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2018年1至9月中国汽车销售

2018年1至9月中国汽车销售

发布时间:2020-12-30 22:41:34

1、一汽-大众9月销量出炉 成国内乘用车第一

财经网汽车讯 一汽-大众9月销量超21.5万辆。

10月14日晚间,一汽-大众公布了9月份销量业绩,显示其9月终端销量为215,374辆(含奥迪进口车型),连续16个月位居国内乘用车销量第一。其中,大众品牌9月终端销量128,278辆;奥迪品牌9月终端销量73,388辆(含进口车);捷达品牌9月终端销量13,708辆。

2020年1月至9月,一汽-大众产销分别为1,457,084辆和1,470,942辆(含奥迪进口车),牢牢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榜首。前三季度,大众品牌终端销量850,713辆;奥迪品牌终端销量512,081辆(含进口车);捷达品牌终端销量108,148辆。

一汽-大众表示,为了不断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将保障每一款车型按时或提前达到量产条件。截至9月底,一汽-大众于今年提前达成量产条件车型共9款,包括第八代全新数字高尔夫、新CC猎装车、奥迪 A4PA、奥迪Q3轿跑、 探岳GTE以及探岳X等。

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刘亦功表示,新CC猎装车及新CC将助推一汽-大众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布局。

在2020年北京国际车展上,第八代高尔夫正式亮相。据大众官方,这是首款基于MQB Evo平台打造的产品,采用了全新的电子架构,代表着一汽-大众大众品牌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产品。

除了产品,一汽-大众还自主开发了一套物流生产体系“E-Lane”。据一汽-大众官方,旗下成都工厂通过采用“E-Lane”体系,物流面积减少了将近80%,物流费用降低了67%,人员减少了50%以上。刘亦功表示,“E-Lane”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供应商和运输商的安排非常精确。通过“E-Lane”的方式,生产规划严格到两周,所有的信息派发给供应商、运营商、生产基地都是提前两周来做。这就保障了对于市场的灵活反应,和满足终端需求的工作效率。

据一汽-大众,作为大众集团电气化战略的关键之一,MEB平台在国内的生产基地也已完成改造,预计在2023年,一汽-大众新能源领域将覆盖SUV及轿车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2019中国车市成绩单:产销量纷纷下滑,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

经历了一年的跌宕起伏,汽车市场终于迎来了2019年的成绩单。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了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

而近年来一直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也在2019年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中汽协表示,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汽车行业利润率明显较低,车企压力非常大。

意料之中的下滑

2019年,各月连续出现负增长,上半年降幅更为明显,下半年逐步好转,其中12月当月销售略降0.1%,与同期基本持平。总的来看,2019年产销量降幅持续扩大,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负增长,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未来低速增长或是常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车产销量降幅大于汽车总体。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

此外,中汽协还发布了2019年四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简称ACI)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27,已从此前“过冷”的蓝灯区回暖至浅蓝灯区。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比三季度增长2.46点,先行指数比上一季度降低0.73点。从四季度汽车产业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对此,中汽协表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全面做好“六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中,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自主品牌份额不足四成

行业不景气,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43.9%跌至2018年的42.1%,2019年更是跌破了40%的市场红线,仅有39.2%的份额。

还记得上一次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是2014年。

具体来看,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背后,是头部阵营的进一步分化。

从2019年的表现来看,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61,560辆,成功坐上了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头把交椅”;长城汽车全球销量超过106万辆,累计销售新车1060298辆,同比增长0.69%,连续第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长安汽车也一扫此前的低迷,2019年销量共计1759971辆,其中第四季度,自主板块产品销量回升,跌幅收窄。

阅历了市场隆冬的暴击以后,自主品牌不忘苦练内功,向汽车市场展现出了更强的“筋骨“。

新能源也逃不过

受补贴退坡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也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量同比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不过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装机量呈现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2.2GWh,同比累计增长9.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40.5GWh,占总装车量65.2%,同比累计增长22.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0.2GWh,占总装车量32.5%,同比累计下降9%。

关于明年展望,中汽协表示,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同样预测的还有乘联会。不过乘联会相对乐观,预测明年汽车市场将微增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九月份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平稳发展!

步入传统汽车销售淡季,加上终端折扣收窄,预计七月份销量将承压,下半年进入国六车型的“补库存”阶段,批发价或在八月份开始回升,为下一个旺季做准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每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已由高速增长期向平稳增长过渡,规模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仍维持

八月份行业销售将下滑,九月份开始受汽车消费的季节性因素影响,景气和市场情绪将逐步恢复,同比增长8.5%;九月份的交易量将达到135万辆。与国外疫情爆发的速度相比,考虑到人口密度、控制困难、公共防卫资源等因素,我们预计欧洲部分国家和中东地区将面临更大压力。受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仍维持第一季度约10%-20%的年增长率为负值,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9.6%,甚至超过服务业,受影响最大。

带动汽车市场销售增长

据车展预测,随着9号汽车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金九银十”效应将带动汽车市场销售增长,但9号汽车市场需求已基本恢复到前几年水平,增长缓慢。第一季度累计销售汽车数量,达到130万辆,实现全年目标的70%。.自2018年下半年进入下行通道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仍然没有好转迹象,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2.4%。在暴发下的汽车市场复苏:国家刺激政策有多大作用?.众所周知,前三季度一般都是汽车市场的销售旺季,八月份作为启动“金九银十”的月份,前几年销量回暖明显,今年虽然有所回暖,但今年汽车市场整体表现欠佳,因此8个月销量数据不如去年。

油胶市场进入传统淡季

近年来“金九银十”的特点在减弱,但在今年的暴发影响下,销售趋势在年初呈现出较低的态势,随着9月底北京车展等营销活动的推动,“金九银十”的销售回暖效应应该会明显。随后,油胶市场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淡季,然目前下游市场消化速度较慢,且8月份底补库存补低,市场暂维持平稳行情。.汽车业:受政策影响,汽车业销量持续下滑,去杠杆等因素令居民对经济预期较悲观,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抑制汽车消费,但汽车销量已有企稳回升迹象,在即将出台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刺激下,有望继续回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指出,目前豪华车市场复苏势头良好,预计9月将有所放缓;合资品牌重点车型价格持续下跌.

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随着产品布局的进一步完善,短期内增长可期;但受合资品牌压榨的影响,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受到无限挤压,预计9月销量将再次同比下滑。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自主品牌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传统的“金九银十”消费旺季来临之际,汽车市场也将迎来更大的销售增长。面临市场带来的压力,以及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很多自主车企已经开始调整企业的战略和布局,优化产品结构,整合渠道,密集推出新产品,以提高在市场下滑时的抗风险能力。然而,金九银十对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拉动作用究竟有多大还不得而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吉利汽车9月份销量126365辆 同比和环比增长均为11%

10月8日,吉利汽车公布9月份销量快报,9月吉利汽车销量为126365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1%。2020年受疫情影响,吉利汽车8月份之后开始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吉利汽车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头部车企“大哥大”,百万级销量的汽车集团,其应变突发状况能力表现不错。

吉利汽车2020年1-9月份销量累计为875472辆,完成全年目标132万辆的66%。吉利汽车要想完成全年任务目标,需要在接下来的3个月月平均销量超过14万辆,根据吉利汽车往年第三季的销量表现来看,单月超15万辆也有机会,因此吉利汽车完成全年目标虽有压力,但也有机会。

具体车型来看,明星车型 帝豪和博越依然超过了2万辆,帝豪轿车9月销量 20196辆,1-9月份销量累计为158698辆;博越和博越PRO9月份销量为20925辆,依然是自主SUV头部车型。旗舰家族星越9月销量为8655辆 ,吉利ICON销量为3600辆,大豪越销量为6648辆,缤越和缤越PRO销量为18435辆,远景家族销量为18801辆。

9月吉利汽车新能源及电气化方面,几何A和帝豪EV以及帝豪GSe累计销量为6092辆。吉利汽车并没有直接公布被寄予厚望几何C的销量,预估销量不会太高,期待接下来10月份的表现。

吉利汽车高端品牌--领克汽车9月销量表现优秀,旗下领克01,02,03,05,06累计销量为18745辆,同比增长38%,领克汽车已经连续三个月刷新历史最高月销量记录,把主要竞品WEY品牌狠狠甩到了后边,大有自主豪华一家独大的趋势。

写在最后:吉利汽车已经进入4.0科技高速发展时代,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吉利汽车CMA超级母体首款宽体家轿“吉利星瑞”首发亮相,并发布“家轿颠覆者宣言”,开启“用户定义汽车标准”的颠覆时代;同时,领克汽车还发布了“欧洲计划”,标志着领克汽车“全球新高端品牌”迈出关键的一步。吉利汽车未来之路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下行压力大 轻卡成商用车市场主战场

2019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压力进一步扩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其中2019年乘用车12月销量221.3万辆,同比下降0.9%;全年累计销量2144.4万辆,同比下降9.6%,商用车12月销量44.5万辆,同比增长3.9%;2019年累计销量432.4万辆,同比下降1.1%。

与乘用车相比,2019年商用车市场整体表现偏好,从全年的商用车产销状况来看,货车产量略增,月销量呈现小幅增长趋势,在2019年商用车细分市场中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388.6万辆和385.0万辆,产量同比增长2.6%,销量同比下降3.5%。其中,重卡销量117.4万辆,同比增长2.3%;中型卡车销13.9万辆,同比下降21.5%。轻型卡车在今年的市场上表现不错,其销量为188.3万辆,同比下降0.6%;微型货车销65.3万辆,同比下降1.8%。

轻卡排名前十的车企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12月的车企轻卡销量排名前三的车企分别为福田汽车、东风汽车、江铃汽车。轻卡月销量福田汽车为41828辆居首位,同比增长7.09%,排名第二的东风汽车轻卡销量为20080辆,同比增长30.36%,排名第三的企业为江铃汽车,销量为18725辆,销量同比下降16.99%。从12月的轻卡销量来分析,东风汽车的轻卡增速较快超过30%,在前十名轻卡销量排行榜中,江淮汽车是12月销量增速最快的车企,月销量达到15781辆,排名第五。

在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中,福田汽车销量364713辆,同比增长10.99%,排名居第一位,东风汽车全年销量195096辆,同比增长18.53%,排名第二位,排名第三位的是江淮汽车,全年销量192809辆,同比增长0.53%。从2019年全年销量来看,福田汽车整体表现平稳,并且全年销量突破36万辆,与排名第二的东风汽车、江淮汽车相比优势明显。

轻卡市场在今年表现如此抢眼,主要还受到我国汽车政策影响较大,此前的大吨小标以及排放问题,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还将继续影响我国商用车市场,而轻卡的市场竞争也将更加严峻,如何从产品、技术、服务全方位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车企都值得深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1、中国2019年汽车销量是多少?

车矩阵报道:2月20日,乘联会发布了2020年1月汽车销量排行榜完整版,涵盖轿车、SUV、MPV车型共计465款车型,其中2020年1月份国内轿车销量81.8万辆,同比下降23.7%;SUV国内1月销量80.4万辆,同比下降14.5%;MPV销量9.9万辆,同比下降34.6%,由此可见,汽车市场未见回暖迹象,下行因素仍存在。

7、2020年9月份汽车销量排行榜!(轿车、SUV、MPV)

一月一度的汽车销量排行榜,近日正式出炉。随着国内经济情况的持续良好,再加上十一黄金周的到来,9月份国内购买汽车的人数进一步上涨,各大车企的销量成绩也都普遍较好。甚至有许多车型的销量成绩,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让人属实有点意外。今天我就根据销量排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9月份国内轿车、SUV、MPV市场的销量情况。(销量数据来源乘联会)

在9月份的国内轿车市场,各大热门车型的销量成绩都非常不错,相比上月,普遍出现上涨。 日产轩逸依旧处于领跑地位,月销量高达57548辆,牢牢稳坐销量冠军的位置。大众新朗逸的月销量为48313辆,虽然跟第一名的差距比较大,但是再加上它的姊妹车型“大众宝来”,绝对是最大的赢家。本田雅阁凭借月销20653辆的成绩,位居销量排行榜第8名,成为当月最畅销的中型轿车。有着国民轿车之称的吉利帝豪,凭借月销20321辆的优异成绩,成功杀入前十,成为国产轿车的销量冠军。

在9月份的国内SUV市场,各大热门车型的销量成绩也是普遍上涨,一扫此前的寒冬气息。随着全新哈弗H6的上市,该车型的销量成绩也是出现大幅度上涨,月销量高达39168辆,领先第二名1万多辆,成为当之无愧的销量冠军。本田CR-V不愧是神车,即便出现各种不好的事件,但是依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月销量更是高达27447辆,成为最畅销的合资SUV。曾经风光无限的日产奇骏,因为迟迟没有更新换代等原因,销量排名已经跌落至第14名,实在是可惜。

9月份的国内MPV市场,虽然销量成绩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是销量排名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依旧是五菱宏光、别克GL8两款神车处于领先位置,一大批MPV车型紧随其后。五菱宏光的月销量为23953辆,继续稳坐销量排行榜冠军位置。别克GL8的月销量为20326辆,跟五菱宏光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虽然MPV车型的实用性特别高,但是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没有转变,最近两年,预计不会有特别大的波动,依旧是处于比较冷门的状态。

总结:9月份的国内车市,可谓是欣欣向荣,一片火热。许多车型的月销量成绩,都达到今年最高位,表现相当不错。但是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国产车型的市场占有率依旧不高,特别是在轿车市场,没有几款销量好的车型,还需多继续努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汽车销售淡季和旺季都是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一般来说淡季在5月至8月,这个时候因为大家都很忙,忙于赚钱,加上天气过热,三伏天大多数人都懒得出门,更何况是去离着自家比较远的各大品牌4S店呢?就连出门打的出租车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儿,所以人们通常会选择在秋季冬季买车。  

再者,各大的车商和品牌商,都不喜欢选择夏季作为新车型的发布时间点,而基本上会选择在4月到6月份发布, 那么新车型有时尚品的属性,4月到6月去看车的人自然是很多的,但七八月份新车型都被看的不看,摸的不摸,试得不试了,自然人们也就不乐于那么大热天去看车。

旺季在10月到2月,大家一年的付出,都有收成,有了收成,购买的人相应就多,加上年底,临近春节,大家都想这时候购买新车或者换更好的车,开回家过年,有面子。  

(8)2018年1至9月中国汽车销售扩展资料

新手提车注意事项


1、在提车前把相关文件带好,如预付款收据,预定合同,身份证,驾驶证。

2、去提车时,最好要求将两辆款式相同的车放并排同时点火,以便对发动机的声音进行比较。

3、尽量在阳光充足的时间提车,以便观查外观。在检查外观时注意,当车上的有些污点不敢确认是否是划痕时,最好找一条湿润的布擦拭,切记不要用手指去抠。

4、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去了解与目前驾驶密切相观的问题,如机盖和油箱如何开启,如何使用自动门锁及空调,如何调座椅和后试镜,磨合期的理想时速等等,如果对这些不了解会给自己造成很多麻烦,所以千万别不好意思问,另外,提车时最好两个人同去,以便问得更全面。

5、提车时注意看里程表公里读数:一般为8—10公里,及看水箱散热片有无杂物、座位保护包装及车头塑料纸是否完整、车内乘驾位及仪表等是否有污秽物。

6、提订货车时要注意看出厂日期和提货日期是否相距太长时间,如相距时间过长此车有可能为展示车(放在展览大厅供客人展览)或翻新车(试驾车)。

7、提车时记得索要生产日期和运输日期详细比对所提车辆

8、买车后交车给4S店销售办牌和各种手续,记得抄里程表,不给销售开着车满大街溜车。

9、1月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8% 中汽协:全年车市不容乐观

根据中汽协对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我国汽车1月产销量分别为178.3万辆和194.1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4.6%和18%。

“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今年春节假期影响。”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1月汽车销量数据影响不大,主要影响2月及后续几个月。

“此次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终端市场、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等问题,对本就处于下行态势下的国内车市将‘雪上加霜’。”陈士华说。

2月汽车销量令人担忧

中汽协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商用车产销量预计分别完成34.1万辆和32.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8%和5.7%。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在1月出现“腰斩”。中汽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为3.9万辆,同比下降54.5%。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下滑仍与2019年新能源补贴大幅下滑有关。

相较于1月我国汽车市场表现,2月的汽车产销量更让外界担忧。“2月是汽车行业生产经营的恢复期,但由于大部分企业延迟一周及以上时间复工,致使2月上旬汽车销量几乎为零。所以,2月国内车市的销量可能比预期更低。”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2月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将下降30%以上,1-2月或将累计下降25%以上。

据中汽协统计,截至2月12日,在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仅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32.2%。“在这些已经宣布复工的生产基地中,真正实现全面复工的很少,多数生产基地为半复工或是为复工做准备。”陈士华表示,按照企业少开工10天计算,并考虑到复工后人员、产业链供应短期无法满足生产需要,预计将影响汽车行业产量超过百万辆。如果停工时间进一步延长,2月汽车产量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不仅如此,疫情期间,消费者居家自我隔离,极大减少了短期内的购车行为。中汽协认为,疫情结束后,将促进释放个人首次购车需求。乘联会也认为,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出行习惯,将加大消费者对私家车的刚需,助推无车用户的购车意愿。

全年车市将呈前低后高走势

今年年初,中汽协曾预测,我国汽车行业将结束2019年的深度调整局面,将在今后几年逐步恢复,2020年车市总体趋势平稳。但由于此次疫情爆发,打乱了行业的正常运行节奏,短期内汽车生产和销售将受到巨大冲击。

根据中汽协对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进行的疫情影响调研,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此次疫情对汽车企业尤其是对零部件企业影响最大。”陈士华表示,复工延迟导致企业生产和营业停摆,订单违约导致的违约金赔偿等将使这些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这也将直接导致一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以零部件企业为主)面临破产倒闭风险。

对于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中汽协第一时间已将收集到的情况向上级部门反馈。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稳定市场预期、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零部件企业需要做的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做专、做精,将产品做到极致,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拥有生存下来的资本。”许海东认为,经过此次疫情,企业在后期需要努力培养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中汽协预测,疫情对于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短期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今年第一季度的汽车产销量影响较大,产销量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中汽协认为,2020年,我国车市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仍不容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2020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8.0%

2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20年1月汽车产销预估数据,产销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乘用车2020年1月销量161.4万辆,下降20.2%,新能源车2020年1月销量4.4万辆,下降54.4%。

 

解读:此次公布的数据是中汽协根据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的预估。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

 

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9%和27.1%,同比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总体。

 

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完成4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3.5万辆和3.9万辆。

 

1月份销量是中国车市近3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销量的下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今年春节在1月25日,企业正常工作到1月23日,而去年春节在2月5日,正常工作至2月3日。相比去年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月,工作时间有22天,今年的有效工作时间损失5天,只有17天,同比下滑22.7%。反映到生产端,产量大幅下滑24.6%。

 

另一方面,自1月23日武汉因疫情宣布“封城”,全国各省市启动突发公众为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后,春节后消费渠道端受到完全压制。往年春节初三开始后,各地4S店开始陆续开业,客流逐步回升,今年春节后,2月前,全国4S店几乎都未营业。

 

新能源车方面,由于去年12月很多车企抢2019年内的积分,导致提前透支了部分产能和销量,因此销量下滑幅度超过整体大盘。

 

虽然1月份因疫情导致4S点推迟开业,车市销量出现下滑,但疫情对车市的影响并不会在1月份得到完全体现。

 

由于供应链,物流,主机厂,4S经销商普遍面临开工难,复产难,运营难,目前主要以防疫为主要工作重心,目前,各类企业都处在艰难的生产和运营恢复期,何时恢复正常的生产和运营,除了供应链上下的努力,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疫情的发展趋势。

 

2月份,销售端依然不会恢复, 2月份的销量将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2018年1至9月中国汽车销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