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有哪些品牌汽车,销量怎么样?
印度主要的汽车品牌就是TATA集团下的TATA汽车,在印度的自主汽车企业里属于垄断地位,TATA集团的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先后收购了不少公司,包括钢铁,汽车,商用车等,目前英国的捷豹和路虎,韩国大宇的商用车部分都归属于TATA汽车集团
TATA汽车的总销量也在印度有着半壁江上,但是随着国外大企业的入侵,销量也在不断下滑,TATA汽车还推出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NANO,售价8000美元
2、印度Tata最便宜的车在中国有售吗
印度Tata汽车印尾气达不到欧五标准不符合进口车的标准不准入境。
印度Tata汽车及Tata汽车专用拖车。在国内的售价仅1.5万元。


3、印度有哪些品牌车?
塔塔、Mahindra、Maruti。这三个品牌是印度目前非常出名的汽车,其中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的捷豹和路虎就是在塔塔旗下的。
印尼的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小型车的生产和销售上,小轿车和家用 MPV 大约占有 90%, 豪华车主要靠进口,不到 10%。 虽然近几年 SUV 等车型份额一直在上升,但小型车和 MPV 依然占据了绝对份额。 以 2013 年为例,印尼汽车主要细分市场的比例如下:
MPV B&C,50.58 万 辆, 占汽车行业的 43%;VAN B&D,27.13 万辆, 占汽车行业的 23%(排量1.5L 以下);CAR B ,11.33 万辆, 占汽车行业的 9%;SUV C,3.61 万辆, 占汽车行业的 3%;其他车型,占汽车行业的 22%。
塔塔汽车公司(TataMotors)印度最大的综合性汽车公司、商用车生产商。塔塔汽车是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成立于1945年,全球商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十甲之内,年营业额高达20亿美元。占有印度市场59%的份额。
马辛德拉有限公司(M&M)是印度的跨国汽车制造公司,总部设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孟买。它是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商。它是印度企业集团马辛德拉集团的一部分。
它在2011 年印度财富500强中排名第21位。其在印度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Maruti Suzuki,Tata Motors和Ashok Leyland。
4、印度著名的国产车是什么品牌
塔塔,捷豹,路虎.......这是比较著名的了。
5、大众、通用都搞不定的印度市场,中国车企能行吗?
在整体综合实力大大提高以及国内汽车市场增速逐步放缓的前提下,中国车企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决心日益强烈。而在选择海外市场时,被全球车企公认是下一片汽车投资热土的印度,成为国内车企的热门选项。

三家中国车企亮相德里车展
2020年,国内车企进军印度的第一把火在印度德里车展上点燃,长城汽车、上汽集团、海马汽车的参展,让这个此前在国内没有什么讨论度的车展一下子成为业内焦点。
在这之中,动作最大的属长城汽车。这两年,长城汽车大打“全球化”牌。此番参加印度德里车展,则是它继去年俄罗斯图拉工厂竣工投产之后,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关键一步。

虽然是首次参展,但长城汽车“排面”十足:3150平方米的“独立包馆” ,打破参展面积最大的历史记录;参展阵容由2款概念车、2款新能源车、4款SUV以及众多硬核零部件组成,十分气派。
在布局上也更加彻底,不只是整车出口或者设立海外销量子公司,据长城汽车介绍,这次进军印度,是要建立涵盖研、产、供、销的全业务生态链。

此前,长城汽车已经与通用汽车签订协议,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作为它在印度的生产基地,这也将是长城汽车海外第二座、全球第十座全工艺整车工厂。
上汽集团资历最深,早在2017年就已经进入印度市场,并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首款产品MG Hector 3个月收获3.1万张定金订单,另外年产能5.6万辆的上汽印度基地已经在去年4月底正式投产。
首登印度德里车展,上汽展台以车联网、智能化以及电气化为主打概念,展出了包括荣威Vision-i概念车、Marvel X以及在海外刚上市便成为话题车型的名爵EZS等多款产品。

作为上汽旗下“首款满足全球标准的纯电动SUV”, 纯电动名爵EZS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收到超过2800张“盲订”订单,于1月23日在印度公布售价,目前已经在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艾哈迈达巴德等5座城市实现交付。
海马汽车最为励志。近几年,海马汽车在国内陷入边缘化,为了打破当前销量困局,完成自救,只能远赴海外。
在本次车展上,海马汽车也是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以主题为“ShifttoSurprise(驭鉴惊喜)”亮相车展,带来了旗下最新的MPV、SUV及新能源车型,包括了海马7X、海马8S以及海马E1 EV等多款主力新车,引发关注。

海外市场成销量突破点
从这三家车企来看,中国车企抢滩印度的逻辑已然很清晰。
如长城汽车、上汽集团这类头部车企,既是为了完成其全球化布局也是在国内车市承压之时找到销量突破口,而如海马汽车这样较弱势的品牌,走出国内,到新兴汽车市场去更多的是为了找到一条生路。
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一个新兴经济体,印度被认为是下一个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印度的汽车市场也在蓬勃发展,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最具前景的汽车市场之一。
从全球汽车格局来看,印度车市最高年销量是2018年的439.9万辆,在2017年印度超过了德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美国、日本之后的第四大汽车市场。

按照增长趋势来看,印度的汽车消费潜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其汽车市场千人汽车保有量尚不足30辆,而中国这一数字为173辆,麦肯锡预测,到2021年,印度新车销量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
从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的表现来看,持续下行后,海外市场成为新突破点。
以长城和上汽来说,2019年销量数据共同点是海外市场增长明显。
据了解,长城汽车在全球化战略的推进下,海外市场方面,2019年共销售整车65,175辆,同比劲增38.68%;上汽乘用车旗下的名爵品牌2019年在海外斩获了13.9万辆的销售成绩,同比增长90%,位列中国海外销量榜第一。其中名爵ZS的海外销量更是贡献了其将近一半的销量,2019年名爵ZS全年累计销量12.2万辆,其中海外销量占据6万销量。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不过,印度这块“香饽饽”却没有那么好啃。
不仅是中国车企看到了机遇,全球汽车巨头更早就采取了行动,据了解,印度汽车市场历史上曾经有过3次新竞争者涌入浪潮,但失败的案例不少。
事实上,包括德国大众,日本的“两田一产”,美国的通用和福特等跨国巨头,混的都不太好。其中,通用在进军印度多年后,长期都难以实现盈利,2016年在印度市场份额还不到1%,无奈只能于2017年5月宣布退出。
所以,中国车企进军印度汽车市场,机遇当然是有的,但是也面临挑战。
从宏观来看,在这轮全球车市寒潮中,印度也受到了波及。2019年印度乘用车总销量为2,936,214辆,同比下跌12.4%,成为近20年来印度乘用车跌幅最大的年份。
另一方面,后来者想要打入印度汽车市场并不容易,“新面孔”要努力打破当前市场中早已牢牢站稳的现有企业的强有力阻击。目前,印度汽车市场排名前三的车企(铃木、现代、塔塔)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其中,铃木子公司——玛鲁蒂铃木更是占据近50%的份额。

不过,也不必太过悲观,从此前跨国巨头的失败案例来看,它们之所以难以立足是因为产品在价格上不具备与印度本土市场上现有企业竞争的优势,印度市场目前主要销售的车型多为可靠、低廉的小型车,占到市场75%。

然而性价比恰恰是自主品牌的优势,所以说打价格战并不会怕。同时小型SUV也正在成为印度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2017~2018年印度市场上SUV的增长率是其他乘用车的7倍,在2019年大盘放缓的背景下,12月紧凑型SUV销量达3.4万辆,同比增长了70%。这对于很多以SUV发家的自主品牌来说,是大大利好的。
另外还有一点,印度政府近年来正在大力倡导“印度制造”、“数字印度”、“清洁能源印度”等战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中国当下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车企在这方面布局较早,具有一定优势。
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是中国车企进军印度的现状,这也是一场持久战,中国车企的印度行,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进军印度市场的中国车企为何纷纷避开了最接地气的小型车?
人口基数大、汽车保有量低的特点使得印度成为了当下最具发展潜力的汽车市场,也正是这样的原因,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海马汽车等中国品牌看准了这样的机遇,纷纷开始在印度市场发力。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根据我们之前一篇文章的分析结果来看,牢牢占据着印度车市60%市场份额的日系车是中国品牌进军印度市场最大的障碍。

铃木品牌市场份额突破50%,微型、小型车独占鳌头
查看各品牌的销量数据之后我们发现,与其说印度消费者偏爱日系车,倒不如说他们只青睐铃木这一个品牌。数据显示铃木单一品牌在印度的市占率就超过了50%,在全球其他任何市场中都没有哪个品牌能做到如此惊人的数字,铃木在印度的畅销程度可见一斑。

根据2019年印度汽车销量排行榜显示,销量前10名的乘用车就有7款来自铃木,其中不乏中国消费者熟悉的奥拓、雨燕、北斗星等车型。

除了铃木之外,销量排行榜中另外3款车型则来自现代。相信这对于中国品牌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毕竟中国品牌凭借强大的产品优势,已经在中国市场中成功将铃木击退,中国品牌与韩系车之间的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小。那么中国品牌继续在印度市场乘胜追击,进一步抢占铃木及韩系车的市场份额就变得有迹可循。
微型、小型车市场正在下滑,印度车市即将迎来变革
根据数据显示,铃木、现代在销量榜上名列前茅的车型基本都以价格低廉的微型及小型轿车为主,但三家中国车企进军印度市场的车型却纷纷避开了这一领域,难道是中国车企不敢与铃木贴身肉搏?

打败泡面的不是其他方便食品,而是外卖。铃木在中国市场的失意,也并非有其他专攻小型车的品牌崛起,所以能在印度车市分走铃木一杯羹的未必是价格低廉的小车。
虽然微型及小型车至今还牢牢占据着印度销量排行榜前列的位置,但其去年整体的销量却大跌了19%,而SUV车型却实现了逆市飘红,销量增长5%,成为了印度市场的新宠。同时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印度经济增速为7.4%,是大国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国家,当印度人民的钱包越来越鼓之后,SUV市场还将迎来更为猛烈的爆发。毕竟,如果不是囊中羞涩的话,谁愿意选择价格低廉的小车呢?

同时,印度还批准了一项为期3年1000亿卢比(约合14亿美元)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补贴计划,其中规定每千瓦时电池容量的补贴将达到10000卢比(144美元),达到了电池成本的一半。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政策的导向来看,SUV及新能源车将成为印度车市的全新增长点。
紧跟市场变革及政策,中国品牌有全新的打法
于是,中国车企紧抓印度车市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打法。首先长城汽车早在2016年就做好了进军印度市场的准备,目前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研发中心已经拥有约150名印度籍工作人员。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也被长城正式收入麾下,根据长城汽车的规划,国内哈弗品牌全系SUV及欧拉品牌新能源车都将进入印度市场,紧跟印度车市的发展趋势。随着长城汽车研产供销体系的全部打通,相信未来长城还会有更加符合印度消费者需求甚至完全针对印度市场开发的新车上市,长城汽车将进一步在印度站稳脚跟。

而上汽车乘用车的动作比长城更快一步,2017年就收购并改造了通用汽车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HALOL工厂,基于宝骏530打造的Hector车型也已于2019年上市,其上市四个月销量就轻松突破了1万台,成为了印度车市名副其实的网红车。同时,名爵EZS电动车也在印度正式上市,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更是斩获了2800张订单。SUV与新能源领域两手抓的上汽乘用车对印度市场的耕耘已经初获成效。

与长城汽车及上汽乘用车两位开疆扩土的大佬相比,海马汽车是印度市场中全新的中国面孔。作为一个初来乍到者,海马汽车选择了在印度当地颇具盛名的伯德集团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而这项计划在印度展开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出行、及充电桩建设等各项新能源车领域的合作,其中E1纯电动车将作为海马打开印度市场的突破口。在印度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在国内销量平平的海马或许将迎来全新的转机。

蜀锦畅言
随着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曾经备受青睐的小型车必将成为过去式,更豪华、更舒适、更宽大的汽车才能够成为印度市场的主角。谨小慎微的日本人都选择了在印度生产雷克萨斯ES,以性价比见长的中国车企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反倒该担心的是铃木,如果说退出中国市场之后,铃木还能够独占印度市场,那么等印度人民富裕起来之后,铃木又该何去何从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印度10月汽车销量榜单出炉,和中国车市比差距太大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一物种因为环境条件不同,都会有不同变化,同一辆汽车在不同的地区销售,也会有不一样的反馈。在诺大的全球车市中,很多国际品牌在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印度车市,最受消费者青睐的是哪些品牌?和国内车市有什么不同?

图为2020年10月印度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第一到第十分别为:铃木、现代、塔塔、起亚、马恒达、丰田、雷诺、本田、福特、MG。
印度作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近年来崛起速度亮眼,吸引了不少车企品牌侧目,更多车企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个潜力巨大的车市,比如排名第一的铃木汽车。在中国车市表现平平,因为车型架构和种类单一,常年未改款更新换代,一再吃老本,只能算是一个小众品牌,最后逃不过退市的命运。

而在印度车市,铃木却一改在中国市场低调没存在感的姿态,稳坐印度车市的销量一哥宝座,举个例子,铃木在印度就好像大众在中国,无人能敌。月销量163656辆,和9月上汽大众的销量的确位于一个水平线,同比增幅17.64%,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铃木能放弃中国车市了,对比国内年销不到2万的数据,显然将重点放在更青睐小车的印度市场更为明智。

排名第二的是现代,月销量56605辆,起亚排名第四,月销21021辆,可以看得到和铃木有明显销量断层,韩系车虽然在中国车市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下滑,但是在印度市场,靠着价低和高颜值还是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不过显然和中国车市销量不是一个水平线,现代汽车月销不如国内北京奔驰销量高,在9月北京奔驰月销都有60615辆。

第三名是塔塔汽车,也是榜单中增幅最高的品牌,同比增幅超79%,排名第五的也是印度当地的著名汽车生产商马恒达,销量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第七名的雷诺,又是一个在中国车市退出舞台的品牌,但是在印度市场却能跻身榜单前十名,也是很明显的地区差异。

再往下,本田位列第八,月销只有10836辆,本田和丰田两个品牌在印度车市,虽然也在榜单前十,但是影响力和地位和预想中有很大差距,现代销量是丰田的4.5倍还多,本田一个品牌在印度销量都没有奔驰E级单一车型在中国车市月销量高,而本田和福特两个品牌累计销量加起来还没有国内车市奥迪A6L一款车卖的多,数据上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

排名第十的是MG,也就是我们的国产车名爵,在印度十月月销3750辆,同比有6.05%的增幅,国产车在海外车市大放异彩,凭借低价、高颜值丰富配置等带来的超高性价比,跻身榜单前十,从上汽集团给出的销售报告可以看出,MG汽车在印度公司,1-7月销量增长了495.4%,增幅格外亮眼,前景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中国和印度那个的汽车品牌多!!!!!有哪些?????
印度TATA集团在自家国内的市占率超过40% 中国所有的汽车品牌加起来 外加一个联想的71亿美元 都比不上TATA每年赚进290亿美元的销售
因为TATA在高 中 低端销售都是国内第一 不管是轿车或者商用车 休旅车 低价车 都遥遥领先 并且买下两个欧洲高档车品牌 最近还跟意大利的法拉利跑车合作 开拓富人市场
9、印度有哪些著名汽车品牌?
1、塔塔汽车
塔塔汽车公司(TataMotors)印度最大的综合性汽车公司、商用车生产商。塔塔汽车是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成立于1945年,全球商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十甲之内,年营业额高达20亿美元。占有印度市场59%的份额。

2、马恒达
Mahindra(马恒达)是印度领先汽车制造商,公司成立于1945年,产品在印度多用途运载车辆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3、Ashok Leyland
Ashok Leyland(阿斯霍克雷兰德),成立于1948年,经营商用车的制造与销售。印度阿斯霍克雷兰德有限公司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已成为印度汽车工业的中坚力量,专注于商用车的制造与销售。

4、捷豹路虎
捷豹路虎(英文简称JLR)是一家拥有两个顶级奢华品牌的英国汽车制造商,属于印度塔塔汽车旗下。研发、生产、销售捷豹品牌和路虎品牌的全部汽车。

5、捷豹
捷豹(Jaguar)是英国豪华轿车、跑车和轿跑SUV品牌。1935年诞生,创始人为威廉·里昂斯爵士;现属印度塔塔集团旗下。2004年进入中国,目前捷豹在中国市场拥有X系列豪华运动轿车 、TYPE系列豪华跑车 、PACE系列豪华轿跑SUV三大产品。

2004年捷豹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2015年,捷豹发布首款SUV车型F-PACE。2017年,越级豪华运动轿车XEL上市。2018年,捷豹历史上首款豪华纯电轿跑SUV I-PACE自北京车展上市。
10、印度车--塔塔路虎在中国热卖,说明了什么?
近年年,各地路虎越野车热卖。街头上印度路虎车也越越多,大有取代过去日本丰田越野车的势头。过去,石油勘探单位大都使用日本丰田越野车,如牛头车-丰田4500,陆地巡洋舰等等。如今,石油勘探单位使用的几乎是清一色的路虎越野车。据报道,某红字会还组建了一个路虎车队!路虎车的价格,与过去丰田4500等相比,又贵了很多,价格从60多万,到268万元不等。路虎车似乎已经成了有钱或者有面子的代名词!但印度路虎车如此热卖,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印度车的品质好,还是印度车在中国人心目中质量好?都不是。很多人以为路虎车是英国车或者德国车,根本不知道路虎是印度车!一般人提起印度,都认为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那么,为何印度的路虎车就能够吸引中国人花巨资去购买呢?本人以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1,对品牌的盲目崇拜心理。因为路虎公司在宣传其品牌时,只谈其设计、建造时的欧洲血统。因为其设计和生产环节中,很多是在欧洲的印度厂完成的。而该品牌原属于大不列颠(英国) 罗孚(又称路虎)集团,原是英国一家古老的汽车公司。但后来因为经营不善,被印度塔塔公司收购。但人们对于该品牌系英国车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基对于品牌的崇拜和信任,人们去购买了路虎车,而不知道其早已经是属于印度车的品牌之一。2,路虎车在外观设计、内部配置和内在质量上,的确有过人的一面。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欣赏路虎车的外观设计,路虎车也不是每款外观设计都吸引车迷,但总体来说,路虎车的口碑是比较好的。反之,对比国产车,如北京越野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进步却不大。除了推出供军方采购的“勇士”等外,没有一款越野车的品质或者名气能够与印度路虎车相对接近的。 北汽的B40或许还值得车迷期待,但勇士却不是一般百姓能够玩的起的车,也不是石油勘探单位或者红十字会能够看入眼球的车型。 中国汽车工业以市场换技术这样的思路,一路走来30年,但市场没有了,基本都被外国品牌所占领。就连我们感觉比自己落后的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其路虎品牌在中国也已经成为高端SUV车的代名词!市场让出给外国公司后,并没有换来我们期望的核心技术!因为所有合资企业的外资一方,从来不把其核心技术转让给中方!如果要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那么,就必须学习印度汽车公司的企业+品牌兼并路线。好在我们已经看到,吉利汽车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相信,随着外资品牌汽车被中国企业兼并的完成,其外资企业品牌的核心技术,也会被我们所吸收和消化。那时,我们应该以购买自己民族品牌或者被中国企业收购的品牌,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