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21-01-13 02:34:01

1、2004年7月份的别克商务GL8,无事故,车况特别好,不知道值多少钱。

大概值9万左右吧 这车贬值太快

2、宝马四S店可以拒绝自带配件吗?

你好,汽车质保在3年10万公的质保,一般在质保内的零件损坏都是可以免费更换版的。前提是,在质保内权的零件,如果没有在质保内的零件是需要自费维修更换的,还有就是不是人为损坏比如车祸,必须是自然损坏磨损造成的。最后自带配件可以,但是4s店对你拿的配件更换需要收取工时费,并且对你带去的配件不承担责任质保需要车主承担

3、购车配额制是怎么回事?

登记制可能取代配额制 进口车价可能反弹

东方网月19日消息:受配额和国产车的竞争影响,今年上半年进口车价格下降幅度曾大有超过国产车之势,这使得不少进口车商日子很不好过,但进口车市场真正的洗牌并未开始。从长沙市场来看,上半年仍然有不少投资者一头扎入进口车的经营行列。然而,随着新的登记制实施,以及国产、进口车混合经营的既成事实,有可能使不少进口车商只能草草收场,无法完成做大做强的大计。

许可证影响变小

长期以来,许可证像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进口车价的走势。但今年5月过后,许可证的作用几乎消失殆尽,原先十几万元一张的许可证如今只需数千元即可搞定。

“过去许可证是一种资源,倒卖许可证成为公开的秘密。而进口车价中包含了许可证的价格,导致车价高涨,这其实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现在,一张许可证只需要2000元就行了,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湖南富豪汽车公司总经理彭粤交告诉记者。

彭粤交认为,上半年进口车大幅降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许可证价格的急剧下降。而现在,许可证几乎成为一张废纸,实际上也意味着进口车市趋于规范和正常。在许可证紧张的时候,不少进口车商曾因为搞不到许可证影响了自己的销售

登记制压力来临

按照相关规定,明年1月1日我国将正式取消进口配额。这是导致今年上半年许可证价格突然大幅跳水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在许可证之后,不少进口车商又将面临一个难关——在“配额制”之后,“登记制”有可能取而代之。目前,大的进口车商都在为此作准备。

据进口车商透露,“登记制”的实施,是指取得品牌授权的进口车经销商,必须向海关部门申请和登记自己所需进口车的品牌和车辆数量,相关机构通过审核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经营规模等方面来综合考证,确定是否向其发放进口权。据称,这种制度与即将实行的三包制度有关。

“登记制”意味着,进口车商必须首先拿到国外汽车厂商的品牌代理权,许多进口车经销商面临被洗牌出局的命运。这也意味着,今后强势的进口车经销商将主宰整个进口车市场。

混合经营渐成事实

与此同时,进口车商面临的另一个压力是进口车与国产车“并网”销售已经渐成事实。越来越多的国产车展厅摆进同一品牌的进口车,使单纯的进口车商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

目前,在长沙汽车市场,东风日产的专营店里摆着进口的日产风度、西玛、无限跑车;南京菲亚特的展厅里出现进口的阿尔法-罗密欧;北京吉普的4S店内也有不少进口的各类克莱斯勒、三菱车型。而最近开始营业的东风标致展厅内,则是进口标致车比东风标致307要多得多。

在此之前,2003年7月国家某部门的一份《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曾明确要求进口车与国产车销售网络分离。但随后,该部门又公开表示他们从来就没有制定过这样的文件。使汽车经销商对分营还是合营一直是一头雾水。今年6月1日,新的汽车产业政策颁布实施,在汽车销售分营还是合营这个敏感问题上也没有明确态度。“并网”销售将成为一种既成事实,对原来的纯粹进口车商无疑是一种新挑战。

价格可能出现反弹

业内估计,由于许可证的影响已经很小,明年1月1日许可证取消对车价的作用已经提前释放,今年余下几个月进口车价的走势可能不会波动很大,将基本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上。但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的影响因素到来,明年年初进口车价可能还会出现反弹。

最近两年,受每年年初的调整关税影响,年初进口车价都会出现一个大的降价过程。彭粤交认为,明年旧的政策取消,新的政策出台实施前,会有一段政策“真空期”。为避免风险,销售完今年库存的进口车商在这段真空期里会选择等待而不敢贸然进口车型。另外,受登记制影响,部分进口车商可能出局。因此,进口车市很可能出现一个断档期,在这个断档期中由于进口车供应量不足,价格可能出现短期上涨。

4、8大汽车新规?

一、全国实行国Ⅴ排放标准 国Ⅳ车将无法注册上牌

新规:2017年1月1日起,国V排放标准已全面实行,根据新规,现行90号、93号、97号三个汽油牌号正式退市,89、92、95、98号汽油登上历史舞台。国Ⅴ标准指的是国家第五阶段及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它的控制水平相当于欧洲正在实施的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对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悬浮粒子等机动车排放物的限制更为严苛。为了提高尾气净化系统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油品必须升级才能达到国Ⅴ排放标准。

碳配额,国五标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汽车购置税,车内异味,2017新车新规,国五排放标准,汽车购置税

评论:现在国内大部分地区还在销售国Ⅳ排放标准的车型,而在国Ⅴ全国执行后,这些国Ⅳ车就无法注册上牌,和以往排放标准全面升级一样,在新政策实施之前的交接时间段,经销商会同时售卖国Ⅳ和国Ⅴ车,用户在购车时要认清排放标准,最终价格会有差异。另外,用户能明显感到价格稍有提升(幅度不会太大,在0.1-0.2元左右)、油耗将会稍稍增加(大约高出0.4-1.0升/百公里的幅度)。

在全国全面实行国Ⅴ排放标准后,国Ⅳ车型在未来二手车的残值和销路也会受影响,国Ⅳ车型不能进行外迁过户到其他城市,只能在本地进行二手车的过户,会一定程度影响二手车的流动性。

二、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按7.5%的税率征收

新规: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新能源车辆依然享受免征购置税。

碳配额,国五标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汽车购置税,车内异味,2017新车新规,国五排放标准,汽车购置税

评论:在今年汽车产销市场两旺的情况下,优惠延续但适度退坡属正常政策考量,整体仍然体现政府鼓励支持产业发展的态度。政策的延续能有助于2017年的平稳过渡,中汽协专家表示,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应该问题不大。

三、2017年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20%

新规:12月29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主要包括调整完善推广应用补贴政策、落实推广应用主体责任、建立惩罚机制;其中,明确提出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各类车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0%。该通知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碳配额,国五标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汽车购置税,车内异味,2017新车新规,国五排放标准,汽车购置税

评论:这次颁布新一轮调整的补贴政策,显然将预防骗补行为放在了相当显著的位置,政策补贴的退坡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主导地位的退出,市场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通过优胜劣汰,公平竞争提升整体的水平。

四、车内空气质量强制达标 执行环节更严格

新规: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销售车辆必须满足环保部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强制标准要求;此前已经定型的车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强制标准要求。国家质检总局此前披露,汽车产品缺陷信息的投诉情况显示,除变速器、安全气囊、轮胎等质量问题之外,车内异味已经成为车主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

碳配额,国五标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汽车购置税,车内异味,2017新车新规,国五排放标准,汽车购置税

评论:新标准提出,汽车制造企业应保证批量生产车辆的内饰零部件与备案信息一致,否则将判定为环保一致性检查不合格,如果检测发现8项指标中任何一种污染物超标,都将判定为不合格。这也就意味着,新国标一旦落地,在执行环节会非常严格。

车外空气质量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但是车内空气质量更关乎车主,为了健康,车厂在选材用料上需要更加用心了。

五、国内史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京六油品标准正式实施

新规:2017年1月1日,北京市第六阶段《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两项标准(简称“京六油品标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北京565万辆机动车率先于全国“喝上”新燃料。据了解,京六汽油标准的制定参考了欧六标准,并结合了更严格的美国加州汽油标准,芳烃、烯烃含量限值大大降低,这是国内史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碳配额,国五标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汽车购置税,车内异味,2017新车新规,国五排放标准,汽车购置税

评论:北京PM2.5的污染源贡献中,机动车排放占比为31.1%,燃煤占22.4%,工业生产占18.1%,扬尘占14.3%,可见机动车机所带来的污染不容小觑。根据北京市环保部门统计,预计使用京六油品后,在用汽油车颗粒物排放降幅可达10%,非甲烷有机气体和氮氧化物总体上能够达到8%至12%的排放削减率;在用柴油车氮氧化物可下降4.6%,颗粒物下降9.1%。

六、2017年试行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

新规: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于2016年8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要求相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反馈书面意见。据悉,该管理办法拟于全国碳市场启动运行的2017年开始试行,2018年正式实施。

碳配额,国五标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汽车购置税,车内异味,2017新车新规,国五排放标准,汽车购置税

评论:《征求意见稿》提出,燃油汽车规模企业和新能源汽车规模企业有不按规定提交年度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报告的,由国务院碳交易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其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目前,有关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业界还有争议,比如办法第七条其提到碳配额的数量会根据生产和进口的燃油车数量、产品构成、新能源汽车年度比例要求计算得出,问题是,新能源汽车年度比例要求是否会针对不同的整车企业提出不同的要求?涉及地方政府的碳配额如何与其联动。另外,碳配额出来后,很多人会关注这个与之前市场上流传的积分制度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还得等到碳配额管理办法具体实施才能知晓。

七、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准入规则 或将于2017年正式实施

新规:工信部于2016年8月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判断,新规或将于2017年正式实施。

碳配额,国五标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汽车购置税,车内异味,2017新车新规,国五排放标准,汽车购置税

评论:《修订征求意见稿》重新划定新能源汽车范围,将新能源汽车范围调整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被看作是国家提高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的一个标志。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强化产品安全监控。根据意见稿,工信部将新能源汽车范围调整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强化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监控,增加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和安全状态进行全生命周期实时监控的要求。

专家预计新的准入规则实施后,两年内达到条件的新增新能源整车企业为10家左右,并且不再新增自制底盘的改装类生产企业。同时,预计两年后现有119家整车企业约有2/3的企业可达到条件;现有85家自制底盘的改装类企业约有1/10的企业可达到条件。

八、2017年有望实施新版《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新规:2016年11月22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的意见,在《规范文件》中首先将“动力蓄电池”这一称呼修改为“动力电池”。在产能要求、安全性、研发能力等三大方面有重要修改,此外,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新发展,在售后服务、电池回收、产品要求、整体规范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工信部表示将结合社会各界反馈的意见建议,尽快发布并在2017年实施新版《规范条件》。

碳配额,国五标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汽车购置税,车内异味,2017新车新规,国五排放标准,汽车购置税

评论:从目前来看,这个《规范条件》还是规范性文件,并非强制性文件,但是其影响力依然很大。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无法进入上述目录,则意味着企业没有官方身份,必须在夹缝中求生,也会受到消费者质疑。

但是,新版规定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这些在产能上的要求成为行业讨论热点,部分专家认为,此举可能会导致电池行业进一步出现产能过剩。

5、【汽车人】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降低了还是提高了?

?

工信部这次推出的征求意见稿,对行业发展来说是好事,减少了行业的浮躁心态,强调回归制造业的本质、回归汽车生产的本质,将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

文/《汽车人》张恒

2月10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相较于2017年7月1日的版本,这次除了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之外,还有多达10处的删减和修改。其中,最大的变动莫过于把“设计开发能力”改成了“技术保障能力”。

有评论认为,这次“征求意见稿”最大特点是降低了准入门槛。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当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滑坡,所以监管层希望以此降低门槛,加强市场活力。

对于这种看法,《汽车人》完全不同意,恰恰相反,我们认为门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而且,这次“征求意见稿”跟新冠肺炎疫情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从疫情爆发被全社会重视至今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原版本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定已经执行两年半了。

很难想像,这次修改是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临时推出的。正常的逻辑是:监管层经过两年多时间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和市场运行状况的了解,通过总结问题、发现不足,进行了修改,以适应当下和未来,目的是令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不难发现,原管理规定推出以来,有太多造车新进者“慕名而来”,中国的汽车品牌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汽车制造是非常耗费资源的产业,每一款车至少应该有与其消耗资源相匹配的价值。反面例子是:当初那些摆明了来骗补的车型,一个汽车壳子加了块电池只为补贴,纯粹浪费社会资源。

即便今天,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没能够实现良性的自我循环。整个产业的投资明显大于产出,很多个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不大。B端市场占比居高不下、C端市场打开太慢,是新能源汽车的首要问题之一。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让更多企业进来,而是让没有能力的企业知难而退,减少资源浪费。

可以肯定的是,“技术保障能力”比“设计开发能力”门槛更高。对比设计开发能力,技术保障能力是实打实的、可标准化的,更加接地气。

汽车的第一属性是交通工具,可靠性是根本,这一点,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一样,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汽车人》参观过很多车企集团的开发、测试评价部门。可靠性测试评价体系是技术保障能力的基石,是汽车生产的重中之重,传统车企集团一般都以“年”为时间单位对新车型进行评价。为什么需要这么久?因为一辆新车在上市之前,要历经上千种甚至数千种纷繁复杂、事无巨细的可靠性测试评价,光这些测试所需的设备和园区、场地,就是十亿甚至数十亿计的投资。

很多造车新进者连自己的工厂都没有,能指望他们花十几亿建立测试评价基地?对他们来说,即便真投资了,几年内也没有成系统的数据支持做对比。对现金流紧张的他们来说,这完全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况且全面的测试会大大增加新车研发周期,互联网讲究“惟快不破”,对新进者来说,上策当然是能省则省,那些逃不开的测试,就专门成立项目团队想办法逐一搞定。其实,越是科技创新的项目,测试起来就越麻烦,这些成本是叠加式的。

从字面上看,新规似乎是从重研发改为了重生产。实则不然,真正靠谱的创新设计都是建立在全面的可靠性测试评价的基础之上。拍脑子想出来的不是真创新,建立在完整研发体系之上的才是。研发体系的根基就是技术保障能力对汽车可靠性的测试评价。

不光是汽车,技术保障能力可以说是制造业的根基。能够对销售出去的产品做足技术保障,才会真正得到买家的信赖。技术保障能力强调的是过程,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是制造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真正的设计开发能力是建立在技术保障能力基础上的。工信部这次推出的征求意见稿,对行业发展来说是好事,减少了行业的浮躁心态,强调回归制造业的本质、回归汽车生产的本质,将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文/《汽车人》张恒,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中国汽车销售管理法改革什么时候实施

2016年1月6日,商务部网站发布了《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办法》),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6年2月6日。


与老办法相比,新《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最大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汽车销售模式多样化的鼓励。“共享型、节约型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电子商务”等都出现在“鼓励建设”之列。

新《办法》同时提出,整车厂商不能要求经销商同时具备销售和售后服务功能。这意味着4S店模式作为唯一授权销售形式的时代彻底结束。经销商不再需要重金建设前店后厂的全功能经销店,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展厅、汽车超市等更为精益的形式。

在征求意见截止近一年之后,《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终于正式公布。昨天,商务部公布了《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自此,销售汽车不再必需汽车品牌商授权,允许授权销售和非授权销售两种模式并行,汽车超市、汽车卖场、汽车电商等新的汽车销售形式将落地开花。推行了近12年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7、我的车贷批下来了可是4s店却说没车怎么办

需要等待新车的到来即可,贷款为视经销商库存周转情况而定。

依据《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贷款人对单个经销商汽车存货的贷款额度应以经销商一段期间的平均库存作为依据,具体期间应视经销商库存周转情况而定。汽车存货贷款应逐笔审批、发放和管理。

贷款人应通过定期清点经销商汽车存货、分析经销商财务报表等方式,定期对经销商进行信用审查,并视审查结果适时调整经销商资信级别、贷款条件和清点存货的频率。贷款人对汽车经销商发放贷款,经销商必须提供有效担保,且对汽车贷款单独列帐,单独管理。

(7)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扩展资料:

《汽车贷款管理办法》

第七条 本办法所称个人汽车贷款,是指贷款人向个人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汽车的贷款,包括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和个人商用车贷款。

第八条 贷款人应建立个人借款人资信评级系统,根据个人借款人以下情况,审慎确定个人借款人的资信级别:

(一) 借款人的职业、收入、居所及稳定性;

(二)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记录

(三) 家庭月收入水平及其稳定性;

(四) 贷款人认为必要的其它因素。

第九条 贷款人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合理确定对借款人的贷款条件,包括贷款数量、期限、利率和还本付息方式等:

(一)  贷款人对借款人的资信评级情况;

(二)  贷款担保情况;

(三)  借款所购车辆的性能及用途;

(四)  汽车行业发展和汽车市场供求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银监局-关于向社会征求《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与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