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些买了新能源车的人 这些钱你省下了吗?
新能源最近可谓是风生水起,有了4月份的补贴延续政策之后,这个看起来好像“奄奄一息”的行业,又能够支棱起来了。而买新能源的人,还不是因为各种政策之下的车款便宜,用车便宜,电费便宜。那么其实上,如果你真的买了一款新能源的车,你至少应该剩下这么多的钱,来算算账吧。
Ipad Pro+iphone X都是送的
现在市场指导价20万的新能源汽车一台。按照指导价格开具发票的话,应该按照车辆不含增值税的价格x车辆购置税税率=含增值税购车价/(1+增值税税率)x车辆购置税税率这个同时计算。那么要是按照这样算下来的话,这款车的购置附加税应该为20000/(1+13%)x10%=17670(元),但是如果你要是买了新能源的车,这笔钱你是妥妥的省下来了。
那么这笔钱能干点什么呢?买一个全新的ipad Pro是没有问题了,如果你不追求过新的手机更新换代,那么你还可以再买一个普通版本的苹果X。突然觉得还挺合适的呢。
一年可以给自己买个Gucci包
再来看看平时的油钱吧,虽然现在的油价有所下跌,但怎么这跑一百公里也需要大约9L油。按照现在的92号汽油价格5.61元/升计算的话,一年就算20000公里。那么综合算下来的话:20000/100x9=1800(升),总油费为1800x5.61=10098(元)。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新能源的车子,当然,这个也是需要充电的,除去一些有波峰价格和波谷价格的阶梯电价城市之外,普普通通的电费大约是0.6元/度。目前市场在售的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在400-500KM左右,取个中间值450km,一年20000公里的话就是充电45次。每次充电为70度电的话,就是3150度电,那么用0.6元/度的电价计算一下,需要花费1890元。
他们两个中间差的价格,足可以给自己在年底的时候买一个Gucci的小包了。
加速度起来自己都害怕
速度,速度,还是速度。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开的是车,还是一辆低空的飞机。什么推背感,什么超车转弯,什么秒天秒地秒空气,都必须在一台车上有所体现。所以那些挂着牛啊、虎啊、豹啊之类Logo的车子,车价都要贵到天上去了。且不说能不能受用于任何路面,单就说这价格,很多人就承受不起。
但是也喜欢这样的速度感怎么办?没事儿,一台电动车就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以前都说把乘客开晕车,现在这速度感把司机都开晕车了。随便一款新能源汽车,秒杀保时捷的帕纳梅拉,就跟玩儿似的。
你的嘴就是你出行的一切
以前出门你需要带着什么?检查好车钥匙,带好你的电话。现在出门,或许你就带着自己的嘴,就可以了。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上面,全都是可以用语音来控制的,比如“我热了”,车机智能就会为你调整好温度;比如“我饿了”,车机就会帮你导航到你想要用餐的地方;比如“下雨了”,车机就会自动关闭天窗。
出门也不用再担心没有带车钥匙,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指纹识别,都是轻松进入的,还有车载AI系统的不断更新,真是想要什么都没问题。
鬼扯:除了现在不能确定的续航里程之外,新能源车真的在稳步上涨。之前很多燃油车上无法实现的功能,在这里可以轻松拥有不说,还真得很省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多家车企新能源车不涨价,到底是不想涨还是不敢涨?
近几天是上下半年的交汇过渡期,也是很多新政即将执行的时期。赶在7月1日之前,新能源汽车相关国家补贴部分即将做出调整。根据计划,以6月25日为界,新能源领域国家补贴将会出现大幅度的退坡,整体退坡幅度基本超过了之前补贴的一半以上,而地方补贴则基本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涨价Vs不涨价
针对这一政策上的极大变化,各家车企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不过基本也就分为两个派别:涨价派和稳定派。
其中涨价派绝对属于多数的,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体型越小的车型涨价幅度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当初制定补贴政策是以续航能力为标准进行补贴的,车型大小在补贴幅度上差异并不大。但是在补贴退坡后,反加上补贴减少之后的成本,所占小型车及微型车的售价比价就很高了。
不涨价的品牌主要还是老牌实力强劲的车企为主,比如比亚迪、长安等就宣布旗下纯电动车型不涨价。当然也有部分财力相对雄厚的造车新势力也加入了不涨价的队伍,比如威马、小鹏等,都决定不增加旗下产品售价。
不想涨还是不敢涨?
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够迅速发展,与国家和地方长期以来提供的补贴不无关系。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补贴不可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在面临补贴退坡后,企业如果不涨价将差价转移到客户身上,那么损失的真金白银就是以每天数万计算的。
所以说没有一家车企是不想涨价的,那么看来没有涨价的车企都是不敢涨了。这样说的确是没错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进入2019年以来,其实增长速率已经明显开始放缓,市场的蛋糕越来越难以做大。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在近段时间开始陆续实现交车,开始在市场上分食的狩猎者却在不断增加,狼多肉少的现象逐渐显现。
如果此时选择涨价,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将客户拱手让给不涨价的竞争对手。所以部分财力雄厚的车企坚持选择不涨价,希望以此来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并顺带从涨价的车企手里抢夺一些客户过来。说实话,这样的现象有点像当年的打车、外卖、共享单车领域的烧钱大战,看谁熬得过谁了。虽然很残酷,但在弱肉强食的市场上,每一次政策改变,都是需要大家去迈过的坎。
3、新能源汽车销量未来5年内销量会一直上涨吗?
未来两年国产新能源汽车应该是比亚迪的天下了。
4、2020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不?买车会涨价不?
上周末举行了 202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这次论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原因是在车企问起,2020 年 7 月,补贴是否会像 2019 年 7 月一样大跳水,足以引起行业震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今年 7 月 1 号前,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进一步退坡。
这一消息让很多厂商兴奋,各大媒体好不容易得了个“大瓜”,争相转发报道,但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其部长的“口误”,并澄清: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发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
■ 补贴退坡历史回顾
其实“新能源汽车补贴”从 2010 - 2012 年就开始试点,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那个年代到底是什么情况,这里带大家简单回顾一下。
首先补贴一定是逐渐退坡的,这是一个大原则,大家记好。
下面是对上表的一些补充,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
1. 2013 年前,只要你是纯电车,不分高低贵贱,统统补 6 万元;
2. 2013-2015 年,拒绝“一刀切”,开始出现按续航里程区分补贴金额,并逐年退坡;
3. 2016 年,获得补贴的最低续航里程提升,从 80 km 变为 100 km;并且对电动车的技术要求做出了规定,不是什么妖魔鬼怪都能蹭补贴了。2017 年的补贴按规划退坡;
4. 2018 年,随着电动车续航里程提升,补贴也随之变化。首先是细分续航里程,对于低续航产品补贴退坡,但相反会优待高续航产品,并且引入与能量密度有关的调整系数。
5.2019 年,补贴不仅提升了新能源汽车补贴准入门槛,退坡力度也超过预期,整体来了个:去繁从简。续航在250 km 以下的统统没补贴,其他续航里程的补贴也大幅度减少。能量密度已经没有任何“加权”,同时提升了电耗的重要性,以及地补取消。想详细了解 2019 年补贴大退坡的,请点击这里。
关于地补:
1. 2016 年,地补每个地区都不一样,大部分城市采取了与中央 1:1 的标准进行补贴,但贵州、青海、石家庄则按照与中央 1:0.5 进行补贴;海口按照与中央 1:0.6 进行补贴。比如说你能拿到最髙的国补 5.5 万,那么在大部分地区,都能再收获 5.5 万地补,整整 11 万的补贴。到时候可以把一辆准备卖 8 万的车定价为 19 万,补贴后价格一出来,效果还是挺爆炸的;
2. 2017 年,规定地补不能超过国补的 50%,大部分地区都按 50% 补助,部分地区则小于 50%;
3. 2019 年,地补取消。
这么多年下来,除了发现补贴退坡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外,我们还能发现:
1. 补贴会随着续航里程进行不断细化/简化,并且在划分好后,会按照规律退坡,比如 2013-2015 年,2016-2017 年这两个阶段;
2. 补贴准入门槛不断提高。 并不只是单纯的靠“续航里程”致胜,带电量、电耗、能量密度等各式各样的参数也会影响补贴。
那么我们结合产品、行业以及工信部的口风,对 2020 年的补贴进行一些小小的猜测:
1. 工信部称,补贴不会大变化,根据以往规律,2020 年可能继续沿用 2019 年的续航/补贴划分方式,在 2019 年的基础上退坡;
2. 截止 2019 年年底,已经有近二十款车型的 NEDC 续航里程达到 500 km,部分车型的续航里程已达 600 km。根据历史规律来猜测,2020 年也有可能提高获得补贴的准入门槛,比如提升为 300 km 以上才能获得补贴。但续航 300 km 以下的车型可不只是微型车,还有不少合资品牌,诸如大众和奥迪旗下的产品,希望他们能小心吧。;
3. 另外还有人猜测会增设 500、600 km 以上续航车型的补贴,从而鼓励高续航产品。我们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毕竟一切都要等工信部发布正式文件,这里多猜也无益,不如静静等几个月,按照以往规律,最迟三月份也该水落石出了。
当然,补贴不变的概率也很大,毕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建议,“在 2020 年底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不再退坡,不要再制定中间的补贴政策,也不要对补贴的产品、技术指标再做新的调整,要让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退补以后的产品规划和研发工作,更加满足市场的要求。”
■ 假如补贴变化,对我们买车到底有没有影响?
我们聊了这么多关于补贴的事儿,说到底都是政策和厂商层面的内容。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假如补贴真的退坡,2020 年买车是否会涨价?是否要趁新政没发布前买车?才是重点。所以下面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
先说我的看法:不会涨价。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也不必着急买车。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按以往规律,厂商多半会承担补贴退坡。
在 2019 年补贴退坡之前,绝大部分车企都给出了截止到某日的保价政策,只有极个别车企如新特和小鹏等选择涨价,而且他们宣布涨价的时间很早,给消费者一个适应(或者遗忘)的时间。还有车企表面涨价,实际又给消费者这样那样的优惠,算下来也没涨,比如零跑。想回顾车企不同操作的,请点击点击这里和这里。
那么截止日期过了之后,他们涨价了吗?也没有。
举两个主流车企的例子,比亚迪宋/宋Pro EV 和吉利帝豪 GSe。这两者在补贴退坡后都宣布保价到某个日期,然后在退坡后都推出了新款车型,价格基本没变动。
宋 EV 2018 年刚上市时,补贴后售价为 18.99-21.99 万元。
而目前在售的宋Pro EV 的售价为 17.98-25.99 万,还有 500 km 续航可选。
帝豪GSe 2018 年刚上市时,补贴后售价为 11.98-14.58 万元,而 2019 年 8 月份(此时补贴已经退坡),上市了新款从车型,续航从 353 km 提升至了450 km,售价为 11.98 万元-15.98 万元。并且两家车企都没有悄悄在中配车型上涨价。
换言之,在 19 年补贴退坡如此之大时,大多数厂商都选择承担责任,2020 年这种小退坡,应该也会继续承担。我们说点“鸡贼”的话,在不是全行业达成涨价共识的情况下,如果某家厂商涨价,我们大可选择其他厂商的同级产品,没必要非在一棵树上吊死。
但是“保价”也有猫腻,有的厂商喜欢在前几个月公布涨价,到补贴政策出来时再宣布保价,对此我没什么好说的,值不值还请大家自己判断。
二、中低端不敢涨,高端车不怕涨?
如果你想在中低端市场混下去,就必须没有明显的价格缺点,比如一辆国产紧凑级家用纯电轿车,这么多年来在用户心中,超过 20 万就很难接受了。在去年补贴大退坡时,若是坚持涨价,那么很可能让消费者觉得“德不配位”。
或者价格升高的同时,通过某种手段让人觉得物超所值才行。举个例子,假设某家车企选择涨价,那么可能会顺势推出改款车型送上一堆升级配置,当初江淮全系基本都是这么操作的。
对于高端市场,价格不算特别敏感,由于 2019 年豪华品牌并没布局大量电动车,所以我们也找不到参考。但从蔚来的做法来看,他们在补贴退坡后,根据上牌时间不同,旗下两款车型涨价范围在 2-3 万,但是否有因此退订的用户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蔚来 APP 的反馈来看,似乎用户理解这次涨价。
同样的还有国产版特斯拉,有人爆料说销售在“诱导”客户今年下单,声称明年补贴可能会退坡。对于特斯拉这种多次调价,多次送AP 和 FSD 的捉摸不透的车企,实在无法预测。对了,我还听说,国产版 Model 3 或可降至 25 万元甚至 20 万以下……总之一句话,早买早享受,晚买可能有折扣,只能祈祷特斯拉入乡随俗,学习国内车企给个“双向保价”政策,不要让消费者再维权了。
另外对于高端车型来说,补贴在车价中的占比远低于中低端车,退坡与否影响都不大,自然也不会贸然涨价。并且这些高端车型都算是纯电动新选手,2020 年只是他们的开头,可以更加灵活地去调整自己的售价。
三、只要不亏,车企可以选择不涨价
还有成本,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蔚来,就是迫于成本压力涨价。我们知道电动车比同款燃油车贵的原因就是电池成本高,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欧阳明高先生称,现在的三元电池系统成本为 1 元/ Wh ,今后 5 年电池成本仍有下降空间,三元电池 2025 年前可以降到 0.7 元/Wh。再加上随着销量的提升,前期成本逐渐被分担,并继续进行成本优化,只要能摊平补贴退坡的金额,相信厂商也不会无缘无故涨价。
另外厂商也存在亏钱卖车的情况,但这绝不是消费者该关心的问题。对于亏损车型,厂商也会想尽办法进行优化,涨价绝非良策。
其实国家最初推出补贴就是为了平衡车企的研发成本,尽快推动电动车的发展。但新能源行业永远不能只靠政策驱动,前期的帮扶是为了后期的成熟和独立,在此之后,一切都要接受市场真刀真枪的检验。
四、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样的产品值什么价位,值多少销量,投放市场后马上就能得到结果。我们都知道2019 续航 250 km 一下直接没补贴,但处于这个续航范围的微型车并没有随之消亡,反之,许多 300 km 左右,售价 6-8 万的小车受到消费者青睐,也就是说市场本身是有这个需求的,跟补贴无关。
同样,市场也催生出了几何 A 、Aion S这样的偏高端定位的自主品牌电动车,这些车型已经很少采取之前的,先放出补贴前售价,再放补贴后售价吸引眼球这些手段,在地补取消后,直接给出全国统一售价。
经过半年的市场检验,已经证明,这样的价格的确是市场和消费者选择的结果,或者说是产品力的结果,补贴在其中起的作用已经比较小了。真的很少有人购买几何、Aion 、比亚迪等品牌车型是因为“有补贴”了。并且随着市场越来越理性,产品越来越成熟,很多车型到底要卖多少钱,厂商心中已经有数了,不会因为补贴的小退坡就兴师动众地涨价。
对于新能源行业,2020 年的重点绝对不是补贴的变化,特斯拉的入华、合资及豪华品牌的大量新车投放、新势力的产品逐渐成规模,一切都表明这是一个产品称王的时代。5G、自动驾驶、新的电池技术让 2020 年有着令人期待的表现,届时市面上将会有大量价格合理、外观漂亮、科技感十足的产品供我们选择,所以大家不必急于一时,大可慢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有什么想了解的车型也可以看电动邦的测评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电费上涨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吗?
其实电费上涨目前未必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还未能远远达到影响电费价格走势的地步。况且就算电费上涨,也不可能达到与燃油价格持平的地步。
目前,我国的发电站90%都是采用火力发电,我国目前的风力发电和水利发电前景也非常好,而且成本较低,都是可再生资源,所以电价就算上涨幅度也不会很高,更不必担心它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石油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但是随着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可利用的石油已经不多了,所以就造成了近些年来油价的不断上涨。但如果换成是新能源汽车,电费的上涨。
据了解,公共充电桩充电一度电的价格在0.8-1.5元之间,相比前些年完全是1.5元的价格已经下降了不少,只不过地区不一,充电峰期不一,才会造成价格不一。比如在充电高峰时,能达到2.1元一度电的情况,所以会让一些车主感到价格很贵。况且这些充电桩充电价格贵还是因为充电桩铺设的数量太过稀少,充电桩的数电的价格量还未能达到一车一桩的地步,其实电费原本并不是很贵,只是它由成本、人工服务等综合起来的总费用贵而已。
如果从总的大局发展观来看的话,新能源是我们现阶段改变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它并不会因为电费上涨这个小因素而制约它的发展。
6、新能源汽车价格表什么时候全国普及
京华时报讯中国今后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车想进入某地销售,车企须到本地投资设厂。类似此类设置门槛的做法,在很多城市并不鲜见。《意见》明确,各地区要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广目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重复检测检验、要求生产企业在本地设厂、要求整车企业采购本地生产的电池、电机等零部件等违规措施。这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规模扩大,减少车企投入成本。
《意见》明确,要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完善充电设施用地政策和用电价格政策,推进充电设施关键技术攻关,鼓励公共场所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支持。
我国将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推进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使用新能源汽车。
我国将抓紧研究确定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支持政策,给予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消费税税收优惠,制定新建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政策,实行差异化的新能源汽车交通管理政策。
□焦点
价格新能源车至少再补贴6年
【问题】新能源汽车有多贵?举个例子,比亚迪新能源车E6定价31万到33万元不等,可比的比亚迪S6定价10万到13万元。记者比较几家车企发现,新能源车定价通常是可比汽油车定价的2倍到3倍。政府补贴是新能源车在市场上得以具备一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不过即便减去补贴,仍然要高出60%到100%不等。
【新政】新政提出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车船税优惠政策并做好减免工作,同时要继续落实好汽车消费税政策。
新能源车贵主要原因是电池成本高,在电池成本无法迅速下降的情况下,政府推出税收优惠无疑将大大助力新能源车的推广。以10%的购置税率计算,光免征购置税,购买比亚迪E6这样的电动汽车,消费者就将少掏2万到3万元。
今年2月,有关部委通知明确,新能源车补贴2014年和2015年补助标准相比2013年分别降低5%和10%,而根据车型和续航里程的不同,补贴标准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这一规定时间表到2015年截止。此番出台新政策明确,有关方面要抓紧研究确定2016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支持政策,争取2014年底前向社会公布,稳定企业和市场预期。
“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的补贴至少在2020年前依然会存在,不过补贴数额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说。
许艳华说,从长远看,车企还是要通过降低电池成本,让电动车在经济上更具竞争力。她透露,中汽协已联合一些车企成立动力电池研究院,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动力电池成本有望降低一半以上。
充电北京2017年形成充电网络
【问题】尽管一些地方放出消息要大规模兴建充电设施,但受土地、产权等各种因素制约,未见明显效果。即便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普通居民要找到方便的充电设施都十分困难。一些4S店已经兴建的充电设备,由于输电线路等原因处于闲置,此类情况很常见。
【新政】此番新政策的25条具体措施中,有7条内容专门针对“充电难”,从城市规划、充电设施用地、用电价格、关键技术攻关到落实具体责任等各方面对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提出指导意见;新政还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领域。地方政府可通过给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保护投资主体初期利益,商业场所可将充电费、服务费与停车收费相结合给予优惠,个人拥有的充电设施也可对外提供充电服务,地方政府负责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
7、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价格
低至千元的低速电动车,高至百万元的特斯拉电动跑车。总的来说新能源车会比同等级的汽油车贵一点,因为电池费用昂贵。但是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有补助,一辆20万的电动汽车,补助完可以在10万以内购买。具体还要看地方政策,每个地方的补贴政策,车型都不一样。进口车目前没有补贴。
9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8、购置新能源汽车,在15万价位的电动汽车选哪些?
1、北汽EU5 补贴后售价为12.99-16.19万元
北汽EU5可以是堪称是一个换代车型,全新设计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精致科幻,酷似奔驰C级(参数|图片)的内饰也十分具有豪华感。这款车搭载了一台218匹马力的永磁同步电机,0-100km/h加速只需要7.8秒,并且推出了两个续航版本,分别为416km和460km。在这个价位区间,北汽EU5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强悍的。
2、荣威Ei5 补贴后售价为12.88-15.88万
荣威Ei5(参数|图片)是全球首款纯电动休旅车,在去年 12 月实现了单车单月销量破万的销量。今年荣威 Ei5 进行了一次升级,升级后的综合工况续航可达 420km。这款车搭载的是一台116匹马力的永磁同步电机,动力表现的较为一般,但由于是旅行车的定位所以空间实用性很好,比较适合家用。
3、江淮iEVA50(参数|图片) 补贴后售价为13.55万
江淮iEVA50是基于江淮和悦(参数|图片)打造的,整体结构变化不大,不过外观和内饰经过重新设计后并不会显得太老气。车辆一共推出了两个版本,不过其中的出租网约版比没有公开销售,所以实际在售的也就一款车型,搭载一台150匹马力的永磁同步电机和一组60kWh的磷酸铁锂电池,NEDC综合工况续航为410公里。
4、比亚迪秦EV450,补贴后售价:14.99-16.99万
在新能源领域中,比亚迪算是“老大哥”了,旗下多款新能源畅销车型,而其中秦EV也算是一位老将,经过4年的改变和升级,EV450算是秦EV力续航里程最长的一款,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400km。充电方面,EV450支持60kW快充,0-100%需要1.5小时,慢充需要9小时左右。
5、吉利帝豪新能源EV450,补贴后售价:13.58-15.58万
吉利凭借帝豪EV300打开新能源市场大门,不管是销量还是用户口碑来说都还不错,而新上市的EV450也是帝豪EV系列中续航里程最大的一款车型,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400km,80km/h等速状态下续航里程可达450km。从点方面,快充需要30分钟到达80%的电量,慢充需要7.5小时。
6、艾瑞泽5e,补贴后:13.98-15.98万元
艾瑞泽5e是奇瑞旗下第三款纯电动车型,一上来就拿出了续航里程超过351km的(工信部数据)车型产品,有效缓解了人们的里程焦虑。而且电池包能量密度达到了125.6Wh/kg,根据2017年补贴政策,可以获得1.1倍补贴,官方指导价为21.28-23.28万元,享受4.4万元的国家补贴和2.2万元的地方补贴(以北京地区为例),同时该车还享有0.4万元厂家补贴,享受完补贴后,价格区间在13.98-15.98万元之间。不错的颜值、丰富的配置和良好的行驶质感,加上续航里程的加持,艾瑞泽5e算是同级别中的佼佼者。
艾瑞泽5e配备来自宁德时代容量为49kWh的三元锂电池。根据官方的数据,艾瑞泽5e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351km,最大续航里程超过410km。经过我们实测在夏天开启空调、包含城市和高速路况的情况下(城市路况平均车速20km/h,高速路况平均车速90km/h),续航里程约达到330km,说明艾瑞泽5e的续航里程还比较实在。充电速度方面,在国家电网的快充桩上,艾瑞泽5e的电量从0-80%用时30分钟,6.6kW的慢充桩6-8小时可充满。
除了上面说到这些车型之外,还有例如长安逸动EV、逸动ET、比亚迪E5等等,都是售价在15万元以内并且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售价或许会更便宜,续航能力会更强。
9、新能源补贴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为何有的车企涨价,有的保持原价?
6月26日,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所享受的补贴最高将减少约70%。令人意外的是,补贴少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却并未应声而涨,反而有不少企业宣布延续此前的补贴后价格。
6月26日,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实施。可能因为之前早有消息放出,市场对“补贴大幅退坡”已有免疫。同时,随着补贴形式的正式公布,不少新能源车又扎堆发布。虽然取消了很多隆重的发布会环节,大多汽车品牌仍表示,“自掏腰包,尽量不涨价”。
6月26日,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实施。在经过了3个多月的过渡时期后,其实从6月25日开始,可以说国内新能源车企们“早有准备”般进入了低补时代。根据先前已知消息,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幅度“史上最大”,不仅地方补贴全面取消,国补也缩水50%,同时对领取补贴新能源车的要求也更加严苛。
以购买一台蔚来ES8为例,2018年该车最高补贴6.75万元,2019年只有1.152万元,中间差额5.598万元。显然,这对于促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是有打击的。但6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继续执行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公告指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虽然买车的购置税远不及补贴优惠更具吸引力,但对于新能源车刚需购买者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至少,对于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来说,吸引力也不亚于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