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郎咸平谈汽车价格

郎咸平谈汽车价格

发布时间:2020-12-20 16:52:18

1、郎咸平谈中国制造业的最大瓶颈,是精辟还是瞎扯

这个人 动机就是赚眼球 方便自己赚钱
越是吓人的结论人越喜欢看 他抓住这个到处忽悠人
他举例的版数据也很扯权淡
学者嘛 应该实事求是 不贬低 不吹捧才对
他就乱凑一堆数据 然后得出一个吓人的结论 忽悠忽悠不懂的普通人

2、买房不如租房 买车不如打车是郎咸平说的吗

是他说的 后来给加了句“结婚不如同居” 呵呵

3、郎咸平中国版QE要来了?人民币会进入贬值区间吗

欧盟、日本因经济持续不景气,央行相继实行QE,导致欧元、日元一路贬值;美国经济逐渐复苏,QE结束、加息在即,美元升值前景明朗。与此同时,中国财政部在3月11日,即2015年两会期间,批准1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存量债务置换债券额度。因为没有披露具体的操作细节,大胆者甚至预测央行会借此推出中国版QE(量化宽松),规模高至10万亿。人民币是否会像欧元、日元一样进入贬值区间?郎咸平教授曾在《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一书中针对国际货币新格局,以及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旧制度”和“新常态”,进行了一番解读:

我想在这里谈一个非常惊悚的话题——货币战争。为什么?日本透过“安倍经济学”让日元在两年内贬值了30%;从2014年6月开始到当年年底,欧元也贬值接近8%;而美元因为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取消QE,而持续走强。在这个国际大背景下,人民币该何去何从?我们只有两个选择:第一,让人民币跟着美元一起升值;第二,让人民币跟着日元、欧元一起贬值。不论我们如何选择,都会引发一场激烈的“货币战争”。2014年10月,中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热议“货币战争”的话题。中证网提出“货币战争即将打响”,和讯网说“全球货币战争一触即发”,凤凰网说“货币战争悄然兴起”。

那么货币战争有用吗?我就以日元为例,给各位分析一下本币汇率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对日本汽车业来说,1美元兑换的本币每增加1日元,丰田公司就可以增加400亿日元的利润,本田公司则增加120亿日元的利润。因为日元巨幅贬值,日本汽车行业在2013年整个会计年度的总利润达到了1.8万亿日元。如果日元汇率维持在目前的水平,2014年下半年还将给日本7家汽车厂商带来1578亿日元的额外收入。

电子和机械行业也因为日元贬值而大获其利。据日本经济研究机构的测算,如果日元对美元的汇率维持在104日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则2014下半财年,日立公司可望增加124亿日元、佳能可望增加62亿日元、小松制作所可望增加74亿日元的利润。

旅游行业也是一样,由于日元贬值,来日旅游的费用大幅降低,前来观光的外国游客人数暴涨,2013年首次超过了1000万。2014年1—7月的游客人数增幅进一步增长,达到了753万人,同比增长26.4%。这里面,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就达到了129万,同比增长90%。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政府要让日元不停地贬值,但是有没有代价呢?有,日元贬值以后,日本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会提高,而日本在核电站危机后,又是异常依赖国际能源的国家,所以日本的国际贸易在最近3年,连续出现了赤字。

我们再看欧元,它现在也开始步日元的后尘。2014年6月,欧洲央行首度开启负利率政策,这让欧元彻底失去了继续强势的理由。欧元汇率在6月以后直线下跌,目前已经跌了7.2%。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称赞欧元的下跌,而且还向投资者暗示欧元疲弱是欧洲央行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
那么目前国际汇市的情况就是,日元贬值让日本在出口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欧元也开始慢慢贬值,而且这是欧元的既定方向,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讲得非常清楚,而且他还讲了一句特别发人深省的话——“美国能在实际上采取任何措施来对抗欧洲的货币相关行动吗?答案是否定的。欧洲现在采取的货币行动正是美国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做过的事情。”

德拉吉为什么这么说?这里面的意义非常重大。美元目前升值的趋向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不采取对抗欧元贬值的措施,不仅仅是因为汇率的原因,它在谋划一场更大的“战争”。各位请注意,如果我们不了解美国的动向,就根本不要谈“货币战争”,也没有资格谈人民币的走向。

4、哪位网友知道郎咸平老师关于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的分析链接啊(最好有中德比较)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834775o1p127.html

5、郎咸平开什么品牌的汽车?

作为著名经济学者并有能力引领中产阶级的郎咸平,他会选择哪款车作为自版己的驾座?郎权咸平一向强调产品的人性化,讲:品牌本身由三大部分组成,“外观”、“品质”和“思想”,这三种元素呈金字塔型从塔基到塔尖分布。可见,换成汽车行业,郎咸平更欣赏汽车品牌所蕴含的“思想”,而不是各个零部件所具备的“功能”

他的座驾:
中产阶级之务实尊贵的主流精英
奔驰C200
详见如下链接:
http://www.stnn.cc/auto/200909/t20090909_1122315.html

6、郎咸平4年前说保险不保险,4年后再谈保险,竟这样说

请问一下人值钱?还是车值钱?车保险为什么买几百万??人没有保内险????指手划脚!不容了解保险?不要瞎吹牛逼!你牛?你家汽车有本汽车不买保险?你敢吗?汽车出事故?你能给几百万?还有保险公司付款客户几拾万到百万,还不用还回来?借亲戚朋友还要还回去!

7、买房和租房? 买车和打车 ?郎咸平告诉你区别在那里,聪明人怎么选?

买房和打车

8、郎咸平说: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是真的吗?

你开家汽车厂,你进的原料,钢铁,塑料,玻璃,橡胶等,出厂需要交17%的增值税,3%的教育附专加费,属7%的城建(小城镇5%), 合计18.7%。你生产出小汽车,需要交17%的增值税,3%的教育附加费,7%的城建(小城镇5%),消费税,1.5%,合计20.2%。商家,需要交17%的增值税,3%的教育附加费,7%的城建(小城镇5%),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利润的)25%。你买到车,要交10%车辆购置税。其中17%的增值税,不累加收取,比如进了100万的材料,造出汽车卖300万,只征收300-100=200万元里面的17%,商家把300万的汽车卖到600万,只征收600-300=300万里面的17%。还有些其他的税,加起来轻易超过售价的60%

9、吉利收购沃尔沃!

2000-2003年,中国另类的经济学家郎咸平经常会说到经济危机的问题,但没人听,认为他杞内人忧天,2007年经容济危机真的来了,他的许多言论被应验,因而被重视起来。

海外并购是个十分复杂的事,去听听专家怎么说的吧,别一厢情愿、义气用事了……

人家的品牌是专门服务于某一领域、某一类型消费群的,才得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承传,中国企业并购回来后,真的能把根植于异国文化中的品牌经营好吗?真的能得到并很好的延续那个品牌的精髓吗?这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最重要的问题。

试问中国企业近几年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有成功的案例吗?没有(包括联想收购IBM)——这也是郎咸平教授的话。

10、郎咸平谈2015年做什么有发展

中国制造业“生病” 经济危机重重
5月19日,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昆明进行演讲。
据中国证券网报导,在郎咸平看来,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危机,制造业投资营商环境正进一步恶化,造成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从而引发各种危机。
“中国经济正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冰的是楼市、股市,火的却是以奢侈品、高端汽车、收藏品等为代表的高档商品。”在当日演讲中,郎咸平直言“中国经济生病了”,而这个病就是制造业面临的危机。
郎咸平表示,中国将制造业的3大环节--研发设计、渠道物流、以及关键的零配件让给欧美,失去了控制制造业的定价权,而失去定价权后,必将产生制造业危机。
而另一方面,繁重的税、费,企业资金断裂以及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更让制造业的投资营商环境全线恶化。
郎咸平认为,中国制造业“生”了投资营商环境全线恶化和产能严重过剩2个“病”,正是“生”了这2个“病”后,本用于投资实体经济的钱转向于高端汽车、奢侈品等。
同时,朗咸平还认为,“目前中国正面临4个危机,即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债务危机和消费危机。第一阶段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危机将首先爆发。”
在郎咸平看来,严重的债务使得银行的危机正在酝酿,而地产行业引导的50几个行业又正在因为调控而危机四伏。
中国制造业将在2015年彻底崩溃 经济危机全面爆发
郎咸平在演讲中断言,中国的制造业危机将会在2015年彻底崩溃,届时,中国的经济危机将会集中爆发。
此外,郎咸平还提到了地方债务危机,认为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和“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并列为世界三大危机,这是很可怕的,所有的中国老百姓都要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据东方网消息谈到我国目前产能过剩的实际情况时,郎咸平说道:“我们产能过剩多么严重?钢铁21%,汽车12%,水泥28%,电解铝35%,不锈钢60%,农药60%,光伏95%,玻璃93%。而制造这些物质的原材料,包括NDI37.5%过剩,TDI60%,聚乙65%过剩,会产生什么结果呢?这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必然使得中国经济陷入一个长期的萧条。
中国经济的问题依靠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手段无法解决
早前,郎咸平还在网上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据网络导报报导,郎咸平在文章中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绝不是危言耸听、故弄玄虚!他要告诉那些“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国人和官员,今天的中国经济有多危险、多可怕。
郎咸平还认为,有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危机视而不见,粉饰太平;更可怕的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制造更大的危机。
郎咸平在文章中说,我经过研究发现,今天中国经济的问题,仅仅依靠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手段,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还应该寻找其他办法。


与郎咸平谈汽车价格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