销中心总经理李学用拿出手机,向现场的所有人展示了他跟捷途车主的微信聊天记录,听取车主的意见和建议,不止一位。做为汽车品牌营销中心的总经理,可以做到直接和车主沟通,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也正因为如此,捷途才能造出消费者喜欢的车。
另外就是在经销商渠道建立上,截止2019年底,捷途汽车在全国已经有1800家销售网点的布局了。同时,捷途汽车还与全国各省的旅游部门和机构进行深度合作,通过跨行业合作的方式,为车主提供更丰富的旅游资讯和性价比很高的旅游项目。很好的诠释了捷途品牌的理念:便捷的旅途。
在2020年,捷途汽车将会有多款新车型上市。在销量目标上,锁定20万辆。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快评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2018和2019年全年轿车销量对比,B级车销量冠军易主,领动未入榜
12月汽车销量的出炉,全国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了2110.3万辆,和2018年相比有9.3%的下滑,不过依然破2千万辆大关。其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就是轿车车型,2019年全年累销1014.4万辆,为全国狭义乘用车贡献了将近一半的数据。
而这其中,从乘联会发布的2019年1-12月轿车车型累计销量数据来看,朗逸凭借超49万的销量位列榜首,在整个轿车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轩逸在12月月销破6万,都未能撼动朗逸的冠军宝座,两者之间还差一万五千多辆的差距,这和轩逸下半年换代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不过朗逸和轩逸都是累销破47万+的车型,和第三名的卡罗拉有明显的销量断层。
2019年的榜单中德系车占7款,其中大众品牌占6成名额;日系车占据6席,美系车1个名额,国产车1个名额。大众在轿车市场还是一家独大,不过在日系品牌集体向上的追赶中,德系日系平分秋色,英朗和帝豪的地位非常稳固。
看完2019年全年轿车累计销量数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和2018年相比,轿车销量榜单前15究竟有什么变化?
从2018年的轿车销量排行榜来看,最大的变化就是轩逸和朗逸的排名,在2018年夺冠的还是轩逸,靠着终端的大幅优惠,将换代不久的朗逸赶超,但是风水轮流转,到了2019年,刚换代的轩逸就被朗逸趁虚而入,抢占了销量冠军的宝座。
而卡罗拉虽然连续两年都稳坐销量第三的宝座,但是从具体销量数据来看,2019年叫2018年有明显的下滑,主要是受车型换代影响。速腾、英朗和桑塔纳虽然排名位次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销量有轻微下滑,在正常波动范围之内。
帝豪下滑明显,从第九名跌至榜单第十一名,销量也有明显的波动和下滑。而另一方面,日系车集体向上,思域从2018年的第11位,跻身榜单第八位,销量也从2018年超21万的数据,再创新高,2019年全年累销超23万。表现同样抢眼的还有丰田的雷凌,换代后领先同级别竞品的产品力表现,让雷凌销量口碑都有明显的提升,2020年的表现非常值得期待。
雅阁也有明显的提升,较2018年相比,销量同比大增24.7%,不过遗憾的是,2019年B级车年度销量冠军宝座丢了,被后半年发力的帕萨特夺走,雅阁以不到千辆的差距,和冠军宝座失之交臂。
谁能料到,帕萨特在安全性备受争议,舆论环境大不利的前提下,销量还能不降反升, 12月月销2.7万,再创新高将雅阁赶超。和卡罗拉下滑不同,宝来排名有了明显的提升,换代后的宝来更符合年轻消费者审美,配合出色的降幅,逐渐发力,在2019年跻身轿车全年销量榜单第四名。
榜单还有一大不同,就在于消失了三款车型,一是排名第四的捷达,这款28年累销超440万辆的经典产品,在2019年年中停产下线,以捷达子品牌的形象重新登场。二是位列第十二名的科沃兹,曾经的畅销美系车代表,现如今跌下神坛,前15名只剩英朗一款美系车坚持。还有就是领动这款韩系车,作为韩系车最后的防线,在2019年的轿车销量排行榜单中,领动失去了踪迹,跌出榜单前15。
奥迪A4L也是两份榜单的明显不同,也再次证明了2019年的车市一大显著特征,虽然车市大环境遇冷,但豪华市场的销量和涨势非常抢眼,奥迪A4L一款起售价高达28.68万的产品,竟然能够和几万售价的家用轿车在销量数据上来一较高低,这在以前的车市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2018年的销量会达到多少万辆车一共
您说的2018年的销量会达到多少万辆车一共应该是指我国2018年的乘用车全年销量是多少万辆吧,2018年全国乘用车销量累计是2235.1万辆。
6、2018汽车销量排行榜
据乘联会提供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全国轿车共销售1,096,378辆,在2018年最后一个月依旧突破了百万辆,环比增长7%;同比仍保持下降趋势,较去年同期下降16.9%。总体来看,2018年全国轿车累计销量11,166,659辆,呈现负增长,同比增速-4.0%。同期,车质网接到车主针对轿车的有效投诉3682宗,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12.3%和9.1%。
本月“变速箱异响”、“变速箱顿挫”投诉量依旧高居榜首,相关投诉均超过200宗。“发动机故障灯亮”问题本月跃升至故障问题的第二位,投诉量同样超过200宗,环比增长超1倍,投诉主要来自于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车型。此外,“车身生锈”问题虽然投诉量略有下降,但依旧保持在高位,包括其在内共有9个故障点的投诉量超百宗。去除投诉人自愿申请撤诉的信息后,2018年12月TOP30轿车销量投诉量排名如下:
数据看点:
1、下一任“网红”?荣威i5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为荣威在2018年最后一款上市的全新车型,荣威i5的市场表现令人赞叹,上市第二个月便销量破万,在12月份自主品牌紧凑级轿车销量排行榜中,更是挤掉了吉利帝豪登上了榜首位置,销量直奔2万大关。荣威i5如果能延续这样的增长势头,有望成为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一哥”。但随着自主品牌向上之路不断深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品质车型,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已与荣威RX5和吉利博越迅蹿红的时代有所不同,想要脱颖而出愈加困难。 不过,在当前SUV市场增速逐步放缓的大环境下,轿车市场逐步显露出复苏的迹象,部分有远见的自主品牌企业已经开始重新布局轿车市场,荣威i5的推出疑占据了一定的先机,同时借助荣威RX5,荣威MARVEL X等车型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荣威i5未来还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网红”车型。如果期间质量口碑还能保持住,那将进一步助推荣威i5的向上之路。
2、涨势已起 东风悦达起亚K3复苏有望
近两年,东风悦达起亚品牌的市场表现一直处于低谷,起亚K3作为销量支柱同样受到了不小的影响。2018年对于起亚K3而言或许是最为难熬的一年,从2016年近20万的年销量到今年只有7万多,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不过,在沉寂了一年后,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起亚K3似乎重新找到了感觉,销量再次突破万辆,创造了本年度月销量的最高纪录。从其近一年的销量投诉量走势图来看,销量基本上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走势,从2018年9月起连续4个月实现了销量增长,这对于起亚K3来说或许是一个好的信号。而投诉方面,起亚K3近一年来的月投诉量一直较为稳定,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质量口碑表现良好。从其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的销量表现来看,已经步入到了上升通道,12月份破万的销量也算是为起亚K3在2018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令人对其2019年的表现有所期待。
3、销量爆发 北汽新能源EU系列成黑马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59.9%,其中纯电动乘用车2018年销售75.98万辆,同比增长69%。在今年整体车市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高增长已渐成常态。这其中,北汽新能源EU系列也在本年度最后一个月实现了销量破万,并名列12月份紧凑型新能源轿车销量榜的榜首,而北汽新能源2018年累计销量也创纪录地突破了16万辆。从北汽新能源EU系列近一年来的销量走势来看,表现平平,因此其12月份销量的大爆发也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是厚积薄发还是昙花一现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北汽新能源EU系列近一年来的投诉量走势平稳,除了8月份出现过一次异动外,基本上月投诉量都保持在个位数。不管怎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增长的大背景下,北汽新能源EU系列也有望借势而起。
4、步入上升通道 别克君威开创历史
本月,别克君威首次入选TOP30榜单,尽管排名不高,但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12,662辆的成绩也创造了君威车型有史以来月销量的最高纪录。连续4个月月销量破万,也助君威在2018年实现了销量突破,2018年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较2017年增长62.9%。从其近一年的销量走势图来看,总体呈现出逐步走高态势,很显然已经进入一个稳定的上升通道。距离全新一代君威上市1年半之际,2019款君威于2018年12月底正式推出,新车在配置方面有所提升,结合目前君威车型不错的终端优惠,2019年君威有望延续涨势。当然,前提是要保证稳定的质量口碑,就其近一年的月投诉量表现来看,暂时较为稳定,并未出现过较大的波动。
7、2018上汽乘用车销量大增,名爵品牌如何突破?
2018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超82万辆,荣威、名爵整车销售70.19万辆,同比增长34.45%,增速领跑行业;其中,名爵品牌汽车销量达27万辆,同比增长100%
年轻人热门小型SUV名爵ZS全球累计销量超11万辆,在长期被日系车型占据的泰国,名爵ZS表现尤为抢眼,拿下多个海外市场SUV销量第一;运动轿车前三强的全新名爵6平均月销8000辆,在2018年全年热销近10万辆,成为运动轿车领域的年度爆款车型;高性能荷尔蒙SUV名爵HS凭借“7秒破百、36米刹停”的出色性能、36.5分贝的NVH表现,为当前增速下滑、同质化严重的SUV市场注入活力。
上汽新能源核心技术优势突出,产业链布局完整
上汽作为国内唯一全面覆盖混合动力、纯电、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的车企,自主掌控电池、电驱、电控“三点”核心技术;
电池方面:与CATL合资设立上汽时代和时代上汽,生产和销售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及电池;与全球著名的英飞凌开展了IGBT项目的合资合作,在无锡设立合资公司,并且已实现批产交付;通过设立捷氢科技,加快燃料电池商业发展。
电驱方面:华域和麦格纳在电驱动领域进行合资合作,打造了中国一流的电驱动解决方案;同时联合电子、纳铁福等企业也在电驱动领域积极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
互联网生态成型、智能网联关键技术突破
名爵ZS、名爵6、名爵HS以及荣威RX5、RX3、i6等重磅产品形成了系列化互联网产品阵营;截止2018年9月份,累计销量突破70万辆,覆盖金融保险、维修保养、导航娱乐等互联网汽车生态圈已经成型。
斑马智行迎来3.0版本,智能网联产业链不断布局完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C2B)“蜘蛛智选”平台集客效应出现显现;同时智能驾驶方面,上汽获得了国内首张开放道路测试牌照和江苏省首批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目前已完成约8000公里的里程测试,荣威MARVELX“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功能也将在今年正式发布。
8、2020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8.0%
2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20年1月汽车产销预估数据,产销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乘用车2020年1月销量161.4万辆,下降20.2%,新能源车2020年1月销量4.4万辆,下降54.4%。
解读:此次公布的数据是中汽协根据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的预估。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
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9%和27.1%,同比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总体。
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完成4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3.5万辆和3.9万辆。
1月份销量是中国车市近3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销量的下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今年春节在1月25日,企业正常工作到1月23日,而去年春节在2月5日,正常工作至2月3日。相比去年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月,工作时间有22天,今年的有效工作时间损失5天,只有17天,同比下滑22.7%。反映到生产端,产量大幅下滑24.6%。
另一方面,自1月23日武汉因疫情宣布“封城”,全国各省市启动突发公众为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后,春节后消费渠道端受到完全压制。往年春节初三开始后,各地4S店开始陆续开业,客流逐步回升,今年春节后,2月前,全国4S店几乎都未营业。
新能源车方面,由于去年12月很多车企抢2019年内的积分,导致提前透支了部分产能和销量,因此销量下滑幅度超过整体大盘。
虽然1月份因疫情导致4S点推迟开业,车市销量出现下滑,但疫情对车市的影响并不会在1月份得到完全体现。
由于供应链,物流,主机厂,4S经销商普遍面临开工难,复产难,运营难,目前主要以防疫为主要工作重心,目前,各类企业都处在艰难的生产和运营恢复期,何时恢复正常的生产和运营,除了供应链上下的努力,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疫情的发展趋势。
2月份,销售端依然不会恢复, 2月份的销量将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