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勒和曼牌机油滤芯哪个好?有什么区别?
马勒和曼牌机油滤芯相比来说,马勒的比较好,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价格,相同定位的产品,曼牌要贵一些。
曼牌一直很贵。它已经使用过一次,没有任何问题。只要你一按按钮,它就很容易安装。马勒的空气过滤器和空调过滤器已经被使用。很难将空气过滤器安装在桶内。旋转了半天又几次之后,它终于被蛮力推进去了。安装感觉不对,总是有一个缺口。
作为活塞系统、气缸部件、气门驱动系统、气体管理系统和液体管理系统的三大供应商之一,马勒集团为全球所有汽车制造商提供全套高品质产品。
马勒在中国的11家工厂为市场提供了全方位的汽车相关产品,包括活塞、活塞铸件、轴瓦、空气、机油、燃油滤清器和内燃机零部件及其外围产品。马勒还计划继续在中国建厂,以实现其所有产品的本地化生产,过滤器和滤芯是其核心部件。
曼牌过滤器采用高效过滤介质,过滤精度高,容污能力强,抗腐蚀性化学品能力强。此外,它还采用了外观质量高的坚固外壳、开启压力准确的旁通阀和性能(硅酮成分和性能)最佳的止回阀。
2、车载香水哪个牌子好?求推荐。
比较推荐:埃迪、晶铂特、帝卡洛、快美特、香百年
1、埃迪
埃迪薰香融合了法国浪漫薰香文化和中国“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理念,崇尚自然清新,追求反醭归真,它承载着法国的历史文化精髓和宗教文化的特点。她浸透着自由与爱情,散发着人性的善良与博爱,她伟大而独立,古老而恒久,奢华而尊贵,理性而浪漫。
2、晶铂特
晶珀特汽车香水,高贵的品质源自她的原产地——意大利,她对味道强烈的香精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香水原料的成分必须符合国际通用的环保和健康方面的标准。很多原料,包括一些化合物,在没有做化学方面的标准测试之前都不能够使用,有些还要寻求其他的合适代用品。
3、帝卡洛
帝卡洛Dicoro,法国专业香薰品牌,由帝卡洛马里奥(dicoro mario) 在1908 年创办于有着“法国生活艺术象征”之称的波尔多市。典型的家族型香薰企业,百年来,几代人凭着先进的精油萃取技术和独有的天然香料配方,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4、快美特
快美特汽车精品(深圳)有限公司,是日本CARMATE集团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是专业设计、生产、销售汽车用品的生产厂家。旗下迪斯尼系列香水深受广大车主的喜爱和好评。
5、香百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香百年国际香薰用品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此后,公司一直致力于高品质汽车香水研发、销售,为日本、美国等汽车用品公司提供OEM、ODM服务。到2006年,公司开始进入大陆汽车后市场,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和优质的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业界的一支生力军。
3、阿里巴巴、京东入场 汽车后市场的护城河?
传统赛道顶不住“闯入者”?
阿里用“新零售”的概念套用一切行业,京东的“无界零售”衍生出了汽车无界服务战略。这两大巨头带着新兴概念野蛮入侵汽车后市场,一时间风头无二。
之前,亿欧汽车在《阿里京东入场,汽车后市场创业公司只剩一年窗口期》一文中分析:摆在汽车后市场创业公司前面只有两条路:要么附庸巨头,要么加固护城河;无论哪种选择,这个窗口期只剩一年。
在互联网丛林法则中,在巨头入局参与竞争后,留给行业内其他玩家竞争与被整合的时间仅有一年时间左右。根据行业不同,窗口期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但结局都相似。窗口期关闭后,没有被巨头整合也没有强大壁垒的企业短时间内就失去了发展机会,企业只能维持现状等待下一个窗口期,更多的则将走上下坡路。
早在2016年9月,阿里“车码头”计划就公布了:“目前线下汽车后市场门店只需要2万家,95%的门店都要面临淘汰。阿里汽车计划2017年底在全国开设2万家车码头门店。”
今年11月1日,在京东汽车无界服务战略的发布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辛利军表示:“京东将打造10万+修理厂成为拥有智能预测、补货、协同供应链和最新智能门店科技的智慧修理厂。”
互联网的下半场,巨头想要通过李开复提出的OMO(online merge offline,即线上与线下融合)模式,赋能线下“一盘散沙”的汽修门店,整合成为规模化运作。综合电商布局后市场,那么领域内的垂直互联网企业怕了吗?所谓的护城河建在哪了?
用户规模?
相较于传统渠道,互联网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线上流量,但是线上流量向线下导流的转化率正在逐步走低。车码头快2年了,如果流量有用,现在楚河汉界应该泾渭分明了。而且在流量上,创业公司几乎无法和两大电商巨头抗衡。
烧钱圈用户的模式在2015年左右的后市场O2O上已经惨败过一次了,用户极低的忠诚度已被验证,可见C端用户群体的规模并不能成为垂直互联网+后市场创业公司的护城河。
区域垄断?
用户靠不住,地缘优势也很难利用起来。后市场发展多年,始终摆脱不了“熟人经济”,但这也限制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后市场的线下门店辐射范围有限,每个门店的客户群体相对固定。线下对互联网平台崇拜的经营者,想要利用互联网手段,争夺新一代新车消费者。一些垂直后市场的互联网企业的片区化垄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京东的五公里网点布局,也在逐渐形成小区域垄断。有想法的商家,还是不会放弃跟猫狗合作的机会。
用户体验?
有从业者分析认为,汽车后市场创业公司的机会在于用户体验。让用户体会到更加便利的、有品质的、标准化和能复制的服务,会是未来后市场追逐的趋势。但目前看来,还没有哪家能够做到让客户买账,这也是众多企业倒闭的根源。
在服务体系的设计上,扩展SKU、个性化推荐服务、车况监测技术等等需要完善的环节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行业的理解和数据的积累变得尤为重要。市场上还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在服务设计上备受推崇。而在产品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谁又有绝对的能实力能把阿里京东踩在脚下?
后市场互联网企业没有护城河?
短期来看,后市场服务覆盖的SKU也许是一道护城河,但随着时间推移,所有玩家都在拓宽服务品类,这道护城河的功效也会逐渐薄弱。
阿里与京东的入局,对后市场企业确实有影响,对线下传统门店来说是拥抱互联网的机会,对于互联网类型的企业来说,用某行业人士的话说,就是“欢迎巨头来一起教育市场”。可以说,在市场和模式成型之前,巨头入局对各方多半是好的影响,大家都是推动后市场产业升级的一员,现在谈“冲击”还尚早。
后市场的OMO模式还很年轻,甚至还没有走过互联网1.0的信息时代。在用户培养方面,也许巨头能更专业、更有经验。虽然没有什么强劲的护城河,但市场之大,短时间之内谁也无法在交易上吃下整块儿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