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销售加价将被重罚

汽车销售加价将被重罚

发布时间:2021-02-23 21:59:33

1、中国车企已进入寒冬期,为何雷克萨斯还敢被处罚也要加价?

我觉得雷克萨斯这样顶风作案还是因为他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他是被这小小的利益蒙住了心智。商人逐利我们可以理解,但我觉得这种逐利一定要在法律的允许之内,其实现在中国汽车的销售行业并不是很景气,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寒冬期。

像很多别的汽车品牌,他们都在焦急地采取一些措施去迎接这个寒冬期,去努力地留住他们的消费者。但雷克萨斯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它反而是那种想要榨取消费者身上最后一点利益的心理。我觉得这种行为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是十分的不可行的。雷克萨斯这个品牌其实在之前发展的都是挺好的,在中国消费者的心目中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雷克萨斯曾经凭借着它的车型、性能赢得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信赖,但是如今的它好像有点犯浑了。之前明明在江苏省内已经因为公开加价被罚款了,这已经是对他们这一不规范的行为做出的一定的警示了,但好像这一警示行为的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深圳的雷克萨斯又一次顶风作案了,这行为是很令消费者气恼的。

雷克萨斯它在即使被处罚的情况下也要加价,这不仅是他们企业方面做出决策的一个失误,更是对中国这个市场的不了解。他们太过于低估中国消费者的这一维权意识了,我觉得如果雷克萨斯方面不好好解决这个事件的话,它可能会失去中国很多的消费者。

2、汽车加价销售是违法行为吗?

据我所知,除了水电、石油、铁路和民航运价等小部分国家定价的商品采取严格限价外,其他商品商品的售价都是随行就市的。而且,国内汽车公布的是建议零售价,不是强制意义的统一售价,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违法加价的说法。

3、4S店加价卖车怎么办?

举报
1.加价款是急于提到紧俏车型的消费者为超越排在前面的购车者额外支付的一笔“加急补偿费”。加价款应作为对正常排队不能及时提车的消费者的“补偿费”,其权益属于正常排队的消费者。但经销商将这笔费用塞进腰包,变相侵害了消费者的财产权。
2.加价售车违反了国务院颁布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中“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的规定,有关部门应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3.既不开发票也不上税的加价款,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因国家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核定依据是厂家指导价,即使开具装饰费发票,由于税种不一样,前者税率只有5.5%,而车辆购置税税率约10%,有偷逃税款之嫌。
  4.强迫消费者以畸高价格购买装饰,推出高配版、搭售保险等变相加价的做法,既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明文规定。为了给加价售车披上一件合理的外衣,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经销商想出各种各样看似合理的说辞变相加价。业内人士指出,强制搭售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遭遇商家强制搭售行为,消费者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5.经销商利用职务便利提前将车售给“加塞儿”的购车者,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涉嫌收受商业贿赂。在公众的不满和批评都集中在道德、诚信和市场监管层面上时,北京理格丰律师事务所律师郭玉涛认为,加价售车构成商业受贿罪,是应当受到法律严惩的一种犯罪行为。“加价是在车价外多收取了一部分款项,汽车销售价格本身并没有改变。正是这一点决定了罪与非罪的区别。”郭玉涛认为,加价售车行为具备了商业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一是经销商能够控制汽车销售渠道、货源分配,有着职务上的便利提前拿车。二是经销商实施了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三是收受财物数额较大。一般司法实践掌握在5000元以上,目前大部分车型加价幅度显然都大大超出这一指标。

4、4s店加价售车是否违法?

加价卖车违法!2011年4月中旬,深圳市罗湖市场监管分局对管辖内的一家奥迪品牌汽车4S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其因销售“加价”车所得的140多万元款项。 3月14日,包括广州、北京、上海、香港等全国22家城市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维权观点:认定“加价售车”是供求决定价格论掩盖下的一种违法行为,不但违反了国务院价格监管法规,而且侵犯了正常排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收取加价款实际上是收取商业贿赂,强制搭售汽车装饰则涉嫌不正当竞争。

5、雷克萨斯被罚后依然加价,是谁给的勇气?

12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丰田汽车(中国)垄断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在雷克萨斯品牌汽车销售中存在的价格垄断违法行为进行8761.31万元处罚。

根据《处罚决定书》的内容,丰田(中国)的违法行为是在当时要求江苏省雷克萨斯经销商对车型限定销售最低价,需要统一按照各车型建议零售价进行报价,不得擅自降低网络报价。

据了解,丰田(中国)方面回应称:"针对这个处罚我们是接受的,因为事情属实,并且我们已经就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改正。"

这九牛一毛的8700余万元罚款对丰田(中国)根本不值一提,反而不少网友借此机会表达了对雷克萨斯官涨甚至加价购车的不满。有网友称:"雷克萨斯不加价或者少加价就算优惠了"。

所以,罚的重吗?我觉得轻了。那销量呢?涨了!

雷车销售的终端加价行为大家早就习惯,可一个汽车品牌是被消费者惯成什么样子,才会在签下合同后仍将指导价再次上提?雷克萨斯就现身说法举了个例子。

19年的9月中旬,雷克萨斯官宣涨价消息,其中三款主销车型ES、NX和UX的涨幅在0.6万-1.5万元之间,主要原因是在车辆的生产过程中增加了配置,升级多媒体系统和安全系统。

熟悉雷克萨斯的车友们都知道雷车的销售模式是"先订后产",特别是热销车型,在客户下定金签完合同后,一般等待提车的周期为1~6个月。此次雷克萨斯就在与准车主签订购车合同、付完定金等待提车的过程中,官宣涨价。

消费者们被要求补齐差价,否则无法提车,雷克萨斯这一行为引起了诸多消费者的不满。后续,为安抚在涨价前签订购车合同的客户,部分经销商甚至不得不"自掏腰包"去补足差价。

所以,换做是你你生气吗?生气!那销量呢?还是涨了!

闷声发大财

价格要敢喊的高,最终还得有市场销量做支撑。你知道这个国内二线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在刚过去的2019年卖的有多火吗?

从雷克萨斯刚刚公布的2019年销量统计数据中获悉,2019年雷克萨斯总销量为200521辆,同比大涨25%,这也是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

大家都知道汽车市场逐渐饱和,豪华车销量上涨是趋势,但在车市寒冬人人喊苦的大环境下,一线豪华品牌要靠"降价促销"去跑量,而二线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的销量还能伴随着"加价"暴涨,你细品一下,是不是有点耐人寻味?

所以,对雷克萨斯而言,只要我车卖得好,一线还是二线豪华品牌的"虚名",Who cares?

400万的雷克萨斯?

2020年雷克萨斯将在中国推出品牌第一款MPV车型LM300h,相信在19年上海车展首次亮相时,大家都已经关注过了。传言称新车上市后需要加价168万才能提车,到时落地价将要接近400万。

一辆面包车卖400万天价的传言,可信度并不高。而新车已于1月6号在台湾省正式上市,7座版367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85.52万);4座版500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16.5万);果不其然,第一批700辆的配额已经售罄。

但从雷克萨斯的调性来看,LM300h的确是一匹能够刷新加价界记录的"黑马",也有着地球上加价最狂面包车的潜质。

 

所以,雷克萨斯的面包车贵吗?贵!那将来的销量呢?我想依旧是供不应求!

买雷车就是"人傻钱多"?

为何雷克萨斯在无下限试探消费者的底线时,消费者还能心甘情愿地一一买单?难道买雷车的人都是"人傻钱多"?在我一个广东人看来,非也。

之前听过一组数据,每四台凌志就有一台被广东人买走。这并不是一个段子,来源也无法考究,但广东人喜欢凌志,就像街坊四邻喜欢喝维他奶、看TVB一样,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变成从小就植根于心的信仰情怀。

在其他豪华品牌早早就投入国产化后,雷克萨斯依旧还在坚持着进口车的身份,凭借着"匠人匠心精神"的品控和口碑,俘虏了许多的消费者。

同时这也是一辆省心又不矫情的进口车。"开不坏的丰田"有口皆碑,在JD Power的年度车辆可靠性研究中,雷车多次蝉联榜首。

而混动车型6年/15万公里、汽油车型4年/10万公里的免费保养维修,更是让开不坏的"高级丰田"车主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收租、工作、饮早茶。

哪怕是车主们开上几年想换车,基于新车售价的稳定性及综上所述的优势,雷车在二手车市场中惊人的保值率也能让车主卖上个好价钱。

抛开雷克萨斯无情加价的行为不说,其品牌形象的高度和产品的本身都极具核心竞争力。还记得你每天在电梯间被"贵就是好,好就是贵"的好贵不断洗脑吗?

不可否认,雷车的种种行为在准车主或老车主的理解中就是一种"好贵"的体现。

 

说在最后

像<女车主爬上发动机盖维权>的新闻,能促使奔驰推出"服务公约"的情况百年难一遇;雷车实在是被国人宠的太久捧的太久,惯出了"毛病"。涨价虽有涨价的理由,若是建立在无法遵循契约精神的情况下,车企迟早会被消费者抛弃。想要雷克萨斯不加价?很难!但选择权,始终在你手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汽车4s店加价卖车算不算违法。官网厂家指导价明明是30万 到了4店还得让我加3万才能买 怎么办

4S店加价售车算违法。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十一条第三项规定: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费用,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根据新《办法》第十条: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发改委明确规定任何购车消费者对经销商强迫个人消费者意愿以及超出厂家公布正常价格来要求消费者购车,以非正常价格秩序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都可以直接向所属工商部门举报

7、汽车加价销售该如何处罚?

:“汽车销售价格不属于政府指导价,加价销售完全是企业的市场行为,只要明码标价,并在销售前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就价格达成一致,物价部门就无从干预。但是消费者在碰

8、8761万元!丰田中国因雷克萨斯价格垄断被罚

去年12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发布《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垄断案行政处罚决定书》(下称《处罚决定书》),对其在雷克萨斯品牌汽车销售中存在的价格垄断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据悉,调查始于2017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对丰田方面处以其上一年度(2016年度)销售额2%的罚款,约8761万元。

罚单”一出,不少网友就联想起雷克萨斯多次逆市涨价甚至提车加价的现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因价格垄断而被罚的车企不止丰田一家。此类现象为何屡禁不止?消费者又为何难以维权?

限定经销商报价,涉嫌价格垄断

据《处罚决定书》,此次丰田中国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与经销商达成了限定经销商网络报价和部分车型整车转售价格的协议,以及实施了限定经销商网络报价和部分车型整车转售价格的协议。

据悉,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丰田中国区域销售经理通过召开经销商会议、巡店、微信通知等方式,要求江苏省内经销商在互联网平台销售雷克萨斯汽车时,统一按照各车型建议零售价进行报价,不得擅自降低网络报价。

同时,丰田中国限定了江苏省内(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经销商部分车型整车销售价格。经查,2016年至2018年3月,丰田中国区域销售经理通召开地区协力会、微信通知等方式限制经销商销售雷克萨斯ES200、ES300h、NX200、CT200、RX450系列等重点车型最低转售价格。

此外,丰田中国还通过多项管理措施实施价格控制,且经销商执行了相关的价格要求。其中包括丰田中国将统一网络报价作为区域经理考核指标;从2016年起要求经销商上传发票至当事人销售管理系统,组织专门人员对上传的发票进行检查,超出限价要求的,经销商必须说明原因;对低价销售的经销商,当事人区域销售经理通过协力会、微信群和电话的方式告知会被削减下月相关车型配车。

另查明,2016年度,丰田中国江苏市场销售额为438065万元。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丰田中国凭借自身优势地位及严格的管理措施,对经销商作出的统一网络报价和对部分车型整车转售价格的限定,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该行为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依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责令丰田中国停止违法行为,并决定对丰田中国处2016年度销售额2%的罚款,约8761万元。虽然“罚单”已开,但中新经纬记者观察社交媒体上网友的讨论话题发现,其背后仍有诸多争议点。

问题一:雷克萨斯加价卖车销量却涨?

丰田因涉嫌价格垄断被罚后,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截至发稿前,“丰田因垄断被罚8700余万”话题阅读量达4504.3万。不过,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借此表达了对雷克萨斯多次涨价甚至提价购车的不满。有网友称:“雷克萨斯不加价或者少加价就算优惠了”。

以下为部分网友看法:

@长春这噶儿:一直加价卖车,就是没人管,都多少年了。这次江苏省干的漂亮!

@大王派我来巡山0302:据说有个奇怪的现象,被罚后知名度进一步提高,销量持续攀升?

@日出在东海:今年下半年因加价风波遭车主“讨伐”的雷克萨斯“翻车”了。

雷克萨斯的涨价现象多次引发争议。9月中旬,雷克萨斯公布涨价消息,其中三款主销车型ES、NX和UX的涨幅在0.6万-1.5万元之间,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配置,升级多媒体系统和安全系统。

据悉,雷克萨斯一直采取“以销定产”的销售模式,从订车到提车要等几个月,因此雷克萨斯存有不少库存订单。据此前媒体报道,许多消费者在签订购车合同、付完定金等待提车过程中,雷克萨斯就突然宣布涨价。他们被要求补齐差价,否则无法提车。

这一行为引起诸多消费者不满。为安抚消费者,部分经销商甚至不得不“自掏腰包”补足差价。9月18日,江苏中佳雷克萨斯就发布声明称,按照原合同约定价格履行合同,自愿承担官方上调价格后的差额,前提是在涨价前签订购车合同。

不过,雷克萨斯的销量非但没有受涨价影响下滑,反而一路上涨。2019年1月至11月,雷克萨斯在华累计销量总计为18.02万辆,同比增长21.01%,其中11月销量1.93万辆,同比增长16.5%,预计年销量有希望突破20万辆。此外,中国已经成为雷克萨斯最大的海外市场。

因此,也有网友疑惑,涨价却迎销量上涨,雷克萨斯是不是被消费者“惯坏了”?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曾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国内消费者素有“买涨不买落”的心理,作为故障率排行最低的汽车品牌,雷克萨斯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涨价并不会影响这一点。在这个热度下,反而还会吸引这部分消费者进行购买。

问题二:处罚力度太轻,8761万元罚少了?

遭处罚后,雷克萨斯也就此事作出回应。雷克萨斯方面称:“对于因此次事件给广大顾客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关于此次事件,已经进行了彻底整改,今后也会将‘合规’置于业务运营的首位,采取一切措施杜绝类似行为再次发生。”丰田中国也称:“接受总局的处罚,认真整改。”

事实上,近年来,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的车企不止丰田一家。自2014年起,东风日产、奔驰、奥迪以及长安福特等都因价格垄断吃过“罚单”。

2014年,中国出现首个汽车业反垄断执法案件,湖北4家宝马4S店因非法统一收取PDI(出厂前检查)检测费被处罚。据中新经纬记者不完全统计,随后的几年内,奥迪、奔驰、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依次被罚2.49亿元、3.5亿元、1.23亿元、2.01亿元。

今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对长安福特实施纵向垄断协议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处以罚款1.6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丰田收到的罚单数额为其2016年度在江苏销售额的2%,约8761万元。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这一金额对丰田全年的利润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处罚力度是否过轻?

斐石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周照峰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此次丰田被罚事件确实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据《处罚决定书》,本次罚款是依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进行。

周照峰表示:“《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需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10%的罚款。而此次处罚只以江苏省的销售额为基数,而并非全国销售额。此外,只处以2%的区间,且没有算入违法行为实施期间的违法所得,确实罚得比较轻。”

值得注意的是,周照峰仍指出,此次已是江苏省第二次出现车企因价格垄断而被罚的情况。据悉,2015年4月,江苏省物价局对奔驰公司处以3.5亿元罚款。

“首先,江苏省在有先例后再次出现价格垄断现象,理应得到警示。其次,今年的长安福特的罚款已被处以4%的营业额。因此,此次违法行为无论从违法行为的性质、承担和持续时间都不比之前的汽车反垄断案件轻,营业额2%的罚款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太低了。”周照峰表示,处罚力度过轻,或成为车企价格垄断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不足以形成行业震慑力。

问题三:消费者认为买贵了,为何难维权?

不过,周照峰指出,虽在处罚力度上有争议,但此次《处罚决定书》的内容仍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该案明确地列出了丰田此次的违法行为,包括具体的转售价格维持的执行过程、涉及的车型、限制的折扣比例等,这在反垄断案件中属于披露力度较大的一起。”他说。

因此,这也有有利于消费者希望借《处罚决定书》中列出的车型目录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周照清表示,依据《反垄断法》第50条规定,购买了违反《反垄断法》车辆的消费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难点。

“首先就是如何界定所购车为可赔偿车,消费者认为自己买贵了,参照物是什么?标准在哪里?其次是,如何证明自身损失的金额是多少,如何取证?事实上,我们近年来也一直在讨论,从这些案件中如何去让消费者进行合理索赔,毕竟整个事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消费者。”周照峰表示。

周照峰还认为,正因为消费者难以维权,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车企的价格垄断现象。不过,他相信,这将是汽车反垄断事业未来可发展的一个方向。“罚钱不是目的。”2016年11月,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卢延纯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进行对汽车垄断现象进行处罚,追求的是整个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竞争的充分、经营的合规,从而保护消费者利益。

据悉,《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草案于2015年10月底完成初稿,2016年3月份征求意见,但至今仍未最终落实。

“今年以来车市一直处于下行阶段,不少车企降价卖车,最终‘赔本赚吆喝’。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仍限制经销商最低零售价的车企,必然是有一定实力和消费者认可度的。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品,行业应加强对垄断现象的完善机制,让企业的竞争回归到本质,即注重产品上来,这也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周照峰称。

来源:人民网汽车

编辑:车冀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西安部分4S店加价卖车导致工商局介入调查?

媒体报道了汽车销售新政实施半月,西安部分车型还在“加价”卖一事后专,西安市工商局高度重视,属责成工商高新、双生、经开分局安排执法人员前往报道的四家汽车4S店进行调查处理。

调查中,工商执法人员调取了媒体报道中涉及车型的《定购合同》、企业财务报表等资料,并向涉事企业下达《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向企业负责人送达了《询问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到工商部门接受进一步调查,对报道中“加价销售”的行为进行书面说明,提供相关资料。

下一步,工商部门将对涉事企业涉嫌加价销售、捆绑销售的行为开展进一步调查取证,若发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的,将及时立案查处。

记者将此事及相关报道反馈给了东风本田客服热线,客服说,将记录下来并反映给相关人士,希望记者耐心等待回复。下午4时,记者拨打客服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说此事正在处理中。截至21日记者发稿时,仍未收到东风本田的回复。


与汽车销售加价将被重罚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