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14月汽车销售量

14月汽车销售量

发布时间:2020-08-08 12:22:52

1、什么汽车在全国销售量最多?

根据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国产轿车销量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桑塔纳、捷达、雅阁、夏利、凯越、伊兰特、君威、帕萨特、飞度、赛欧成为国产轿车十大品牌。

与2003年国产轿车十大品牌相比,桑塔纳、捷达依然以较大优势捍卫销量排行榜冠、亚军;广州本田雅阁由2003年的第6名一举突入前三;凯越、伊兰特、飞度三款2003年下半年才上市的新车上市当年即跻身国产轿车10大品牌也格外引人关注;而上海通用三款轿车君威、凯越、赛欧同时进入10大,与广州本田一同成为轿车生产厂家的最大赢家。

桑塔纳优势依然传统轿车品牌桑塔纳、捷达优势依然明显,前三季度桑塔纳(包括桑塔纳3000)完成销量162762辆,市场占有率9.57%;捷达完成销量102506辆,市场占有率6.03%,大众双雄在今年卫冕国内轿车品牌冠亚军已成定局。

2003年进入10强的雅阁、夏利、君威、帕萨特在前三季度依然捍卫了10强的荣耀。其中雅阁从第6位一举跃居第3,上升势头异常迅猛;君威和帕萨特将为排行榜第7的位置展开竞争;而宝来、奥拓、奥迪A6等2003年度10强选手今年销量均不同程度出现缩减,在前三季度销量统计排名中已淡出10强之列。

新品牌表现不俗去年下半年正式上市的上海通用凯越、北京现代伊兰特、广州本田飞度今年前三季度表现异常抢眼,分别以67859辆、64608辆、49249辆的销量位列销量排行榜的第5、6、9位。目前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的伊兰特将在今年最后三个月和刚刚推出两厢车型HRV的凯越为排行榜第5的位置展开激烈的争夺。

在国内市场争战三载有余的赛欧在前三季度累计销售47949辆,在销量排名中上升至第10。

2004年前三季度国产轿车销量排名

车型和排名 销量(辆) 市场占有率

1.桑塔纳 162762 9.57%

2.捷达 102506 6.03%

3.雅阁 76140 4.48%

4.夏利 71797 4.22%

5.凯越 67859 3.99%

6.伊兰特 64608 3.80%

7.君威 61525 3.62%

8.帕萨特 59268 3.49%

9.飞度 49249 2.90%

10.赛欧 47949 2.82%

11.千里马 45338 2.67%

12.羚羊 45035 2.65%

13.宝来 44672 2.63%

14.吉利 41080 2.42%

15.奥拓 39366 2.32%

2、12月国内汽车销量214.1万辆 乘联会:消费市场已筑底

中国网汽车1月13日讯 (记者 王芳)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我国汽车市场2019年12月份销量数据,根据数据显示,12月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14.1万辆,同比下滑了3.4%,环比上涨11.1%。据统计,2019年1-12月份,我国乘用车市场的累计销量达到了2069.8万辆,同比下降7.4%。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的累计销量相比2018年减少约165万辆,比2017年减少约302万辆,是超预期的下滑。具体数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2月乘用车市场销量走势分析。

整体销量走势:12月的零售仍属偏弱走势

从整体市场销量情况来看,2019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214.1万辆,同比下滑了3.4%。去年1-12月份我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达2069.8万辆,同比下降7.4%。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此表示:12月的零售仍属偏弱走势,应有的春节前回暖走势未达正常水平。近期消费信心不强、随着猪肉等价格相对高位,教育医疗等消费水平提升,加之中西部房地产销售持续增长,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性挤压加大,汽车等大宗消费品消费热情不高。

从产量方面来看,2019年12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量为210.9万辆,同比增长了3.5%,这是继11月后连续出现正增长。12月厂家库存较11月下降8万辆。2019年厂家库存下降25万辆,而2018年也下降15万辆,厂家去库存减压特征明显。

此外,根据数据统计,去年12月份厂家批发销量216.2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增长6.3%。乘联会表示:相对历年的12月拉升,2019年12月的批发环比拉升不强,全年市场走势也趋于理性。

新能源汽车:仍处于退坡后的持续调整期

新能源汽车方面,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辆,同比下滑了15.1%,环比增长73.5%。乘联会认为:12月新能源销量环比拉升主要是由于车企抓住年末时机增量。

12月份纯电动乘用车批发11.9万辆,增速同比下滑了8%,环比增长76%;其中A级电动车同比增长60%,A00级同比下降70%。乘联会对此表示:近期限购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缓且低线级市场新车需求相对低迷。12月份插混车型批发销量1.5万辆,同比下降50%,环比增长30%。

此外,据统计,2019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06.0万辆,同比增速5.1%。乘联会表示:目前新能源市场仍处于退坡后的持续调整期,叠加二手新能源车的低价冲击, A00级纯电动份额从49%下降到26%,A级电动车从33%上升到56%。网约车出租等市场规模扩大较快,代步私人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压力。12月份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2.8万辆,同比增长40%;2019年1-12月普通混合动力车型累计28.5万辆,增速达33%。

分车型类别销量走势:SUV车型销量同比上涨 轿车、MPV均下滑

从车型类别销量来看,2019年12月份轿车、SUV、MPV的销量分别为101.8万辆、99.1万辆、13.2万辆。与11月份的销量相比,轿车环比增长9.7%,SUV环比增长12.4%,MPV环比下滑了13.5%。

乘联会表示:12月份SUV零售同比增长2.5%,其中B级SUV同比提升了22%,A级SUV同比增长了5%,大众等合资SUV较强,自主的吉利、长安等SUV表现突出。12月份轿车零售仍同比下降6.9%,其中德系轿车同比增长了3%,自主轿车同比微增。12月份MPV同比下滑15.2%,其中美系MPV环比同比均较好。

各厂商销量走势:自主品牌主力厂家表现优秀

从狭义乘用车厂商销量来看,2019年12月份销量最高的前五位分别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东风日产、吉利汽车、上汽通用,销量分别为22.8万辆、22.1万辆、14.4万辆、12.7万辆和12.5万辆。对比11月份,东风日产一跃超过了上汽通用和吉利汽车,占据了第三位。12月份第六位到第十位分别为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北京现代和东风本田。长城汽车从第六位跌落至第八位,同时,广汽本田也跌出了前十位。

乘联会表示:12月份消费升级稍好,但入门级消费乏力仍较明显。豪华品牌零售同比增速16%,主流合资品牌同比下降6%,自主品牌同比下降3%。从车系版块看,2019年德系和日系份额均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自主品牌主力厂家表现优秀,但其他品牌分化较大。

乘联会: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增速已经见底

乘联会认为:2018年乘用车市场同比下滑3%,2019年全年零售降幅持续扩大,同比下滑8%,从2019年季度表现看,上半年的消费、税收成为近期车市的至暗时刻。从下半年乘用车市场的增速表现看,消费市场已经筑底,稍显回升态势。

2019年的车市艰难主要是部分地区抢先国六切换,国五库存较大导致车市库存车切换压力较大,这些切换地区在6月底前的零售车型的国六占比仅有不到一半,7月国六车型就达到95%以上。部分车型尤其是自主品牌车型出现国六断档,产品序列出现阶段性断层,被迫丢失市场份额,经销商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造成自主品牌在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0%,自主品牌总体市占份额也出现了近五年的新低,个别月份低于38%。

乘联会预测车市将从2019年的最惨谷底走出,目前乐观判断是1%,2020年乘用车增速相较2019年的-8%必然大幅改善,车市颓势逐步扭转,这是建立在内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同时在各项支持政策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做出的乐观判断。

车市展望:2020年1月的销量主要靠传统车实现

乘联会表示:由于今年春节提早,加上年前消费促销较大等多因素影响,1月厂家销量开门红的难度较大,预计乘用车市场总体1月零售负增长10%左右。虽然2019年末市场不强导致可结转的余粮少,但各厂家仍然会通过协调2019年年末的产销节奏,来力争2020年开门不太差,也有利于2020年车市行业的稳定,让开门表现更强,赢得先发制人的市场声量,以求达到对全年信心提振的效果。

由于今年1月的新能源车不会冲刺,因此1月的销量贡献仍主要靠传统车实现。伴随新能源车保有量规模的持续扩大,在返乡大潮中为用户做好更周到细致的服务准备,也将会为新能源车用户构筑起更健康的用车体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为什么全国汽车产总销量会出现负增长?

2019年1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8年度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政策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下降4.16%和2.76%。

我国汽车销量在2001年至2010年间快速增长,年均增速24%。2010年至2018年有所回落,年均增速5.7%。2018年,汽车销售2808万台,比上年下降了80万台,是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销量负增长。

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下滑与宏观因素和市场因素有关等。

1、宏观经济因素方面,GDP缓降、经济结构延续分化趋势、投资和消费双下降、中美贸易摩擦、房地产去库存。

2、市场因素方面,2017年购置税优惠提前释放购车需求、二手车销售波动、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实施,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汽车销售受到了一定压力。

3、二三线及中西部市场,尤其是北方市场严重低迷,消费信心不足。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去年汽车市场之所以下滑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乘用车市场严重低迷,尤其是SUV市场的低迷,反倒是货车、轻卡、微卡、重卡等市场并没有出现剧烈的下滑。

具体来看,去年1-12月,乘用车共销售2370.98万辆,同比下降4.08%。其中,轿车销售1152.78万辆,同比下降2.70%,SUV销售999.47万辆,同比下降2.52%,MPV销售173.46万辆,同比下降16.22%,交叉型乘用车销售45.26万辆,同比下降17.26%。

而去年商用车产销同比继续呈现增长,增速明显回落。数据显示,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28万辆和4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和5.1%,增速分别回落12.1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


同时,去年车市较为明显的特征是消费升级,豪车市场表现依旧强于其他细分市场,如奥迪、奔驰、宝马全年销量增幅分别为11%、11%、7.7%。而占据市场将近一半份额的自主品牌销量的剧烈下滑,影响了去年车市走向。

4、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总销售额,产值是多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00年之后,我国汽车产业就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1978年全国生产的汽车是14万辆,其中轿车只有2650辆,汽车生产总值约60亿元。而2008年全国生产汽车936万辆,其中轿车530万辆,总产值超过万亿元。从2000年的产销200万辆到2008年产销突破九千万辆,八年时间我国汽车产销均增加了727万辆,平均年增幅接近百万。

从国际上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的汽车市场的产销量连年上升,成为了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份额只占世界的3.5‰,2000年占世界份额的3.5%,08年中国汽车全世界份额的1/7,成为了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而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国三大摇摇欲坠,美国的汽车市场也因此受到重创。09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2008年广告费用:

近几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年轻化,我国汽车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需求增长快速。2007年更是以880万辆的总销量,顺理成章地超越了日本,同时也超越了德国,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地区的第二大汽车市场。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车市遭遇诸多变化因素,但是汽车产销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势态。从技术层面来看,2008年汽车技术主打节能环保、娱乐时尚、安全健康,成为今年众多汽车厂商广告宣传的主题。随着各国车系的进驻和国内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格局日益多元化,竞争更加完全。

慧聪研究媒体监测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投放平面广告约67亿元,其中乘用车平面广告费用约为62亿,占汽车行业平面广告总费用的92.6%,商用车广告仅占7.4%。乘用车广告中近3/4的广告是轿车广告,越野车广告也占了一成多的市场份额;商用车中则以客车和货车为主,二者占了商用车广告的八成多

5、全球汽车销售总量是多少?

**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增长27.32%和25.13%,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523.31万辆和517.60万辆,同比增长32.76%和30.02%;商用车产销分别为204.66万辆和204万辆,同比增长15.25%和14.23%。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销售的380多万辆轿车中,大约80%由私人购买,私人消费成为轿车市场的绝对主体。 (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7-01-19/1055246075.shtml ) **2006年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共销售轿车269.0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7.66%。上海通用连续两年位居榜首,奇瑞汽车由去年的第七位升至第四位。 2006年轿车企业销量排名 企业名称 销量(单位:万辆) 1、上海通用 36.54 2、一汽大众 34.12 3、上海大众 34.06 4、奇瑞 27.24 5、北京现代 26.18 6、广州本田 22.43 7、一汽丰田 21.04 8、吉利 20.43 9、神龙 20.13 10、东风日产19.89 ( http://www.eeo.com.cn/instry/automobiles/2007/01/12/284.html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统计数据称,2007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工业重点企业实现利润呈高速增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127.54亿元,同比增长69.9%。在16家重点企业(集团)中,15家企业实现盈利,仅有昌河一家公司处于亏损。据2007年一季度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出指标呈快速增长,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98.03亿元,同比增长36.61%。在16家重点企业(集团)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吉利集团,同比增长达到194.16%。重汽集团、华晨集团、广州集团、一汽集团、东南公司和奇瑞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呈高速增长,分别为87.02%、79.13%、76.13%、62.73%、55.45%和53.65%;江淮集团、上汽集团和东风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也较快,分别为27.68%、25.47%和19.24%。但哈飞集团和昌河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略有下降,分别下降了0.60%和1.07%。以吉利集团、重汽集团和奇瑞公司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表现突出,利润增长率同比分别达到2891.62%、545.14%和410.68%。不过,在华晨集团、南汽集团和东南公司实现扭亏的同时,昌河公司仍为亏损,但3月份亏损额比1~2月份有所减少。 一季度重点汽车企业利润127.54亿元 同比增七成。

6、特殊时期见证实力?1月车企销量榜出炉,最大黑马竟是它!

日前,乘联会官方公布了2020年1月份国内汽车的综合销量排名。一般来说,在春节假期的月份内销量又不同程度的下滑是正常现象。在今年1月份,受春节“超长假”的影响,实际的工作日仅有20天左右。在1月份中,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72.1万辆,同比下滑20.4%,环比下降19.6%。

其中,在细分领域下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轿车领域总销量为81.8万辆,同比下降了23.7%,MPV销量为9.9万辆,同比下降34.6%,SUV销量为80.4万辆,同比下降14.5%。而受到政策改变的影响,新能源车型的降幅最为明显,总销量为4.1万辆,同比下降高达57.9%。

在1月份的厂商榜单中,大部分车企都出现同比负增长的趋势。从厂商零售排行榜来看,前三名的厂商依然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以及上汽通用,第4、5位分别是是吉利汽车与东风日产。而在榜单中最为显眼的莫过于东风本田的表现,在特殊时期里还能保持高速的增长率,同比增长高达21.3%。总体来说,在榜单中前15位的车企总销量为135.3万辆,占乘用车市场的78.6%,同比去年1月份来说下降了16.2%。

NO.1 一汽-大众

同比增长:-2.1%

一汽集团的工厂已于2月10日复工复产,将在第一季度内加大马力增加产能,力争将影响降到最低。通过2019年在SUV领域中的全面发力,目前一汽-大众已经是坐稳了销量榜的头把交椅。在2019年中,一汽-大众实现了国内首家跨入年销量21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要知道,仅仅在一年多以前,一汽-大众在SUV领域内还是一片空白,能有如今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啧啧称奇。对于这么大体量的一家车企来说,同比下降2.1%的增长率也算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一汽集团的其他子品牌成员在今年以来的表现都十分亮眼。

NO.2 上汽大众

同比增长:-19.5%

一直以来南北大众都是屠榜狂魔,在各大榜单中两位“兄弟”往往都是你来我往互相追赶。但在今年1月份来看,与一汽-大众相比,上汽大众受影响的程度非常大,同比下降了19.5%。而母公司的上汽集团更是同比下降了34.55%。这次的销量数据也创下了去年以来的新低,而对于2020年的销售目标,目前上汽集团还暂未公布,预计还在评估此次特殊事件带来的影响以及后续的补救措施能达到何种产销水平

NO.3 上汽通用

同比增长:-30.5%

上汽通用从2019年开始便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虽然旗下掌管着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三个大排面兄弟,但似乎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在2019年内,上汽通用的全年销量便已下滑了18.8%,来到2020年1月份,似乎没有留给上汽通用一点喘息的机会,直接将下降幅度拉低到30.5%。虽然在这些数字令人十分心寒,但上汽通用依然是稳居销量榜的前三位,与第四位吉利汽车还有一点距离,但处境也是十分危险。目前上汽通用也一直在寻求新举措来应对销量严重下滑的情况。眼下,如何止跌企稳才是上汽通用要考虑的头等大事。这一手好牌可不能给打坏了。

NO.4 吉利汽车

同比增长:-27.6%

吉利汽车在1月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7.6%,其中,在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中,下降的幅度更是接近50%。尽管如此,纵观吉利汽车在国内的终端销量仍然有显著的增长,在市场增长率方面也是屡创新高。虽然受到部分影响,但销量依然突破了10万辆的大关,并且大有追赶上汽通用之势。吉利icon这款重磅车型原本打算2月14日情人节当天上市,目前也被迫延期而改为线上发布的形式进行上市,也成为了今年首款推迟上市的车型。吉利最近与沃尔沃的动作也是十分紧密,双方的成本结构与技术开发的协同也能大大增强吉利汽车的综合实力,此次的影响也只是暂时性的。

NO.5 东风日产

同比增长:-10.9%

东风日产在1月份的销量也是十分险峻地迈进了10万辆的销量大关,为101,300辆,同比下降10.9%。日产轩逸仍然是品牌旗下的“当家花旦”,贡献出了39,926辆的成绩,而天籁在1月份同比增长也达到了44%,销量大增的同时也减轻了部分所受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B级车的市场中,日系车全面的崛起也让帕萨特这位常胜将军感到紧迫,天籁也有大步向前追赶之势。日产汽车高级副总裁山崎庄平也表示,“日产汽车对中国政府抗击新型冠状病的疫情充满信心并愿意提供全力支持。同时,我们对中国汽车市场以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充满信心。”

NO.6 上汽通用五菱

同比增长:-42.4%

上汽通用五菱是这次特殊事件中影响最大的一家车企,这也导致了稳定了几乎十年的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第一集团发生了变动。在2019年里,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连番下滑,目前已经掉到了第六位的位置,在今年1月份,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为80,088万,相较于19年的1月份来说,整整下滑了42.4%。其中五菱宏光、宝骏510、宝骏530等明星车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跳水”。这也与国内消费市场的升级有部分关联,低端市场正在迅速萎缩,豪华市场的份额正在不断扩大,而上汽通用五菱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当然,新宝骏品牌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局面的窘迫,脱胎换骨的升级能淡化消费者对于五菱的固有印象,品牌高端化也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往后可能需要下沉农村市场以及发展高端品牌两手一起抓了。

NO.7 东风本田

同比增长:21.3%

东风本田是今年以来最大的黑马,同时也是销量排行榜中最亮眼的一个品牌。这种强劲的势头我们在2019年中也能看出来,东风本田不仅突破了年初定下的77万辆的目标销售额,还在不断的增加产品矩阵侵蚀细分市场,表现可以说是十分亮眼。在2019年内,CR-V以及思域的年销量都突破了20万辆,几乎是每3分钟就能卖出一辆。在2020年内,东风本田还会推出一系列的全新车型,包括思域的两厢版本以及享域混动版车型等等,进一步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但目前东风本田位于湖北的工厂仍在停工停产当中,不知道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会否会受到产能不足的影响。

在2020年里,中汽协仍然表示今年汽车市场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但在这段特殊时期过后,抑制的消费需求可能会在短期内得到大量的释放,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期。于此同时,企业也能在这段时间内加速产业格局的调整,放缓脚步思考更持续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19中国车市成绩单:产销量纷纷下滑,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

经历了一年的跌宕起伏,汽车市场终于迎来了2019年的成绩单。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了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

而近年来一直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也在2019年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中汽协表示,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汽车行业利润率明显较低,车企压力非常大。

意料之中的下滑

2019年,各月连续出现负增长,上半年降幅更为明显,下半年逐步好转,其中12月当月销售略降0.1%,与同期基本持平。总的来看,2019年产销量降幅持续扩大,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负增长,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未来低速增长或是常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车产销量降幅大于汽车总体。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

此外,中汽协还发布了2019年四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简称ACI)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27,已从此前“过冷”的蓝灯区回暖至浅蓝灯区。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比三季度增长2.46点,先行指数比上一季度降低0.73点。从四季度汽车产业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对此,中汽协表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全面做好“六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中,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自主品牌份额不足四成

行业不景气,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43.9%跌至2018年的42.1%,2019年更是跌破了40%的市场红线,仅有39.2%的份额。

还记得上一次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是2014年。

具体来看,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背后,是头部阵营的进一步分化。

从2019年的表现来看,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61,560辆,成功坐上了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头把交椅”;长城汽车全球销量超过106万辆,累计销售新车1060298辆,同比增长0.69%,连续第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长安汽车也一扫此前的低迷,2019年销量共计1759971辆,其中第四季度,自主板块产品销量回升,跌幅收窄。

阅历了市场隆冬的暴击以后,自主品牌不忘苦练内功,向汽车市场展现出了更强的“筋骨“。

新能源也逃不过

受补贴退坡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也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量同比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不过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装机量呈现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2.2GWh,同比累计增长9.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40.5GWh,占总装车量65.2%,同比累计增长22.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0.2GWh,占总装车量32.5%,同比累计下降9%。

关于明年展望,中汽协表示,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同样预测的还有乘联会。不过乘联会相对乐观,预测明年汽车市场将微增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上汽集团:1月汽车销量总计40万辆,同比下降34.55%

2月14日晚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600104)发布的2020年1月产销快报显示,当月产量41.89万辆,同比(较上年同期)下降32.72%;销量40.02万辆,同比下降34.55%。此次销量单月同比下跌幅度创去年来新低,也结束了去年12月销量同比转正的态势。

2月14日晚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600104)发布的2020年1月产销快报显示,当月产量41.89万辆,同比(较上年同期)下降32.72%;销量40.02万辆,同比下降34.55%。

此前在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出现28年来首次下滑的大环境下,上汽集团依然同比增长1.75%,年销量达到705万辆,占2018年汽车全年销量的四分之一。去年的车市寒冬结束了上汽销量的这种例外,去年公司累计销量为623.795万辆,同比下降11.54%,仅完成调整后的65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的95.97%,也是上汽集团自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全年销量下滑。而截至目前,上汽集团尚未公布2020年销量目标。

从子公司的产销情况来看,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大众两大销量主力军(两者合计占上汽集团总销量的47.78%)同比下跌幅度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位,1月分别实现销量7.82万辆和11.3万辆,分别同比下跌51.10%和40.53%。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不再是上汽集团的销量冠军。1月上汽集团销量冠军上汽通用当月实现销量12.55万辆,同比下跌30.49%。

在总体销量大跌的情况下,上汽自主品牌表现良好。上汽大通1月销量为1.15万辆,同比增长11.42%。

海外销量依然保持大幅增长,面向印度等海外市场的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有限公司,1月销量774辆,同比增长41.5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14月汽车销售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