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2018年汽车销售增长的原因

2018年汽车销售增长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0-12-13 20:44:49

1、看来已经“饱”了,为何19年汽车行业会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一、整体销量走势:销量整体呈下降态势

从整体市场销量情况来看,受经济低速的增长、国五与国六标准的切换和消费信心不足的叠加因素影响,4月整体乘用车市场销量处于下降趋势。4月乘用车共销售了157.3万辆,与上个月相比,环比下降22.0%,每个季度的销量压力会落在最后一个月份上,季度交替之间会出现销量下滑。与上年同期对比来看,同比下降17.8%,为近12个月以来下降比例最高。

2018-2019年中国汽车整体销量及同比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乘用车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从累计销量数据来看,2019年1-4月,乘用车累计销量683.1万辆,同比累计下降14.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相比,降幅明显,降幅比1-3月累计又扩大了1.0个百分点。目前整体下滑走势没有缓解,车企将面临更大的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车市整体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另外,随着国家刺激汽车县乡市场发展,未来中小城市车市会逐渐恢复,有望恢复到正常发展轨道。

2019年1月份车市零售量开始呈现同比正增长状态,这意味着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正在回暖。

而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外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1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0,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19%,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下;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则显示,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9%,环比下降7.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至此,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也呈现明显回落趋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国内车市的乘用车零售量2018年10月同比下降13%,11月同比下降18%,12月同比下降19%。而今年1月份,同比下降4%,尽管还是负增长,但负增长幅度在收窄,说明市场在出现回暖迹象。

2、大众2019共售出1080万辆汽车 逆势增长0.9%

车东西

文|Juice

车东西1月10日消息,据外媒autonews报道,近日,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其在2019年共售出了1080万辆汽车,比2018年增加了0.9%。

大众集团同时还公布了新的发展规划,大众计划投资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9亿)创建专门的软件开发机构,计划将大众汽车内部软件的自研率从10%提高至60%。

2019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摩擦的影响,全球多个地区的汽车销量开始下降,全球多个汽车制造商也都选择了缩减产量。但从结果上来看,也有不少车企实现了销量增长,奔驰的销量增加了1.3%,达到了234万辆,宝马的销量也增长了1.2%,达到了252万辆。

一、大众2019年售出了108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0.9%

近日,大众集团宣布其在2019年共售出了1080万辆汽车,与2018年相比增加了0.9%。大众集团旗下共有大众、奥迪、斯柯达、西亚特、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和布加迪等汽车品牌。

大众集团还表示,未来将投资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9亿)创建专门的软件部门Car.Software。大众集团的CEO赫伯特·迪斯在2019年一直考虑在软件和数字技术方面进行大规模扩张。

目前,大众汽车内部软件的自研率不足10%,这对于大众的发展影响很大,现在业界都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在新的软件部门Car.Software投入运营之后,大众汽车内部软件的自研率将会提高至60%,这将会提升大众汽车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竞争力。

据了解,这一软件部门将会从本月开始运营。

▲大众ID.SPACE VIZZION

二、2019年车市遇冷 大众、奔驰、宝马销量仍上升

2019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摩擦的影响,全球多个地区的汽车销量开始下降,全球多个汽车制造商也都选择了缩减产量,大众集团曾经预测2019年的销量将与2018年持平。

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大众集团2019年的销量仍有小幅度上升。虽然2019年全球汽车行业并不是非常好,但是也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于SUV的需求仍然很强劲,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也很好。

▲大众ID.系列

事实上,并非只有大众集团一家车企在2019年实现了销量的增长。一些豪华车公司的销量也取得了微弱的增长,2019年,奔驰的销量增长了1.3%,达到了234万辆,这一销量数据创造了新的纪录。

宝马公司的销量也取得了一定的增长,近日,宝马集团发布声明称其在2019年共售出了252万辆汽车,比2018年增加了1.2%,2018年共售出了249万辆汽车。宝马集团的销售主管Pieter Nota还表示,宝马集团对于2020年充满了信心,相信2020年的销量会再次增加。

结语:大众继续为未来打基础

2019年,由于经济减缓和贸易摩擦的原因,全球多个车企的销量都在不断下滑,但拥有多个子品牌的大众集团的销量不但没有下跌,反而实现了微弱增长,这说明大众目前所做的转型决定并没有错。

大众集团制定了全面电气化的转型计划,已经打造了MEB纯电生产平台,而且从该平台生产的首台车已经顺利下线了。除了生产纯电车型,大众在2019年还推出了插电版的高尔夫,这款车在推出之后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在硬件方面,大众已经有了较高的开发能力,但在软件方面,大众的开发能力并不突出,大众集团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斥资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9亿)打造软件开发部门。随着新部门开始运作,大众在软件方面的短板也会被解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为什么我国的汽车销量越来越低了?

汽车的购买年龄逐渐降低,总体消费趋于稳定,作为80年代和90年代之后的新时代的一群消费者,据统计,目前购买汽车的消费者群体已从60年代和70年代扩大到今天的80年代和90年代。因此,潜在的购车者群体已经成为年轻人。与十年前不同,计划生育直接导致了当前“购买群体”的减少,进而影响了当前消费者的购买力。

众所周知,汽车是实体经济,在中国占很大比重,是极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销售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在增长,而下降的幅度很小。当汽车工业开始出现疲劳甚至持续下降的迹象时,它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当前的市场形势也非常清楚,可以告诉我们冬天的到来。在经济困难时期,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将越来越苛刻,购车是家庭开支中的一笔可观的支出,因此人们变得更加谨慎。同时,许多互联网用户也表示降低了购买汽车的意愿。

当前,中国 14亿人的年龄分布可能遵循纺锤形设计,而中间的中年人群主要是汽车,因此具有“群体收缩”的年轻人群体直接缺乏购买力。让我们再次看一下价格数据,新购车者中的人口比例非常相似。 2018年,不足8万元的汽车数量从9月的30%下降到年底的38.5%,而20万以上的汽车数量减少了,但下降幅度仅为0.3%,这意味着汽车的价格越高,汽车的状况就越大。

价格越低,降幅越大。我们说,在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增加值相对较低,其收入相对较低,这些人购买汽车主要是为了购买低廉的价格。这两个数字,从人群到价格水平,都是最重要的原因。

4、国产汽车销量大幅度下降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1、在国际货币环境紧缩背景下,国际主要经济体汽车销量均大幅下滑;2、中国处在经济发展动能切换以及房地产20年繁荣末端的关键期,居民负债率增加,消费意愿下降致使汽车需求下滑;


3、高负债区域的汽车销量降幅更大4、金融及实体企业去杠杆背景下,汽车行业涌现出三大机会;5、中国汽车市场不会出台强刺激政策,减税降幅促消费政策可期,企业应抓住结构性机会。



据最新的车媒爆料,从2018年开始,国产许多品牌的汽车销量不断在走下坡路,而这些车企惨淡业绩也在表明现在的汽车行业遇到的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也让各国内销量大佬出了一身冷汗,其中最为“突出的”长安福特更是下跌了60%,位于下降榜首位。


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其实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似乎就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首先,汽车质量整体下滑,这就是最直观可以发现的一点,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各大厂商只在新品上用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在质量上多加点功夫。


其次就是目前汽车的饱和度不断提高,低门槛的汽车让家家有车开,而随着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堵车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让更少的消费者去买车。理性购车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才是正确的选择,经过这些年的筛选,只有留下来的才是精品,才是值得入手的好车。

5、日本汽车品牌在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优异,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8年,全球汽车市场总销量约为9,479万,虽然我国车市经历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凭借庞大的体量,仍以超2,800万辆的成绩位居全球市场第一位。同样作为汽车大国的日本,其2018年本土汽车市场的销量排在中国与美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三位。

日本汽车工业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在中国、美国这样的汽车大国中,日本汽车制造商的产品也占据着不少的市场份额。而在日本本土的汽车市场,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从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日本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日本本土2018年全年销量为5,272,067辆,同比增长0.7%,新车销量已连续两年突破500万辆。虽远不及30年前700万辆的销售规模,但对于近些年不太景气的日本汽车市场来说,这样的表现已值得令人欣喜。

对日本汽车市场有所了解的人或许知道,日本有着自己独特的车辆分类,其中就包括“轻自动车”。这类长度在3.4米以下、宽度1.48米以下、高度2米以下,且发动机排气量小于等于0.66升、发动机功率不超过64ps的对应车种,就是我们熟知的“K-car”。而在发布的销量统计数据中,这类车型被划分至单独的“微型车”分类,并未归属于我们熟悉的乘用车中。

从乘用车分类的各品牌销量来看,丰田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在日本本土亦是如此。2018年全年,丰田在本土的乘用车销量达1,303,335辆,虽然较去年同期降低了6.4%,但与第二名本田的377,695辆相比,还是能看出丰田的“霸主”地位。而排名第三位的日产,取得了全年销量357,759辆,同比增长3.6%的成绩

6、中国的汽车销量严重下滑真的是因为产能过剩吗?

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几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然而繁荣背后,中国的汽车制造产业酝酿着产能过剩的危机。

2015年3月,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预测,2011-2018年期间,2012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比重会达到最高点,占28.5%。此后逐年下降,2018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比重为15%,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成为威胁行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

其实,早在2010年9月的天津泰达国际汽车论坛上,时任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警告说,在地方政府推动以及汽车厂家对市场前景过分乐观的背景下,国内汽车企业的快速扩张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

“从目前来看,虽然汽车市场整体回稳的迹象愈发明显,但产能存在过剩也毫无疑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经过了连续几年的高增长后,我国汽车产业虽已进入平稳期,但产能增速并未放缓。在前期产能释放过快的影响下,市场对产品的消化已不像以往那样迅速,出现产能过剩也是必然。

中国汽车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能力参差不齐。目前中国国内拥有汽车整车企业逾130多家,是世界汽车大国中最多的,但87%的销售额来自排名前十的汽车厂商,另有超过100家地方小型汽车生产商抢夺其余13%的市场销售份额,这部分小型厂家的生产和盈利能力低下,落后的技术使其产品多数集中在低端市场,市场销售量极低。

相比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车企消化产能的最优选择是提升品牌力和销量。而提升产能利用率需要相关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结合市场整体销量预测和自身竞争力份额预测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产能,其是重要的一点。

7、为什么今年全球汽车产量会下滑5% ,而且未来3年增长几乎停滞?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Robert Bosch)首席财务官当地时间7月26修正了对全球汽车产量的预估。该公司预计今年全球汽车生产将下滑5%,而此前该公司预计全球汽车产量只下滑3%。

博世首席财务官斯蒂芬·阿先科施巴默(StefanAsenkerschbaumer)表示,基于上述预测,这家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无法像去年那样实现7%的息税前利润率。该公司此前预计今年营收将实现增长,息税前利润(EBIT)率为6%至7%。

阿先科施巴默称:“考虑到营收的增长,我们将无法重现去年的高利润。" 他认为未来三年(全球)汽车生产将停滞不前。博世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将带来50亿欧元(56亿美元)的收入,这得益于该领域的稳步增长,尤其是在中国。

这位高管还表示,博世已经为100多万辆电动汽车提供了零部件,并预计公司营收将增长,因为该公司已为50个汽车平台开发了动力总成,供不同制造商使用。

据外媒报道,与预测的一样,2019年对奥迪集团(Audi Group)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奥迪的交付量、营业收入以及营业利润都低于2018年同期,部分反映了大众集团旗下子公司财报分拆带来的影响。此外,奥迪的营业表现也受到了新WLTP、新车型计划的实施以及全球乘用车市场低迷的影响,同时,奥迪在未来出行领域还进行了高额的前期投入,结果导致奥迪上半年的销售回报率仅为8%,低于其长期目标9%至10%,但是也在其此前预测的7%至8.5%区间内。尽管遇到的阻力很大,奥迪集团表示,2019年全年仍会实现盈利目标。

今年5月份,奥迪管理委员会在年度股东大会上提出战略重组,将全集团的工作重心放在“去碳化”(decarbonization),其中包括大幅增加电气化车型。就长期来看,“始终如一”(ConsistentlyAudi)的奥迪将显著提高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奥迪预计,仅到2023年年底前,将预先投入400亿欧元进行战略重组。

8、为什么全国汽车产总销量会出现负增长?

2019年1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8年度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政策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下降4.16%和2.76%。

我国汽车销量在2001年至2010年间快速增长,年均增速24%。2010年至2018年有所回落,年均增速5.7%。2018年,汽车销售2808万台,比上年下降了80万台,是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销量负增长。

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下滑与宏观因素和市场因素有关等。

1、宏观经济因素方面,GDP缓降、经济结构延续分化趋势、投资和消费双下降、中美贸易摩擦、房地产去库存。

2、市场因素方面,2017年购置税优惠提前释放购车需求、二手车销售波动、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实施,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汽车销售受到了一定压力。

3、二三线及中西部市场,尤其是北方市场严重低迷,消费信心不足。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去年汽车市场之所以下滑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乘用车市场严重低迷,尤其是SUV市场的低迷,反倒是货车、轻卡、微卡、重卡等市场并没有出现剧烈的下滑。

具体来看,去年1-12月,乘用车共销售2370.98万辆,同比下降4.08%。其中,轿车销售1152.78万辆,同比下降2.70%,SUV销售999.47万辆,同比下降2.52%,MPV销售173.46万辆,同比下降16.22%,交叉型乘用车销售45.26万辆,同比下降17.26%。

而去年商用车产销同比继续呈现增长,增速明显回落。数据显示,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28万辆和4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和5.1%,增速分别回落12.1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


同时,去年车市较为明显的特征是消费升级,豪车市场表现依旧强于其他细分市场,如奥迪、奔驰、宝马全年销量增幅分别为11%、11%、7.7%。而占据市场将近一半份额的自主品牌销量的剧烈下滑,影响了去年车市走向。

9、2018新能源销量直线上升,汽车总销量却不容乐观,下滑在哪儿

目前来看,国家还是力推这个行业的,而且油价不是又涨了!所以新能源会很可观。


与2018年汽车销售增长的原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