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中外汽车价格

中外汽车价格

发布时间:2020-08-11 01:12:25

1、为什么国外的汽车便宜

一直以来,由于中外税收的差别,使得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很难理解为什么同样的车型,在国内国外的价格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除去厂家成本与利润率等问题不谈,仅仅从国内税收政策上分析,就可以看出,中外税制的差别也直接影响了中外车厂的定价。

第一道税——增值税
首先说增值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生产厂家购入的,作为生产资料的机器设备等不能扣除17%的增值税,而在国外,由于很多国家使用的是消费型增值税,作为生产资料的机器设备均可以在税前扣除,这17%的税收差距直接体现在车价上,就是国产的每一辆车均要分摊厂家缴纳的17%的增值税。所谓生产成本,包括厂房、机器等固定资产,也包括生产汽车所需要购买的原材料、钢板、轮胎等,这些产品由于在上一道生产过程中已经缴纳了增值税,因此在国外这些生产成本均可以免征增值税,这是消费型增值税的典型特征,但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不能将这一部分的生产成本免税,因此直接的结果就是我国汽车厂家的生产成本,仅从增值税上来说,就高于国外厂家。

第二道税——消费税
其次是消费税,消费税是我国对特定的高档奢侈品征收的专门税收,包括化妆品、汽车等,而在国外,汽车并不属于高档奢侈品,因此并没有消费税这一项影响车价,我国对汽车征收的消费税,根据汽车排量大小征收不同比例的税收,排量越大消费税越高,其平均税率为5%,计算方式为,车价×税率,如以5%的平均税率计算,国产汽车在这一部分又比国外厂家多出车价5%的税收。
车价一般算来是由成本+税收+厂家利润共同构成的,在税收这一部分,国产汽车所缴纳的税收就高于国外同类厂家。

第三道税——购置税
走出生产环节,进入销售环节,众所周知,在国内购车需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在经销商将车卖给消费者的同时,消费者需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而这一部分税收,在国外大多数国家都是没有的。

同样道理国外的人也不明白我们国内单车为何那么便宜,那是因为我们都不想要单车
国外汽车也一样,他们已经普及到汽车都可以不是奢侈品,所以要吸引消费者买,只能低价啊
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国力不够强盛,汽车行业不够发达所致~~~

2、国内外汽车市场售价为什么会巨大差异?

以进口的方式引进中国的车辆,不仅要交关税,还有消费税、增值税等等税叠加,最后国内经销商还要从中抽取利润。对于这些车辆来说,不仅仅只是纳过一次税这么简单就可以决定其在国内的售价。而对于合资品牌来说,也许这些车辆的确是在国内进行最终的生产组装。

但是无论是车身配件还是在上市初阶的发动机或者变速器总成,很多还是从海外引进。因此,在这些部分其最终售价还是相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更高。

事实上,在一些入门车型上,我们并没有与它们的裸车价格相差过大。就拿基本上在北美新车市场售价最为便宜的日产Versa(参数|图片)来说,其新车售价实际上与国内在售的同平台车型东风日产阳光(参数|图片)相当。而还有一些紧凑级车型在国内的售价实际上还要更低。

更不用说海外还有后期车辆维护保养高昂的人工费以及随处可见的支付罚单带来的高额费用。对于向美国这样极为成熟的汽车市场来说,我们所能看到的大部分是那些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或者大排量车型与我们的售价差距。

3、国内外车价对比: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奔驰S600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4、国内外车价对比 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
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
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5、为什么一些进口汽车或中外合资汽车的价钱都要比外国的贵呢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消费需求。

根据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的最新统计,2008年1~2月,中国共进口汽车62544辆,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增幅达到81.90%,远远超出国产汽车销量19.27%的增幅。

中国人有好面子的传统,例如在世界奢侈品消费市场上,中国人的购买力屡屡令人瞠目。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中国客户反映在4S店很少能买到宝马M6。而奇货可居也正是进口豪华汽车可以定出远高于原产地价格的原因。

因为需求旺盛,驱使着更多的世界汽车品牌和更多的车型投放到中国市场,在订货量大幅提高的同时,还能保持足以令卖主满意的价格。而另一方面,一些汽车跨国公司为维持产品独有、市场独大,严格执行区域销售差异策略,实施区域配额控制。中国市场大、需求多,但供应的产品数量少,必然造成价格相对较高。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或客观或主观的因素,导致了进口汽车价格的奇高。

譬如,中国汽车进口关税平均降至25%,但这是指整体平均水平,不同排量的汽车税费还会有差异。此外,进口汽车价格还受到运费、保险、消费税(与国外的价外税不同,中国的消费税是价内税)、出口国关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实,导致合资车型在中国价格高于国外,最根本的原因是技术垄断。在合资品牌中,国外汽车公司需要进行利润分成,提取技术转让费。不仅如此,他们还对合资车型的关键零部件实行垄断,许多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多贵都得要用进口的。即使国内有相同质量的零部件,也只能被拒之门外。

虽然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资源价格等都比国际市场低,但现实是,中国的合资品牌汽车在世界上却未必具有价格优势。

一个德国汽车工人的工资,每小时约110马克,相当于中国汽车工人工资的十倍,但他们生产出来的同样品牌的汽车,在价格上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甚至中国工人造的车卖价更高。例如在中国热销的奥迪A4,国内产的奥迪A41.8T轿车,价格为27万~34万元人民币,而国外生产的奥迪A41.8T轿车的价格为24950~3495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7.5万元~24.5万元。
这就难怪国际汽车制造企业热衷在中国搞合资企业,高额利润回报无疑是资本市场的最爱。

6、国内外车价对比:为何汽车在国内卖高价?

其实,中外车价的差别也一向是晨报关心的重点,所以也借此重新作一探讨。 ······ 中外车价的可比性 中外车价可不可以进行比较,或者如何比较才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这里,不妨将各种影响车价的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罗列,以此为基础展开车价的比对。首先,车型与基本配置必须相同。车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车型如敞篷跑车与普通轿车之间的可比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为一辆汽车,最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与变速箱,前者对车价的影响肯定要比后者大,如同样是奔驰的S车系,S600价格比S280要贵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与2.8升引擎的差别。 其次,内饰与附加配置。这是最难以比较的部分,由于内饰与附加配置往往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加以变化,所以不少厂家都十分愿意强调车价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性。实际上,与基本配置相比内饰与附加配置在车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以业内曾经认为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大的丰田威驰为例:其1.5自动挡版从最基本的型号11.98万元,到最昂贵的15.98万元,其间的差别为运动版、高级音响版与电子导航版,它们与最基本的型号相比主要是多出了电子控制的运动模式、高级音响以及电子导航系统,而最大价格差别则为4万元左右。应该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款大型豪华的车,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3~5万元的价格差与总价相比所占比例就越小。如果发现国内外车仅仅因为内饰与附加配置不同就加价10万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关方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再次,国内外的税率差别。这在各国都无法回避,其实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许多比较简单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总体来说也比海外低许多,所以许多厂家习惯于将国内车价相对比较高归结于国内外的税率差别,其实从生产与采购成本来看,国内车厂在某些领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说明:1、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车型情况请咨询有关权威部门;2、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这里均未加入。 国内车价总体来说比海外高。其中,国产小排量的轿车已经与海外车价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罗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车系的车均比海外价格高,甚至连以高性价比著称的韩国与日本车也同样如此。越是高档豪华的轿车国内外的差价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关未来的预测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国内车价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类似于波罗这样价格比将来肯定会在所有档次的车价上得到体现,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来的3~5年里,国内车市尤其是中低档车会在降价之中与海外车市逐渐地接轨,而高档豪华轿车则难以一时与海外车价接近。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轨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的。根据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车厂很可能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不会在价格上绝对地下降。此外,对于追求高技术的车迷来说,车价更可能一直高位运行,因为在新技术的投入上毕竟有较高的花费与较大的风险,许多厂家都会对此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

7、同样的汽车为什么国内外差价很大?

1、众多税费推高进口车价。税费高是拉升进口车价的重要推手。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税费,主要由五部分构成,即:到岸价格(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经销商费用(包括车辆运输费用、报商检的费用、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利润等)。按照我国的税率,排量超过4.0升的进口车,按税额最高一档征收,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左右。
进口关税约占车价的25%; 在计算最为复杂的消费税部分,各个国家对于大排量车均施以重税,我国对进口车也按排量不同分几个档次征收:1.5L~2.0L税率为3%,2.0L~2.5L税率为9%,2.5%L~3.0L税率为12%,3.0L~4.0L税率为25%,4.0L以上为40%。增值税按到岸价+关税+消费税后的价格乘以17%。仅以上这些税费,按最低一档排量计算,也要占到终端车价的40%,如果以3.0L以上排量计算,车价则要翻倍。
2、进口车高价的主要原因除税费外,还有厂家对市场的垄断。
进口豪华轿车在国内外价格差距较大,就在于外国汽车厂商的垄断。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为了规范国内汽车市场产销,2005年我国相继出台《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服务领域,普遍实施以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
根据现行的品牌管理办法,进口车厂家也就是总代理商有着太多权利,比如网络数量制定、制定价格和商务政策等等。这并不是说总代理制一定有问题,在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进口车也往往采用总代理制,但是在规定总代理商诸多权利的同时,有很多法规限制总代理商“滥权”,而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进口车厂家们可以说是“一手遮天”。由于各种权益向国外车厂高度集中,对其制约极其有限,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

8、为什么国内外汽车价格差那么大?

主要是受各种关税的影响,很多高档车的差距非常大,例如奔驰和宝马这些豪华车,国内外的差价都在十几万元甚至更多,但也有一些品牌车型的差距并不大,例如起亚这个品牌,韩国起亚的每款产品在发往全球不同市场时都保持相近的价格,这样即使考虑到关税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最后购买的价格都不会相差太多。

9、为什么在国外买车这么便宜?

10、车价分水岭:国内外车市为何同车不同价

“国外的车价好便宜啊。”相信很多出过国的朋友都有这种感觉。在国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车市,同款车型的价格往往要比在中国车市的售价要便宜。而某些豪华车型的价格甚至会比中国车市的售价便宜将近70%。如果从形象的角度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车市,是车价的洼地;中国车市,是车价的高地。大洋两岸的价格差异,可以说是横跨大洋的车价分水岭。按照常理推论,同样的产品理应是同样的价格,即使在不同市场会有价格差异,也应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中外车市某些车款价格相差如此之大,实在令消费者感到差异。同车不同价,令人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个问题要从中外车市的大环境差异说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车市,由于汽车工业起步较早,车市发展较为成熟。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车市,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起步的,无论是汽车工业本身还是车市消费理念都处于高速发展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合资车企的产品研发成本及技术转让成本就比欧美等国外车企要高。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汽车工业还出于成长阶段,国家出于对国内汽车工业保护的目的,在进口车型税费方面也比国外车市要高一些。不过,国内外车市价格差异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车市发展阶段不同。尽管产品本身是决定车价的主要因素,但是品牌及营销也是左右车价的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欧美等发达国家车市经过充分竞争,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及稳定。特别是在美国,普通的家用轿车已经趋同于快速消费品。而在中国,车市还在高速成长,无论是车企本身还是消费者都在不断地适应车市的变化。相信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与中国车市越来越成熟,横亘在中外车市之间的车价分水岭也将会渐渐降低。


与中外汽车价格相关的内容