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销售改革的政策建议

汽车销售改革的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12-17 20:01:51

1、共享汽车用哪个比较好?

GOFUN的车比较多,到处都有,可能更方便一点;

2、汽车保险赔付率高的原因及对策(给点思路、建议即可)(好的追50分—100分))

引言
2006年,我国产险业四个主要险种——车险、企财险、货运险和责任险保费收入合计1377.96亿元,同比增长24.9%,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91.3%。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为1107.87亿元,同比增长29.1%,占财产险公司业务比重为70.1%,稳居产险业第一大险种。其中,交强险自2006年7月1日实施以来实现保费收入218.78亿元,占7月至12月车险保费收入的39.5%。
目前中国财产保险中,车险是投保意识最强的险种之一。随着对交通事故第三方受害者赔偿标准的提升,除了交强险外,越来越多的汽车保有者还主动购买了商业三者险,甚至自发地选择较高的保额。
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车险投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中国车险保费收入稳步增长,到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6000万辆,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可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但同时,中国车险市场发展也面临价格战、渠道混乱、理赔漏洞、外资参与不充分等问题。
自2003年车险管理制度改革实行以来,2006年车险市场再次发生了重大转折。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不仅对当前市场具有积极意义,带来经营管理质的改变和市场基本面的好转,而且使整个市场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车险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将对今后整个行业的车险经营和市场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资委、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车险定价、汽车保险的理赔、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汽车保险业的竞争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国际汽车保险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计划进入汽车保险行业和经营汽车保险行业的企业和投资机构了解目前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动态,把握发展趋势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目 录
第一章 国外汽车保险业发展分析 7
第一节 发达国家汽车保险共同特点 7
第二节 国外汽车保险规定分析 8
一、德国:柏林保费贵新手费率高 8
二、美国:未婚低龄男性费率最高 9
三、日本:强制三责险零利润 9
四、加拿大:周末用车比上班用车保费低 9
第三节 美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分析 10
一、美国的汽车保险制度 10
二、美国汽车保险简介 16
三、美国强制车险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几点启示 17
四、美国汽车保险反欺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21
第四节 德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分析 29
一、德国车险发展概况 29
二、德国汽车保险无微不至 29
三、车险改革对德国车险市场的影响 31
四、德国机动车辆法定第三者责任保险简介 33
五、德国车险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33
第五节 英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分析 35
一、英国汽车保险业发展状况 35
二、英国车险市场完全细分 36
三、英国车险承保的分析及启示 38
第六节 日本汽车保险市场变革分析 42
一、汽车保险费率、条款自由化 42
二、适应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 42
三、打破汽车保险通过代理店销售的惯例 43
四、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服务迅速发展 43
第七节 韩国车险费率自由化渐变过程及启示 44
一、实行费率自由化的背景 44
二、车险费率自由化的过程 44
三、车险费率自由化的效用 45
四、对我国的启示 45
第二章 我国汽车保险业发展的综合分析 47
第一节 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 47
一、汽车保险的起源 47
二、汽车保险的发展成熟 48
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50
四、对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启示 51
第二节 2006年我国车险市场发展回顾 52
一、交强险实施,车险经营发生质变 52
二、限折令实行,车险价格理性回归 53
三、行业条款推出,产品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 54
四、监管力度加强,竞争行为更加理性 54
五、车险稳居产险业第一大险种 55
第三节 中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发展分析 56
一、从政策层面看 56
二、从经济层面看 56
三、从社会层面看 57
四、从技术层面看 58
第四节 我国车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9
一、价格大战削弱了行业盈利能力 59
二、渠道混乱增加了不必要的交易费 59
三、理赔漏洞大造成赔付成本过大 60
四、参与不足外资保险公司贡献小 60
第五节 我国车险市场化分析 62
一、车险市场化的困境 62
二、车险市场化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63
三、车险市场化的双赢策略展望 64
第六节 机动车新报废标准对机动车保险市场的影响分析 73
第七节 交强险之后的车险经营分析 76
第八节 新车险亮点分析 80
一、引导保险公司“重服务” 80
二、统一条款有利于消费者维护权益 80
三、车险价格基本没有上涨 80
四、女性驾驶员享受九五折优惠 80
五、A、B、C三款均对酒后驾车不赔偿 80
六、车险市场不会形成大保险公司“一统天下” 80
第九节 机动车险困局及其解决途径分析 81
一、机动车辆保险的现状 81
二、综合环境质量的下降是机动车辆保险经营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 82
三、整合保险资源是解决车险效益问题的有效捷径 83
第十节 中国汽车保险市场潜力分析 85
一、市场结构 85
二、承保状况 85
三、前景展望 86
第十一节 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发展状况分析 87
一、发展汽车保险中介组织的现实意义 87
二、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发展现状 88
三、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面临的问题 88
四、发达国家汽车保险中介组织发展状况 89
五、对策建议 90
第十二节 汽车保险产业链分析 92
一、汽车保险产业链思维因势而起 92
二、构建和谐共赢的汽车保险产业链正逢其时 92
三、打造和谐共赢的汽车保险产业链 93
第十三节 汽车保险实行免赔额条款的意义分析 96
一、免赔额条款产生的背景 96
二、国内免赔额的典型做法 97
三、免赔额条款对汽车保险发展的积极意义 97
四、保险公司推行免赔额条款的建议 100
第十四节 车险经营中的现实矛盾分析 102
一、车险经营的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之间的矛盾 102
二、车险经营中规模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103
三、车险与非车险的结构性矛盾 104
四、车险经营的内部矛盾 104
第十五节 车险代理渠道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05
一、车险市场代理渠道的现状及问题 105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106
第十六节 经营机动车辆保险的风险防范分析 108
一、车险承保风险的防范 108
二、车险理赔风险及防范 110
第三章 我国车险定价分析 114
第一节 我国车险定价发展现状 114
第二节 我国车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 115
一、车损险足额保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 115
二、第三者责任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 116
第三节 完善我国车险定价机制的建议 116
一、促进市场的充分竞争 116
二、提高精算水平 117
三、加强信息披露 117
四、进行具体调整 117
第四章 我国汽车保险的理赔分析 118
第一节 汽车保险理赔服务分析 118
一、国际成熟保险市场汽车保险理赔服务的模式及特点 118
二、当前我国保险市场汽车理赔服务的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119
三、我国保险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汽车保险理赔服务模式的变革要求 121
四、发展我国车险公估业的对策 122
第二节 影响理赔服务的因素分析 124
一、保险公司层面的原因 124
二、客户层面的原因 125
三、社会层面的原因 125
第三节 机动车辆险赔付率高的原因分析 126
一、机动车辆险的经营现状 126
二、车险赔付率高的原因分析 126
三、降低车险赔付率的对策 128
第四节 车险理赔的全新模式分析 130
第五节 车险理赔外包的意义分析 131
第五章 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分析 134
第一节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的区别分析 134
一、目的、功能不同 134
二、性质不同 134
三、实施方式不同 134
四、责任范围不同 134
五、责任限额不同 135
六、索赔主体不同 135
七、条款、费率制定方式不同 136
八、辅助补偿制度设置不同 136
九、其他区别 136
第二节 交强险和机动车商业三者险中的“责任”关系问题 137
一、交通事故责任不等于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 137
二、交通事故行政责任的承担主体 138
三、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 139
四、交强险和机动车商业三者险中的被保险人范围不同 140
五、结论 141
第三节 机动车三责险的制度体系分析 142
一、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历史演变 142
二、道交法确立法定赔偿规则 143
三、实行商业化运营 144
四、实行强制缔约制度 145
五、确立保险人对第三人的保护义务 146
六、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147
第四节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分析 148
一、机动车强制三责险的定位与功能 148
二、机动车强制三责险的经营原则与模式 149
三、机动车强制三责险制度法律关系分析 150
四、机动车强制三责险相关配套制度构建 151
五、《条例》(草案)综合评介与制度构建的基本路向 153
第六章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分析 155
第一节 车险费率市场化的利弊分析 155
一、车险费率市场化的有利因素 155
二、车险费率市场化的不利因素 157
第二节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问题分析 159
一、机动车辆险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59
二、机动车辆险业务正常化的措施 160
第三节 加快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进程 162
一、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管制的弊端 162
二、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背景 164
三、推进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几点建议 164
第七章 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发展分析 168
第一节 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168
一、企业信息化问题 168
二、市场成熟问题 168
三、电子金融化问题 169
四、法制化建设问题 169
第二节 发展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的对策分析 170
一、静态信息服务阶段的对策 170
二、动态信息服务阶段的对策 170
三、在线交易阶段的对策 171
第三节 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分析 172
一、专一化趋势 172
二、融合化趋势 172
三、国际化趋势 172
第八章 我国汽车保险业的竞争分析 174
第一节 当前车险市场竞争特点及对策分析 174
一、车险市场改革过程与竞争特点 174
二、当前车险市场恶性价格竞争成因分析 175
三、过度竞争对车险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177
四、对策与建议 179
第二节 车险价格竞争成因分析 182
第三节 车险放开经营后的竞争成本与营销机制分析 184
一、营销成本迅速增加,车险有成为利润漏洞的危险 184
二、创新营销模式是车险放开经营的必由之路 186
三、建立车险新型营销机制的思考 187
第四节 寡头垄断竞争中车险价格行为的实证分析 189
一、当前我国产险市场的结构分析 189
(一)市场集中度 189
(二)产品差异化 189
(三)市场进入壁垒 189
二、车险价格竞争的实证分析 190
(一)车险市场化进程中总体费率持续走低 191
(二)车险市场化进程中各公司车险费率出现分化 191
(三)车险市场化进程中定价模式以规模导向为主 191
(四)车险价格竞争:领导者——跟随者模式初步显现 192
三、当前车险“价格战”的对策 193
(一)逐步建立战略导向的车险定价模式 193
(二)重建行业性风险费率和附加费率的车险组合价格体系 193
(三)引导和调控车险领导者——跟随者竞争模式 194
第五节 车辆险市场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趋势分析 194
一、车辆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194
二、车辆险市场价格竞争的有限性 196
三、非价格竞争与集约化经营趋势 198
第九章 机动车辆保险代理高回扣问题分析 200
第一节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业现状 200
一、高回扣导致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亏损 200
二、机动车辆保险代理的利润分析 200
第二节 保险公司解决机动车辆保险代理高回扣问题采取的措施分析 201
一、联合自律 201
二、汽车保险服务“超市” 202
第三节 针对机动车辆保险代理高回扣问题应采取的解决方式 203
一、上调机动车辆保险代理费率 203
二、有效监管 203
三、机动车辆保险代理渠道专业化 203
四、发展机动车辆保险的直销业务 203
五、大力发展机动车辆保险经纪人业务 204
第十章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5
第一节 当前我国车险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05
一、招标目的不明确 205
二、中间人的不规范运作 205
三、保险人竞争不够理性 206
四、标书内容不规范 206
五、评标缺乏统一的标准 206
第二节 车险招投标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后果 207
第三节 规范我国车险招投标的对策 208
附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 210

图表目录
图表1 美国汽车保险反欺诈基本框架
图表2 美国部分州的保险反欺诈立法要求对比
图表3 美国保险公司常用的反欺诈方法
图表4 2006年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5 2004-2006年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图
图表6 2000-2006年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结构
图表7 2000-2006年中国车险保费收入及赔付
图表8 2006年车险市场战略群组分析(1)
图表9 2006年车险市场战略群组分析(2)
图表10 汽车保险费的发展
图表11 个别亚洲市场汽车损失率
图表12 某财产险公司一份2003年11月25日承保的私家车保单出险情况的部分记录
图表13 某保险公司机动车辆险业务经营情况
图表14 两个保险公司自律公约的支付矩阵
图表15 小鸡博弈支付矩阵
图表16 非寿险市场监督的基本态度
图表17 两个保险公司第二次博弈的支付矩阵
图表18 2004年我国前五位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表
图表19 1997-2004年深圳市车险综合费率变动情况
图表20 1997-2004年深圳市场主要产险公司车险变动情况

3、现在什么生意好做啊?

现在是2020年1月19日,现在做小吃行业、汽修行业、快递行业、早餐行业、墙绘行业这些生意比较好,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

1、小吃行业

可开店经营也可以摆摊流动经营,经营方式简单,只要有客流量就可经营,比如做烤面筋煎饼果子、鸡蛋灌饼、油炸小吃等等这些生意都是投资几百块钱就可以投资经营,成本低,风险小,是初次创业的首选项目。


2、汽修行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汽修市场的崛起。有车族养车护车观念的转变,已经使汽修行业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黄金行业,所以如今学汽修前景非常乐观。

3、快递行业

网购逐渐成了消费者的重要的购物方式甚至是主要购物方式,与此同时,与网购紧密相连的快递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从事快递行业,如果自己可以包下一个区域,负责一个区域的收派件,那也是非常赚钱的,而且快递行业从业门槛不高,所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选择。


4、早餐行业

早餐是人们必不可少的饮食之一,市场巨大,选择一个人流量大的位置,开设一家早餐店,也是非常棒的赚钱手段之一,早餐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多,如包子店,饺子店,米粉店,米线店,拉面店,面包店,煎饼店,比如包子铺。

5、墙绘行业

现在墙绘行业发展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墙绘是一种个性化的墙面装饰新产品,现在已经成为家装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风格各异的墙绘为原本颜色素淡的墙壁增添了不少美感,而且装修的房子多,市场也非常巨大。


(3)汽车销售改革的政策建议扩展资料

做生意的禁忌:

1、坐门等客。

经商不跑不活,商品市场瞬息万变,商品交流讲究时效性,坐门难见客。只有跑动,才能得知市场信息,找准时机,方能盈利。

2、商品越贵越不卖。

商品不可能只涨价不跌价,贵到一定程度,只要赚钱便卖,无论赚多赚少都要满足,若坐等高价,十有八九要吃亏。

3、酒香不怕巷子深。

许多人只注重生产而不注意推销,认为东西好了自然有人慕名而来,这是被动的销售手段。只有主动拉客,扩大影响,才可多销而盈大利。


4、请问:职位中的“国内CSR”是什么意思?是干什么的?

你好,CSR是企业社来会责任自的缩写,英文是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应当最大限度地关怀和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包括消费者利益、职工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尤其是社会权,也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利益。

5、汽修专业主要有哪些课程

1、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汽车制造工艺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汽车检测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2、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掌握汽车技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汽车技术类课程教学及能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营销、设计、服务、金融保险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就业方向:可从事汽车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生产与管理、汽车保险、汽车贸易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5)汽车销售改革的政策建议扩展资料:

汽车维修的就业前景

据“2010-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分析:经过近30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产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销规模在1998-2008年的10年间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幅。  

目前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34.5万辆和938.1万辆,增幅低于2007年。而2009年以来,汽车市场回暖,从2009年3月起我国汽车产销已连续9个月超过百万辆水平,创历史记录。2009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226.58万辆和1223.04万辆,同比增长41.59%和42.39%。中国汽车工业总体发展趋好。  

中国汽车行业前景广阔,预计我国汽车产量2010、2011年将持续保持增长,预计增长率在19%至20%之间。在2015年左右国内汽车销售有望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到2020年,中国本土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辆左右,其中两成产品将进入国际市场。  目前汽车工业的增长为汽车服务业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已经呈现落后状态的汽车服务业能否在未来二十年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步,不仅关系到汽车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会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而制约汽车服务业发展步伐的最大障碍是缺乏专业人才。


与汽车销售改革的政策建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