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规定不得限制顾客的户籍地,而厂家又规定经销商授权销售区域,这两者不矛盾吗?
不矛盾
比如北京丰台区一家汽车4S店,汽车厂家为该店设定的区域是丰台区,但在丰台区内生活、工作的任何一个人都 可以在此店买车,丰台区内人员可能有来自国内任何地区的人,这些外地人都可以在这个店买车。
2、购买汽车有区域限制吗
没有。
之前一些4S店会用汽车合格证办理质押贷款,这就给用户造成了隐藏,一旦4S店资金断链,没能力赎回合格证,那么用户买的车可能就会无法正常上牌,甚至成为黑户。
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直接从源头将这个现象给杜绝掉了,从7月1日起,汽车供应商和经销商在交付汽车时,需要同时把机动车的各种手续,包括整车出厂合格证、三包凭证同时交给车主。
(2)汽车厂商限制区域销售被罚款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不要急着付款:每个人买车的目的、偏好、预算各不相同,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车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如果买车主要考量是上班、经济、舒适,那么可以先选出几个拥有良好的市内行驶性能,油耗低,保养便宜的轿车车型,再根据样式,选喜欢的车子。
2、购车之前一定要计划好预算,这个预算必须要包括买车的所有花销,包括购车款、保险、上牌等税。
3、要看不是车的外形和配置,要看的是车的价格,因为来之前是做过预算的。
3、有限责任公司超范围经营!工商局要罚款!求高手详解!!
法律的要求是,你的先有合法经营资格才能去销售,你为什么要先销售再去办理手续。。。。
国家工商局的环节太复杂????人家办理有法定时间如XXX日完成,
时间太长才导致现在没办法变更经营范围??你就是明知违法,故意违法。
工商局来罚你的款,这样罚款合理。应为你就是没有手续在经营。在法律层面内你就是违法了。
沟通去吧,不是大事。
法律要求不考虑你个人原因,要求就是要求,你感觉亏可以不经营,没有人拿刀逼你经营,出现问题不能只考虑他人错误,或者他人给你制造麻烦,你知道杀人违法,你不去做,你知道你现在的经营行为违法,为什么要去做,做了就要承担后果。超经营范围首先在法律上先整改,整改期30天,你改正不完才能处罚。
4、什么是区域销售限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限制?
1、什么是区域销售限制?
区域销售限制主要在汽车行业。就是指厂家为了平衡各地区经销商的利益,限制当地经销商将车卖给外地客户。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限制?
限制区域销售只是厂商防止窜货和保护经销商的手段,保护当地经销商的经营收益。
5、因为垄断被罚8700多万,丰田到底冤不冤?
文/宋双辉
这两天丰田中国因为旗下雷克萨斯品牌存在价格垄断违法行为,被罚了8761万元,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其实车企因为价格垄断被罚款不是第一次了,而且八千多万的罚金也不是最高的,可能因为今年车市不景气导致大家对价格的事情格外敏感,再加上丰田和雷克萨斯两个品牌一直以价格坚挺著称,网上也有不少关于雷车加价的段子,所以它们被罚自然网友的反应会更加强烈一些。
不过看了网友们的评论后,我发现其实很多人并没有弄明白丰田中国为什么被罚,有人认为被罚是因为雷克萨斯的一些热销车终端总要加价,还有人觉得这是对手眼红了打击报复,不得不说大家想象力太丰富了,但是对反垄断法理解不够。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从专业角度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反垄断法》之于汽车行业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在判罚通知中对于丰田中国的违法行为给了详细的描述:
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当事人区域销售经理通过召开经销商会议、巡店、微信通知等方式,要求江苏省内经销商在互联网平台(汽车之家、易车网)销售雷克萨斯汽车时,统一按照各车型建议零售价进行报价,经销商不得擅自降低网络报价。
2016年至2018年3月,当事人区域销售经理通过召开地区协力会、微信通知等方式限制经销商销售雷克萨斯ES200、ES300h、NX200、CT200、RX450、NX300、LX570、LS系列等重点车型最低转售价格。例如,雷克萨斯RX450最大优惠幅度不得超过建议零售价的6%,ES200精英最低开票价为273000元,ES300h舒适型轿车最低开票价为353000元,NX200锋行型最低开票价为288000元,NX300、LX570、LS系列均要求新款上市时不得出现现金折扣。
(1)当事人将统一网络报价作为区域经理考核指标。(2)从2016年起要求经销商上传发票至当事人销售管理系统,组织专门人员对上传的发票进行检查,超出限价要求的,经销商必须说明原因。(3)对低价销售的经销商,当事人区域销售经理通过协力会、微信群和电话的方式告知会被削减下月相关车型配车。
也就是说,雷克萨斯的区域销售经理向经销商明确规定了车型的售价和折扣幅度,如果经销商不按此执行的话会有相应后果。
在很多网友看来,厂家不让经销商打折打得太凶,说明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即使不靠大幅优惠也依然有市场,这怎么就违法了呢?难道市场不允许企业这种自由定价的行为吗?
大家会有这种误解其实不奇怪,很多人脑海中的垄断行为,就是一个市场只有个别品牌一家独大,其实这只是对垄断二字的字面理解。
《反垄断法》第十四条规定
我们为此特意采访了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任清律师,他表示,《反垄断法》对厂商限定经销商转售商品的价格是有明确规定的,除非符合法律规定的豁免条件,否则厂商不得限制经销商转售商品的价格,也就是说经销商卖给消费者的终端价格是多少,厂商无权干涉。
这也是为什么新车发布的时候公布的价格都叫做“厂商指导价”,这个价格只是一种指导,具体每家经销商想卖多少钱,厂家并不能给出限定。
至于有些人认为,厂商给经销商设定了一个最低价,不让经销商之间互相压价难道不是保护经销商利益和保护品牌吗?任清律师解释道,《反垄断法》的这项规定,是为了让经销商之间以及汽车品牌之间能够充分竞争,这样最终获益的才是消费者,我们才能以最优的价格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否则,如果所有品牌的终端价格都是固定好的,经销商没有了自主定价权利,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也就没有了竞争,品牌之间的竞争也被削弱,消费者也就无法享受充分竞争带来的好处,厂商说卖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我们只能为此承担更高的购买成本。
可能也有人有疑问,如果新产品在配置上更加丰富了,成本更高了,难道厂商也无权提高售价吗?这里要明确的是,成本增加的前提下厂商可以提高给经销商的供货价格,但是至于经销商出售给消费者的价格是否提高,厂商也无权干涉,应由经销商自行决定。
实际上在限定转售价格上栽过跟头的汽车企业已经不少了。
2015年4月,江苏省物价局对奔驰处以3.5亿元罚款,对部分经销商处以786.9万元罚款;
2015年9月,上海市物价局对克莱斯勒(中国)处以3168.2万元罚款;
2015年9月,广东省发改委对东风日产处以1.23亿元罚款,对广州地区17家经销商处以1912万元罚款;
2016年12月,上海市物价局对上汽通用处以2.01亿元罚款;
2019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长安福特处以1.63亿元罚款。
这些企业被罚都是因为向经销商限定了转售价格,而还有一些企业和经销商则是因为限定了零配件和保养服务价格被罚,比如:
2014年,武汉四家宝马4S店因为协商统一收取PDI检测费,被处以总计162.67万元罚款;
2014年,克莱斯勒上海三家经销商因签订协议对同城经销商的保养工时、配件价格、做漆价格及执行时间做了统一约定并执行协议价格,被罚款214.21万元;
2014年9月,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因为在湖北召集经销商统一零配件和保养价格,被湖北物价局处以2.49亿元罚款,8家经销商被处以2996万元罚款。
所以,不光汽车的终端售价厂商无权统一限定价格,零配件和售后保养的价格也都是如此。
明白了丰田中国此次被罚的原因,我们再来看一下,八千多万的判罚究竟是轻还是重?
任清律师表示,判断一项处罚的轻重不能单看罚金金额的大小,而是要看这几点,首先除了罚款之外,是否还没收了违法所得?其次,罚款以多大范围的营业额作为基数?最后就是罚款的比例,法律规定是1%-10%之间。
我们注意到,这次丰田中国的判罚,没有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基数选取的是丰田在江苏省2016年的销售额43.8亿元,罚款比例为2%,所以与前些年的几起案件相比,这次的处罚程度并不算重。这也与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经营者配合态度等因素有关。
任清律师表示,从2008年我国《反垄断法》开始实施至今十多年时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限定转售价格的行为不合法,所以也都在加强这些方面的合规性。
汽车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对自身的产品和品牌有足够的自信,当然可以不靠价格战抢市场,对于那些不从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只想依靠降价促进销量的行为,我们也并不认同。不过一切的前提都是要遵守《反垄断法》的规则,不能主动干预经销商层面的定价权,这样才能最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汽车跨区域销售违反汽车管理规定吗
一般汽车厂家都是给经销商划定区域的,如果跨区域销售就是到人家的地盘销售,危害: 1、引起价格竞争,互相压价 2、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有可能产生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