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动车保险数据分析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引言
2006年,我国产险业四个主要险种——车险、企财险、货运险和责任险保费收入合计1377.96亿元,同比增长24.9%,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91.3%。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为1107.87亿元,同比增长29.1%,占财产险公司业务比重为70.1%,稳居产险业第一大险种。其中,交强险自2006年7月1日实施以来实现保费收入218.78亿元,占7月至12月车险保费收入的39.5%。
目前中国财产保险中,车险是投保意识最强的险种之一。随着对交通事故第三方受害者赔偿标准的提升,除了交强险外,越来越多的汽车保有者还主动购买了商业三者险,甚至自发地选择较高的保额。
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车险投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中国车险保费收入稳步增长,到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6000万辆,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可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但同时,中国车险市场发展也面临价格战、渠道混乱、理赔漏洞、外资参与不充分等问题。
自2003年车险管理制度改革实行以来,2006年车险市场再次发生了重大转折。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不仅对当前市场具有积极意义,带来经营管理质的改变和市场基本面的好转,而且使整个市场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车险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将对今后整个行业的车险经营和市场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资委、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车险定价、汽车保险的理赔、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汽车保险业的竞争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国际汽车保险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计划进入汽车保险行业和经营汽车保险行业的企业和投资机构了解目前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动态,把握发展趋势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目录
第一章国外汽车保险业发展分析7
第一节发达国家汽车保险共同特点7
第二节国外汽车保险规定分析8
一、德国:柏林保费贵新手费率高8
二、美国:未婚低龄男性费率最高9
三、日本:强制三责险零利润9
四、加拿大:周末用车比上班用车保费低9
第三节美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分析10
一、美国的汽车保险制度10
二、美国汽车保险简介16
三、美国强制车险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几点启示17
四、美国汽车保险反欺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21
第四节德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分析29
一、德国车险发展概况29
二、德国汽车保险无微不至29
三、车险改革对德国车险市场的影响31
四、德国机动车辆法定第三者责任保险简介33
五、德国车险改革对我们的启示33
第五节英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分析35
一、英国汽车保险业发展状况35
二、英国车险市场完全细分36
三、英国车险承保的分析及启示38
第六节日本汽车保险市场变革分析42
一、汽车保险费率、条款自由化42
二、适应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42
三、打破汽车保险通过代理店销售的惯例43
四、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服务迅速发展43
第七节韩国车险费率自由化渐变过程及启示44
一、实行费率自由化的背景44
二、车险费率自由化的过程44
三、车险费率自由化的效用45
四、对我国的启示45
第二章我国汽车保险业发展的综合分析47
第一节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47
一、汽车保险的起源47
二、汽车保险的发展成熟48
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50
四、对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启示51
第二节2006年我国车险市场发展回顾52
一、交强险实施,车险经营发生质变52
二、限折令实行,车险价格理性回归53
三、行业条款推出,产品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54
四、监管力度加强,竞争行为更加理性54
五、车险稳居产险业第一大险种55
第三节中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发展分析56
一、从政策层面看56
二、从经济层面看56
三、从社会层面看57
四、从技术层面看58
第四节我国车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59
一、价格大战削弱了行业盈利能力59
二、渠道混乱增加了不必要的交易费59
三、理赔漏洞大造成赔付成本过大60
四、参与不足外资保险公司贡献小60
第五节我国车险市场化分析62
一、车险市场化的困境62
二、车险市场化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分析63
三、车险市场化的双赢策略展望64
第六节机动车新报废标准对机动车保险市场的影响分析73
第七节交强险之后的车险经营分析76
第八节新车险亮点分析80
一、引导保险公司“重服务”80
二、统一条款有利于消费者维护权益80
三、车险价格基本没有上涨80
四、女性驾驶员享受九五折优惠80
五、A、B、C三款均对酒后驾车不赔偿80
六、车险市场不会形成大保险公司“一统天下”80
第九节机动车险困局及其解决途径分析81
一、机动车辆保险的现状81
二、综合环境质量的下降是机动车辆保险经营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82
三、整合保险资源是解决车险效益问题的有效捷径83
第十节中国汽车保险市场潜力分析85
一、市场结构85
二、承保状况85
三、前景展望86
第十一节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发展状况分析87
一、发展汽车保险中介组织的现实意义87
二、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发展现状88
三、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面临的问题88
四、发达国家汽车保险中介组织发展状况89
五、对策建议90
第十二节汽车保险产业链分析92
一、汽车保险产业链思维因势而起92
二、构建和谐共赢的汽车保险产业链正逢其时92
三、打造和谐共赢的汽车保险产业链93
第十三节汽车保险实行免赔额条款的意义分析96
一、免赔额条款产生的背景96
二、国内免赔额的典型做法97
三、免赔额条款对汽车保险发展的积极意义97
四、保险公司推行免赔额条款的建议100
第十四节车险经营中的现实矛盾分析102
一、车险经营的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之间的矛盾102
二、车险经营中规模与效益之间的矛盾103
三、车险与非车险的结构性矛盾104
四、车险经营的内部矛盾104
第十五节车险代理渠道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05
一、车险市场代理渠道的现状及问题105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106
第十六节经营机动车辆保险的风险防范分析108
一、车险承保风险的防范108
二、车险理赔风险及防范110
第三章我国车险定价分析114
第一节我国车险定价发展现状114
第二节我国车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115
一、车损险足额保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115
二、第三者责任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116
第三节完善我国车险定价机制的建议116
一、促进市场的充分竞争116
二、提高精算水平117
三、加强信息披露117
四、进行具体调整117
第四章我国汽车保险的理赔分析118
第一节汽车保险理赔服务分析118
一、国际成熟保险市场汽车保险理赔服务的模式及特点118
二、当前我国保险市场汽车理赔服务的模式及其利弊分析119
三、我国保险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汽车保险理赔服务模式的变革要求121
四、发展我国车险公估业的对策122
第二节影响理赔服务的因素分析124
一、保险公司层面的原因124
二、客户层面的原因125
三、社会层面的原因125
第三节机动车辆险赔付率高的原因分析126
一、机动车辆险的经营现状126
二、车险赔付率高的原因分析126
三、降低车险赔付率的对策128
第四节车险理赔的全新模式分析130
第五节车险理赔外包的意义分析131
第五章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分析134
第一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的区别分析134
一、目的、功能不同134
二、性质不同134
三、实施方式不同134
四、责任范围不同134
五、责任限额不同135
六、索赔主体不同135
七、条款、费率制定方式不同136
八、辅助补偿制度设置不同136
九、其他区别136
第二节交强险和机动车商业三者险中的“责任”关系问题137
一、交通事故责任不等于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137
二、交通事故行政责任的承担主体138
三、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139
四、交强险和机动车商业三者险中的被保险人范围不同140
五、结论141
第三节机动车三责险的制度体系分析142
一、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历史演变142
二、道交法确立法定赔偿规则143
三、实行商业化运营144
四、实行强制缔约制度145
五、确立保险人对第三人的保护义务146
六、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147
第四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分析148
一、机动车强制三责险的定位与功能148
二、机动车强制三责险的经营原则与模式149
三、机动车强制三责险制度法律关系分析150
四、机动车强制三责险相关配套制度构建151
五、《条例》(草案)综合评介与制度构建的基本路向153
第六章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分析155
第一节车险费率市场化的利弊分析155
一、车险费率市场化的有利因素155
二、车险费率市场化的不利因素157
第二节机动车辆保险费率问题分析159
一、机动车辆险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59
二、机动车辆险业务正常化的措施160
第三节加快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进程162
一、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管制的弊端162
二、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背景164
三、推进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几点建议164
第七章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发展分析168
第一节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的现状及问题168
一、企业信息化问题168
二、市场成熟问题168
三、电子金融化问题169
四、法制化建设问题169
第二节发展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的对策分析170
一、静态信息服务阶段的对策170
二、动态信息服务阶段的对策170
三、在线交易阶段的对策171
第三节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分析172
一、专一化趋势172
二、融合化趋势172
三、国际化趋势172
第八章我国汽车保险业的竞争分析174
第一节当前车险市场竞争特点及对策分析174
一、车险市场改革过程与竞争特点174
二、当前车险市场恶性价格竞争成因分析175
三、过度竞争对车险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177
四、对策与建议179
第二节车险价格竞争成因分析182
第三节车险放开经营后的竞争成本与营销机制分析184
一、营销成本迅速增加,车险有成为利润漏洞的危险184
二、创新营销模式是车险放开经营的必由之路186
三、建立车险新型营销机制的思考187
第四节寡头垄断竞争中车险价格行为的实证分析189
一、当前我国产险市场的结构分析189
(一)市场集中度189
(二)产品差异化189
(三)市场进入壁垒189
二、车险价格竞争的实证分析190
(一)车险市场化进程中总体费率持续走低191
(二)车险市场化进程中各公司车险费率出现分化191
(三)车险市场化进程中定价模式以规模导向为主191
(四)车险价格竞争:领导者——跟随者模式初步显现192
三、当前车险“价格战”的对策193
(一)逐步建立战略导向的车险定价模式193
(二)重建行业性风险费率和附加费率的车险组合价格体系193
(三)引导和调控车险领导者——跟随者竞争模式194
第五节车辆险市场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趋势分析194
一、车辆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194
二、车辆险市场价格竞争的有限性196
三、非价格竞争与集约化经营趋势198
第九章机动车辆保险代理高回扣问题分析200
第一节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业现状200
一、高回扣导致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亏损200
二、机动车辆保险代理的利润分析200
第二节保险公司解决机动车辆保险代理高回扣问题采取的措施分析201
一、联合自律201
二、汽车保险服务“超市”202
第三节针对机动车辆保险代理高回扣问题应采取的解决方式203
一、上调机动车辆保险代理费率203
二、有效监管203
三、机动车辆保险代理渠道专业化203
四、发展机动车辆保险的直销业务203
五、大力发展机动车辆保险经纪人业务204
第十章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5
第一节当前我国车险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205
一、招标目的不明确205
二、中间人的不规范运作205
三、保险人竞争不够理性206
四、标书内容不规范206
五、评标缺乏统一的标准206
第二节车险招投标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后果207
第三节规范我国车险招投标的对策208
附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210
图表目录
图表1美国汽车保险反欺诈基本框架
图表2美国部分州的保险反欺诈立法要求对比
图表3美国保险公司常用的反欺诈方法
图表42006年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52004-2006年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图
图表62000-2006年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结构
图表72000-2006年中国车险保费收入及赔付
图表82006年车险市场战略群组分析(1)
图表92006年车险市场战略群组分析(2)
图表10汽车保险费的发展
图表11个别亚洲市场汽车损失率
图表12某财产险公司一份2003年11月25日承保的私家车保单出险情况的部分记录
图表13某保险公司机动车辆险业务经营情况
图表14两个保险公司自律公约的支付矩阵
图表15小鸡博弈支付矩阵
图表16非寿险市场监督的基本态度
图表17两个保险公司第二次博弈的支付矩阵
图表182004年我国前五位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表
图表191997-2004年深圳市车险综合费率变动情况
图表201997-2004年深圳市场主要产险公司车险变动情况
2、求2012年电大网上作业财务报表分析1.2.3.4、5(歌华有线、江铃汽车、青岛海尔、万科A、)根据资料分析偿债
江铃汽车的综合评价分析
综合分析的方法很多,其中应用的较多的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将其分解为若干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各分解指标的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来提示企业获利能力及其变动原因。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体系的核心。
江铃汽车2008-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20.19%,
07年净资产收益率=24.94%。
08年净资产收益率=31.15%。
从以上历史水平数据可以看出,其净资产收益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指标高低取决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与权益乘数。
一、江铃汽车销售净利率
2008年销售净利率=7.55%
2009年销售净利率=8.56%
2010年销售净利率=8.81%
二、总资产周转率
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1.91次
2009年总资产收益率=2.09次
2010年总资产收益率=2.32次
三、权益乘数
2008年平均权益乘数=1.40(倍)
2009年平均权益乘数=1.3933(倍)
2010年平均权益乘数=1.5242(倍)
四、总资产利润率
2008年总资产利润率=14.39%
2009年总资产利润率=17.90%
2010年总资产利润率=20.44%
综合上述分析,权益利润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比率,它是杜邦系统的核心。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即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从理论上讲,权益利润率主要取决于总资产利润率和权益乘数。总资产利润率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企业资金周转的效率。权益乘数反映了企业的筹资情况,即企业资金来源结构如何。权益乘数越大,说明企业全部资金中所有者权益部分越小,而负债越大,说明企业的较高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多的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而总资产利润率是销售利润率与总资产周转率的乘积,因此该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和资产管理情况。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的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它不仅受销售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销售成本的影响。企业要提高销售利润率,必须提高销售收入和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入手。资产周转率反映运用资产以形成销售收入能力的指标。总资产周转率除取决于资产各组成部分的占用量是否合理外,还取决于各项资产的使用效率,即流动资产周转率,存活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总资产周转率综合地反映了企业利用资金进行营运活动的能力。以上数据来源沪市证券交易所。虽然计算的数据无法形成完全符合,但从江铃汽车净资产利润率可以发现,2008年净资产利润率从20.19%到2009年24.94%,主要是由销售净利率(从08年7.55%上升到09年8.56%),总资产周转率(从08年1.91次上升到09年的2.09次)的提高,而使净资产利润率提高。2009年净资产利润率从24.94%升到2010年31.15%,主要是由销售净利率(从2009年的8.56%升到2010年的8.81%),总资产周转率(从2009年的2.09次升到2.32次),权益乘数(从2009年的1.3933次升到2010年的1.5242次).从资产营运效率分析可知,总资产的周转率提高要是分类资产周转率提高而成。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总之,江铃汽车无论是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还是获利能力,2010年都比2009年和2008年有所改善,各项指标总体上向好的方面发展。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从江铃汽车的财务资料可以发现以下数据:
一、存货周转率:
2008年存货周转率=11.24次,周转天数=32天
2009年存货周转率=6.62次,周转天数=54天
2010年存货周转率=18.13次,周转天数=20天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很不稳定,但从总体看是增大了,周转天数也在下降,但2009年存货周转率下降,周转天数上升.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该指标反映存货周转速度和存货占用水平。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实现销售的快慢。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资金的回收速度越快,在企业资金利润率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存货周转率提高,对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利,反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较高。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
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47.32次,周转天数=7.61天
200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51.06次,周转天数=7.05天
2010年应收账款周转率=49.71次,周转天数=7.24天
从以上数次可看出,从2008年到2010年的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在50上下波动,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很高,反映了企业有较高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但是应帐账款周转次数并非越高越好,江铃汽车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过高,可以是该企业的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所致,这样会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影响企业的获利水平。
三、总资产周转率
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1.91次,周转天数=188天
2009年总资产周转率=2.09次,周转天数=172天
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2.32次,周转天数=155天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江铃汽车资产的周转率不断提高,周转天数也有所缩短,反映企业总体资产营运效率提高,再结合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来看,同样存在相同的情况,说明总资产周转效率的提高是由企业各项资产营运效率普遍提高为基础的。
江铃汽车上市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分析四次作业
一、江铃汽车简介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汽车),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率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制造轻型卡车,成为中国主要的轻型卡车制造商。目前公司建立了研发、物流、销售服务和金融支持等符合国际规范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中国本地企业与外资合作成功的典范。
江铃公司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85.87亿元,净利润7.97亿元,全顺车以优异的品质连续三年荣获福特全球顾客满意金奖,被评为2006、2007、2008年度中国最佳商用车。2009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4.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5%;净利润1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46%。江铃公司在成本控制、发动机设计开发,工艺材料开发等方面的长足进步保证了其净利润的增长,2010年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偿债能力分析
表一:江铃汽车公司2008-2010年度流动性对比
财务指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流动比率 1.93% 1.70% 1.70%
速动比率 1.28% 1.36% 1.39%
资产负债率 30.39% 40.36% 44%
有形净值债务率 0.49% 0.74% 0.86%
利息保障倍数 14.28 22.90 20.76
偿债能力分析:
2010年江铃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量净额27.17亿元,同比下降3.97亿元;货币资金为58.13亿元,同比增长32.68%,显示出公司有较强的现金流量掌控能力。公司现金流充裕,经营稳健。同时,江铃公司近年来加大对财务杠杆的应用,2008-2010年江铃汽车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是:30.39%,40.36%,44%,上升了10个百分点。目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 2010年我国上市车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1.8%,与上年平均水平(61.7%)基本持平。从这一点上说,江铃汽车公司2008-2010年得资产负债率也反映了该公司经营者稳步控制风险的能力,以及该公司走向自由竞争化的趋势。
三、营运能力分析
表二:江铃汽车公司2008-2010年度营运能力对比
财务指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营业周期 92.37 91.35 87.96
存货周转率 6.91% 7.28% 9.37%
应收账款周转率 40.26% 89.10% 135.21%
流动资产周转率 2.54% 2.46% 2.35%
总资产周转率 1.42% 1.46% 1.61%
四、获利能力分析
表三:江铃汽车公司2008-2010年度获利能力对比
财务指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销售净利率 9.13% 10.12% 10.86%
营业利润率 8.59% 11.85% 12.95%
总资产报酬率 12.98% 14.81% 17.53%
净资产报酬率 20.20% 23.22% 30.59%
净资产收益率 19.35% 21.80% 27.93%
每股收益 0.91% 1.22% 1.98%
市盈率 9.23% 18.84% 13.91%
3、汽车配件销售数据分析报表
如果你做的是一汽轻卡车的配件,不知道整车的配件是否做齐,如果做齐了,生厂商的配件生产周期,售后配件跟踪,客户意见反馈率处理,这些工作都需要处理好的!OK
4、数据分析,如果不考虑特斯拉,全球电动车其实正在走下坡
根据海外 EV-Volumes 网站统计的 EV-Sales 电动车(涵盖 PHEV,不包含一般 Hybrid)销售,发现 2019 年电动车的销售趋势略呈现放缓,年销量为 220.9 万辆,年增率 9.5%相较去年 64.5%大幅趋缓。
不过在这当中,特斯拉 Model 3 的上市撑起来电动车市场的销售,结合我们先前整理国内电气化车辆的销售,国内反也因为 Model 3 国产的上市而在电动车销售量有着爆炸性的成长!
2019 年全球电动车销售量增长约 6.5%,不若 2018 年比 2017 年成长 64.5%来的高
2019 年全球电动车销售量成长较 2018 年增长约 6.5%,不若 2018 年比 2017 年成长达 64.5%来的惊人。根据整理报道提到,这状况主要受到最大市场中国大陆在 2019 下半年大幅缩减购车补贴的影响。
而目前全球前 5 大主要电动车市场,依序是中国、美国、德国、挪威与英国,其中美国也在 2019 年的销售量衰退。不过在特斯拉 Model 3 的推出,撑起电动车销售。
不过 Model 3 也对其他车厂造成了排挤,整体销售近 5 年首次出现下滑;另外德国则在政府相关政策激励下,超越挪威成为欧洲最大电动车市场;挪威和英国仍继续保持微幅成长的趋势。
在报道中提到,电动车销售量成长趋缓,中国市场的发展是个关键。根据美国 CSIS 智库报告指出,在 2009 至 2017 年间保守估计我国已支出 3,937 亿人民币在扶植电动车产业,平均每辆车售价有 42.4%来自政府直接或间接补贴,如此高额的补贴虽然成功地刺激市场,各种新创车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也因此 2018 年时,中国新能源逆势大增,乘用车销售 100.8 万辆,年增率达 88.5%。然而新能源车问题频频,首先,中国在 2018 年召回达 13.57 万辆电动车,召回比例高达 13.46%,甚至连特斯拉 Model S 都召回了 8,905 辆,再者,3 年车龄的电动二手车保值率仅剩 47.5% ;第三则是电池规范仍然问题重重。种种问题都让消费者对电动车续航力、质量等等信心大减。
最后加上外国车厂加入竞争,市场销量在实施的 2019 下半年出现断崖式下跌,即便是比亚迪大厂,2019 年 Q3 财报都出现净利年减 88.6%的骇人数字。
特斯拉 Model 3 在全球热卖,欧洲车厂电动车强势挑战
以下根据车辆中心报道整理之几家车厂之电动车的销售状态:
特斯拉: 美国市场取得 53%市占率后,投入大笔资金布局全球市场,包括推出右驾版本、中国大陆建上海厂、欧洲建柏林厂等。旗下 Model 3 为 2019 年全球销量冠军,其年销量 300,075 辆(年增率+106%),为第 2 名车款的近 3 倍,其销量几乎是第 2 至 5 名车款加总,遥遥领先其他车厂。
BAIC(北京汽车):迅速因应补贴标准调整产品策略,销售主力从过去小型车 EC 系列转变为轿车 EU 系列,以高性能高续航的产品定位,成功在出租车、网约车市场收获大量订单。
日产:推出 Leaf 的 e-plus 电池增量版,市场回响并不热烈(年增率-20%),一般研究认为其较低的性价比及相较其他车厂朴实的外型,对现阶段电动车主要消费族群较无吸引力。在新任 CEO 内田诚上任后,宣布未来将转型开发高档电动车,希望夺回市场领导定位。
宝马:在大陆推出的 530Le 取得亮眼成绩,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销量仍每月强势增长,显示高阶市场已有相当需求且受补贴影响较小,其品牌在中国大陆 2.7%市占率已超越不少本土车厂,为国际车厂成功打入大陆市场的典范。
总结来说,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仍旧具有相当的地位与影响力,在上海只花 10 个月便完成兴建及产线准备,借由避开中美贸易战关税、供应链在地化、大量生产及低劳动成本环境,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及获利能力。甚至目前国产 Model 3 补贴前售价为 323,800 人民币,较原本当地美国制售价降幅达 9%,相当具竞争力。
不过在 2020 年,市场迈入调整期,加上疫情对车市销售与供应链影响等因素,预计上半年全球销量将更趋缓,甚至在 Mercedes-Benz EQC、Audi e-tron、Volkswagen ID.3 等电动车蓄势待发,特斯拉是否还能保有如此巨大的销售领先地位,将是后续观察的重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一年之中什么时候买车最划算?
大家买车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购车的淡旺季吧,一般来说,购车的淡季是在年后、内年中。容而旺季一般是在下半年,特别是临近年关时节。
在年后的2月到3月和6到7月,因为这个时候各大经销商都会有厂家给的一个年中的销售指标,如果没法按时按量完成厂家给的任务,经销商会受到厂家的一些处罚或者是后期的车型减量配给。所以大部分的经销商在销售淡季会把价格的优惠最大化。所以这个时候购车也是最合适的,一方面价格合适,经销商为了走量,优惠幅度相对比较大,而且一般都是现车比较充足,大部分是交完钱立马可以提车。
在汽车销售行业有句行话叫“金九银十”,因为大家会蜂拥九月和十月一起买车,也即是我们所说的汽车销售旺季,很多的经销商会引进更多的车型来刺激消费,然后加以一些促销手段。
大部分的经销商会把原有的价格上调然后再打折,这个时候很多前去购车的消费者都会认为这个时候的价格优惠这么大,然后就上了经销商的价格圈套了,高价喜得爱车了。此外由于这个时候是购车旺季,大部分的经销商处由于订单过多,会很难给客户及时提车,如果想要拿到自己喜欢的配置的车型,那就只能先付订金等待提车了。
6、机动车保险数据分析
引言
2006年,我国产险业四个主要险种——车险、企财险、货运险和责任险保费收入合计1377.96亿元,同比增长24.9%,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91.3%。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为1107.87亿元,同比增长29.1%,占财产险公司业务比重为70.1%,稳居产险业第一大险种。其中,交强险自2006年7月1日实施以来实现保费收入218.78亿元,占7月至12月车险保费收入的39.5%。
目前中国财产保险中,车险是投保意识最强的险种之一。随着对交通事故第三方受害者赔偿标准的提升,除了交强险外,越来越多的汽车保有者还主动购买了商业三者险,甚至自发地选择较高的保额。
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车险投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中国车险保费收入稳步增长,到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6000万辆,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可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但同时,中国车险市场发展也面临价格战、渠道混乱、理赔漏洞、外资参与不充分等问题。
自2003年车险管理制度改革实行以来,2006年车险市场再次发生了重大转折。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不仅对当前市场具有积极意义,带来经营管理质的改变和市场基本面的好转,而且使整个市场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车险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将对今后整个行业的车险经营和市场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资委、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车险定价、汽车保险的理赔、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汽车保险业的竞争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国际汽车保险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计划进入汽车保险行业和经营汽车保险行业的企业和投资机构了解目前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动态,把握发展趋势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目录
第一章国外汽车保险业发展分析7
第一节发达国家汽车保险共同特点7
第二节国外汽车保险规定分析8
一、德国:柏林保费贵新手费率高8
二、美国:未婚低龄男性费率最高9
三、日本:强制三责险零利润9
四、加拿大:周末用车比上班用车保费低9
第三节美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分析10
一、美国的汽车保险制度10
二、美国汽车保险简介16
三、美国强制车险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几点启示17
四、美国汽车保险反欺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21
第四节德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分析29
一、德国车险发展概况29
二、德国汽车保险无微不至29
三、车险改革对德国车险市场的影响31
四、德国机动车辆法定第三者责任保险简介33
五、德国车险改革对我们的启示33
第五节英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分析35
一、英国汽车保险业发展状况35
二、英国车险市场完全细分36
三、英国车险承保的分析及启示38
第六节日本汽车保险市场变革分析42
一、汽车保险费率、条款自由化42
二、适应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42
三、打破汽车保险通过代理店销售的惯例43
四、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服务迅速发展43
第七节韩国车险费率自由化渐变过程及启示44
一、实行费率自由化的背景44
二、车险费率自由化的过程44
三、车险费率自由化的效用45
四、对我国的启示45
第二章我国汽车保险业发展的综合分析47
第一节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47
一、汽车保险的起源47
二、汽车保险的发展成熟48
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50
四、对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启示51
第二节2006年我国车险市场发展回顾52
一、交强险实施,车险经营发生质变52
二、限折令实行,车险价格理性回归53
三、行业条款推出,产品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54
四、监管力度加强,竞争行为更加理性54
五、车险稳居产险业第一大险种55
第三节中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发展分析56
一、从政策层面看56
二、从经济层面看56
三、从社会层面看57
四、从技术层面看58
第四节我国车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59
一、价格大战削弱了行业盈利能力59
二、渠道混乱增加了不必要的交易费59
三、理赔漏洞大造成赔付成本过大60
四、参与不足外资保险公司贡献小60
第五节我国车险市场化分析62
一、车险市场化的困境62
二、车险市场化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分析63
三、车险市场化的双赢策略展望64
第六节机动车新报废标准对机动车保险市场的影响分析73
第七节交强险之后的车险经营分析76
第八节新车险亮点分析80
一、引导保险公司“重服务”80
二、统一条款有利于消费者维护权益80
三、车险价格基本没有上涨80
四、女性驾驶员享受九五折优惠80
五、A、B、C三款均对酒后驾车不赔偿80
六、车险市场不会形成大保险公司“一统天下”80
第九节机动车险困局及其解决途径分析81
一、机动车辆保险的现状81
二、综合环境质量的下降是机动车辆保险经营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82
三、整合保险资源是解决车险效益问题的有效捷径83
第十节中国汽车保险市场潜力分析85
一、市场结构85
二、承保状况85
三、前景展望86
第十一节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发展状况分析87
一、发展汽车保险中介组织的现实意义87
二、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发展现状88
三、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面临的问题88
四、发达国家汽车保险中介组织发展状况89
五、对策建议90
第十二节汽车保险产业链分析92
一、汽车保险产业链思维因势而起92
二、构建和谐共赢的汽车保险产业链正逢其时92
三、打造和谐共赢的汽车保险产业链93
第十三节汽车保险实行免赔额条款的意义分析96
一、免赔额条款产生的背景96
二、国内免赔额的典型做法97
三、免赔额条款对汽车保险发展的积极意义97
四、保险公司推行免赔额条款的建议100
第十四节车险经营中的现实矛盾分析102
一、车险经营的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之间的矛盾102
二、车险经营中规模与效益之间的矛盾103
三、车险与非车险的结构性矛盾104
四、车险经营的内部矛盾104
第十五节车险代理渠道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05
一、车险市场代理渠道的现状及问题105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106
第十六节经营机动车辆保险的风险防范分析108
一、车险承保风险的防范108
二、车险理赔风险及防范110
第三章我国车险定价分析114
第一节我国车险定价发展现状114
第二节我国车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115
一、车损险足额保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115
二、第三者责任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116
第三节完善我国车险定价机制的建议116
一、促进市场的充分竞争116
二、提高精算水平117
三、加强信息披露117
四、进行具体调整117
第四章我国汽车保险的理赔分析118
第一节汽车保险理赔服务分析118
一、国际成熟保险市场汽车保险理赔服务的模式及特点118
二、当前我国保险市场汽车理赔服务的模式及其利弊分析119
三、我国保险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汽车保险理赔服务模式的变革要求121
四、发展我国车险公估业的对策122
第二节影响理赔服务的因素分析124
一、保险公司层面的原因124
二、客户层面的原因125
三、社会层面的原因125
第三节机动车辆险赔付率高的原因分析126
一、机动车辆险的经营现状126
二、车险赔付率高的原因分析126
三、降低车险赔付率的对策128
第四节车险理赔的全新模式分析130
第五节车险理赔外包的意义分析131
第五章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分析134
第一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的区别分析134
一、目的、功能不同134
二、性质不同134
三、实施方式不同134
四、责任范围不同134
五、责任限额不同135
六、索赔主体不同135
七、条款、费率制定方式不同136
八、辅助补偿制度设置不同136
九、其他区别136
第二节交强险和机动车商业三者险中的“责任”关系问题137
一、交通事故责任不等于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137
二、交通事故行政责任的承担主体138
三、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139
四、交强险和机动车商业三者险中的被保险人范围不同140
五、结论141
第三节机动车三责险的制度体系分析142
一、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历史演变142
二、道交法确立法定赔偿规则143
三、实行商业化运营144
四、实行强制缔约制度145
五、确立保险人对第三人的保护义务146
六、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147
第四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分析148
一、机动车强制三责险的定位与功能148
二、机动车强制三责险的经营原则与模式149
三、机动车强制三责险制度法律关系分析150
四、机动车强制三责险相关配套制度构建151
五、《条例》(草案)综合评介与制度构建的基本路向153
第六章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分析155
第一节车险费率市场化的利弊分析155
一、车险费率市场化的有利因素155
二、车险费率市场化的不利因素157
第二节机动车辆保险费率问题分析159
一、机动车辆险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59
二、机动车辆险业务正常化的措施160
第三节加快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进程162
一、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管制的弊端162
二、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背景164
三、推进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几点建议164
第七章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发展分析168
第一节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的现状及问题168
一、企业信息化问题168
二、市场成熟问题168
三、电子金融化问题169
四、法制化建设问题169
第二节发展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的对策分析170
一、静态信息服务阶段的对策170
二、动态信息服务阶段的对策170
三、在线交易阶段的对策171
第三节我国机动车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分析172
一、专一化趋势172
二、融合化趋势172
三、国际化趋势172
第八章我国汽车保险业的竞争分析174
第一节当前车险市场竞争特点及对策分析174
一、车险市场改革过程与竞争特点174
二、当前车险市场恶性价格竞争成因分析175
三、过度竞争对车险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177
四、对策与建议179
第二节车险价格竞争成因分析182
第三节车险放开经营后的竞争成本与营销机制分析184
一、营销成本迅速增加,车险有成为利润漏洞的危险184
二、创新营销模式是车险放开经营的必由之路186
三、建立车险新型营销机制的思考187
第四节寡头垄断竞争中车险价格行为的实证分析189
一、当前我国产险市场的结构分析189
(一)市场集中度189
(二)产品差异化189
(三)市场进入壁垒189
二、车险价格竞争的实证分析190
(一)车险市场化进程中总体费率持续走低191
(二)车险市场化进程中各公司车险费率出现分化191
(三)车险市场化进程中定价模式以规模导向为主191
(四)车险价格竞争:领导者——跟随者模式初步显现192
三、当前车险“价格战”的对策193
(一)逐步建立战略导向的车险定价模式193
(二)重建行业性风险费率和附加费率的车险组合价格体系193
(三)引导和调控车险领导者——跟随者竞争模式194
第五节车辆险市场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趋势分析194
一、车辆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194
二、车辆险市场价格竞争的有限性196
三、非价格竞争与集约化经营趋势198
第九章机动车辆保险代理高回扣问题分析200
第一节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业现状200
一、高回扣导致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亏损200
二、机动车辆保险代理的利润分析200
第二节保险公司解决机动车辆保险代理高回扣问题采取的措施分析201
一、联合自律201
二、汽车保险服务“超市”202
第三节针对机动车辆保险代理高回扣问题应采取的解决方式203
一、上调机动车辆保险代理费率203
二、有效监管203
三、机动车辆保险代理渠道专业化203
四、发展机动车辆保险的直销业务203
五、大力发展机动车辆保险经纪人业务204
第十章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5
第一节当前我国车险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205
一、招标目的不明确205
二、中间人的不规范运作205
三、保险人竞争不够理性206
四、标书内容不规范206
五、评标缺乏统一的标准206
第二节车险招投标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后果207
第三节规范我国车险招投标的对策208
附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210
图表目录
图表1美国汽车保险反欺诈基本框架
图表2美国部分州的保险反欺诈立法要求对比
图表3美国保险公司常用的反欺诈方法
图表42006年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52004-2006年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图
图表62000-2006年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结构
图表72000-2006年中国车险保费收入及赔付
图表82006年车险市场战略群组分析(1)
图表92006年车险市场战略群组分析(2)
图表10汽车保险费的发展
图表11个别亚洲市场汽车损失率
图表12某财产险公司一份2003年11月25日承保的私家车保单出险情况的部分记录
图表13某保险公司机动车辆险业务经营情况
图表14两个保险公司自律公约的支付矩阵
图表15小鸡博弈支付矩阵
图表16非寿险市场监督的基本态度
图表17两个保险公司第二次博弈的支付矩阵
图表182004年我国前五位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表
图表191997-2004年深圳市车险综合费率变动情况
图表201997-2004年深圳市场主要产险公司车险变动情况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7、汽车销售客户展厅数据分析kpi怎样做
答复:作为汽车行业的营销领域怎么去把握?
首先,在汽车营销过程中把握产品的高效定位的趋势营销,以产商与经销商联合市场运作为模式,及时与客户定制个性化品牌和产品升级的运作模式。
其次,在汽车销售过程中,突出人性化营销管理模式,以汽车产品为试驾体验作展示,体现高性能产品营销的参数值与产品功能,为吸引汽车爱好者参与集体营销活动,倾力为客户打造汽车行业领域的发展与协作的共同努力。
再次,在汽车销售的售后服务中,做到以客户要求和需求为目的,积极为客户以竭尽全力为客户解决、处理相关的要求和问题。
最后,以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营销策略,以不断升级和维护汽车产品的服务和承诺,以不断打造汽车营销概念的高端品位。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