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汽车涨价,中国消费者似乎不买账
9月6日,据韩联社消息称,受其新款豪华车型的影响,现代汽车公司在韩国的汽车平均销售价格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大幅上涨。根据该报告,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现代汽车在韩国的平均销售价格(ASP)为3340万韩元(19.24万元人民币),比2018年的2920万韩元增长了19.3%。
事实上,现代汽车不仅在韩国本土将汽车售价向上调整,今年一月份开始,现代汽车在印度宣布由于投入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将在整个范围内提高价格。
而在中国,现代汽车“涨价又减配”的声名远播,让很多中国消费者对对其望而却步,使得近几年现代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6年,该公司在中国的销量为114万辆,2017年骤降至75.57万辆,2018年略微增长至79.01万辆,但去年又下降至65万辆。与此同时,该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同期的5.1%降至3.1%。
但是现代汽车没有停止在中国扩大市场的野心,8月31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现代汽车或将于明年年底前在中国推出9款新车。
(撰文/宋雨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现在什么都涨价,为什么汽车越来越便宜
汽车品牌太多,加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竞争太大
3、新款汽车价格越卖越低吗?为什么有人说什么淡季旺季优惠大呢,难道过了淡季旺季价格还会涨价吗?
淡季旺季是传统意义上消费者愿意花钱消费的高峰时段,一般都是暑期和春节前,也有人说是金九银十,这个时间天气好,不炎热,也会勾起人们消费的欲望;其实也是全国所有零售商家共同约定的这么一个时间节点,也是让客户在潜意识里愿意在这个时间节点买东西,以为会便宜,从而增大销量的手段,包括买车也是一样,其实什么时候最便宜都是销售顾问嘴里说出来的。
4、考虑汽车的需求曲线。由于供给曲线的变动,价格会上涨?
供求同时增加时,而供给增加幅度大于需求增加幅度时,新的均衡价格会下降 均衡数量会增加;若供给增加幅度小于需求增加幅度时 新的均衡价格会增加 均衡数量会增加。 当供求同时减少时,而供给减少的幅度大于需求减少的幅度时,新的均衡价格会上升...
5、汽车票为什么涨价?
铁路是国有的,涨价要听证,要发改委批准。公路是市场化的,公司老板想涨就涨。
6、一会降价一会涨价,最近的汽车市场是怎么了
关注汽车行情尤其是进口车行情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上个月,闹的沸沸扬扬的降关税,很快在本月初落到了实处,有不少进口品牌的进口车型乃至一些合资车型都应声降价。
但是没过几天,突然又爆出来涨关税,有人说进口汽车又要涨价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年的7月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下调了进口汽车关税,将整车进口关税由之前的25%下调到15%。但仅仅过了五天,也就是2018年7月6日,我国为回应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并维护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的合法权益,中国开始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中的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其中就包括了美国生产的整车、变速箱及零件等。
也就是从2018年7月6日开始,凡是在美国生产并进口到中国的汽车整车关税从15%上涨到了40%。
对于大家最关心的终端车辆售价情况,经过调查发现:
绝大部分销售美国产进口车的品牌经销商,只是优惠政策各品牌不一,除特斯拉官方已宣布了新的上浮后的车辆售价只外,其他相关品牌和车型目前都还没有发出官方提价声明,店里的车型目前仍按照7月1日对美关税下调时的官方指导价进行销售,只是各地优惠政策有所区别。
谨慎推测,随着7月6日前报关进口的车辆存货售罄,相关品牌和车型提价应该是顺理成章很快落实的,大家如果有意向购车,尤其是在美国生产的进口车,抓紧在这个时间窗口里购买吧!
需要特别说明提醒大家的是:2此次对美关税调整,是针对所有在美国生产并进口到中国的汽车,并非只是美国品牌的汽车,像宝马、奔驰等典型德国品牌,很多中高端车型也是在美国生产的。
受影响的品牌、车型举例:特斯拉品牌全系车型、林肯车型、福特进口车型、宝马BMW X5 2018款美国产X28i、奔驰GLE 2018美国产、
7、为什么20世纪的汽车价格和数量都上涨,是否意味着需求法则不成立了??
20世纪后期到现在汽车价格总体来说是下降的,与技术进步、规模生产、市场竞争等有关,数量是上涨的。
8、通货膨胀的时候,汽车会涨价吗?
不一定。
判断通货膨胀,是针对大多数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而言的。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版劳务的价格持续权上升时,才可以视为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当一两种商品没有涨价时,并不能代表通货膨胀;同样的道理,当一两种商品涨价幅度较大时,亦不能就说是发生了通货膨胀。
即使汽车不涨价,但其它大多数商品价格出现普遍持续上涨,也是通货膨胀。
PS:通常来说,由于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汽车不涨价,意味着相对的降价。
9、2017年7月汽车新规定后价格会上涨吗
这个机动车的价格上涨,这个可能性不大,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这个湘江幅度到底有多大,这个谁也说不准,只能说理论上有一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