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山联通汽车销售维修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05月15日在保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张文胜,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小轿车销售,一汽大众品牌汽车销售;配件供应等。
2.主营:汽车、小轿车销售,一汽大众品牌汽车销售;配件供应;汽车维修;五金、交电、化工,糖、酒,酒精,日用百货,金属材料,建筑材料销售、代购销;机动车驾驶培训
2、4S店的组织结构服务流程是怎么样的!~急急急
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含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等(Survey)。所以简称4S店.
简单一点来说,就相当于专卖店.是由厂家统一设计,根据厂家的模式经营管理的.
现在国内合资汽车厂家在全国各地都设有4S店.这些厂家直接向4S店供应整车和零配件,4S店负责销售及代表厂家进行售后服务.但4S店是不能销售别家厂商品牌的汽车的.
4S店的投资比较大,设立及管理都比较严格,服务比较完善.
上面说到厂家只向4S店供货,那么4S店销售的汽车是不是在其它地方就买不到了呢?当然不是的,市场上还有一些二级经销商的,这些二级经销商是什么汽车都卖的.只要他认为有利可图,他就会向4S店要货,然后买给消费者.厂家一般是不充许4店这样做的.但4S店是有销售任务的,当它卖不出去的时候也只能这样做了,而厂家呢,当销售不如意时,也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二级经销商里买的车,成交价可能会比4S店便宜,保修期内也是可以免费保修,因为全国各地的4S店都要代表厂家为用户提供这个服务的.但有一点就是,收养的儿子必竟没有亲生儿子亲,你没有在我这里买车,我却要免费给你保修,当然就不会有好脸色啦.
4S店是1998年以后才逐步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舶来品。由于它与各个厂家之间建立了紧密的产销关系,具有购物环境优美、品牌意识强等优势,一度被国内诸多厂家效仿。
4S店一般采取一个品牌在一个地区分布一个或相对等距离的几个专卖店,按照生产厂家的统一店内外设计要求建造,投资巨大,动辄上千万,甚至几千万,豪华气派。
4S店是集汽车销售、维修、配件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销售店,一家投资2500万元左右建立起来的4S店在5-10年之内都不会落后。在中国,4S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4S店模式这几年在国内发展极为迅速。汽车行业的4S店就是 汽车厂家为了满足客户在服务方面的需求而推出的一种业务模式。4S店的核心含义是“汽车终身服务解决方案”。
有评论家这样评价该模式:“4S店模式其实是汽车市场激烈竞争下的产物。随着市场逐渐成熟,用户的消费心 理也逐渐成熟,用户需求多样化,对产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原有的代理销售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与用户的需求。
4S店的出现,恰好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它可以提供装备精良、整洁干净的维修区,现代化的设备和服务管 理,高度职业化的气氛,保养良好的服务设施,充足的零配件供应,迅速及时地跟踪服务体系。通过4S店的服务,可以使用户对品牌产生信赖 感,从而扩大销售量。”
因此,“4S”的关键词是“解决方案”和“服务”。其实在“服务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4S”模式其实和其 他一些已进入“以方案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时代”的行业销售服务模式殊路同归,只不过叫法更时尚、更新一些。
3、北京现代车的SWOT分析
S是外形,W是品牌不够硬,O是政府支持,T是降价战!
4、汽车行业:OTS/PPAP/PTR阶段是什么意思?什么区别?
三个是汽车制造的不同的术语:可以从中文含义中有所区别,区别主要在于不同阶段对制造的要求不一样。
1、OTS:Off Tool Sample,中文意思样品观察,主要是在试制阶段,只需要产品满足图纸要求即可。试制成功后提交OTS认证报告进入下一阶段,即PPAP。
2、PPAP:Proction Parts Approval Process,中文意思生产零件审批控制程序,期间要考查供应商是否已经正确理解了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以及其生产过程是否具有潜在能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按规定的生产节拍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通过后提交PPAP报告进入下一阶段。
3、PTR:Proction Trial Run,中文意思是零部件试生产。并非造车必需。如果过程或供应商发生大的产品变更等才会开启PTR流程。
(4)汽车销售公司组织结构扩展资料:
PPAP流程开启的条件
以下情况发生时,供应商必须通知顾客负责产品批准部门。顾客可能因此会决定要求提交PPAP批准。
1. 和以前批准的零件或产品相比,使用了其它不同的制造或材料;
2. 使用新的或改进的工装(不包括易损工装)、模具、铸模、模型等,包括附加的或替换用的工装;
3. 在对现有的工装设备进行翻新或重新布置之后进行生产;
4. 生产是在工装和设备转移到不同的工厂或在一个新增的厂址进行的;
5. 分供应商对零件、非等效材料、或服务(如:热处理、电镀)的更改,从而影响顾客的装配、成型、功能、耐久性或性能的要求;
6. 在工装停止批量生产达到或超过12个月以后重新启用而生产的产品;
7. 涉及由内部制造的,或由供应商制造的生产件的产品和过程更改。这些部件会影响到适销产品的装配性、成型、功能、性能和/或耐久性;
8. 仅适用于散装材料。
PTR流程的开启条件:
1)设备搬迁、新增设备;
2)模具变更;
3)设备参数变更(原参数范围收严不进行PTR);
4)设备防错变更
5)零件原材料变更(含材料比例);
6)零件二级供应商变更;
7)影响零件质量的模具材料变化(如沙芯材料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PPAP
5、采购中的术语是什么意思,如:PR,PO,RFQ,RFI,SOW,BOM,JIT,VMI,MRO
PR或PRC(price) 价格
PO(PurchanseOrder)采购订单客户给供应商
RFQ(RequestForQuotation)报价请求
RFI(RequestForInformation)信息邀请书用取产品服务或供应商般资讯请求文件
SOW(StatementOfWork)工作说明书所要提供产品或服务叙述性描述
BOM(BillOfMaterial)物料清单
JIT(Just In Time)准时制生产方式
VMI(VendorManageInventory)供应商库存管理即客户原料属于供应商并由供应商管理
MRO(Maintenance,RepairandOperating)指维修与作业耗材,解释非产性物资。
缩略:为了称说方便,使事物称谓中的成分进行有规律的节缩或者省略叫做缩略。
缩略词:有的缩略形式形成了紧密结构,凝固成为一个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叫做缩略词。
在英语中一个英文缩写词可以用任何方法缩短,将通过一些字母部件绘制在一起。
缩略方式:
拿掉元音:
MKT: market
MGR: manager
MSG: message
STD: standard
RCV: receive
开始字母:
INFO: information
INS: insurance
EXCH: exchange
I owe you: IOU
In stead of: I/O
头尾发音:
WK: week
RM: room
PL: people
R: are
THO: though
THRU: through
-ism 简写为 m 例如:socialism Sm
-tion 简 简写为 n 例如:standardization (标准化) stdn
-cian 简 简写为 o 例如:technician techo
-ing 简写为 g 例如:marketing (市场营销) MKTg
RCV: Receive
REF: Reference
REGL: Regular
REP: Representative
RESN: Reservation
RPT: Repeat
RESPON: Responsible
SEC: Section
SITN: Situation
STD: Standard
TEL: Telephone
TEMP: Temporary
TGM: Telegraph
THO: Though
TKS: Thanks
TRD: Trade
TRF: Traffic
TTL: Total
U: You
UR: Your
WK: Week
WL: Will
WT: Weight
XL: Extra large
表示"否定","消除"等概念:cross out, eliminate, etc.
e.g.=for example
no.=number
i.e.=that is
etc.=et cetera
1st=first
2nd=second
∴=therefore
∵=because
△=replace
<less than
&=and
W/=with
Building=bldg
very expensive=v exp
ecation=e
air-conditioner=a/c
Ad (advertisement)广告
Lab (laboratory)实验室
Gym (gymnasium)健身室,体育馆
Disco (discotheque)迪斯科
Exam (examination)考试
Math (mathematics)数学
Pop (popular music)流行乐
Fan (fanatic)粉丝,狂热者
Memo (memoranm)备忘录
Pub (public house)酒吧
Hippo (hippopotamus)河马
Vet (veterinarysurgeon/veteran)兽医/老兵
Doc (doctor)医生
Gas (gasoline)汽油
Fax (facsimile)传真
Phone (telephone)电话
Burger (hamburger)汉堡包
Coon (raccoon)浣熊
Gator (alligator)短吻鳄
Fridge (refrigerator)冰箱
其他:
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症,即艾滋病
AM (Amplitude Molation) 调幅
APC (aspirin, phenacetin and caffeine; compound aspirin; heat-relieving and pain-killing medicine consisting of aspirin, phenacetin and caffeine) 复方阿斯匹林
API (Air Pollution Index)空气污染指数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一种无线电发射和接受方式
CD (Compact Disc) 激光唱盘
CIP (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预编目录
DIY (Do It Yourself)指自己动手装电脑,缝制衣服,做贺卡等
DVD (Digital Video Disc) 数字化视频光盘
EMS (Express Mail Service) 邮政特快专递
EQ (Emotional Quotient) 情商
IQ (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商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
OA (Office Automation) 办公自动化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
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
PT (Particular Transfer) 特别转让
SOHO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小型家居办公室
SOS (Save Our Souls; radio signal once used universally to appeal for help esp. by a ship or boat; urgent request for help from sb. in trouble) 国际上曾通用的紧急呼救信号,也用于一般的求救或求助
ST (Special Treatment) 特别处理
VIP (Very Important Person) 重要人物
VOD (Video on Demand) 视频点播
WWW (World Wide Web) 万维网
6、美国汽车制造商发展史
通用历史
1908年9月16日,杜兰特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一家控股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杜兰特采取以通用公司股票交换收购公司股票等方式分别取得了别克、奥兹、凯迪拉克、奥克兰及其他6家汽车公司、3家卡车公司和10家零部件公司的控股权或相当比例的股份。这些企业多数都保留了它们原来的法人资格和独立运作的实体,杜兰特以通用汽车作为控股公司,通过股票交易来保持这些独立的卫星公司始终能够围绕着通用汽车这个中央组织。
在通用汽车公司合并过程中,杜兰特一直采用他在别克公司和四轮马车公司行之有效的大批量和垂直一体化的战略。在大肆扩张的进程中,杜兰特一直对形势非常乐观,并没有考虑到需求会发生变化,根本没有建立现金储备,也未曾尝试去收集有关产量和需求的信息以对生产进行必要的调整。结果好景不长,在1910年美国国内微弱的经济衰退时通用汽车陷入财务危机,杜兰特因此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权。之后,由投资银行集团向通用汽车注入了一笔资金,并以股权委托的形式取得了公司的运营权。从1910年到1915年的五年中,银行集团撤换了公司总裁并以稳健的方式高效地管理着通用汽车。
野心勃勃的杜兰特并没有气馁,他通过对雪佛兰的控制, 以换购股票的方式最终于1916年重新取得了对通用汽车的控制权。同年,杜兰特将通用汽车公司更改为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原来的雪佛兰汽车制造子公司则成为运营事业部,而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也相应地成为运营性的公司。为了寻求巨额的资金支持,杜兰特先生求助于杜邦集团,最终,杜邦公司的代表接管了通用汽车的财务部门。
1918年到1920年间,杜兰特先生带领通用汽车经历了一场庞大的业务扩张,包括对雪佛兰、谢里丹汽车公司、费雪车身的收购,还有拖拉机和电冰箱业务,组建了加拿大通用汽车和通用汽车承兑公司,并且收购了代顿公司,另外还组建了联合汽车公司为通用汽车提供零部件和各种附件。
杜兰特的努力使得通用汽车具备了多元化经营业务的形态,历史证明他是个具备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但他却不是一个优秀的经营者。他才气四溢、勇敢无畏,却又表现得鲁莽行事。斯隆在其自传《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中回忆杜兰特是一个“有着伟大缺陷的伟大的人—他善于创造,却不善于管理,他能够因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建通用汽车,却未能带领通用汽车起飞。”
他构建了通用汽车的架构,但在组织管理上却无法科学地控制各个独立运作的事业部。到了1919年末1920年初,危害开始显现,通用汽车的各个事业部都发生了预算超支的情况。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各事业部对可用资金过度竞争,同时公司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得资金的分配有据可依,于是迫切需要对拨款程序进行管理控制。和资金运用超额的情形相同,库存开始大量积压,严重影响公司的运营。而在各项支出持续上升的同时,汽车市场的需求却在1920年6月的短暂上升后开始下滑,与之相伴的则是公司股价的下跌,从而导致通用汽车不得不关闭大多数的工厂来被动地应付。在这些状况下,杜兰特先生无力控制局面 ,只好于1920年11月30日被迫辞去了通用汽车的总裁职位。之后,由皮埃尔·杜邦接替他成为公司新的总裁。
杜兰特从通用汽车公司的舞台上正式地谢幕了。杜兰特时代里,通用汽车大肆地进行着开疆拓土,但在这个不断膨胀的帝国中早已是危机四伏。1920年末的通用汽车公司正处于内外交困中,公司的生存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斯隆的组织变革
综观美国的企业史,杜邦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是最早采用联邦分权制的两家企业,但二者却是基于不同的背景下独立产生的。联邦分权制在国内又被称为事业部制,最初是由皮埃尔·杜邦于1920年提出的。当时他正在改组由杜邦家族拥有的杜邦公司,杜邦公司原来是职能制的结构,由于业务的不断膨胀与扩张,原有的结构已不能适应,但那时进行整改的方案还是很粗略的。不久以后,也就是1920年的年底,杜邦接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这时通用汽车正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他发现当时任常务副总经理的艾尔弗雷德·斯隆也提出了联邦分权制的想法,而且比杜邦公司的更为完善。斯隆的“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权经营”于1921—1922年在通用汽车开始实行,并因此成为了分权的一种原型。此后的许多企业纷纷加以模仿和改进。鉴于此,也有人将企业组织管理的联邦分权制称为斯隆模型。
虽然杜邦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都分别采用了分权管理的原则,但是他们的发展路径却大相径庭。杜邦公司是从早年间美国公司常见的集权管理模式逐步演变为分权管理模式的,而通用汽车则是在成立之初就采用了分权管理模式。杜邦在实行分权时是基于集权背景的,当公司规模不断扩张时,繁杂的协调业务量极大地加重了职能部和中央办事处的管理负荷,因而公司总部不得不考虑将高度集权的职能部门化结构改变成一个“分权的”多事业部结构。正如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所指出的,杜邦最主要的成就是创建了新的事业部;而与杜邦截然不同的是,通用汽车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建立一个公司的总部。
创始人杜兰特将通用汽车定位成一个控股公司,他通过大量兼并和收购的方式进行着业务扩张,并通过股权交易来对下属的各个子公司的经营进行控制,但这种控制是非常松散的管理。当公司规模迅速扩张时,子公司们形成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通用汽车的资金出现了捉襟见肘的情况,这时集团内部的各路诸侯也开始为保全自身的利益而彼此互相倾轧,致使总公司的财务经营陷入混乱之中。
在1920年末,美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通用汽车面临着外部经济衰退和内部管理危机并存的困境。汽车市场几乎完全消失,公司的收入寥寥无几。大多数工厂被迫关掉,由于市场萎缩被迫负担着大量的库存,现金极度匮乏。由于没法掌握准确的信息,公司无论在财务还是运营方面都缺乏控制。内忧外患之下,公司陷入了恶性循环,公司的局面开始出现失控,改组成了通用汽车迫在眉睫的任务。时任通用汽车常务副总裁的斯隆受命于危难之时,在杜邦的支持下开始对公司进行全面的组织管理变革。
斯隆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他原为海厄特轴承公司的总裁,是在1918年加盟通用汽车公司的。当时杜兰特对包括海厄特在内的四家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合并,组建了联合汽车公司。斯隆因此进入通用汽车,时任联合汽车公司总裁,同时兼任通用汽车公司副总裁,董事会董事等职。由于对内部管理事务混乱的不满意,早在1919年末1920年初,斯隆就开始精心构思《组织研究》,希望能针对公司扩张带来的具体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他提出了一项组织调整计划旨在弥补当前运营组织的缺陷。这个计划提交给了杜兰特先生,但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杜兰特先生的辞职,杜邦先生接任公司总裁,他所面对的通用汽车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管理问题。值此多事之秋,他开始对公司进行重新改组,先是成立了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执行委员会,委员会负担运营政策的制定,也承担了一部分管理工作。斯隆是杜邦组建的执行委员会四个成员之一,他向杜邦正式提交了《组织研究》,并得到了杜邦的认可和支持,这使斯隆拥有充分的空间去施展其杰出的管理才华。
杜兰特的管理是非常粗放的,他随心所欲而缺乏严谨,还经常会因人设岗,组织管理散漫而缺乏效率。而斯隆所信奉的理念与他是完全不同的,在他看来,企业是个技术—经济组织,是一个可以进行严密分析和设计的系统。斯隆明确提出公司中新的行政班子需要一种高度理性而客观的运营模式。他认为应该在公司广泛的运营领域建立起行政指挥线,协调好各事业部的关系。
在斯隆1920年的《组织研究》中,他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这也就形成了斯隆模型的雏形。简而言之,斯隆的组织模型就是在政策上统一而在管理上分权。它的基础是两条原则,一是要充分授权,二是要适度集中,即基于协调控制的分权管理原则。斯隆将这一概念与适度的财务激励手段相结合,就构成了斯隆时代通用汽车企业组织政策的基石。为了将“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权经营”的理念付诸行动,斯隆又非常详细地提出了几个应达到的目标:
(1) 明确清晰地定义各个下属事业部的职能;
(2) 明确总部的职能;
(3) 集中执行权到总裁以及公司首席执行官手中。将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区分;
(4) 保证总裁合理的管理幅度。使总裁能够有精力把握公司的总体政策而不是陷入事务性工作之中;
(5) 事业部间建立横向的建言渠道。
从以上可以看到,斯隆在《组织研究》中明确定义了公司各个事业部的职能,他所界定的不仅仅是各个事业部之间的职能,也包括事业部与集团公司总部之间的职能。这样可以让原来各自独立的、如散沙般各自为政的事业部能在享有一定业务经营权的基础上继续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动性,同时又能使它们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协同效应,在集团层面实现“1+1>2”,充分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集团公司内部不应该是“个体户的集中营”,而应该构成一个能够有效进行分工与协同的整体。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斯隆从1921年开始逐步开始推进改革,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保证核心理念的成功运用,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结构设计
为使通用汽车所拥有的大量工业资源得到有效管理,斯隆提出了具体的组织结构的设计方案(如图1),他提出公司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应当进行明确区分,并因此细化了二者在整个组织结构中的位置。
首先他承认了通用汽车旗下的事业部都是独立的运营实体,可以保留完整的设计、生产、销售等职能。各事业部的总经理应该被赋予充分的业务经营执行权。这一点与杜兰特之前的分权式作法是一致的。
其次,为了保证整个公司合理发展和适度控制,斯隆把组织调整的重点放在了强化总部政策制定职能的方面。通用汽车公司政策制定的核心权力机构是执行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它们主要负责公司重大运营决策和财务政策的制定,同时也承担一些管理工作。其中,执行委员会的权力范围主要在总体产品和价格政策的制定。按照职责规定,它应该从政策和调节各事业部间产品质量的角度从整体上处理各事业部间的产品线划分问题,从而避免不同事业部间的产品冲突。此外,它还应该精心设计好产品政策并向下属各事业部进行清楚的阐释,帮助他们提高产品的质量。但为了保证事业部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公司也明确规定执行委员会不应对事业部车型的机械设计发表意见,而由各事业部自主完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执委会的成员中不包括事业部总经理,这样做是为了使集团的决策能够保持公正和客观。
另外,为了保证决策的质量,公司在总部层面还成立了专门的运行部门和顾问部门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所需的信息和专业技能。
1923年,杜邦卸任。众望所归中,斯隆执掌了帅印。他继续对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对总部与分部的职责进行了微调。另外,出于节约成本等方面的考虑,斯隆决定将各事业部中一些共有的职能进行集中,为此他先后在集团公司层面成立了统一的采购、广告销售等专业委员会。
1925年后,通用汽车公司的组织体系经过多年变革后已渐臻完善,形成了如下的管理结构:
* 执行委员会位于运营机构金字塔的顶端,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同时对公司运营方面拥有至高的权力;执行委员会主席同时兼任总裁,拥有执行政策所需的全部权力;
* 各事业部享有一定的独立运营权;
* 运营委员会负责提供政策建议并对各事业部进行评估;它的成员中包括了各事业部总经理在内;
* 事业部间委员会围绕协调问题对采购、工程设计、销售等领域给出评价手段和结果。
在此之后,虽然通用汽车的运行机制仍在不断完善中,但万变不离其宗,斯隆的核心理念始终没有变化。
投资回报率
作为绩效考核的杠杆,投资回报率对于分权管理模式的影响非常重大。通用汽车公司的每一事业部都拥有不同的产品,要在各事业部间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要了解各事业部对于公司总体贡献程度。由于没有人知道或者能够证明各部门效率的高低,因此在分配新投资时就缺乏客观的基础。过去各个事业部争抢投资,但总部却不知道把钱投向哪里才能带来最大的收益,这就非常不合理了。由于缺乏客观性,这也就是总部的管理者为什么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达成一致的原因了。
斯隆决定采用投资回报率这个概念来确定各事业部效率的高低,将它作为衡量事业部业务效率的客观标准。斯隆通过它对每项业务进行独立的考核。这种措施极大地提升了组织的士气,让每个事业部都感觉到自己是整个公司的一部分,使他们觉得应该对公司的最终成果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另外,从财务方面看,投资回报率开发了能够正确反映各事业部的净利润与占用投资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这是能够真正测量效率的方法。它能够使公司直接将富余资金投资到能够为整个公司带来最大回报的地方去。
产品政策
1921年时,由于缺乏整体的产品线政策,通用汽车的各事业部都是独立的王国,他们自行制定自己的价格和生产政策,不顾及自己兄弟部门,从而导致通用汽车在市场潜力巨大的低价位市场上没有合适的产品,而在中价位市场的车型却过于集中,在市场上形成内部人互相打架的局面。各个事业部都没有从公司的整体利益来进行决策。
面对此种情况,斯隆坚持要求必须由公司制订一个整体的产品政策。一方面引导面向低价位市场的渗透,同时从整体上完成对产品线的布局。才能够在整体政策的协调控制下,各个事业部各显神通,形成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政策的制定应该由执行委员会完成,但它需要必要的信息。于是,1921年4月设立了一个由汽车业务自身管理人员组成的特别顾问委员会来提出政策建议。在讨论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问题。产品线政策本身解决的就是一个事业部局部政策与公司整体政策的协调一致问题,而产品线政策与公司整体政策又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在分析了公司业务的前提假设后提出,公司的主要目标在于赚钱而不仅仅是制造汽车,所以问题在于要设计一个能赚钱的产品线。这其中包括了这样的几点:一是要限制车型种类的数量及不同车型间的价位重叠,二是要向大量购买者聚集的低价位市场销售汽车。
通用汽车认为必须保证业务优势是通过各种政策和事业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实现的。工厂之间通过协调运作可以带来比各自为政更高的效率。在协调计划的指引下,团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目标。
斯隆对通用汽车的产品重新做了价格分割,力求“为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种用途生产一种车”。通用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它的产品覆盖整个质量线和价格线。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路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丰富多样的产品更加适合新生的中产阶层消费者的需求,1927年的通用汽车又重新成为了美国汽车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财务控制
为了确定公司总部的地位并协调好整体与组织的关系,斯隆强调总部虽不在行政上对各事业部予以限制,但各事业部必须接受总部的财务考核。这样一来,既能使各事业部在财务上处于受控状态,又能够在事业部间建立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
20世纪20年代早期,在委员会协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协调,即财务控制。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经济衰退中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拨款超限、库存失控、现金短缺这三个问题暴露了公司缺乏控制和协调。正是为了应付这些问题,通用汽车才开始发展新的财务协调和控制的方法,暂时采取适当的集权,消除事业部多余的自由。然后通过发展财务工具,使得在分权管理的同时实现协调控制。
对分权运营的事业部进行协调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总部是否能够对运营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判断,由此就可以让事业部负责人能对他们的业绩进行评价。通用汽车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开发出了一些方法,将投资回报率的一般概念转换成了具体测量各事业部运营的重要工具。其基本元素就是成本、价格、销售量和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是资金周转率和利润率的函数,对于后两个指标又可以进行详细分解,从而来了解业务运营中的利润和亏损的结构。为了制定商业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标准,财务人员使用未来规划对过去的绩效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并与实际情况发展相比较,这些比较就是这种财务控制原则的核心。这些评价结果会及时反馈到事业部负责人的手中,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运营业绩,以及在公司中的排名。
财务控制的手段不仅是财务工具的运用,还包括财务方法在运营中的应用,比如在现金控制、库存控制、生产控制上,尤其是在生产控制上“迈出了对事业部进行限制的第一步”。
委员会制度
1923年,汽车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扩张时期,这一年全行业的销量首次达到了400万辆。面对市场的巨大需求所引起的外部压力,通用汽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集合内部力量。而集合就意味着协调。协调问题实际上就是寻找一种能够将诸多管理职能关联到一起的方法。也就是要协调公司内部各种不同的团体,包括总部、研究人员、和分权管理的事业部。委员会的设立按其所处组织层面来分可分为两层:总部运营委员会和事业部间委员会。
总部委员会
1921年总部委员会由执行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构成。执行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但要受到财务委员会在大额拨款上的审查。
1921年时斯隆将执行委员会定义为政策制定的最高权力组织,运营部门的声音应当在委员会中得到体现,应当扩大委员会的规模,吸取重要的事业部经理参与,形成定期开会的机制。
执行委员会的主席同时兼任总裁,拥有推行政策所需的全部权力。集体可以制定决策,但推行政策只能依靠个人。应该将管理权力体系明确和清晰化。负责运营工作的人应该得到在紧急时刻全权处理的权力,保证权威链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他还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组织以实现事业部间运营部门和执行委员会的有效沟通。
执行委员会的职能中心就是制定政策,并将政策清晰详尽地传达下去,从而为授权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执行委员会将自己限制在政策事务领域,而将行政职权交给了总裁。
但在1925年前后,斯隆认为原则上执行委员会应该是一个与具体事业部利益无关的政策制定团队。该委员会只能由总部的高级执行人员组成。但公司的政策制定人员与事业部经理之间应当建立经常的联系。为此公司重新启动了运营委员会。
事业部与总部间的委员会—运营委员会
运营委员会的目的就是在政策制订人和事业部总经理之间建立起经常地联系,他并不涉及政策制定,而只是一个讨论政策及政策需求的论坛。运营委员会包括了执行委员会的全部成员和各事业部的总经理。运营委员会会得到公司详细的运营数据,并据此对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估。
事业部间委员会
为了加强事业部间的协调机制,通用汽车成立了协调事业部间公共职能的若干专司一职的委员会,其中有采购委员会、综合技术委员会、综合销售等委员会等。事业部间委员会是通用汽车在处理事业部间协调关系上的第一个重大理念。
下面将以采购委员会和综合技术委员会为例来说明这种横向协调机构的职能运作方式:
*采购委员会
1922年斯隆决定组建综合采购的事业部间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虽然本身并不算成功,但它能为公司提供几方面的经验:
(1) 在物料标准化方面取得成功,积累了经验;
(2) 这是公司第一次着手处理事业部间的事务,其中结合了事业部职能层次、员工和总部领导三方面因素;
(3) 它证明了负责各项职能工作的人可以兼顾他们事业部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
*综合技术委员会
为了有效地消除“追逐新理念的群体”和肩负着汽车生产任务的全体之间的根本冲突,需要提供一个能让双方在和睦气氛下坐下来交换意见的地方,于是成立了综合技术委员会。
综合技术委员会运行的一般原则有:不干涉事业部内部的具体设计工作;将处理所有事业部都感兴趣的问题,其处理结果大部分体现为形成公司的设计、工程政策;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拥有自己的秘书和预算。委员会的构成人员有各事业部的总设计师、研发工程师以及公司总部的管理人员等。
综合技术委员会提高了工程设计人员在公司内部的地位,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专业交流环境,他们通过报告、文件和讨论来研究一些短期工程问题,也会交流一些长期的研究项目。他们的行为将产品整体性的重要性作为公司未来成功的基本需求进行了强调。这激发了公司内部在产品诉求和产品改进方面巨大的兴趣,并将其转化为行动。它不仅促进了信息交流,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内部良好的合作氛围,极大的促进了部门间的协调。
委员会的变迁
到1925年,美国汽车市场发生了一些本质的变化,最早拥有汽车的人开始考虑升级换代,他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满足交通需要,而购买自己第一辆汽车的人也有了更多的要求。适应这种变化,通用的产品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以适应汽车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和消费者多样化产品需求相协调的特点。汽车市场的转型到1929年基本完成。随之而来的是1929年末严重的经济大衰退,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联的汽车业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通用公司指出必须将精力从扩展和发展上转移到生产运作的精打细算上,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此时所面临的两个难题是,一方面必须进行更多的协调才能提高效益,应对新的形势,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分权管理,防止高层管理者陷入试图管理各个事业部具体事务的境地。
*顾问组
1931年6月,通过任命几个新的顾问组,开始了调整的第一步。设立顾问组的目的在于,通过最广泛的信息收集,保证提交给执行委员会的政策建议具有建设性。顾问组试图在总部管理人员、顾问和各事业部间建立更广泛更积极、更有秩序的联系,但它不能干涉事业部的具体事务。为了降低成本,在采购、设计、生产、销售等方面加大协调力度。
*政策组
1933年,斯隆认为执行委员会实际上合法地充当了最高运营委员会的角色,但是由于它与运营委员会的人事重叠,并且政策制定人员和运营人员都参与了决策,因此政策和行政管理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确。当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将执行委员会的职能限定在制定政策上,并使其不受行政管理和运营人员的影响。他认为恢复政策制定的独立性这一点特别重要。
为了保证分权管理,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之间的界限,斯隆在1934年提出了政策组的概念。不同职能领域的政策组结合了包括公司总裁、高级执行官以及职能人员,向最高运营政策委员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负责各事业部运营的总经理们则被排除在外,目的就在于保证政策制定的独立性。这种组织为公司的执行官们提供了跨部门的交流机会,在连接职能部门和管理线、准备政策建议、提供决策支持方面发挥了重大的影响。经济衰退和因精简成本引发的产品协调是引发这种新管理协调形式的根本原因。
1937年公司建立九个政策组,分为两块:一是职能问题:工程设计、分销、研究、人事、公共关系;二是主要处理某些集群业务:海外业务、加拿大业务、通用发动机、家用电器。如工程设计政策组:协调逐渐成为一种必需品,事业部将无法自给自足地完成自己提出的产品计划,只有与其他事业部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一项产品计划,因此,只有站在公司的高度上才能提出可行的产品计划。
随着1937年政策组的建立,十多年前斯隆在《组织研究》中所描述的管理框架终于建设完整,我们可以在通用汽车1937年的组织结构图中清楚地看到。(见图2)
在通用汽车的发展史上,斯隆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掌舵人,也是公司中名副其实的精神教父。他在通用汽车的任期共23年,而这个时期正是通用汽车从艰难走向辉煌的时代。在他加入通用汽车公司的前几年,公司正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风雨飘摇,看不到未来的方向。当他的思想被采用后,在他领导下的通用汽车公司不但超越了福特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业集团,而且也成为了美国经济的重要标志。而他本人认为自己对通用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基于控制与协调的分权管理原则。
7、汽车特约销售服务中心与综合汽车维修厂在组织结构上有何差别
一个业务上是有后援技术支持的是服从厂家指导和行业管理的。另一个是修万国车的只有行业管理
8、保山联通汽车销售维修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结构是什么?
1.保山联通汽车销售维修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05月15日在保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张文胜,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小轿车销售,一汽大众品牌汽车销售;配件供应等。 2.主营:汽车、小轿车销售,一汽大众品牌汽车销售;配件供应;...
9、激励员工的方法 越详细越好
激励员工的方法有榜样激励、目标激励、授权激励、尊重激励、信任激励。
1、榜样激励
为员工树立一根行为标杆。"表不正,不可求直影。"要让员工充满激情地去工作,管理者就先要做出一个样子来。
领导是员工们的模仿对象,激励别人之前,先要激励自己。要让下属高效,自己不能低效,塑造起自己精明强干的形象,做到一马当先,在员工当中树立起榜样人物。
2、目标激励
激发员工不断前进的欲望。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并且都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这种动机是行为的一种诱因,是行动的内驱力,对人的活动起着强烈的激励作用。管理者制定目标时要做到具体而清晰,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可以有效诱发、导向和激励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授权激励
有效授权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巧。不管多能干的领导,也不可能把工作全部承揽过来,这样做只能使管理效率降低,下属成长过慢。管理者不要成为公司里的"管家婆",通过授权,管理者可以提升自己及下属的工作能力,更可以极大地激发起下属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4、尊重激励
给人尊严远胜过给人金钱。尊重是一种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以尊重、重视自己的员工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其效果远比物质上的激励要来得更持久、更有效。
尊重是有效的零成本激励,可以说,尊重是激励员工的法宝,其成本之低,成效之卓,是其他激励手段都难以企及的。
5、信任激励
领导与员工之间应该要肝胆相照。信任是启动积极性的引擎,是激励诱导他人意志行为的一种重要途径,而管理就是要激励诱导他人的意志行为。用人不疑是驭人的基本方法,对业务骨干更要充分信赖,切断自己怀疑下属的后路。
(9)汽车销售公司组织结构扩展资料
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企业内部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引导和激励。管理者摆一个擂台,让下属分别上台较量,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争先创优意识,全面地提高组织活力。
企业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让员工知道自己的绩效考评结果,有利于员工清醒的认识自己。如果员工清楚公司对他工作的评价,就会对他产生激励作用,绩效考核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