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同样配置的汽车国内和国外的价格相差这么多?
那是当然的,许多汽车厂家都认准中国市场,这是一块肥肉,没听说过丰田车的销售体系吗?"一流车本国用,二流车销欧美,三流车东南亚,四流车给台湾,压仓底的的货,高价卖给中国!!"
所有厂家都差不多,卖给中国的很贵,这和厂商有关,也和我们管理不严有很大关系!!
我觉得应该这样,丰田车不是在中国单车利润3万吗??政府规定,配置必须和你们本国一样,而且单车利润不许超过1000元,否则给我滚出中国去!!
丰田能怎么办?还是政府说什么是什么,否则就流失了中国市场,他能挣钱就行了.
2、国内外汽车市场售价为什么会巨大差异?
以进口的方式引进中国的车辆,不仅要交关税,还有消费税、增值税等等税叠加,最后国内经销商还要从中抽取利润。对于这些车辆来说,不仅仅只是纳过一次税这么简单就可以决定其在国内的售价。而对于合资品牌来说,也许这些车辆的确是在国内进行最终的生产组装。
但是无论是车身配件还是在上市初阶的发动机或者变速器总成,很多还是从海外引进。因此,在这些部分其最终售价还是相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更高。
事实上,在一些入门车型上,我们并没有与它们的裸车价格相差过大。就拿基本上在北美新车市场售价最为便宜的日产Versa(参数|图片)来说,其新车售价实际上与国内在售的同平台车型东风日产阳光(参数|图片)相当。而还有一些紧凑级车型在国内的售价实际上还要更低。
更不用说海外还有后期车辆维护保养高昂的人工费以及随处可见的支付罚单带来的高额费用。对于向美国这样极为成熟的汽车市场来说,我们所能看到的大部分是那些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或者大排量车型与我们的售价差距。
3、美国市场的汽车真的比国内的便宜吗?
曾经有一个美国同学问我,为什么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都开好车?
我想了想,说:“第一,很多能来美国留学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是不错的,负担得起。第二,美国车的价格确实很便宜。”主观上,我们觉得美国汽车便宜,有以下的原因:
1. 客观价位低。
我从官网找了下奔驰一些车型的起步价位。注意这是厂商指导价。在实际购买时,如果是同样的配置(一般是所谓的乞丐版),dealer给出的价格会比厂商指导价便宜些。
所以他们会硬性增加各种配件(package)来提高附加值。此外,消费者还要支付消费税、牌照等费用。
很多人买车会和dealer讲价。我一朋友最近在休斯顿入手新GLE,还增加了AMG的配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砍了近七千美金。基本上,实际支付的价格,换算成人民币,还是会比国内买同款(未必买得到)要便宜。价格越高的车,便宜的越多.
2. 分期付款。
美国人有分期付款的习惯,并且这种习惯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我印象中,美国本地人,以及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华人,都会选择分期付款来购车(很多留学生不能分期是因为身份和信用记录不行)。
例如下图,理论上每个月只要不到五百(当然还要考虑保险等额外支出),就可以把全新的宝马X3(参数|图片)开回家。
我一读工科PHD的同学,每个月奖学金两千多,积累了几年信用记录,就通过分期把一辆新的宝马开回家了。国内读博士的,能通过奖学金开宝马的应该很少吧?在这里不是倡导物质生活,而是在国外,咱们国内所谓的豪华配置变得非常普通。
3. 二手车市场发达,并且民众对二手车无成见。
很多美国人,包括留学生,开的其实都是二手车。在美国,买二手车和就和买食物一样,非常普通。由下图可见,美国的二手车市场一直在增长。
一辆新的奔驰刚出来可能要五万,但是经过两到三年,假设无任何事故,到二手车市场可能三万五就可以买到。唯一的区别就是被别人开了两年,但是大部分美国人不在乎。所以,二手车市场的繁荣,客观上降低了消费者买车的价格。
4. 最后一个不直接涉及到价格,但是和价值关系很大。(同学们可以复习下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_∧)
国内的车,虽然有时和国外的同型号,但却是“阉割版”。我放两张图在下面,大家也可以自己去搜。
综上所述,基础价、分期和二手车市场都导致了美国的汽车价格相对较低。即使是同价位,美国的型号可能质量会更好,使之更“物有所值”。
4、国外和国内的汽车价格差异有多大
这个就要分车型了,我有个同学在美国买了辆道奇酷威,顶配的全下来花了不到二十万人民币。在中国的话得将近三十万吧。
5、为啥国外汽车和国内汽车价格差距这么大
主要是受各种关税的影响,很多高档车的差距非常大,例如奔驰和宝马这些豪华车,国内外的差价都在十几万元甚至更多,但也有一些品牌车型的差距并不大,例如起亚这个品牌,韩国起亚的每款产品在发往全球不同市场时都保持相近的价格,这样即使考虑到关税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最后购买的价格都不会相差太多
6、为什么进口汽车在国内和国外的价格差别这么大
?
7、国内外车价对比: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8、为什么国内外汽车价格差那么大?
主要是受各种关税的影响,很多高档车的差距非常大,例如奔驰和宝马这些豪华车,国内外的差价都在十几万元甚至更多,但也有一些品牌车型的差距并不大,例如起亚这个品牌,韩国起亚的每款产品在发往全球不同市场时都保持相近的价格,这样即使考虑到关税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最后购买的价格都不会相差太多。
9、国内外车价对比 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
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
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