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销售成功案例。大约300~400字。而且有答案的案例。
1.十万元家庭轿车:上海通用赛欧
上市前半年,就打出“10万元家庭轿车”的概念,进而引出“10万元小别克”的悬念,堪称市场前期推广之经典。三年多来,秉承不断提升性价比的宗旨,不断推出升级车型,价格也渐渐下调至8万元以下。SRV的推出,更是引导出一个崭新的细分市场。连续27个月列1.6升轿车销量榜首。
点评:概念营销,乃产品营销之最高境界。
2.A级轿车销量第一:一汽-大众捷达
2003年中国A级轿车销量最大的品牌,依然是捷达,销售14.31万辆。捷达青春不老的奥秘,在于其发动机好、“皮实”的特点引起了消费者的共鸣,更在于其不断的推陈出新:20气阀捷达王、改脸车、新内饰、SDI柴油车。
点评:“以不变应万变”还是“变中求胜”,市场更相信后者。
3.驾驶者之车:一汽-大众宝来
作为德国大众成功的A级轿车,宝来的技术优势无与伦比,但是,专为欧洲设计的狭窄后座,以及上市时相对较高的价格,却成了市场推广的致命伤。“驾驶者之车”、“动力宝来”、“阶段性成功人士”的定位,让宝来轻松摆脱了上述不利因素,迅速触动了消费者的“购买神经”,当年就创造了销售5.16万辆的纪录。
点评:没有销不好的产品,只有选不好的定位。4.单品牌销量第一:上海大众桑塔纳
成熟的车型、近200万辆的市场保有量、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站点、便宜的配件价格、不断升级换代……让桑塔纳19年来牢牢占据了单品牌销量最大的宝座。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市场“阶梯状分布”的特点,近年来,上海大众加大了在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营销力度,桑塔纳和桑塔纳2000都取得了不俗战绩。
点评:把握住市场的根本特点,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5.陆上公务舱:上海通用别克GL8
从一群驯鹿跃入轿厢突出GL8卓尔不群的内部空间,到“陆上公务舱”概念的推出,上海通用别克GL8的营销迅速完成了从功能性诉求到情感诉求的转换。在MPV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别克GL8不必再向消费者介绍它的V6发动机如何先进、静音效果如何卓越、影院系统如何豪华,只一句“陆上公务舱”,就将这些技术先进性全部涵盖了进去,还让购买者感到了VIP的尊贵。
点评:产品推广贵在点睛之笔。
6.创造供不应求神话:广州本田雅阁
上市一年仍然供不应求,惟有雅阁。日本车的细腻、美国版的大气,2003年初在老车型销售火爆之时毅然垂直换型,技术水平提升30%,价格却下调近4万元,广州本田勇于推倒车价多米诺骨牌的豪气,换来的是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点评:消费者的订单,是对企业营销策略最好的赞成票。
7.上市一年销售五万:东风悦达起亚千里马
没有高贵的血统,没有全球同步的噱头,东风悦达起亚千里马轿车却创下了上市一年销售突破5万辆的佳绩。抛开成熟的车型、高水平的装配、卓越的性价比不谈,千里马在营销网络的创建和考评方面,独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让所有的经销商都有钱赚”的经营理念,使东风悦达起亚创下了在经济型轿车领域平均单个经销商卖车数量最多的记录。
点评:经销商的竞争力,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
8.小型轿车的市场奇迹:奇瑞QQ
来自奇瑞的数据显示:上市以来,QQ月销量已经连续4个月突破了一万辆大关。在北京等大都市,5万元左右的QQ已然成了时尚的代名词。从研发前的市场调查,到上市前的竞争对手分析;从QQ名称的选定,到颇具新意的广告创意;从网上价格竞猜,到QQ车贴大赛……奇瑞QQ的营销紧紧抓住了时尚一族的特点。
点评:企业要永远走在市场前面。
2、汽车销售成功案例怎么写?
这些东西不会有人写给你的,销售有很多东西是凭感觉和经验,不同的客户情况不一样,就要有不一样的对待方式,只有自己慢慢的积累和反思,才能够进步,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
3、汽车销售培训大师的主要成功案例有哪些?拜托了各位 谢谢
汽车销售在美国的实践 人物简介 杰克.莱利(Jack.M. Reilly) 中旭文化网特聘外教 当代汽车营销业之父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教授 美国知名汽车营销专家 美国“4s”店管理资深大师 交通管理与设计有限公司 2005年至今任 交通管理与设计有限公司 高级经理人 纽约州奥尔巴尼首府交通局: 1997-2005 发展部副执行官 1979-1997 计划发展部主任 1976-1979 高级规划师 RRC国际有限公司(纽约莱瑟姆) 1973-1976 任高级规划师 人物学历 伦斯勒大学博士phd 获奖情况 德国马歇尔基金奖 Eno 基金会交通奖 美国的汽车市场运作及销售自19世纪20年代起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那时美国汽车制造业先驱亨利福特向美国人民宣布不同于黑色轿车,美国人可以拥有任意色彩的福特车。随着机动车的拥有数量在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迅速扩大,对于汽车制造商的最首要市场战略便是生产多个品牌且价位不同的汽车,让消费者(特别是男士)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买到更高价位但产自同一制造商的汽车。此时,便产生了“产品忠实度”(即:消费在选择新车替代前一辆车时仍会选择同一品牌)并产生一定程度的产品偏爱(在汽车之间的)。 当时在美国强烈影响汽车购买的三个较大趋势为: (1) 相当数量的欧洲车和亚洲车的引进 (2) 人们对于低油耗的重视 (3) 消费者运用网络在制造商与销售商间选购的能力。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欧洲车与亚洲车通产在特殊市场出现,比如奢侈品汽车(梅赛德斯。奔驰)或者运动型汽车(法拉利)。19世纪70年代初原油的大幅上涨改变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由于美国的汽车制造商无法迅速适应消费者对高能效汽车的偏爱,那些在油价很高的国家受过充分改良的汽车深得美国人民喜爱。起初,美国消费者认为亚洲汽车没有美国汽车的质量过硬。然而随着时间的流转,亚洲车的质量意识提高并对美国汽车呈现出了他们较高的竞争力。正像美国汽车制造业用几年时间所做的,外国的制造商也设计出一系列的汽车来迎合不同口味的美国消费者了,包括家用轿车,小型车或单人运动型汽车。这个股趋势一直持续至今,亚洲制造商与美国制造业同时引进小型货车的成功便是一个体现。 另一个主要变化在于互联网车辆买卖被应用于机动车的销售中。消费者在应用互联网购买汽车时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对汽车型号的选择,而是对销售商的选择。 美国有多家汽车网站,汽车在上面被罗列比较(kbb.com和edmunds.com)。 当汽车销售的首要途径依旧是授权经销商,相当数量的消费者已经可以不必参观销售商的展厅从不同销售商那里参考价格。此外,消费者还可委托银行等经济人与经销商对价格进行谈判。自从商家使用误导性商务手段来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美国人已经不喜欢直接去经销商那里买车了。经销商经常努力安排不具竞争性比率理财,或者话大代价添加经销商配送特色。 当下,美国汽车销售已经呈现出其典型的低利润空间。商家会在汽车的售后服务上获得更高的收益。 汽车的销售在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面临着很多挑战。美国家庭的汽车拥有率超过百分之九十,而其他的国家相对较低。因此,相当大的一批消费者会是初次购车。所以不仅要说服他们购买某一款汽车,更好尝试让此类汽车成为他们的首选。这就需要有更多额外的时间与顾客接触。 其次,“早期接收着”(及第一次购买此类商品的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就是为何经销商意识到一个顾客在汽车展厅的体验是与一个汽车品牌的形象同等重要的原因。
4、谁做过汽车销售员,能给我一些感悟和事例吗?
以下是一个汽车销售员岗位职责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进入XX一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汽车这个行业。在销售部的这些日子里,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好的销售员。
首先要懂车,虽不能做到像汽车制造专家那样专业,但至少要对车辆很熟悉,除了懂自己的车,还要熟悉竞争对手的车,这就叫知己知彼才能更胜一筹。
懂车不一定能卖好车,最重要的还有态度。
一是对待工作的态度。销售员作为前台的一个形象窗口,微笑服务非常重要,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如何去面对,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这就决定了你会有怎样的工作状态。作为销售员来说,我们最不能少的还有激情,对待工作的激情,对待客户的激情。当你拥有高昂的激情去工作时,你的工作是快乐轻松的,你的回报也是丰厚的。
二是对待客户的态度。从客户进门开始,销售员就应该主动迎接、热情接待,特别不能以貌取人,有很多客户穿着普通,但往往却是最有决策权的人,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工作中,我们不能以任何的理由去与客户争吵,客户永远是对的。当有些事情改变不了时,你就必须让自己学会适应,如果不能做到,你就将是被淘汰出局的那一个。
三是忍耐力。耐心不光在工作中还有在接待客户的过程中都能有所体现。当你对待你的工作能够用心做到极致,那么你就是最优秀的,对待客户做到如此,他所给你带来的效益也往往是你想象不到的。
四是忠诚度。对工作的忠诚,对公司的忠诚,这里所说的忠诚是指你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所以,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他的命运。
总之,无论何事都应万事俱细。需有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精神。期间我们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会受到很多的委屈,相信只要我们真心付出,有一天我们会庆幸自己的努力、付出与忍耐。到那时,我们可以自信的说:我们是最优秀的,我们无愧今生!
5、汽车销售案例
美国的世界汽车销copy售大王 乔吉.拉德 书店里有他的自传可以一看.
另外你说的这个卖车的是华人成功学大师陈安之. 书店里有很多他的书,有一本他的马上成功里面就有他说的这个案列.是他自己讲诉的,
这个卖车还是他初入社会时的一个经历.在这些视频里应该都有他所讲的那个卖车经历
6、请帮我规划一下我的职业,本人现在做汽车销售
我是一名职业规划师,看了你的经历觉得这个也是众多从事销售工作困惑的方面,下面我结合你所说的,以销售整个行业为例给你简单分析下。
1、首先从销售行业谈起,一般来说销售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四点:方向一 成为高级销售经理 ,方向二 转向管理岗位 ,方向三 个人创业 ,方向四 转做管理咨询和培训。
方向一 成为高级销售经理
销售人员的职业成长,如果定位于一直从事销售工作,可以肯定的目标便是成为高级的销售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向有两个,首先是从“术”的角度出发,不断改进和提升工作的方法和能力,从低级的非专业化的销售人员变成职业选手。这一变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工作的理念、思路、工具和方法都做得更加专业,从靠感觉、靠冲劲做事转变为讲求定量数据、专业调查分析、把握市场规律性;第二个方向就是从“术”提升到“道”,从战略层面和组织全局高度的角度进行系统思维,进一步提升和转换职位角色。要成为高级的销售人才或经理人,销售人员必须要增加系统分析、全面思考,从企业战略高度做销售,思考销售,多挖掘一线的信息,进行智慧加工,最终起到为高层决策扮演战略顾问角色的作用。
从具体的发展途经,又有如下几个方向:
上行流动:如果有在大公司或集团的分支机构、片区或分公司做销售的经历,当积累一定的经验后,优秀的销售人才可以选择合适的机会,上行流动发展,到更上一级的或公司总部做销售部门工作,或者可以带领更大的销售团队、管理大区市场。在处于成长期的快速消费品行业,许多销售人员都是通过上行流动而闯出自己职业发展的新天地。
下行流动:如果在公司总部销售部门工作当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可以根据市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选择合适的机会,下行流动发展,到下一级或多级的分支机构去工作,通常是带销售团队、管理省/大区市场,或是要到某个细分市场开辟新的业务。这样的销售人员,可以将在总公司的先进的销售管理理念和操作手段和实际的市场结合,在继续锻炼一定时间后往往成为许多企业的未来领军人物或高级经理人。
横向跳槽:优秀的销售人员往往是公司的骨干,可直接为公司带来营业收入和现金流,但如果公司的薪酬福利或绩效考核政策不能有效地激励他们,那么他们转行或跳槽就在所难免。从组织的角度看来,许多公司都不惜重金从竞争对手将一些优秀的销售人才挖走。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只要没有违反职业道德、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规定和相关法律规定,销售人员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换一个环境和空间都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方向二 转向管理岗位
当销售人员做到一定的时候,可以结合个人兴趣和组织需求通过横向流动即轮岗的方式,转向相关的专业化职能管理岗位,具体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选择:
如果还是对销售业务或相关的工作感兴趣,不愿意完全离开市场营销工作,公司的人力资源安排也允许,可以选择横向的相关岗位如:市场分析、公关推广、品牌建设与管理、渠道管理、供应商管理等。
如果有管理专业背景或者对管理感兴趣,可以发展的方向包括:市场信息或情报管理、行业研究、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
如果在销售工作中在产品或行业的生产制造、运营、研究开发、设计等技术方面积累了优势,则可以往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流动如:运作管理、售前技术支持、产品测试、售后技术服务等。
方向三 个人创业
有过销售背景的人出来创业,可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企业要生存,首先要有市场,做好业务工作是很多创业者必须自己先行解决的难题。许多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都是从销售人员开始做起,在积累一定的资金、经验和资源后进行独立创业而获得成功的。
销售人员进行创业最大的优势是经验和资源优势。一个有着丰富销售经验的人士比起其他创业者,对行业的理解、对企业的运作、对市场变化的感知都会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他们很可能积累了资金和良好的产业链上下游的人际资源,了解行业的运作模式和成功关键,甚至于合理合法地把握了稳定的客户关系资源。
方向四 转做管理咨询和培训
如果离开本行业,重新开始新的事业空间,也是一种新的职业方向选择。比如有经验的销售人员改做管理咨询和培训也是不错的选择,许多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培训师都是从营销实践中转过来的,有些还是营销老总、总监、大区经理等,因为他们有丰富的销售经验和行业背景,更理解企业实践的营销环境,在做相关行业的营销管理咨询、战略咨询和专业培训时,尤其显得有优势。
2、你已经做销售一年多了,相信你对于销售应该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了。上面是一些销售人员的发展方向,你可以结合你自身的性格、价值观和能力做出一个具体的判断。
其实很多行业是相通的,希望上面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吧,可以在我的资料里找下我的qq,有时间大家一起交流。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