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啥国外汽车和国内汽车价格差距这么大
主要是受各种关税的影响,很多高档车的差距非常大,例如奔驰和宝马这些豪华车,国内外的差价都在十几万元甚至更多,但也有一些品牌车型的差距并不大,例如起亚这个品牌,韩国起亚的每款产品在发往全球不同市场时都保持相近的价格,这样即使考虑到关税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最后购买的价格都不会相差太多
2、国内外车价对比 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中外车价的可比性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有关未来的预测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3、车价分水岭:国内外车市为何同车不同价
“国外的车价好便宜啊。”相信很多出过国的朋友都有这种感觉。在国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车市,同款车型的价格往往要比在中国车市的售价要便宜。而某些豪华车型的价格甚至会比中国车市的售价便宜将近70%。如果从形象的角度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车市,是车价的洼地;中国车市,是车价的高地。大洋两岸的价格差异,可以说是横跨大洋的车价分水岭。按照常理推论,同样的产品理应是同样的价格,即使在不同市场会有价格差异,也应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中外车市某些车款价格相差如此之大,实在令消费者感到差异。同车不同价,令人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个问题要从中外车市的大环境差异说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车市,由于汽车工业起步较早,车市发展较为成熟。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车市,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起步的,无论是汽车工业本身还是车市消费理念都处于高速发展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合资车企的产品研发成本及技术转让成本就比欧美等国外车企要高。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汽车工业还出于成长阶段,国家出于对国内汽车工业保护的目的,在进口车型税费方面也比国外车市要高一些。不过,国内外车市价格差异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车市发展阶段不同。尽管产品本身是决定车价的主要因素,但是品牌及营销也是左右车价的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欧美等发达国家车市经过充分竞争,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及稳定。特别是在美国,普通的家用轿车已经趋同于快速消费品。而在中国,车市还在高速成长,无论是车企本身还是消费者都在不断地适应车市的变化。相信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与中国车市越来越成熟,横亘在中外车市之间的车价分水岭也将会渐渐降低。
4、国内外车价对比: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奔驰S600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5、国内外汽车价格差异问题
关税
6、为什么国内外汽车价格差那么大?
主要是受各种关税的影响,很多高档车的差距非常大,例如奔驰和宝马这些豪华车,国内外的差价都在十几万元甚至更多,但也有一些品牌车型的差距并不大,例如起亚这个品牌,韩国起亚的每款产品在发往全球不同市场时都保持相近的价格,这样即使考虑到关税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最后购买的价格都不会相差太多。
7、中美汽车价格相差多大?豪华品牌较接近,普通品牌却差距大
大家都知道,每个国家的国情都是不一样的,税收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同一个商品在不同的国家都是不同的价格,而在汽车领域也是如此。国内因为对于进口的税收比较大,所以进口车的价格都是比较贵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价格差价到底有多大。所以,今天车行哥就挑了几款在国内和在美国都有销售的同款车型来做个对比。
途昂
国内售价:30.09万-50.59万元
美国售价:3.05万-4.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33万元)

在国内,途昂作为目前大众旗下比较高规格的七座SUV车型,其上市到现在的表现还是很可观的,在2019年途昂的销量超过了8万辆,对于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成绩的。不过,相比之下,途昂在国内的售价相比在美国,起售价还是高出不少的,最低配车型的相差的价格接近10万,而顶配的价格则是相差了有17万。这价格的差距还是非常的明显的,顶配车型的差价都差不多可以买多一辆途昂了。
宝马X3
国内售价:38.98万-47.98万元
美国售价:4.1万-6.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万-45万元)

在国内的市场,宝马品牌的SUV车型中,宝马X3的算是宝马整体销量的支柱之一,非常受到国内消费的欢迎,根据统计在2019年,宝马X3在国内的销量超过了12万辆,对于一辆价格40万左右的豪华品牌车型来说,这个销量数据确实可以吹嘘一波了。而从两国的差价来看,宝马X3在国内和在美国的售价低配车型的差距比较明显的,但是顶配车型的差价则是没有那么明显,仅仅只是相差的接近3万的价格。
Jeep牧马人
国内售价:42.99万-53.99万元
美国售价:2.39万-4.2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30万元)

Jeep牧马人在国内算是比较小众的车型,因此其在国内,Jeep牧马人并不是销量的担当车型。但是在美国,Jeep牧马人可不是小众车型,是非常受到欢迎的。当然,这也是因为的环境的因素造成。而从两国的之间的差价来看,国内Jeep牧马人的售价相比美国还是高出不少的,低配车型的售价是美国的2倍之多,而顶配车型的售价差价也超过了20万。因此,这可能也是国内消费者不愿意选择Jeep牧马人的原因之一,毕竟这个价格买个城市SUV显得更加实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为什么品牌一样国内外汽车售价差那么多,讴歌suv,英菲尼迪suv美国30万,中国70万
因为要保护国内的汽车厂商,否则,大家都23万买宝马x3了,国内的合资品牌和国产版车谁还买啊权?关键是要让国内的汽车制造商能降低成本,提供质量,将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如彩电、空调一样质量上去了,自然就放开了,然后进口的关税就降了,价格就和国外接近了。
9、国内外车价对比: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10、国内外汽车市场售价为什么会巨大差异?
以进口的方式引进中国的车辆,不仅要交关税,还有消费税、增值税等等税叠加,最后国内经销商还要从中抽取利润。对于这些车辆来说,不仅仅只是纳过一次税这么简单就可以决定其在国内的售价。而对于合资品牌来说,也许这些车辆的确是在国内进行最终的生产组装。

但是无论是车身配件还是在上市初阶的发动机或者变速器总成,很多还是从海外引进。因此,在这些部分其最终售价还是相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更高。

事实上,在一些入门车型上,我们并没有与它们的裸车价格相差过大。就拿基本上在北美新车市场售价最为便宜的日产Versa(参数|图片)来说,其新车售价实际上与国内在售的同平台车型东风日产阳光(参数|图片)相当。而还有一些紧凑级车型在国内的售价实际上还要更低。

更不用说海外还有后期车辆维护保养高昂的人工费以及随处可见的支付罚单带来的高额费用。对于向美国这样极为成熟的汽车市场来说,我们所能看到的大部分是那些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或者大排量车型与我们的售价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