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疫情对汽车销售行业

疫情对汽车销售行业

发布时间:2021-02-06 18:10:04

1、疫情之下的汽车行业

2020年春节期间的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也给原本就处在寒冬中的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全民家里蹲防疫,街上空无一人,出行需求与汽车使用率降到了低谷,对于目前4s店的主要收入——售后保养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当然汽车厂商也是危机四伏,长期的停产也将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在此严峻的现状下,一些汽车厂商也积极采取行动以应对疫情的冲击。近日,北京奔驰也是紧急发函给天津政府,请求批准提前提前复工。北京奔驰方面表示:“公司仅有一天安全库存,一旦停限产超过一天,都将导致北京奔驰停产。如果北京奔驰不能在2月10日复工,经济损失每天将超4亿元人民币,这也将为京津冀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如此被逼无奈的复工,都是汽车厂商在重压下的一种行动。除了汽车厂商的行动,经销商也开始应对这次疫情展开行动了——“线上卖车、在线看车”。

据《车手视觉》了解到,目前多数车企、经销商已经相继推出智能展厅、直播看车、VR看车等线上营销,上门试驾等线下服务。其中,广汽丰田、长城汽车、比亚迪等多家车企都推出在线看车、在线购车甚至直播卖车的业务,基本上除了试驾,其他环节都可以在线上完成。

去年,东风悦达起亚对网红到店直播带货进行过尝试,效果确实不错,东风悦达起亚市场部部长董安银认为“这种所见即所卖的模式,让整个营销链路不断缩短优化,去掉很多中间环节,效率更加高效。”

随着短视频的盛行,短视频的商业化也在不断的加速,短视频卖货也占据了主流。短视频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一种“所见即所得”的感受,缩短了消费者与卖家之间的距离,并且很多网红主播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来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但是汽车不同于其他的直播带货。汽车还需要有自身的驾驶感受,以及视频与实车的直观感受会有所不同。其实说到底“线上卖车、线上看车”依然只是消费者了解车辆配置与价格的信息来源。当然如果VR技术再进一步和全民普及了以后,或许“线上卖车、线上看车”会有实质性的变化。

这次疫情的来袭,除了汽车厂商与经销商营销方式的变化,我想消费者以后可能会对车辆是否可防病毒也会有所重视。而吉利汽车迅速的做出决定,先期投入3.7亿研发“全方位健康汽车”致力打造国内首个真正以“N95型口罩”为过滤标准的车载高效复合空调滤芯,实现车内病毒防范功能。吉利汽车此举无疑提供了汽车研发的全新视角。

总的来说,2020年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压力只会有增无减。“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危机并不可怕,关键是怎么应对,化危为机,这才是汽车厂商和经销商需要思考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疫情过后汽车行业如何发展?来看看专家的分析!

汽车市场目前还是处于颓势

据乘联会公布的实际销量统计数据,18年全国乘用车的零售销量为2235.1万辆,同比往年降低了5.8%。

根据乘联会数据,1月乘用车零售同比-2%,同比降幅已经收窄至12%,零售端降幅收窄。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表声明,面对零售将近10%的增速,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并不是很高兴,他表示,16年2月份创造的业绩达到了历史新低,需求量以爆发式增加的现象还不明显,因此今年2月份的同比增速是在去年销售额“盘位”较低的情况下取得的。

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并不是首次,早在2015年,中国车市就出现过“爆冷”的现象,国家紧急出台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来拯救当年的中国车市,最终公众在政府下发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刺激下,车市终于开始了预期的增加。

专家预测下半年中国汽车行业有望复苏

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同比往年更是不乐观,目前可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需、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大体都处于“休息”状态,再加上如今政府还没有针对车市来出台具体的强势刺激政策。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情况,假如他们收入能够稳定增多,本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与个税改革政策相叠加。财通证券发表声明,认为2019年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到往年的景象,出台汽车消费的刺激性政策也正要提升回升力度。报复性消费的重点群体是那些消费能力在疫情中并未受到严重损失的民众,仅仅是因为疫情还未完全结束,而无法大量消费的人群。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宣称,今年1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往年降幅均超10%,结合2018年新车销售量有2.8%的回落,通过本次数据不难推断2019年车市即将面临最为严峻的形势。 现在疫情在部分欧美国家开始爆发,我国外外向型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巨大影响。随着海外疫情的加重,外向型出口企业面临着3个月到半年的停工,员工收入大幅度下降,这也将会影响到汽车消费。

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向新能源汽车发展

除了宏观经济角度决定,中国汽车存有量也是车市消费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2018底全国汽车存有量达2.4亿辆,同比增加10.51%,其中广东的苏州汽车保有量超300万辆,上海接近300万辆,很多人会用2003非典之后消费市场的爆发来预测目前车市。

通过10多年的井喷式增长,一二线城市汽车存有量趋于饱和,在目前城市限购及道路交通条件下,汽车销量增速已大幅收窄。根据地方政府的数据表明,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5.6万辆,但这一条政策并未触及地方政府防控汽车总量无休止增长的底线,全国新能源汽车存有量为261万辆,占整体汽车的1.09%。

新能源汽车已成未来趋势

全部问题全部都集中爆发出来,车市的增长目前已处于低位,从全年数值来看,增速对照去年同期维持在3%左右。新能源迎来利好是业内的共识,至于其中的原因,汽车流通政府发表声明,12月份汽车市场销售额趋势表现良好,比上月有着明显的提升,一方面受到顾客年底习惯性购车拉动;另一方面海南、广州、北京多地“国六”排放标准落实政策的安排,包括北京、广州等多地政府推出的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释放了部分销售额。特斯拉在国际上的口碑积累效应,新基建的加快,尤其是充电网络结构的加快,可以有效的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今年疫情对汽车行业影响大吗?

疫情过后汽车行业,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带来的影响不会很大。长期来专看,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属也不会动摇,安全、效率、资源、成本依然是最根本的产业发展诉求。同时在技术层面,以“新兴出行模式、自动驾驶、数字化与电气化”为代表的 MADE 将成为重要技术发展方向,引领诸多新商业模式出现,并带来三电、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技术革新,推动汽车行业颠覆性变革。

4、疫情对汽车行业短期影响较大

嗨!代嘎吼!

2月自觉在家隔离满天的汽车媒体老师们

听说很多汽车老师自行隔离期间学习了很多新技能,每天在家练习——买菜、做饭、抢菜、做饭、做饭、做饭,变着花样做饭…

竟然实现生活自理,脱离外卖啦。

都说生活是最好的学校,我觉得这话说的没毛病哈!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本周车市时间

#本周汽车行业资讯#

①乘联会数据:2020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69.9万台,同比19年1月下降21.5%,创自2005年乘联会零售统计以来的最低增速。乘联会原本预计2月零售正式增长的,目前看要下滑30%以上,1-2月累计下滑在25%以上。

②乘联会数据: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量4.5万台,同比下降51.3%。环比12月下降67%。其中差点混动销量1.0万台,同比下降38%。纯电动的批发销售量3.5万台,同比下降52%。

同时,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大家回顾一下就能发现,近5年来,每年春节所在月份无一例外都是下滑。而且,去年春节那个月跌幅就已经达到19%,今年也就多出了2.5个百分点。所以,对于今年乘用车市场1月份的表现,其实我们应该乐观,至少结果还没坏到无法接受。

③这磨人的2月,车企干着“不务正业”的事!

因为不能开业卖车,不能复工造车,加上全国各地防疫物资紧缺,于是,有动作快的车企,已经“转行”开始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消息,将联合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集团,通过改造生产线的方式来生产口罩。仅仅三天后,第一批20万只口罩顺利下线。

2月7日,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将医疗器械、工业防护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纳入到企业新的经营范围之中。据比亚迪官方介绍,口罩和消毒液预计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2月底口罩产能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5万瓶/天。

2月6日广汽集团,自制相关设备30至50台——其中一部分提供给广州其他国企生产口罩。最终,2月11日,广汽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已进行安装调试。

东风悦达起亚也没有闲着,其股东悦达集团,共改造7条生产线生产口罩。2月12日,其第一批口罩正式投产。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车企都会直接投身口罩生产,但为了共同抗疫,很多车企都在出力。

比如长安,就发挥自身所长,通过控股公司江铃股份紧急排产负压救护车。从1月29日第一辆负压救护车下线,截至2月12日,已交付包括123辆负压救护车、4辆监护型救护车、5辆转运救护车在内的132辆救护车。据称,此次疫情,江铃方面需要生产2255辆相关救护车,且长安旗下另一家公司——长安凯程,也有287辆相关专用车辆的生产订单。

又比如上汽,2月5日,当武汉雷神山医院建成在即,30辆上汽大通负压救护车就已赶到现场严阵以待。而上汽接到工信部的紧急订单是除夕夜,要求十天内交付——按行业规律,这个生产周期一般是30天。据称,上汽大通共接到来自全国抗疫一线的累计订单已经超过230辆。

除此之外,业内还有不少车企都在加紧生产负压救护车,紧急驰援抗疫一线,包括奇瑞、金杯、金龙、南汽依维柯、宇通等等,多数都是客车生产企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疫情期间,北京奔驰每停工一天就亏损近4个亿,全国183家整车生产基地中,已经复工的只有59家,占比32.2%,这也意味着行业大面积的亏损每天都发生。

根据中汽协对300多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调查,此次疫情对汽车业的影响,将超过2003年非典时期,这对本就处于调整期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影响尤为明显。简单从疫情分布来判断,光是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汽车产量就占到全国的8%-9%,其次,像广东、浙江等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也都是汽车大省。

④有生化防御模式的特斯拉能否防住病毒?

特斯拉"生化防御模式"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是用一个相对密闭的车厢加一个大号的HEPA空调滤芯,空气在进入车厢时都先经过滤芯过滤才能进入,这样一来进入车内的空气就会干净许多,而且特斯拉还还让空调不停的向车厢内吹气增压,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车型内气压要高于车外气压,空气就会回从车辆其他缝隙中进入车内,从而保证了车内空气的干净。

不过我觉得吧汽车防病毒其实没有什么必要,但看看这些天北京的雾霾,装个可以净化空气的空调滤芯还是必要的。面这种疫情是我们普通人减少外出,就是对防疫做出最大的贡献。

⑤抓紧出台暂免车辆通行费政策

抓紧出台暂时免除包括小轿车在内的客车、货车等所有车辆收费公路全部通行费的政策,更好地保障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运输畅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继续引导好交通预期,实现人员有序出行、均衡出行,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促进有序复工复产。

#本周汽车资讯#

①全新宝马2系旅行车谍照

②新款沃尔沃V90 CC路试

③宝马X5 Timeless Edition官图

④新宝骏E300内饰谍照

⑤全新保时捷911 Turbo日内瓦车展发布

⑥全新高尔夫R无伪装谍照

⑦全新现代i30预告图发布

⑧兰德酷路泽撒哈拉地平线限量版

⑨国产特斯拉Model 3后驱长续航版申报图

⑩广汽新能源Aion V申报图

#实车网本周选题#

中保研碰撞测试 宝马3系安全成绩卓越

来自销量第一梯队的竞争 朗逸对比雷凌

跨级之争价格相同 逍客皓影谁更具优势

价格依旧坚挺 皓影为什么卖的这么好?

同级别最运动 菲斯塔新能源前景解析

疫情期间上班用车指南 这些你必须知道

友情提醒: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经国务院同意,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具体截止时间另行通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这一次疫情到底给车市带来了什么影响

这几年车市行情每况愈下,不管是经销商还是媒体都是从好几年前就开始喊着冬天来了,车市的洗牌似乎在所难免,但其实在一线城市来说,很多4S店或者集团都还在硬扛着这个下滑趋势,毕竟早些年大家还是赚了不少钱,而且现在只是说利润比以前薄了,所以大面积的关店潮并没有出现,但是今年的情况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庚子年的这一轮疫情,对汽车这个行业打击实在是有点大了。

绝大部分4S店还未复工 已复工的客流惨淡

到目前为止,笔者所在的城市绝大部分的4S店目前都还没有复工,就算上周已经复工的一些店目前实际客流量也是低的可怜,除了特别热门的品牌的店稍稍好一点之外,绝大多数店目前售前基本上是停滞状态,但是4S店这么大的摊子费用开支可一点都不少,平常很多店都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疫情之下几乎90%的店面目前是处于亏损状态,去年可能有些还在勉强支持的店面今年还能否继续开下去,笔者是要打一个问号。或许,这一次疫情真的加速了4S店淘汰的过程,这也只是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不可阻挡的一个规律。前段时间佛山政府出台了一些购车补贴的措施来拯救车市,但其实笔者想说的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加速去泡沫的过程未必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厂商部分已经复工 未来销量还得看日系德系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汽车厂商有中国这么多,或许因为国内的汽车市场实在是太过巨大了,早些年疯狂发展的时候各个世界知名品牌都想来分一杯羹,纷纷在国内投资建厂。经过了10多年高速蓬勃的发展,很显然汽车行业经历了一个拐点,今年的疫情不仅仅对于4S店,对于厂家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加上淘汰落后产能的机会。放眼全世界,基本上就三十个品牌占据了民用车绝大部分的市场,而这个数字在国内还远远不够,所以未来5-10年倒闭的汽车厂商肯定越来越多,疫情影响之下不管是开工还是供应链体系,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稍有不慎今年看到很多汽车厂商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汽车媒体瑟瑟发抖 前路究竟在何方

厂商和4S店的日子都这么难了,用脚指头都想的是今年对于汽车媒体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的一年,客户大大们都没有钱过日子了,作为媒体今年想当然的日子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国内现在大大小小的媒体确实太多了,在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这个行业还能支撑起这么多的媒体来生活吗?现在对于卖车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没有客户线索的媒体今年肯定会过的无比艰难。当然,头部的几个媒体的日子应该还会过得不错,尤其是抖音几乎成了这个疫情期间最大的汽车媒体赢家,朋友圈刷过去几乎所有的店都在玩直播,且不论效果怎么样,至少空前的频率曝光相当于给整个圈子的车商狠狠的上了一课。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一次的疫情真的是影响太大了,可能还有很多影响现在都还没有让大家发现,或许在疫情过后许多的问题便会迎面扑来。这一轮疫情必将加速这个行业的更新换代,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来说,真的希望这一次疫情能够尽快过去,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也希望那些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能够都平安归来。至于汽车行业的这些影响,管它呢?混沌过后,一切都将归于尘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疫情过后汽车行业有前途吗?

疫情过后汽车行业,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带来的影响不会很大。长期来看,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也不会动摇,安全、效率、资源、成本依然是最根本的产业发展诉求。同时在技术层面,以“新兴出行模式、自动驾驶、数字化与电气化”为代表的 MADE 将成为重要技术发展方向,引领诸多新商业模式出现,并带来三电、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技术革新,推动汽车行业颠覆性变革。

7、疫情持续会促进汽车销售吗?

如果疫情持续,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人们消费意愿会下降,所以不会促进汽车消费。

8、疫情完了 汽车行业有前途吗?

疫情总会有结束的一天,现在汽车保有量大,随之带动汽车后服务市场的发展,发展潜力巨大。


与疫情对汽车销售行业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