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去4S店买车的时候有些人一定要谈价,还必须到店里才能谈?
汽车市场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汽车销售主体,比如像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直营店,汽贸公司等等。但是无论是到4s店,还是直营店买车,讨价还价那是必须的。
车辆买卖属于大宗商品交易,而且汽车落地,上牌之后,车辆是处于不断的贬值的,消费者肯定是想要讨价还价以相对更合理,更低的价格,买到一台心仪的车辆。而作为品牌运营方的4s店,也更希望通过自己的降价幅度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此来抓住消费者的购买力,来提升自己的销量。

现在市面上的汽车品牌很多,各品牌旗下代理的4s店也不少,往往一家合资品牌,在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可能有多到十几家二十几家的经销商,在经济比较好的,二三线城市,可能平均也都有2~3家。那消费者肯定会通过不断的询价对比来试探各家四s店的价格底线。

很多人比较聪明的做法是,直接在电话里面询问销售顾问,一台车的优惠价格。精明的销售顾问,往往是不会在电话里面直接进行报价的。因为客户了解到了你的底价之后,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到店,直接接着问下一家店的底价,在项目比较,如果人家比较有优势的话,那可能就直接在别家店里买了。

所以很多4s店往往要求自己的销售顾问,或者他们的销售顾问自己也有这种意识,在电话里面是不会直接给消费者进行报价,或者说是进行过多的报价,往往会给消费者一个心理暗示,我的价格能做到很低,那至于低到什么样,需要到店进行详谈。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到了店里面去,实际看车进行谈判谈判。
2、汽车销售顾问,二次邀约到店,高意向客户,要怎么谈呢?
高意向客户已经二次到店,那么说明客户已经已经非常了解这款车,并且和其他品牌同价位车子做过对比后购买该车意向很大。
这时候顾客到店,如果没有试驾过的话,就带客户试驾一下,剩下的最主要的就是价格问题,在自己权限内能给客户最大的价格优惠,能送的东西尽量送,送的小东西不管多少钱,但客户高兴。
3、为什么一些汽车报价只有指导价,而实际价格需要到店里谈?
说起买车这件事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买车的时候都会做很多的功课和攻略,生怕掉入坑里面去,尤其是在车辆的性能上面和车辆的价格上面都会仔细的研究和对比,但实际上面当真正要入手自己看重的哪款车的时候,价格总是跳不过的一个话题,为什么一些汽车报价只有指导价,而实际价格需要到店里谈,有猫腻吗?

汽车报价只有指导价格,实际的价格需要到店里谈,很多人认为这是有猫腻的,实际上面是没有的,汽车并不像一个小众商品,几十块钱的事情,而汽车作为大宗商品,价格上面会有浮动,同时价格上面也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到店去谈能够获取更多的一些优惠,这个就好比做生意一样,并没有说谁谈生意,在网上或者电话上面就能够随便成交的,通过到店谈能够更加确实的抓紧客户的消费心理,能够更好的对于客户进行定位和服务。

换个角度上面来讲,到店里谈,也有一种情况那么就是该车的实际成价格远比车辆的指导价格要低很多,而要是直接在电话里面或者没有实际的到店去谈,店里一般会认为是没有诚意,同时也会影响车辆在市面上面实际的价格销售,不利于后期的营销。所以人家无法一下子给你实际价格,也怕后面有变化显得难沟通,同时也是为了降低获客的成本,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店里面的客户访问的流量和人气,同时也能掌握市场的话语权。

总之,汽车报价只有指导价格,实际价格需要到店谈,这和营销以及本身车辆的优惠等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想要相对比较准确的落地价格还是要到店面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为什么去4S店买车一定要谈价,还必须到店才能谈?
汽车市场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汽车销售主体,比如像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直营店,汽贸公司等等。但是无论是到4s店,还是直营店买车,讨价还价那是必须的。
车辆买卖属于大宗商品交易,而且汽车落地,上牌之后,车辆是处于不断的贬值的,消费者肯定是想要讨价还价以相对更合理,更低的价格,买到一台心仪的车辆。而作为品牌运营方的4s店,也更希望通过自己的降价幅度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此来抓住消费者的购买力,来提升自己的销量。

现在市面上的汽车品牌很多,各品牌旗下代理的4s店也不少,往往一家合资品牌,在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可能有多到十几家二十几家的经销商,在经济比较好的,二三线城市,可能平均也都有2~3家。那消费者肯定会通过不断的询价对比来试探各家四s店的价格底线。

很多人比较聪明的做法是,直接在电话里面询问销售顾问,一台车的优惠价格。精明的销售顾问,往往是不会在电话里面直接进行报价的。因为客户了解到了你的底价之后,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到店,直接接着问下一家店的底价,在项目比较,如果人家比较有优势的话,那可能就直接在别家店里买了。

所以很多4s店往往要求自己的销售顾问,或者他们的销售顾问自己也有这种意识,在电话里面是不会直接给消费者进行报价,或者说是进行过多的报价,往往会给消费者一个心理暗示,我的价格能做到很低,那至于低到什么样,需要到店进行详谈。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到了店里面去,实际看车进行谈判谈判。
5、一些汽车报价只有指导价,而实际价格要求店里谈,为什么?
因为如果不这样,那4S店的销售就都得失业了。汽车的指导价只是一个参考,很少有车型会按照指导价来卖车的,大部分车型都是在指导价的基础上优惠几千或是几万块钱,当然也有涨价的,比如说那个雷克萨斯,不加价几万你根本提不到车;所以我们买车一般都不看这个指导价,就看店里的裸车价和落地价,这个才是我们买车要在注意的问题。至于为什么要你到店谈价格,这里就涉及一个销售赚钱的问题。

指导价是汽车厂家某一款产品上市销售的标准价格,就像零食饮料,厂家会有一个建议零售价,但是零售商是否接受他这个建议就是零售商的事了,高于或是低于这个价格是零售商说了算,只要不怕被罚,3块钱的饮料,卖100也可以。
汽车经销商也一样,东风本田是加价卖车玩的最溜的,思域、CRV加价上万照样有人买。
但是大部分经销商为了走量、完成厂家的销售任务,拿到厂家返点,都会给出一部分优惠,以低于指导价的价格销售。但是,因为经销商的规模不同,它们一年销售的数量不一样,在厂家那里拿到的返点也不一样,规模大的经销商销量高,返点也高。它们有能力给出更多的优惠吸引消费者,换取更高的销量和更多的返点。所以,不同经销商给出的优惠也不会完全相同。

首先告诉你这没有什么猫腻,纯属正常操作。
汽车的指导价是汽车制造厂家给出的全国统一售价,它是根据汽车市场行情、生产成本、计划销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的。
而汽车实际销售价格是终端客户成交价,大多情况会比指导价格低,也有比指导价高的,如:前些年刚上市的东风本田CRV、上海大众途观、广州本田雅阁等车型,刚上市时销售价格就比指导价高。
汽车的实际销售价格与以下因素有关:

当地市场知名度与口啤、当地市场竞品车型价格、车源是否充足、经销商是否急着清库存还贷款、经销商是否为完成厂家任务做促销等等
至于让你到店里谈价格,纯粹是正常销售行为。因为同车型的配置多种多样,不同车型的性能特点也不同,只有让你到店对着样车讲解才说得清楚。另外,让你到店谈价格也是为了防止同行打探价格及促销内容。
6、汽车销售,在展厅接到前台电话,客户问车子最低价,我邀约客户来店再谈,客户却说家远过来麻烦。就是想要
这种客户一般不会问你这一家店的,你就不要再保留底价了,直接最低价报就行了!他要是来店再砍价,就直接让他OUT,你们就成交了!你要报的比别人家高,他绝对连来都不来了,这种人往往比较直接,也是最明智的买家!一般内行人都这么买车!
7、汽车销售为什么说最不怕砍价的买家?
对于车主来讲,买车最“要劲”,最紧张的就是砍价的环节了,在那一刻恨不得连“兵法36计”都用上。然而,作为一个多年的4s汽车销售来说,并不怕客户侃价,反而欢迎你砍价……
1、砍价顾客最接近买车

侃价的客户,都是有购车意向的。没有购买意向,是不会吃饱饭没事干跑4s店侃价的,就连厂家派来的”神秘客“都会把定金交上,极少数的神经病除外。
2、“你”的想法“他”都知道
在老销售看来,客户侃价手段就那么几招,早就腻味了。各种应对话术,倒背如流。什么样的客户,用什么套路,早就准备好了。

千万别拿不同车型比价格!当有人说,你不便宜更多的话,我就去买别的品牌。这就是从比价,变成比车了。
3、销售有“老手”和“嫩手”之分
买车,找个靠谱的销售,比侃价更重要。服务是有价值的,大部分情况,价值和价格还是成正比的。怎么应对老销售?

1)进店之后不要急于砍价,观察多个正在成交的车主,交谈中,了解其入手价格。
2)用前几位的成交价和销售员搞价,并亮出现金,造成购买假象。但不要提车,借故离开,此时已心知肚明。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找一直接待您的销售提车,你要是自以为聪明“朝三暮四”去诈他们每一个的话,哼哼,到时他们“兵合一处”一起算计你也不一定。
3)进口车的一般幅度在8折以上,就按照这个价格砍价就好。有些时候,经销商会用很多返券和礼品诱惑你,不要答应,就看价格,价格砍下来再谈礼品的事情,很多人碍于面子,不砍价,那就吃亏大了。
4、要砍只砍裸车价
砍价要砍裸车价,不要去跟销售谈什么“全下来”的价格。厂家对4s有严格的优惠额度要求,比如裸车最多优惠3万,你要能砍到30100你都是重大胜利!
砍“全下来”的价格,他们会把裸车的损失从装饰上,从保险上,从上牌费购置税上赚回来。
8、为什么一些汽车报价只有指导价,而实际价格需要到店里谈,有猫腻吗?
因为也有很多人去买车的时候,听了销售说的各种价格、税费,也是一脸懵的,也经常有朋友跑我这儿来问:“我花XX钱买了一台XX车,能不能帮我看看我有没有花冤枉钱啊”。
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指导价和落地价的关系;
4S店为什么不能明码标价?
为什么销售想方设法地想让你去店里呢?
4S店还有哪些你看不到的猫腻?
一、指导价和落地价的关系
汽车圈有句话是“指导价从来没有过指导意义”,这里所谓的指导价只不过是厂家给出的一个定价,实际的价格还会根据经销商规模不同、区域政策不同等等有所差异。
举个例子,像大众品牌的车型,实际裸车价一般都是比指导价便宜的,而这个优惠幅度,不同4S店、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是完全不同的,我之前带朋友去看迈腾,当时正好赶上国五车型清库存,迈腾330TSI的优惠幅度最高能到5万,本来指导价20多万的车,现在裸车价只需要16万。

那这车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有啊,只不过是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再举个例子,丰田的车优惠幅度小,甚至还需要加价,就像丰田埃尔法,加价20多万那都是正常现象。
那么,指导价和落地价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引入另外一个价格——裸车价,所谓裸车价,就是你买的这款车,不包括任何其他费用的价格,你掏了这个钱,这台车就是你的了。相当于,你花了这个钱,买了一堆“破铜烂铁”。
但是呢,这堆“破铜烂铁”想要合理、合法地开上路,还需要什么手续或者什么费用呢?
购置税。购置税=购车款/(1+13%)×购置税率(10%);
车船使用税。不同排量的车型这个税费额度不同:1.0-1.6L(含)420元;1.6-2.0L(含)480;2.0-2.5L(含)900元;2.5-3.0L(含)1920元;
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家用6座以下950元/年,家用6座及以上1100元/年;
商业保险。什么三者100万啊、车辆损失险啊、盗抢险啊等等,根据不同车型、不同投保选择有不同的价格。
上牌费用。一般自己去车管所,300元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让4S店帮你上牌,不好意思,2000大洋~~

所以,看到这里,落地价你会算了吗?
落地价=裸车价+购置税+交强险+商业保险+上牌费用+4S店服务费。
嗯?4S店服务费是个什么鬼东西?
不着急,我们下面会陆续讲到。
二、4S店为什么不能明码标价?
原因有两个,第一个,4S店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个,车辆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怎么理解这两个原因呢?

我们都知道,厂家是只管着造车,但是具体车辆的销售,是委托给各经销商的,通俗点儿说,就相当于微商的“代理”,很多微商不造化妆品,但是她只管着卖。汽车经销商,就相当于微商的代理。
如果你了解过微商你肯定会知道,如果你这个代理卖货卖得好,规模比较大,那你拿货的时候,就有更多的议价权,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拿到同样品质的货。
汽车经销商也是这个道理,经销商规模越大,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从厂家那里拿到货。

所以,很明显,每家经销商拿货的价格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要求人家4S店给你明码标价啊~
另外一个,4S店卖车,厂家是给返利的,卖得越多,返的利就越多,当然,不同品牌有不一样的返利政策。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某个4S店这个月的任务是卖掉20台车,如果完成了,厂家就每台车返利1000元;如果完成不了,那一分钱返利都没有。这时候,一种情况出现了,这个月月底,这个4S店正好卖掉了19台车,还差一台完成任务,那为了完成任务,这家4S店是不是可以给你更大的让利空间,哪怕我车价给你便宜2000元,但是我完成任务,可以获得20×1000=20000元,何乐而不为呢?
那这种情况下,你还能要求人家明码标价吗?
我只是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三、为什么销售想方设法地想让你去店里呢?
汽车销售嘴边经常有一句话:“到店来,还能谈,价格我可以去申请”、“这周末我们正好有个试驾会,你可以来看看,价格很合适”。
这其实是一种销售策略,算不上猫腻,因为可能销售在电话里罗里吧嗦说了半天,你最后跟人家说:“我再看看吧”。

同时,去店里也是一种筛选客户的方法,既然去店里看车了,基本上是有意向购车的,而那些只打电话的,很可能就是为了询价。
所以,去店里看车,也算是对销售工作的一种尊重吧,毕竟人家就是靠这个吃饭的,电话里说了半天,最后你却对人家爱答不理,对销售也是一种损失,对吧?
四、4S店还有哪些你看不到的猫腻?
写到这里感觉篇幅有点儿长了,哈哈哈哈!
简单来说吧,去4S店实际购车,你最终花的钱里面,有一部分是本没有必要的,像贷款服务费、上牌服务费、保险服务费等等。
但是现在来看,整个市场上,这些费用依然是存在的,那我也不能说啥,说到底,我也没办法,因为我买车的时候,这些费用该花还是得花,也算是一种行业乱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