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十年前汽车销售数量最多

十年前汽车销售数量最多

发布时间:2021-01-07 08:04:04

1、展望未来回首过去,十年前的2010年,中国汽车发生了哪些大新闻?

新年快乐。21世纪的前两个10年就这样过去了,是什么驱使着我开始新一年的码字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眼看就要实现,我哪敢不努力(谁帮我艾特一下老板)。在这样一个非常关键的年份,免不了各种各样的盘点和总结,尤其是对于风云变幻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过去的10年挑战和机遇并存,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也是实实在在的。

站在2020年这个新的起点上,让我们回到十年之前的2010年,看看当时的中国汽车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这些事件又是如何影响到现在甚至未来更长远的时间。今天我们网罗了当年的5个大新闻,够我们好好回顾一下了。

吉利收购沃尔沃

2010年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至此吉利集团正式收购沃尔沃轿车,这是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最为爆炸的新闻。

吉利当年的收购涉及金额为18亿美元,据称当时吉利向中国的金融机构和地区政府申请了21亿美元的贷款,这其中包括了收购所需要的资金,也包含了后期营运的各项费用。这次收购可以说这是李书福一次非常大胆的操作和尝试。

收购之前,吉利和沃尔沃在在管理层和员工工会、新车研发生产、销售网络和渠道体系等方面是达成了一致,所以在归属了吉利集团之后,沃尔沃轿车仍然保持了其独立性。更关键的是,在中国的资金注入之后,沃尔沃重新焕发了活力。2018年,沃尔沃汽车集团再创全球销量纪录新高。2018年,沃尔沃汽车销量为64.2万辆,较去年同期的571万辆增长12.4%。这是沃尔沃汽车连续第五年创全球销量纪录。现在外界对于沃尔沃的估值大致在几十亿到百亿美金左右,对比起收购时候翻了几倍,这绝对是李书福赚翻了的一次投资。

这次收购涉及了三个车型平台,如果吉利想短时间地刺激新车销量,大可把沃尔沃平台拿来换标成吉利的新车。不过吉利并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和沃尔沃一起学习一起研发,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才有理由诞生全新的BMA车型架构和领克品牌。

吉利收购沃尔沃是迄今为止影响力最大的中国汽车企业影响海外并购案。在此之后吉利集团成为了全球性的大型汽车集团;沃尔沃轿车重新焕发生命力,销量利润节节升;而双方共同孕育的领克品牌走出了国际化的一步,WTCR夺冠圆了中国人的赛车梦。我们有理由相信吉利和沃尔沃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丰田章男道歉

2010年3月1日,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来到北京对早前丰田在全球市场进行产品召回的事件做出解释,并且中国消费者正式道歉。在此之前,丰田已经在北美召回超过十款车型,数量巨大,涉及脚垫设计缺陷、制动踏板问题和油门踏板问题。

在我们身边,自2009年开始,丰田在中国市场也已经召回了多款车型,这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2010年2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丰田汽车公司部分车型缺陷的风险警示通告,这是2010年第1号风险警示通告,并且还将进一步收集研究有关信息以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

眼看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相继出现质量问题,丰田章男在美国完成听证会之后便立刻来到中国“灭火”。会上丰田章男除了总结问题,向中国消费者道歉之外,还宣布将进一步强化质量和安全体系,通过多方面的举措来保证将来新车的产品质量。

我们直接看结果。在这10年当中,丰田推出了新的TNGA架构,丰田旗下的产品也经历了一次全新的换代。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丰田的全新一代产品不管在美国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表现都非常出色,质量方面也是稳定可靠。所以回过头来看,丰田章男实现了自己当初所许下的承诺。

合资自主品牌诞生

2010年,东风日产和上汽通用五菱先后发布了自家的合资自主品牌“启辰”和“宝骏”,至此拉开了中国汽车市场当中合资自主品牌的序幕。合资自主品牌的出现,其实是政策导向的结果。2009年,中国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其中要求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扎根在中国的合资车企,自然有必要推出属于自己的合资自主品牌。

当时大家对待合资自主品牌,就好像“狼来了”的感觉。试想一下,合资车企有成熟的车型技术,可靠的口碑,还有现成的经销商网络。这让自主品牌们怎么应对?经过了这么多年,事实证明是我们多虑了。合资车企根本没有把重心放在所谓的合资自主品牌上,而我们的自主品牌也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来到2019年,合资自主品牌并没有完全消失。这年一汽-大众独立了捷达品牌,同样是以成熟的产品配合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打法还是合资自主品牌的那套打法。捷达VS5在销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主品牌们要如何接招呢?我想到了吉利缤越和长安CS55PLUS这两款SUV,至少它们在技术含量、车联网功能、性价比这些方面不输给捷达VS5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更有优势。这应该就是自主品牌面对合资品牌大打价格战所应有的底气。

中国汽车产销持续增速

2009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一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364万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2010年这个数字持续走高,全年销量1806万辆,同比增长32.37%,继续坐稳全球第一的宝座。

当时中国的经济增速,城镇化进程这些都是汽车产销的有力支撑,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是非常风光的。而海外车企大都看中了这里的潜力,向中国市场导入更多元化更优秀的新车产品。自主品牌也在这段时间周期内修炼内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0年之前一片火热,10年之后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来到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态势依旧没有止住。2019年1-11月,中国汽车销量为2311万辆,同比下滑9.1%。这已经是中国汽车市场连续第二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翻看2019年乘用车企业销量的数据,前10位当中仅有东风本田一家同比增长超过10%,达到了14%;而广汽本田、长城汽车和东风日产三家同比销量微增。剩下的车企同比销量均有下降,销量下降最厉害的是上汽通用五菱,达到了-30.3%。不过有意思的是,销量整体下行,豪华车的销售却是热火朝天。2019年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了230万辆,同比增长6.8%。

经济状态低迷,在下一个10年的开头,可预见的是2020年的中国车市至少会持续现在这样两极分化的局面。

新能源补贴入场

2010年开始,中国首批5个城市开始实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方案。高额的补贴费用刺激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滋生了类似“骗补”等行为的产生。在2013年之后,新能源补贴的门槛实际上是越来越高,譬如行驶里程、车辆批次、电池能量密度、电机参数等等等等都要纳入监管的范畴。正是因为这样,那些恶劣“骗补”的新能源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续航里程更长、使用体验更好的国产新能源车。平心而论,新能源车补贴的确是让我们的消费者受益了。

2018年中国的新能源补贴总额超过了137亿元,这个数字在2019年应该会有比较大的降幅,因为2019年的新能源补贴综合退坡幅度达到了75%。延续到2020年,新能源补贴预计在年底完全退出,取而代之的“双积分”政策,这对新能源车厂商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销量上来看,2019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104.3万辆,同比上涨1.3%。看起来还过得去,但实际上自从下半年补贴退坡之后,新能源车的月销量每个月都有所下滑。2020年往后,国产特斯拉整装待发,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出,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开放更加激烈的竞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排第4的凯越,排第5的比亚迪F3,10年前的这些车都咋样了?

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梅花不提前世绣,但是对于过往的历史来说,总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2020年的如期而至,不仅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实现,也将预示着下一个十年的开启。

但是回首十年前的国内汽车市场,那个时候经济发展火热,汽车销量开始水涨船高。2010年全年销量1806万辆,同比增长32.37%,其中也涌现了很多令人难忘的车型。也许他们现在有的销量跌入谷底,有的早已经停产,但是当初的高光时刻,如今蓦然回首,却依然值得说道一番。

可能在很多年长一点的朋友中,对于老凯越的印象依然记忆犹新,其当初的火热程度相对于现在的朗逸、轩逸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上汽通用别克旗下的经典车型,自2003年进入国内汽车市场后,凭借亲民的价格、扎实的口碑,在同级别车型竞争相对较小的时代,一度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仅用13年的时间就创造了268万辆的傲人成绩。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十年前,2010年的凯越以年销量222494台的成绩排在轿车销量的第四名,仅次于朗逸、悦动、捷达,这个销量除了凯越本身的竞争力外,丰富的产品线、别克关怀品牌服务以及多达260家4S店和500多家维修网络,这些因素也成了凯越称霸市场的制胜法宝,也是那个时候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凯越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对于很多年长的消费者来说,尤其是看着凯越成长又或者是购买过这款车型的朋友,凯越这款车多多少少夹杂着一些情怀,随后凯越因为别克产品战略的调整,几度改款后让位给英朗而于2016年正式宣布停产。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又有多少人为之惋惜。虽说三年后上汽通用别克复活了这一经典车型,但面目全非的新凯越已如过气网红一般,再无出头之日。

现在提到比亚迪,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建树。但是回到十年前,比亚迪正是靠着一台F3,在十万元内的轿车市场纵横驰骋。王传福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个级别的市场需求,那个时候汽车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还是奢侈品,十万元以上的价位又被合资车牢牢霸占,所以比亚迪F3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追捧。

2010年是比亚迪F3的一个巅峰,彼时的F3指导价为5.68万-8.08万,这个价格在当时来看可谓是诚意满满,标准的三厢造型、丰富的配置加上买车需求爆发的浪潮,造就了F3十足的竞争力。现在的我们可能很难想到当初比亚迪F3究竟有多火热,2010年比亚迪F3全年共销售212438辆,曾经有好几个月的销量排在所有轿车中的第一名。但是伴随着销量而来的,还有很多质疑,尤其是关于质量问题和疑似模仿花冠的造型,都在一定程度上让比亚迪F3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不管怎样,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能够以一个低廉的价格买到一台遮风挡雨代步工具,已经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了,它可能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第一辆车,也是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的他们可能早已经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与比亚迪F3在更新换代的不给力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逐渐被边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新更帅的比亚迪秦pro已经完全替代了它的市场,也算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吧。

随着一汽夏利将控股股权无偿划转转给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并进行资产重组,几乎标志着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国民品牌,真的要和我们说再见了。从1986年以CKD形式引入大发Charade车型的诞生,到2004成为第一个产量过百万的民族汽车品牌,夏利的一路走来可以说是自主品牌发展历程的最好印证。

就算是十年前,夏利年销量也有20万台,并且与大众桑塔纳2000、大众捷达、雪铁龙富康并称四大金刚。彼时的夏利一直走廉价战略,在大多数国内消费者穷的响叮当的时候算是对症下药。但是进入到2010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国内消费者对于品质的需求已经远远高于对价格的敏感度,但是夏利却仍然一意孤行。

应对的战略不是品牌和技术升级,而是一味的降价降价再降价,彻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廉价这种不可磨灭的印象,甚至还贴着情怀标签继续收割最后一波韭菜,最终把自己变成了明日黄花,夏利真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反观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车企,在自主品牌狂飙突进的十年里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专注研发奋发图强,用一款又一款优质产品去征服消费者,成为民族汽车的代表。

提到奇瑞QQ,很多人的脑海自然会浮现出它那圆润可爱的造型。这款小车最早出现在2003年,奇瑞汽车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打算研发制造出了一款适合年轻人的小车。以年轻、快乐、经济为设计准则,在前风云的平台下开发出的奇瑞QQ,以售价低廉、造型时尚俘获当时无数年轻人的心,一经推出便炙手可热,一举改变了汽车市场的销售格局。

十年前,奇瑞QQ的年销量达到了157061台,比当时的轩逸还要高出不少。虽然连ABS、安全气囊这些基本的配置都没有,空间也是极度局促,上上下下有着满满的廉价感,但是那个时候的消费者对于这款车一直都是备受称赞,花个五万块钱,你还要啥自行车?奇瑞QQ可谓是圆了当时预算拮据年轻人的有车梦,所以从这一个出发点来看也算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对于QQ的偏爱也可以理解。

奇瑞QQ一度成为国产车的代表之作,如果其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延续到如今,相信成为国产车中的甲壳虫也不是不无可能。可惜的是甲壳虫如今停产了,奇瑞QQ也寿终正寝。同样伴随着消费升级而来的是微型车市场份额的萎缩,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不待见这款车,空间有限、动力抓襟见肘,这些挥之不去的硬伤始终是拦在奇瑞QQ这类车发展之路的一座大山,那么被淘汰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电影《芳华》说道: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汽车市场也是如此,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但是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车型,多多少少也留给我们不可磨灭的回忆,好聚好散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什么汽车销售量最高

这么多汽车你要问是轿车还是SUV 国产还是合资,进口

4、10年前汽车的数量是?

汽车数量说明国民经济发展快.老百姓有钱买车了.10年前正是中国汽车产业和销售的开始.现在就不同.10年后的今天表现了中国迈向汽车的高消费...

5、10年前汽车的数量是多少

中国各城市汽车保有量统计(2004-2005年)
广州市:2004年汽车数量66.76万辆,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91.24 %,其中私家车占34.53万辆,比2000年增长了172.8%。
深圳市:截至2005年8月,汽车数量83万多辆,其中轿车保有量为36万多辆。
天津市:2005年天津市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万辆,其中私家车超过30万辆。私家车数量居全国第四。
成都市:2005年私家车数量118万辆,占全市机动车总量的85%左右。私家车数量居全国第三。
北京市:2005年私家车数量130万辆,超过公务车数量,私家车数量居全国第一。
上海市:2005年私家车数量126万辆,私家车数量居全国第二。
太原市:2005年汽车数量29.4万辆,2005一年新车增加4.5万辆,其中私家车占60%,增速明显。
南宁市:截至200年1月,汽车数量近40万辆,私家车数量56298辆,平均每个月新入户1100多辆。
南京市:2005年私家车数量18万辆,全年新增车辆达6万辆。
杭州市:2005年私人汽车30.39万辆。
太原市:2004年汽车数量22万辆,其中私家车占50%。
乌鲁木齐市:2005年汽车数量14万辆,并以6.9%的速度增长。
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统计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信息,截止到2007年9月底,我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18129662辆,比2006年增长7.22%,其中私人汽车占保有量的61.25%,私人消费成为汽车市场的主体。
截止到2008年10月底,我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6671.33万辆,其中,汽车6222.18万辆,摩托车8886.64万辆,挂车9..06万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463.38万辆,其他机动车2.08万辆。

6、全球近十年的汽车产量的具体数值

2002年韩国生产汽车314.8万辆,不敌中国(325.1万辆),排世界第6位2003年全国汽车产量为444.37万辆2004年中国汽车总产量495万辆2005年中国汽车计划目标为320万辆,其中轿车110万辆;而实际产量为570万辆,其中轿车277万辆2006年上半年我国生产汽车388.64万辆,全年产量高达728万辆。 2007年汽车产销888.24万辆2008年我国生产汽车934.5万辆
目前全国出租车数量大约有100万辆左右,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出租车属于公司,其他大部分城市的出租车都是个人所有。七扣八扣,真正作为消费品的私人小汽车不过600多万辆 据新华社报道,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的汽车需求在不断扩大。2005年中国的汽车需求量为640万台,预计2008年将接近1500万台,相当于目前全球汽车需求总量的四分之一。 几天前,日本时事社的记者从北京发出一篇报道,文中写道:“中国1200万辆私人轿车”如何如何。之前,不少国内和海外的中文媒体也称“中国的私家车超过千万辆”。 但是也有国内权威部门称我国的私人轿车只有区区数百万辆。中国的私人轿车到底有多少,仿佛成了一个谜。 国家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可是如果连到底有多少轿车已经进入家庭这样的家底都搞不清楚,又如何去引导汽车消费?如何指导汽车厂家去生产和销售呢? 一年前,国内一家权威媒体发布了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题目是“中国私人汽车超过1000万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没有错,可是写稿的记者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混淆了私人汽车和私人轿车的区别。许多海外媒体在转载这篇稿件时,题目变成了“中国私家车超过1000万辆”。当时美联社和路透社的驻京记者就打电话询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这1000万辆私家车是怎么算出来的? 其实,国家统计局所说的私人汽车,是指私人拥有的各类汽车,包括载货汽车和载客汽车。其中至少一半左右车辆是用来运营的生产工具,而不是消费品。 私家车是港澳地区人士对纯粹用于消费的家庭汽车的称呼,既包括轿车、越野车,也包括多功能车。 在国家统计局关于汽车的统计中,有一项是“XXXX年私人车辆拥有量”。私人汽车分为载货汽车和载客汽车两种。载客汽车再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400多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219万辆。私人汽车中,373万辆是载货汽车,这些货车是百分之百的生产工具。846万辆私人客车中,50万辆是大中型客车,主要用于客运。小型客车保有量587万辆,微型客车209万辆,两者加起来总计796万辆。 对这两部分客车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微型客车中有一多半是小面,也就是面包车。这些小面绝大多数用于拉货或载客,属于生产工具的范畴。属于私人的小轿车(包括微型小轿车),还有一部分是私人拥有的出租车。目前全国出租车数量大约有100万辆左右,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出租车属于公司,其他大部分城市的出租车都是个人所有。七扣八扣,真正作为消费品的私人小汽车不过600多万辆。 北京在全国是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城市,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22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148万辆,104万是私人小汽车(轿车、越野车)。按全市1450万常住人口计算,平均近14个人、大约5个家庭拥有一辆私人轿车。位于长三角的江苏省,经济比较发达,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苏省会南京市平均每20个家庭才拥有一辆私人轿车。 汽车特别是用于消费的私人轿车保有量的多少,与经济发展、经济活跃程度、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以及道路建设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近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较快,也有过连续两年多的汽车“井喷”行情,但是要看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2003年底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不足20辆,与发达国家每千人600辆的水平相差甚远。作为消费品的私人轿车保有量更是少得可怜,全国平均200多人才有一辆。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普通百姓开始享受汽车文明。商务部最近的一份报告认为,今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超过500万辆,其中约一半是轿车。这将使中国汽车产量连续4年每年上一个百万级台阶。这一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国前所未有。 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有专家预计:如果不出意外,我国汽车需求量将在2005年达到590万辆,超过德国,到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有望达到1700万辆。与美国汽车消费市场规模相当。 难怪最近一家日本媒体对我国汽车市场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能与美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王国相匹敌的汽车市场,除了中国以外,今后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

7、2008年汽车行业销售额是多少?

今年安徽奇瑞汽车销售已突破20万辆大关,截至今年10月份,累计销售各类汽车21万辆,高出去年全年销量的2万多辆,创造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奥迪连续11年刷新全球汽车销量纪录2006年,奥迪连续第11年刷新了汽车销量的纪录:在全球范围共向客户交付了905100辆汽车,销量增幅达9.2%,即多销售了将近76000辆汽车。 9月,乘用车市场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低迷走势,呈现明显回升,其中交叉型乘用车增长最为明显。1-9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1.36%,增幅比上半年的17.07%和上年同期的23.84%分别回落5.71和12.48个百分点。 9月,乘用车共销售55.28万辆,环比增长22.49%,同比下降1.44%。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41.60万辆,环比增长20.71%,同比下降2.32%;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50万辆,环比增长13.72%,同比下降31.30%;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3.70万辆,环比增长5.53%,同比增长7.35%;交叉型乘用车销售8.48万辆,环比增长45.15%,同比增长7.74%。 9月,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依次是:雅阁、凯越、捷达、桑塔纳、F3、卡罗拉、凯美瑞、F0、夏利和QQ。与上月相比,雅阁和凯越表现较为出色,分别由上月第二和第四位提升到前两名,F0自上市以来首次进入前十名,市场表现也十分突出。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12.67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46%。 9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0.05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55%,占有率较上月有所提升。外资品牌 共销售31.55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3.45%。其中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轿车分别销售13.25万辆、8.19万辆、4.78万辆、2.72万辆和1.6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1.85%、19.69%、11.50%、6.54%和3.87%。 9月,SUV销量排名前五位的品牌依次为:本田CRV、哈弗、瑞虎、途胜和狮跑。9月,上述五个品牌共销售2.17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8.61%。 9月,销量排名前五位的MPV品牌依次为:瑞风、奥德赛、别克GL8、途安和阁瑞斯。9月,上述五个品牌共销售1.05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70.21%。 9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日产、广州本田、一汽丰田、比亚迪、北京现代、奇瑞和吉利。与上月相比,比亚迪首次进入前十名,表现最为出色。9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7.4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5.88%。 1-9月,乘用车共销售510.32万辆,同比增长11.36%。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378.91万辆,同比增长10.19%;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5.43万辆,同比下降6.66%;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33.45万辆,同比增长32.90%;交叉型乘用车销售82.53万辆,同比增长13.55%。 1-9月,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捷达、桑塔纳、凯越、卡罗拉、雅阁、凯美瑞、QQ、夏利、伊兰特和福克斯。与上年同期相比,凯越、凯美瑞、QQ、夏利和福克斯需求有所下降,其它品牌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雅阁增幅较为明显。1-9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116.95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86%。 1-9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95.8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5.28%,其中排名前十位的自主品牌依次为:QQ、夏利、F3、福美来、自由舰、骏捷、吉利金刚、A520、旗云和威志。1-9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62.61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65.35%。 1-9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奇瑞、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吉利和长安福特。与上年同期相比,除奇瑞略有下降外,其它企业均呈现稳定增长,其中一汽丰田和北京现代增幅位居前列。1-9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50.3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6.07%。 答案补充 2008 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好。国内首先遭遇比较严重的区域性天气灾害,影响了物流以及交货期限。国际上不仅原材料价格、油价走高,金融市场的变动也引发通胀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股市波动等状况,同样加剧了消费者的持币观望心理。但是,汽车产销形势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二季度,由于受到汽油、柴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汽车市场需求增长前景更加不明朗,行业生产增速趋于下降。1-6 月累计,我国汽车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027亿元,同比增长250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76 个百分点;实现工业销售值1181298 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6 个多百分点。 答案补充 国产跑车类的排行:1.MG名爵TF 1.8MT标准版 2.比亚迪F8豪华型自动 3.美人豹1.5AT 4.MG名爵TF 1.8CVT标准版 5.美人豹1.5MT 6.比亚迪F8标准型手动 7.比亚迪F8舒适型手动 国产豪华车的排行:1.皇冠2.5 Royal特别版 2.克莱斯勒300C 2.7L商务 3.奔驰E230时尚型 4.皇冠2.5 Royal真皮版 5.新BMW 523Li典雅型 6.新BMW 530Li豪华型 7.林荫大道2.8L舒适版 8.新奔驰E280 9.新奔驰E350 10.新奔驰E200K 国产中型车的排行:1.新Mazda3 1.6L标准型手动 2.新Mazda3 1.6L豪华型自动 3.速腾1.6时尚型6速自动 4.速腾1.6时尚型5速手动 5.明锐1.6L手自一体逸仕版 6.07款桑塔纳 7.新Mazda3 1.6L标准型自动 8.花冠EX G 1.6AT 9.卡罗拉GL 1.6MT 10.明锐1.8TSI手自一体逸仕版

满意请采纳

8、十年前的车市,是谁说了算?

80后、90后、00后,10后,进入2020年,开始有20后了。每一个十年,都被大家称之为一代人。

英文也有一个词叫decade(十年)

每一个新的十年,外媒就特别多盘点,看看上一个十年最强运动员,最强阵容.....

而汽车界在十年前,发生了什么呢?

主流的汽车媒体,还是报纸杂志

十年前也就2010年的时候,我们是怎么了解汽车的呢?

那时候还是报纸,杂志,网站的时代。我还会经常在电脑前泡汽车论坛,特意会去书报亭问喜爱的汽车杂志到了没有?

微信公号?B站?那时候连微信都还没有呢,我们还在发短信。想一想这十年改变我们最多的,就是微信。

最好卖的车是比亚迪F3

十年前的轿车市场,还不是合资品牌的世界,轩逸,朗逸还没有那么疯狂,一个月可以卖4、5万车的。

那时候最好卖的车是比亚迪F3,全年销量26.38万辆。销量榜前十位置,还有夏利和奇瑞旗云,两台自主车。韩国车卖得很不错,现代悦动是全年销量第三。

当然,那时候最红的还是亚迪F3,5、6万块就能买到花冠样子的车,配置还比花冠好,可以说也是比亚迪的发家致富车。

销量最好的SUV已经是哈弗

现在的SUV市场,哈弗H6是绝对皇中皇,强得没对手。而十年前的SUV市场,销量王者同样是哈弗。

不过十年前的哈弗,还不是一个独立品牌,只是长城旗下的车系,H6还没诞生,只有H5、H3、M1....当然主力销售的肯定是H5,那时候卖得比CR-V还好,只是优势没有现在过分。

原来,哈弗SUV的优势从十年前就开始,而且十年走过来,优势还越来越大。相比轿车界的比亚迪、奇瑞,哈弗不得不说还是有能力的。

最好卖的MPV不是五菱宝骏

十年前的MPV市场,五菱还没变神车,宝骏这个品牌都没出生。GL8已经在了,不过还是卖不过景逸和森雅。这辆车当时可是MPV市场的销量冠军,难分胜负,奥德赛和GL8还在它俩后面。

有没有发现,两辆都是7、8万元级别的MPV,这个级别的市场,早就表现出强大的购买力。

最厉害的品牌是上汽通用

十年前什么品牌最厉害?是上海通用,年销量95.99万辆。上海大众紧跟在后,90.89万辆。对,那时候还叫上海XX,还不叫上汽XX。

自主品牌最厉害的是比亚迪,奇瑞,吉利。再看看这三位如今的情况,奇瑞你去哪?怎么长坏了?

那时候的本田还没有进前十,福特卖得也相对好,但是福特却一直走下坡。

我的第一辆车

回想十年前,2010年初我买了人生第一辆车,那时候我是在究竟买福克斯,还是思域,还是咬牙买进口的三菱Lancer(国产后变成了翼神)?最终我选择了思域。

而现在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已经在奔驰、奥迪、宝马、凯迪拉克、特斯拉中选择了。

说到这,大家还记得十年前你的车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十年前汽车销售数量最多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