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汽车销售总量是多少?
**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增长27.32%和25.13%,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523.31万辆和517.60万辆,同比增长32.76%和30.02%;商用车产销分别为204.66万辆和204万辆,同比增长15.25%和14.23%。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销售的380多万辆轿车中,大约80%由私人购买,私人消费成为轿车市场的绝对主体。 (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7-01-19/1055246075.shtml ) **2006年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共销售轿车269.0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7.66%。上海通用连续两年位居榜首,奇瑞汽车由去年的第七位升至第四位。 2006年轿车企业销量排名 企业名称 销量(单位:万辆) 1、上海通用 36.54 2、一汽大众 34.12 3、上海大众 34.06 4、奇瑞 27.24 5、北京现代 26.18 6、广州本田 22.43 7、一汽丰田 21.04 8、吉利 20.43 9、神龙 20.13 10、东风日产19.89 ( http://www.eeo.com.cn/instry/automobiles/2007/01/12/284.html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统计数据称,2007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工业重点企业实现利润呈高速增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127.54亿元,同比增长69.9%。在16家重点企业(集团)中,15家企业实现盈利,仅有昌河一家公司处于亏损。据2007年一季度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出指标呈快速增长,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98.03亿元,同比增长36.61%。在16家重点企业(集团)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吉利集团,同比增长达到194.16%。重汽集团、华晨集团、广州集团、一汽集团、东南公司和奇瑞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呈高速增长,分别为87.02%、79.13%、76.13%、62.73%、55.45%和53.65%;江淮集团、上汽集团和东风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也较快,分别为27.68%、25.47%和19.24%。但哈飞集团和昌河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略有下降,分别下降了0.60%和1.07%。以吉利集团、重汽集团和奇瑞公司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表现突出,利润增长率同比分别达到2891.62%、545.14%和410.68%。不过,在华晨集团、南汽集团和东南公司实现扭亏的同时,昌河公司仍为亏损,但3月份亏损额比1~2月份有所减少。 一季度重点汽车企业利润127.54亿元 同比增七成。
2、广州花都汽车城
花都汽车城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车城大道1号
C的位置就是鐧惧害鍦板浘
3、中汽协:2019年汽车销量2576.9万辆,同比跌超8%
[ 亿欧导读 ]?2019年12月,与上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乘用车。乘用车销量依然下降,市场需求下滑态势没有明显改变。
作者丨曾??乐
编辑丨杨雅茹
相较此前的下滑态势,2019年12月的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同比跌幅有所收窄,但远未达到回暖这一程度。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上月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数据。2019年12月,与上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乘用车。乘用车销量依然下降,市场需求下滑态势没有明显改变。
从具体数据来看,2019年12月,汽车产销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1-12月,汽车产销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产销降幅比1-11月继续呈小幅收窄,比上年分别扩大3.3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
在车市负增长的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下滑。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下降30.3%和27.4%。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
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自2019年7月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出现负增长。陈士华认为,“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在车市下滑情况下,国内车企需要沉下心来思考,研究‘如何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提高品牌竞争力,寻找更好的发展道路。”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如是说。
谈及今年车市销量预期,中汽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经过对国内车市的全面评估,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
(2019年12月汽车生产情况)
(2019年12月汽车销售情况)
(2019年汽车企业库存情况)
在乘用车方面:
12月,乘用车产销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0%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下降0.9%。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小幅下降,销量呈较快增长,其他三大类品种产销均呈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略有下降,交叉型乘用车产量略降,销量微增,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保持增长,其中产量增速更为明显,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依然呈较快下降。
1-12月,乘用车产销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最为明显。
(乘用车月度销量)
(乘用车月度销量增长率)
(2019年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
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呈较快增长,同比降幅依然明显。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同比依然下降。
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产量同比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
(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
(2019年1-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
在自主品牌和其他车系销量方面:
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比上月明显增长。共销售92.9万辆,环比增长15.2%,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比上月增长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
在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韩系品牌销量增长明显,美系增速略低,其他外国品牌呈小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德系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日系微增,其他外国品牌均呈下降,法系和美系品牌降幅依然明显。12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2.6%、53.7%和79.2%,比上月均呈增长,其中轿车和MPV增长更明显。
(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与市场份额统计)
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
(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与市场份额统计)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及变化趋势)
在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和德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略有减缓,韩系品牌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美系和法系品牌降幅有所扩大。1-12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在各大汽车品牌销量方面:
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758.7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3.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北京奔驰和广汽丰田销量呈较快增长,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和东风有限(本部)增速略低,其他五家企业均呈下降。
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548.3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8.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大众销量增速最为显著,奇瑞汽车和上汽大众也呈较快增长,东风本田和长安汽车增速略低,其他五家企业呈一定下降。
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共销售122.8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88.7%。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汽大通和广汽乘用车销量增速明显,上汽通用略有增长,其他七家企业均呈下降。
(1-12月中国市场销量前十名的汽车企业)
在动力电池方面:
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6.2GWh,同比下降22.9%,环比下降31.4%。其中三元电池产量4.8GWh,占总产量77.8%,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10.2%;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2GWh,占总产量19.0%,同比下降57.2%,环比下降67.4%。
1-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85.4GWh,同比累计增长21.0%。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55.1GWh,占总产量64.6%,同比累计增长40.8%;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27.7GWh,占总产量32.4%,同比累计下降1.2%。
(按材料类型划分的动力电池产量)
2019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9.7GWh,同比下降27.4%,环比上升54.4%,年底有一定幅度冲量表现,但热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4.8GWh和4.7GWh,同比分别下降28.2%和22.6%,12月份二者装车比例基本持平。
(2017-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月度装车量数据)
2019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6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11月份增加4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6.8GWh、7.7GWh和8.6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0.0%、79.3%和89.0%,仍保持高位。
2019年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7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45.6GWh、49.2GWh和54.7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3.4%、79.1%和87.9%。
(2019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
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
截至2019年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1.6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0.1万台、直流充电桩21.5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2019年12月较2019年11月公共类充电桩增加2.1万台,2019年12月同比增长55.9% 。
2019年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5万台, 2018年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0.98万台,增速提高53%,公共类充电桩增速加快。从数据上能看出,公共类充电桩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整个行业保持增长的态势。
(2019年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整体情况)
其中,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湖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3.9%。
(2019年各省份公共充电桩总量TOP10)
(2019年各省份充电站总量及TOP10)
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4.8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2.0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4.0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8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台。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0.2%,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9.8%。
(2019年全国规模化运营商)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花都汽车产业基地的介绍
花都汽车产业基地,花都区新八景之一,位于花都区,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东连从化,南靠广州,西邻三水,北接清远,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举足轻重,花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四个阶段后,已发展成为广东三大汽车板块的榜首。
5、广州市花都区汽车城有哪些公司
东风日产、优尼冲压、河池、泰李、鸿利光、永日电梯、南头科技、很多很多了
6、花都区汽车城管委会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正处级别
1、广州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广州市市长是副省长级别。依次类推,广州市花都区属于副厅级别单位编制。
2、所以花都区汽车城管委会属于正处级别单位编制(相当于其他地市普通县长级别)。
7、花都区的经济
1993年10月,花县农业委员会更名花都市农业委员会(简称“市农委”),主管花都市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及协调农口线单位的工作,内设人秘、生产、经营管理、财务4个科及会计辅导站。1996年11月,花都市机构调整,调整后市农委内设工委办公室、行政科、生产综合科、经营管理科(与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办公室、农村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合署)。2000年7月,花都市农业委员会更名花都区农业委员会,内设机构不变。
90年代,花都市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健全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按照“缩粮、扩花、稳菜、提渔、改牧、调果”的方针,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蔬菜和花卉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渐增加,花都成为广东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1993年,花都市农业总产值12.71亿元(产值按当年价、增长比例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农村经济总收入38.8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209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最大,占49.33%。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6.79%,农业商品率75.3%。1994年,全市建立农业、蔬菜、水果、农村、林业5个市级技术研究所和四级农技推广网络,9个镇均设立农技站,123个行政村委设农技推广服务站,183个村各配备1名农民技术员,全市建立农技示范户2597个,全面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实施了农民继续教育“绿色证书”工程及建设种子种苗工程。18个村、社定为推广农村股份制试点。“八五”期间,花都市实现“五个五万亩”(荔枝、龙眼、柑橙、蔬菜、塘鱼)的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三高”(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逐步形成优质水稻、水果、蔬菜、水产、畜牧五大产业。至1995年,农产品的优良品种率有很大提高,优质水稻品种覆盖率达90%,优质水果、优质蔬菜品种覆盖率均为50%,优质水产品种覆盖率60%。农村多种经营收入占第一产业收入的59.66%,打破了农业长期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格局。全市涌现了一大批一专多能种养结合的专业户,建立了一批“三高”农业基地,适度规模经营大户有6363户,7万平方米以上连片种植基地有50多个,其中70万平方米以上的基地4个,700万平方米的基地1个。培训财会人员1055名,487名农技人员取得农技师、农技员等职称。
1996年,花都市政府主持编制《花都市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全年投入发展“三高”农业资金7.8亿元,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36个,面积1500万平方米,其中70万平方米以上4个。新建花卉基地2个,面积70万平方米。全市种植花卉面积达340万平方米,初步改变过去“花都无花”的状况。新增种养专业大户23户,外资办“三高”农业企业13家。“三高”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95%。1997年,花卉、蔬菜生产迅速发展,花都市在新华镇三东村开展农业现代化试点,投入634万元,完成28个工厂化蔬菜生产大棚建设和40万平方米水稻区农田标准化建设。全市引进久保田收割机7台,开创了花都水稻收割全过程实现机械化的历史。农业结构历经几年调整后,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为1∶1.2,粮食、蔬菜、花卉、水果、塘鱼、禽畜生产协调发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95%,森林覆盖率38.50%,绿化率93.75%。60个村303个经济社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工作。1998年,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地化、专业化的“三高”农业企业规模迅速扩大,逐步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是年,“三高”农业基地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40%以上,出口农副产品总值达5011万元,农业机械化程度为60%,按现代化水利设施标准完成水利工程308宗,造林706.67万平方米,花都成为广东省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1999年,全市190个行政村(含7个作业区)共建立184个经济联合社、1273个经济社,178个村、411个经济社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兴办龙头企业,实行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模式。是年,全市150多个产值超100万元的农业产业经营公司形成“公司+农户”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实现小家庭与大市场接轨。2000年,重点抓好花卉生产交易中心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两个农业示范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花卉市场、农产品保鲜基地、蔬菜示范场建设,大力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至2000年末,全区有龙头企业36家,外资农业企业298家,生产基地69个(其中连片种植面积在66.67万平方米以上的15个),年产值超亿元的生产基地10个,“三高”农业专业户788个(拥有土地面积1.09亿平方米),农业总产值27.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4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40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1.16倍、3.95倍、1.78倍;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8.12%,比1993年下降8.67个百分点;种植、林、牧、渔各业产值比例为52.85∶2.38∶27.3∶17.4;农业商品率83.5%,比1993年增长8.2个百分点。
撤县设市后,花都市农业存在如下新问题:一是耕地减少。由于非农建设占用土地与人口的迅速增长,2000年与1992年相比,全市耕地面积减少5313.33万平方米,下降24.1%,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从5870平方米降至423平方米。二是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出现新问题。表现在部分水利设施多年失修,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偏高,土壤地力有所下降,务农人员老龄化等。三是各镇经济发展不平衡,北部山区比南部平原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1993年,花都市有工业企业500多家,总产值59.33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89.4%。撤县设市后,花都的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乡镇工业、“三资”工业和个体私营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
1993~2000年,花都的工业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1993~1996年是高投入和高速发展阶段。这期间,一批骨干企业如云豹汽车厂、40万吨转窑水泥厂、花都陶瓷厂等建成投产,花都基本形成建材、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医药化工、食品五大工业行业,在工业发展中发挥支柱作用。1994~1996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31.61%,独立核算工业销售收入平均每年递增37.44%,大宗的工业产品有水泥、石灰石、服装、布、皮鞋、塑料制品、化学农药、饮料等,1995年增加汽车和摩托车。花都市的高新科技产品、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不多,工业经济效益偏低,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逐年增加。1996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362家,亏损企业175家,占48.3%,亏损额34302万元,比1995年的亏损额12320万元增长178.43%。村镇企业和“三资”企业迅速发展,市三级工业产值结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属工业产值比重逐年下降,村镇工业比重逐步上升。1996年,村镇工业产值与市属工业产值比例为75.26∶24.16。
1996~2000年,是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阶段。1994年7月市政府成立企业转制领导机构后,围绕落实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公有制企业实行了全面改革。全市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和对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加快公有制企业的改制,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社会保险、要素市场的建设,使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1996年,企业转制工作全面铺开并取得重大突破,成立了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立办公室(简称市公资办),组建政企分开的9大控股经营(集团)公司(1997年发展为11个),其中原属市经委的市属工业企业改归兴都工业控股公司管辖。1997年,市属工业企业除供销、粮食系统的外,均归11个控股经营(集团)公司管理。至2000年底,区属174家应转制企业中实现转制企业164家,转制率94%,其中转股份合作制企业87家,租赁16家,抵押承包29家,关闭15家,其他17家。实行股份制企业占已转制企业的53%。村镇集体企业改革工作全面铺开,803家应转制企业基本完成转制工作。2000年末,花都市各类工业企业总数6443家,其中规模以上(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716家。全年工业总产值(现行价,不含广州市属企业)311.1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91.9%。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5家。花都工业形成以建材、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制衣、皮革皮具、食品、塑料化工为主的行业结构,主要工业产品有94种。其中,风神汽车、狮岭皮革、粤花水泥、花都陶瓷、乐高食品、飞达音响等“拳头产品”畅销全国。2000年,花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4%。花都市工业经济发展呈现4个特点,一是规模以上企业大幅度增加;二是行业门类比较齐全;三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要地位;四是新兴行业发展加快,比重增大。2000年比1993年,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48倍,市属工业和镇村工业产值分别增长2.57倍和4.44倍。1993年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例74.95∶25.05,1995年后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轻重工业的比例也发生较大变化。2000年,轻重工业产值构成为66.18∶33.82。
撤县设市以后,花都市委、市政府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点扶持合资、合作、独资企业和民营、私营企业。1996年以后,非公有制工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和工业产值有较大幅度增长。至1999年,非公有制企业有5854家,占全市企业总数91%;非公有制工业产值2235478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9.7%。
2014年上半年,我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8.78亿元,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1.34亿元,同比增长12.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54亿元,同比增长14.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73亿元,同比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100.67亿元,同比增长5.6%;外贸出口总额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34.96%;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97%。通过审议,区人大常委会认为,上半年区政府积极应对困难,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并建议下一步要建立重大项目建设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监管。同时,通过科学决策研究,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扶持高科技实体经济,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8、花都有多少个镇?
截至2016年,花都区下辖花东、花山、梯面、狮岭、赤坭、炭步6个镇。具体介绍如下:
1、花东镇
花东镇位于花都区东部,西连花山镇,东、北与从化市接壤,南临白云区。辖区面积208.44平方千米。
2、花山镇
花山镇位于花都区东部,紧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花都中心城区,面积116.40平方公里。106国道、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广乐高速、肇花高速、花都大道、三东大道和山前旅游大道等主干道在花山镇境内纵横交错,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3、梯面镇
梯面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北缘,东北与从化交界,西北与清远市接壤,总面积91.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7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3.5%。梯面镇区位优势明显,在珠江三角洲2小时经济圈内,距广州市区约60分钟车程,距白云机场仅20分钟车程。
4、狮岭镇
狮岭镇是中国皮具之都、中国盘古王文化之乡、广东省和广州市首批中心镇,地处花都区西北部,毗邻清远市,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花都港均15公里。
境内有广清、肇花2条高速公路,京广、武广、广清城际3条铁路,山前旅游大道、芙蓉大道、平步大道等区内主干道贯穿全镇,是广州市的“北大门”和南北陆路运输的重要枢纽。
5、赤坭镇
赤坭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北部,北与清远市接壤,西与佛山市三水区相连,总面积160.03平方千米。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属半丘陵地区,巴江流经境内,把全镇分成河东、河西两部分。
6、炭步镇
炭步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西南部,西与佛山市三水区相连,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邻,东与白云区神山镇接壤,西北面连接赤坭镇。镇内有花都大道、禅炭公路、东风大道、东街路、巴江河和西二环高速公路。
9、中国车辆数量有多少?
201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48517459辆。其中,汽车(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137054496辆,摩托车98099792辆,挂车1860915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5477193辆,其他机动车25063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为273764505人,其中汽车驾人213074847人。
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8个城市汽车数量超过200万辆,北京市汽车超过50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