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销售7月新规加盟

汽车销售7月新规加盟

发布时间:2021-02-02 09:21:37

1、为什么7-8月份是汽车销售的淡季?

1. 淡季一般是五月到八月,因为各行各业的业务都比较淡,汽车消费也就随之下降;
2. 旺季一般是十月到第二年的四月,这段时间气候适宜,适宜各行各业工作,汽车需求也就增加。
尤其在年底的后1个月买车为佳;因为,这是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最后一个月 也是4S店对于本年任务的一次冲刺。

2、怎样加盟汽车销售,都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你好,汽车销售传统的一般都是4S店模式,投资是比较大的,而且销售的品牌也比较单一,你可以了解下妙优车,采用以租代购的模式,你想销售哪个汽车品牌都可以,比较灵活。

3、针对7月1日的汽车新规,对4s店有何影响

应该是利好

4、别找了!2020年你需要知道的汽车行业新规都在这里

随着2020年陆续开工,相信大家在每年开年时都会问今年的汽车行业会有哪些政策变化?以及购车、用车方面会出现怎样的新动向?今天江湖君为大家梳理出2020年与你有关的几条汽车行业新规,赶快了解下。

01 PART

7月1日起全国实施国六a

国六a阶段从2020年7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实施,不能销售、注册、上牌低于国六a标准的汽车;国六b阶段将从2023年7月1日开始。而上海、广东、深圳已在去年7月实行国六b标准,北京则要求从2020年1月1日起对轻型汽油车实行国六b。

对消费者来说,国六政策实行无疑一刀切断了许多人对大排量车型的“幻想”,各品牌经销商目前也在还可以办理国五车型的地区加紧售卖最后的库存车。

除了新车,国六政策对二手车以及平行进口车的流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地区本来已经放开限迁政策,但由于迁入车辆不满足本地区国六排放标准,依旧无法过户上牌。

我国平行进口车型多以大排量为主,面对国六的限制,平行进口的销路越来越小,车主无法提车,车商难以出手,两难的困境将会以无解结束。

02 PART

双积分政策外资品牌可相互转让

国家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对“双积分政策”完成了公开征求意见。

主要调整在于“扩展了关联企业的定义”: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与其直接或间接持股总和达到25%以上的乘用车生产企业为关联企业,可转让积分。

这样做给很多合资品牌留有了缓冲余地。比如北汽新能源、腾势品牌销量良好,奔驰作为股东之一就可以从中受益;马自达没有电动车,但长安自主品牌电动车获得的积分可以转给长安马自达等等。

但这样的举措也并非长久之计,随着新能源积分比例逐年提高,平均燃料消耗量标值逐年降低,车企需要更多转型措施,因此电动化是未来大趋势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

如今市面上各类小排量、三缸机、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型越来越多,“大后超”的梦想或许真的离我们越来远远了。

03 PART

新车必须搭载胎压监测

根据公安部数据统计,我国高速公路上近80%的交通事故是由轮胎胎压异常引起,其中46%由爆胎引起。因此“胎压监测”这个配置将作为今后新车的标配。

在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标准《GB26149-2017 规定》,2020年1月1日以后销售的新车必须安装胎压监测系统,这是一项为所有车主提供便利的配置,值得拥有。

04 PART

16个城市试点自学直考

“自学直考”是2020年驾考改革中的最大亮点。

在天津、包头、长春、南京、宁波、青岛等16个试点城市中,学员可在车辆条件、随车指导人员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在交管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上自学驾驶技能。

但江湖君在此提醒,目前只有在试点城市才可以自学直考。该项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自学人员应当携带学习驾驶证明、粘贴学车专用标识。

自学驾驶的车辆必须是非运营小型汽车,必须加装副刹车和辅助后视镜等装置,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成为自学用车。

05 PART

高速实施不停车称重监测

根据国务院规定,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封闭式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不停车称重检测,超载车将无法上高速。

目前,北京市封闭式高速公路入口收费站不停车称重检测设施(设备)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本市高速公路入口治超工作正式启动。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全市共计218个收费广场启动不停车称重检测,超限超载车辆不发卡、不放行、一律劝返。

06 PART

ETC取代人工收费是大势所趋

2019年底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各地对收费公路车型进行分类调整,重新核定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统一从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另外,针对未安装ETC的车辆仍可以在高速上通行,但通行费不打折。

这意味着,高速公路人工收费窗口会越来越少,且不能享受ETC优惠政策。国家对于ETC收费的脚步在2020年不会放慢。

除了提高收费效率,ETC还作为有关部门掌握“交通大数据”的重要来源,这对于盗抢车辆、肇事逃逸、非法在逃人员的追捕提供了有力帮助,我们应该积极响应。

以上就是2020年你一定要知道的汽车行业新规,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进一步打算,在某些政策最后的窗口期抓住机遇,或许以后的你会为自己曾经的决定点赞。

(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从7月1日起,4s店不能垄断经营了是真的吗

是的。
从7月1日实施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明确了四大改个方向。未来,供应商将通过多种渠道或多种方式销售汽车,经销店可同时经营多个汽车品牌,消费者可以从多种渠道购买汽车并享受售后服务。

新政策的出台在整个汽车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过程中意义重大,他将给行业带来新的活力,知道未来5-10年汽车流通业的发展。那么新政策究竟有了那些新规定?又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

汽车不能加价出售

在汽车市场中也会遇到加价提车的现象(如汉兰达、思域等),有些车型如果卖的非常火热的情况下,一些经销商就会以车稀缺少等理由故意抬高价格。这时候我们作为购车者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买与不买之间纠结,新政策出台之后,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了,需要按标准的服务和收费标准进行合理收费。

经销商不能捆绑销售(保险 配件 金融等)

很多车友对于经销商的强行捆绑保险,配件提车现象很是不解,又或许对零部件价格需要以及销售人员态度冷漠见怪不该,不过从7月1日开始就不用忍受了。

也就是说,买了车不用在4s店购买其他服务产品,单单提裸车就可以,更不要听他们胡言乱语交押金续保什么的了!

交车同时必须给合格证书

汽车合格证必须随车,现在很多消费者对这一情况都是很不了解,往往提完车,付完款才向4s店询问合格证,很多商家也利用这一点汽车进行抵押,往往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为理由托辞消费者。

新政策规定,提车时必须附带合格证,你买车后再也不会碰到因为没有合格证很久也无法上牌的情况了!

扩展购车渠道

很多老司机都知道,很多经销商都是出售一个品牌汽车,那是因为4s店如果要销售汽车必须得到厂家和品牌方的授权。

但是新政策规定,4s店可以销售未经授权的汽车品牌,同时还规定必须要有售后服务。这样就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购车渠道,也极大的冲击了4s店垄断模式,以后买车就像逛超市一样,岂不是美滋滋!

跨区域购车不在有户口限制

很多车友买车都知道,很多地区的报价都不一样,同一款车型可以差出上万元,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当你在异地4s店买车时,好多地区会有户籍等限制措施。而且很多经销商不给您提供质保维修等服务!

现在新政策规定,供应商和经销商不能限定消费者户籍所在地,如果违反将被处罚。

不在有户口等限制

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对像买车还没有买车的朋友绝对是一件好事情!

6、七月一号买车新规会便宜吗

这个新政对价格方面没有影响,不过据说不会再加价提车了。

7、7月国家对汽车有哪些新规定

2017年7月新规定有哪些
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减至三档
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正式实施,原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适用13%税率的全部降至11%,涉及农产品、天然气、食用盐、图书等23类产品。同时,对按照17%税率征税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购入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避免因进项抵扣减少而增加税负。[详细]
商业健康保险个税试点7月1日起全国实施
自今年7月1日起,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7月1日起实施
《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监管职责,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有利于完善监管协同机制,防止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详细]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保留对普通投资者特别保护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以普通投资者为主,且普通投资者相对于专业投资者在各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为实现实质公平,应给予特别保护,因此保留了相关规定。
新测绘法:互联网地图无法再"任性"严格无人机准入制度

8、车保新规定2019年7月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2017年汽车保险新规定
车险实施新规:出险5次以上来年保费将翻倍
日,全市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设立咨询台,解答市民在金融消费时遇到的问题。随着今年实施车险新规,许多市民感到疑问和不解,成为现场咨询的热门话题。
理赔不足千元,续保费用竟然翻番
“我刚刚续保了今年的车险,商业险费用竟然比去年翻了一番,价格接近4000元。但我的车去年总共理赔了不到1000元,有两次还是划痕险出险,这合理吗?”昨日,市民张先生专程来到活动现场,咨询自己购买车险时遇到的问题。
对于市民的疑问,市保险行业协会财险部副主任陈玫霖表示,由于车险政策在今年刚刚调整,协会接到了不少市民关于保费上涨的咨询和投诉。“整体来看,主要是市民对于政策调整的细节还不是很清楚,以为是保险公司出现乱收费的现象。”她说。
根据今年实施的车险新规,如果车辆上一年出现多次理赔将按次数相应上浮费率,出险1次保费不打折,出险2次、3次、4次保费分别上浮25%、50%、75%,出险5次及以上保费将翻倍。反之,1年不出险的话,保费可享受8.5折优惠,2年享受7折优惠,连续3年则可享受6折优惠。
“一些车主出现一些小刮小蹭就立即报案,一次理赔不过几百元,但由于报案次数过多最终导致保费大幅上涨,确实有些得不偿失。”陈玫霖说。
选车险品种、报案前还得细算账
对于车险新规实施的影响,陈玫霖介绍说,新规的出发点是规范车主的驾驶习惯,不要因为有保险就可以随意开车。只要谨慎小心驾驶,出现小刮小蹭自己掏钱维修,来年优惠的保费能省下不少钱。
“因为过去即使一年出个两三次险,续保时依然能享有一定折扣,但如今只要出险一次,来年的保费就不会再打折了。”陈玫霖说,“所以今后几百元的小事故,建议市民还是不要报案出险,遇上较大的事故时才有必要让保险公司出险理赔。”
新规的实施对市民选择商业车险品种也产生一定影响。业内人士建议,一些保额较少的险种已经不必要购买,如划痕险、玻璃险等。这些险种即使全额赔付也不过几百、上千元,但却要占用出险次数。“市民可以花几十元购买一款‘找不到第三方’险。”陈玫霖说,“如果车辆受损又找不到肇事方,同时又遭遇较大的损失,可以报案理赔。”
2017汽车保险新规有什么不同
①按车辆实际价值计算保费,同价不同款汽车保费不同
费改前,车主购买保险时是按新车购置价来确定保险费用的。费改后,车辆是以实际价值确定保费投保车损险的,发生全损时,车辆即可获得实际损失的赔偿。比对费改前,消费者需要支付的费用也会更低。
费改之后,如果同价格车辆投保,那么车型不同,其所交保费也不同。权威评测安全系数较高,修理便捷(零部件较为便宜)的车辆,保费用将会更低。
②新规扩大保险责任范围
被保险人或司机的家人可在三责险项下进行赔付,相比过去撞到自家人保险不赔情况,费改之后,其保险责任的范围变得更广了。除此之外,因为台风、热带风暴、暴雪、冰凌、沙尘暴、冰雹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车辆损失,也增加到车损险保险责任中,各险种也均删除了多项责任免除约定。
③出险越少,驾驶习惯好,保费越低
费改后保险公司给出的价格高低,不仅会取决于车主上一年的出险率,还要参照车主的驾驶行为习惯和驾驶风险。简单计算一下,上一年没有出险,综合算下来,车险费率最低可以享受到基准费率的6折,如果连续两年没出险,保费最低可以打5折,如果连续3年(或以上)没出险,保费最低可以打到4折左右。
④增加“代位求偿”权
简单来说就是,当本人遇到对方负全责的保险事故,如果对方因为投保额不足,或者没有能力赔偿,受损一方可以要求自己的保险公司先行赔付,然后由保险公司负责向对方追偿。
2017汽车保险新规相关的问题
1、车遇自然灾害受损
与以前条款相比,新车险明确规定冰雹、台风、暴雪等自然灾害以及车载货物、车上人员意外撞击所导致的车损可获赔偿。
2、新车还没上牌,出事故赔不赔?
新车险将新车未上牌从责任免除中剔除,纳入车损险保险责任。发生该情形的车辆损失,保险公司可以在车损险责任范围内赔付。需要注意的是,发生事故如果被保险机动车存在行驶证、号牌被注销,或未按规定检验、检验不合格等情形,则被保险车辆的损失属车损险的责任免除事项,保险公司不予赔付。
3、自家车误撞了自家人赔不赔?
新车险将被保险人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列入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同时,新条款第四条约定,车上人员是指发生意外事故的瞬间,在被保险机动车车体内或车体上的人员,包括正在上下车的人员。
4、车辆意外受损,找不到责任人赔不赔?
新车险中的车损险条款约定:被保险机动车的损失应当由第三方负责赔偿,无法找到第三方的,实行30%的绝对免赔率。如被保险机动车发生车辆意外受损,找不到责任人,保险人将从赔付金额中扣除30%。
5、出事时驾驶证丢失赔不赔?
新车险并未将“驾驶证丢失”列入责任免除。驾驶证丢失期间发生车辆损失,保险公司可在车损险责任范围内赔付。需要注意的是:发生保险事故时如果属驾驶人的驾驶证被依法扣留、暂扣、吊销、注销期间,
被保险车辆的损失保险公司不予赔付。
6、出事时驾驶证过期赔不赔?
新车险将出事时驾驶证过期从责任免除中剔除,纳入车损险的保险责任。发生该情形的车辆损失,保险公司可以在车损险责任范围内赔付。需要注意的是:发生保险事故时,如果驾驶人无驾驶证,或属驾驶证被依法扣留、暂扣、吊销、注销期间,被保险车辆的损失属车损险的责任免除,保险公司不予赔付。

9、2019年7月汽车保险新政策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7月份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出炉让很多准备买车的人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下面笔者就侃侃最新的2017汽车保险政策,目前的汽车保险真的死贵死贵的,很多人买车已经大出血了,还要经受汽车保险的冲刷,就拿宝马全新5系来说吧,每年的保养和保险费用就要交上不少,但是,车险费改新政策2017最低降3.4折宝宝能买530le,下调费率浮动系数下限,降低车险费率水平,车险费用最低可降至3.4折。
改革让行业、车主切实受益
2015年6月,保监会在黑龙江等6地启动商业车险改革首批试点;2016年6月,商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两年多来,随着条款创新通道、费率形成机制、产品与市场监管、技术基础支持这“四梁八柱”不断夯实,车险改革极大地激发了行业活力,令广大车主受益。
在条款方面,前期改革扩大了车险综合示范条款保障范围,将“倒车镜车灯单独损坏”等5个附加险责任、家庭成员人身伤害和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责任并入主险责任范围,并配套实施了规范相关单证、简化理赔流程、增加车损险代位追偿约定等措施。
为减少同质化竞争,保监会还指导中保协建立“车险创新型条款”评估机制。“机动车钥匙丢失或损失费用补偿保险”和“机动车油污责任险”等两个条款已获保监会批复。
在费率方面,改革引入“渠道费率调整系数”和“自主核保调整系数”,赋予保险公司更多调价权,理论上对同一辆车,不同公司可给出相差1.83倍的报价。此外,对车损险保费定价,由按保额或新车购置价厘定转为按车型、车价、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等综合因素确定。
在监管方面,建立了商业车险费率回溯修订机制、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测评联动工作机制,仅2016年就累计下发181份监管提示函,责令39家次保险公司停用或修改条款费率。
保监会财险部主任刘峰认为,前期改革主要获得三方面成果:改革激发行业活力。保险公司为适应改革要求,在内控、人力资源等方面投入增加,行业车险业务经营能力普遍提升。2016年全国车险保费收入为6834.55亿元,同比增长10.25%。首批试点启动后,全行业车险业务历史上首次扭亏为盈,目前减亏公司逐步增多,市场集中度稳中有降,市场活力增强。
作为上市主打[宝马5系]的车型来说,百姓能买530le也成为了事实。汽车保险的最新政策,未来会刺激国内汽车的销量,改革提高消费者获得感。除了根除“高保低赔”“无责不赔”“家庭成员人身伤害不赔”等顽症,车均保费下降5.3%,国内车主共少交保费250亿元;服务明显改善,未来的保险价格战才刚开始。


与汽车销售7月新规加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