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比增长2.3% 一汽集团上半年销量超163万
近日,EV视界获悉,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一汽上半年共计生产整车1622279辆,同比增长1.5%;销售整车1630923辆,同比增长2.3%。

其中,红旗品牌生产整车69759辆,同比增长89.5%;销售整车70045辆,同比增长110.7%。解放品牌生产整车232164辆,同比增长16.5%,销售整车278235辆,同比增长35.6%。奔腾品牌生产整车43820辆,销售整车48650辆。

合资板块中,一汽马自达上半年累计销售整车34051辆;一汽-大众上半年累计实现销量844351辆,一汽丰田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348028辆。
在刚刚过去的6月,中国一汽红旗品牌单月销售15422辆,同比增长92.5%;解放品牌单月销售48672辆,同比增长94.5%;奔腾品牌单月销售12357辆;一汽-大众单月销售178572辆,同比增长18.4%;一汽丰田品牌单月销售81449辆,同比增长28.9%;一汽马自达品牌单月销量突破10015辆,同比增长17.5%。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2020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陆续出炉,五菱吉利持续领跑
随着6月底的钟声响起,7月也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2020年上半年已经过去。这半年国内受新冠疫情和各种经济因素影响,汽车市场销量一片惨淡,各大车企叫苦不迭,由上汽通用五菱五菱引领的车企做口罩风更是风靡一时。现在上半年的销量陆续也被车企公布出来,是骡子是马,汽车还是靠消费者说话,靠销量说话。

就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今年大概率又是五菱和吉利销量名列前茅。
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发布数据,2020年1-6月整体实销634015辆,相比2019年上半年的503946辆,销量增加了26%,这还是在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网友纷纷说那个受欢迎的五菱又回来了,看来五菱“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做什么”的口号已经打响,毕竟五菱是第一家针对疫情做口罩的车企,真真切切为人们做了事情,就连新闻联播也多次免费为五菱公司打广告,五菱的热度也是高居不下。

按照今年的发展来看,上汽通用五菱已经将重心放在了五菱品牌的升级上,不仅推出五菱宏光plus升级版,专为摆摊而生的五菱荣光-翼,还有在下半年即将上市的新的五菱全球银标首款车凯捷,预计下半年五菱的销量也将继续领先。

值得关注的是除去国内的高销量状态,在国外出口车方面的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也达到了38786台,五菱的全球车计划在上汽集团的帮助下已经初见成效,7月初,五菱公司宣布宝骏510全球款上市,后续将会和宝骏530一样走全球销售的路线。再加上下半年即将上市的全球银标首款车-凯捷后续也会走出国门,五菱公司对全球流产品的销售模式正在稳步高效发展,相信会有更加好的成绩。

吉利汽车集团
吉利汽车集团在7月6日发布官方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的总销量为530446辆,虽然离全年141万销量还以一定差距,但是国产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的宝座已经被吉利拿下,近几年的汽车市场又回到以乘用车为尊的天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下半年吉利的销量会在此创下新高。

值得所有国产车企注意的是,吉利领克截止到2020年6月销量终于突破30万,标志着吉利高端市场已经完全站稳脚步,后续在高端车市场如何再次进攻和发展将会是吉利近几年努力的目标,毕竟国产高端品牌不少,但是被认可的却不多,吉利领克的蓬勃发展说明国产车也是有冲击高端市场的能力和优势,需要的只是时间,耐心和投入而已。

今年下半年,吉利将从之前的“3.0精品车时代”迈入“4.0全面架构体系造车时代”,“4.0”代表着吉利后续将以安全、性能、智慧、颜值四大核心要素为发展目标,星越就是“4.0”体型的代表作。吉利官方表示下半年还将推出新的“4.0”体系旗舰产品向更高端的市场发起冲击。

目前还有很多车企没有公布上半年的销量,预计到7月中旬就可以看到完整的汽车销量榜单。可以肯定的是汽车作为一款高价值产品,并不能和网红一样光靠推销来爆红,想要销量就必须靠产品本身的实力,这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愿意投资汽车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标志着我们的选择更加丰富。汽车的销量好是消费者对产品的一种认可,希望中国汽车品牌能够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出更多以人为本的产品,有更多销量好的产品和企业出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谁知道中国2007年上半年品牌汽车销量排行榜?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5月,乘用车各品种较上月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较为明显。5月,乘用车销售48.85万辆,比上月下降10.50%,同比增长23.40%。在乘用车各品种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36.80万辆,比上月下降10.64%,同比增长23.11%;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59万辆,比上月下降22.38%,同比增长4.23%;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2.80万辆,比上月下降1.99%,同比增长66.95%;交叉型乘用车销售7.66万辆,比上月下降9.86%,同比增长17.94%。
5月份,在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中,与上月比,QQ和旗云呈较快增长。以企业来说,与上月相比,奇瑞销量呈快速增长,其他企业均呈现一定下降。5月排名前五位的SUV品牌依次为:哈弗、瑞虎、本田CRV、途胜和长丰猎豹,与上月相比本田CRV和瑞虎呈快速增长。1-5月份,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55.9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40%,其中排名前五位的自主品牌依次为:QQ、夏利、福美来、旗云和F3。1-5月,上述5个品牌共销售26.39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47.18%。值得一提的是,从5月份及1—5月份的汽车销售排名来看,“老三样”之一的桑塔纳都占据了第一名的位置。
http://www.ppzw.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0258
这里有各厂家销售数量图表
4、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情况怎样?
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速明显下滑,今年上半年的乘用车销量增幅为7%,而2010年时为33%。这与大陆多个城市开始汽车限购有关,也与过去几年中国汽车市场过于强劲的增长有密切关系。但是目前中国的豪华车市场仍然增长强劲,奥迪2012年上半年的增长幅度为30%,奔驰、宝马也保持在30%-40%的增长,另外SUV市场仍然保持超过平均值的良好增长态势。限购政策的推出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冲击相当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下降。豪华品牌由于在去年过高估计了中国市场的容量,都提升了进口到中国的豪华车的销量目标,结果导致进口车在中国的供应增加,进口车加价售车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多数豪华车正在大幅降价,奥迪A8L,宝马7系的降价幅度可达20%,是消费者购车的好时机。
5、上半年中国到底卖了多少车?
由于统计口径不同,数据来源不同,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统计,出现好几个不同版本。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6月,国产汽车销量为1025.7万辆,同比下降16.9%。中汽协的销量数据来源于汽车厂家上报的批发量,属于工业统计。

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统计称,今年上半年汽车新注册登记104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00万辆,降幅约为19%。公安部的统计被称为上牌量。
中汽中心根据交强险整理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产汽车终端销量为971.26万辆,同比下降21.6%。中汽中心的统计称作上险量。

中汽协的销量数据包括出口汽车,不包括进口汽车。中汽协的批发销量和终端销量还有一定的差距。公安部的数据包括进口汽车,但不含出口汽车。中汽中心的数据既不含出口汽车也不含进口汽车,所以在三组数据中数量最少。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上半年出口汽车44万辆,进口汽车36万辆。如果减去汽车出口,上半年国产汽车国内批发量为989.7万辆,这一数据和上险量,也就是终端销量仅相差28万多辆,属于正常范围。

上半年公安部汽车上牌数是1042万辆,包括进口汽车在内。虽然上半年进口汽车只有36万辆,但实际销量远远超过36万辆。尽管疫情对国内车市带来重大冲击,但是在汽车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今年上半年豪华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而国产乘用车同比下降了22.4个百分点。在豪华汽车中,进口汽车占了相当大比例。估计上半年进口汽车终端销量在50万辆左右,减去这部分,国产汽车上牌量也不到1000万辆。
按照公安部的统计,汽车新注册登记1—6月分别为326万辆、28万辆、106万辆、179万辆、209万辆、194万辆。

1月份最多,超过300万辆。由于汽车销售和上牌有一个时间差,1月份上牌的汽车中有一部分是去年12月购买的,归入去年的销量统计。如果减去这部分,公安部的上牌数和中汽协的批发数、中汽中心的上险数,基本吻合。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今年上半年国产汽车包括出口一共批发了1025万辆,其中国内批发量不到1000万辆。如果按终端销量来看,加上进口汽车,国内汽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半年报|2020年中国乘用车企销量榜TOP10
?自去年开始,对于市场出现不确定性的确定性论调已经在笼罩车市,面临可能持续下滑的趋势,已有整体企业先后出局。今年上半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国内车市再度经历断崖式下滑。
疫情稳定后,市场逐步回暖。乘联会发布产销数据,6 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 165.4 万辆,环比增长 2.9%,由此实现 3月以来持续 4 个月零售环比增长,呈现恢复性增长。受此因素影响,今年半年报的成绩也出现较大变化。

德系品牌中,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销量同比-7.9%和-25.8%,市场份额分别为 11.1%和 8.6%。其中,上汽大众今年累计销量665,030辆,排名第二,依然顶住了压力。其中大众品牌累计零售587,660辆,蝉联单一汽车品牌销量冠军。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以来,大众品牌较第二名的领先优势扩大。而一汽大众(含大众品牌、奥迪品牌和捷达品牌)则以856,178辆高居国内乘用车市场榜首。
日系品牌表现出强大的“抗跌”能力,其中广汽丰田实现正增长。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的销量分别同比-18.4%、-9.8%、+5.6%、-17.1%和-18.6% ,市场份额分别为6.3%、4.2%、4.2%、4.1%和3.9%;日系车的性价比在消费者心中凸显。
自主品牌中,吉利汽车受疫情影响下滑明显,吉利汽车累计终端销量510,873辆,批发销量完成了年度目标的38%,吉利表示决定维持本年度141万辆的销售目标不变。长安汽车终端零售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吉利和长安的销量同比分别为-16.7%和+4.4%,市场份额分别为6.6%和4.8%。
据乘联会统计,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销量市场份额达61.1%,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汽车行业淘汰赛将进一步加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20上半年各类汽车保值率排名出炉,你的车排第几?
“汽车保值率”是品牌溢价与产品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消费者购买新车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因此保值率排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7月15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快来看看你的爱车保值率情况如何!

2020年各国别品牌保值率

(数据来源:精真估)
榜单结合了2020年上半年的二手车交易数据进行的保值率排名,主要参考指标是3年车龄的保值率。
从品牌保值率方面看,日系主流品牌的保值率依旧坚挺。平均3年保值率达到70%以上的品牌有5家,分别是保时捷、雷克萨斯、丰田、本田和斯巴鲁,3年车龄平均保值率分别达78.79%、78.55%、75.14%、74.27%和70.88%。
市场保有量大的德系、日系品牌的保值率普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其余车系的品牌保值率相对低于行业水平,美系品牌别克、福特、雪佛兰、凯迪拉克均低于60%。法系主力品牌标致、雪铁龙的市场保值率情况也堪忧,3年后“半价”。
自主品牌方面,五菱、宝骏和长安的保值率居前三,而吉利汽车的3年车龄平均保值率为58.31%。
紧凑车型保值率
具体细分车型方面,日系品牌也几乎霸榜。
在紧凑型轿车领域,本田思域的保值率排名第一,其3年车龄保值率达73.35%,本田品牌的市场口碑较高,但机油门事件、B柱碰撞测评被撞断等问题,似乎对思域的保值率没有太大影响。
二三名分别是雷克萨斯CT与奔驰GLA,保值率均为71%左右。德系大众品牌主流紧凑型轿车的市场保有量较大,但并没有上榜;而丰田两款轿车卡罗拉和雷凌的保值率分别为69.24%、64.48%。

(数据来源:精真估)
中型车保值率
中型轿车保值率排名领域,进口车型占比较大。本田雅阁以73.78%的3年车龄保值率位居首位,再一次体现了日系品牌的市场口碑与产品特性。
而雷克萨斯IS以73.36%的3年车龄保值率排名第二,主流中型轿车凯美瑞、迈腾的保值率分别达71.56%和65.64%。其余上榜车型均以德系进口车为主。

(数据来源:精真估)
中大型车保值率
中大型轿车方面,雷克萨斯ES的保值率十分显眼,3年车龄仍可达82.49%,该车在市场上长期以加价的方式销售,也是该车产品特性及品牌溢价的真实反映。此外,奔驰E级、丰田皇冠和雷克萨斯GS的保值率也达70%以上。

(数据来源:精真估)
紧凑型SUV车保值率
紧凑型SUV保值率方面,日系车型占据主要优势。
本田CR-V、丰田RAV4荣放、日产奇骏、马自达CX-5的3年车龄保值率均达到70%以上,而前三者在市场上的保有量及销量也是较为突出的。韩系品牌现代ix35车型的保值率下降较快,为54%。

(数据来源:精真估)
中型SUV车保值率
中型SUV方面,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NX和汉兰达分别居一、二名,3年保值率达77.59%与77.06%,两款车型在终端市场的价格也是保持坚挺的。其后宝马X4、保时捷Macan也具有超70%的3年车龄保值率。

(数据来源:精真估)
中大型SUV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细分领域,部分产品的溢价会较高。比如丰田普拉多、雷克萨斯RX、奔驰G级等车型,不仅新车价格坚挺或者加价销售,部分情况下的二手车甚至还会成为理财产品。普拉多和雷克萨斯RX第一年几乎不掉价,3年车龄的保值率也可达87%左右;而奔驰G级第一年的二手残值也坚挺,但3年车龄后就掉到76.11%。另外,豪华中大型SUV的市场保值率普遍不会很高,比如宝马X5 3年后跌至61.86%。
中大型SUV车保值率

(数据来源:精真估)
MPV车保值率
MPV市场出现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产品”?官方售价80多万的丰田埃尔法,其二手车价格超过了车辆指导价,但如果算上加价部分,其实该车的保值率也没有那么惊人。

(数据来源:精真估)
车亿百总结
对于很多人来说,购车的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其实相比购车时的价格,当你卖掉这辆车时的二手车的残值也一样重要。因此在选车时选择一款保值率高的车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希望这些关于保值率的信息可以帮到大家。当然,一辆车的二手车残值不光只是受年限、里程以及车型保值率的影响,也受车况的影响,因此爱惜自己的车也是在帮自己省钱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2020上半年各省汽车销量:广东80万占10%, 上海人均第一
引言 | 郑州万人购车量165辆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其中汽车2.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亿人。中国人口为14亿人,计算下来,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达192辆。
我们从新车角度来看,截至6月底,今年全国各地区汽车销售情况又如何呢?
?
上险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全国31省市汽车累计销售汽车783.75万辆,同比下滑26.6%。下滑原因主要与其疫情影响有关。

广东上半年汽车销量80.06万辆居首,也是唯一市占率超10%的省份。随后的依次是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其汽车销量均超50万辆,销量依次为63.26万辆、58.87万辆、56.93万辆、51.12万辆。人口众多、经济水平较高,是这些省市汽车销量居高的主要特点。
相较而言,地广人稀、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市,汽车销量则较低。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汽车销量上半年均不足5万辆,排名垫底。
疫情爆发的重灾区湖北,今年上半年汽车销售25.01万辆,重回前10。在疫情爆发的2月份,湖北省仅销汽车186辆,排名垫底。两大都市——上海和北京,上半年汽车销量分别为24.81万辆和20.87万辆,排名第11和14位。
众所周知,人口作为汽车的购车基数,对汽车销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为平衡这一因素影响,我们引用一概念:万人购车量。其定义为,平均每万人购买汽车的数量。
按此定义计算的结果,2020上半年,我国万人购车量为56辆。在31省市中,万人购车量最高的是上海,达102辆。即,上海地区今年上半年平均每万人购买汽车102辆。随后的则是浙江和北京,上半年万人购买车分均为97辆。
因此,抛开人口因素来看,以万人购车量来看,全国31省市中销量最高的为上海。作为著名的大都市,经济水平较高,人们汽车购买力也强。同时,上海也是今年上半年汽车绝对销量最高的城市。
第二、第三的分别是成都和北京,上半年汽车销量分别为21.52万辆和20.87万辆。它们和上海是销量唯三突破20万辆的城市。

其他销量突破10万辆的城市有11个,依次是:重庆、广州、郑州、苏州、杭州、深圳、西安、东莞、长沙、天津和武汉。
上海虽然是汽车销量最高的城市,但从万人购车量来看却非最高城市。以销量排名Top50城市为例,万人购车量超100的就有24座城市。其中,最高的是郑州,上半年万人购车量为165辆。
其他万人购车量在100以上的依次是:乌鲁木齐、贵阳、长沙、东莞、昆明、杭州、苏州、太原、西安、成都、金华、广州、南京、无锡、宁波、佛山、兰州、嘉兴、合肥、深圳、上海、厦门、南昌。
车聚小结
读者们,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在榜中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中国今年汽车销售量大概多少
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汽车最终销量为938万辆,比2007年全年新车销售量提升约6.7%,其中乘用车销售达到675.56万辆,商用车265.49万辆。在经历了2005年至2007年汽车行业连续三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之后,2008年增长趋势变缓,业界预估2009年汽车销量...
10、【行业|观察】静水潜流:2020年上半年的中国车市
?

文|李晓辉
2020年上半年我们在疫情中度过。回望这半年,中国车市可谓是静水潜流,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疫情的冲击并未绕过任何行业,包括汽车行业,只是车企不同体量有别,有的企业不但没有止步观望,反而更加激进,而有的企业却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更有甚者已悲壮离去。
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自主品牌汽车身上,不难看到,这半年来,那些主流自主汽车品牌可谓乘风破浪,高歌猛进。
比如,长安、传祺、长城、吉利、五菱、奇瑞,各自推出旗下精品车型,如长安换代的逸动、UNI-T、奔奔E-stra,广汽传祺推出的中期改款GA8,长城哈弗F系换新,升级版的VV6,奇瑞全新一代瑞虎8,领克05,以及广汽新能源推出的埃安V、合众汽车推出的哪吒U,新宝骏首款纯电动E300,威马推出的EX5-Z等等,都成为车市最火爆的焦点。这些车型,无论颜值还是内涵,绝对能稳站C位!
新技术领域备受关注的事件,更是层不出穷。比如,吉利发射卫星,长城汽车旗下蜂巢能源发布无钴电池,长安汽车发布L3级自动驾驶技术,长城汽车发布生命体监测系统等等,不一而足。
值得注意的是,这半年来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主流的车企阵营和相对较弱的自主品牌间两级分化明显加剧,强者恒强的态势显现。消费者对这些主流自主品牌的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而那些相对弱势的自主品牌,受疫情的冲击,生存压力加大,和消费者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远。
近日,众泰汽车A股开始被发出“退市风险警示”处理。巨额债务、麻烦缠身,无力前行半步。其实,自去年众泰“病危”的消息就已经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到了今年,处境更是堪忧。上半年,猎豹汽车也玩不下去了。纳智捷品牌也是如此。可以预见,还会有更多的品牌正处在排队等待“死去”的路上,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这是残酷的现实。
传统车企尚且如此,造车新势力处境更是艰难。
当年的新势力造车明星级的拜腾宣布停摆,博郡也因无力偿还一汽夏利的债务而难以为继,赛麟汽车因企业内部问题也已人去楼空。这些造车新势力没有钱就难活命,而且资金的缺口本身就不小,压力可想而知。他们不再是香饽饽了,很难再受到资本的追捧了。那些一开始做着和资本联合、最后上市套现美梦的造车新势力,已梦碎2020,大多已奄奄一息,离一命呜呼只差一口气。没人救得了他们,因为有的并非缺钱那么简单,比如拜腾、赛麟这样有外方技术和研发背景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一开始就没有清晰的思路,又怎能有好的结果?玩套路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不踏实做产品,不贡献自己的核心技术,是走不远的,长久不了的。如瑞幸咖啡,一开始就玩套路,重心不放在产品上,没有创新,结果呢?走了多长时间?
看看那边,特斯拉的市值已达到2000亿美元的高位,在6月份的时候已超越丰田,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虽销量不在一个等级,但特斯拉带来的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业已形成。特斯拉在华顺风顺水,风光无限,令人艳羡。
无疑,2020年将是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两极分化在加剧。这次能有幸留下的,或许能进行下一场的角逐;留不下的,也就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发展的必然。中国车市不可能留下众多的品牌。归宿早已写好,只是没想到,时间提前到了2020年。行业洗牌来得猝不及防,只让人感叹上天的神秘莫测。
合资品牌也是如此,市场格局也在划分,那些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也只能被市场淘汰。东风雷诺就是如此,上半年已宣布退出乘用燃油车市场。整个法系车品牌,以及韩系、美系的汽车品牌,市场活力均大不如前。
莫怪大环境不好,大环境又什么时候好过?还得从自身找原因。为何日系品牌在华能活得有滋有味?这是一众合资品牌要深思的。
疫情对于汽车行业其实就是一场“大考”,而且还是淘汰赛。对于那些价值链不完善、不牢固的企业,被淘汰也在意料之中。无论多么不舍,多么惋惜,我们终将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局。
不进则退,市场是最公平的裁判。2020年上半年已过,中国车市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因变而变,跟上时代的步伐,抓住市场的脉搏,不仅考验着企业的体系实力,而且还考验着企业的宏观视野、快速应对的能力。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同样适用那些艰难求生的中国车企,尤其是自主品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