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车企销量排名公布:一汽大众再夺桂冠
6月8日,乘联会公布了2020年5月份国内车企销量排名情况。
按照乘联会的说法,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0.9万辆,同比增长1.8%,这也是自18年6月以来同比增速首次恢复正增长的月度之一(19年6月的国五甩货因素除外)。
20年1-5月的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605.1万辆,零售同比累计下降26.0%,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16万辆,约占去年零售总量10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到春节偏早因素和疫情因素的双重影响。
厂商排名方面,以狭义乘用车综合销量为例,排名前十的车企依次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东风日产、一汽丰田、长安汽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以及东风本田。
其中,上汽大众同比下跌10.4%、上汽通用同比下跌18.6%、东风本田则同比下跌3.4%。
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广汽本田三家车企的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或者有小幅增长。
而一汽大众同比增长22.8%、吉利汽车总比增长24.7%、广汽丰田同比增长32.1%、长安汽车则同比暴增了69.1%,算是5月份表现优秀的车企。
此外,乘联会表示5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8%,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迅速回暖。主流合资品牌与自主领军品牌的走势总体较强,但车企零售分化越加明显,中小车企生存艰难。
5月主力厂家零售表现与同期排名有较大变化,长安、红旗等自主厂家零售较强,主要是自主品牌产品升级换代效果得到市场更好认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如果5月份销量还不能同比零增长,今年车市就没戏了!
2019年中国汽车月销量增速示意图
今年注定是中国汽车厂商最难受的一年!
正如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内部报告所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份乘用车销量将同比下滑80%,3月份下滑50%,4月份下滑30%。
对于5月份,这份报告没有说,但根据我个人的判断,不仅乘用车销量,而且整个汽车销量都有望实现同比零增长。
如果5月份汽车销量还不能恢复到与去年同比持平,那后果将非常严重,今年车市基本上就没戏了!
严重到什么程度?就是从市场角度看,全年销量至少比去年下滑10%以上,甚至达到15%,下探至2200万辆以下;从企业角度看,至少80%以上的厂家与经销商将严重亏损!
为什么这样说?
让我们看一下上图中2019年全年的汽车销量增速示意图,去年5月份是全年销量同比增速下滑最严重的,达到-16.4%,此后同比增速开始回升,至12月份时已回升至-0.1%,与2018年同期基本持平。
如果在去年5月份这样一个低基数,并且已积蓄了两个月购买力的基础上,还不能实现同比零增长,指望今年余下的日子里在一个逐步增高的基数上有大幅增长就更难了。毕竟,这次疫情已给整个经济带来了较大影响,一部分想新购车的人购买力受到了削弱,另一部分已有车的人则会推迟置换购车的计划。
有人或许会说,如果有政策刺激的话,那么车市会好一些。可在上面零增长的预判中,本人已经考虑了政策的因素,并且预设了4月份以前出台“偏中性”的政策。如果这个时间段有关部门还磨磨蹭蹭不出台政策,而消费者又已有预期,那只会继续观望,持币代购,损失更多的时间,情况会更糟糕,使实现零增长变成不可能。
为什么说只会出台“偏中性”的政策呢?那是希望大家对刺激政策不能有过高的期待,鼓励限制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这里有两个字:“适当”,不是“大幅度”,增加的数量一定比较有限,而且大概率会偏向新能源汽车;至于过去用过的减免购置税政策,财政主管部门肯定要算这个账,现在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有不少人可能因疫情暂时会失去工作,生活难度大大增加,在这个时候为一部分人购车减免太多钱,于情于理也行不通,大家说对不对?
综合来看,如果政策如期出台,我认为从4月底开始车市会有一波行情,并在5月份实现月销量同比零增长。接下来下半年的车市会逐渐复苏,但要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也不太可能,因为去年同期的销量是逐月增高的,所以结果可能是一个同比持平或略高的走势。全年下来,最乐观的预期是全年销量同比下滑10%。
今年的日子不好过,那明年的日子会好过吗?
如果今年出台的政策只延续到今年底就退出,明年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因为政策肯定要提前透支一部分购买力。当然,由于今年一季度的基数低,明年整体上销量也差不到哪里去。
对于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怎么看呢?我还是充满信心的。
为什么?
一是中国人对吃、穿、住、行的追求太强烈了!你看看前几天稍微放松一点,江西的集市上就人头攒动,广州的餐馆就坐等排队。这种没有敬畏感的欲望,是消费最强劲的推动力!
二是中国人具有极强的消费能力。14亿人只要有1/4的人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就是3.5亿人,这个数量太大了!特别是过去计划生育导致的“4-2-1”人口结构,使年轻一代绝对大部分人都有资产可承接,于是他不是一个人在消费,而是“六个钱包”一起在消费,你说这个力量有多大!
三是汽车越来越便宜将成为一种大众化商品。这种便宜,一方面是由于汽车价格不断下调带来的,近三十年来,绝大部分商品都在涨价,只有汽车在不断降价;另一方面货币越来越多造成的,今年1月末M2已超过200万亿,七年翻了一番,今后这个量当然还会进一步增加。
所以,我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中长期走势仍然看好,但这种信心不是年销量还会有多大增长,而是大家买的车会越来越好,用一个流行的词,就是四个字:消费升级!
(作者孙勇为资深汽车评论家、“老孙论车”微信公众号创始人,现任中德诺浩汽车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曾任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老孙论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5月汽车产销数据发布:整体持续增长 SUV销量飘红
6月11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了例行的发布会,通报了5月汽车产销情况。总体来看,汽车产销形势持续向好,环比均呈增长趋势,同比增速也明显高于4月。
整体产销数据来看,5月份汽车产销分别为218.7万辆和219.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0%和5.9%,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4.5%。同比增速高于4月15.9个百分点和10.1个百分点。
1-5月,汽车总体产销分别为778.7万辆和795.7万辆,同比下降24.1%和22.6%。
5月汽车生产情况
5月汽车销售情况
在乘用车领域。5月产销量分别为166.0万辆和167.4万辆,环比增长4.5%和8.9%,同比增长11.2%和7.0%。具体车型来看,SUV产销同比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交叉型乘用车产量略有下降,销量小幅增长,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产销均大幅增长;轿车环比产销均有所增长,但产量同比略增,销量同比略降;MPV环比产销均有增长,但同比仍然呈下降趋势。
1-5月总量来看,乘用车产销分别为595.5万辆和610.9万辆,同比下降29.1%和27.4%;但降幅比1-4月总量收窄8.7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四大类乘用车产销降幅比1-4月继续收窄。
3年来乘用车销量变化
从国别车系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继续萎缩。虽然说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57.1万,实现环比增长7.1%,同比增长0.4%。但中国品牌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4.1%,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
而在外国品牌中。环比方面,美系和韩系销量呈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美系和德系销量增长明显,日系和韩系呈小幅增长,法系下降依然较快。5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6%、43.9%和65.6%,与上月相比,中国品牌轿车占有率略有增长,SUV和MPV均呈下降,其中中国品牌MPV降幅超过10%。
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在商用车领域,5月产销分别为52.7万辆和52万辆,产量环比增长2.5%,销量下降2.6%,同比增长分别为47.7%和48%。细分来看,与上月相比,货车产量小幅增长,销量略有下降,客车产销均呈一定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增长,货车增速更为显著。其中重型货车和轻型货车,均创下了历年5月的销量新高。
1-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183.2万辆和184.8万辆,同比下降1.4%和1.0%,降幅比1-4月收窄11.7个百分点和11.4个百分点。其中客车产销均呈下降,货车产量略降,销量微增。
5月新能源车生产情况
新能源车继续总体低迷,但比4月有所好转。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2万辆,环比增长3.5%和12.2%,同比下降25.8%和23.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增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所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增长明显,销量下降较快。纯电动汽车产销降幅仍然高于行业。
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29.5万辆和28.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7%和38.7%,降幅比1-4月收窄5.1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降幅均比1-4月小幅收窄。
5月新能源车销售情况
在出口方面,受到海外疫情严重的影响,数量继续降低。5月汽车出口4.9万辆,环比下降30.3%,同比下降37.4%。今年1-5月,汽车企业出口32.3万辆,同比下降17.5%。
整个汽车产业的集中度继续呈提高的趋势。1-5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708.9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1%,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和长安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企业降幅依然明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目前国内抗击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汽车生产已经全面恢复。中汽协统计的23个汽车企业204个生产基地已经全部复工。
谈到对下半年车市的看法,中汽协认为,从整体看,汽车市场呈现回暖的趋势。但是下半年的情况,还要从整体宏观环境来看。能否把一季度的损失补回来,难度很大。如果下半年能够和去年同期持平或者略有增长,就已经很不错了。但就目前情况,还不能判断下半年会一路走高。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只要疫情不出现反复,中国汽车市场的内循环会保持良好的状态,会比国外好的多。这也是中国经济环境稳定的体现。如果下半年国家在消费政策上,有实质性的促进,可能会对汽车行业更有帮助。例如北京在对车辆限购限行政策方向,交通科学管理水平能够有本质的调整,在限购方面做出突破,对全国的汽车市场,都会起到示范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官宣!5月份汽车销量排名1-15出炉:轩逸再次夺冠,国产SUV迎爆发
导读:刚刚,国内乘联会发布了2020年5月份汽车销量排名情况,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在4月份国内疫情被基本控制以后,汽车市场也迎来了爆发,5月份总销量突破160万大关,实现同比增长1.8%,环比4月份暴增12.6%。具体方面,5月份轿车类车型销量为77万辆,销量表现最好的是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和丰田卡罗拉,而5月份SUV类车型销量为75.5万辆,销量表现最好的是哈弗H6、长安CS75和吉利博越。5月份MPV类车型销量为8.4万辆,同比下滑21.8%,销量表现最好的是五菱宏光和别克GL8。官宣!5月份汽车销量排名1-15出炉:轩逸再次夺冠,国产SUV迎爆发!
1、5月份MPV类车型销量榜单1-15名:
首先,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份MPV类车型的整体表现非常糟糕,其中排名榜首的是五菱宏光,其5月份销量仅为23637辆,同比下滑8.9%,别克GL8再次突破万辆大关,5月份销量为10984辆。另外,风行、宝骏730、奥德赛和传祺GM6,也都突破了3000大关,而嘉际和沃兰多则是表现最差,销量同比出现暴跌。
2、5月份轿车类车型销量榜单1-15名:
其次,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榜单来看,5月份轿车类车型的销量表现比较一般,其中排名榜首的是日产轩逸,5月份销量再次突破4万大关,同比增长26.7%,而大众新朗逸和丰田卡罗拉位居前三,销量基本和去年持平。大众新宝来在5月份迎来爆发,单月售出2.5万多辆,同比劲增25%,而大众速腾、吉利帝豪、别克英朗、丰田雷凌和本田思域也是再次突破2万大关。本田雅阁位居第十位,稳坐中型轿车销量冠军,而奥迪A6、丰田凯美瑞和奔驰C级等车型,也都是排名前十五位。
3、5月份SUV类车型销量榜单1-15名:
最后,再来看下5月份SUV类车型的销量表现,根据乘联会榜单来看,国产SUV再次包揽前三,其中销量表现最好的是哈弗H6,5月份售出22439辆,同比下滑6.8%,而长安CS75和吉利博越则是同比暴增,长安CS75大卖20124辆,而吉利博越售出18497辆。而本田CR-V屈居第4位,大众途观升至第5位,丰田RAV4荣放、比亚迪宋、大众探岳和奔驰GLC,都突破了1.6万大关。
结语:从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排名情况来看,5月份国内汽车市场迎来好转,日产轩逸再次力压朗逸,吉利帝豪依然是国产轿车之王,而哈弗H6、长安CS75和吉利博越再次霸占前三。最后,对于5月份汽车销量排名1-15位,大家有何想法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五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四月份增长多少?
5月份虽然比4月份销量增长很多,但不能仅仅以这个作为一个表象的证据,毕竟1~4月份都没有什么销量。
6、2020年5月汽车品牌综合销量排名快报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综合销量数据统计,5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60.9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2.6%;1-5月累计销量605.1万辆,同比下降26.0%。
其中:
5月份轿车销量77.0万辆,同比下降4.3%,环比增长11.1%;累计销量290.6万辆,同比下降28.7%。
5月份MPV销量8.4万辆,同比下降21.8%,环比增长12.3%;累计销量34.4万辆,同比下降41.0%。
5月份SUV销量75.5万辆,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14.2%;累计销量280.1万辆,同比下降20.5%。
5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6.8万辆,同比下降25.4%,环比增长22.2%;累计销量23.0万辆,同比下降45.6%。
进入5月,国内车市企稳回升,这是时隔23个月后的同比增速首次恢复正增长的月份(2019年6月的国五甩货因素除外)。
5月单月销量站上10万辆台阶的有5家企业,它们依次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东风日产。主流合资品牌与头部自主品牌企业推动整体市场走强,车市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注:本文数据是基于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月报表-初稿。综合销量为乘联会统计的零售销量。
厂商榜单
轿车榜单
MPV榜单
SUV榜单
高端轿车榜单
注:起步市场指导价30万元以上。
高端SUV榜单
注:起步市场指导价30万元以上。
新能源乘用车榜单
关注小编,了解更多汽车知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16年5月汽车销量
2016年5月轿车销量排行榜1-120名
排名 车型 所属厂商 所属品牌 5月销量 1-5月销量
1 朗逸 上汽大众 大众 36047 211070
2 捷达 一汽大众 大众 30546 140758
3 英朗 上汽通用 别克 30343 137182
4 卡罗拉 一汽丰田 丰田 29318 126468
5 轩逸 东风日产 日产 28704 113561
6 速腾 一汽大众 大众 27988 143403
7 福睿斯 长安福特 福特 21010 106320
8 朗动 北京现代 现代 18152 91965
9 Polo 上汽大众 大众 17356 77669
10 科鲁兹 上汽通用 雪佛兰 16667 87450
11 帝豪 吉利汽车 吉利 16101 89990
12 雷凌 广汽丰田 丰田 15073 63524
13 桑塔纳 上汽大众 大众 14846 112790
14 威朗 上汽通用 别克 14824 58779
15 宝来 一汽大众 大众 14321 71193
16 起亚K3 东风悦达起亚 起亚 14243 62055
17 福克斯 长安福特 福特 13433 82840
18 宝马5系 华晨宝马 宝马 13429 55265
19 名图 北京现代 现代 13156 51047
20 帕萨特 上汽大众 大众 12998 73245
21 明锐 上汽大众 斯柯达 12769 61907
22 高尔夫 一汽大众 大众 12614 79509
23 雅阁 广汽本田 本田 12121 40472
24 昂克赛拉 长安马自达 马自达 12016 52067
25 领动 北京现代 现代 11884 37652
26 迈腾 一汽大众 大众 11651 68207
27 瑞纳 北京现代 现代 11404 59943
28 奥迪A6 一汽大众 奥迪 11227 59764
29 起亚K2 东风悦达起亚 起亚 11031 53946
30 艾瑞泽5 奇瑞汽车 奇瑞 10986 24551
31 远景 吉利汽车 吉利 10885 58856
32 逸动 长安汽车 长安 10590 71744
33 威驰 一汽丰田 丰田 10541 53342
34 天籁 东风日产 日产 10410 39173
35 凌渡 上汽大众 大众 9900 61991
36 凯越 上汽通用 别克 9865 67896
37 奥迪A4 一汽大众 奥迪 9774 52865
38 奔驰C级 北京奔驰 奔驰 9582 41129
39 凯美瑞 广汽丰田 丰田 9346 42181
40 飞度 广汽本田 本田 8978 45455
41 悦动 北京现代 现代 8775 11186
42 宝马3系 华晨宝马 宝马 8285 42417
43 比亚迪F3 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 8029 47634
44 赛欧 上汽通用 雪佛兰 7596 38447
45 爱丽舍 神龙汽车 雪铁龙 7049 35740
46 标致408 神龙汽车 标致 7029 35998
47 朗行 上汽大众 大众 6759 32509
48 奥迪A3 一汽大众 奥迪 6666 32518
49 蓝鸟 东风日产 日产 6605 35012
50 标致301 神龙汽车 标致 6220 30341
51 凌派 广汽本田 本田 6002 33143
52 荣威360 上海汽车 荣威 5772 30774
53 C4世嘉 神龙汽车 雪铁龙 5769 17426
54 悦翔 长安汽车 长安 5627 27418
55 锋范 广汽本田 本田 5389 23922
56 新阳光 东风日产 日产 5339 22459
57 致炫 广汽丰田 丰田 5197 26973
58 昕锐 上汽大众 斯柯达 5153 27606
59 迈锐宝 上汽通用 雪佛兰 5118 21118
60 标致308 神龙汽车 标致 4713 35241
61 君威 上汽通用 别克 4682 28923
62 君越 上汽通用 别克 4628 25044
63 思域 东风本田 本田 4624 15635
64 奔腾B30 一汽轿车 奔腾 4470 23578
65 金刚 吉利汽车 吉利 4352 32196
66 博瑞 吉利汽车 吉利 4024 34406
67 高尔夫嘉旅 一汽大众 大众 4020 7679
68 骏捷FRV 华晨汽车 中华 3751 3958
69 荣威350 上海汽车 荣威 3627 20318
70 风云2 奇瑞汽车 奇瑞 3444 26967
71 哥瑞 东风本田 本田 3336 14794
72 索纳塔 北京现代 现代 3304 21960
73 杰德 东风本田 本田 3102 13088
74 奔奔系列 长安汽车 长安 3026 24477
75 蒙迪欧 长安福特 福特 3023 46367
76 沃尔沃S60L 沃尔沃亚太 沃尔沃 2964 11024
77 速派 上汽大众 斯柯达 2877 12204
78 悦翔V3 长安汽车 长安 2838 19197
79 凯迪拉克XTS 上汽通用 凯迪拉克 2731 13529
80 比亚迪秦 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 2705 6653
81 ATS-L 上汽通用 凯迪拉克 2675 12094
82 康迪EV 吉利汽车 吉利 2598 3127
83 浩纳 上汽大众 大众 2467 12579
84 花冠 一汽丰田 丰田 2378 9385
85 启悦 长安玲木 铃木 2348 8770
86 北斗星 昌河汽车 昌河 2265 14514
87 大众CC 一汽大众 大众 2251 12452
88 昕动 上汽大众 斯柯达 2221 8919
89 荣威550混动 上海汽车 荣威 2198 6382
90 思铂睿 东风本田 本田 2175 8740
91 皇冠 一汽丰田 丰田 2120 9348
92 奔驰E级 北京奔驰 奔驰 2067 17832
93 QQ 奇瑞汽车 奇瑞 2060 10437
94 理念S1 广汽本田 理念 1967 3374
95 福美来 一汽海马 海马 1960 19296
96 速锐 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 1930 13531
97 锐志 一汽丰田 丰田 1926 9816
98 骐达 东风日产 日产 1919 1994
99 英菲尼迪Q50L 东风英菲尼迪 英菲尼迪 1833 6260
100 阿特兹 一汽轿车 马自达 1800 11328
101 海马M3 海马轿车 海马 1768 14956
102 起亚K4 东风悦达起亚 起亚 1752 13086
103 启辰R50 东风日产 启辰 1715 9590
104 北汽E系列(电动) 北京汽车 北汽 1714 8712
105 比亚迪E6 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 1683 7519
106 同悦 江淮汽车 江淮 1630 8371
107 宝骏630 上汽通用五菱 宝骏 1582 6320
108 雪铁龙C4L 神龙汽车 雪铁龙 1559 5780
109 传祺GA3系列 广汽乘用车 传祺 1354 3306
110 风神A60 东风风神 东风 1317 13671
111 Accord 本田中国 本田 1290 6010
112 奇瑞eQ电动车 奇瑞汽车 奇瑞 1269 4384
113 宝马2系 华晨宝马 宝马 1214 4030
114 夏利 天津一汽 夏利 1177 6597
115 比亚迪e5 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 1172 2676
116 海马M6 海马轿车 海马 1148 5226
117 起亚K5 东风悦达起亚 起亚 1124 10423
118 长城C30 长城汽车 长城 1120 14487
119 晶锐 上汽大众 斯柯达 1115 5129
120 传祺GA6 广汽乘用车 传祺 1082 3103
来源:http://www.ilweb.cn/a/qichexiaoliang/xiaoliangpaixing/2016/0616/17161.html
8、5月销售增长14.5%,汽车市场完全恢复仍需努力
5月的车市让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基本生活品消费继续增长,升级类商品消费较为活跃,汽车、家具等住行类商品零售改善。”这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5月份汽车产销情况相一致,5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8.7万辆和219.4万辆,环比增长4%和5.9%,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4.5%,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最好的一个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时表示,5月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生产需求继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积极因素逐步增多,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态势,总体上符合预期。
就汽车市场而言,进入5月以来,国内抗击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加快实现复工复产复市,特别是消费信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部分被抑制的需求也加快释放,汽车市场逐步得到恢复。
从市场数据看,5月份的情况首先有三喜,一是汽车产销保持较快增长。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8.7万辆和219.4万辆,环比增长4%和5.9%,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4.5%,增幅比上个月分别扩大15.9和10.1个百分点。二是乘用车产销增速由负转正。5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6.0万辆和167.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5%和8.9%,同比分别增长11.2%和7.0%,增速已由负转正。三是商用车单月同比大幅增长。5月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7万辆和52.0万辆,产量环比增长2.5%,销量环比下降2.6%;同比分别增长47.7%和48.0%。
同时市场也有三忧, 一是新能源汽车同比继续下降。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5.8%和23.5%。二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继续下降。5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7.1万辆,同比增长0.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4.1%,比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 三是汽车出口同比明显下降。5月份汽车企业出口4.9万辆,环比下降30.3%,同比下降37.4%。
尽管5月份的市场情况有喜有忧,但总体依然保持了逐步恢复的态势,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2、3月份疫情的影响,今年1-5月的数据依然不容乐观。根据中汽协的统计,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8.7万辆和795.7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4.1%和22.6%。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95.5万辆和610.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1%和27.4%;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5万辆和28.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7%和38.7%;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26.4万辆,同比下降32.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1%,比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从汽车市场自身看,主要是新老问题叠加造成的。从需求看,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国内宏观经济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4月份的市场分析中提出,应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因为目前的汽车市场问题已经不是靠其自身就能解决的。从前一阶段各地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看,除了北京的“家庭摇号”和“向近亲转移车辆”有点新意外,大多是以往政策的延续,对市场的促进仍显力度不够。
当前境外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推动经济全面回归常态化增长需付出更大努力。我们期待,随着两会之后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地,汽车市场能够获得真正恢复常态,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贡献力量。文/张凤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