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销售3月份活动主题

汽车销售3月份活动主题

发布时间:2020-12-22 23:34:46

1、2020年3月汽车销量大全

四月份过去了一半,3月份汽车销量才姗姗来迟,那么,三月份销量到底如何,各个品牌的具体车型销量如何?请看下图。

首先是轿车销量,三月份轿车同比大幅度下滑,第一名被新朗逸夺得,共销售24702辆。第二名为轩逸,共售出23937辆;第三名为新宝来,共销售22368辆。其他车型销量如图。

在国产品牌中,帝豪依然排名自主品牌首位,共销售11236辆车。第二名为逸动,3月共销售10432辆。第三名为比亚迪秦,共销售6802辆,其次为荣威i5,领克03和艾瑞泽GX。

接下来看SUV车型的排行榜。不出意外,哈弗H6共销售20319辆车,依然是第一名,雷打不动。而第二名被CS75夺得,共销售18424辆车,第三名为吉利博越,共销售15096辆车。而最可说道的是比亚迪宋,这款车改款后,销量一发不可收拾,经过2月份的低迷,三月份销量又爬到了第四的位置,共销售14444辆车,表现十分抢眼。

最后是MPV车型,第一名仍然是神车五菱,共销售10924辆车,第二名为东风风行,共销售4220辆。第三名为通用沃兰多,共销售2871辆,其他车型,表现不佳。希望4月份再有大的提升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3月汽车销量出炉,上汽大众被“虐”,这款车成销量“新宠”!

3月汽车销量出炉,上汽大众被“虐”,这款车成销量“新宠”!
疫情已经慢慢缓解,对于汽车市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经历了汽车寒冬的打击,再加上疫情的影响,这让很多的车企都觉得十分难过。各地慢慢的复工之后,这也给了汽车市场一个极大的转机,从销量上我们能够看到在整个3月份乘用车的销量已经渐渐回暖,呈现着一派大好的形势,近来某个机构就发布了2020年3月国内的乘用车销量排行榜,接下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到底谁能够霸占榜首。
我们先来看看汽车厂商的排名,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我们熟悉的大众了,整个3月份销量为115,900辆,不得不说一汽大众这个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他的好兄弟上汽大众却排在了他的后面。3月汽车销量出炉,上汽大众被“虐”,这款车成销量“新宠”!在2019年3月份的时候,两者的差距只有1000辆,如今时间到了2020年,两者的差距已经高达3万辆,这也是因为帕萨特事件导致上汽大众不再受到欢迎。大面积的退车热潮对上汽大众的销量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劣势。
除了大众之外排名第三的居然是吉利汽车,说实话吉利能够上榜我们并不意外,毕竟它的销量一直都比较稳定,这几年吉利在李书福的带领下,渐渐的在各个国产品牌中崭露头角,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肯定。如今它可能排在第3位,相信在不久的以后,能够登上第一也是指日可待的。
看完了汽车厂商我们当然要来看看轿车的排名了,在轿车中前三名分别是新朗逸,轩逸和新宝来。这三个车型的销量相差不大,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前两个同比都下降了30%左右,而新宝来却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目光放在SUV领域,在它的销量前十中排名第一的当然就是哈弗h6了,虽然它的同比下降了31%,但是依然无法撼动它销量冠军的宝座,第2名便是长安CS75,在中保研的测试中,长安CS75的表现达到了全科满分,他就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霸,再一次考试中证明了自己,而他也因此一撞成名,凭借着一己之力,将销量直接拉到了第2名。在这个排名中有一个名字让我们十分意外,那就是欧尚x7了,作为新出的一款车型,他居然排在了第5名的好成绩,据悉他的厂家每月生产1.5万台都不够用。
从上面的排行中,我们能够看到汽车市场已经渐渐趋于回暖,或许汽车寒冬也能够慢慢过去,我们的国产车也发展越来越好了。不知道大家对于以上的榜单有何看法?您认为哪些车确实是值得选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3月汽车销量榜出炉!有四款车同比增长超100%

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什么是都要统统放下,只有把过去的东西放下,我们才能轻装上路,走的更长、更远。一程风雨,一程花,一路美景,一路赏,带上美好的心情和新的梦想,出发!

今年的车市也是如此,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形势稳中向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复工复业,之前跌入谷底的汽车行业终于有了回暖迹象,这点我们从车企公布的3月销量数据便可以看出。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综合销量数据统计, 3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环比增长317.3%;1-3月累计销量301.4万辆,同比下降40.8%。

其中,3月份轿车销量49.7万辆,同比下降42.0%,环比增长293.2%; 累计销量144.3万辆,同比下降42.4%。MPV销量6.8万辆,同比下降47.8%,环比增长268.5%; 累计销量18.4万辆,同比下降50.3%。SUV销量47.9万辆,同比下降37.4%,环比增长354.7%; 累计销量138.7万辆,同比下降37.4%。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5.4万辆,同比下降48.8%,环比增长280.0%; 累计销量11.0万辆,同比下降56.1%。

从各大细分市场的车型来看,虽然绝大部分车型仍然呈现下滑的态势,但是由于3月份复产复销的推进,从榜单不难发现部分车型3月份已经实现了同比增长。那么有没有亮点呢?当然是有的,其中有四款车同比增长在100%以上,SUV中的比亚迪宋是最亮的同比增长363.7%。

新能源中的宝骏新能源同比增长213.2%,宝马5系PHEV同比增长125.4%,还有就是豪华车中的凯迪拉克CT6同比上升101.7%。

在SUV车型销量榜单中名次变化较大,主要是主流SUV的互相竞争和不甘示弱。从前十榜单来看,SUV榜单榜首依旧是哈弗H6,虽然位居榜首, 排名第二的长安CS75,3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9.0%至17583辆,与哈弗H6仅有1508辆的距离,当然,榜单最大亮眼要属比亚迪宋,3月销量同比增长363.7%至14444辆。的确让人感觉意外,不过在去年上市的宋PRO产品力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

宋Pro这款车可以说是比亚迪的一款全新力作,新车上市仅半年,销量便突破10万辆大关,月销量更一度突破20000辆,由此可见消费者对宋Pro的热情和宋Pro产品的强大竞争力和超高价值感。宋Pro不仅是SUV市场的一匹黑马,更成为A+级SUV标杆产品。

新能源车型方面,特斯拉Model 3以10160辆的销量位居榜首,成为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同时也是唯一一辆销量过万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有两车型上榜,比亚迪秦EV以5066辆位居第二,比亚迪元EV以1901辆位居第六。值得一提的是,宝骏新能源和宝马5系PHEV这两款车,逆势上涨同比增加213.2%和125.4%。

宝骏新能源

宝骏新能源产品宝骏E100、E200,以突出的便利性优势解决了城市短途出行停车难、成本高等痛点,迅速获得用户认可并成为新能源市场"爆款"。

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向上突围的今天,大尺寸、长续航、定位高端的产品屡见不鲜,宝骏新能源却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路径——不盲目追求长里程、快充,而是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出发,提供城市短途出行的全新解决方案。

对比其他新能源的老派与新秀,宝骏新能源的市场路径也许更像当下新能源发展的缩影。也让大家看到纯电汽车在个人市场存在的需求和潜力,加之宏观调控对于新能源生态环境的战略性支持,个人消费市场有望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

宝马5系PHEV

汽车产业寒冬之中,5系插混在销量排位提升,以1769辆,位列第七。其实自2019年7月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月同比8连降。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来袭,市场更是清淡。

但在这样的下行趋势之中,华晨宝马5系插混销量却逆势增长。从2018年以来,5系插混的月度销量,每月都是同比上涨。2019年,BMW新能源汽车完成累计第5万名客户的交付,全年实现34.1%的同比增长。这其中5系插混可以说居功至伟。

此外,5系插混再度升级,2月底,又推出里程升级版,纯电续航已经达到了95公里。自2015年以来,5系插混已有三代,纯电续航从58公里,到67公里,再到95公里,逐步提升。华晨宝马5系插混的历程,可以说宝马集团电动化策略的生动体现:既给了消费者充足的选择权,又持续推动电动化深入发展。在电动化早期,从宝马的实践来看,电动化采取插混切入策略,显然是最为顺利的。

从榜单不难看出,在3月份,BBA车型均有上榜,北京奔驰单月销量为5.1万辆,同比下跌1.9%;华晨宝马单月销量为4.1万辆,同比下跌12.9%。虽然BBA均有下滑,但是它们相比头部的二线合资品牌,下滑程度有非常明显的收窄。目前,奥迪A6、宝马5系和奔驰C级的下滑程度都有收窄。在3月的豪华轿车榜单,凯迪拉克CT6的成绩也是非常两眼的,在通用大幅下滑的情况下,CT6的销量依旧可以同比增长101.75。

凯迪拉克CT6

当下车市要说压力最大的当属二线豪华品牌,面对加价提车的雷克萨斯ES,还有不断下调入门门槛的BBA带来的压力,还有销量一路高歌的家用B级车,二线豪华品牌面对多重夹击,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抢占,想要突出重围只能靠拼"性价比"。这一点从凯迪拉克和沃尔沃品牌身上就能看出。

之前国五清仓之际,靠着价格跳水的ATS-L怒刷了一波存在感,如今凯迪拉克CT6 ,在终端各店优惠都很大,基本都达到了8万的现金优惠幅度,原价37.97万起步的2020款CT6,现29.97万元起即可入手,这也是它能够同比增加101.7%的原因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长城汽车3月份销量的7大看点

我的地主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车市迎来了最近30年最惨开局。所幸随着春天到来,天气转暖,国内车企的处境普遍好转。4月9日,长城汽车公布了3月份销量,其中诸多看点令人深思。

长城汽车3月份销量60,048台,这并非一个理想数据,但是在全行业崩溃的大背景下,这个成绩已经难能可贵。如果和上个月相比,长城汽车同比增长499%,强势复苏,令人欣慰。

哈弗品牌3月份销量40,337台,继续蝉联SUV销冠,其中哈弗H6月度销量超过2万辆,连续82个月蝉联销冠。氮素,氮素,氮素,需要注意的是。哈弗H6目前在长城汽车内部占据比例太大,全球累计销量已达300万辆,属于自己不敢轻举妄动,别人众矢之的的境地。长城急须培养新的主力车型,尤其是F系列。其次,长城应该在小型SUV方面有所建树,目前哈弗H2的战斗力明显不够,需要再度加强。哈弗H5的换代也应该迅速提上日程。此外,长城可以考虑出一款类似吉姆尼级别的情怀车,或许不会贡献太多销量,但是一定可以极大增强消费者的好感。

长城皮卡3月份销量15,354台,相比去年同期的15,005台,实现了2%的正增长。这在整体车市全面崩溃的大背景下,极为难能可贵。推动长城皮卡增长的首要功臣是去年上市的长城炮,3月份长城炮销量超过5500台,成为长城皮卡板块的有力引擎。同时因为长城炮定位高端皮卡,指导价10万至15万之间,可以贡献丰厚的销售额和利润,给长城汽车提供极为宽阔的护城河。补充一句,目前长城皮卡在皮卡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并且在具体车型销量中垄断了前三。

4.3月份长城汽车海外销量达5,942台,环比增长98%。最近两年,长城汽车全力拓展海外市场,2019年6月,长城在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竣工,这是长城汽车也是中国品牌在海外第一家涵盖冲压/焊接/喷涂和总装所有流程的全工艺工厂。2020年2月份和3月份,长城汽车先后收购了通用在印度和泰国的工厂,这两家工厂同样是全工艺工厂,这意味着长城汽车的海外发展将会掀开波澜壮阔的一页,未来海外市场销量的比例和绝对数量还会快速增加。

5.第一季度,长城汽车新能源及高效燃油动力产品销量占比达69%。这意味着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和节能动力方面实现了突破,尤其是新一代高效燃油动力的普及,已经让长城汽车摘掉了油耗高的帽子。随着更新一代超节能动力系统的成熟,长城更有望在燃耗比这一重要指标方面实现对合资竞品的赶超。

6.长城汽车超过45%的热销车型装配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位居中国品牌第一名。这意味着长城在自动驾驶这个未来发展方向占据了有利位置。当自主品牌10万+级别的车型都可以搭载L2级别自动驾驶,这不但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更显著提升了自主品牌的技术形象,合资在技术先进性方面的顽固堡垒被轻松攻克。

7.第一季度,长城汽车1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66%,其中WEY品牌平均售价超过16万元。这是一个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指标,却是含金量最高的指标,当消费者愿意以越来越高的价格接受自主品牌,才意味着自主品牌的真正成功。当自主品牌的核心锋线提升到10万+级别,与合资的真正肉搏和拿刀互砍不过刚刚开始。但是很显然,长城汽车已经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3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3月产销规模恢复至百万辆以上

3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3月产销规模恢复至百万辆以上,环比虽倍增但同比仍大跌,出口量同比微增成亮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3月,汽车产销降幅收窄;乘用车降幅大于行业总体;商用车同比降幅明显缩减;新能源汽车“九连跌”;出口同比微增。一季度,汽车累计产销同比降幅均超四成;新能源汽车下降幅度大于50.0%;商用车出口跌幅明显超出行业总体。

要·点·速·览

? 汽车整体:3月销量143.0万辆,下降43.3%;1-3月销量367.2万辆,下降42.4%

? 乘用车:3月销量104.3万辆,下降48.4%;1-3月销量287.7万辆,下降45.4%

? 商用车:3月销量38.8万辆,下降22.6%;1-3月销量79.4万辆,下降28.4%

? 新能源汽车:3月销量5.3万辆,下降53.2%;1-3月销量11.4万辆,下降56.4%

?汽车出口:3月出口量9.1万辆,增长0.8%;1-3月出口量20.4万辆,下降11.5%

产销总体

3月产销量环比大幅反弹,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商用车市场表现优于乘用车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生产经营陆续恢复, 国内汽车市场从2月的低谷中逐步复苏。生产端,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据中汽协对23家企业集团最新复工复产调查情况统计,整车生产基地全面复工,员工返岗率86%,复产情况达到2019年平均水平的75%。然而,不同于生产端的快速复工复产,因疫情尚未完全结束,消费端的部分市场需求仍处于被抑制状态。但3月企业销售情况已明显好于2月。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汽车市场将加快恢复。

尽管3月汽车产销量明显回升,整体高于此前预期,但对比去年同期,当月产销仍然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疫情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汽车产销均超过140.0万辆,分别达到142.2万辆和143.0万辆,环比增幅3倍以上,同比下滑幅度均超四成,降幅相较2月明显收窄。从一季度整体情况看,汽车产销347.4万辆和36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降幅与前两月大致相当。其中,一季度累计销量降幅创近年最低记录。无论单月还是累计情况,乘用车产销降幅依旧超过行业总体水平。(见图表1、2)

3月产销降幅明显放缓,四类细分市场下滑态势未改,SUV表现稍佳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进度不断加快,乘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上月,环比呈迅猛增长,但同比继续呈较快下降,乘用车市场受疫情的负面影响尚未明显减弱。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产销104.9万辆和104.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4和3.7倍,同比分别下降49.9%和48.4%,并高于汽车产销总体降幅。1-3月,乘用车产销268.4万辆和287.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8.7%和45.4%,降幅比2月扩大0.6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具体车型方面,3月在乘用车主要车型中,与上月相比,四类车型产销均呈迅猛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显著;与上年同期相比,四类乘用车产销依然呈快速下降,其中MPV降幅居前;1-3月在乘用车主要车型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类车型产销降幅均超过30.0%,除SUV之外,其余三类乘用车降幅均过半数,并高于乘用车总体水平,而其中MPV降幅更为明显。(见图表4、5)

3月产销同比降幅均超两成,细分市场全部呈下滑,重型货车表现相对较强

由于乘用车与商用车分属两个消费领域,故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也会存在差异。随着全国疫情大范围减弱,各省市交通、客货运逐渐恢复正常,以及近期传统基建、新基建项目陆续开工,无疑对商用车特别是货车市场形成利好效应,因此3月商用车产销降幅总体低于乘用车,尤其是重型货车表现相对更佳。此外,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的政策,也将使重型和轻型货车获得更多市场商机。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3万辆和38.8万辆,环比增长均3倍多,同比分别下降20.3%和22.6%。1-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9.0万辆和79.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8.7%和28.4%,降幅比2月缩小6.1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

分分车型产销情况看,3月,在商用车主要车型中,与上月相比,货车和客车产销均呈快速增长,其中货车增速更为显著;与上年同期相比,货车和客车产销均呈下降。在货车和客车细分车型中,产销环比均呈迅猛增长,同比依然下降,但降幅均比2月明显收窄。1-3月,货车和客车产销依然呈较快下降。在货车主要车型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仅重型货车产销同比降幅小于行业,其它三类货车产销降幅依然明显。在客车主要车型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其中轻型客车同比降幅低于行业总体水平,大型客车表现相对较弱。(见图表7、8)

3月销量同比“九连跌”,行业总体及细分领域创一季度单月销量新高

自去年下半年补贴标准退坡起,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就开始出现下滑。而经历了今年2月份疫情大暴发的至暗时刻后,3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逐步复苏,产销环比增速迅猛,同比降幅比2月也有所收窄,至此新能源汽车已连续第9个月出现负增长。业内普遍观点认为,补贴退坡导致车企成本增加,消费者购车费用也“水涨船高”,直接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从而进一步影响销量提升。中汽协方面表示,第一季度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主因在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而期间网约车运营受挫也是新能源汽车销量走低的原因之一。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含特斯拉)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8倍和3.0倍,同比下降56.9%和53.2%,降幅较2月收窄两成以上。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降幅比2月缩小3.6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

从动力特征来看,纯电动是主要技术路线,占比在75%左右。3月,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大幅增长,同比依然呈较快下降。当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4.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5%和55.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1.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0.2%和44.1%;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辆和36辆,其中产量同比增长5.6%,销量持平同期。此外,今年一季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比降幅继续呈较快下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1.8%和58.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万辆和2.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0%和48.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207辆,同比分别下降19.7%和7.2%。

从车型特征来看,乘用车是绝对主力,占比高达89%左右。今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4万辆和4.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9.2%和55.7%;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0.5万辆和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6%和17.0%。1-3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4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1.5%和57.4%;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1.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4.1%和45.5%。(见图表12、13)

3月出口量及同比增速均刷新一季度最高记录,乘用车表现明显好于行业总体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加剧蔓延,导致全球汽车消费市场需求受到抑制,也使中国品牌的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受阻。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汽车企业出口9.1万辆,环比增长103.8%,同比增长0.8%,在大盘持续走跌的情势下,出口还能有所提升,这其中乘用车的贡献功不可没;此外,今年一季度汽车企业出口20.4万辆,同比下降11.5%。

从车型特征来看,3月,乘用车出口6.8万辆,环比增长97.6%,同比增长21.9%;商用车出口2.3万辆,环比增长125.3%,同比下降33.8%。一季度,乘用车累计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长5.3%;商用车累计出口5.0万辆,同比下降40.7%。(见图表17)

结语

短期有望复苏,长期稳步向好

虽然近期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防控工作常态化趋势确定无疑,加上全球范围内疫情尚在持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同时,疫情使得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出口企业被迫关停,从业人员收入下降,导致消费能力受损。不过中汽协表示,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活秩序和经济活动正在从疫情冲击中逐步好转,3月车市整体表现超出预期,行业恢复性消费有望持续。

近阶段,国内各地陆续推动汽车消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并相继迎来包括限购松绑如增加购车指标配额、刺激消费升级类的购置换购补贴以及放宽准入门槛等多项利好政策,从需求侧、供给侧促进汽车市场的稳增长。而对于车市未来的走向,中汽协预计二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会迎来较大复苏,不过难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若仅就国内影响因素而言,随着各项支持和促进政策的陆续出台,结合业内车企的积极努力,下半年汽车行业有望恢复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但即便如此,依然难以弥补一季度和上半年因疫情带来的损失,而海外疫情防控进展不确定因素仍将影响全年汽车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一家汽车4s店今年三月份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五

1+15%=115%
答:今年三月份汽车销量是去年三月份销量的115%.
故答案为:115.

7、【观察】3月轿车销量逐渐回暖,凯美瑞同比增长2.3%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随着疫情趋于平稳,汽车行业运行正在恢复正常,但由于疫情并没有完全结束,部分市场需求被抑制,汽车销量同比降幅依旧超四成。

数据显示,3月汽车销量143万辆,同比下降43.3%,降幅较2月份收窄35.8个百分点 。其中,轿车销量49.7万辆,同比下降42.0%,和大盘销量基本保持一致。

宝来速腾同比增长,凯美瑞超雅阁

和以往绝大多数月份一样,合资品牌依然是轿车市场主力,自主品牌中只有吉利帝豪进前十,具体车型来看,大众系车型依旧有着出色的销量,其中,朗逸销量26014辆,排名第一。桑塔纳销量10774辆,排名第八。

宝来销量19352辆,排名第三,让人惊讶的的是,如今的特殊情况之下,宝来竟然同比去年增长9.1%。宝来在朗逸的光芒之下,多少显得有些暗淡,但是,它的暗淡终归是输给自己的大哥而已,相比较其他品牌,排名第三的它依然是成功的典范。

除了宝来有明显的增长之外,速腾也出现了略微的增长,销量16924辆,同比增长5.1%,排名第五。

轩逸销量25251辆,排名第二。卡罗拉和雷凌分别位列第四和第六名,销量19338辆和16066辆。随着各大工厂的陆续复工,丰田卡罗拉也终于回到了曾经属于自己的第五名,夺回了因为上个月工厂产能不够所丢失的位置。

英朗销量12835辆,排名第七,伴随着英朗加推四缸机车型的入市,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估计会有一个不错的销量提升,毕竟,英朗在四缸机时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也是轿车领域销冠强有力的争夺者。

凯美瑞销量11498辆,排名第八,凯美瑞销量超越雅阁,同比增长2.3%,成为轿车销量前十中独撑中级轿车门面的唯一车型。众所周知,虽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但第八代凯美瑞的市场表现还是比较平稳,月销过万已经形成了常态化。

帝豪销量10697辆,排名第十。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8.7%。当然,除了吉利帝豪,长安逸动的成绩也是可喜的,在3月份,逸动销量10032辆,虽然没能进前十,但相比2月回暖明显。

可以看到,在今年3月份,轿车销量前十中并没有出现本田车型,以往畅销的雅阁和思域也跌出了前十五名。此外,2月份的季军Model 3跌至了第11位。如果只对比交付量,3月份特斯拉是创造了国内首次月销过万好成绩的。

结语

整体来看,车市虽然回暖,但距离完全复苏尚存一定距离,尤其是在海外疫情不断蔓延下,出口受阻,供应链断供等令中国汽车产业再迎新的挑战。

展望今年轿车市场走势,朗逸,轩逸争冠军依然是主旋律,若轩逸对现有车型进行配置升级,它会在销量争夺战中更有优势,而新增1.5L四缸车型的别克英朗,雪佛兰科鲁泽在竞争力方面或许会有明显提升。

汽车科技观察,由跨界科技媒体人申斯基创办、拥有中美两地16万公里公路自驾游经验老司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汽车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汽车,看懂科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汽车销售3月份活动主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