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中国市场汽车销量排行榜
2013才刚刚开始,数据尚未收集,更未统计整理,所以现在还没有所谓的排行
2、2014汽车销量比2013年增长多少
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速回升至约13%。过去五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如同“过山车”般的增长。展望2014年,车企分化将持续,“产品力+环保”是取胜关键。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明年客车将是突破口,乘用车放量仍需时间。
汽车行业展望
展望:预计2014年汽车销量增速小幅回落,但仍维持较快增长。中国仍处于汽车消费普及期,尽管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千人口汽车保有量(90辆)仍显著低于美国(993辆)、日本(624辆)、韩国(377辆)等国家。基于经济平稳增长的预期,考虑到基数和市场需求,预计2014年汽车市场有望实现9%左右的稳健增长,较2013年小幅回落。其中,以私家车为主的乘用车销量增长有望接近10%~15%,商用车增幅相对偏低。
结构:SUV仍将是增长最快的子行业;大中客市场受益于新能源公交推广。2014年SUV市场仍将持续较高增长,预计增速接近25%。SUV具有视野好、造型个性等优势,在换购、增购中占比较高;伴随购车群体年轻化,其在新购车比例中亦有提升。过去5年,SUV占乘用车比重已由6.4%快速提升至16.7%。考虑到低端SUV占比仍仅有10%左右,未来3~5年,SUV市场仍将处于较快增长阶段,预计未来SUV占乘用车比重有望提升至25%左右。受益于新能源公交车推广,预计大中型客车市场增速或接近10%。
产能:乘用车供需紧平衡,价格体系可望维持相对稳定。预计未来两年,乘用车行业产能复合增速在15%~20%,略快于需求增长。2014年新增产能的主要是产能利用率显著偏高的企业,如一汽大众(15万辆)、上海大众(30万辆)、上海通用(30万辆)、长安福特(35万辆)等。考虑到投产时点偏晚,新增产能的当年实际贡献度低于上述数据。上述产能释放后,行业供需将维持紧平衡,终端价格有望维持相对稳定。
产品力:关注市场地位提升的优势公司。汽车行业销量增速小幅回落、产能压力适度缓解、新产品持续投放,企业逐渐由“产能竞争”转向“产品竞争”。倚靠一款产品包打天下的年代已过,竞争全面转向对于产品力、产品系列化、产能、品牌、网络、成本控制的综合考验。只有持续推出有竞争力新产品、通过产品力在竞争中稳步提升价格的公司,才能在竞争中占优,如长城汽车等。
环保:“治堵治霾”,机遇挑战并存。天津限购,导致市场担忧以“治堵治霾”为名的汽车限购蔓延。甚至有报道称,多达25个拥堵城市可能考虑在2015年前后实施限购。限购难以实质性改善交通拥堵和治理雾霾,大力发展公交、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升燃油品质、加快黄标车淘汰、提升排放标准等方式并举才是“治堵治霾”长治久安的正解。从未来发展方向看,新能源公交车和卡车尾气排放升级是大势所趋,相关公司如宇通客车、威孚高科等,有望持续受益。
创新:伴随汽车电动化,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亦为发展趋势。汽车电子技术飞速发展,驾驶者对安全、便利、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升,单车电子产品用量持续增加。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应用,将逐渐从传统动力总成控制、汽车安全控制系统,逐渐转向智能导航、车载娱乐、信息处理、移动通信服务等。国内汽车电子+智能汽车市场空间可望接近3000亿~4000亿元。车联网市场亦将迎来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国内车联网服务市场将突破2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展望
趋势:节能与环保是汽车发展两大永恒主题,新能源汽车有效缓解能源和排放压力,是未来发展方向。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以来,各部委已累计颁布19条新能源汽车相关法规、政策。2013年9月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推广期间为2013年至2015年,补贴范围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新版政策中补贴方式调整为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生产企业,并且要求示范区域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将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提高推广效率。
客车:新能源公交车是最好的突破口,有助地方政府实现节能减排。公交车主要运行于城市中心区域、且行车线路固定、车体空间大,适于推广新能源技术,有利于降低城市中心区污染。2009年初开始的“十城千辆”电动车示范工程,驱动新能源公交车发展,此后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展至20个。今年11月公布的首批28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或地区,预计未来2~3年需求规模接近25万辆,其中6万~8万辆为新能源客车。
乘用车:特斯拉引发对电动车的再次关注,但大量普及仍需时间。此后,宝马i3全球发售,又在法兰克福车展推出i8车型。比亚迪近期推出第二代双模车“秦”,关注度亦较高。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补贴细则出台,北京、上海等地拍照政策倾斜,新能源汽车销量可望迎来小高峰。但考虑到购置成本、产品稳定性、充电设施等因素,新能源车大量普及仍需时间。
3、大金龙客车2013年和2014年销售额是多少亿
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速回升至约13%。过去五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如同“过山车”般的增长。展望2014年,车企分化将持续,“产品力+环保”是取胜关键。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明年客车将是突破口,乘用车放量仍需时间。
汽车行业展望
展望:预计2014年汽车销量增速小幅回落,但仍维持较快增长。中国仍处于汽车消费普及期,尽管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千人口汽车保有量(90辆)仍显著低于美国(993辆)、日本(624辆)、韩国(377辆)等国家。基于经济平稳增长的预期,考虑到基数和市场需求,预计2014年汽车市场有望实现9%左右的稳健增长,较2013年小幅回落。其中,以私家车为主的乘用车销量增长有望接近10%~15%,商用车增幅相对偏低。
4、2013年我国汽车行业销售量最高的汽车品牌是哪个
在国产车中一汽轿车增速最为迅猛,虽然总台数仅有12.89万辆,但同比2012年销量增幅达68.16%。而进口车中,英菲尼迪在2013年表现抢眼,销售1.7万辆同比增幅达54%。在合资车企中长安福特销售67.9万辆,同比2012年增幅62%。而销量最高的上汽通用五菱去年完成160万辆,同比增长9.76%。而日系车企中,广汽本田依旧表现抢眼,去年销售43.55万辆,同比增长37.6%,而兄弟企业广汽丰田增长也不错,2013年销售30.31万辆,同比2012增长20.58%。
1、合资车企 长安福特2013年大爆发
如果要问2013年在中国市场表现最出色的车企是哪个?那么一定非长安福特莫属。2013年全年实现了62%的增长,销量达到67.9万辆。2013年对于长安福特来说,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增长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福特汽车[微博]在2013年不断引进新车型,相继投放了福特翼搏、福特翼虎、福特新嘉年华、福特新蒙迪欧在内的7款福特全球车型。虽然这一年也出现了翼虎断轴事件,品牌形象受到很大损害但也没太影响销量。
2、日系三强在华彻底复苏 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2013年,日系三大厂商集中发力,从数据来看,广汽本田增长37.6%,广汽丰田增长20.58%,东风日产增长19.8%,这样惊人的增长率使日系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到17%。日系车企的东山再起的原因,首先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土纷争对消费者购车的影响降低。因此原先有购买日本车打算的消费者,开始放心购买,使日系车的销量在短时间内有集中的上升。二是日系车企发力推出新车型。丰田推出了新款威驰和致炫。日产推出了新款轩逸,还有新款天籁。本田推出了新车型杰德、雅阁,还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凌派。
3、豪华品牌 销量数字均可谓“漂亮”抢眼
英菲尼迪2013年的销量增幅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彰显了英菲尼迪中国本土化战略的有效性。从去年中秋节开始,一系列饱含情感体验的营销活动,如借势赞助热门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让英菲尼迪JX的明星家庭座驾形象得到很大提升。
2013年奔驰在华共销售22.8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1%,刷新了奔驰公司的历史记录,同比增长13%。不过中国市场方面,2013年宝马在华销售39.07万辆,奥迪销售49.2万辆,远高于奔驰。2013年,宝马在华共销售390,713辆汽车,同比增长19.7%,创下中国大陆市场最好销售纪录,中国超过美国成宝马全球最大市场。在几乎没有新车推出的情况下, 2013年宝马依然完成了接近20%的增长,这的确让人“满意”。
但2014年,奔驰的展望是乐观的,今年晚些时候还有全新C级和GLA投放市场。按照戴姆勒的规划,2015年奔驰在华销量将超过300,000辆。2014年,宝马也将有10余款新车上市,相信2014年宝马在华的销量数字将更加“漂亮”。
4、自主车企 几家欢喜几家愁
相对合资企业,自主车企的销量也是可圈可点。201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22.20万辆,同比增长11.3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28%,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57个百分点。在上述11家主流自主车企的数据中,基本上都已完成销量目标,而江淮乘用车也目标高了一步之遥。奇瑞汽车2013年或许因为在经历转型的阵痛,销量表现欠佳,同比下降18.8%。
5、2013年全年汽车生产和销售分别多少辆?
2013年的汽车市场几乎让每一个从业者感到兴奋:汽车行业全年产销分别为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其中乘用车的数据更是达到了“小阳春”的水平,产销分别为1808.52万辆和1792.89万辆,同比增长16.50%和15.71%。这也是2007年之后,首次达到超过15%的年度增长率。
6、2013年印度汽车销售量是多少
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800万辆,同比增长16%。相比之下,印度的汽车销量只有180万辆,同比下降近10%。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ociety of Indi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昨日报告称,这是11年来印度汽车销量首次出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