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经营目标是整车销量161万辆
1月18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020年党委(扩大)会在武汉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2019年东风有限生产经营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并对2020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明确2020年东风有限的经营目标是整车销量161万辆,将聚焦“稳经营”、“控成本”、“促改革”、“强协同”、“抓关键”、“防风险”等6个方面,促进年度目标全面达成。
回顾2019年,东风有限跑赢大市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完成总销量153.97万辆,市占率从6.1%提升到6.6%。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高手速来 对东风汽车公司的综合评价 5000字以上
2009年中国成功晋身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中国汽车集团的赚钱能力也水涨船高,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东风、上汽和一汽集团各自的纯利润高达260亿元人民币(约合38亿美元),远远超过全球声名显赫的丰田、大众、通用,即使与财政情况较好的本田、福特、现代汽车(25亿~27亿美元)相比,盈利能力也遥遥领先。“如果一个汽车企业年营业额在几百亿元,而利润只有区区几千万元,那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一位中国车企的高层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这样说。 进入4月底,全球各大汽车企业2009财年(2009年4月1至2010年3月31日)财报相继发布,与此同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汽车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3758家,30强企业在企业总数中只占0.22%,主营业务收入却占62.98%,实现利润总额占60.72%。其中东风汽车、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2009年实现的利润为260亿元左右,广汽集团和北汽控股紧随其后,广汽的盈利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大车企的吸金能力让人瞠目。 根据乘联会的预测,中国整车企业今年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5倍,全球各大车企2009财年业绩计算含今年一季度,如果按此计算方式,那么中国的汽车大集团2009年的利润还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利润率远高于国际同行 整车行业是个自动化程度很高、竞争较为充分、整体利润较低的行业,一般而言,3%的利润率就已经不错了。2009年上半年汽车市场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全球各大车企能达到3%利润率的企业凤毛麟角,只有现代和本田勉强达标,2009年“绩优生”福特的年营业额超过1000亿美元,27亿美元的利润创造其近几年来的新高,但利润率没达到3%的及格线。 就拿现在全球风头“最劲”的大众汽车来看,2009财年的营业额超过1000亿欧元,但利润只有区区9.6亿欧元,利润率还不到1%,如果按其629万辆的销量来计算,每辆车的平均利润仅有100多欧元,大众去年全年的盈利恐怕还没有其在中国的两个合资企业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的合计多。曾经是全球第一赚钱车企的丰田汽车受销量下滑和“召回门”的影响,2009财年预计出现2亿多美元的亏损;即使是国人看来利润丰厚的豪华车制造商戴姆勒-奔驰和宝马,日子也不是那么滋润。宝马集团去年在全球售出了近130万辆汽车,但只有区区2.1亿欧元的纯利润,而戴姆勒-奔驰更是出现了20多亿欧元的亏损。 中国“三大”的利润率让世界汽车巨头羡慕不已。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去年最赚钱的车企是东风汽车:总共销售了不到190万辆整车,销售收入不到2700亿元,但利润高达262.58亿元,销售利润率接近10%,平均每辆车的利润近1.4万元;身为“共和国汽车长子”的一汽集团也表现不错,销售利润率为8.53%。按销售利润率来衡量,东风汽车和一汽集团还不算最高的,广汽集团达到10.37%;比亚迪汽车去年的销售额刚过200亿元大关,但纯利润却超过30亿元,利润率高达14.11%! 国际车企盈利归功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不仅是国际汽车巨头最主要的产销基地,在盈利的贡献上,更是要记上一功。目前中国基本上是各大汽车巨头第三大以上的市场,甚至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市场的强大盈利能力也给汽车巨头解了燃眉之急。去年我国汽车行业实现利润1172.83亿元,国内不少汽车大集团成为全球最赚钱的车企,其利润来源也主要来自旗下的各大合资企业,在合资企业享有一半股权的外资汽车巨头也分到了一杯羹,此外还有技术转让费等巨额收入。 在艰难的2009财年,在国际市场表现抢眼的现代、本田、福特能在盈利上略胜一筹,中国市场功不可没。本田是“三大”日系车企中硕果仅存实现盈利的企业,其在中国的两大合资企业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为其输送了“血液”;北京现代去年表现抢眼,据悉,其2009年利润超过40亿元,为现代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异军突起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福特在中国的两大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和江铃汽车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长安汽车(000625.sz)去年赚取了11亿元的利润,大部分来自长安福特的投资收益,江铃汽车(000550.sz)2009年赚取了10.56亿元。 对于去年盈利能力较差的汽车巨头,中国市场的贡献更大。丰田虽然陷入了全球亏损的境地,但其在华的两大合资企业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的盈利能力在合资企业中名列前茅,大众的两大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去年也赚得盆满钵满,奔驰和宝马在全球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但中国市场的强大盈利能力抵消了部分亏损。 高利润原因: 中高端车型贵 成本低 中国车企的盈利能力让人“艳羡”,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的中高端车型的价格比国外同级别车型要贵。在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庞大的AOO级车和微车在国外市场上少有,这些车型利润微薄,真正能给厂家带来利润的主要是中高端车型,这就是为何本土汽车品牌急于推出B级车的原因。 以在中国销量庞大的卡罗拉和思域为例,其在美国的起步售价在10万元左右,而在中国却在12万元以上;凯美瑞和雅阁在美国的起步售价不到2万美元(不到14万元),而中国的起步售价在18万元以上;被称为定价“厚道”的北京现代ix35,在中国16.98万元的起步售价比美国的售价贵出3万元左右;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这些豪华车在中国的售价也远比国外要高,因此在中国市场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另一方面,即使不算原材料的价格,仅人工成本而言,中国也要比国外低出不少。早在2006年,美国三大汽车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工人平均每小时获取的报酬在70美元左右 (折合成年薪约15万美元),过重的人工成本被认为是造成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陷入困境甚至是破产保护境地的主要原因之一,欧洲整车厂的工人工资与美国大厂相差不远。而中国汽车产业工人平均每小时报酬在20元左右,与海外相比,仅人力成本就节约了很大一块。车辆售价较高,而各项成本低,自然就能获得较高的利润。
3、东风汽车集团2019业绩解析:同时怀揣冰与火,两极分化加剧
重要事件回顾:
1月13日收盘后,六大国有汽车集团“老二”东风汽车集团(HK:00489)终于发布2019年12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去年东风汽车集团累计生产汽车293.7万辆,同比下降4.32%;累计销售汽车293.2万辆,同比下降3.94%。
虽然稳居集团第二,但整个东风汽车公司领先一汽集团总体销量的优势,已由2018年的约41万辆,缩减到2019年的15万辆。
2016年,东风汽车集团好不容易冲破300万辆销量大关,然而却未能继续保持下去,2017年在达到328万辆后开始步入下坡路,继2018年下降至305万辆后,2019年以7万辆的差距与300万辆失之交臂。
1月14日收盘,东风集团股份(HK:00489)报收7.18港元/股,下跌1.37%。
关注焦点: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企业,也是合资公司最多的企业,2018年,东风汽车集团销量出现近六年来首次下滑;2019年,该集团销量继续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已开局,该集团今年又将有着怎样的销量和业绩表现呢?
2019年,FCA与PSA成立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的消息成为圈内热点事件,牵涉其中的东风汽车集团将减持PSA股份,其与PSA的合资公司即神龙汽车公司,还将引入除标致和雪铁龙之外的新品牌DS,这能否改变东风汽车集团法系车板块目前窘迫的生存环境?
虽然依靠“根基牢固”的日系车,集团销量数据不会太过难看,但法系与自主业务板块还是需要尽快止损。
K线解析:
接下来,汽车K线将对东风汽车集团2019年销量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对该集团2020年发展情况略述拙见。
一、下降颓势难以挽回
2019年最后一个月,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为28.54万辆,同比下降7.4%,环比下降1%;但其去年最后两个月销量均超过28万辆,与9月相比高出近9%,年底冲量表现明显。
去年,东风汽车集团累计销量为293万辆,同比下滑近4%。其中乘用车累计销售246.4万辆,同比下降5.67%;商用车累计销售46.8万辆,同比增长6.3%,“商强乘弱”现象明显。
二、东风日产透支前行,启辰或被边缘化
作为东风汽车集团绝对销量支柱,去年12月,东风有限销量为15.9万辆,同比下降5.67%,环比增长6.5%,其11月环比增幅亦高达9%,年底冲量由此可见一斑;其12月销量也是全年最高月度销量。
去年全年,东风有限销量达到153.6万辆,“稳”字当头,同比微降0.68%,完成171万辆销量目标的90%。
其中,东风日产、东风英菲尼迪与股份公司累计销量实现同比增长,而东风启辰、郑州日产同比出现下滑。
东风有限主角担当东风日产,2019年销量为115.9万辆,同比微增0.27%,完成年度销量目标119万辆的97%。从历月产销快报数据来看,其11月与12月销量均超过11万辆,亦达到全年最高。
同时,根据东风有限官方消息,东风日产2019年全网终端销售117万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0.3%。其中东风日产SUV车型全年整体销量为47.6万辆,同比增长4.4%,主力车型奇骏终端销售21.3万辆,同比增长3.9%;逍客全年终端销售18.2万辆,同比增长9.9%。东风日产轿车板块中,轩逸组合终端销量达到46.6万辆,同比微增0.4%;骐达终端销售7.5万辆,同比增长22%;第七代天籁终端销售8.66万辆。
东风有限旗下合资自主品牌东风启辰去年累计销量为11.8万辆,同比下降10.85%,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15万辆的79%。
根据东风启辰官方消息,其2019年终端销量为12.3万辆。其中,启辰D60终端累计销售7.2辆,同比增长18.1%。东风启辰SUV车型全年累计销量(包括T60、T70、T90)为4.4万辆。2019年下半年,东风启辰主要发力纯电领域,接连推出D60EV、e30、T60EV三款纯电动车型。
从东风日产剥离的启辰品牌,进入东风大自主体系后,处境较为尴尬,其“伪自主”的出身一直饱受行业诟病。
在燃油车领域,由于产品与东风日产同质化严重,不具技术领先优势,东风启辰面临被市场边缘化的风险;而在新能源领域,它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不管是之前的晨风,还是现在的D60EV、e30,貌似都没有成为市场主流。
东风汽车集团旗下高端品牌英菲尼迪,2019年销量为3.5万辆,同比增长21.36%,增幅是整个集团中最耀眼的;然而客观来看,一方面是因为该品牌销量基数偏低,容易出现较大波动;另一方面,对比同级别的雷克萨斯或沃尔沃来看,一个去年中国销量已突破20万辆,一个已达到15万辆。因此,英菲尼迪仍“道阻且长”。
三、走出“机油门”阴影,东风本田负重前行
该集团旗下另一日系品牌东风本田,去年累计销量为80万辆,同比增长11.02%。从去年历月销量来看,东风本田只有3个月份同比出现下滑,其余月份均保持同比增长状态,因此2019年整体销量明显好于2018年,走出“机油门”事件的不利影响。
东风本田旗下主力车型思域、CR-V和XR-V去年销量分别超过22万辆、20万辆和10万辆,旗下首款纯电动汽车X-NV于去年10月底上市。
根据本田中国数据,2019年,本田品牌中国市场终端销量达到155.4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东风本田贡献了78.89万辆,同比增长13.2%。
根据本田官方规划,2020年,东风本田将推出新款UR-V、中期改款CR-V和5门版两厢思域等新车。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SPORT HYBRID e+也将导入中国市场,并率先搭载在CR-V车型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广汽本田皓影上市后逐渐发力,东风本田CR-V市场份额或将受到一定影响;此外,东风本田高端化车型INSPIRE的市场表现也一直未有明显起色。
四、东风雷诺会成为第一个申请破产的合资公司?
法系品牌东风雷诺2019年累计销量仅为1.86万辆,同比大幅下降63%,全年销量甚至不敌某些单一品牌一款车型的月度销量,不免令人扼腕。
从销量K线图中可以看到,去年前10个月,东风雷诺月度销量同比2018年几乎腰斩,虽然年终最后两个月销量出现较大幅度同比增长,但依然无济于事、难挽衰颓。
“雷诺首先不是豪华品牌,也不是满街可见的量产品牌,更不是凭低价上量的品牌。在我的理解中,雷诺品牌是一个小众的、个性的、高价值的品牌。”去年4月加入雷诺品牌、担任东风雷诺总裁的葛树文这样表述其对雷诺的定位。
几年以来,东风雷诺旗下产品单一,仅有科雷嘉与科雷傲两款国产车型在售,作为东风雷诺“再出发”的开端车型,科雷缤自去年10月上市以来,虽然起售价不到10万,但还是没有吸引到足够多消费者愿意为雷诺敞开心扉,包括售价7万元左右的雷诺e诺(9月上市)亦是如此,低门槛也许并不是雷诺打开市场的“突破口”。
实际上,雷诺品牌在欧洲市场有着不错的口碑和销量,奈何在中国市场却逐渐被湮没。
汽车K线认为,其实该品牌可以通过赛事运动,例如F1、勒芒等传播品牌文化价值,毕竟雷诺是有故事可讲的百年品牌,技术上亦不缺积累,这或可提高中国消费者对雷诺品牌的认知和好感;此外,新能源车型也是雷诺很好的切入点。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
在产品规划层面,雷诺计划一年投放一款国产车,一年导入一款进口车,保证每个重要细分市场一款主力车型(3个1策略),实行“2022年拥有11款在售车型”、“2025年全面电动化”等举措。更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动力能源路径,将有利于改善目前该品牌“势单力薄”的处境;而戈恩的缺失,以及未能与FCA达成战略合作,恐怕则让雷诺处于较为被动的发展局面。
五、神龙汽车“断臂求生”效果待观察。
东风雷诺的难兄难弟神龙汽车,2019年累计销量为11.36万辆,同比下降55.17%,完成销量目标23.5万辆的48.3%,不足五成颇为讽刺。
去年,神龙汽车月度销量同比均为大幅下跌,到12月份,同比降幅高达62%,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双品牌合计销量仅有5000辆。
从2015年时的高峰70.5万辆,到去年的23.5万辆,4年时间,销量跌去近7成,也许用“一路败北”来形容神龙汽车并不为过。作为中国最早的合资汽车公司之一,神龙汽车曾经的辉煌历史也许只能用来回忆了。
去年9月,神龙汽车大规模裁员、出售工厂设备、卖地以自救的消息流出,目前看来,其“断臂求生”的前景并不明朗。生性高傲的法系车,如果仍以一种高姿态面对中国消费者,而非低下头仔细研究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推出再多产品也是徒劳。
六、无本之木,上高端品牌或为时尚早
东风汽车集团自主品牌大本营东风乘用车2019年累计销量为7.7万辆,同比下降19%,完成12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64%。
从如下销量K线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去年最后三个月,东风乘用车集中冲刺销量,第四季度销量达到3万辆,同比增长30%,几乎与其前9个月销量之和相差无几。
根据官方数据,东风风神2019年累计销量为7.5万辆,同比增长8.5%,其中2019年推出的风神奕炫上市4个月销量为1.85万辆;风神AX7系列累计销售3.57万辆。
或受此激励,东风风神2020年销量目标定为10万辆,同比预增33%,并将投放3款全新车型、1款中期改款和2款年度改款。
虽然这一同比增速远高于行业预期,但是低于其2019年12万辆的销量目标。形势大好,目标反降,东风乘用车是要摒弃多年“空喊口号”的作风了?
同时,东风汽车今年要推出高端品牌,成立H事业部,让人心里实在没底。毕竟跟一汽红旗有着深厚底蕴和情怀不同,投入大量人力、资源、金钱,到头来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东风A9的教训难道还不够?
2019年,东风汽车公司全年销售汽车360.9万辆,根据1月16日东风公司2020年工作会,其将2020年销量目标定为375万辆,同比增长4%,且规划公司利润总额与经营现金流不低于400亿元。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2020年底车市可能才会有所好转,因此今年众多车企仍要经受磨砺和考验。不管是大型国有汽车集团,还是民营车企,亦或是年轻的造车新势力们,谁能最后留下来,成为熠熠生辉的那一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本人985本科,刚刚签了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做销售。还不大清楚待遇怎么样?麻烦前辈给介绍下,,
先去了再说,不管是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专风行,东风也就是之前的二汽属,这几年的大形势不错,另外,我们一个小小的职员,其实这种大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单就打工来讲,算不错了,太好的工作很少的,投行证券基金工资高点,你看看名校金融系考研的人都成什么了,比公务员考试还惨烈,先干上再说,未来,能力决定一切,现在就是个开始
5、目前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
上海汽车集团
[导读]近日,上海汽车、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国内汽车公司纷纷发布2009年度销售数据。其中上汽以272万辆的销量高居国内榜首,一汽、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分别居第二、第三和第四。
2009年汽车集团座次排定
近日, 上海汽车 、一汽集团、东风汽车 、 长安汽车 等国内汽车公司纷纷发布2009年度销售数据。其中上汽以272万辆的销量高居国内榜首,一汽和东风汽车分别居第二和第三。通过收购扩大体量的新长安汽车未能如愿挺进三强,以微弱优势落后于东风汽车。
2009年,中国汽车累计销量数据尚未发布,但前11月中国汽车销量达1243万辆,预计全年可达1360万辆,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上海汽车则有望晋级全球十大汽车集团。(相关文章:车企的2010:众车企均有大动作)
上海汽车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2009年乘用车销售160万辆,同比增长57%。商用车销售112万辆,同比增长58%。公司计划汽车销量在2010年超越300万辆。一汽集团尚未发布2009年销量数据,但根据该集团旗下各板块公布的销量,累计约为196万辆,国内排名第二。(相关文章:09年上汽有望晋级全球前十大汽车集团)
东风汽车集团2009年累计销量为189.8万辆,同比增长43.6%。与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相比,东风汽车2009年在重组方面毫无动作,销量增长部分均来自于旗下各业务板块集体发力。神龙汽车、东风悦达起亚 和 东风日产 均获得50%以上同比增长, 东风本田 与东风商用车板块也获得不同程度增长。(相关文章:东风汽车发布财报 上半年实现利润26亿多)
长安汽车本部微车、自主品牌乘用车、 长安福特 、 铃木 和 江铃 汽车累计销量为140万辆。新近被长安汽车收编的哈飞和 昌河汽车 销量分别为30.5万辆和15.8万辆,因而长安汽车集团累计销量大幅提升为186.3万辆,以微弱劣势落后于东风汽车,未能成功实现超越。(相关文章:昌河与哈飞合并长安汽车将改写行业版图)
虽然长安汽车在销量上逼近东风和一汽集团,但由于主营业务为微车,附加值低,又因为哈飞和昌河经营亏损,冲抵了长安的经营业绩,因此其销售额与利润仍与三大集团存在较大差距。
上汽集团有望晋级全球十大汽车集团是去年中国车市最振奋的消息。2008年,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分别为 丰田 汽车、通用、大众 、 福特 、 现代 - 起亚 、本田、日产-雷诺、标致雪铁龙、菲亚特、铃木。其中标致雪铁龙为295万辆,铃木汽车和菲亚特销量均在270万辆以下。由于上述汽车公司除大众外,销量集体出现下滑,因而上汽有望超过铃木和菲亚特成为全球第九大汽车集团。
6、东风汽车的发展史
东风汽车公司
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三大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业务分布在十堰、襄阳 、武汉、广州四大基地,形成了“立足湖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事业布局。公司总部设在“九省通衢”的武汉。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水平事业。
公司现有总资产732.5亿元,员工12.4万人。2008年销售汽车132.1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969亿元,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14.08%。在国内汽车细分市场,中重卡、SUV、中客排名第一位,轻卡、轻客排名第二位,轿车排名第三位。2008年公司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0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5位。
经过40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构建起行业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与市场营销能力,东风品牌早已家喻户晓。近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快速提升,公司也相应确立了建设“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的发展愿景,提出了“打造国内最强、国际一流的汽车制造商,创造国际居前、中国领先的盈利率,实现可持续成长,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长期创造价值”的事业梦想。如今,公司12万多员工正在为这一愿景和事业梦想而努力奋斗。展望未来,东风公司一定会在新的发展阶段,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为社会、为国家、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现主要由汽车分公司、铸造分公司、车厢分公司、常州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四个分公司,工程车、海外、特种车三个事业部,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东风轻型发动机有限公司、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东风襄樊物流工贸有限公司、东风襄樊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嘉华投资有限公司等10家控股子公司组成,事业布局武汉、襄樊、十堰、郑州、常州。 东风系列轻型商用车,产销量处于行业第二。 公司持有50%股份的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产品涵盖B、C、L系列4到9升机械式和全电控柴油发动机,功率范围100-545马力,技术上与欧美市场同步,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中重型动力生产基地。 公司持有50%股份的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高端皮卡生产基地。 公司持有90%股份的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客车底盘及系列客车,其中,客车底盘销量位居国内行业第一。 1、东风小霸王、东风多利卡、东风金霸、东风康霸、东风之星、东风金刚、东风劲诺等东风品牌轻型卡车; 2、东风御轩、奥丁、NISSAN帕拉丁等MPV、SUV; 3、东风、NISSAN双品牌下的汽油、柴油皮卡; 4、东风莲花、东风快车等客车及其客车底盘; 5、东风康明斯B、C、L、Z系列发动机; 6、东风梅花铸件。 截至2009年上半年,公司已开发出东风天翼、奥丁、锐骐、东风帅客、御轩等10 款纯电动车型,其中国家电网公司自2006 年以来已订购郑州日产近30 辆纯电动 车进行示范运营,东风旅行车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纯电动客车东风天翼,也于2009年5月正式在河南洛阳投入城市示范运营。东风天翼采用了17项自主研发的电动车专利技术,行驶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最高时速可以达到80km/h,可乘坐78人,一次充电续驶里程达到230公里,最大爬坡度大于20%,并能实现快速充电。
公司主要资产及业务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14家附属公司、共同控制实体及其它拥有直接股本权益的公司,主要包括: 1、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合资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占50%的股份); 2、与日本日产柴油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合资的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占50%的股份); 3、与法国PSA合资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占50%的股份); 4、与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合资的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占50%的股份); 5、与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合资的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占50%的股份); 6、与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合资的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占44%的股份); 7、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0006,以间接方式持有30.1%的股份); 8、东风汽车财务有限公司(以直接、间接方式合计持有60%的股份); 9、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10、东风特种商用车公司; 11、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 12、生产自主乘用车品牌——东风风神的东风乘用车公司(持有100%的股份)。
发展历程
东风汽车公司的建设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69年-1985年为第一次创业阶段,建成年产10万辆中卡生产能力;
1986年-1992年为第二次创业阶段,建成年产1.5万辆重型卡车生产能力,中卡能力扩大到年产17万辆;
1993年至今进入第三次创业阶段,在建设15万辆轿车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在调减中卡生产能力的同时发展轻型车,1997年已形成3万辆轻型车生产能力,至1998年底累计产量已达98,450辆。经国家计委批准,1999年--2001年将在此基础上经过完善和补充建成10万辆轻型车能力项目。截止1998年, 东风汽车公司市场占有率为11.66%,位居全国汽车行业第三位
呵呵 我是从大量资料里面挑选了一些重点罗列在这里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
如果还有疑问请追问
7、东风汽车的生产分析和销售分析
这个问题太大了 光一款车型就有一个专门系统负责的
8、在今年车市销量大幅降价的背景下,东风汽车为何却迎来销量大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累计销售1231.8万辆,同比下降12.4%。其中,乘用车处于低位运行,累计销售1012.4万辆,同比下滑14.0%;商用车1-6月累计销售219.4万辆,同比下滑4.1%。存量竞争加剧,行业洗牌开始。
但是并不是所有车企的销量都在下行,事实上,那些技术过硬、口碑更佳的车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1-6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销售汽车169.8万辆,整体销售好于行业、跑赢大市,综合市场占有率上升0.2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超额完成预算。其中,东风公司乘用车销售138.4万辆,好于行业0.4个百分点。合资乘用车销售113.8万辆,与行业表现基本一致,销量规模排名行业第三,自主乘用车销售24.6万辆。
很多人都一个疑问,为什么东风公司能够在大市不好的情况下稳中有进?
东风公司给出的答案是致力“有利润的销量、有现金流的利润”的经营方式,坚持“稳”字当头、“新”字突出、“合”字亮眼、“改”字平稳的战略方向,通过“强弱项、固长项、促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车市下行中站稳脚跟。
东风商用车,一切源于可靠
众所周知,随着物流向集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长距离、超长距离、快速运输和商品的配送成为发展趋势,相应的,消费者对商用车的可靠性要求不断升高。
在中国中重型商用车连续3个月下滑的背景下,今年1-6月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累计销售中重卡97317辆,同比增长1.67%,完成年度挑战目标比为46.79%。
另外,今年上半年,东风商用车牵引车销售2.9万余台,载货车销售1.99万台,专用车销售1.2万台,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1%,后市场半年销售额突破13亿,再创新高。
东风商用车的逆势而上,凭借的正是对汽车可靠性的极致追求。东风商用车将在2019年内建立国内首个“完好率中心”,这一从欧美成熟市场引入的概念,将对东风商用车的服务模式乃至国内卡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据东风商用车相关负责人介绍,物流客户及时安全交付货物的关键是车辆完好率,只有可靠的产品和可靠的服务才能保证车辆完好率。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东风商用车将在十堰成立第一个完好率中心,该完好率中心通过车况及故障信息高速公路,自动故障检测+全流程故障管理,包括故障诊断、故障预警、故障处理、故障维修记录、远程诊断、专家坐席等,减少计划外停驶1.5天;通过服务及救援信息高速公路,及时响应服务需求,快速救援、精确维修;通过配件信息高速公路,做到备件及时响应,快速调件供应,减少2天配件等待时间;通过远程数据升级,实现数据远程更新,不用因为数据刷新去服务站,通过最佳服务计划(蓝牌、银牌、金牌服务全包),让客户完全免除烦忧。
可靠商品构成了东风商用车的硬实力,可靠的服务则是东风商用车的软实力。
在原有阳光服务的基础上,根据中重卡用户的不同需求,东风商用车进一步将服务细化为购车、培训、保修、紧急救援与二手车服务等内容,全面对接不同阶段的个性需求。
以可靠的产品为根基,配合可靠的运营来提升运输效率,通过可靠的服务来解决车辆在全生命周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东风商用车力求真正做到让卡车用户购车、用车、管车、换车无忧,全面提升卡车用户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