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第一辆汽车的诞生(时间,地点,发明家)
时间:1929年5月
地点:沈阳
发明家:李宜春
2、新中国生产的第一辆车叫什么?
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是1956年7月13日诞生的。其过程之艰难无法想象:它是在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垣中站立起来的。在此之前,我们“除了会造桌子椅子,一辆汽车也造不出来”。《焦点访谈》通过对当年第一汽车制造厂见证第一辆汽车诞生、开着第一辆汽车上路的职工的采访,再现了那段艰苦而难忘的创业历程。 “解放牌”汽车出世 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毛泽东说:我们会造什么?除了桌子椅子,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 旧中国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1953年,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以156项重大工业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前夕,一辆墨绿色的汽车从总装配线上开了下来,她被命名为“解放牌”。 1956年7月13日,汽车厂建厂三周年的前两天,第一辆汽车诞生了。从这一天起,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我们自己的汽车源源不断地一天比一天更多地从这里开出去。 汽车下线后的第一件事是到吉林省委报捷。在当年报捷车队12名司机的合影上,照片中有一位女司机叫王立忠。说起1956年7月15日,第一次开上国产汽车的那一天,笑意仍然写在她的脸上。 王立忠:我们早早就到厂子里来了。到的时候,就看见厂内相当热闹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到处都是彩旗,人简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没办法走了,都想上跟前去摸一摸,看一看,大家激动得简直是不得了了。 毛泽东圈定“解放” 生产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的第一汽车制造厂被人们称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这位日后新中国工业的巨人是从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垣中站立起来的。 几十年过去了,中央新影厂的纪录片中的声音依旧清晰:新厂址旁边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工厂的废墟,地下监狱的墙壁上染过我们同胞的鲜血,炼人炉的烟囱是杀人的残酷罪证。 在这样的地方建成新中国民族工业的第一排厂房,其意义不仅在于工业生产本身,在这里,矗立起的是民族自强与尊严的丰碑。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奠基,奠基石上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那么,产品的品牌叫什么合适呢?大家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毛主席。 一汽厂史编纂者王第兰女士:毛主席说,是不是先请他们———就指着(一机)部里的领导———先拿个意见。一机部里边的领导讨论了很长时间,有的提出了叫“前进”,有的提出叫“胜利”,还有的提出来叫“解放”,这几个名字写成了报告,专门送给毛主席,当时毛主席看了这个报告以后,沉思了一会儿就说,还是叫“解放”吧,然后拿起笔来,在“解放”两个字上画了个圈,从此我们厂生产的国产卡车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叫“解放牌”。 女“三哥”开起汽车 有了自己的工厂,有了自己的品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建设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当时年仅19岁的女司机王立忠有个绰号,叫“三哥”。 王立忠笑道:我那时候特别有劲,一只手拎一桶水都不费劲,就和男的一样,和小伙子一样,冬天也跟他们一起,像男的似的,戴个大帽子,穿个大棉袄,就这样干活,所以他们就给我起这个外号。 恶劣的自然环境,没能消磨建设者们的意志,他们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一切。黄赵銮当时从广东到长春参加一汽建设,他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当所谓的团长、旅长、排长的故事: 黄赵銮:我们说晚上睡觉当“团长”,就是冻得蜷起身来(的意思),上班走路当“旅长”,得自己旅行式的去走;吃饭当“排长”,建设工地人太多了,食堂供不应求,因此大家都排着队去吃饭…… 民族工业的骄子 在一汽建设者顶烈日战严寒艰苦创业的时候,全国人民给一汽建设以大力的支援。 经过三年的紧张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第一辆印有“中国"字样的汽车就要驶下生产线了,那么谁来开这个样车,向党和人民报捷呢?厂里决定,先由群众推荐,再由组织确定,这样,包括王立忠、于丰年在内的12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国产汽车的驾驶员。 王立忠:我当时没想到选我,我想那么多人,不可能选我当。选上以后,就特别高兴。 后来驾驶过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的驾驶员,在一汽成立了一个解放汽车班,不久之后,王立忠在这个光荣的集体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王立忠和一汽其他的创业者们一道,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不断地做着自己的努力。
3、哪里能买到老解放车
解放牌汽车 (青岛和长春)
简介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1885年诞生的,不久汽车就传到我国。解放前,我国的公路上,就像开办"万国汽车展览"一样,行驶着130多种不同牌号的汽车,但却没有一种是我国制造的。解放牌汽车的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第一批驶下生产线的解放牌汽车叫CA10型,这是一款以苏联吉斯150为蓝本制造的汽车,它自重3900公斤,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载重量为4吨,最大时速65公里,经过改进,它更适合我国的路况以及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第一批下线的解放牌卡车,参加了1956年的国庆阅兵式,之后一部分汽车在天安门被展出,在那裏,无数群众争睹国产汽车的风采。
结构性能
解放牌汽车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可是从1956年7月13日开始,老型解放车一生产就是30年,体现出我国汽车产品结构单一的状态。过去,奔驰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汽车,每两辆就有一辆是解放牌。50年代,"解放"曾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的骄傲!可是现在它“老了”,1980年,长春市郊的荒地里,上万辆滞销的"解放"排成长龙。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辆"解放"车,开下了总装配线,生产了32年的"老解放"最终停产了。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研制成功141新型车,终于打破了"三十年一贯制"的局面。新"解放"在市场上站住脚了!1987年9月,在国家评比中,新“解放”141被评为一等品;在国际招标中,它又连中三元。长春一汽这个老企业,又进入了产品系列开发阶段。
“一汽”的变化正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缩影。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形成新型的管理体制,产品结构日趋合理,更新换代日益加快,中国汽车开始大批量打入国际市场,汽车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国以来,我国一共生产了各类汽车五百多万辆。
初期的解放牌汽车有CA10 、CA10B、CA10C等型号,为后桥驱动,6缸直列水冷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70千瓦,载重量4吨,可拖带4.5吨重挂车,最高车速75千米/小时,每百千米耗油29升。以后又生产改进的CA15型(包括CA15K,CA15J等),外形与CA10相似 ,载重量为5吨 ,发动机功率85千瓦 ,最高车速80千米/小时。1956~1986年共生产102万辆。1988年进行换代设计,第二代CA14I型车载重量5吨,可拖带6吨重挂车,最大功率99千瓦,最高车速90千米/小时,每百千米耗油22.5升。该车性能优良,可靠性好,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修里程比CA10型提高一倍,达20万千米以上,可改装成多种变形车。另外,解放牌汽车还有CA34I型自卸车、CA93I型半挂列车等品种。
相关历史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您是否留意到手中1953年版的壹分纸币(其规格为90×42.5毫米,采用四色胶印。主色调为茶色。由天津印钞厂印制),这枚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为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这辆卡车就是国人早已熟悉的国产(老式)解放牌汽车。
解放牌汽车命名的两种说法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装配出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4日,装配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批国产汽车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徐徐驶出装配线。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凝聚着全体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也是党中央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国产汽车第一个品牌——“解放”牌的命名过程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据说,1953年下半年,援建一汽的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提出为新车命名问题,由孟少农转告到国内,当时的一汽厂务会多次研究,一机部也多次开会研究,并搞了征集活动,最终是如何确定为“解放”的车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段君毅将讨论和征集的若干名称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另一种说法是段君毅在-局会议上提到这件事,朱老总说,我们的部队叫-,汽车也叫“解放”吧,毛主席表示赞同,确定新车就叫解放牌。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可以确定最先生产的国产汽车,是由毛主席亲自命名的。尔后,就用毛主席为《解放日报》题字的“解放”二字的手写体,由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放大后,刻写到汽车车头第一套模子上。一汽作为国家“一五”重点建设工程,一直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从毛主席和斯大林会晤确定了这个项目,到毛主席亲自为新车命名“解放”,这是一汽人的骄傲,也是一汽人的特有的殊荣。因为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为一种产品命名,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解放造型参考了吉斯
一汽第一阶段生产的解放牌汽车的型号是CA10型。据权威人士说:“当初苏联方面要定汽车厂的名字,有人建议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厂等等,后来请示了黄敬,他说还是叫第一汽车制造厂吧!工厂代号苏联定的是A-1,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定的简单的代号,于是就提出来CA,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长春的意思,也有中国的意思,当时后者是主要的。”
CA10型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后改为李哈乔夫汽车制造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制造的。空车重3900公斤,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5公里,载重量为4吨,最大功率(KW)为71。整车结构较之苏联1955年以前生产的汽车做了部分改进。这种汽车具有发动机开动后均匀性好、刹车系统安全可靠、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更适合我国大规模建设和原材料、燃料供应情况及公路、桥梁负荷等条件。还可以根据需要把它改装成为各种用途的汽车,如公共汽车、加油汽车、运水汽车、倾卸汽车、起重汽车、工程汽车、冷藏汽车和闭式车厢载重汽车等。
第一次出口的解放牌汽车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历经五十年风雨,10月15日迎来了第100届盛会。无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还是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和非典危机,一年两届的广交会,从来没有间断过。
从共和国会展的“独生子”“长子”成长为“中国第一展”,从开启开放大门,到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广交会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中国经济与对外交往的沧桑巨变。这是约旦商人毕特先生在1957年第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陈列场上观看解放牌汽车。在这次展会上,毕特先生购买了三辆解放牌汽车,这是解放牌汽车第一次出口。
解放牌汽车印上阿尔巴尼亚钱币
解放牌汽车还曾大量出口到阿尔巴尼亚等很多国家,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曾被称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实在算不上一个陌生的国家。提起它,中年以上的中国人大都能哼唱起《歌声飞向地拉那》这首曾经传唱一时的老歌,回忆起《海岸风雷》、《宁死不屈》等阿尔巴尼亚老电影的场景。
众所周知,从1954年至1978年,中国在自己经济也很困难的情况下,对阿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阿的公路上跑的是解放牌或东风牌汽车,当地人骑的是永久牌自行车,戴的是上海牌手表,听的是红灯牌收音机。而且,解放牌汽车的“身影”还出现在了阿尔巴尼亚流通纸币的图案中呢?
笔者收藏有阿尔巴尼亚1964和1976年版面值5列克流通纸币,两枚纸币除标注的印刷版别有所不同外,其他图案完全相同。其正面图案均为一艘正在航行的货轮,背面图案则均为疾驰在大桥上的列车和满载货物行驶在公路上的老式解放牌汽车。
现在,随着新一代解放牌汽车的广泛使用,老式解放牌汽车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为中国及其他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却永远令人难忘!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1956年7月13日,崭新的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4日,装配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批国产汽车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徐徐驶出装配线。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壮举,人们怎能不由衷地欢欣鼓舞呢!7月14日上午,在汽车工人俱乐部举行的庆祝建厂三周年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向党中央、毛主席的报捷信。信中写到:“敬爱的毛主席和党中央,我们第一汽车制造厂全体职工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向您报告:党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已经实现了!今天,我们正以完成建厂任务和试制出一批国产汽车来热烈庆祝建厂三周年”,“我们正在积极作好各项生产准备,组织全面开工生产,保证以在第三季度内生产出250辆质量合乎要求的解放牌汽车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并向今年的国庆节献礼。”庆祝会后,400多名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坐上新装配成功的解放牌汽车,组成报捷车队,与全厂职工见面,驱车向省、市委报喜。全厂职工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中央大道,来观看自己亲手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中央大道成为欢乐的海洋。人们望着披红戴花的一辆辆国产汽车,想着党和人民的期望,想着三年建厂的历程,不禁涌出激情的泪花。许多人抚摸着车上刻着中国字的国产汽车,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
驾驶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老师傅马国范更是激动。过去,他开了二十几年外国车,解放了,听说要建自己的汽车厂,造自己的大汽车,他谢绝了旧掌柜的挽留,毅然参加了建厂行列。三年间,他天天超额完成任务,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组织上决定选派12名优秀的司机驾驶第一批国产汽车,他被选上了,而且是驾驶第一辆。他思前想后,怎能抑制得住眼里激情的泪水。被选上的女司机王立忠,在报喜车队中驾驶着国产汽车,人们向她投出羡慕的目光,她永远忘不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一天,是汽车城的节日,12辆报喜车绕厂一周后,浩浩荡荡驶向市区。长春市也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成千上万的人站在道路两旁,争先恐后地目睹国产汽车的风采。人们不断向车队抛洒五彩缤纷的纸花,没有纸花的就拿高粱、苞米、谷子往汽车上抛洒。在市政府门前,人们的感情达到了更为炽热的程度,路被人海堵住了,连一道缝都没有,汽车走不了啦,只好在维持秩序同志的指挥下,用最慢的速度前行。许多人都想坐到车上去,有的人站在脚踏板上,有的人坐在翼子板上,就连前保险杠上也坐满了人。7月份是大热的天,晒得大家满头大汗,可谁也不肯下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非要坐一下我们国家制造的汽车,当汽车停下来让她坐一会儿后,她高兴地说,我可坐上咱们国家自己制造的汽车了,活得真值个儿。12辆报捷车队的最后一辆坐的是工程师代表,当车子在欢呼声中行进时,兴奋之余回想起过去的历史,感慨万千,他们说,我们早就看到了汽车,也学习了怎样制造汽车,但是过去只能修配汽车,直到解放后建设汽车厂,我们才找到归宿。被眼前热烈场面所感染,他们还兴致勃勃地凑起一幅对联:“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
马国范老师傅为开第一辆国产车又剃头又刮脸,他表露出的幸福心情被同行刘义注意到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他搞文艺工作的哥哥,他哥哥刘忠听后也激动不已,就编了一首歌词《老司机》,请作曲家先程谱了曲。歌中唱到:“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扬,拉起了手风琴我唠唠家常,想当年我十八岁学会了开汽车,摆弄那外国车我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啥模样,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哟嗬嗬……”这首歌流传很广,成为哙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凝聚着全体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也是党中央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国产汽车第一个品牌-“解放”牌的命名过程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据说,1953年下半年,援建一汽的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提出为新车命名问题,由孟少农转告到国内,当时的一汽厂务会多次研究,一机部也多次开会研究,并搞了征集活动,怎么定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段君毅将讨论和征集的若干名称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另一种说法是段君毅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到这件事,朱老总说,我们的部队叫解放军,汽车也叫“解放”吧,毛主席表示赞同,确定新车就叫解放牌。无论是那种说法,可以确定最先生产的国产汽车是毛主席亲自命名。尔后,就用毛主席为《解放日报》题字的“解放”二字的手写体,由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放大后,刻写到汽车车头第一套模子上。一汽做为国家“一五”重点建设工程,一直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从毛主席和斯大林会晤确定了这个项目,到毛主席亲自为新车命名“解放”,这是一汽人的骄傲,也是一汽人的特有的殊荣。因为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为一种产品命名,这也是绝无仅有的。“解放”两字包含很深的寓意,也充分表达了翻身后中国人民的心声。
一汽第一阶段生产的解放牌汽车的型号是CA10型。据权威人士孟少农说:“当初苏联方面要定汽车厂的名字,有人建议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厂等等,后来请示了黄敬,他说还是叫第一汽车制造厂吧!工厂代号苏联定的是A-1,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定的简单的代号,于是就提出来CA,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长春的意思,也有中国的意思,当时后者是主要的。”
CA10型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后改为李哈乔夫汽车制造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制造的。空车重3900公斤,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5公里,载重量为4吨,最大功率(KW)为71。整车结构较之苏联1955年以前生产的汽车做了部分改进。这种汽车具有发动机开动后均匀性好,刹车系统安全可靠,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更适合我国大规模建设和原材料、燃料供应情况及公路、桥梁负荷等条件。还可以根据需要把它改装成为各种用途的汽车,如公共汽车、加油汽车、运水汽车、倾卸汽车、起重汽车、工程汽车、冷藏汽车和闭式车箱载重汽车等。
参考资料:http://ke.网络.com/view/126507.htm
4、新中国第一辆汽车
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是1956年7月13日诞生的。其过程之艰难无法想象:它是在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垣中站立起来的。在此之前,我们“除了会造桌子椅子,一辆汽车也造不出来”。《焦点访谈》通过对当年第一汽车制造厂见证第一辆汽车诞生、开着第一辆汽车上路的职工的采访,再现了那段艰苦而难忘的创业历程。 “解放牌”汽车出世 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毛泽东说:我们会造什么?除了桌子椅子,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 旧中国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1953年,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以156项重大工业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前夕,一辆墨绿色的汽车从总装配线上开了下来,她被命名为“解放牌”。 1956年7月13日,汽车厂建厂三周年的前两天,第一辆汽车诞生了。从这一天起,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我们自己的汽车源源不断地一天比一天更多地从这里开出去。 汽车下线后的第一件事是到吉林省委报捷。在当年报捷车队12名司机的合影上,照片中有一位女司机叫王立忠。说起1956年7月15日,第一次开上国产汽车的那一天,笑意仍然写在她的脸上。 王立忠:我们早早就到厂子里来了。到的时候,就看见厂内相当热闹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到处都是彩旗,人简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没办法走了,都想上跟前去摸一摸,看一看,大家激动得简直是不得了了。 毛泽东圈定“解放” 生产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的第一汽车制造厂被人们称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这位日后新中国工业的巨人是从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垣中站立起来的。 几十年过去了,中央新影厂的纪录片中的声音依旧清晰:新厂址旁边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工厂的废墟,地下监狱的墙壁上染过我们同胞的鲜血,炼人炉的烟囱是杀人的残酷罪证。 在这样的地方建成新中国民族工业的第一排厂房,其意义不仅在于工业生产本身,在这里,矗立起的是民族自强与尊严的丰碑。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奠基,奠基石上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那么,产品的品牌叫什么合适呢?大家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毛主席。 一汽厂史编纂者王第兰女士:毛主席说,是不是先请他们———就指着(一机)部里的领导———先拿个意见。一机部里边的领导讨论了很长时间,有的提出了叫“前进”,有的提出叫“胜利”,还有的提出来叫“解放”,这几个名字写成了报告,专门送给毛主席,当时毛主席看了这个报告以后,沉思了一会儿就说,还是叫“解放”吧,然后拿起笔来,在“解放”两个字上画了个圈,从此我们厂生产的国产卡车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叫“解放牌”。 女“三哥”开起汽车 有了自己的工厂,有了自己的品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建设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当时年仅19岁的女司机王立忠有个绰号,叫“三哥”。 王立忠笑道:我那时候特别有劲,一只手拎一桶水都不费劲,就和男的一样,和小伙子一样,冬天也跟他们一起,像男的似的,戴个大帽子,穿个大棉袄,就这样干活,所以他们就给我起这个外号。 恶劣的自然环境,没能消磨建设者们的意志,他们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一切。黄赵銮当时从广东到长春参加一汽建设,他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当所谓的团长、旅长、排长的故事: 黄赵銮:我们说晚上睡觉当“团长”,就是冻得蜷起身来(的意思),上班走路当“旅长”,得自己旅行式的去走;吃饭当“排长”,建设工地人太多了,食堂供不应求,因此大家都排着队去吃饭…… 民族工业的骄子 在一汽建设者顶烈日战严寒艰苦创业的时候,全国人民给一汽建设以大力的支援。 经过三年的紧张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第一辆印有“中国"字样的汽车就要驶下生产线了,那么谁来开这个样车,向党和人民报捷呢?厂里决定,先由群众推荐,再由组织确定,这样,包括王立忠、于丰年在内的12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国产汽车的驾驶员。 王立忠:我当时没想到选我,我想那么多人,不可能选我当。选上以后,就特别高兴。 后来驾驶过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的驾驶员,在一汽成立了一个解放汽车班,不久之后,王立忠在这个光荣的集体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王立忠和一汽其他的创业者们一道,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不断地做着自己的努力。
5、解放牌汽车的相关历史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您是否留意到手中1953年版的壹分纸币(其规格为90×42.5毫米,采用四色胶印。主色调为茶色。由天津印钞厂印制),这枚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为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这辆卡车就是国人早已熟悉的国产(老式)解放牌汽车。
解放牌汽车命名的两种说法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装配出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国产汽车第一个品牌——“解放”牌的命名过程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解放造型参考了吉斯
CA10型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后改为李哈乔夫汽车制造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制造的。这种汽车具有发动机开动后均匀性好、刹车系统安全可靠、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更适合我国大规模建设和原材料、燃料供应情况及公路、桥梁负荷等条件。还可以根据需要把它改装成为各种用途的汽车,如公共汽车、加油汽车、运水汽车、倾卸汽车、起重汽车、工程汽车、冷藏汽车和闭式车厢载重汽车等。
第一次出口的解放牌汽车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历经五十年风雨,10月15日迎来了第100届盛会。无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还是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和非典危机,一年两届的广交会,从来没有间断过。
从共和国会展的“独生子”“长子”成长为“中国第一展”,从开启开放大门,到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广交会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中国经济与对外交往的沧桑巨变。这是约旦商人毕特先生在1957年第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陈列场上观看解放牌汽车。在这次展会上,毕特先生购买了三辆解放牌汽车,这是解放牌汽车第一次出口。
解放牌汽车印上阿尔巴尼亚钱币
解放牌汽车还曾大量出口到阿尔巴尼亚等很多国家,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曾被称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实在算不上一个陌生的国家。提起它,中年以上的中国人大都能哼唱起《歌声飞向地拉那》这首曾经传唱一时的老歌,回忆起《海岸风雷》、《宁死不屈》等阿尔巴尼亚老电影的场景。
众所周知,从1954年至1978年,中国在自己经济也很困难的情况下,对阿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阿的公路上跑的是解放牌或东风牌汽车,当地人骑的是永久牌自行车,戴的是上海牌手表,听的是红灯牌收音机。而且,解放牌汽车的“身影”还出现在了阿尔巴尼亚流通纸币的图案中呢?
笔者收藏有阿尔巴尼亚1964和1976年版面值5列克流通纸币,两枚纸币除标注的印刷版别有所不同外,其他图案完全相同。其正面图案均为一艘正在航行的货轮,背面图案则均为疾驰在大桥上的列车和满载货物行驶在公路上的老式解放牌汽车。
随着新一代解放牌汽车的广泛使用,老式解放牌汽车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为中国及其他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却永远令人难忘!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1956年7月13日,崭新的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4日,装配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批国产汽车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徐徐驶出装配线。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壮举,人们怎能不由衷地欢欣鼓舞呢!7月14日上午,在汽车工人俱乐部举行的庆祝建厂三周年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向党中央、毛主席的报捷信。信中写到:“敬爱的毛主席和党中央,我们第一汽车制造厂全体职工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向您报告:党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已经实现了!今天,我们正以完成建厂任务和试制出一批国产汽车来热烈庆祝建厂三周年”,“我们正在积极作好各项生产准备,组织全面开工生产,保证以在第三季度内生产出250辆质量合乎要求的解放牌汽车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并向今年的国庆节献礼。”庆祝会后,400多名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坐上新装配成功的解放牌汽车,组成报捷车队,与全厂职工见面,驱车向省、市委报喜。全厂职工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中央大道,来观看自己亲手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中央大道成为欢乐的海洋。人们望着披红戴花的一辆辆国产汽车,想着党和人民的期望,想着三年建厂的历程,不禁涌出激情的泪花。许多人抚摸着车上刻着中国字的国产汽车,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
驾驶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老师傅马国范更是激动。过去,他开了二十几年外国车,解放了,听说要建自己的汽车厂,造自己的大汽车,他谢绝了旧掌柜的挽留,毅然参加了建厂行列。三年间,他天天超额完成任务,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组织上决定选派12名优秀的司机驾驶第一批国产汽车,他被选上了,而且是驾驶第一辆。他思前想后,怎能抑制得住眼里激情的泪水。被选上的女司机王立忠,在报喜车队中驾驶着国产汽车,人们向她投出羡慕的目光,她永远忘不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一天,是汽车城的节日,12辆报喜车绕厂一周后,浩浩荡荡驶向市区。长春市也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成千上万的人站在道路两旁,争先恐后地目睹国产汽车的风采。人们不断向车队抛洒五彩缤纷的纸花,没有纸花的就拿高粱、苞米、谷子往汽车上抛洒。在市政府门前,人们的感情达到了更为炽热的程度,路被人海堵住了,连一道缝都没有,汽车走不了啦,只好在维持秩序同志的指挥下,用最慢的速度前行。许多人都想坐到车上去,有的人站在脚踏板上,有的人坐在翼子板上,就连前保险杠上也坐满了人。7月份是大热的天,晒得大家满头大汗,可谁也不肯下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非要坐一下我们国家制造的汽车,当汽车停下来让她坐一会儿后,她高兴地说,我可坐上咱们国家自己制造的汽车了,活得真值个儿。12辆报捷车队的最后一辆坐的是工程师代表,当车子在欢呼声中行进时,兴奋之余回想起过去的历史,感慨万千,他们说,我们早就看到了汽车,也学习了怎样制造汽车,但是过去只能修配汽车,直到解放后建设汽车厂,我们才找到归宿。被眼前热烈场面所感染,他们还兴致勃勃地凑起一副对联:“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
马国范老师傅为开第一辆国产车又剃头又刮脸,他表露出的幸福心情被同行刘义注意到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他搞文艺工作的哥哥,他哥哥刘忠听后也激动不已,就编了一首歌词《老司机》,请作曲家先程谱了曲。歌中唱到:“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扬,拉起了手风琴我唠唠家常,想当年我十八岁学会了开汽车,摆弄那外国车我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啥模样,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哟嗬嗬……”这首歌流传很广,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凝聚着全体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也是党中央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国产汽车第一个品牌-“解放”牌的命名过程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据说,1953年下半年,援建一汽的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提出为新车命名问题,由孟少农转告到国内,当时的一汽厂务会多次研究,一机部也多次开会研究,并搞了征集活动,怎么定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段君毅将讨论和征集的若干名称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另一种说法是段君毅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到这件事,朱老总说,我们的部队叫解放军,汽车也叫“解放”吧,毛主席表示赞同,确定新车就叫解放牌。无论是那种说法,可以确定最先生产的国产汽车是毛主席亲自命名。尔后,就用毛主席为《解放日报》题字的“解放”二字的手写体,由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放大后,刻写到汽车车头第一套模子上。一汽做为国家“一五”重点建设工程,一直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从毛主席和斯大林会晤确定了这个项目,到毛主席亲自为新车命名“解放”,这是一汽人的骄傲,也是一汽人的特有的殊荣。因为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为一种产品命名,这也是绝无仅有的。“解放”两字包含很深的寓意,也充分表达了翻身后中国人民的心声。
一汽第一阶段生产的解放牌汽车的型号是CA10型。据权威人士孟少农说:“当初苏联方面要定汽车厂的名字,有人建议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厂等等,后来请示了黄敬,他说还是叫第一汽车制造厂吧!工厂代号苏联定的是A-1,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定的简单的代号,于是就提出来CA,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长春的意思,也有中国的意思,当时后者是主要的。”
CA10型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后改为李哈乔夫汽车制造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制造的。空车重3900公斤,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5公里,载重量为4吨,最大功率(KW)为71。
解放牌汽车的今天
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通用公司”或“公司”)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企业。合资双方自2006年5月31日起就合作事宜进行意向性接触,并于2009年7月27日正式注册成立一汽通用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人民币,双方各占50%股份。合资经营期限为30年,合资公司注册地为吉林省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
为了经营需要,公司下设一汽哈尔滨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一汽通用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两个生产基地。基地总建筑面积为36.81万平方米。具有冲压、车身焊装、电泳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及与其配套的车架、车箱、车桥三大总成生产线。具备了包括轻卡车1吨、2吨、3吨、皮卡系列、工程车、MPV系列的产品型谱。出口方式含整车出口与CKD、SKD组装,并在俄罗斯、乌克兰、墨西哥、越南都有组装厂,现已出口东南亚、美洲、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牌宣扬:解放轻卡、全球通用
公司使命:集成合作优势,通过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最佳感受、符合环保要求的低成本产品,成为可持续盈利、股东价值最大化,员工引以为荣的企业。
公司愿景:生产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用户最信赖的产品,成为世界第一的轻型商用车制造商。

6、长春解放车的的型号
解放牌汽车(FAW),是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汽车品牌,是首个国产品牌汽车,终结了中国没有国产车的历史。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段君毅将讨论的若干名称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主席给新车起了个品牌名叫“解放”。第一批下生产线的车CA10型卡车,是款以苏联吉斯150卡车蓝图制造的汽车,也是日后被昵称为老解放卡车,该车款连续生产达30年,直到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辆车下线为止。第二款后续车种CA141为解放141卡车。2009年7月27日解放牌由一汽和美国通用汽车合作。
基本简介
第一批驶下生产线的解放牌汽车叫CA10型,这是一款以苏联吉斯150为蓝本制造的汽车,它自重3900公斤,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载重量为4吨,最大时速65公里,经过改进,它更适合我国的路况以及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第一批下线的解放牌卡车,参加了1956年的国庆阅兵式,之后一部分汽车在天安门被展出,在那里,无数群众争睹国产汽车的风采。
结构性能
解放牌汽车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可是从1956年7月13日开始,老型解放车一生产就是30年,体现出我国汽车产品结构单一的状态。过去,奔驰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汽车,每两辆就有一辆是解放牌。50年代,"解放"曾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的骄傲!可是现在它“老了”,1980年,长春市郊的荒地里,上万辆滞销的"解放"排成长龙。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辆"解放"车,开下了总装配线,生产了32年的"老解放"最终停产了。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研制成功141新型车,终于打破了"三十年一贯制"的局面。新"解放"在市场上站住脚了!1987年9月,在国家评比中,新“解放”141被评为一等品;在国际招标中,它又连中三元。长春一汽这个老企业,又进入了产品系列开发阶段。
“一汽”的变化正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缩影。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形成新型的管理体制,产品结构日趋合理,更新换代日益加快,中国汽车开始大批量打入国际市场,汽车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国以来,我国一共生产了各类汽车五百多万辆。
初期的解放牌汽车有CA10 、CA10B、CA10C等型号,为后桥驱动,6缸直列水冷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70千瓦,载重量4吨,可拖带4.5吨重挂车,最高车速75千米/小时,每百千米耗油29升。以后又生产改进的CA15型(包括CA15K,CA15J等),外形与CA10相似 ,载重量为5吨 ,发动机功率85千瓦 ,最高车速80千米/小时。1956~1986年共生产102万辆。1988年进行换代设计,第二代CA14I型车载重量5吨,可拖带6吨重挂车,最大功率99千瓦,最高车速90千米/小时,每百千米耗油22.5升。该车性能优良,可靠性好,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修里程比CA10型提高一倍,达20万千米以上,可改装成多种变形车。另外,解放牌汽车还有CA34I型自卸车、CA93I型半挂列车等品种。
汽车诞生
1956年7月13日,崭新的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4日,装配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批国产汽车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徐徐驶出装配线。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壮举,人们怎能不由衷地欢欣鼓舞呢!7月14日上午,在汽车工人俱乐部举行的庆祝建厂三周年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向党中央、毛主席的报捷信。信中写到:“敬爱的毛主席和党中央,我们第一汽车制造厂全体职工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向您报告:党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已经实现了!今天,我们正以完成建厂任务和试制出一批国产汽车来热烈庆祝建厂三周年”,“我们正在积极作好各项生产准备,组织全面开工生产,保证以在第三季度内生产出250辆质量合乎要求的解放牌汽车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并向今年的国庆节献礼。”庆祝会后,400多名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坐上新装配成功的解放牌汽车,组成报捷车队,与全厂职工见面,驱车向省、市委报喜。全厂职工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中央大道,来观看自己亲手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中央大道成为欢乐的海洋。人们望着披红戴花的一辆辆国产汽车,想着党和人民的期望,想着三年建厂的历程,不禁涌出激情的泪花。许多人抚摸着车上刻着中国字的国产汽车,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
驾驶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老师傅马国范更是激动。过去,他开了二十几年外国车,解放了,听说要建自己的汽车厂,造自己的大汽车,他谢绝了旧掌柜的挽留,毅然参加了建厂行列。三年间,他天天超额完成任务,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组织上决定选派12名优秀的司机驾驶第一批国产汽车,他被选上了,而且是驾驶第一辆。他思前想后,怎能抑制得住眼里激情的泪水。被选上的女司机王立忠,在报喜车队中驾驶着国产汽车,人们向她投出羡慕的目光,她永远忘不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一天,是汽车城的节日,12辆报喜车绕厂一周后,浩浩荡荡驶向市区。长春市也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成千上万的人站在道路两旁,争先恐后地目睹国产汽车的风采。人们不断向车队抛洒五彩缤纷的纸花,没有纸花的就拿高粱、苞米、谷子往汽车上抛洒。在市政府门前,人们的感情达到了更为炽热的程度,路被人海堵住了,连一道缝都没有,汽车走不了啦,只好在维持秩序同志的指挥下,用最慢的速度前行。许多人都想坐到车上去,有的人站在脚踏板上,有的人坐在翼子板上,就连前保险杠上也坐满了人。7月份是大热的天,晒得大家满头大汗,可谁也不肯下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非要坐一下我们国家制造的汽车,当汽车停下来让她坐一会儿后,她高兴地说,我可坐上咱们国家自己制造的汽车了,活得真值个儿。12辆报捷车队的最后一辆坐的是工程师代表,当车子在欢呼声中行进时,兴奋之余回想起过去的历史,感慨万千,他们说,我们早就看到了汽车,也学习了怎样制造汽车,但是过去只能修配汽车,直到解放后建设汽车厂,我们才找到归宿。被眼前热烈场面所感染,他们还兴致勃勃地凑起一副对联:“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
马国范老师傅为开第一辆国产车又剃头又刮脸,他表露出的幸福心情被同行刘义注意到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他搞文艺工作的哥哥,他哥哥刘忠听后也激动不已,就编了一首歌词《老司机》,请作曲家先程谱了曲。歌中唱到:“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扬,拉起了手风琴我唠唠家常,想当年我十八岁学会了开汽车,摆弄那外国车我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啥模样,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哟嗬嗬……”这首歌流传很广,成为哙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凝聚着全体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也是党中央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国产汽车第一个品牌-“解放”牌的命名过程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据说,1953年下半年,援建一汽的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提出为新车命名问题,由孟少农转告到国内,当时的一汽厂务会多次研究,一机部也多次开会研究,并搞了征集活动,怎么定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段君毅将讨论和征集的若干名称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另一种说法是段君毅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到这件事,朱老总说,我们的部队叫解放军,汽车也叫“解放”吧,毛主席表示赞同,确定新车就叫解放牌。无论是那种说法,可以确定最先生产的国产汽车是毛主席亲自命名。尔后,就用毛主席为《解放日报》题字的“解放”二字的手写体,由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放大后,刻写到汽车车头第一套模子上。一汽做为国家“一五”重点建设工程,一直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从毛主席和斯大林会晤确定了这个项目,到毛主席亲自为新车命名“解放”,这是一汽人的骄傲,也是一汽人的特有的殊荣。因为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为一种产品命名,这也是绝无仅有的。“解放”两字包含很深的寓意,也充分表达了翻身后中国人民的心声。
一汽第一阶段生产的解放牌汽车的型号是CA10型。据权威人士孟少农说:“当初苏联方面要定汽车厂的名字,有人建议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厂等等,后来请示了黄敬,他说还是叫第一汽车制造厂吧!工厂代号苏联定的是A-1,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定的简单的代号,于是就提出来CA,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长春的意思,也有中国的意思,当时后者是主要的。”
CA10型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后改为李哈乔夫汽车制造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制造的。空车重3900公斤,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5公里,载重量为4吨,最大功率(KW)为71。整车结构较之苏联1955年以前生产的汽车做了部分改进。这种汽车具有发动机开动后均匀性好,刹车系统安全可靠,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更适合我国大规模建设和原材料、燃料供应情况及公路、桥梁负荷等条件。还可以根据需要把它改装成为各种用途的汽车,如公共汽车、加油汽车、运水汽车、倾卸汽车、起重汽车、工程汽车、冷藏汽车和闭式车箱载重汽车等。
发展现状
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通用公司”或“公司”)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企业。合资双方自2006年5月31日起就合作事宜进行意向性接触,并于2009年7月27日正式注册成立一汽通用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人民币,双方各占50%股份。合资经营期限为30年,合资公司注册地为吉林省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
为了经营需要,公司下设一汽哈尔滨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一汽通用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两个生产基地。基地总建筑面积为36.81万平方米。具有冲压、车身焊装、电泳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及与其配套的车架、车箱、车桥三大总成生产线。具备了包括轻卡车1吨、2吨、3吨、皮卡系列、工程车、MPV系列的产品型谱。出口方式含整车出口与CKD、SKD组装,并在俄罗斯、乌克兰、墨西哥、越南都有组装厂,现已出口东南亚、美洲、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牌宣扬:解放轻卡、全球通用
公司使命:集成合作优势,通过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最佳感受、符合环保要求的低成本产品,成为可持续盈利、股东价值最大化,员工引以为荣的企业。
公司愿景:生产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用户最信赖的产品,成为世界第一的轻型商用车制造商。
相关历史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您是否留意到手中1953年版的壹分纸币(其规格为90×42.5毫米,采用四色胶印。主色调为茶色。由天津印钞厂印制),这枚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为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这辆卡车就是国人早已熟悉的国产(老式)解放牌汽车。
解放牌汽车命名的两种说法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装配出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4日,装配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批国产汽车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徐徐驶出装配线。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凝聚着全体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也是党中央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国产汽车第一个品牌——“解放”牌的命名过程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据说,1953年下半年,援建一汽的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提出为新车命名问题,由孟少农转告到国内,当时的一汽厂务会多次研究,一机部也多次开会研究,并搞了征集活动,最终是如何确定为“解放”的车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段君毅将讨论和征集的若干名称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另一种说法是段君毅在-局会议上提到这件事,朱老总说,我们的部队叫-,汽车也叫“解放”吧,毛主席表示赞同,确定新车就叫解放牌。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可以确定最先生产的国产汽车,是由毛主席亲自命名的。尔后,就用毛主席为《解放日报》题字的“解放”二字的手写体,由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放大后,刻写到汽车车头第一套模子上。一汽作为国家“一五”重点建设工程,一直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从毛主席和斯大林会晤确定了这个项目,到毛主席亲自为新车命名“解放”,这是一汽人的骄傲,也是一汽人的特有的殊荣。因为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为一种产品命名,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解放造型参考了吉斯
一汽第一阶段生产的解放牌汽车的型号是CA10型。据权威人士说:“当初苏联方面要定汽车厂的名字,有人建议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厂等等,后来请示了黄敬,他说还是叫第一汽车制造厂吧!工厂代号苏联定的是A-1,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定的简单的代号,于是就提出来CA,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长春的意思,也有中国的意思,当时后者是主要的。”
CA10型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后改为李哈乔夫汽车制造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制造的。空车重3900公斤,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5公里,载重量为4吨,最大功率(KW)为71。整车结构较之苏联1955年以前生产的汽车做了部分改进。这种汽车具有发动机开动后均匀性好、刹车系统安全可靠、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更适合我国大规模建设和原材料、燃料供应情况及公路、桥梁负荷等条件。还可以根据需要把它改装成为各种用途的汽车,如公共汽车、加油汽车、运水汽车、倾卸汽车、起重汽车、工程汽车、冷藏汽车和闭式车厢载重汽车等。
第一次出口的解放牌汽车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历经五十年风雨,10月15日迎来了第100届盛会。无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还是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和非典危机,一年两届的广交会,从来没有间断过。
从共和国会展的“独生子”“长子”成长为“中国第一展”,从开启开放大门,到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广交会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中国经济与对外交往的沧桑巨变。这是约旦商人毕特先生在1957年第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陈列场上观看解放牌汽车。在这次展会上,毕特先生购买了三辆解放牌汽车,这是解放牌汽车第一次出口。
解放牌汽车印上阿尔巴尼亚钱币
解放牌汽车还曾大量出口到阿尔巴尼亚等很多国家,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曾被称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实在算不上一个陌生的国家。提起它,中年以上的中国人大都能哼唱起《歌声飞向地拉那》这首曾经传唱一时的老歌,回忆起《海岸风雷》、《宁死不屈》等阿尔巴尼亚老电影的场景。
众所周知,从1954年至1978年,中国在自己经济也很困难的情况下,对阿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阿的公路上跑的是解放牌或东风牌汽车,当地人骑的是永久牌自行车,戴的是上海牌手表,听的是红灯牌收音机。而且,解放牌汽车的“身影”还出现在了阿尔巴尼亚流通纸币的图案中呢?
笔者收藏有阿尔巴尼亚1964和1976年版面值5列克流通纸币,两枚纸币除标注的印刷版别有所不同外,其他图案完全相同。其正面图案均为一艘正在航行的货轮,背面图案则均为疾驰在大桥上的列车和满载货物行驶在公路上的老式解放牌汽车。
现在,随着新一代解放牌汽车的广泛使用,老式解放牌汽车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为中国及其他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却永远令人难忘!
参考资料一气解放有限公司官网
7、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叫什么名字
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是”解放牌”载重汽车。
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下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早在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时,即与苏联政府商定,由苏联全面援助我国建设一个中型卡车制造厂,年产三万辆。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成立了以郭力为主任,孟少农、胡云方为副主任的汽车工业筹备组。在以苏联斯大林汽车厂总设计师斯莫林为组长的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开始了厂址选择、勘探设计等工作。1951年3月19日,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政务院财委审查批准,汽车制造厂选址在长春西南郊的孟家屯车站西北侧。1952年7月,中央决定在长春成立“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六五二厂(汽车制造厂代号)”。同年12月28日中央任命饶斌为厂长,郭力、孟少农为副厂长,顾循为党委书记。
1953年6月9日,毛泽东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汽车厂的指示》,《指示》完全赞成第一机械工业部党组关于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建议,并指出:“由于我们技术落后和没有经验,要在三年内建成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工程,将有很大的困难。因此,中央通报全国,责成各有关部门对长春汽车厂的建设予以最大的支持。中央组织部迅速调配需要技术干部和行政管理干部,全国各企业部门优先制造汽车厂所需要的配件,并切实保证质量”。为了确保建厂的速度和质量,中央还要求第一机械工业部每月汇报长春汽车厂的建厂情况,对于重大问题随时报告中央。之后,全国掀起支援长春汽车厂建设的热烈场面。
作为新中国第一座汽车制造厂,要有正式的名字。当初有人建议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厂等等,后来定名为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7月15日,一汽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李岚清等六名年轻共产党员将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抬入大会会场,顿时全场一片沸腾。从各地调来的一万多名建设大军,在一匹红绸上签名向党中央表决心,一定要在三年内建成汽车厂。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一场规模宏大的建设工程开始了。
解放初期的长春条件很艰苦,但干部、工人们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艰苦创业。他们头顶青天,脚踏荒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为抢进度,冬季他们创造性地采用火车头向建筑工地供热,保证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情况下都能持续施工。夏季头顶烈日,赤裸上身,光脚爬上30多米高处捆绑钢筋,浇注混凝土。
一汽的建设者一面建设厂房,一面开工生产。经党中央批准,新车的名字叫“解放”,用的是毛主席为《解放日报》题写的“解放”二字,由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放大后,刻写到汽车车头上。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从总装配线上开出。7月14日,第一批12辆解放牌汽车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徐徐驶出装配线。这标志着党中央下达的三年建厂生产的任务胜利完成,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凝聚着全体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也是党中央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壮举,人们不由地欢欣鼓舞、奔走相告。7月14日上午,在汽车工人俱乐部举行的庆祝建厂三周年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向党中央、毛主席的报捷信。信中写道:“敬爱的毛主席和党中央,我们第一汽车制造厂全体职工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向您报告:党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已经实现了!”庆祝会后,400多名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坐上新装配下线的解放牌汽车,组成报捷车队,与全厂职工见面,驱车向省、市委报喜。全厂职工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中央大道,观看自己亲手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人们望着披红戴花的一辆辆国产汽车,想着党和人民的期望,想着三年建厂的历程,不禁涌出激动的泪花,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型号为CA10,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装有90匹马力、六个汽缸的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为65公里,载重量为四吨。1956年8月23日,解放牌汽车运到北京,首次行驶在天安门广场,受到首都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10月15日,一汽隆重举行开工生产典礼,赠给参加典礼的苏联代表团一辆“000002”号解放牌汽车,答谢苏联政府和人民对一汽的支援。从此解放牌汽车奔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为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8、我觉得红旗是国产车,中国人应该开红旗,我想买1辆.懂得朋友介绍下
现在的红旗都是日本血统了
http://auto.tom.com/2006-12-14/000C/84224711.html
与丰田合作,换回技术,拯救红旗,曾经是一汽与丰田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2年6月,一汽集团与天津汽车集团签署联合重组协议,天汽集团将手中持有的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的50.98%转让给一汽。
2002年8月,一汽与丰田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出资成立一汽丰田。
2002年10月,一汽与成都工业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成都一汽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顺利重组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在一汽集团连续重组与丰田相关的汽车生产企业背后,针对丰田与一汽之间的关系,也有颇多猜测。据《新汽车》调查,其实,在双方大手笔合作的背后,还有隐藏部分,它恰恰是为一汽集团的自主品牌轿车谋划,特别是挽救红旗轿车。
由一汽集团重组丰田汽车在中国的汽车资产,丰田汽车可以扩大在中国的造车范围,并获得更多的政府资源,以使其能在全球报捷的同时,在中国市场也能夺得相当的份额。
对于一汽而言,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扩大集团自身的规模,同时,可以整合自身的实力,更为重要的是,一汽集团可以拓展自主品牌汽车的序列。
当时,一汽集团党委副书记马振东告诉《新汽车》记者说:“丰田帮助我们开发红旗新车型,这是一汽和丰田合作的另外一个项目了。或者让丰田技术转让,或者我们再买一个车型,支撑着轿车干。”
现在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
2005年4月,一汽集团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了红旗HQ3,该车被称为是红旗轿车复兴的关键所在。当时,一汽方面介绍,红旗HQ3是由一汽集团与丰田在第四代Majesta平台上联合开发的一款高品质豪华公商务用车。
“在‘十一五’期间,作为中国第一品牌的红旗,我们要彻底地把质量这个槛给它过去,改变国产品牌汽车的形象,把我们红旗这个自主品牌融入到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去,”一汽轿车副总经理付炳锋对《新汽车》说,“所以HQ3并没有把东方之子这样的车型作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把同一时代的这些知名的轿车定为我们的竞争目标。”
Majesta平台是丰田重要的生产平台,不会轻易许人。
1955年借助皇冠品牌,丰田第一次进入了乘用车生产领域。在这之前,丰田基本只生产工艺粗糙的轻卡。而这时它的竞争对手却在大规模生产乘用车,这主要包括日产的Austin、五十铃Hilman、雷诺4CV等。
1957年,皇冠品牌被带到美国。丰田很快发现,美国巨大的国土面积和高速公路对一辆仅仅使用1.5升发动机的紧凑型小车来说没有生存可能。丰田喜一郎决定让皇冠暂时退出美国市场,来重新考虑它在公司的未来。接下来的10代皇冠轿车一直只在日本本土销售,在车身尺寸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吸引了大量的日本消费者。
终于,第11代皇冠重新开始瞄准日本以外的市场。
Royal和Majesta是主推的两个型号。此外还有以上两个型号的运动版本——Athlete同时推出。Royal和Athlete使用的都是丰田前置后驱平台。只在日本本土销售的Progres也使用这个平台。
Majesta则与雷克萨斯的GS300/400共用平台。他们的GOA安全车身设计是全新的,完全满足苛刻的欧洲、美国和欧盟的碰撞法规。车身刚性提高了25%。0.29的风阻系数得益于车身的空气动力学大包围设计和覆盖整个底盘的整流板。
Majesta的含金量可见一斑。丰田何以能够以这款车的平台来换得与一汽的成功合资?
一汽集团技术中心相关设计师对《新汽车》透露,迄今为止,一汽方面没有获得该车型的生产数据,更惶论设计数据。目前,红旗HQ3的主体是彻底的丰田Majesta。在拯救红旗的压力下,一汽集团只能勉力为之,将Majesta外观的相关部件改换成红旗的标识。换言之,红旗HQ3应该是“Majesta红旗”。
一汽曾经希望红旗HQ3与合资公司的皇冠轿车共线生产,减轻技术方面的压力,但次提案未获得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红旗HQ3只能采取KD组装的方式面向市场。
一汽原本希望仿照夏利模式,在拥有外方提供的平台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开发属于自主品牌的新红旗。但是当丰田在广州寻找到第二个合资伙伴后,一汽借力丰田技术拯救红旗的计划已告失败。
9、中国第一个汽车
第一辆汽车是解放牌汽车
第一辆小轿车是红旗牌汽车,只不过当时叫东风
10、新中国第一辆汽车是怎样诞生的
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亲自拍板决定新中国一定要自已造出汽车,努力争取苏联外援,中国众多的汽车技术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在1956年7月13日终于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汽车。
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大事记:
1949年,共和国开国大典结束不久,毛泽东乘坐专列抵达莫斯科,此行的目的,既是为了中苏结盟,同时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争取外援。
1949年12月21日,刚刚到达莫斯科的毛泽东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当看到一辆接一辆的汽车驶下装配线时,当即决定新中国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工厂。
在与斯大林会谈的两个月后,周恩来与前苏联政府签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确定了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中苏双方商定,由前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
1950年4月,重工业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开始了紧张筹建工作。当时全国的汽车只有十万辆,面对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这些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反复比较基础上,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兴建。
1952年7月,中央正式决定成立汽车工业工厂,代号为652厂。同年末,中央任命饶斌为厂长,郭力、孟少农为副厂长。也正是这一年,国家也批准了一汽年产3万辆4吨卡车的设计书。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上,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缓缓驶下装配线。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也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