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市汽车销售(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行业税负率是多少
嗯,该企业的城建税是为5%,
应税所得率对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或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采用的一项标准,是应纳税所得额占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尺度和标准,
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100%,就是应纳税所得额与收入总额的比率,
应税所得率是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预先规定的比例,是企业应纳税的所得额占其收入总额的比例。该比例根据各个行业的实际销售利润率或者经营利润率等情况分别测算得出。它不是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5%
该企业应该交的税有:企业所得税,若有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还应交增值税,具体还要看企业有哪些销售活动吧,,有小汽车的还应征收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 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各行各业税负率的标准
1. 农副食品加工 3.50
2. 食品饮料 4.50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00
6. 建材产品 4.98
7. 化工产品 3.35
8. 医药制造业 8.50
9. 卷烟加工 12.50
10. 塑料制品业 3.50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12. 金属制品业2.20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0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18. 商业批发 0.90
19. 商业零售 2.50
20. 其他 3.5
希望我的答案能对你有帮助
2、汽车修理行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应该是多少?
一般在2%-4%左右,
需要看当地税局对这个行业参考的税负率水平是多少的。
扩展阅专读:
税负率:属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1%,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税负率与税负二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差别。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增值税税负率为: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3、山西省汽车销售行业的增值税负是多少?
税收负担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这是计算公式,你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具体说明,因为本人对这个不太了解,就发详细的给你。全国应该是统一的吧。没有听说对哪个地区,哪个省有特别的要求吧
一、行业征管难点
从管理情况看,大型的汽车生产企业由于财务会计制度健全,核算正规,涉税违规问题相对较少;小型的汽车改装企业和经销企业经营灵活,情况复杂,税收管理的难度较大。行业征管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与企业之间差别大。在汽车生产行业中,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品种,生产工艺等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规模、不同的产品,其工艺流程与原材料耗用等相差悬殊,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掌握其经营规律和共性指标,税源控管的难度大。
(二)关联企业之间调节税收难以控制。汽车生产企业大多存在多个关联企业,这些关联企业内资、外资并存,适用不同税收政策,企业间容易采用转让定价调节税收。
(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大部分经销企业在销售整车的同时,又销售零配件,并提供维修服务,不同经销企业各项业务所占比重不同,毛利率和税负率也不同,增加了利用参数比较的难度;正常的商品车与试验车划分缺乏统一标准;销售返利复杂多样。这给税务机关的日常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评估指标参数
底盘定额耗用量=1台/辆
发动机定额耗用量=1台/辆
方向盘定额耗用量=1台/辆
三、评估方法
(一)汽车生产企业
对汽车生产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应主要以核实产销量、税负差异分析、零配件耗用与产出配比分析为主,通过采用以下评估方法和指标,并结合其他辅助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1.申报数量对比分析法
将生产企业申报的销售数量与车辆税收“一条龙”有关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企业申报数量是否准确、真实。
(1)税务机关通过车辆税收“一条龙”清分比对系统下载的《车辆购置税机动车识别代码清单》信息,按厂牌型号清分出每一厂牌的车辆识别代码,排序后找出该型号的最大序列号,视此号之前的车辆为已销售的车辆,以此推算出该型号车辆的最低销售数量。
(2)将推算出的最低销售数量与纳税人报送备案的《车辆识别代码清单》中对应厂牌型号的销售数量进行比对,如推算出的销售数量大于申报备案的销售数量,则可能存在企业隐瞒销售数量的问题。
销售数量误差率=[(本期车辆税收“一条龙”系统中的最大VIN码号-上期车辆税收“一条龙”系统中的最大VIN码号)-企业申报的本期销售数量]/企业申报的本期销售数量×100%
如果销售误差率大于预警值,说明申报异常。此指标主要说明企业是否及时申报当期销售收入。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销售误差率预警值。
数据来源:企业申报时报送的当期销售所有机动车的《车辆识别代码清单》。
如果组装厂不便采集车辆识别代码,可以用合格证的数据分析计算。
2.投入产出评估法
根据主要配件购进投入数量,测算出企业整车的实际产量,结合库存产品数量,推算出实际销售数量,与企业申报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隐瞒销售数量、销售收入等问题。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假设企业进项抵扣凭证全部入账。
汽车主要配件包括:发动机、方向盘、油箱、轮胎、变速箱、车桥、车身等。
测算的本期产量=(主要配件期初库存数量+主要配件本期购进数量-主要配件期末库存数量-主要配件当期报废数量)/主要配件单台车定额耗用量
测算的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的本期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本期同类产品平均销售价格
投入产出差异率=(测算的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的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的销售收入×100%
如果投入产出差异率大于预警值,说明申报异常。该指标主要用于说明企业是否及时申报当期销售收入。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投入产出差异率预警值。
数据来源:评估期配件数量来源于评估期企业原材料明细账中的相关数据。
3.税收负担率、税负差异率分析法
(1)税收负担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2)税负差异率=[税收负担率-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 /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如果税负差异率小于预警值,说明申报异常。该指标主要用于评估企业是否及时申报当期应纳税额。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税负差异率预警值。
数据来源: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栏、第24栏的数据。
4.应税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的配比关系分析法
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应纳税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纳税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纳税额×100%
应税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的差异额=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
如果企业应税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的差异幅度超过各地设定的正常峰值,说明申报异常。通过审核二者之间的配比关系,进一步核实企业有无少计收入、少提销项、多列进项等问题。
数据来源: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栏、第24栏的数据。
5.销售毛利率测算分析法
本期销售毛利率=(本期累计主营业务收入-本期累计主营业务成本)/本期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差异率=(本期销售毛利率-上年同期销售毛利率(或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上年同期销售毛利率(或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100%
如果销售毛利率差异率低于各地设定的正常峰值,说明申报异常。进一步审核销售价格是否合理,是否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是否存在关联企业关系,是否存在不计少计收入问题。
数据来源:企业损益表“主营业务收入”(1栏)数据, “主营业务成本”(4栏)数据。
(二)汽车经销企业
1.税收负担率、税负差异率分析法
税收负担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税负差异率=[税收负担率-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 /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数据来源:本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纳税额本年累计数、应税销售额本年累计数、上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上年应纳税额累计数、上年应税销售额累计数。
将企业实际税负率与同期或同行业税负率进行比较,税负差异率超过一定幅度(含正负),可以初步判断企业申报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税负率属综合类分析指标,影响该指标的因素较多,如季节性因素、价格因素、经销汽车品种结构因素、企业业务构成因素,等等。因此,该指标异常时,应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多角度分析。
2.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差异率分析法
本期销售毛利率=(本期累计主营业务收入-本期累计主营业务成本)/本期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差异率=(本期销售毛利率-上年同期销售毛利率(或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上年同期销售毛利率(或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100%
数据来源:本期《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本年累计数、主营业务成本本年累计数、上年同期《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本年累计数、主营业务成本本年累计数。
本期销售毛利率与上年同期销售毛利率、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比较,差异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超出的则为异常。
对异常指标,应结合进项税额、现金、银行存款、收入、费用、利润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审查分析企业现金、银行存款、进项税额、主营业务成本及往来款的有关科目,确定企业是否存在隐瞒销售收入或者销售返利不入账等问题。
指标参数由各地每年测算确定,销售毛利率差异幅度由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正常经营费用测算法
对于销售多品牌、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按照“销售额×行业毛利率-正常费用开支≥0”的思路确定企业的最低利润水平和销售收入,核定纳税人的经营规模、从业人数、管理费、财务费用等正常费用开支,通过费用和毛利之间的变动关系,评估出一个经营期内的应纳税额。以企业经营费用为条件,测算核定企业的最低税额。
企业最低销售毛利=∑正常经营费用
企业最低应纳税额=企业最低销售毛利×适用税率
应纳税差异=企业最低应纳税额-申报的应纳税额
说明:应纳税差异>0为异常。
4.库存商品余额与留抵税额配比法
库存商品含税额=期末库存商品余额×17%
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当销售毛利率大于0时,库存商品含税额>留抵税额;否则申报异常。
运用上述各模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查看购销协议,了解返利政策等具体内容。
(2)与生产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配合,获取生产企业已经返利和销售(包括零配件)的具体情况,核实经销企业的返利收入和销售收入是否全额入账,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3)结合企业的财务资料,重点分析企业的往来账及资金流向。对往来款项大、挂账时间长的,应重点核查,结合盘点库存数量(库存量太大、品种太多时,可采用抽取部分品种盘点核查的方式),分析是否存在销售已发生,但未申报或隐匿返利等情况。
(4)注意利用维修明细单、车间派工单、仓库入库单、出库单等原始凭证进行查验。
(5)对整车销售、零配件销售、维修服务等各项业务分别分析其收入、成本,测算分析各项业务的毛利率和税负率,从中发现问题。
4、汽车销售行业税负率?
重新计算来解决此问题。税负率是纳税人应纳税额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税率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重要评价指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分析企业的税率是否合理。
税率=当期应付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进项税额抵免=期初进项税额抵免+本期进项税额抵免-进项转移-出口退税-期末进项税额抵免。

(4)汽车销售税负多少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企业税负也不同。
1.一般工业企业的税负在3%-6%之间。
2.房地产企业的税负一般为普通主楼的10%左右,而高端别墅和高端精装住宅的税负一般为30-45%。
3.由于商业企业的性质,一般为1.5-5%。
5、汽车修理厂的税负率是多少,是一般纳税人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税负率与税负二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差别。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增值税税负率为: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6、汽车4s的税负是多少
据我所知全国4S店的平均税负约1.2%,广东1.3%,浙江0.90%。
汽车销售行业的税负测算
根据以上影响汽车销售行业税负的几个客观因素,企业当期整车销售的理论税负应剔除影响当期税负的几个因素,计算公式为
整车零售 当期应纳税额+存货增减(不含估价)×17%-维修增值额×17%
理论税负=————————————————————×100%
销售收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整车销售收入-维修收入
存货增减=(期末库存余额-期末留抵税额÷17%)-(期初库存余额-期初留抵税额÷17%)
维修增值额=维修收入-配件及其他材料-电力(有进项抵扣部分)
整车零售的税负控制数的计算公式:
整车零售的税负控制数=核定的整车零售平均毛利率×17%-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测算出汽车零售的合理毛利率来核定整车零售的毛利率,进而计算出整车零售的税负控制数来控制企业整车零售的理论税负。
7、销售行业增值税税负率是多少合适
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不含税的实际销售额*100%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果不是生产企业的话,
增值税税负率=应交增值税/收入=(收入一成本)*0.17/收入=1%(1)
毛利率=(收入一成本)/收入(2)
由(1)和(2)可得毛利率=5.882352941%
附注:
1、在实务操作中,有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的企业,计算公式则为税负率=(应纳税额+免抵税额)÷(内销收入+外销收入),该计算方法计算简单,取数容易,直观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的实际税收负担情况(以下称该方法计算出来的税负率为实际税负率)。
2、销售毛利率是用企业当期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得出销售毛利润,除以当期销售收入得出来的,反映企业销售盈利能力指标之一;增值税税负率是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额除以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得出来的。
比如某企业商品采购成本80万元,销售价格100万元,则该商品销售毛利率为20%,如果该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17%,不考虑其他抵扣因素,则增值税税负率为3.4%,由此可见,销售毛利率与增值税税负率理论上是密切的正相关。

(7)汽车销售税负多少扩展资料:
一般增值税的税负率是销售总额的1%。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现统一按3%征收),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 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一般来讲,各个行业的毛利率是趋于同化,保持在一个波动区间之内的,这也就形成了增值税有一个行业的平均税负率,税务机构习惯把各个行业的税负率做为考核企业经营是否有异常的一个指标。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税负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分析企业的税负率是否合理。实行金税工程以后,税务机关获取行业平均数据比较容易,但如何把握不同企业之间的个体差异难度比较大。
分析企业税负率的合理性必须从企业的经营特征入手,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税负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8、河北省汽车销售行业的平均税负为多少
http://club.kuaijiren.com/viewthread.php?tid=45615国税局汽车销售行业税负控制办法
目前,我局所辖各类汽车销售企业共计53户,其中销售轿车的27户,占50.94%;销售卡车及轻卡的10户,占18.87%;销售微型面包车的7户,占13.21%;销售面包车的4户,占7.55%;销售工程车的3户,占5.66%;销售大客车的2户,占3.77%。-税务论坛,X3c6je(z
2005年度共实现销售收入1678823798.76元,应纳增值税4195678.98元,整个行业税负为0.25%。剔出较高税负的维修收入是因素,汽车的税负仅为0.15%,其中实际税负低于0.1%的16户,占30.19%;在0.1—0.5%的24户,占45.28%;在0.5—1%之间的7户,占13.21%;高于1%的6户,占11.32%。实际税负低于0.5%的企业占绝大部分,达到75.47%。
影响汽车行业税负的主要因素
最近我们**国税局抽调了专门力量组成了两个检查组利用近3个星期的时间对随机抽取的18户不同的汽车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评估和约谈,发现影响企业当期税负的主要因素除存货因素和因竞争激烈薄利多销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利的影响-税务论坛
为取得厂家的反利而大量低价销售汽车,而反利的形式又多种多样,尽管多数企业能在进项发票上看到折扣形式的反利,但因反利的计算办法的不固定和复杂性,无发确定该企业的反利全部是在一张发票上的折扣形式运做。通过约谈和调查以及过去检查的经验,反利形式还有一下几种影响税负的情况。
一是现金反利的情况大多不入帐,也就不冲减进项税,
二是供货方以报销费用的形式给予返利,直接在往来帐中进行收、付款处理,也未冲减进项税。
三是收到实物返利不入帐,销售后不计收入,有的直接反给汽车不入库存帐,销售后发票由厂家直接开给消费者,而收入却进入小金库。
(二)、提供汽车装潢及附件配套业务不记收入
为增加利润,很多经销商售车的同时,提供汽车装潢及附件配套业务,但检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对这项业务不能正确核算,采取各种手法隐匿收入。有的收现金不入帐,有的入帐也挂往来不做收入。
(三)、采取购车赠礼品,送保险等促销手段,不计收入
作为商家的促销手段,购车送礼品等种种优惠条件,实际操作中其形式也可谓无花八门。
一是帐外赠送实物,不作视同销售。某汽车商经销低档系列小汽车,为促销随车赠送礼品,但所赠货物的采购资金、实物去向均是体外循环,帐面上没有任何痕迹,只有在银行对帐单中才能发现端腻。
二是间接以低于正常市场价格销售汽车,差价部分作为给客户购置赠品的费用,不按正常销售价格计提销项税。有的企业经销的品牌汽车,当发现部分客户对购车赠送的货物不感兴趣时,为揽住生意,就主动降价让利,从价格上让出客户购置礼品的费用,使得所售汽车价格明显低于同期、同类产品市场正常销售价,降低了税基。
三是采取购车送保险增加费用的方式。汽车经销商通过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应由客户负担的车辆保险费,而保险费的名称却是个人的名字,
(四)、外购货物自用,不作进项税转出
外购汽车由库存商品转为自用,构成了固定资产,属于企业转变用途,按《增值税条例》规定,应做进项税转出。但少数经销商作帐时,只调整“资产”科目,不调整“应缴税金”科目;或实物已经改变用途,却长期不做帐务调整,造成多抵进项税。
(五)、随意调控收入,滞后交纳税款国税之家
有的企业对向各经销点销售批发的汽车,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货已发出收到的货款挂往来帐而影响当期税负。
(六)、维修收入核算不实
汽车经销商的维修收入的多少对毛利和税负影响很大,经测算维修的毛利率一般在30以上,而有的企业的维修业务却亏损很大,而且核算内容很不完整。汽车的销售必须开局发票一般的无法隐匿收入,维修业务随意性就比较大。
针对汽车行业的特点,有些问题不在帐面上反映而难以查帐,为了有效的解决汽车行业申报税负偏低的问题,我们经过调查和测算制定了税负控制办法。
二、 汽车销售行业的税负测算
根据以上影响汽车销售行业税负的几个客观因素,企业当期整车销售的理论税负应剔除影响当期税负的几个因素,计算公式为
整车零售 当期应纳税额+存货增减(不含估价)×17%-维修增值额×17%
理论税负=————————————————————×100%
销售收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整车销售收入-维修收入
存货增减=(期末库存余额-期末留抵税额÷17%)-(期初库存余额-期初留抵税额÷17%)
维修增值额=维修收入-配件及其他材料-电力(有进项抵扣部分)
整车零售的税负控制数的计算公式:
整车零售的税负控制数=核定的整车零售平均毛利率×17%-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测算出汽车零售的合理毛利率来核定整车零售的毛利率,进而计算出整车零售的税负控制数来控制企业整车零售的理论税负。
经过对我局所辖18户汽车销售企业2005年度销售情况的摸底调查,测算出平均毛利率为:4.23%
其中各类轿车:
微型面包车: 3.89%
面包车: 3.52%
大客车: 1.83%
卡车及轻卡: 2.06%
工程车: 3.70%
计算出的税负控制数为:0.72%
各类轿车: 0.75%
微型面包车: 0.66%
面包车: 0.60%
大客车: 0.31%
卡车及轻卡: 0.35%
工程车: 0.63%
由于轿车价位相差比较悬殊,不同价位轿车的零售毛利率也相差较大,因此还另外对轿车分三个价位进行测算,测算出的毛利率为:
12万元以下:4.29%
12——19万元:3.71%
19万元以上:5.40%
计算出的税负控制数为:%
12万元以下:0.73%
12——19万元:0.63%
19万元以上:0.92%
对于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于一体的4S店的整体税负的测算于控制,由于不同企业维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同,因此不能测算出整个行业的税负控制数。但是,维修环节的合理增值率可以测算出来,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核定的整车零售毛利率及维修增值率计算出企业的整体税负控制数来控制企业的整体理论税负,具体计算公式为:
当期应纳税额+存货增减(不含估价)×17%*
理论税负 =———————————————————×100%
销售收入
存货增减=(期末库存余额-期末留抵税额÷17%)-(期初库存余额-期初留抵税额÷17%)
整体 (整车零售收入×核定毛利率+维修收入×核定增值率)×17%
税负=———————————————————×100%
销售收入
通过对 8家汽车销售4S店的维修收入及维修耗用材料成本情况的摸底分析,测算出维修环节的合理增值率为:
维修环节 维修收入-配件及其他材料-电力(有抵扣部分)
增值率 = —————————————————————— —×100%
维修收入
三、 汽车行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
通过对18户各类汽车销售企业2005年度经营情况的汇总计算,其整体实际税负不应低于0.54%
计算过程:(整车销售毛利-期末存货增减)×17%÷整车销售收入×即:(30835892.58+1222494.27)×17%÷1007270794×100%
=0.54%
由于新办企业存在前期投入较大,新增存货较多,为打开市场让利较大的客观情况,我们在计算税负控制数的时候为其设定了计算系数,即:开业不满一年的,系数为0.6;一至两年的为0.8;两年以上的为1。
对汽车行业的日常管理中用两个指标来控制企业的税负,即:实际税负不能低于0.54%同时理论税负不能低于税负控制数。通过用税负控制数来控制汽车销售企业的税负,可以给税收管理员对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提供依据,如果企业的当期税负低于0.54%或虽然当期税负高于0.54%但理论税负低于税负控制数,则视为税负异常,应立即对该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或检查。这样基本可以确保税负不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偏低,使税收收入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