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车企占74%市场份额,自主品牌的倒闭潮,已经接近尾声?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在9月份、10月份的销量持续增长,国内乘用车市场回暖并逐渐稳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主流合资品牌和头部自主品牌的销量表现也越来越好。不过在优势品牌们销量越来越好的背后,则是更多处在劣势地位的自主品牌,加速进入边缘化,甚至是被淘汰、倒闭。当然这是经历了之前几年的蒙眼狂奔和“内卷化”的发展之后,自主品牌内部必然要面临这样的两极分化,这是自主品牌必然要面临的现状,尽管很多车企的退场,很多车主成为这些厂商绝版车的“接盘侠”,厂商员工大量失业,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是这是汽车市场发展的必然!
从10月份的销量来看,头部品牌们的整体销量还是比较优秀的。吉利汽车10月销量为14万辆,同比增长8%;长城汽车10月销量为13.6万辆,同比增长18%;长安乘用车10月销量为11.2万辆,同比增长47.1%,一线三大品牌销量全部过10万,而且还保持了非常可观的销量增长势头,整体表现可以说非常优秀。
而在二线品牌中,上汽乘用车10月销量为7万辆;奇瑞汽车销量为5.5万辆;比亚迪10月份销量为4.7万辆,整体销量表现也是在持续增长。一线三大品牌吉利、长安、长城三家加上二线三个品牌上汽乘用车、奇瑞、比亚迪三家的销量,一共就有56万辆。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10月份国内乘用车终端销量为199.2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为37.9%,也就是说,自主品牌车型的销量为75.5万辆,其中一线三大品牌和三家二线品牌,就占据了56万辆,占据自主品牌销量的74%,剩下的自主品牌,只能争夺剩余26%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已经完成上市融资的三大造车新势力品牌蔚来、理想、小鹏的销量也在持续增长。10月份,蔚来汽车销量为5055辆;理想销量为3692辆;小鹏销量为3040辆,这三家车企已经在美股上市,市值表现也是相当“冲”的。尤其是蔚来汽车,在市场方面超越了通用、宝马等百年车企,整体前景相当明朗,这三家造车新势力车企在短期内,应该还不至于走向边缘化甚至是倒闭。不过随着这三家造车新势力车企的崛起,自主品牌“3+3+3”,也就是三家一线品牌,三家二线品牌、三家造车新势力的格局已经形成,当然还有红旗这样的新豪华品牌正在持续崛起。基本上自主品牌有生存和发展能力的车企,就这么几家,剩下的自主品牌,整体生存能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看到,六家销量靠前的自主品牌,占据自主品牌销量总量的74%。而乘联会之前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自主品牌的数量为58家,那么如今6家车企占据了74%的,加上三大造车新势力和红旗这样豪华品牌,10家左右车企尚且在生存线以上,剩下接近50家车企只能瓜分所剩无几的市场份额,那么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分不到销量和市场份额,也就再说难免了,所以很多自主品牌车企就只能走向倒闭了。
当然很多自主品牌不得不走向边缘化甚至是倒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自主品牌没有海外市场。对于铃木、雷诺这样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海外车企来说,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丧失市场份额固然可惜,但是还断不到生存不下去的地步,原因很简单,这些品牌在全球市场都有布局,东边不亮西边亮!但是对于这些在国内市场份额被持续挤压,快要走不下去的自主品牌们来说,随着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被瓜分,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这些品牌的产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根本就没法生存,所以压根就没有海外市场用来分摊市场风险,只要在国内市场一黄,基本上也就没啥机会了。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持续演化,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被持续降价的合资品牌和势头更猛的头部自主品牌瓜分,很多三四线品牌基本上已经丧失了竞争力。也就是说,自主品牌的倒闭潮在事实上已经接近尾声,自主品牌也要重回理性。当然这些自主品牌走向没落,大多数都是因为产品本身竞争力太弱,所以这也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淘汰,未来一段时间,自主品牌只能剩下少数几家的雏形,已经快要形成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2019汽车销量出炉,车市很南,自主品牌谁是王者?
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于中国车市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整个车市并不火爆,不少厂商也屡屡感叹——太难了!的确2019年车市是公认的低迷,不过我们也知道如果能够在车市低迷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销量,没有别的理由,只有两个字——实力,那么2019年有这样的汽车厂商吗?
近日各大厂商的2019年销量陆续出炉,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更关心的可能还是自主品牌,2019年自主品牌谁是实力最强的一个?答案只有一个——吉利汽车。吉利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36万辆,而最终结果整个2019年吉利累计销售1361560辆刚好完成目标,并且连续三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榜首位。而且在今年的12月份吉利销量为130036辆,同比增长39.3%,在车市低迷的情况下吉利能够如此强势,实力可见一斑。
那么那些吉利车卖的最好?从车型分布来看,吉利博越家族依然是吉利的当家花旦,2019全年销量为228564辆,12月达到了24427辆,同比增长43.08%,另外吉利的新帝豪全年销量为205143辆,继续帮助吉利乃至自主品牌轿车在合资为王的中国轿车市场拼杀,为我国轿车车型创下辉煌,足以令人骄傲,继续书写着帝豪神话。
如果说吉利博越和帝豪是吉利的老牌强者,那么今年新车型帝豪GS和吉利缤越则是吉利的生力军,这两款车在今年的销售成绩分别取得了112777辆和137528辆的成绩,平均月销过完,展现了吉利新车型的强大实力。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全新远景X6,这款新车上市不久全年销量就达到了81934辆,而12月份更是销量过万,相信远景X6将会在2020年取得更好的销售成绩,成为吉利的主力车型。
2019年众所周知,吉利的重点新车是来自于CMA平台的轿跑SUV——吉利星越,作为吉利高端SUV的车型代表,星越的销量直接决定了吉利高端化的脚步,同时也能看出吉利在新兴市场的表现。星越全年销量为27707辆很好的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这款全新平台吉利SUV,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另外在MPV市场,今年吉利首次开启征途,嘉际全年累计32961辆,逐渐成为MPV市场的主力车型,再加上几何A等新能源车的销量表现不俗,吉利的整体规模可谓非常全面。
其实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吉利的销量并非仅仅在一款或者是几款车型之上,而且是凭借全面的表现多面开花,无论是来拍的博越、帝豪,还是新兴的星越、嘉际设置是缤瑞,吉利各款车型的实力都非常平均,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这才是吉利全面实力的体现。
车型设计好看,车辆整体性价比高,这就是吉利的优势,看似简单其实背后吉利花了不少的心血,相信随着新工厂的建工,吉利的产能和制造实力会有更长足的进步,相信2020年吉利的前景不可限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三月车企销量出炉,中国汽车“自主三强”逆势突围
经历了最暗黑的2月,国内大多数省市正逐渐走出疫情的阴霾,3月25日湖北除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武汉也于刚刚过去的4月8日正式解封。
与此对应的是,3月汽车市场亦呈现缓慢复苏的迹象。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狭义乘用车产量为98万台,同比下降51.2%,环比大增370.3%。同时,狭义乘用车3月零售量达到了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环比增长317.5%;批发销量为100万台,同比下滑48.1%,环比增长351.1%。
的确,从数据看来,3月国内汽车行业的生产和销售都渐渐恢复。
把一季度拉通来看,今年前三个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301.44万辆,同比下降40.8%,跟去年同期比,累计销量损失约209万辆——理性判断,这个缺口在第二季度肯定还会继续扩大。
但大家且往好的一面看,就以同比跌幅为例,1月降20.4%,2月降78.7%,3月降40.4%,能看出这是一个深V回升的曲线。这对于当前深受疫情困扰的全球汽车业而言,显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更何况,即便当前国内乘用车行业依然没有回归正常轨迹,却不乏逆流而上者,吹响了车市复苏的反攻号角。
逆势上升,自主头部车企表现亮眼
3月综合销量前10车企分别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吉利汽车、上汽通用、长安汽车、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五菱、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长城汽车。
从排名来看,作为自主品牌销量最高的吉利汽车罕见杀入长期被“大众通用们”占据的榜眼位置。
不管是零售销量还是批发销量,作为自主领军者的吉利都继续拥有靠前的名次,特别是批发销量更是直接跃居第二,仅次于冠军——一汽-大众。这主要是依靠吉利品牌的销量支柱帝豪、远景、博越三大家族,特别是在博越PRO的加持之下,博越家族的销量几乎恢复到过去博越70%的水平。同时,领克品牌也在全新车型领克05的带领之下,将跌幅收窄至18%,因此吉利汽车才能身居前列。
长安汽车亦是如此,有赖于长安CS75、CS55和CS35的良好表现,特别是相应的PLUS车型加入后,长安品牌的销量迅速抬头,再加上欧尚品牌又实现30%的增幅,最终收获不错的成绩。在去年下半年上市的全新车型——欧尚X7的销量破万的带领下,欧尚成为3月为数不多逆市增长的品牌,也给长安汽车增添了不小的助力。
保持既有市占率,并提升份额更能说明车企的底蕴和实力。
得益于长城品牌的长远战略布局和丰富的产品规划。3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60048辆,其中国内销量达54106辆,环比增长671%,海外销量达5,942辆,环比增长98%,实现国内、海外双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新车150,332辆。连续十年夺得SUV市场销冠的哈弗品牌,在3月份实现40,337辆销量,环比增长464%,一季度累计销量达106,205辆。
豪车跌幅不大,自主品牌仍需努力
整个一季度,国内市场主流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走势总体偏弱,自主厂家零售分化明显,尤其中小车企生存艰难。
从3月份批发销量情况来看,华晨宝马单月销量为4.1万辆,同比下跌12.9%。与其它二线合资品牌如一汽-大众等同比下跌幅度在3成以上相比,华晨宝马的同比跌幅收窄不少。
而且,3月豪华车零售同比下降幅度只有20%,跟乘用车整体大盘40.4%的跌幅比起来一半都不到,说明国内车市消费升级的趋势依然乐观。3月乘用车厂家批发销量排名榜上,宝马和奔驰双双挤进前十,便可见一斑。这一现象反映出,即使在车市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受消费需求升级影响,豪华品牌的市场表现仍然比较坚挺。
即便是其他没有上榜的豪华品牌,势头也比大盘理想。比如沃尔沃,其3月份在中国市场销量为9560辆,同比降幅只有16.2%。
而相比部分势头良好的自主品牌,吉利、长安、长城等自主厂家零售较强,主要是购车需求偏刚需为主,拉动高性价比车型表现良好。
原因有几方面:其一,是3月购车需求偏刚需为主,拉动高性价比车型和高端换购需求为主;其二,是各品牌区域市场有侧重,消费市场恢复与疫情下降水平相关,促成部分区域优势品牌的快速恢复;其三,与疫情期间各品牌经销商的库存水平有关,由于生产和物流恢复较慢,因为部分品牌终端没有现车,导致部分刚需、紧急订单流失。
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三家车企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国产其他品牌集体面对的。
疫情之下,全球车市备受冲击。但在汽车有智慧看来,4月份将是车市活力真正体现的时机。随着境外形势的转变,加上国内疫情形势因逐步克服各种风险而渐渐平稳,消费市场还是以平缓恢复为主。
一来,从需求方面看,各地中小学开学季近期都已确定,本月下旬将迎来密集的开学节点。根据尼尔森调查显示,国内接送孩子上下学是仅次于上下班的第二大用车需求,中小学恢复开学带来的刚需购车潮将是第一个利好。
其次,今年五一假期恢复为5天,由于疫情的长期压抑,迎接五一小长假出游的购车和换车潮将形成叠加效应。同时,随着外需减少的农民工更多地选择本地生活与就业,这对购车需求有进一步的拉动。
第三,从政策方面看,生态环境部最新宣布适当延长国五库存车销售时间,这会使国六实施前的去库存压力降低,4月批发销量低基数的改善会较好,车市会有更好表现。
中国车市本就在寒潮逆流之中,疫情的更是加重了车市的严峻状况。优胜劣汰是市场发展的规律。虽然中国汽车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和国外车企相比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
所以,汽车自主品牌企业还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把责任推到外资身上,也不要一味地依赖政府保护,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困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汽车有智慧看来,自主品牌迎头向上,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就是我们这代人的长征!(采写 | 汽车有智慧 田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5月乘用车销量重回正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继续下降
6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5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18.7万辆和219.4万辆,环比增长4%和5.9%, 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4.5%,增幅比上个月分别扩大15.9和10.1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5月产销分别完成166.0万辆和16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7.0%。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乘用车市场首次出现正增长的月份。不过,1-5月乘用车累计销量为610.9万辆,同比降幅达到了27.4%。
“5月汽车产销量增长,与去年同期的基数低有一定关系,但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稳步回升的状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对记者表示,汽车产业正在复苏,部分消费者被抑制的需求也在释放。师建华认为,只要疫情防控不松懈,保持稳定安全的环境,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内循环会保持良好状态。如果下半年有其他消费刺激政策,汽车市场可能会比预期有进一步提升。
不过新能源依旧处于下滑通道之中,自去年7月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第11个月同比下滑。中汽协在其报告中称,补贴退坡叠加二手新能源车低价冲击等原因,导致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不高。
中汽协数据还显示,在主要外国品牌中,除了法系外,其他如德系、日系、韩系和美系车5月份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速。此外,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虽然同比实现增长,但市场份额继续下降至34.1%,比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
“疫情结束后,汽车消费主要集中在合资品牌或相对高端的车型上,这使得自主品牌市占率出现下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当前一部分低端消费人群的就业存在问题,对低端汽车市场的消费也造成了影响。但考虑到许多地方政府已相继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预计在下半年能够对低端汽车消费有所拉动。
许海东海表示,此前几年,自主品牌发展抓住了SUV的风口,使其销量大幅上涨。但近两年来,随着日系、德系等合资品牌在中低端SUV领域大力布局,其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5月SUV车型销量前十排行榜中,仅有4款自主车型入榜。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自主品牌近年来大量投放同质化的SUV产品,车型定位差异不明显,SUV市场正在加快淘汰落后的产品,如果不找到新的突破口,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记者注意到,近期自主车企推出的新产品,也在尽可能地实施差异化策略,在避免与合资品牌直接竞争的同时,又试图在与其他自主品牌错位竞争。比如北京越野最近推出的新款BJ40城市猎人版车型将起售价下调到15万元左右,而同为硬派越野的日产途达起售价达到了20万元。北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BEIJING也继承了这种策略,该公司新推出的中型SUV BEIJING-X7尺寸超过了别克昂科威、大众途观L,但预售价为10万元到15万元,比丰田奕泽等合资小型SUV的定价还要低,并且提供了特定时期内购车赠送终身免费保养的服务。
许海东指出,虽然自主品牌整体市占率持续下滑,但自主阵营内容的马太效应也已经体现。比如5月SUV车型销量前十排行榜中仅有4款自主车型入榜,但哈弗H6、长安CS75和吉利博越依然包揽前三,“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呈现了向头部集中的特点,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品牌以及产品竞争力方面的保证让消费者主动选择大品牌的产品。未来这种趋势还会持续,而疫情加速了这个过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2019年度车企销量排行榜:吉利领跑自主品牌 大众夺得销冠
刚刚进入2020年,乘联会公布了各家车企2019年度销量快报,2019年乘用车全年批发销量达2110.3万辆,同比下降9.3%。排名前3的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其中一汽大众是历经5年后再次登顶榜首,批发销量突破200万辆,达到了2,046,189辆;上汽大众同时也跨入200万辆门槛,达到了2,001,777辆,位列第二;上汽通用销量1,600,102辆,位居第三。
厂商方面,2019年最大赢家仍然是南北双大众,市场份额占比接近20%;自主品牌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5家车企入围排行榜,大部分下滑,仅有奇瑞汽车逆袭增长;日系5家车企仅有东风日产下滑,其他“两本田”和“两丰田”5家车企全部增长;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下滑最为厉害,实在是可惜;韩系仅有北京现代入围排行榜,起亚品牌遗憾缺席。
吉利汽车位列排行榜第四名,2019年累计销量1361560辆,100%完成全年任务,是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冠军,是车型布局最为良性的车企。吉利汽车由于今年下调任务至136万辆,销量同比下滑9.3%,是自主品牌下滑最多的车企,但整体市场份额依然没有太大改变。
长城汽车全年销量914958辆,同比销量基本持平,排行榜位列第七名。长城汽车官方公布数据106万辆,同比微增0.69%,连续4年突破百万辆大关。长城汽车仅靠SUV车型,全年取得如此成绩,已经非常难得,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一旦SUV车型失势,车企将无法挽回。
长安汽车曾经的自主老大,现在早已没落为继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之后排在自主第三名,实在是可惜。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803291辆,同比下滑6.5%,位列排行榜第八名。长安汽车主要依赖SUV车型,也就是CS系列车型,无奈受到CS75“机油增多”事件影响,销量一度一蹶不振,好在2019年推出CS75 PLUS后销量开始暴涨,SUV排行榜更是冲进了第二名,希望长安汽车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2019年奇瑞汽车异军突起,全年销量605602辆,同比增长12.1%,成为排行榜中五家自主品牌唯一增长的车企,主要得益于推出了1.6T黄金动力发动机,旗下瑞虎8和捷途X70更是月销量超过万辆,并实现持续发展。
上汽乘用车2019年销量为695627辆,同比下滑4.6%,位列排行榜第十二名。而官方公布,上汽荣威全年销量42万辆,同比增长4%;MG名爵品牌2019年全球销量29.8万辆,增长近11%,两大品牌均呈现正向增长态势;迈克萨斯全年累计销量153024辆,同比增长21.36%。上汽乘用车销量数据和乘联会数据相差有出入。
写在最后:2019年汽车市场大事件莫过于全国大规模的“国五国六”排放的切换,让原本疲软的车市更是雪上加霜,华泰,君马,猎豹,陆风等多家自主车企因无国六车型推出而停产或歇业,反观日系大部分品牌却逆势实现增长,赚的盆满钵满,一元复始,2020年自主车企还需更加努力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2019中国车市成绩单:产销量纷纷下滑,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
经历了一年的跌宕起伏,汽车市场终于迎来了2019年的成绩单。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了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
而近年来一直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也在2019年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中汽协表示,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汽车行业利润率明显较低,车企压力非常大。
意料之中的下滑
2019年,各月连续出现负增长,上半年降幅更为明显,下半年逐步好转,其中12月当月销售略降0.1%,与同期基本持平。总的来看,2019年产销量降幅持续扩大,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负增长,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未来低速增长或是常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车产销量降幅大于汽车总体。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
此外,中汽协还发布了2019年四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简称ACI)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27,已从此前“过冷”的蓝灯区回暖至浅蓝灯区。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比三季度增长2.46点,先行指数比上一季度降低0.73点。从四季度汽车产业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对此,中汽协表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全面做好“六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中,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自主品牌份额不足四成
行业不景气,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43.9%跌至2018年的42.1%,2019年更是跌破了40%的市场红线,仅有39.2%的份额。
还记得上一次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是2014年。
具体来看,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背后,是头部阵营的进一步分化。
从2019年的表现来看,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61,560辆,成功坐上了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头把交椅”;长城汽车全球销量超过106万辆,累计销售新车1060298辆,同比增长0.69%,连续第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长安汽车也一扫此前的低迷,2019年销量共计1759971辆,其中第四季度,自主板块产品销量回升,跌幅收窄。
阅历了市场隆冬的暴击以后,自主品牌不忘苦练内功,向汽车市场展现出了更强的“筋骨“。
新能源也逃不过
受补贴退坡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也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量同比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不过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装机量呈现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2.2GWh,同比累计增长9.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40.5GWh,占总装车量65.2%,同比累计增长22.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0.2GWh,占总装车量32.5%,同比累计下降9%。
关于明年展望,中汽协表示,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同样预测的还有乘联会。不过乘联会相对乐观,预测明年汽车市场将微增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9月自主品牌销量!吉利比长城大概多卖一万辆,长安销量也破十万
近日,各家自主汽车品牌公布了今年9月销量数据。就数据来看,各品牌整体表现良好。吉利依旧自主一哥,比亚迪也迎来一波较为强势的销量增长。
近日,长城汽车公布了旗下各款车型销量成绩。今年9月,长城汽车共计实现销量117812辆,同比增幅18%。而就具体销量构成来说,H6车型依然砥柱中流,销量高达40475辆,两代同堂的打法,确实帮助H6车系实现了市场宽度的拓宽,丝毫未掉销量的新老款切换,确实说明着长城品牌颇为成功的市场运营。
哈弗F7实现销量12601辆,环比增幅高达22%,2021款车型在内外设计、科技配备层面的升级,确实很让人印象深刻。
哈弗M6车型则在本月获得14801台的销量,作为初代H6车型的变种,7万元买到一台自动挡紧凑级SUV,就是这款车市场成功的最至关重要。
立足高端线的WEY品牌9月销量9037台,其中VV6车型实现销量5206台。全新推出的豪华皮卡——“长城炮”车型实现销量11200辆,整体态势可称火爆。
新能源车层面,欧拉品牌销量累计6619辆,同比增长253%。
近日,吉利汽车公布了9月销量成绩。今年9月,吉利品牌共计实现销量126365辆,同比增长高达11%。
而就各款车型的表现来说, 帝豪家族9月共计实现销量28936辆,博越家族共计实现销量20925辆。入门家轿吉利远景实现销量18801辆,为吉利家族建立起一个相当稳固的销量后防。
吉利新能源实现销量6092辆,整体表现尚有一些提升空间。
今年9月,长安品牌共实现销量106189辆,同比增幅高达40.4%、就各款车型实际表现来说,超级主力CS75车型实现销量25724辆。时尚风SUV——“长安UNI-T”实现销量10601辆,整体表现正常。
轿车领域,长安逸动实现销量18481辆,已对自主家轿一哥——“帝豪”产生较为明显的追赶甚至威胁。
今年9月,比亚迪汽车实现销量42183辆,同比增幅3.6%。
其中,新能源板块实现销量约2.2万辆,虽囿于刀片电池的产能,汉EV车型尚未打开销量窗口,但较强的市场美誉度,已经说明了这款车近在眼前的热销。
燃油车方面,全新推出的宋PLUS车型也凭借全新推出的骁云动力总成、全然焕新的内外设计,构建出不错的价值基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长安发布销量报告,自主品牌占比超过合资品牌
3月15日报道——日前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2月份产销报告,旗下自主及合资品牌销量情况公布。报告显示,长安汽车2月产量共计20290辆,较去年同期减少78.9%,2月整体销量28763辆,较去年同期减少73.7%;1-2月来看,产销量分别下降40%和34.8%。
2020年开局,1月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2月则处于疫情持续扩大的不利阶段,汽车企业及各大经销商均无法正常运作,产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是正常现象,市场普遍情况也是如此。对于企业来说,不得不调整全年产销目标及新车推进计划。
自主品牌方面,长安汽车旗下拥有三大生产基地重庆、河北和合肥,2月销量分别对应为11255辆、2290辆和2747辆,合计销售16292辆,占2月长安整体销量的56.6%。
1-2月,长安自主累计销量为97629辆,同比下滑30.4%,销量占长安整体的60%。今年长安汽车主要推出全新系列产品——UNI引力,首款车型UNI-T年内亮相和上市。
因此,长安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到六成,进一步凸显该公司合资品牌方面的市场颓势。
长安福特曾是长安的主要利润来源,但销量逐年下滑后已经由盈转亏,未来将是长安福特产品更新换代及新产品持续投放的重要阶段。
报告显示,长安福特2月销量为4,089辆,1-2月累计销量达到19,447辆,同比下滑10%。进入2020年各大车企销量全线下滑,长安福特跌幅也低于市场平均线。随着新上市的锐际车型逐步走量及放开终端优惠,未来长安福特的销量仍有期望。
2020年,福特/林肯将有10款新车上市,包括国产福克斯旅行版、国产探险者、国产林肯冒险家、国产林肯飞行家等。其中长安林肯首款国产车型—冒险家3月12日已正式上市,售价24.68-34.58万元。
长安马自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其2月销量为1,759辆,同比下滑74.5%,前两个月的累计销量为10,625辆,下滑44.6%。
长安马自达在新车方面规划了一款小型SUV——CX-30,该车搭载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16千瓦(158马力),最大扭矩为200牛·米,年内投产上市。同时马自达还引进SKYACTIV-X压燃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将率先搭载于2021款马自达3昂克赛拉上,不过售价方面也将会有所上调。
针对疫情的影响,长安汽车方面表示,将通过制定宽松务实的商务政策、调整销售目标、出台奖励政策、支援运营资金等措施,减少全产业链生产经营受到的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5万辆和22.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6.4%和86.1%,同比分别下降82.9%和81.7%,高于汽车产销总体降幅。1-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3.1万辆和183.1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8.1%和43.6%。
今年一季度汽车厂商均陷入苦战,3月份即使各大行业恢复正常,汽车销量仍不乐观。协会方面表示,如果年内国家政策层面没有强力的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实施,全年销量可能下降8%。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019年车企销量出炉,一汽-大众夺冠,自主品牌绩比日系车有看点
在整体乘用车市场持续下行的2019年,马太效应愈发显著,拥有强势品牌、较大体量的车企在此轮市场周期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销量也一直逆势上扬,而进入2020年不到一周时间,一些取得好成绩的车企也率先公布了2019年的销量数据,包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雷克萨斯和凯迪拉克等,下面来看看它们在去年的销量情况。
德系阵营:一汽-大众成绩喜人,再次夺
目前德系阵营中主要是一汽-大众公布了2019年的成绩,它在去年的累计销量达到212.99万辆,高于去年同期的2,051,976辆,同比增长3.8%。另外,一汽-大众还是国内首家突破210万辆销量大关的车企,并实现了近5年来首次夺冠。
?
优异的成绩得益于一汽-大众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在去年的稳定发挥。其中,大众在过去一年的销量达到139.80万辆。而奥迪的销量达到68.88万辆,超额完成67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奥迪A4L在去年还以17万辆的成绩拿下豪华品牌2019年单车销量冠军。至于进入市场不久的捷达品牌,由于背靠大众品牌,四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实现销量突破4.3万辆,月均数据已突破万辆,成绩相当抢眼。
?
在2020年,大众、奥迪和捷达三大品牌将会带来至少25款新车,包括大众SMV、探岳轿跑、捷达VS7、奥迪中期改款A4L、Q3 Sportback、全新A3、国产e-tron等重磅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覆盖度。这些车型都会助力品牌在2020年的销量再度攀升,尤其是捷达VS7、Q3 Sportback,它们在同级车型中都有很强的优势。
日系阵营:一汽丰田/雷克萨斯与马自达是不同的境况
2019年对于日系车企来说是比较风光的一年,除了马自达,本田、丰田、日产的销量都有显著的增长。近日,一汽丰田公布了2019年的市场成绩,全年的销量为73.80万辆,虽然与全年74.50万辆年度目标还有7000辆差距,但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同比增长1.7%,市场占有率达到3.5%。
?
回顾一汽丰田在去年的产品规划,不少车型都进行了升级换代,包括全新一代卡罗拉和全新RAV4荣放,并且全新车型亚洲龙也正式进入市场,壮大了一汽丰田的产品阵容。其中,走量车型全新卡罗拉进入市场后销量持续走高,全年斩获35.77万辆。而全新亚洲龙即便限于产能,在2019年的总销量也达到6.23万辆,超额完成规划的5.3万辆目标。
?
与一汽丰田一样取得好成绩的日系车企还有广汽本田和雷克萨斯。其中,广汽本田在2019年的总销量为77.08万辆,同比增长4%,旗下的混动车型的成绩达到6.68万辆,同比劲增256%。
而雷克萨斯的累计销量达到20.05万辆,相比于2018年160,468台新车销量,同比增幅达到25%,成为豪华车领域中最亮眼的品牌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该成绩还是在雷克萨斯车型没有优惠幅度,甚至是加价的情况下取得的。同时,雷克萨斯在去年总销量也紧逼凯迪拉克,有望在2020年超越。毕竟在今年,雷克萨斯将会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UX300e,这款车拥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
然而,同为日系品牌的马自达汽车在销量上就不那么理想了。2019年全年的累计销量为22.77万辆,同比有16.37%的下滑,这也是马自达连续第二年在华销量同比下滑。合资品牌方面,一汽马自达全年销量9.14万辆,而长安马自达则为13.63万辆。轱辘哥认为,缺乏爆款车型且产品线单一是造成马自达销量低迷的重要原因。
?
美系阵营:上汽通用全年销量超146万辆,2020年更值得期待
早前,上汽通用公布了2019年的销量成绩,全年累计销量为146.33万辆,稳居销量榜前五没问题。
细分到各个品牌,别克汽车在去年的总销量为83.73万辆,同比下跌19%,而别克品牌的英朗、君威、GL8三款车型年销量均在10万辆以上,当中成绩最好的是英朗,年销量达27.93万辆,同比增长6.6%,其次是GL8。
?
雪佛兰品牌方面,2019年累计销量为41.35万辆,同比减少24.8%。从具体车型来看,科鲁泽的年销量达14.2万辆。此外,除创界和科迈罗以外,雪佛兰旗下车型年销量均在万辆以上。而豪华品牌凯迪拉克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为21.25万辆,同比减少6.8%。其中,凯迪拉克XT4全年累计销量表现强劲,同比涨幅达到209.9%至4.7万辆,而XT5累计销量最高,为5.73万辆。
?
为了改变当前的局势,上汽通用汽车在2020年将会推出超过10款全新或者改款车型,覆盖轿车、SUV、MPV、豪华车和新能源车等广泛的细分市场。相信这些新车进入市场后,加上8年16万公里原厂质保以及车联应用每年100G的终身免流量的双擎策略加持,上汽通用重回高速增长赛道没有难度。
自主阵营:东风风神和捷途逆势突围
自主品牌中主要有东风风神和捷途公布了数据。
在过去一年中,东风风神在国内市场实现销售7.50万辆,同比增长8.5%,自8月以来连续5个月正增长。其中,于9月初上市的A级轿车奕炫在4个月内累计销量达到1.84万辆,月均超0.46万辆。除此之外,风神AX7和风神E70两款车也有不俗表现,其中AX7在2019年累计销量达到3.57万辆,月均近3000辆。而面对2020年,东风风神将会推出4款新车,包括奕炫EV、风神EX1、新款AX4等。它们都有望成为品牌的销量增长点。
?
除了东风风神,捷途汽车在去年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表现,全年销量达到了13.80万辆,品牌上市16个月累计新车销量达到了17.80万辆。此外,捷途品牌目前在市场里还布局了1800+的经销商网络,覆盖更为全面。进入2020年,捷途品牌将推出X70 Coupe、X70M等五款重磅产品。
?
?
以上的车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产品品质过硬且车型比较丰富,加上不断用新品刺激市场,所以在车市低迷情况下,它们依然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除了上文的品牌,轱辘哥猜测广汽丰田、东风本田,以及吉利、长城等体系实力较强的车企也会给我们带来喜报的,期待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九个自主品牌发布最新销量数据,仅两个品牌销量同比上涨
3月车市有了复苏的迹象,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49.2%。
于自主品牌来说,长城、吉利、奇瑞、红旗等自主品牌的销量环比2月也有了一些增长。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3月共销售新车60,048辆,其中国内销量达54,106辆,环比增长671%,1-3月累计销量为150332辆,同比下降47.04%。
????长城汽车魏建军董事长曾表示,长城汽车不能只在家里考第一,一定要率先走出去,到全球去拓展市场,到外资品牌的家门口去竞争。所以在海外市场方面也有布局,3月,长城海外销量达5,942辆,环比增长98%。
吉利汽车
1-3月累计销量为20.6万辆,较2019年的36.7万辆同比下滑44%;其中3月销量为73021辆,较2019年的12.5万辆同比下滑41%。不过,3月销量环比2月暴涨245%。在此次财报发布会上,吉利更官宣今年仍保持该销量目标不变。
产品方面,ICON、一款大型SUV、一款小型车以及一些新车型将迎来升级或新增新能源车版本,此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几何和领克将分别推出一个新的模式,即一个新的全电动越野车和领克05。
一汽奔腾
一汽集团发布数据,奔腾2020年第一季度终端销量为22006辆,同比增长12%;批发整车21216辆,同比增长0.5%。2019年奔腾品牌销量同比上涨33%至12.05万辆。 ????
一汽奔腾能保持较好的增长数据,除了本身体量小,还是有一个原因,是新车的设计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汽红旗
一汽集团公布了其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量为607675辆,同比下降22.6%。品牌方面,红旗品牌销量2.5万辆,同比增长87.4%。
一汽红旗这两年是火起来了,你在路上也可以见到一些。网友评论这个品牌,喜欢红旗的无论怎么都会买,不喜欢红旗的,无论怎么劝也不会买,而销量暴增背后,徐留平可谓是功不可没,好的管理+迎合市场的产品=热销。
奇瑞集团
奇瑞汽车主要看点是出口量上,作为中国品牌中拥有较好出口市场的奇瑞,3月出口汽车总量达到了9127辆,环比增长8.4%。瑞虎8、瑞虎7、瑞虎5x等贡献了多数的销量。1-3月份,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26503辆。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
3月上汽也通用五菱汽车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宝骏品牌销量约8.22万辆,同比下滑51.5%,五菱品牌销量约17.22万辆,下滑34.33%。宝骏成立8年,累计销量已超过400万辆。
对于五菱,目前推出的新宝骏市场认可度还是不错的,上市不到半年时间,已上市了4款车型。
3月车市有了复苏的迹象,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49.2%。
于自主品牌来说,长城、吉利、奇瑞、红旗等自主品牌的销量环比2月也有了一些增长。
江铃汽车
江铃汽车3月销量25,039辆,同比下降31.96%,1至3月累计销量44,965辆,同比下降30.93%。其中,驭胜品牌 SUV3月销量120辆,同比下降24.05%,1至3月累计销量242辆,同比下降47.28%。
比亚迪
比亚迪3月份共销售新车30599辆,第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为61273两,3月份销量占一季度总销量近半。新能源车型方面,比亚迪3月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达12,256辆,其中乘用车销售11,763辆新车,而插电式混动乘用车的销量为1,330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